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蒙山的老壽星是怎麼雕刻的
河北曲陽人雕的,當時爆破師傅生病住院了,他的徒弟爆破弄了個四級地震,雕塑承包公司負責人還判了兩年。
⑵ 為什麼書法家、畫家多長壽
古代書畫家的壽命比一般人長,象顏、柳、歐、趙四大家,都活了八、九十歲。明朝的大畫家,書法家文徵明活到九十歲。現代書畫家也這樣,壽年在九十歲以上的,有齊白石、何香凝等。在八十歲以上的書畫家就更多了。 原來,繪畫、書法藝術和氣功、太極拳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靜中求動,形神合一」。氣功強調「心靜體松,以意引氣」;太極拳主張「似剛非剛,似柔非柔,剛柔相濟」。這些要領和繪畫、書法的姿勢、筆法很接近。畫家作畫時,書法家書寫時,精神集中,目不旁視。各種專心致志的方法,如同練氣功、打太極拳一樣,能夠使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製得到平衡,四肢的肌肉、關節得到鍛煉,內臟器官的功能得到調整,使新陳代謝旺盛,抵抗力增強,能有效地預防疾病,延緩衰老的過程。 繪畫、書法是一種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勞動。畫家為了把畫繪好,多半採用站立姿勢,懸肘懸腕,臂開足穩,不但用指力和腕力,而且用臂力和腰力,甚至全身用力,書法家書寫時也大體相仿。這對身體鍛煉大有好處。 繪畫和書法還是一種高尚的藝術情趣,它能調劑人們的精神生活。象山水畫的秀麗景色,人物畫的動作表情,花鳥畫的多姿多態,漫畫的諷刺幽默,都會給人以豐富的美的享受。書法藝術,字體流派不一,有的以功見長,有的以氣殺人,有的雄渾豪放,有的端莊秀麗。各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好象把人帶到另一個境界,它使人感到心曠神怡。繪畫、書法還能抒發感情,寄託希望,在精神憂悶時畫幅畫,或揮毫作書,猶如把滿腔心腹話對人傾吐一樣,頓覺輕松愉快。(羅時金摘自《您知道嗎》)
⑶ 經常練書法,能長壽嗎
一般學書畫的都比較長壽,但是不敢肯定一定能提高壽命!
書畫陶冶情操,舒緩心情內,提高自身修養容,有益於身體健康以及個人全面發展!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書畫家為了創作出一幅好的作品,往往是廢寢忘食,反而把身體搞得不好了(譬如一些胃病、頸椎病等),這種情況也是很常見的!
反正就是在書畫練習及創作時,要適當的休息,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⑷ 藝術家為什麼大多都長壽
藝術家長壽的秘密,醫學家的解釋是:書畫家創作之時,懸肘懸腕,臂開足專穩,不但用屬了指力和腕力,而且用了臂力和腰力,使體內微循環良性運轉。同時,書畫家舉重若輕,以意引氣,氣貫全身。心理學家的分析更為透徹:書畫家進入創作狀態之時,凝神靜氣、意到筆隨,舒筋活絡、氣血順暢;而當一幅幅精美絕倫的作品完成,帶給作者的更是一種愉悅享受,心靈得到潔凈、思想得到升華、追求得到滿足、身體得到養護。
⑸ 齊白石篆刻字體轉換器
摘要 您好,在中國近代的藝壇中,齊白石是一位勤奮刻苦,自學成材,植根於民間沃土,朴實多產而且長壽的藝術家。也是一位對於現代篆刻藝術有著較大影響的篆刻家。對於齊白石的篆刻,歷來頗有爭議,或者形成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然而對於其能獨樹一幟,不拘成法,勇於創新的精神則是任何人都公認的。齊白石對於自己的成就,曾有過:「詩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畫第四。(見胡潔青在《齊白石遺作展》座談會上的發言)」的評價,而很多人則持相反的評騭, 如黃賓虹認為:「齊白石畫藝勝於書法,書法勝於篆刻,篆刻又勝於詩文。(見王伯敏《黃賓虹畫語錄》)」一般的社會心理認為,詩文與治印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學養」。齊白石是受這種社會心理影響而言之的。綜觀齊白石的篆刻,研究其形成、發展及成熟的過程,對於我們了解齊白石的藝術,進而總結近百年的文化發展,都是有所裨益的。
⑹ 清暉園四個篆刻字
清暉園圖中的四個篆刻字:清暉印社。
左右兩邊: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做好事。
⑺ 請問在紅木傢具中雕刻福祿壽指的是哪三個人物呢
福,是指頭戴管帽手持如意或手捧小孩的天官;祿是指手捧如意的吉神;壽,是指帶有白色的鬍髭,手持龍頭杖手捧壽桃的神仙。福祿壽三星作為生活中象徵幸福、吉利、長壽的祝願。
⑻ 大藝術家們為什麼很多都長壽
縱觀世界歷史上,但凡是搞藝術創作的,特別是大家名家基本都是很長壽的,這是為什麼呢?現在就例舉些中國近現代知名藝術家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家一起感悟一下他(她)們長壽體健的秘密。
黃賓虹 享年90歲(1865.1.27——1955.3.25),初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朴存,號賓虹,別署予向。近現代畫家,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
林風眠 享年91歲(1900.11.22--1991.8.12),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學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靜物》、《宮女與花瓶圖》等。晚年林風眠客居香港,深居簡出,憑記憶重畫在「文革」中毀掉的作品,幾乎一直畫到生命的終點。著有《中國繪畫新論》,出版有《林風眠畫集》等。
陳半丁 享年94歲(1876--1970),畫家。家境貧寒,自幼學習詩文書畫。拜吳昌碩為師。擅長花卉、山水,兼及書法、篆刻。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畫院副院長、中國畫研究會會長。代表作品有《盧橘夏熟》、《高枝帶雨壓雕欄》、《惟有黃花是故人》、《赤壁夜遊圖》,《莫負此生》等。
何香凝 享年95歲(1878.6.27-1972.9.1)作為中國革命的元老級人物,何香凝一直沒有放下畫筆,早期作品有濃厚的日本畫風格,她以梅花和老虎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享譽海內外。她擅作花鳥,偶作山水,筆致圓渾細膩,色彩古艷雅逸,意態生動。擅長中國畫。作品有《獅》、《梅花》、《高松圖》等。
齊白石 享年97歲(1864.1.1─1957.9.16),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劉海粟 享年98歲(1896-1994),名槃,字季芳,號海翁。漢族,江蘇常州人。現代傑出畫家、美術教育家,早年習油畫,蒼古沉雄。兼作國畫,線條有鋼筋鐵骨之力。後潛心於潑墨法,筆飛墨舞,氣魄過人。晚年運用潑彩法,色彩絢麗,氣格雄渾。
李友朋 享年102歲(1907—2009)民間諺語雲:「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蘭好蕭龍士,山水壽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