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NBA歷史年齡最小的新秀是誰他菜鳥賽季的表現如何
NBA歷史上年齡最小的新秀有兩個人,其一、摩西·馬龍。其二、安德魯·拜納姆。摩西·馬龍菜鳥賽季平均分有18.8分,安德魯·拜納姆菜鳥賽季平均分為1·6分。
最後總結一下,NBA歷史當中最小的球員可以說是安德魯·拜納姆,可是他的處子賽季的確給人的表現不盡如意。
B. NBA史上最年輕的新秀是多少歲
拜納姆。
安德魯.拜納姆1987年10月27日出生,2005年被洛杉磯湖人隊首輪第10順位選中,成為NBA選秀史上最年輕的球員,當時他只有17歲8個月零2天。
同時他也是NBA歷史上出場時最年輕的球員,2005年11月2日,湖人對陣掘金,拜納姆上場6分鍾,成為了NBA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球員,由於05年以後NBA將准許加入的年齡提高到了19歲,所以從最近幾年來說,拜納姆的最年輕NBA球員記錄不會被打破了。
倒數第二的是小奧尼爾。
C. 新賽季十大新秀都有誰
09屆NBA十大新秀分別是格里芬、泰雷克-埃文斯、強尼-弗寧、德馬爾-德羅贊、布蘭登-詹寧斯、詹姆斯 -哈登、史蒂芬-庫里、厄爾-克拉克、泰勒-漢斯布魯和喬丹-希爾。
選秀規則
NBA選秀的很多程序和規則,時值今日,對一些中國球迷而言仍如「霧里看花」。按時間劃分,每年的NBA選秀大致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選秀抽簽:NBA從1985年開始實行選秀抽簽,每年季後賽激戰正酣的時候,NBA會召集未能進入季後賽的球隊舉行抽簽儀式,來決定未來頭三號新秀權的歸屬。抽簽儀式中,主持人會拿出編號為1-14號的14個乒乓球,放在一個容器中,從14個球中隨意抽出4個球,不計數字的先後順序,一共可以產生1001種可能的組合,而去掉這個11-12-13-14組合,正好還剩下1000種。抽簽前,沒有獲得季後賽資格的各隊已經依照常規賽戰績倒序排名,得到與之相應的贏取狀元簽的組合數(機率)。比如04-05賽季有14支球隊沒有進入季後賽,這14支球隊中戰績最差的老鷹隊就得到250種組合,即有25%的機會贏得狀元簽,戰績第二差的黃蜂隊得到199種,即19.9%的幾率,依此累推,14支球隊中戰績最好的森林狼,則只有5種組合,即0.5%的機會贏得狀元簽。在狀元簽抽出之後,4個乒乓球又被放回容器中,重新去決定二號和三號選秀權的歸屬,此後首輪剩餘的4-30號選秀簽位和第二輪的選秀簽位,則按照常規賽的成績倒序決定。
除了常規的選秀程序之外,NBA還對參加選秀的美國本土高中畢業球員參加選秀和海外球員參加選秀增設了一些特殊規定。以下是NBA勞資協議對這兩類球員參加NBA選秀的規定條款。
美國高中畢業球員申請參加選秀的規定
(a)一位定居在美國並已完成高中學業的球員,可在選秀開始的45天前向NBA發出書面通知,在表達他放棄進入大學繼續學業的意願後可獲得參加NBA選秀的資格。一旦這名球員被任何一支NBA球隊選中,那麼以下的規則將適用:
(i)根據下面(b)的規定,如果該名球員不參加大學籃球隊,那麼他將獲得參加NBA選秀的資格。在他宣布放棄大學入學機會之日到他獲得參加選秀資格之日期間,如果一支NBA球隊每年按要求向該球員發出邀請,那麼該球隊將是唯一能與他簽訂球員合同的球隊。
在這部分內容當中,一旦該名球員在獲得NBA選秀資格後未宣布放棄參加大學籃球隊資格的,那麼這次選秀對他而言將選秀則被看作是「二選」。
以「二選」的資格被選中的球員將遵守適用的規則。如果該名球員在選秀中因為放棄大學籃球資格而被挑選後、未和挑選他的球隊簽訂球員合同,也未能在「二選」中被挑選的球員(在之前的語句中作出過解釋),我們稱之為新人自由球員。
