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要長壽怎樣養生
現今我國已經走向小康社會,解決了人們吃飽,穿暖以後,就應該注意提高生活質量,講究養生保健,提高身體的健康素質,這樣,人人都可以健康長壽,頤養天年,而且是無疾而終。
我國古代社會動盪,戰爭頻繁,疾病流行,生活困苦,一般人壽命很短,而為什麼古代名醫壽命都很長呢?總結他們的經驗有四條:
(1)起居有常,飲食有度
起居有常,飲食有度。就是說生活一定要合乎生理要求的規律。《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於天年,度百歲乃去。而起居無節,故半百歲而衰也。」人的起卧,是多少代以來養成的白天活動,夜晚睡覺的習慣。定時睡覺,定時醒來,按時起床,形成一套固定的睡眠節律,到時候生物鍾便會起作用,出現想睡、想醒、起床的反映。按照這個習慣和節律起卧、作息,會感到很自然,很舒服。如果經常打亂這個規律,不按時起卧,貪戀夜生活,便會擾亂生物鍾的節律,使身體產生一些反常的病態,如失眠、煩躁不安、乏力睏倦等,導致身體抗病能力下降。早年高濂在《遵生八簽》中說:「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乃自取也。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勞逸過度者,疾共殺之。」所以說有規律的生活、起卧實為長壽之道。
飲食有度既不是忍飢挨餓,也不是暴飲暴食,而是應該適度。老中醫大多都注意吃飯定時、定量,不強食過飲,懂得「寓醫於食」的營養學說,常常根據自身的需求,用食補的方式選擇食物調理機體,如:原北京中醫學院傷寒論教研室主任張志純老大夫,一年四季經常喝豆汁(是綠豆經過發酵做成的一種北京小吃),年已到八十多歲時,仍耳聰目明,手不抖,每天早起用毛筆寫蠅頭小楷書一篇,後人甚為欽佩。當時我也曾效仿喝過豆汁,果然喝後全身舒服,如有咽喉痛時喝一碗豆汁,即可疼痛消失。我常比喻說,喝豆汁,可以與用青黴素相媲美。
(2)善握七情,心態平靜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態變化,是機體的精神狀態,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范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才會導致疾病發生。七情是造成內傷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常稱「內傷七情」。
七情致病的特點是直接影響相應的內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是說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以對相應的內臟有影響,使臟腑氣機逆亂,氣血失調。
祖國醫學認為七情致病是使人體生病的「內因」。人的情緒、心態對健康影響很大,因為人在心態平和,心情愉快時,各個系統的生理功能全都正常,當情緒不好,或有各種惡劣的信息傳達到中樞神經系統時,神經系統就會發生調節紊亂,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從而促進人的衰老進程,或導致某些疾病發生,如癌症、冠心病、高血壓等。因為七情是內傷病的重要因素,所以中醫特別強調要謹慎調理、養性強身,以保持身體健康。
(3)講究養生,注意防病
所謂「養生」,就是保養身體、預防疾病的意思。中國養生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通過反復的實踐,積累了極其豐富的寶貴經驗。它是中華民族智慧和創造的結晶。養生內容範圍很廣,涉及面也大。但一般人從醫療(治病)注意得多,而從養生(防病)考慮得少。我們的前輩在這方面既有深刻認識,又身體力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些年來,愈來愈多的人們開始注意到養生的重要性。國際上也受到高度重視,他們逐漸認識到養生學對人的生命有著延緩衰老和預防疾病的作用,對於許多慢性疾患也有治療的功效。它是提高人體的生命系數,延年益壽的最佳手段和方法。
(4)不治「已病」,治「未病」
