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天下長壽閣

天下長壽閣

發布時間:2021-12-30 19:55:28

1. 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

天下第一福由來

公元1673年,康熙為祖母孝庄太後「請福續壽」,寫下了震爍古今的「長壽之福」,此福暗含「多子、多才、多田、多壽、多福」,是古今唯一的「五福合一」、「福壽合一」之福。孝庄「請福聚福」,康熙則「送福得福」,所以此福被稱為「天下第一靈驗之福」。福中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加頂,喻「鴻運當頭、福星高照」之意……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對幸福生活和美好未來的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准備殺人,凡是在門前貼有福字的人家將免於處死。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皇帝得知後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然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康熙御筆親書的「天下第一福」則是另外一個故事。清代康熙皇帝一生酷愛書法,但卻很少題字,所以康熙御筆是歷代皇帝的筆墨中流傳最少的,這就有了「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傳說康熙一生流傳下來的就剩三個字:「無為」、「福」。「無為」現存於故宮,而本文的主角「天下第一福」則存於北京恭王府中的「福」字碑上。傳說康熙大帝年幼喪母,由孝庄皇太後撫養長大。然而正當康熙盛世的時候,孝庄皇太後卻重病纏身。康熙救祖母心切,化孝心於筆鋒,創造了震爍古今的「福壽」聯體字,然後徵召天下能工巧匠,把它雕刻在一塊大青石上,並背著這個「福」字碑前往祈年殿拜祭天神。為示孝心,康熙大帝跪在「福」字碑上祈福,上蒼有靈,孝庄皇太後身體奇跡般康復,康熙大帝將「福」字碑請回宮中供奉在佛閣。 乾隆繼位後,將「天下第一福」賜給自己的寵臣和珅,和珅命人運來幾千塊太湖石,在自己的府邸後花園砌成一條巨龍,這條龍的位置正好在京城的龍脈上,他將「天下第一福」藏在龍穴之中悉心供奉。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文物局對「福」字碑進行修繕,定為「中華三絕」文物之一。
縱觀康熙大帝親筆所書的這個福字,剛勁有力,頗有氣勢,右上角的筆劃很像一個「多」字,下邊為「田」字,而右偏旁極似「壽」字,更為珍貴的是碑的正上方刻有康熙的御璽之印以鎮福,這更是其他歷史傳碑無法相比的,因此這個福字也就不能倒貼。傳說中,誰能給家中老人請回這個「天下第一福」,就一定能夠為老人添福添壽。這個「福」字在請回之後還有一定講究,除夕掛出,每日須凈手敬香,並於晚上用手去摸福字,由下向上,摸得越高,則會越長壽,時至正月十五必須收起深藏,此謂「摸年福增年壽」。

2. 《琅琊榜2》黃曉明說出了四層含義,無字牌位是在祭奠哪些人

《琅琊榜2》昨晚又更新了兩集。孫淳、黃曉明和劉昊然祭奠無字牌位的這場戲令人眼眶濕潤。那些曾經鮮活的面孔彷彿再次浮現在眼前。黃曉明解讀了這無字牌位的內涵,雖然他說得比較隱晦,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讀出四層含義。

《琅琊榜》中的祁王蕭景禹

黃曉明所說的第二個含義「先輩」,指的首先是含冤死於獄中的昔日皇長子——祁王蕭景禹及其王妃。孫淳飾演的蕭庭生,是祁王妃的遺腹子。蕭景禹當年被奸臣構陷,捲入所謂赤焰軍謀逆一案中,被他的父皇蕭選賜死。

蕭景禹生前為大梁國培養了多位青年才俊,胡歌飾演的林殊和王凱飾演的蕭景琰便是傑出代表。此外,陳龍飾演的蒙摯和劉濤飾演的霓凰郡主,包括《琅琊榜之天下十大公子榜》排名第二的蕭景睿和排名第十的言豫津,小時候也與林殊和蕭景琰是密友,他們都是蕭景禹看著長大的國之棟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黃曉明的台詞中,「師長」位居「先輩」之前,可見在蕭庭生及其後人的心中,梅長蘇的再造之恩已經排在了生身父母之前。

