㈠ 丹道養生究竟是什麼對我們身體有什麼好處求各位賢者詳細解釋!!
道家自從誕生之日起,就人才輩出。道家不僅產生了至今都影響深遠的哲學家,其著名代表人物有哲學家老子、莊子等,而且產生了一批傑出的醫學家和養生家如陶弘景、葛洪、孫思邈、張三豐等。其崇拜者眾,上至帝王如曹操、孫權、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宋太祖趙匡胤、宋真宗趙恆、明太祖朱元璋等,下至名流學子如王羲之、李白、蘇東坡、陸游、朱熹、高濂、李時珍、李光地等。這些人之所以崇拜道家,很大程度上和向道家請教養生思想有關。
現代社會中,道家思想依然受到追捧,如百家講壇的對老子、莊子的評說現在仍非常走紅。國外學者也對道家思想作出了很高的評價,如李約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一卷總論中,特別強調了道家對於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作用,在該書(中文本科學出版社)第199頁中指出:先秦「道傢具有一套復雜而微妙的概念」,「它是中國後來產生的一切科學思想的基礎」。
總的說來,道家對我國的哲學、醫學和養生學的發展起過極大的作用,為中華民族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為我們留下了一筆燦爛輝煌的文化遺產。
現在,我重點談談道家的養生,它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養生,引用明代養生家高濂在其著作《遵生八箋》中所言,「生身以養壽為先,養生以卻病為急」,不難理解其含義,就是珍愛生命,使之健康長壽。
道教養生指導思想之一,是老子《道德經》中關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尊重客觀規律的論述。養生也是如此,要在尊重宇宙、自然、社會發展的規律的基礎上進行,要順天時,合地利,諧人和,不要去做那些不顧自然法則,違反社會發展規律的事情。按著客觀規律辦事,就要把握好「度」做好陰陽平衡,使之不致於失調,這樣,養生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正如老子《道德經》所要求的那樣,養生必須「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知其陽,守其陰」。二者不可偏離。
道教養生指導思想之二是老子《道德經》中所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也」。要求養生的人們有一個象水一樣的平和心態和美德。水利萬物,無欲不爭,滋潤萬物,從不計較得失。人們有了水的這種「不爭精神」,「不爭之德」、「多奉獻不索取」的精神和心胸,就能夠做到心靜自然無憂煩,胸中也就有了自然大道,養生就能夠取得順天應道、天長地久的最佳效果。
道教養生指導思想之三是老子《道德經》中所要求的「見素抱朴,少私寡慾」。私心雜念太重,是達不到養生長壽目的的。減少私心,寡慾淡泊,是人生處世的一個基本點。養生的人,必須要「薄名利,禁聲色,廉貨財,損滋味,除人妄,去沮疾」。如果被名利、地位、權勢、聲色、外財所迷戀,放縱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那麼養生長壽就是一句空話,甚至在養生煉性的過程中會走火入魔,迷入邪途,進而損傷身心,直至病患纏身而折壽夭亡。道教養生的指導思想之四是老子《道德經》所指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復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是一段關於大自然生成變化規律的論述。一是指由道派生出的混沌的元氣,它一分為二成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交合為三,陰陽交合生成萬物。世上萬物都是背陰而抱陽的,是陰陽二氣的合體。陰陽二氣交合平衡便生成了大千世界的和諧發展狀態。陰陽偏離便有病,陰陽離絕命乃絕,和氣生萬物,平衡致吉祥,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也是生命的規律。同樣,煉性養生的人只有「和」,只有與自然人類平衡相處,達到人我合一,物我合一,天人合一,才能夠真正健康長壽。
道教養生指導思想之五是道教倡導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哲學命題。《抱撲子》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悟真篇》中說:「一粒靈丹吞下腹,我命在我不在天」。這些觀點都集中地代表了道教對生命的看法。道教相信,人的壽命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握,生命長短的主動權就操縱在自己手裡。為了達到這樣一個目的,為了證明人類是掌握自己命運的主人,道教就把生命自主的觀念化成了養生的實踐運動。千百年來,無數的道教先輩們用自己養生修煉的行動,不斷地實踐著抵抗死亡,追求長生、奪天地造化,與命運抗爭的堅強信念。