「早識病」「早治療」是我國漢代醫聖張仲景早就提出的主張。古人對「疾病」二字的解釋是不一樣的。他說「疾」是不易察覺的小毛病,也叫「未病」狀態。現在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就是古人說的「疾」的狀態。此時就應該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治療,如果不採取任何防範,就可以發展成為「病」。中醫古籍《內經》也載有「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論述。老中醫很重視身體出現不舒服時候的早期調理,也叫「治未病」。深知「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的重要。在生活中,還特別注重調理腸胃功能,他們牢記「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名言。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功能保養好,吃飯香,營養充足,身體就好。這與維多利亞宣言所提倡的健康方式四大基石中強調的,要有全面均衡營養的補充,基本是一致的。其次是重視調理氣血,認為氣與血對人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非常有關系。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必先五勝(臟),疏其氣血,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意思是說治病養生的主要關鍵之一是疏通氣血,令其暢達而致於正常。《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曰:「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陰治,陰病陽治,定其氣血,各守其鄉,血實者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血實者宜決之」意思就是引導疏通,如決江河,是祛瘀之大法。「氣虛宜掣引之」意思就是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老中醫很重視應用益氣養血補虛和行氣活血祛瘀的調理法則保養身體。我曾見到一張用三七為君葯組成的傳統葯方,從每年立冬時節開始服用,對防止老年人冬天關節不利和關節疼痛效果非常之好。
我國名老中醫的防病勝於治病的養生長壽經驗,比1992年世界心臟病學會會議上制定的「維多利亞宣言」中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即均衡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要早上兩千多年,而且比維多利亞宣言更全面,更具體,也更符合實際。老中醫的養生保健經驗,也可以說是我國古老文化中極為寶貴的優秀遺產之一。
『貳』 長壽的養生方法有哪些呢
年紀越大之後,越是害怕死亡,越是想要活得長久一點。畢竟現在生活條件好,誰都想要多活幾年,享受一下美好生活。想要長壽的話,需要好好保養身體,身體才不會那麼容易生病。當然,養生需要用對方法才能確保身體處於健康狀態。所以說,快來學習一下讓老人長壽的養生秘訣。
老人日常如何保健
1、定時檢查
年紀大了身體容易生病,因為他們的抵抗力比較弱,從而導致身體存在的隱患有很多。建議老人要定時檢查,這樣才能規避一些大病的風險。因為很多疾病很嚴重了才會通過身體表現出現,而做檢查的話,可以在疾病剛出現的時候檢查出來,在還是小病的時候,就將隱患消除掉。
2、少吃保健品
很多老人喜歡買保健品,其實保健品就是一些壓縮的葯物,吃多了對腸胃會造成極大的負擔,而且還會導致身體內的一些營養被消耗掉,甚至產生一些疾病。
所以說,建議老人們別總是吃保健品,平日里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會更有營養,別想著用保健品來代替食物補充營養。保健品可不是萬能的,並沒有廣告說的那麼玄乎,那麼有效果。
『叄』 如何養生才能長壽
據科學研究,人的壽命應該是125~145歲,現在為什麼很少有人活到100歲呢?除了社會、醫葯、生活質量等因素外,就是與自我不能排除不良心理因素有關。常言說:「要想長壽,腦中常空。」特別是步入老年,消除一些不良心理對養生保健是十分必要的。
忘掉年齡 保持旺盛活力 人的生理年齡是客觀的,但心理年齡則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狀態。有人剛過花甲之年,就不斷暗示自己老了。這種消極心理是健康長壽的大敵。俗話說「人不思老,老將不至」是有一定道理的。
忘掉仇恨 寬容大度 一個人種下仇恨的種子,就想報復,甚至千方百計琢磨報復的方法、時機,使人一生不得安寧,忘掉仇恨就能心平氣和,對長壽大有裨益。
忘掉悲痛 從傷心中解脫出來 如遇到天災人禍或親人死亡,常使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時間過長即損害人的身心健康。因而遇到此類事時應想開一些,從中解脫出來。
忘掉氣憤 想得開忘得快 人一想到急事,容易急躁,氣血堵塞,血壓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因氣憤而死亡。其實因一時之氣而病死又有何益呢?