除了祁王夫婦之外,王凱飾演的蕭景琰、劉濤飾演的霓凰郡主和陳龍飾演的蒙摯也是可以被列入「先輩」序列的。蕭景琰早已駕崩,霓凰郡主和蒙摯此時應該也都已去世。他們當年都曾為延續祁王血脈立下過大功,都是蕭庭生的先輩恩人。尤其蒙摯還是蕭平章妻子的叔祖父,更應在被祭奠之列。

此外,先輩的序列中還應該包括蕭景禹的父皇蕭選和母妃宸妃。雖然蕭選曾經犯下大錯,但畢竟是蕭庭生的親爺爺。這些人雖然都已經進入了大梁國的皇家宗廟,但對於蕭庭生一家來說,意義非凡。

黃曉明台詞里的第三個序列「故友」,應該指的是蕭庭生當年結義的兩位兄弟,大哥路原和三弟林深。他們都是梅長蘇從掖幽亭里救出來的稚子,後來三人成為像當年林殊與蕭景琰那樣情同手足的兄弟。路原和林深已經相繼去世,而且林深還是蕭庭生二兒子蕭平旌的未來岳父。

3. 迷語和答案

謎語和答案:

1、八達嶺(猜一個字)

答案:兵

解釋:八達嶺是一座山,即丘,又因為八達嶺的「八」,所以答案是兵。

2、八卦山之春(猜一個字)

答案:根

解釋:春代表新生,即萬物的開始,開始生根發芽,所以謎底答案是跟。

5、屋子方方,有門沒窗,屋外熱烘,屋裡冰霜(打一廚房物品)

答案:冰箱

解釋:「屋外熱烘,屋裡冰霜」指該物品一般人們在夏天使用,又因為是要猜廚房物品,所以謎底答案是冰箱。

6、頭戴紅帽子,身披五綵衣,從來不唱戲,喜歡吊嗓子(打一動物)

答案:公雞 

解釋:頭戴紅帽子說明動物的頭頂有紅色,身披五綵衣說明該動物身上是五顏六色的,喜歡吊嗓子說明該動物每天早上鳴叫,所以謎底大啊是公雞。

4. 中國古代的五大宮殿有比故宮還要長壽的嗎

如果以25歲作為一代人,那麼600年傳承了24代。如果用14年建造一座宮殿,那麼600年風雨就有了故宮。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北京故宮,在人們心中不僅是凝聚著古代的文化精髓,還代表了當今的“精神聖地”。

歷史上,很多王朝興建過宮殿,最具代表性五大宮殿,有比故宮更長壽的嗎?


上圖_ 左下角為 未央宮 位置所在

未央宮:西漢的“龍首巍峨”

公元前200年,“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監造了未央宮。它總面積5平方千米,約占漢長安城面積的七分之一。未央宮由宣室、麒麟、金華、承明、武台、鉤弋等六座宮殿為主體,各式殿堂四十餘屋,還有六座小山和多處水池。東漢文學家張衡稱贊未央宮“疏龍首以抗殿,狀巍峨以岌嶪”。

5. 古建築中的對聯及匾額賞析

太和殿對聯:
帝命式於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寧。—乾隆題太和殿
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
建:建立、創設
極:從木,亟聲。本義:房屋的正梁。最高的地位。特指君位
建用皇極。——《書·洪範》
綏:從糸(mì),從妥,車中把也。—《說文》。安撫。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詩·大雅·民勞》
綏之斯來,動之斯和。——《論語·子張》
時軍司馬班超留於寘,綏集諸國。——《後漢書·西域傳·序》
猷:計劃;謀劃。道;法則。功業;功績
建極綏猷的含義:君臨天下,建立雄偉強大的國家,安撫海內的藩屬,創萬世之功業。

中和殿對聯:
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無逸;用敷五福而錫極,彰厥有常。—乾隆題中和殿
中和殿匾額:允執厥中
「允執厥中」出自《尚書》。兩邊柱子上的對聯:「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無逸;用敷五福而錫極,彰厥有常」。意為:太陽駕六龍在天空中運行,自強不息;人君因布五福而獲得人民擁戴,並一定要繼續這一規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允指誠信,執指執守,中指中正之道,是說要秉承執守中正之道,以匾點明「中和殿」的含意:「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保和殿對聯:
祖訓昭垂,我後嗣子孫,尚克欽承有永;天心降鑒,惟萬方臣庶,當思容保無疆。—乾隆題
保和殿匾額:皇建有極
含義:所謂皇建有極,極是指中道,法則,意思是君王建立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天子來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則。有強調皇權之意。典出:箕子《洪範》「皇建其有極」。