㈡ 上海百歲老人長壽秘訣是養生,養生真的能夠讓人長壽嗎
2020年上海百歲老人超過3000人,上海被稱為長壽之城,這些百歲高齡老人的長壽秘訣並沒有多復雜,在我看來無外乎就是養生。只是養生聽起來簡單,要幾十年如一日做起來很難。
最後還有個重要因素,一個健康身體才是長壽的根本。三天兩頭小毛病,甚至身體有大病,都會縮短壽命。所以在身體不舒服時候不要忌醫,而且還得定期去醫院做檢查。大多數老人就因為小毛病不願檢查,堆積時間長就成大問題。
養生聽起來簡單,真正實現起來是真的難,至少我無法做到人到中年開始養生,酒不能喝多,各種重口味小吃不能碰,這真的無法忍受。
㈢ 長壽的養生秘訣有哪些呢
讓老人長壽的養生秘訣
1、作息規律
一般比較長壽的老人,都有比較健康的生物鍾,他們喜歡早睡早起,而且還有午休的小習慣。這樣做的老人,往往睡眠充足,睡眠可是很重要的,睡眠充足整個人才會有精神,看起來神采奕奕的。
那些每天喜歡出去玩到很晚,每次都是深更半夜睡覺的人,第二天起來往往整個人顯得精神萎靡,一副很累的樣子。每天都如此的人,要比作息規律,堅持早睡早起的人,看起來明顯要老很多。
2、不要太閑
很多老人不知道該做什麼,每天都閑在家裡看電視,除了看電視就找不到其他的活動了。這樣子可不好,老了以後要多走動走動,因為生命在於運動,活動身體血液循環才會加快,才能獲得充足的養分,供機體活動。
整天坐著不動,血液循環會變慢的,反而不利身體健康。建議老人們,不妨多走出家門,去公園散散步,練練太極拳之類的。走出家門的話,可以遇到很多同齡的老人,可以互相交流,打發無聊的時間,減少孤獨感。
3、要有好心態
好的心態可以幫助減輕壓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而且笑口常開有益於心腦血管健康。年輕經常生氣都對身體不好,更不要說機體老化的老人,若是生氣的話,更容易損傷健康。
所以說,老人們年紀大了就不要那麼操心了,兒女有兒女的福氣,不要想著給他們包辦一切。老人就享享福,不要去干涉兒女的生活,過好自己老兩口的小日子就好了。
4、吃得清淡一些
很多長壽老人的飲食,都堅持多素少葷的原則。這是因為老人了之後,腸胃消化能力會下降,若是吃過多的肉,吃得太油膩的話,不利於消化,會給腸胃器官帶來極大的負擔。
建議日常要注重食物的搭配,不能吃得過於粗糙。建議飲食要以清淡為主,而且蔬果粗糧要合理搭配,蛋類、奶製品、肉類等等,也是適量攝入,必須要做到營養全面攝入。
老人日常如何保健
1、定時檢查
年紀大了身體容易生病,因為他們的抵抗力比較弱,從而導致身體存在的隱患有很多。建議老人要定時檢查,這樣才能規避一些大病的風險。因為很多疾病很嚴重了才會通過身體表現出現,而做檢查的話,可以在疾病剛出現的時候檢查出來,在還是小病的時候,就將隱患消除掉。
2、少吃保健品
很多老人喜歡買保健品,其實保健品就是一些壓縮的葯物,吃多了對腸胃會造成極大的負擔,而且還會導致身體內的一些營養被消耗掉,甚至產生一些疾病。
所以說,建議老人們別總是吃保健品,平日里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會更有營養,別想著用保健品來代替食物補充營養。保健品可不是萬能的,並沒有廣告說的那麼玄乎,那麼有效果。
㈣ 藏秘長壽丹是真葯嗎
經查驗,國家食葯監局沒有批准名稱為"藏秘骨康"的葯品或保健專食品(國家食葯監局網屬站查詢返回的結果),也沒有批准名稱為"河南合盛堂"的企業生產任何葯品,請消費者謹慎選擇,注意防騙.消費者可向"藏秘骨康"銷售商索要其批准文號,提供給我們,我們將盡力再做進一步調查.在人們傳統的中醫理念中,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骨性關節炎因為有關節疼痛,所以往往歸為痹證。這種痹證通常是指外部環境,如寒冷、潮濕等原因導致的關節疾病,所以也有人認為是老寒腿。但現代醫學卻認為骨性關節炎的病因遠遠超出了痹證的范圍,而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關節軟骨的損害。如果不充分認識這一點,盲目地服中葯治療,則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後果。中葯並非沒有毒性,一些治療風濕病的活血化瘀、通筋活絡的中葯常有以毒攻毒的作用,對肝、腎功能等會有損害。曾有患者自行服用藤類植物治療關節痛,結果發生急性腎衰竭。長期盲目治療還會延誤病情,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療時機。建議消費者不要盲目用葯,應選擇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㈤ 耳朵竟是「養生丹」,多揉耳朵對身體有哪些好處呢