忘掉憂愁 減少病痛纏身 多愁善感難免疾病抬頭,現代醫學認為憂愁是抑鬱症的主要根源。一生多愁善感會導致多種疾病纏身,最終讓病魔奪去生命。
忘掉悔恨 遺忘過去 凡是使人後悔的事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成歷史,應該提得起,放得下,總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日久只能傷心傷神,不利於健康長壽。
忘掉疾病 減輕精神壓力 人得了病多數被疾病困擾,總想身上的病,甚至擔心日子不多了,這樣毫無益處。因為精神專注於疾病,會使免疫力下降,反而使疾病加重。得了病,泰然處之,就能從精神上戰勝疾病。
忘掉名利 活得更加瀟灑 名利是人們一生都追逐的,必須正確對待。尤其是老人,只有忘掉名利,知足常樂,做個樂天派,才能使人健康長壽。
『肆』 健康長壽,有什麼保養秘訣
健康長壽的保養秘訣:
秘訣一:要多吃瓜果蔬菜和五穀雜糧
民以食為天,每個人都離不開吃。據科學統計數據顯示,一個人一生中,要往肚子里塞進大約25200斤糧食!8500斤肉!10000斤蔬菜水果!2000多斤各類零食!100多斤調味品!統統塞進胃裡後,怕噎著,還得至少喝進去50000斤各種液體。
吃,在人的生命活動中是如此的重要,研究世界五大長壽村的居民食譜具有鮮明的特點,按照現代營養學的解釋是:他們的膳食科學合理,主要攝入的是大量蔬菜水果,並以粗糧穀物為主食,食譜雜而廣。世界長壽村的人們一代一代地傳承了喜歡清淡、素雅、新鮮的健康飲食習慣。
秘訣二:要勤加運動,科學合理運動
有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堅持做有氧運動是長壽的關鍵之處。傳統的沖繩人幾乎都是農夫和漁夫,每天做大量的戶外勞動,耕種農作物、出海打魚,不經意間就做了大量的運動,就算活到80歲他們仍然堅持下地幹活。身處地中海的西米人除了要出海打魚外,每天還要在387級石階上,上下幾個來回。
秘訣三:要保持平和的心態
美國科學家公布一項三年的研究成果,他們對七百名一百歲以上的壽星進行了研究,並且解開了他們長壽的秘密,那就是:性格開朗、不發火、心平氣和。可見,長壽之道不分中外。世界五大長壽村的人無一例外的具有良好樂觀的心態、生活中充滿愛心、遇事不往心裡去是他們的生活哲學!
秘訣四:要選擇優越的自然環境居住
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喜歡扎身於一線大城市,所以如果不是為了生計,建議選擇居住環境空氣質量好點的的城市環境。蘇州杭州這樣的二線城市也不錯,而且城市的節奏沒有一線城市的那麼快,對人的心理負擔也沒有那麼重。
總之,想要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要想對自己的健康負責,那就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意識地加以注意,在自己的是飲食習慣中,多加攝入瓜果蔬菜和五穀雜糧,平時有時間一定要多加註意運動鍛煉,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凡事不要過於急功近利。在自然環境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優越的對自己身體舒適的環境居住。
『伍』 中老年人養生保健有哪些方法老年人保健吃什麼比較好
1中老年保健首先要養心。養心,需要看得開,事事想的開,自然心情舒暢,身體自然就好。兒孫自有兒孫福,當放手時須放手。 其次,老年人消化能力比較弱,飲食要清淡。老年人的消化能力比較弱,氣血也比較弱,如果仍然大魚大肉,則身體的負擔更重,吃再多的補葯也無濟於事。少吃多餐,對老年人養生非常重要。鹽屬於陰性的食物,如果過量食用鹽,則消耗身體的陽氣,老年人活動量少,一定飲食要淡,少吃過鹹的食物。 經常艾灸,可以增強體質。建議每周扶陽四穴灸。按以下四個穴位每個穴位灸15分鍾:中脘穴,關元穴,命門穴,足三里穴。如果身體有疼痛的位置,可以艾灸,一般都能緩解症狀。、合理膳食,以防燥護陰、滋陽潤肺為准則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秋燥之氣易傷肺。因此,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等。適當多飲水,多吃些蘿卜、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盡量少食或不食蔥、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熱之品及油炸、肥膩之物。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但不能猛吃大魚大肉,瓜果也不能過食,以免傷及腸胃。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製冷食、冷飲,以免引發腸炎、痢疾等疾病。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在此季節老年人必須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後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煉,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 秋季氣候乾燥,早、晚溫差較大,是一些細菌、病毒繁殖與傳播的有利條件,隨著乾燥的灰塵,一些細菌、病毒在空氣中飛揚,常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病的高發時節,因此,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要加強保暖,做好預防工作。 