乾清宮對聯:
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惟精惟一,道積於厥躬。—乾隆題乾清宮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艱。—康熙題乾清宮
乾清宮匾額:正大光明

養心殿對聯:
唯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雍正題養心殿西暖閣
養心殿匾額:中正仁和

故宮匾聯箴銘

太和殿匾額

帝命式於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
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寧

注釋:天帝任命君主治理天下,這真是艱難的事情,怎能不心懷誠敬呢?天心眷顧純一的美德,保佑君主永遠安行此道,願天下長享太平。

建極綏猷

注釋:意為立法治國,體順民性。此匾昭示著天子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神聖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法則,又要撫民而順應大道。

中和殿匾額
時乘六龍以御天所其無逸
用敷五福而錫極彰厥有常
注釋:太陽駕六龍永恆地在天空中運行,聖王的所在沒有安逸的時候。君主因廣布五福才得到民眾擁戴,彰顯君王的德澤要持之以恆。

保和殿匾額
祖訓昭垂我後嗣子孫尚克欽承有永
天心降鑒惟萬方臣庶當思容保無疆

注釋:祖宗的訓誡昭明永垂,我後嗣子孫大概能夠敬奉繼承直到永遠吧。皇天的仁心向下照臨,要知道容護撫育天下臣民的使命沒有止境。

皇建有極
注釋:君王建立天下大法

乾清宮匾額
正大光明

注釋:天地正大,日月光明。能行天地日月之道為聖王之德。

匾上款
皇考世祖章皇帝御筆書「正大光明」四字,結構蒼秀,超越古今,仰見聖神文武,精一執中,發於揮毫之間,光昭日月,誠足媲美心傳。朕罔不時為欽若,敬摹勒石,垂諸永久,為子孫萬世法。康熙十五年正月吉旦恭跋(鈐「廣運之寶」)。
匾下款
皇曾祖世祖章皇帝御書匾額,四字傳心,一中法守,義足以括典謨。皇祖聖祖仁皇帝恭摹上石,跡藏御書處,茲法宮重建,敬謹摹搨,恭揭楹端,對越羹牆,用昭示萬葉雲仍,其欽承無斁。乾隆六十二年孟冬月恭跋(鈐「太上皇帝之寶」)。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
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

注釋:立儀法正天下,要慎修其身,思長久之道。弘布五常之道,勿輕視民役,知民之艱難。

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
惟精惟一道積於厥躬

注釋:寬宏仁德,天子建立天下大法。精心一意,君王躬行治國之道。

表正萬邦慎厥身修思永
弘敷五典無輕民事惟難

注釋:立儀法正天下,要慎修其身,思長久之道。弘布五常之道,勿輕視民役,知民之艱難。

克寬克仁皇建其有極
惟精惟一道積於厥躬

注釋:寬宏仁德,天子建立天下大法。精心一意,君王躬行治國之道。

乾清宮為內廷後三宮之首,在明代本為皇帝的寢宮,清初至康熙年尚襲明制,這里是皇帝召見廷臣、處理政務、接見外國使臣和舉行筵宴的場所。乾清宮及其左右殿廡在清康熙朝曾是皇帝日常處理政務最主要的活動區域。雍正皇帝以後,建儲密詔的明黃色匣子也高高地藏於「正大光明」匾後。

殿內所懸匾、聯、銘文上遺存了順治、康熙、乾隆三朝皇帝的書風,亦為清代帝王治國的聖訓。

交泰殿
康熙皇帝的御制匾「無為」二字,其理通於儒、道兩家,意在告戒帝王順行天道,掃除煩苛,與民休息。

老子《道德經》中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有「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之句。《論語·衛靈公》:「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春秋繁露·離合根》:「故為人主者,以無為為道,以不私為寶,立無為之位,而乘備具之官,足不自動,而相者導進,口不自言,而擯者贊辭,心不自慮,而群臣效當,故莫見其為之,而功成矣,此人主所以法天之行也。」又,《春秋繁露·保位權》:「為人君者,居無為之位,行不言之教,寂而無聲,靜而無形,執一無端,為國源泉。」其意為以天下為公、履行自然之道、不妄行造作、讓人民休養生息才是真正聖明的君王。