(ii)如果該名球員參加大學籃球隊,那麼一旦他之後宣布放棄繼續在大學籃球隊效力的機會的,他仍可以獲得NBA選秀資格。屆時,曾經在選秀中選擇他、並每年按要求向該球員發出邀請的NBA球隊將保留在選秀之日一年後和他進行商討並簽訂球員合同的優先權。
在這部分內容當中,一旦該名球員在獲得NBA選秀資格後未宣布放棄參加大學籃球隊資格的,那麼這次選秀對他而言將被視作「初選」,下一次的選秀則被看作是「二選」。以「二選」的資格被選中的球員將遵守適用的規則。
(b) 一位定居在美國並已完成高中學業的球員,如果不具備參加NBA選秀的資格並和一支美國以外的職業籃球隊簽約的,他將有資格參加下一次的NBA選秀。如果被選中,他將被看作是以上第四節中定義的「球員」。在這小節的內容當中,「職業籃球隊」表示任何一個國家內向一位為他效力的籃球運動員支付任何類型的、超過一般生活支出的金錢或賠償的籃球隊。
海外球員參加NBA選秀的規則
(a)在這節的內容當中,一名「海外球員」是指任何定居在美國之外的業余或職業籃球運動員。
(b)一名海外球員在達到22歲後便有資格參加NBA選秀。任何超過22歲以及在22歲生日當年未曾在選秀中被挑選的球員,我們稱之為新人自由球員。
(c)盡管有以上(b)小節的規定,一名未曾在美國參加過大學籃球隊的海外球員仍可以在其未滿22歲生日時獲得參加選秀的資格:
(i)他必須在選秀進行之前至少年滿18歲;
(ii)他必須在選秀開始的45天前向NBA發出書面通知,表達希望獲得參加選秀資格的意願。
(d)一名海外球員如果在選秀之前的賽季效力美國的大學籃球隊,那麼他就必須遵守以上第5節有關繼續完成或放棄在大學的學業的規定。
按照慣例,NBA選秀抽簽儀式規則如下:將14個分別標有數字1到14的乒乓球放入一個鼓狀的圓桶中,從它們中任取4個球構成一種組合結果,一共將有1001種組合結果。如果將其中一種結果忽略不計的話,剩餘1000種結果將由電腦隨機分配給13支球隊。
常規賽戰績越差的球隊,分配到的結果也就越多。在全聯盟中墊底的球隊,都將獲得225個結果。
然後像搖獎一樣搖出四個球,誕生一組由4個數字構成的結果,哪個球隊結果中包含這一種,就擁有了頭號選秀權。然後四個球被放回桶里,重復上述過程兩次,第二號和第三號選秀權也就名花有主(註:若搖出被忽略的結果,則無效,球被放回並重復程序)。沒有獲得前三名選秀權的球隊,將根據常規賽戰績獲得第四到第十三位新秀,戰績越差,選秀順位越高。
按規定,整個抽簽過程將由NBA官員、13支球隊代表以及監督抽簽的會計師參加。「搖獎」結束後,會計師將把帶有各球隊標的卡片放入標有1到3的三個信封內,然後將其密封。無論NBA副總裁格蘭尼克還是球隊代表,此時都無法提前知道信封內的結果究竟如何。
隨後NBA將正式宣布抽簽的結果,第4到13位的選秀權按從低到高的順序先行宣布,然後由格蘭尼克拆開信封,按順序宣布擁有前三位選秀權的球隊,這意味著,最後拆開的那個信封里註明的球隊,將在一個月後的選秀大會上摘得「狀元秀」。
D. NBA新秀的最高工資能達到多少
E. 皮蓬和羅德曼阿哪年的新秀
英文名:Scottie Pippen
生日:1965年9月25日
身高: 2.01米 / 6尺7寸
體重: 95公斤 / 210磅
畢業學校:中阿肯色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Arkansas)(87年畢業)
NBA 選秀: 1987年第1輪第5位
所屬球隊:芝加哥公牛隊
姓名:丹尼斯·羅德曼(Dennis Rodman)
頭銜\外號:「大蟲」、「籃板王」、「NBA第一狂人」、「花花太歲」
國籍:美國
場上位置:前鋒
