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60歲了退行性關節炎嚴重,做手術能根除么
當然不能。估計醫生已經向你介紹過,通常的醫院用葯還只是以緩解疼痛為主要目的,所以假如疼痛劇烈時,可以吃一些醫院開的止疼片,但是如果疼痛可以忍受,建議你少吃葯,畢竟葯物只能緩解疼痛而且還有副作用,這是沒有辦法的。另外,平時應該多做專業的關節康復體操,注意攝取對關節有益的東西。至於
家庭器械、拔罐、電療、按摩等方法屬於理療手法,基本作用於肌肉部分,也可以暫時緩解不適,但是對於損傷的關節內部是沒有什麼效果的。畢竟退行性關節炎的真正原因不是肌肉,而是內部軟骨的磨損退化,導致骨質增生,所以軟骨一日不恢復,關節炎則一日無法根本解除。
對患者來說,得了退行性關節炎後,彎曲不便,行動受阻,生活諸多不便!嚴重者關節變形,甚至卧床不起,給他們帶來巨大痛苦。 也有人一部分後期患者,實在無法忍受痛苦,不得不採用關節置換手術。但是人工關節除了價格昂貴外,並不能完全消除疼痛,更重要的是它終究是「身外之物」,運動不靈活自不必說了,稍有撞擊又容易出現脫臼,誤傷等意外,此外它也有使用壽命,幾年過後還要再手術。
鑒於這種情況,目前在世界上許多發達國家,逐漸擯棄既有的關節療法,普遍採用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用於臨床治療,並且取得了臨床上的關節軟骨再生的驗證。它為人們徹底克服退行性關節炎帶來明亮的曙光。現在,在歐美日等為中心的國家中,已經形成了世界性的關節代替療法的巨大潮流,在歐洲一些國家,已把純天然鋸峰齒鮫軟骨粉萃取物認定為葯品,日本也選定了專門企業提供臨床之用。 但是,因為選材困難,加工講究,而價格稍微昂貴。 你可以查查看,然後根據自己的病情和經濟條件調整用量,一段時間後再到醫院確認恢復的情況,希望徹底痊癒,早日康復!
⑵ 老人得了關節炎怎麼辦
吃點營養的東西。
方法/步驟
1.生薑雞:用剛剛開叫的公雞1隻,生薑100~250克,切成小塊,在鍋中爆炒燜熟,不放油鹽。會飲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內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於關節冷痛、喜暖怕寒者。
2.鹿茸雞:以當年的公雞1隻,鹿茸3~6克,在鍋內燜熟,不放油鹽。吃肉喝湯,兩天吃完。可根據情況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關節紅腫疼痛者勿用。
3.赤小豆粥: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適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濕熱。
4.薏苡仁粥:薏苡仁30克、澱粉少許、砂糖、桂花適量。先煮薏苡仁,米爛熟後放入澱粉少許,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濕熱、健脾除痹。
5.木瓜湯:木瓜4個,蒸熟去皮,研爛如泥,白蜜1千克煉凈。將兩物調勻,放入凈瓷器內盛之。每日晨起用開水沖調1~2匙飲用。能通痹止痛。
6.豬腳伸筋湯:薏苡仁、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克,用紗布包好,與豬腳1~2隻,放於鍋內,文火煨爛,去渣,不放鹽。喝湯吃肉,分兩餐食用。能祛風濕、補肝腎。
以上就是對治療關節炎有所幫助的食療方法,我們在對待關節炎的問題上不僅要選對方法也要提早預防,我們在30歲以後就要堅持補充鈣質和積極參加鍛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避免出現關節炎疾病。
⑶ 為什麼老年人更容易得骨關節炎呢
老年人最常患骨關節炎,病因是長期使用關節,導致關節軟骨老化或磨損所造成內,從手指的小關容節,到膝蓋、髖部的大關節,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五十肩」、「滑鼠肘」……這些關節疾病在生活中越來越常見,中老年人中,幾乎人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關節疾病。
⑷ 60歲的老人患有關節退行性關節炎要怎麼辦
關節退行性關節炎就是關節軟骨的退化磨損造成的
⑸ 老人得了關節炎必須要換關節嗎
如今,隨著醫療條件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於自家老人的身體健康會更加關注,認為任何一點弱小的疾病都需要更多的治療,其實任何疾病本身自身的保養是更加重要的,並不需要完全的治療便可以讓自己的身體恢復。關節炎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當然對於一些老人來說,或許因為經常受到關節炎的迫害,想通過置換關節來讓自己的身體沒有太多的痛苦,其實關節炎完全不用置換關節。
我們在治病的過程當中,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徹底根治,很多疾病本身會跟隨我們一生,所以很多時候能夠保養好我們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在治療疾病方面也需要適可而止。
⑹ 我父母快60歲了都患有風濕性關節炎,誰知道有什麼特效葯能緩解他們的疼痛告訴我,萬分感謝。
1.風濕性關節炎一定體溫低,不信,你用溫度計測量,他們身體的溫度==35度多,沒有到37度
2.每天拍手1000吃,拍手後,體溫升高,一定要堅持
3.不吃反季節水果,不吃反季節菜
4.吃性溫和性平的食品
⑺ 60歲老人腳膝蓋關節炎痛。
引起膝關節滑膜炎的原因以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為主要形式,膝關節內滲出液積聚日久,易引發纖維素沉著,滑膜增厚,導致關節粘連;病機關鍵在於氣血運行不暢,濕邪內聚,痹阻經絡,遷延日久,反復發作,氣血耗損。