乾隆皇帝御筆聯:

恆久咸和迓天庥而滋至
關雎麟趾立王化之始基

注釋:能秉持恆久不已、交感應和之道,迎受天賜,福佑就會越來越多地降臨。先躬行內宮淑德、宗族仁厚之教,樹立教化,王道將創建萬代相傳之基。

坤寧宮
日升月恆

注釋:像太陽一樣升臨高空,像月亮一樣正趨滿盈。

天惟純佑命俾爾戩谷百祿是荷
民其敕懋和綏以多福萬壽無疆

注釋:上天只佑助有德之君,讓他為政皆善,承負百多福氣。人民就服從有道之王,祝他平安多福,享受萬年長壽。

養心殿

清代從雍正皇帝始,共有8個皇帝在這里居住和處理政務,殿中的匾、聯、箴、銘都反映了清代皇帝的治國之道和安身立命的准則,「中正仁和」、「敬天法祖」和「勤政親賢」更是清王朝統治思想中永不變更之根本。

養心殿東臨乾清宮,南倚西六宮區,北通乾清門廣場西南隅的軍機處。清代自雍正帝以後,養心殿成為宮中帝王最主要的寢宮和政務中心。雍正皇帝為清代理政最勤的君主,養心殿內「中正仁和」匾與「勤政親賢」匾皆為他御筆所題。養心殿在宮禁中位置便利,殿內空間布局小巧而功能集中,廳堂、書房、寢室以及分別用來批閱奏摺、密談、休憩、禮佛的小室等一應俱全,比大殿宇更宜於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間,是清代皇帝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下的中心場所。

養心殿中的匾、聯、箴、銘集中反映了清代皇權統治思想的精旨。

明間(中正仁和)

中正仁和

注釋:中庸正直,仁愛和諧。

日監在茲

注釋:皇天察看著我們這里的作為。

東壁曾懸乾隆皇帝御筆養心殿銘:

人心惟危,在閑其邪。道心惟微,在培其芽。
其閑其培,皆所為養。操存舍亡,毋須臾放。
有如時雨,沃此寸田。大公順應,動直靜專。
動匪憧憧,靜匪寂寂。矧其為君,更宜乾惕。
一念之善,百禋蒙庥。一念之惡,萬姓貽憂。
養之之方,存誠主敬。克己復禮,外王內聖。
孰本孰末,外由內施。任重道遠,責萃君師。
朵殿崇崇,顧名思義。作此銘辭,永訓後世。

此銘為闡述帝王治理天下之「心法」。

屏上刻乾隆皇帝御筆聯:
保泰常欽若
調元益懋哉

注釋:保持和泰要常懷敬順心調養元氣要更加勤勉啊

東暖閣
現為清代晚期「垂簾聽政」歷史原狀陳列,原曾為清中期乾隆、嘉慶等幾位皇帝休憩和讀書的所在。

東暖閣內曾懸乾隆皇帝御書康熙皇帝聖訓:

天下之治亂休咎,皆系於人主之一身一心。政令之設,必當遠慮深謀,以防後悔。周詳籌度,計及久長。不可為近名邀利之舉,不可用一己偏執之見。采群言以廣益,合眾志以成城,始為無偏無黨之道。孝者百行之原,不孝之人斷不可用。義者萬事之本,不義之事必不可為。孝以立身,義以制事,無是二者,雖君臣父子不能保也。

雍正皇帝聖訓:

敬天法祖,勤政親賢。愛民擇吏,除暴安良。勿過寬柔,勿過嚴猛。同氣至親,實為一體。誠心友愛,休戚相關。時聞正言,日行正事。勿為小人所誘,勿為邪說所惑。祖宗所遺之宗室宜親,國家所用之賢良宜保。自然和氣致祥,綿宗社萬年之慶。

曾懸嘉慶皇帝御書乾隆皇帝聖訓:

