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60歲以上房顫發生率

60歲以上房顫發生率

發布時間:2022-01-09 08:53:23

① 心房顫動要緊嗎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顫是一種老年性疾病,發生率隨年齡而增加。50~59歲人群中房顫的發生率為0.5%,60歲以後發病率顯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倍,到80~89歲時上升到8.8%。發生房顫時,心房不遵循正常節律、雜亂無序地跳動,此時心房喪失了大部分功能,也導致心室跳動不規則,影響心室的正常功能。在心電圖上表現為正常的心房波消失,顯示為極不規則的心房顫動波。
導致房顫的原因很多,上面提到的年齡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許多沒有器質性心臟疾病、各種檢查沒有發現心臟結構異常的老年人也會得房顫。除了年齡因素外,許多心臟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臟瓣膜病、心肌梗塞、高血壓病等都是導致房顫的重要原因。心臟以外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肺臟疾病、糖尿病也與房顫發生有密切關系。此外,最近的研究還發現,有些房顫和遺傳有關。
那麼,房顫有什麼危害呢?房顫的危害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房顫時心房、心室同步機械活動喪失,心室反應不規則,以及心率過快。心房收縮功能喪失後,心輸出量明顯下降,這尤其易發生在舒張期心室充盈障礙、高血壓、二尖瓣狹窄、肥厚性心肌病(HCM)或限制性心肌病的患者。過快的心室率可導致心悸、黑朦、暈厥等症狀,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心室率持續性加快(130 次/分鍾以上)還可導致擴張性室性心肌病。而持續的快速心房率會對心房的機械活動帶來不利影響,導致心動過速型房性心肌病。
房顫的第二個危害是血栓栓塞。嚴重者導致中風是房顫的最主要危害,也是房顫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房顫時心房喪失了節律性機械收縮,導致左心耳血流速度減慢,血小板等易於在左心耳聚集,形成血栓。這些血栓脫落時,如果沿主動脈下行到達腿部,會導致下肢供血不好,引起下肢壞死;如果脫落的血栓沿頸動脈上行到達腦部,阻塞腦部血管,就會導致腦梗塞、中風,嚴重者導致病人死亡。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危險性比沒有房顫的患者高5~7倍。血栓栓塞在心臟瓣膜疾病導致的房顫尤其容易發生,這類患者中風的比例比沒有房顫的人高17倍。目前,據不完全統計,65歲以上老人的中風,有約1/4是由房顫導致。
既然房顫具有如此大的危害,我們應當怎樣治療呢?由於房顫的危害主要是由於心房跳動不規則、心室跳動頻率過快、血栓形成,所以治療也主要針對這幾個方面。
首先,人們考慮用葯物或電復律的方法將房顫轉復成正常心律即竇性心律。目前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葯物主要有胺碘酮、心律平、索他洛爾等。這些葯物都可以使一部分病人轉為竇性心律。房顫持續時間越長的病人,越難轉復過來。即使轉為竇性心律,復發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還要用這些葯物長期維持治療。胺碘酮是房顫轉復為竇性心律後最有效的維持葯物。但是維持的比例也不是很高。有研究發現,1年時間後,胺碘酮維持竇性心律的比例也只有60%左右。另外,胺碘酮、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葯物存在許多毒副作用,比如可以導致其他新的心律失常,胺碘酮還可能導致甲亢、甲狀腺功能低下、肺纖維化等,許多患者不能耐受。通過電復律也可以使一部分房顫病人恢復正常心律,但也很容易復發,轉復後還是需要長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葯物來維持竇性心律。這和葯物復律存在同樣的問題。而且,電復律對於左心房擴大明顯、房顫持續時間較長、存在心房血栓、年齡偏大的患者也不適用。由此看來,應用葯物或電復律轉復為竇性心律的辦法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另一種方法只針對房顫導致的快速心室率。