保持樂觀情緒,靜養心神 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獲的美好時節;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衰敗景象的季節。在此時節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養情智,學會調適自己,要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常和他人、家人談心,或到公園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花、垂釣,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較大;在此季節,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過早、過多添加衣物;在此季節只要不是過於寒冷,就要盡量讓機體保持於涼爽狀態,讓身體得以鍛煉,使其具有抗禦風寒的能力。但是金秋季節,氣候變化無常,老年人要順應氣候變化,適當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發呼吸道等各種疾病,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秋燥傷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濕度小,人易出現咽干、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 肺燥傷肝要吃酸:從中醫五行生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 秋瓜壞肚少吃寒:許多人都有這種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壞肚子,這與秋天的氣候有關。秋季天涼了,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再吃多了陰寒性質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以保護胃腸,保護肺臟。 適度飲水最重要:夏天多汗季節要多飲水,秋天乾燥季節更要多飲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保養措施。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不宜暴飲,一次飲大量水,會給胃腸增加負擔,引起不適,只有少量慢飲,「潤物細無聲」才能對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氣管產生更大的滋潤作用。 養陰益氣是關鍵: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秋天最重要的是養陰益氣。養陰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氣就可以溫養肺氣,鼓舞陽氣,所以秋天應多吃山葯、百合、銀耳、豬蹄、蓮子、藕、梨、枸杞等食物,以安度秋天。
『陸』 運動養生的保健方法
中醫認為,經常而適度地進行體育鍛煉,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大腦的營養狀況,促進腦細胞的代謝,使大腦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有益於神經系統的健康,有助於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穩定的情緒。適度運動可以使心肌發達,收縮有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臟的活力及肺臟呼吸功能。可促進和改善體內臟器自身的血液循環,有利於臟器的生理功能,還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機能及內分泌功能,從而使人體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無論哪一種傳統運動,都是以中醫的陰陽、臟腑、氣血、經絡等理論為基礎,以養精、練氣、調神為運動的基本要點,通過形體動作來進行鍛煉,用陰陽理論指導運動的虛、實、動、靜;用整體觀念說明運動健身中形、神、氣、血、表、里的協調統一。所以,健身運動的每一招式,都是與中醫理論密切相關的。
傳統運動養生的練功要領就是意守、調息、動形的統一。在這三方面中,最關鍵的是意守,只有精神專注,才能寧神靜息,呼吸均勻,氣血運行順暢。這三者的關系是:以意領氣,以氣動形。這樣,在鍛煉過程中,內煉精神,外煉筋骨,使整個機體得到全面鍛煉。