出生日期:1961年5月13日
身高:2.01米
體重:99.8公斤
曾效力球隊:活塞隊、馬刺隊、公牛隊、湖人隊、小牛隊
1986年第一輪第27順位被活塞選中,一直為活塞效力了7個賽季,1995到1996賽季他來到了芝加哥。憑借著那一手絕活,他成了公牛王朝不可或缺的另類主力,公牛隊也因為有了羅德曼的加入偉大的公牛王朝才開始復興,羅德曼成為90年代中後期美國文化的一個象徵。
連續七屆籃板王(1992 -1998年)最後一次榮獲「籃板王」稱號已37歲「高齡」。
F. 2002年的新秀
- 第一輪 -
1. 休斯敦 Yao Ming 姚明
2. 芝加哥 Jay Williams 傑-威廉姆斯
3. 金州 Mike Dunleavy 邁克-鄧利維
4. 曼菲斯 Drew Gooden 德魯-古登
5. 丹佛 Nickoloz Tskitishvili 尼克洛茲-斯基蒂什維利
6. 克里弗蘭 Dajuan Wagner 達胡安-瓦格納
7. 紐約 Maybyner "Nene" Hilario 梅拜納爾-「奈奈「-希拉里奧
8. 洛杉磯快艇 Chris Wilcox 克里斯-威爾考克斯
9. 菲尼克斯 Amare Stoudemire 阿瑪爾-斯塔德邁爾
10. 邁阿密 Caron Butler 卡龍-巴特勒
11. 華盛頓 Jared Jeffries 賈瑞德-傑弗里斯
12. 洛杉磯快艇 Melvin Ely 梅爾文-埃里
13. 米爾沃基 Marcus Haislip 馬庫斯-希斯利普
14. 印第安納 Frederick Jones 弗雷德里克-瓊斯
15. 休斯敦 Bostjan Nachbar 波斯簡-納持巴
16. 費城 Jiri Welsch 基瑞-維爾斯科
17. 華盛頓 Juan Dixon 朱安-迪克遜
18. 奧蘭多 Curtis Borchardt 科提斯-布查特
19. 猶它 Ryan Humphrey 瑞安-洛弗萊
20. 多倫多 Kareem Rush 克里姆-拉什
21. 波特蘭 Qyntel Woods 奎恩特-伍茲
22. 菲尼克斯 Casey Jacobsen 科西-雅各布森
23. 底特律 Tayshaun Prince 泰夏安-普林斯
明尼蘇達選秀權被吊銷
24. 新澤西 Nenad Krstic 內納德-克里斯提克
25. 丹佛 Frank Williams 弗蘭克-威廉姆斯
26. 聖安東尼奧 John Salmons 約翰-薩爾蒙斯
27. 洛杉磯湖人 Chris Jefferies 克里斯-傑弗里斯
28. 薩克拉門托 Dan Dickau 丹-迪考
- 第二輪 -
30. 金州 Steve Logan 斯蒂夫-羅根
31. 芝加哥 Roger Mason 羅傑-梅森
32. 曼菲斯 Robert Archibald 羅伯特-阿齊巴德
33. 丹佛 Vincent Yarbroug 文森特-雅布洛夫
34. 米爾沃基 Dan Gadzuric 丹-加德蘇利奇
35. 克里弗蘭 Carlos Boozer 卡洛斯-布澤爾
36. 紐約 Milos Vujanic 米羅西-伏加尼奇
37. 亞特蘭大 David Andersen 大衛-安德森
38. 休斯敦 Tito Maddox 提多-馬杜克斯
39. 華盛頓 Rod Grizzard 羅德-格利澤
40. 華盛頓 Juan Carlos Navarro 朱安-卡洛斯-內瓦羅
41. 洛杉磯快艇 Mario Kasun 馬里奧-凱森
42. 米爾沃基 Ronald Murray 羅納德-穆雷
43. 波特蘭 Jason Jennings 傑森-簡寧斯
44. 芝加哥 Lonny Baxter 朗尼-巴克斯特
45. 費城 Sam Clancy 薩姆-克萊斯