應用倍他樂克、地高辛等葯物治療,使病人的心室率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如休息時控制在60~80次/分鍾,活動後也不超過110次/分鍾。這樣的好處是避免心室率太快、心臟泵血減少的壞處。可以有效緩解心慌、頭暈、乏力這些症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這種治療方法的缺點是並沒有終止房顫的異常節律,所以仍然存在導致心房形成血栓的危險。所以,這些病人還需要長期應用抗凝葯物,預防血栓形成。常用的葯物有華法林和阿司匹林。華法林的抗凝效果較好,對於老年病人(>75歲)、合並心力衰竭、高血壓病、糖尿病,或者是以前有過中風的病人,都推薦用華法林治療。應用華法林時必須經常監測凝血功能,現在常用的指標是國際標准化比值,英文縮寫是INR。房顫患者服用華法林抗凝應當定期查INR,將INR值調整在1.8~2.5。低了達不到抗凝的效果,高了容易產生出血並發症。阿司匹林也可以用於房顫患者的抗凝治療,一般推薦每天口服300mg。服用阿司匹林同樣要注意出血並發症的發生。如果發現皮膚有瘀斑、牙齦出血、血便等,應當及時停葯。必須注意的是,抗凝治療並不能完全消除血栓栓塞這一嚴重並發症。
除了上述兩種方法之外,最近針對房顫發展了一種新的根治方法,那就是在電磁標測系統(CARTO)的指導下進行射頻消融治療。1998年,法國專家發現,房顫的病因絕大部分和肺靜脈有關。是肺靜脈內的異常興奮灶發放電沖動,因為心房也存在纖維化等病變,這些電沖動在心房內就形成房顫波。所以隔斷肺靜脈和左心房的聯系,讓這些電沖動不能傳導到心房,可以達到根治房顫的目的。現在通過射頻消融已經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將導管經過股靜脈送到左心房,通過電生理檢查找出四個肺靜脈和左心房存在電連接的部位,逐一消融,徹底隔斷肺靜脈和左心房的電聯系,這種方法叫節段性肺靜脈電隔離。另外一種方法要使用一種新型的標測系統,叫CARTO系統。這個系統可以直觀地顯示心臟和肺靜脈的三維結構,便於我們辨認要消融的部位。在CARTO系統的指導下,我們移動導管在左心房內圍繞肺靜脈做環形的消融線,把肺靜脈隔離在裡面,也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這種方法叫環肺靜脈消融。前一種方法對陣發性房顫的效果較好,成功率在60~70%之間,對持續性和永久性房顫效果只有30~50%。後一種方法成功率相對較高,對陣發性房顫可以達到90%,對持續性和永久性房顫也可達到60~70%左右。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療房顫的方法在最近10年內得到了快速發展,每年全球接受這項手術的患者幾乎都成倍增長。雖然射頻消融還不能讓全部患者得到根治,其成功率還有待提高,但是相對前面提到的方法,其副作用小,可以擺脫長期服葯帶來的並發症,從長遠看,也可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目前,射頻消融的具體方法還在不斷改進、完善之中,在不久的將來,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② 心臟,房顫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房顫
心房纖顫簡稱「房顫」是一種很常見的心律失常,僅次於早搏而居第二位,房顫是心肌喪失了正常有規律的舒縮活動,而代之以快速而不協調的微弱的蠕動,致使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有效收縮,房顫持續三周以上為持續性房顫。
房顫治療的目的
1、恢復竇性心律:是房顫治療的最佳方法,只有恢復竇性心律,才能達到完全治療房顫的目的,所以對任何房顫病人均應該嘗試恢復竇性心律的治療方法。
2、控制快速心室率:對於不能恢復竇性心律的房顫病人,可以應用葯物降低較快的心室率。
3、防止血栓形成和中風:在房顫時,如果不能恢復竇性心律,可以應用抗凝葯物治療以預防血栓形成和中風的發生。
房顫對人體的危害
長期心房顫動會導致心房缺少有效的收縮,而代之無效的不協調收縮,心跳極不規則,心室充盈不完全,心排血量顯著減少,這些無效收縮不僅不能將血液排出到動脈里去以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反而要消耗心肌的能量,因此時間長了,容易引起心力衰竭。
注意事項:
1.心房顫動多由心臟病或其他因素所致,因此,防治心臟病和其他因素(如甲亢伴房顫時,要用抗甲狀腺葯物),是預防本病發生關鍵。
2.心房顫動轉復正常後,應繼續服葯和對原發病的治療,以防復發。
來源:
中國心律失常康復網