朕自臨御以來,惠愛黎元,加恩海宇,凡普免天下錢糧四次,普免漕糧二次。此外偶遇水旱偏災,隨時蠲免賑恤者,又不一而足。此皆由國家承平日久,生齒益繁,人君代天養民,允宜渥沛恩膏,俾閭閻共臻樂利,方為子惠元元之道。我子孫纘膺大統,亦當以朕之心為心,愛養斯民,推恩行慶。若能頻施曠典,視朕有加,實我大清國億萬年無疆之庥。

現通向西暖閣之門楣上西向懸咸豐皇帝御書道光皇帝聖訓:

皇考宣宗成皇帝聖訓

我大清龍興東土,首重朴實。列聖丕承,凡心法治。法無非以勤儉訓後。誠以世變風移,敝化放心,有不期然而然之勢。苟非操之固,審之精,樸素自甘,慎終如始,難與言儉也。至於飲食勿尚珍異,冠裳勿求華美,耳目勿為物慾所誘,居處勿為淫巧所惑,此猶儉德之小者。不作無益害有益,不貴異物賤用物,一絲一粟皆出於民脂民膏。思及此,又豈容逞欲妄為哉!所謂無為而治,俾天下陰受其福而民不知者是也。
咸豐元年御筆敬書。

西暖閣
勤政親賢

注釋:勤於理政,親善賢士。

惟以一人治天下
豈為天下奉一人

注釋:只有讓至尊天子治理天下的使命哪有拿整個天下奉養天子的道理

《尚書》中往往以「一人」作天子自稱。天子自稱「一人」,是用謙辭,意為自己不過人類一員。臣下稱天子「一人」,是作尊稱,意為天下惟此一人至尊。

此聯化用三國·魏人李康《運命論》:「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義。故古之王者,蓋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見《文選·藝文類聚》二十一)>

雍正皇帝聖訓:敬天法祖勤政親賢
《史記·五帝本紀》中稱堯:「敬順昊天」。史傳里描述的中華上古聖王多具備此類品德。

明末史可法曾在回復後金多爾袞的書信中言:「我大行皇帝敬天法祖,勤政愛民,真堯舜之主也。」贊崇禎皇帝為賢明君主。可見明代亦以此為皇帝具備聖人之德的標准。

雍正皇帝總結的這八字聖訓被以後清歷朝皇帝奉為為君治國之本。現勤政親賢殿內東壁上仍高懸乾隆皇帝集四書五經中章句以闡釋四箴的貼落。

乾隆皇帝御筆養心殿四箴有序

養心殿四箴有序
我皇考聖訓曰:「敬天,法祖,勤政,親賢」,事只四端,義該萬理。自古帝王莫不守此以治,違此以亂。予小子踐阼以來,平旦庄誦,惟日孜孜。畏與年長,會隨時觸。爰集經書成句,衍義綴辭,各得十六韻。入目驚心,既因自勵,亦以昭示來許。

皇矣上帝,監觀四方,昭假於下,赫赫明明。
惟聖時憲,承天而時行,終日乾乾夕惕若,無怠無荒。
畏天之威,敕天之命,不顯亦臨,俾爾彌爾性。
惟予一人,曷其奈何弗敬!敬勝怠者吉,義勝欲者從。
日日新,又日新。清明在躬,無然畔援,無然歆羨。
昭升於上,在止於至善。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我不敢知,我其夙夜,念茲在茲,怵惕惟厲。
安而不忘危,於緝熙,永言配命,弼我丕丕基——右敬天箴

明明我祖,既受帝祉。我來自東,永清四海。
之綱之紀,惟民所止。無忝皇祖,奉先思孝。
作樂崇德,肅肅在廟。春禘秋嘗,思其所樂。
聖有謨訓,若日月之照臨。式如玉,式如金。
布在方策,罔有不欽。峻命不易,遺大投艱於朕身。
如親聽命,罔不惟德之勤。曰仁與義,迭用柔剛。
一張一弛,不愆不忘。民可近,不可下。無教逸欲有邦。
夙興夜寐,其爾典常。啟佑我後人,俾爾熾而昌。——右法祖箴