46. 曼菲斯 Matt Barnes 馬特-巴恩斯
47. 猶它 Jamal Sampson 賈馬爾-桑普森
48. 米爾沃基 Chris Owens 克里斯-歐文斯
49. 西雅圖 Peter Fehse 皮特-費什
50. 波士頓 Darius Songaila 達利烏斯-宋蓋拉
51. 波特蘭 Federico Kammerichs 菲德里克-卡梅里奇斯
52. 明尼蘇達 Marcus Taylor 馬庫斯-泰勒
53. 邁阿密 Rasual Butler 拉薩爾-巴特勒
54. 新澤西 Tamar Slay 塔馬-斯雷
55. 達拉斯 Mladen Sekularac 馬登-賽庫拉勒奇
56. 聖安東尼奧 Luis Scola 路易斯-斯考拉
57. 聖安東尼奧 Randy Holcomb 蘭蒂-霍坎
58. 薩克拉門托 Corsley Edwards 考斯利-愛德華茲
G. 進入NBA最年輕的新秀多少歲
百納母!他只有17歲!T-MAC也很年輕的,大概18左右吧。
H. NBA歷史的最強新秀年是哪一年
一:威爾特-張伯倫:
說到記錄,說到數據,或許沒有人可以繞過張伯倫這道大坎,哪怕是強如科比詹姆斯,在他們創造一項項記錄的同時也要提起他們超越的就是一代籃球皇帝張伯倫,何況還有單場100和單場55個籃板這樣標桿似的數據至今仍未被超越。
當翻開歷年最佳新秀大名單的時候,不管是得分榜還是籃板榜,張伯倫是最先躍入我們名字的一個人,在他的第一年,他的場均得分是37.6分,位列歷史的第一位,他的籃板是場均27個,同樣位列第一位,此外他每場還有2.3次助攻。
不管是拿到55分的新秀詹寧斯,還是上次拿到81分的科比,如果單純說得分而不加上年齡場次這些因素的話,他們都要一直處於張伯倫的身後,科比的得分與張伯倫仍有19分的差距,而說到新秀年的最高得分,張伯倫保持著歷史上最高的58分,而且還是兩次。
二:沃爾特-貝拉米
其實歷史上最凄慘的一個最佳新秀就要算是貝拉米了,他在自己的第一個賽季場均拿下了31.6分,位居歷史第二,拿下了19.0個籃板球,同樣位居歷史第二,哪怕是張大帥並不擅長的助攻,貝拉米也只以2.3個和他並列。在貝拉米的身前,是張伯倫這座大山,於是他就成為了萬年老二,永世不得翻身。
對於這樣一個在新秀賽季就拿下場均30+19的運動員,並且拿下了1969-1970賽季的最佳新秀,歷史卻沒有給他留下太多的位置,於是貝拉米就默默的站在張伯倫的身後,手中捧著一本三國演義,無數次的在默念著「既生瑜何生亮」。
三:奧斯卡-羅伯特森
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之初是一個歷史記錄大爆發的時代,前面我們所說的張伯倫當選最佳新秀是在1959-1960賽季,貝拉米當選最佳新秀是在1961-1962賽季,而在他們的中間則夾著一個同樣偉大的球員,那就是1960-1961賽季的最佳新秀,「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
奧斯卡是一個全能型的選手,是目前NBA歷史上唯一一個曾經打出過賽季平均三雙的球員,而這一數據在他的新秀年就曾經非常的接近過。
奧斯卡獲得最佳新秀那一年的數據是這樣的:場均30.5分,10.1個籃板球和9.7次助攻,要不是助攻數量有那麼一丁點的差距,恐怕張伯倫歷史最佳新秀的稱號就會有所動搖了,畢竟他雖然籃板上超出了奧斯卡甚多,但是助攻方面卻有不少的差距,而賽季三雙這個記錄並不比張大帥的瘋狂得分來得容易。
四:阿卜杜-賈巴爾
說完張伯倫,接下來就要輪到另外一個傳奇中鋒天勾了,雖然1969-1970賽季的NBA在得分方面已經不再那麼瘋狂,但是賈巴爾依然毫無疑問的統治了當年的最佳新秀這一位置,雖然他的數據看起來已經「比較真實了」。