③ 房顫是怎麼一回事會造成什麼後果

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簡稱房顫,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心律失常。據統計,60歲以上人群中,房顫發生率為1%,並隨年齡而增加。

一 病因

房顫的發作呈陣發性或持續性。陣發性房顫可見於正常人,在情緒激動、手術後、運動或急性酒精中毒時發生。心臟與肺部疾病患者發生急性缺氧、高碳酸血症、代謝障礙或血流動力學紊亂時亦可出現房顫。持續性房顫發生於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見於風濕性心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縮窄性心包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肺原性心臟病等。房顫發生在無已知心臟病變基礎者,稱為孤立性房顫。

二 臨床表現

房顫症狀的輕重受心室率快慢的影響。心室率超過每分鍾150次,病人可發生心絞痛與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率慢時,病人甚至不覺察其存在。房顫時心房收縮消失,心排血量減少達25%或以上。

房顫有較高的發生體循環栓塞的危險。栓子來自左心房或心耳部,因血流淤滯、心房失去收縮力所致,無心瓣膜病者合並房顫,發生中風的機會較無房顫者高5~7倍。二尖瓣狹窄或二尖瓣脫垂合並心房顫動時,腦栓塞的發生率更高。

④ 老年人得了房顫很嚴重嗎

初發房顫,因為症狀不明顯,發作次數少,很容易被忽略,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容易轉為持續性甚至永久性房顫,造成嚴重的後果,長時間房顫的主要危害如下:(1) 心房內血液瘀滯易形成血栓,脫落導致腦栓塞肢體癱瘓、心臟、腸管、腎臟、肢體等部位栓塞; (2)頻繁發作可導致顯著的心房擴大,部分患者左房容積在2-3年增大2-3倍; (3)房室收縮不協調,心功能部分喪失,一般估計15-20%,加重和惡化已有的心力衰竭; (4)頻繁發作產生心慌、頭昏、黑甚至暈厥。
房顫很容易導致血栓,進而誘發一系列的心腦血管疾病。一般來說,由於長期房顫會導致心肌缺乏有效的收縮,消耗心肌的能量,時間一長就容易引起心力衰竭。表現為氣急、心悸、胸悶、咳嗽,不能平卧、下肢浮腫等症狀。所以,對於初發房顫,一定不能大意,必須及時就醫診斷,確定治療方案,初發房顫醫生一般建議葯物治療,臨床常用的是偉特索他洛爾Ⅲ類抗心律失常葯,其對房顫治療安全有效;如果發作頻繁,葯物治療效果不佳,也可考慮射頻消融術,作為非葯物治療手段,其成功率高但復發率也較高,所以一定要遵醫囑,合理選擇治療方式。總之,對於房顫,治療就是要做到盡量減少房顫發作次數,以免造成嚴重後果。祝健康!

⑤ 心房顫動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房顫?

正常心跳應該是心房先跳一下,然後電流往下傳到心室,心室就跳一下。每分鍾70次左右,只是心房先跳然後心室再跳,每一次心房跳動都能傳到心室,引起一次心室跳動。如果心房亂跳了,那就是房顫。心房亂跳後不是每一次都能傳到心室,有時候能傳下來的,有時候傳不下來,所以心室跳動是不齊的,不規律的。脈搏體現的是心室跳動,所以房顫的人脈搏是不齊的。

房顫是哪些病引起的?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心臟神經亂放電,心房神經從一根電線變成一堆亂麻」呢?

1、有的找不到明顯的其他病,就是顫,這叫「特發性房顫」。

不要在意他特不特,西醫把所有找不到明顯原因的都叫特發性。其實也不是一點兒原因沒有,根據行善堂的研究,所有影響心臟神經的事兒都是原因,比如:喝濃茶、大量喝酒、喝咖啡,生氣,太高興(有打麻將自摸一條龍高興的房顫了的,真事!親自碰到的病人!),總之,喜怒憂思悲恐驚都有影響。有些老年人,心臟用了60-70年了,偶爾電線短路亂一下也可以理解。有些中年人,工作壓力大,電路出點問題也可以理解。

2、有的房顫是其他病造成的。

比如風心病:風心病的人心臟瓣膜有損害,心房變大,大家不要忘了,心臟的神經、血管、肌肉他是一家子啊,神經負責放電,放電心臟才跳,心臟跳血管里的血才流,才能給人的各個器官供應血液營養,神經再牛也要靠血管里的血提供營養!所以風心病的時候心臟的心肌也有問題,瓣膜也有問題,心房也變大,神經司令部也餓的犯迷糊了,神經電路也被牽拉變形了,絕緣層也不管事了,所以就房顫了。

