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練氣功可以長壽嗎
有利於強身健體,也可以延年益壽的
2. 為什麼練氣功得長久
練氣功得長久,「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這是前人對氣功作用的總結概括。近年來隨著氣功的廣泛傳播,數百萬人的練功實踐進一步證實前人對氣功防病與治病作用的總結概括。
練氣功的好處:1.練氣功可以使「精、氣、神」三者融為一體,達到疏通人體經絡,流通氣血,使人體的元氣旺盛,增強機體的生命活力,推遲衰老,健康長壽的功效。 《黃帝內經》講:「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現代研究也證明,練氣功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預防疾病、保健強身的作用,還可消除心身疲勞,恢復體力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日常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心理緊張程度也隨之越來越高。長期的心理緊張會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引起機體生理功能失調,導致功能性甚至器質性病變。因此,善於在緊張的節奏中學會適時地鬆弛,對健身和防病都是非常必要的。氣功鍛煉恰好能有效地起到這個作用。實踐證明,長期練功的人不容易疲勞,平時總感到精力充沛,很少患感冒等病。 2.陶冶性情:練氣功強調要修心養性,即優化人的情緒、意志與性格等。實踐告訴我們,人們在氣功入靜狀態下,會體驗到非常愉快和舒適,不僅有身體的舒適感,而且心情也非常舒暢,整個心身都沉浸在一種超脫的意境中。長期堅持氣功鍛煉,就能起到陶冶情操、開闊心胸、培養意志、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強心理適應能力的作用。練功而且有利於改善人際關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開發智能:通過氣功鍛煉,能使大腦的疲勞較快地消除,使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感知覺敏銳,記憶力增強,思維能力提高,從而能提高智能水平。有關專家認為,氣功有可能成為提高人類智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
3. 練氣功為什麼不長命
得到明師(不一定是"名師")真傳,堅持習練得法的人定然延年益壽,古往今來因練專氣功長壽屬的人數不勝數。上古傳說有彭祖;古代陳摶老祖;明代張三豐;近代、現代也很多練氣功活100多歲的,張學良,呂紫劍,……多的很,自己查找。但是練現代競技體育的人許多不長壽;練武術格鬥(包括實戰太極)的人40以後應注重練養生功,否則也不利長壽。因為:動則強壯,靜則長壽嘛。
4. 練武術的人可以長壽嗎
能長壽,鍛煉毅力,強身健體,益年增壽,過度強度,則反之加重消耗,體力影響生命質量,武術的本質分類;硬功夫、氣功,太極增壽。
5. 練氣功能長生不老嗎
在我們這個世界中,不可能用永恆的東西,我們的生命也不例外,有生必有死.
練氣功誠然有探索生命、靈魂的使命,但作為我們凡人來說,強身健體就足矣。
故此說,練氣功是不能長生不老,但可以延壽益命的。
也同樣不能短命的,因為已經長命了,何來短命的呢?
6. 道家說練氣能練到辟穀,真的有修真一說嗎
西漢司馬遷所撰《史記》中就有關於辟穀的記載。《史記·留侯世家》記述留侯張良稟體多病,採用導引、辟穀等術療疾並習練輕身之功。以後,歷代文獻不乏記載。《北史·李先傳》載:「(李先)服氣絕粒數十年,九十餘,顏如少童。」《宋史·陳摶傳》載:「(陳摶)因服氣辟穀,歷二十餘年……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1973~1974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帛書中有一部《卻穀食氣》,論述練氣功以卻谷養生的理論與方法(見馬王堆漢墓醫書)。 辟穀術在限制飲食的同時需服用少量生葯。