賈巴爾的第一個賽季場均拿下了28.8分,14.5個籃板球,以及4.1次助攻,這個數據已經不再像張伯倫那樣的看起來像是游戲中出現的,包括奧尼爾在內的一些偉大中鋒在現代籃球中也曾經達到過,但是在新秀年就達到這樣的水平,我們也不得不佩服天勾的神勇。
不管是張伯倫還是賈巴爾,或者是沒有當選最佳新秀的拉塞爾,他們最吃虧的一個地方在於新秀年沒有蓋帽數據的統計,否則以這些人的統治力,恐怕大夢歷史第一封蓋的桂冠都不一定能夠保住呢。
五:邁克爾-喬丹
終於說到籃球之神了,毫無疑問的是,喬丹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那些古老派頂多加上之一),在他的身後同樣是一連串的光輝數據,比如連續兩次三連冠,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的MVP獎杯等等。
當然,新秀賽季的喬丹也不含糊,他這一年完整的為公牛貢獻了82場比賽,場均拿下了28.2分,還有6.5個籃板球以及5.9次助攻,並且有場均2.4次的搶斷,全能身手在剛入行就一覽無余。
1984年是一個偉大的選秀年,除了第二名的鮑維之外,包括狀元大夢在內的人很快就成為了球隊的絕對領袖,喬丹在這批人中間脫穎而出當選那個賽季的最佳新秀,我們不得不感慨他出色的個人能力了。
六:里克-巴里
沒錯,這就是那個因為他的兩個兒子而被很多中國球迷所熟悉的老爺子,他是1965-1966賽季的最佳新秀,場均有25.7分和10.6個籃板球,並且還擁有一個「倒尿盆」式的罰球絕技。
除了自己當選最佳新秀之外,他還為NBA貢獻了兩個非常出色的籃球運動員,瓊-巴里曾經是聯盟著名的板凳匪徒,最後一個賽季在火箭隊度過,布倫特-巴里也是剛剛離開休斯頓,他曾經當選過NBA的扣籃王和三分王,同樣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
當然,里克-巴里自己也是在火箭隊結束自己籃球生涯的。
七:埃爾金-貝勒
與那些天才們一樣,貝勒爺同樣是一入聯盟就展示出了自己迷人的魅力,他的第一個賽季場均有24.9分入賬,而且還有15.0個籃板球以及4.1次助攻,這個數據幾乎可以和天勾相提並論,於是他就當仁不讓的成為了1958-1959年的最佳新秀。
八:大衛-羅賓遜
又是一個中鋒,現在的這個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球員了,那就是海軍上將羅賓遜,他的新秀賽季同樣的精彩。
1989-1990賽季,NBA的數據統計已經非常的完善了,於是我們也可以看到羅賓遜在封蓋端的偉大演出,他這個賽季場均有3.9次封蓋,這點要比此前的張伯倫和天勾好上很多了,因為他們兩個的新秀年大家還不知道蓋帽是怎麼回事。
除了蓋帽之外,羅賓遜場均還有24.3分,12.0個籃板球,2.0次助攻和1.7次搶斷,說起全能性並不比任何一個偉大中鋒差。
九:阿倫-艾弗森
是的,答案現在是已經走向了下坡路,甚至有著退役的可能,但是在他剛入聯盟的那個年代,他卻是無所匹敵,最終在同樣偉人輩出的1996年獲得了最佳新秀的稱號。
那一年的答案只有21歲,他在70場比賽中場均有23.5分入賬,可以送出7.5次助攻,可以搶下4.1個籃板球,可以拿下2.1次搶斷,還有0.3次蓋帽。
每個人都會老的,以突破為自己最大特色的答案也不例外,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他曾經帶給我們的感動。
十:沙奎爾-奧尼爾
大鯊魚現在也已經老了,只有站在小皇帝身邊嚇唬一下對手了,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可以只手統治聯盟的巨無霸了,雖然體形依舊,但是氣勢卻差了很多。