運動養生是通過鍛煉以達到健身的目的,因此,要注意掌握運動量的大小。運動量太小則達不到鍛煉目的,起不到健身作用;太大則超過了機體耐受的限度,反而會使身體因過勞而受損。
鍛煉身體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經常而不間斷。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句話一方面說明了「動則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強調了經常、不間斷運動的重要性,水常流方能不腐,戶樞常轉才能不被蟲蠹。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收到健身效果,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不會達到鍛煉目的。運動養生不僅是身體的鍛煉,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鍛煉。
傳統的運動養生法[1]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千百年來,人們在養生實踐中總結出許多寶貴的經驗,使運動養生不斷地得到充實和發展,形成了融導引、氣功、武術、醫理為一體的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養生方法。源於導引氣功的功法有:五禽戲、八段錦等;源於武術的功法如:太極拳、太極劍等。然而,無論哪種功法,運用到養生方面,都要講求調息、意守、動形,都是以暢通氣血經絡、活動筋骨、調和臟腑為目的。因此,融匯諸家特長是中醫運動養生的一大特點。
『柒』 科學養生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常梳頭
十指每日干梳、乾洗頭部,每次2分鍾,每日3至5次,可達到明目、醒腦、祛風、固發根,增加頭皮血運之目的。
常擦面
雙手每日浴面,要以下向上方向進行,防眼角、嘴角下垂,減少皺紋,臉部生光。
常運目
雙眼常運動,在視物疲勞時可閉目進行運動。
舌常抵顎
以舌尖常輕抵顎上,促使生津液。
津常咽
津液常咽下,有助於消化。
齒常叩
上下齒每日叩數十下,促使固齒、堅齒目的,雙唇緊閉,用手按摩齒齦、輕輕叩打齒齦,以改善齒齦血運。
耳常彈
雙手常按捏耳部,輕拍耳部,防耳鳴、頭暈,並益補丹田。
腹常擦
用手掌每日按正反時針方向摩擦腹部,尤其在睡前可按摩100次,使脂肪消散,增強腹肌力量,治療腹部疾患。
肛常收
每日三次,每次30下收縮肛門,可防治痔瘡。
肢常搖
四肢常搖常動,改善血運、靈活。
皮常擦
以手掌或腹部理療帶在身體各處干沐浴,改善血運,肌膚生光。
便常排
大小便要用力排盡,防感染、毒素吸收。
身常動
將運動成為自己必不可少的習慣,為自己日程表上的早晨第一件事,睡前的最後一件事。四季不懈。
水常喝
每日定時、定量飲水。
睡按時
每日晚上要7小時左右睡眠,中午1-2小時。
玩適度
娛樂、運動都要適度。忌賭博。
葯不亂用
一般盡量少用葯,不亂用葯。
飲食要科學
飲食一定要按科學配餐。
飲食有節
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
汗要擦乾
不管在什麼清況下出汗,都要擦乾,防排出的廢物刺激皮膚。
每周一浴
每周一次熱水澡,洗完皮膚要沖凈。
每周一按摩
改善周身血運,使肌肉消除疲勞。
睡前要運動
使周身活動,消除疲勞、使血液不致太集中腦部而妨害睡眠。
情緒激動緊張時忌食
情緒不佳消化道血運不良,食後不易消化。
晨起飲水
約飲溫開水200毫升,以防腦血管疾病發生。
疲憊時食蜂蜜
每次食用1~2匙,可消除疲勞,提供熱量。
慣用每日腹式呼吸
練腹式呼吸,可改善胃腸功能。
脊背暖
背部一定要保持溫暖。
胸宜護
護胸和暖背是保持體溫和保證軀體健康的關鍵,對臟腑有保健作用。
濁氣呵
在空氣新鮮處多進行深呼吸,常做健身操、散步、郊遊,可促進血液循環,增進呼吸系統機能。
『捌』 在40-55歲階段,想要健康長壽,要保持哪些養生保健基本法則呢
01改變觀念,重視健康
其實對於過了40歲到55歲這個階段的人來說。在平時改變自己忽視的健康,關鍵所在就是應該從現在開始注重身體健康,保持每年定期的體檢,這樣有助於了解自己自身的健康狀況。
而且還能夠學習一些,並掌握一些科學的養生保健方法。這樣的話才能夠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起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
因為熬夜會使我們身體的生物鍾發生紊亂的狀況,就很有可能導致我們的身體的免疫系統出現降低的狀況。從而使身體的患病概率大大增加。
所以大家想要保持身體健康,長壽的話,希望在平時你也能夠改掉這些壞習慣,比如說熬夜對於我們的身體就是非常有好處,一定要保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希望這樣的話才會使我們身體更加健康。
『玖』 中國古人有㖿些健康長壽和養生保健的方法
古人的生活環境和現代人不同,古人常要體力勞作,現代人很少體力活回動,古人吃的食物、答喝的水、空氣是無污染的,現代人比不了;大環境我們無法改變,如何改變小環境:喝到干凈的水、呼吸到健康的空氣,吃到相對干凈的食物。這些都是健康的基礎。中醫講:要和於陰陽,調於四時。俗話講:粗茶淡飯得長壽;蘿卜白菜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