比如甲亢:人身上的每個部件都是互相連著的,都是有用的,都是互相影響的,所以中醫講究「整體論治」啊。甲亢的人愛生氣,愛出汗,拉肚子,消瘦,心跳快,突眼……還有,容易房顫。不要問甲亢為什麼引起房顫這個問題了,都連著,你分開來思考就治不好病了,甲亢還引起突眼呢?問什麼?實際上,你聽到的解釋大多數也是不對的。西醫的認識都在局部探索,中醫的認識都在宏觀把握,人不是機器,機器再復雜只要下功夫就能搞明白,人不是。

詳細的可以參看《房顫總論,一文了解房顫全貌》

馬寶琳觀點來自於臨床實戰和獨立思考,和目前主流觀點有很多不同。當然,有很多觀點已經變成現在的主流觀點。

⑥ 中國人50歲以上心房顫動的佔多少

流行病調查顯示人群總體房顫發生率為1%,50歲以上患者房顫發病率為6.5%,80歲以上患者發病率為30%。

⑦ 我老爸有房顫,今年60歲,醫生建議長期服葯,但服葯會造成胃出血,醫生又不建議動手術,手術成功率只有60%

你好,從個人臨床經驗看,你父親這種情況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但你父親近期如果有胃出血的話,還是應該先控制好,建議先到消化科,做個胃鏡仔細檢查下,胃出血有時候不只是潰瘍這么簡單;等胃腸道的疾病控制好之後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在上海的大醫院陣發性房顫成功率在80%,持續性的要低一些在70%,術前術後都要服用抗凝葯物華法林,對胃腸道的損害作用比阿司匹林小些但還是要先控制好胃出血。

⑧ 房顫一般多大歲數會有這樣的情況

很多研究表明,缺乏維生素D的人易患心臟病和中風。但日前,美國一項新研究表明,維生素D含量高於正常值時同樣損害心臟。如會加快心臟跳動節律,增加心房顫動的發生率。 「傷心」還是「補心」 有爭議 早在2009年,美國心臟病協會科學大會上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D水平缺乏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死亡相關。 研究人員對超過2.7萬50歲以上、沒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老年人群,僅隨訪一年多的時間,他們發現維生素D水平很低的患者77%更容易引起死亡,45%的患者較容易發展為冠心病。維生素D水平缺乏的患者發展為心力衰竭的比例是正常水平人群的近兩倍。 研究人員因此認為,維持維生素D的正常水平有助於防範心血管疾病的並發症。 然而,另一種聲音則透露:維生素D過多會損傷心臟。2011年,美國心臟協會年會上提出的一項最新研究來看:維生素D過剩未必對心臟有利,反而甚至會給心臟帶來傷害,有可能增加房顫發生的機會。 房顫有何危害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發作沒有規律,很難預料發作和停止的時間。」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內科主任張澍教授介紹道,房顫患者的心房則會呈現出一種快速而紊亂的顫動,無法進行正常、規則的收縮與舒張活動,會感覺心慌、氣短、胸悶、眩暈、呼吸不暢等。 張澍教授解釋說,老年人房顫的發病率高達10%,是僅次於高血壓、冠心病的心血管疾病。如果發生心慌、胸悶和喘氣,脈搏忽快忽慢,有可能是患有房顫了, 在此基礎上, 晚上一躺下就會憋氣,雙腳浮腫,又經常沒有力氣和精神,有可能是房顫引起的心力衰竭,則為較嚴重的情況,需要馬上治療。 目前,我國的房顫病人可能高達800萬,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同時,房顫的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大而增加。房顫最大的危害是在心房內形成血栓,發生腦栓塞,從而導致腦中風與痴呆,嚴重危及生命。 對老年人而言,房顫也是一種「三高」疾病,即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 服用維生素 一定要在安全范圍內 張澍教授提醒患者,「對於人體而言,任何種類的維生素、替代品均存在利弊。因此服用前要確定一個安全的劑量范圍,醫生要幫助患者明確多大劑量是有益於健康,多大劑量下具有一定的毒性。」 建議那些最近被診斷為房顫,並且正在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的患者一定要提醒自己的醫生,是否做一些檢測,來了解自己體內血液中營養物質的水平, 幫助分析產生房顫的原因。李穎 相關鏈接 哪些人易缺乏維生素D 維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調劑體內鈣、磷代謝,維持血鈣和血磷的水平,從而維持牙齒和骨骼的正常生長就發育。兒童缺乏維生素D,易發生佝僂病。 人體內維生素D主要有兩個來源: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皮膚合成和飲食提供(食物和補充劑)。 維生素D缺乏的最高危險人群主要包括:缺乏陽光或者在陽光下遮蓋皮膚的人、深色皮膚的人、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老年人(因為血液中有較少的維生素D的預兆因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外出的時間減少)、過度肥胖的人,以及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⑨ 房顫一般發生在多少歲需要注意些什麼