在1992-1993賽季,也就是奧尼爾剛入聯盟的那一年,大鯊魚毫無疑問的統治了球場,他場均可以有23.4分入賬,還有13.9個籃板球,以及1.9次助攻和3.5次蓋帽。要知道這個時候的籃球已經進入現代籃球的概念了,每場比賽的平均籃板球也就是在四五十個上下,在這樣的籃板總數中搶到每場14個籃板球,其實並不比張大帥的場均27個籃板容易太多,因為那個時候全隊的籃板總數動輒就是七八十個。
I. NBA選秀年齡最大的是
是博斯尼斯,你看下下面的報道吧
nba大部分超齡新秀都不是美國本土球員,都是來自歐洲、美洲其他籃球強國的外援。像前立陶宛中鋒薩博尼斯(效力開拓者),他32歲才登陸NBA,而他的表現也值得開拓者等了他這么多年,96年時他代表西部新秀,拿下8分,3分球1投1中,顯示了當時歐洲高大中鋒外線三分的絕活,最後西部新秀2分惜敗給東部新秀,現在效力馬刺的斯塔德邁爾是當年的新秀賽MVP。
來自塞黑的中鋒裡布拉卡(效力活塞)30歲時參加了02年新秀賽代表新秀隊,拿到14分,9籃板險些完成兩雙。來自立陶宛的後衛賈斯科維休斯(效力步行者)當年是以歐洲王的身份加盟NBA,06年代表新秀隊參賽時,他已經30歲了,不過只拿到3分,1助攻,這也是他在聯盟發展的縮影,在07年夏天他還是回到了歐洲。西班牙猛將加巴約薩(效力猛龍)30歲時代表新秀隊參加07年新秀對抗賽,當時拿到6分,4助攻,現在由於傷病暫時無法在猛龍找到自己的位置。
斯科拉(效力火箭)是僅次於四位30歲新秀後,年齡最大的,由於全明星周末前的出色發揮,他在28歲時代表新秀隊,首發參加了08年的新秀對抗賽。在四年前,他的阿根廷同胞吉諾比利(效力馬刺),當年27歲時代表二年級參加04年新秀對抗賽,4分,10助攻更顯阿根廷人的出色傳球意識。
J. NBA1996年的新秀被稱為黃金一代,都有誰呀
當年排在前六位的艾弗森、坎比、拉希姆、馬布里、阿倫、沃克,第13位的科比,第15位的納什,第17位的小奧尼爾和第20位的伊爾戈斯卡斯。如果算上2007年肯定能夠獲得一千萬新合同的斯托賈科維奇,1996級NBA球員掙到的財富,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屆球員。 1996級優秀的地方還表現在,它造就了兩名常規賽MVP:艾弗森和納什。在NBA全面崛起的近25年中,一屆之內誕生兩位MVP,這樣的年份只有1979年(「魔術師」和「大鳥」),以及1984年(喬丹和奧拉朱旺)。96級新秀共有10名球員入選過全明星陣容,這絕對是NBA選秀最輝煌的一屆。 1996年NBA選秀大會也是國際球員全面進入NBA的標志。在這之前,國際球員選秀時最靠前的名次是迪瓦茨在1989年被湖人隊第26位選中。而1996年,烏克蘭人波塔潘科竟然超越了科比,排在了第12位。雖然事後證明當時擁有第12位選秀權的騎士隊眼神有問題,但是波塔潘科第12位的座次表明了NBA對於國際球員的認可。從球員培養的角度上來看,奧拉朱旺、穆托姆博也都是國際球員,但是他們的大學階段,也就是接受正規籃球訓練階段,都是在美國。而1996年選秀大會,一共有5名國際球員進入到了第一輪,表明美國開始承認,世界上其它國家也是能夠培養出籃球人才的。在1996年的5名國際球員中,斯托賈科維奇和伊爾戈斯卡斯日後都成了全明星。 在經過9年錘煉之後,NBA1996級目前是NBA精英群體。他們的年齡都在30歲左右,大多在新秀合同之後,獲得了可以獲得的最大合同,並且許多人將自己的NBA生涯第三個合同,也延續成頂級合同。這就是他們實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