急性滑膜炎,積液較多可穿刺抽吸並加壓包紮,內以行氣活血、利濕消腫,散瘀生新為主;慢性損傷性滑膜炎,屈伸不利,宜祛風除濕、通利關節、消炎止痛,打通痹阻經絡為主。痹痛酊在辨明病因的基礎上,聯合用葯,配合烤電,對膝關節滑膜炎療效確切。
⑻ 一位60歲的老人,四肢關節(手關節)腫脹,疼。請問這是什麼病,怎麼治療
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當然也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因為你說的太簡單,不知道他還有沒有其他的症狀,所以也不能給個明確的回答。不過如果是類風蝕性關節炎的話,診斷的必備的條件(診斷標准) 主要根據臨床表現(自覺症狀)一般是以遠端一個或兩個小關節開始疼痛、腫脹、逐漸發展到多個關節,有的呈對稱性、遊走性、間歇性發作。一半以上病人可出現晨僵(早晨起床時兩手發硬脹),活動後消失。
類風濕性關節炎至今尚無特效療法,仍停留於對炎症及後遺症的治療,採取綜合治療,多數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療效。現行治療的目的在於:①控制關節及其它組織的炎症,緩解症狀;②保持關節功能和防止畸形;③修復受損關節以減輕疼痛和恢復功能。
(一)一般療法 發熱及關節腫痛、全身症狀嚴重者應卧床休息,至症狀基本消失為止。待病情改善兩周後應逐漸增加活動,以免過久的卧床導致關節廢用,甚至促進關節強直。飲食中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要充足,貧血顯著者可予小量輸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等在病人健康情況允許下,盡早摘除。
(二)葯物治療
非甾體類抗炎葯(NSAIDS) 用於初發或輕症病例,其作用機理主要抑制環氧化酶使前列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但不能阻止類風濕性關節炎病變的自然過程。本類葯物因體內代謝途徑不同,彼此間可發生相互作用不主張聯合應用,並應注意個體化。
免疫抑制劑 適用在其它葯物無效的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停葯情況下或激素減量的患者
腎上腺皮質激素 腎上腺皮質激素對關節腫痛,控制炎症,消炎止痛作用迅速,但效果不持久,對病因和發病機理毫無影響。一旦停葯短期內即復發。對RF、血沉和貧血也無改善。長期應用可導致嚴重副作用,因此不作為常規治療,僅限於嚴重血管炎引起關節外損害而影響重要器官功能者
三)理療 目的在於用熱療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使肌肉鬆弛,達到消炎、去腫和鎮痛作用,同時採用鍛煉以保持和增進關節功能。理療方法有下列數種:熱水袋、熱浴、蠟浴、紅外線等。理療後同時配以按摩,以改進局部循環,鬆弛肌肉痙攣。
鍛煉的目的是保存關節的活動功能,加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在急性期症狀緩解消退後,只要患者可以耐受,便要早期有規律地作主動或被動的關節鍛煉活動。
(四)外科治療 以往一直認為外科手術只適用於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對僅有1~2個關節受損較重、經水楊酸鹽類治療無效者可試用早期滑膜切除術。後期病變靜止,關節有明顯畸形病例可行截骨矯正術,關節強直或破壞可作關節成形術、人工關節置換術。負重關節可作關節融合術等。
一般說來早期即予積極的綜合性治療,恢復大多較好。起病急的優於起病緩者,男性較女性為好,僅累及少數關節而全身症狀輕微者,或累及關節不屬對稱分布者,往往病程短暫,約有10%~20%患者因治療不及時而成殘廢。本病不直接引起死亡,但嚴重晚期病例可死於繼發感染。
⑼ 我爸爸今年60歲,患有雙膝股性關節炎,現在的狀態是上下樓非常吃力,上廁所不能下蹲、兩根骨頭之間基本沒
骨性關節炎症狀十分嚴重、葯物治療無效的,且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就應該考慮手術干預。
1、對膝關節骨關節炎,有人主張先行關節鏡下關節清掃術,這一類手術對有些病人術後近期有一定的療效,但遠期效果則不能肯定。
2、關節置換手術對於大多數骨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緩解疼痛、恢復關節功能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但由於關節置換手術存在一定的近期和遠期並發症,如部件的松動和磨損、骨溶解,這些並發症目前還不能完全解決。因此,嚴格掌握關節置換的手術指征顯得十分重要。嚴格地講,手術指征包括:①有關節損害的放射學證據;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續疼痛或者已造成殘疾;③對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人。
由於人工關節置換的效果與手術時間的長短、醫師的經驗、病人術前的身體條件、圍手術期處理和康復訓練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一個好的關節外科醫師應具備多方面的知識,並且訓練有素、技術熟練,才能獨立勝任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4、骨性關節炎高效治療葯物推薦:坎離砂
⑽ 我母親今年60歲了 現有風濕性關節炎一年用什麼葯更有效
瑤族泡腳治風濕(濕重:固定地方痛)(湖南衛視)(貴州衛視)
兩嘴刺15克(羌活20克)、七葉風15克(桂枝20克)、九龍滕15克(川芎20克)、四方風15克(防風20克)、小鑽15克(烏蛇20克)、過山風15克(寄生20克)、鳥不站15克(劉寄奴20克)、南蛇滕15克(威靈仙20克)、扁骨風15克(透骨草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