《北齊書》中記載一個隱居於琅琊山的修行者,練辟穀之術,服用松子、白術、茯苓等生葯,以求長生不老。《舊唐書》記載一個叫王遠知的人,修習吐納導引之術,服食靈芝和白術等,活到百歲以上,且頭發烏黑、步履輕捷。在歷代方書中載有不少配合辟穀術的中葯方劑,如神仙辟穀方、辟穀登仙方等。主要葯物有黃精、玉竹、芝麻、天冬、大棗、黑豆、靈芝、松子、白術、桑椹、胡桃、蜂蜜、麥冬等,有的方劑中還有硃砂、雄黃、雲母等礦物葯或其再製品。上述葯物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脂肪;一類則含無機物,甚至含有一定的毒性物質,如硃砂中含汞、雄黃中含砷(砒)。修煉辟穀術時以選服具有高營養成分的生葯為宜,因為這些中葯不僅含有一定量的人體必需的蛋白、糖、脂肪及多種微量元素,而且大多有補氣、養血、滋陰、生精等功效,有益於養生。雖然辟穀術中配合某些含有一定營養成分的中葯,但並不是以葯代食。因為葯物的服用量很少,不能替代平日攝入食物的熱量需要。
「服氣辟穀」即以服氣與辟穀相配合,並以服氣為基礎,通過服氣達到辟穀的目的。具體說法不一,有的主張服氣之初,即行辟穀,飢時飲一兩盞胡麻湯或酥湯,或一兩杯酒,渴時唯飲清水。有的主張服氣之初漸減食物,每日減食一口,遞減至十日而全斷。有的主張不強行辟穀,待服氣功深,至三年後,便會自然斷谷。具體方法多見於諸家氣法書中,據《抱朴子內篇·雜應》篇載,即有食十二時氣法,食歲星氣法,食六戊精氣法,思神食氣法等。
「服葯辟穀」即用服食葯物以代替穀食。葯方甚多,有取高營養而消化慢的豆、棗、胡麻(芝麻)、栗、酥、及茯苓、黃精、天門冬、術、人參、蜂蜜等配伍,製成丸膏,於斷谷後口服一二丸,以代穀食。有取高營養而難消化之物配方,一頓飽餐後即絕谷,可辟穀很長時間。又有作美食飽餐一頓,再服葯以養所食之物,據說可辟穀三年。還有用草木葯熬煮特定的石子,以石當飯者。具體葯方見《太清經斷谷法》及《雲笈七簽·方葯部》。
7. 真正的練氣和養生,到底是什麼
養生就是養氣 練功就是練氣
有人覺得,不管是「太極」、還是「陰陽」或者說「道」,都是太復雜、太玄妙的東西。其實,它都是一個概念,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怎麼去理解呢?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王爺解釋道:「讓你這樣練氣,是針對你的病,來疏導你的胃氣和肝氣。氣對於不同身體素質的人來說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隨便練習,必須有人指導。如果一個身體非常虛弱的人,他本身就氣不足,最需要的是守住身體中氣,如果像這樣吐納疏導,對他一定是非常有害的。練氣功是會走火入魔,但你一定是沒有指導,沒有適應自己的身體狀況造成的結果,所以一定不要隨意練氣功。」
8. 練氣功真的能長壽嗎
首先要看你練習什麼樣的氣功,如:硬氣功在年經體壯時雖然很能打,但是到老時身體就會變的很差,聽說當年的德禪大師到老了手抖的很厲害,吃飯時拿不住筷子,更何談延年益壽,由於他練習的是軟、硬雙修歲數活的也不算小,九十多歲。這種例子有很多,比如:鐵沙掌,打磚,石頭的一些硬功夫都不易延年益壽。這也是人們長說的好漢不提當年勇,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各門派都有軟、硬氣功,大多要求軟硬雙修,特別是比較大的門派如:少林、武當分化的比較細,各種武功比較多。少林寺的金剛掌,金鍾罩鐵布衫,二指禪等硬氣功,也有馬步站樁,坐禪的軟氣功(也叫內功、靜功)。十八般兵器五花八門樣樣都有人練。這些門派大多數人練功多為實戰而練,不注重養生。因此雖然練氣功,但是長壽的人並不多。久而久之,重武不重功。就拿現在人來說,只要聽說誰練氣功首先想到的是這個人有多歷害能不能打?一個人能打幾個?沒有人注意氣功能否養生,失去了老祖宗初創氣功的真正含義。要知道氣功最早是從醫療中被發現的,而後運用到武術當中。直到現在氣功和武術更是分不開,在叫法上統稱武功。說起氣功首先想到的是功夫,氣功在醫院里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幾乎沒有人再練氣功養生。有人反對說:打太打極拳有很多人呀。今天的太極拳之類的是經過幾代人的改編只剩下架子了和廣場舞是一個類型叫運動而不叫氣功。
歷史上練氣功長壽的人有哪些?