耳朵上面分布著很多穴位,也有整個的人體反射區.按摩耳朵可以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和代謝,調理身體各部及臟腑機能,達到健體強身的目的。首先,按摩耳垂兒能改善聽覺,使患者耳聰目明。聽覺不好的患者,如果堅持按摩耳朵達到3個月以上,聽覺功能會顯著改善,作用甚至優於葯物的療效。
㈥ 藏王養生丹有什麼功效
具有補腎補虛、生精添髓、理氣潤肺、抗疲勞的作用。
㈦ 長壽丹是誰研製的葯品
這個是用於防病保健治未病的長壽丹,我常給我爸媽買來吃,讓他們更健康,據我所知這長壽丹是中醫肖雲院士研製的產品。
㈧ 丘處機《長壽丹經》是干什麼用的
5、丘處機的《復長壽丹經》
丘處機道制號長春子,他不僅是全真門掌教,還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葯學家。他因以74歲高齡到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當然止殺愛民是有條件的,他曾為成吉思汗寫了一部養生延年的《長壽丹經》。
丘處機勤練《長壽丹經》,活了80歲(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絕對是長壽,等於現在活了180歲),可是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時,墜馬受傷,最後喪命,那本珍貴的《長壽丹經》估計他活著,沒時間練,一定會藏於他的陵墓中,供自己死後進行一番好好學習。
㈨ 孫思邈的養生長壽方法哪幾種
根據孫思邈的《千金方》和《攝養枕中方》,從中總結出孫思邈養生長壽的13種方法,廣為流傳:
發常梳: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做10次。經常做這動,可以明目袪風、防止頭痛、耳鳴、白發和脫發。
目常運: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搓手36下,將發熱的掌心敷上眼部。強化眼睛,糾正用眼錯誤。
齒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互叩,無需太用力,但牙齒互叩時發出聲響。輕輕鬆鬆慢慢做36下。通上下顎經絡,幫助保持頭腦清醒,加強腸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口微微合上,將舌頭伸出牙齒外,由上面開始,向左慢慢轉動;一共轉12圈,然後將口水吞下去。之後再由上面開始,反方向再做一下。口微微合下,這次舌頭不在牙齒外邊,而在口腔里,圍繞上下顎轉動。左轉12圈後吞口水,然後再反方向做一次。吞口水時,盡量想像將口水帶到下丹田,可以強健腸胃,延年益壽。
耳常鼓:手掌掩雙耳,用力向內壓,然後放手,應該有卜一聲。重復做10次。雙掌掩耳,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頂住拇指,再用力彈向後腦風池穴十下,「卟卟」有聲。這動作每天臨睡前後做,可以增強記憶和聽覺。
面常洗:搓手36下,暖手後以後上下掃面。暖手後雙手同時向外圈。這動作經常做,可以令臉色紅潤有光澤,同時不會有皺紋。
頭常搖: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恢復原位為一次,共做6次。反方面重復做6次。可令頭腦靈活,防止頸椎增生。
腰常擺: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位。反方向重復。最少做50至100下。強化腸胃、固腎氣、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當自己的身體是一個時鍾。揉的范圍由小至大,做36下。可幫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脹。
攝穀道:吸氣時提肛,即將肛門的肌肉收緊。閉氣,維持數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後呼氣放鬆。無論何時都可以練習。最好是每天早晚各做20至30下。
膝常扭:雙腳並排,膝部緊貼,人微微下蹲,雙手按膝,向左右扭動,各做20下。強化膝頭關節,所謂「人老腿先老、腎虧膝先軟。延年益壽,由雙腳做起。
常散步:挺直胸膛,輕松地散步。最好心無雜念,盡情欣賞沿途景色。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散步是有益的運動。
腳常搓:右手擦左腳,左手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擦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兩手大拇指輪流擦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常做這動作,可以治失眠、降血壓、消除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