您實驗設計中有無考慮到高血壓與房顫間的關聯?也許,減重與高血壓也有正相關!而且,請舉出心臟脂肪與房顫之間的組織病理病生機理?

⑩ 老年人房顫要注意什麼

房顫又叫做心房顫動,是一種心房電活動紊亂的疾病。年齡是房顫的危險因素之一,年紀越大者患病的風險越大,60歲以上的老年人房顫患病率從約為1%,而70歲以上的老年人房顫患病率高達10%。房顫容易復發,不易根治,老年人要注意以下這些事項:

  1. 定期體檢。房顫患者需要定期檢查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等相關情況,綜合評估期可能出現的風險以及可能出現的意外,及時調整葯物,以避免出現不良預後,減少不良事件。

  2. 戒煙戒酒。煙草中的尼古丁等物質對使心跳加快,加重房顫病情;酗酒損害心臟健康,增加房顫危險。所以,房顫患者最好能做到戒煙戒酒。

  3. 少飲咖啡濃茶。咖啡、濃茶等會使得神經興奮,加快心跳,不利於房顫預後。除此之外,蘇打水、巧克力中也含有咖啡因,也應該限制飲用或食用。

  4. 避免勞累。房顫患者本身心臟負荷就過重,而過度勞累會使心臟負荷更重,加劇心律失常。因此,房顫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做到勞逸有度。

  5. 減輕壓力。即使是沒有心臟問題的健康人群,在壓力過大時也可能發生房顫。研究表明,心理壓力是最常見的房顫誘因。因此,房顫患者要把壓力最小化。

  6. 控制體重。身體超重會增加心臟負荷,進而增加房顫危險。肥胖症會改變心房大小,隨著體重的增加,心室心房會逐漸肥大。

  7. 規律用葯。多數的房顫患者需要服用葯物,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葯物包括鹽酸索他洛爾,另外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對患者得中風的風險進行評分,已決定患者是否需要抗凝治療。對於需要服用的房顫患者來說,一定要遵醫囑規律用葯。

  8. 治療基礎疾病。冠心病、慢性肺病、甲亢、糖尿病、心肌病、睡眠呼吸暫停等疾病都可能引起房顫,如果房顫患者同時存在其他基礎疾病,也要進行積極治療。

總之,老年人要想與房顫和平相處,不外乎解決引起房顫的基礎疾病,避免房顫的誘因,改善生活方式,堅持服用抗心律失常葯物及抗凝葯。當然,還要記得定期復查及評估病情變化。

閱讀全文

與60歲以上房顫發生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院值夜班護工應該怎麼記錄 瀏覽:856
71歲老人貸款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882
怎麼來和朋友聊養生的話題 瀏覽:399
廣西調整退休養老金多少 瀏覽:499
辦駕駛證在哪裡體檢 瀏覽:349
八十歲的老人養老金是怎麼發放 瀏覽:295
小伙狂吻50歲大媽 瀏覽:88
社保退休需要填的表格 瀏覽:231
煙台養老保險繳納比例 瀏覽:955
石家莊養老卡怎麼認證 瀏覽:971
超過70歲駕照在哪裡體檢 瀏覽:737
我懂得孝敬作文450字 瀏覽:421
和平路口祥和老年公寓 瀏覽:715
關於重陽節的字謎及答案 瀏覽:393
秦皇島老年公寓怎麼樣 瀏覽:946
個體戶養老保險什麼時間交 瀏覽:398
70歲女人低壓90左右好嗎 瀏覽:164
關於對父母的詩句有哪些 瀏覽:502
老年人睡不好覺喝什麼茶 瀏覽:351
體檢月經過後多久能恢復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