比較遠的先不說,如:大彭祖、小彭祖,一個活八百多歲,一個活四百多歲,再如:張三豐相傳也活了二百多歲,都是練氣功的祖師爺。這些人由於年代久遠無從考證,雖然只是個傳說,但是俗話說無風不起浪,即然能流傳自今也並非是空穴來風。再說說比較近的李慶遠,壽命打破了世界吉尼斯紀錄,被稱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原籍雲南後來移居四川,出生於清朝康熙年間,去世於民國時期。此人本身是醫生,懂得很多中草葯不足為奇,通過草葯的調理養生達到了長壽,只是其一,其二真正原因離不開氣功。據說此人沒事兒時常坐在圈椅上坐著閉目養神,練過的人應該知道這就是氣功養生。大家可以看出雖然他活了幾百歲氣功也練了幾百年,並沒有聽說他武功有多高,只是長壽無人能及。可見並非武俠小說中所說的那樣氣功練得越久,歲數越大,功夫就越高。老人家由於長壽名聲在外,在軍閥割據的年代並非好事,多次被軍閥頭子騷擾,強行請走,為他們講長生之道,可想而知他們為了爭名奪利,如何能放棄世俗的纏繞。由於長途跋涉,每次回家後都大病一場,最終於1933年離開了人世,享年256歲。氣功本來無門無派,由於練的人多了,各有各的看法,便有了門派之分。例如太極:原本是張三豐所創,後來經過多人改編,陳式、楊式、吳式等等,再如:有個網紅自稱掌門人的馬保國,硬把太極拳改一成了綉花枕頭,能看不中用,招到不少網友的調侃。嘴上的功夫卻非同一般,啄木鳥都自愧不如佩服其嘴硬。氣的張三豐不是被張無忌拉著,不知道從墳里出來揍他多少回了?
現代人對氣功了解
通過網友的反饋和對社會上人的走訪,真正了解氣功的人寥寥無幾,由於大多數人是通過電視或武俠小說中所了解的氣功,要麼各類廣告,他們為了利益不得不把氣功說的神乎其神,進行神秘化的包裝。造成人們只相信謊言,說實話卻沒人信,真的很可悲。本人實話實說不想得罪某些人,但也不怕得罪什麼人。
延年益壽有待研究
自從有了人類開始,一直沒有停止對長壽的探究,其不知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首先說,人的壽命長短,排除天災人禍以外,和先天性的遺傳基因,以及後天的生活習慣方式的不同密不可分。現代人的生活由於完全脫離了大自然,生活在一個吵吵鬧鬧的空間,所用的食物又都離不開有害物質,人體始終保持在亞健康狀態,抵抗力嚴重下降等於零。經受不住病魔的侵入。年輕人還好一點,稍微上點歲數的人百病纏身。無奈之下只能寄託於醫院,醫院成救命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樣的結果可想而知,別說長壽,能多活幾年已經是阿彌陀佛了。那麼為了能夠融入大自然,總不能都跑到深山老林裡面去過原始人的生活吧!那也不現實。因此如何養生成了一門學問有待研究,關系生命刻不容緩。
總結
在沒有研究出來之前,本人覺得先練練氣功養倒是個不錯的選擇。人體好比電池,過於充電會減少壽命,過於虧電同樣會減少壽命。因此無論做什麼都要留三分餘地,關鍵要把握好度。為人處事如此,生命更星如此。如:吃飯也要飽七分留三分,做到粗細搭配,甜咸不偏,同樣工作時不可過於勞累。這樣方可養生。那麼再加上學會氣功養生不但可以修身養性,也可以延年益壽。最其碼多活個幾十年不成問題。
9. 修行的人,長壽得多,還是短壽的多
大多數發心度眾的修行人,都會示現無常,所以不會以長壽身住世,以此告誡世人版要及時修福修行,不要權奢想長生。
也有部分修行人顯示壽者相,為了給一些信心不堅定的人以力量,激勵大家去修行,O(∩_∩)O~
祝吉祥如意
南無葯師琉璃光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