天行健,聖人則之。克綏厥猷惟後,一日二日萬幾。
罔游於逸,庶績咸熙。曰予一人,昧爽丕顯。
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考禮正刑一德,無敢不善。
夙夜匪懈,敷政優優。惟幾惟康,斯謀斯猷。
執事有恪,亦又何求。百工熙哉,我獨不敢休。
綱紀四方,惟皇作極。先之勞之,不遑暇食。
念之哉,業廣惟勤,勤則不匱,時乃日新。
承天之道,純亦不已。政貴有恆,慎終如始。——右勤政箴

粵若稽古,明四目,達四聰。論道經邦,謂之三公。
三事大夫,百辟卿士。宣力四方,以佐天子。
惟後非賢不乂。其惟吉士,寤寐求之。任賢勿貳。
靖共爾位,期予於治。自朝至於日中昃,晝日三接。
若涉淵水,用汝作舟楫。臣哉鄰哉,尚克相予。
予其敷心腹賢腸,出入自爾師虞。假以溢我,我應受之。
用勵相我國家,邇可遠在茲,人亦有言。
惟治亂在庶官,所寶惟賢。惟一德一心,欲至於萬年。——右親賢箴

乾隆十有九年歲在甲戌春正月哉生明御制並書
乾隆皇帝御制詩:

一心奚所託,為君止於仁。
二典傳家法,敬天及勤民。
三無凜然奉,大公何私親。
四序協時月,熙績在撫辰。
五事惟敬用,其要以備身。
六府賴修治,其施均養人。
七情時省察,懼為私慾淪。
八珍有弗甘,念彼飢餓倫。
九歌揚政要,鄭衛漫亟陳。
十聯書屏扆,式聽師保諄。
藪詩擬鮑明遠體,
乾隆癸酉冬至御筆。

西南隅小室(三希堂)
三希堂

「三希」之名,按《乾隆皇帝御制三希堂記》來看,大體有兩個意思:
一是乾隆帝在此處書房收藏了晉代王羲之的《快雪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後再添王珣《伯遠帖》,三件法書遺跡皆為稀世珍品。他又引謝靈運的「懷抱觀古今」和顏延之贊向秀的「深心托豪素」二詩句為上下聯,以寄託自己對魏晉風流的仰慕之情。
二是應和老師蔡世遠的「二希堂」,又寓含宋代大儒周敦頤的「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之意,勉勵自己積極修養,不斷超越,上升到更高的心靈境界。

懷抱觀古今
深心托豪素

注釋:以廣闊的胸懷評鑒古今人物,將淵深的心思託付筆墨之間。

三希堂中這副對聯化用魏晉名士詩句,顯示出乾隆皇帝弘歷風流儒雅、講究文趣的一面。上聯以「懷抱」起首,下聯以「豪素」收尾,都呼應了三希堂空間小巧的特點,和處身書房中萬千精神都凝於方寸之間的情形。對聯以「素」字仄聲收束,也是此聯特別之處。

三希堂門楣上方為乾隆皇帝御制三希堂記

內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獻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遠帖》,皆希世之珍也。因就養心殿溫室,易其名曰「三希堂」以藏之。
夫人生千載之下,而考古論世於千載之上,嘉言善行之觸於目而會於心者,未嘗不慨然增慕,思與其人揖讓進退於其間。羲之清風峻節,固足尚,即獻之亦右軍之令子也。而王珣史稱其整頹振靡,以廉恥自許。彼三人者,同族同時,為江左風流冠冕。今其墨跡經數千百年治亂興衰存亡離合之餘,適然薈萃於一堂,雖豐城之劍,合浦之珠,無以逾此。子墨有靈,能不暢然蹈抃而愉快也耶。
然吾之以三希命堂者,亦非盡為藏帖也。昔聞之蔡先生名其堂曰「二希」。其言曰: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或者謂余不敢希天,余之意非若是也。常慕希文、希元之為人,故曰「二希」。余常為之記矣。但先生所雲,非不敢希天之意,則引而未發。予惟周子所雲:固一貫之道,夫人之所當免者也。若必士且希賢,既賢而後希聖,已聖而後希天,則是教人自畫,終無可至聖賢之時也。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人人有盡心知性之責,則人人有希聖希天之道。此或先生所雲,非不敢希天之意乎?希希文、希元而命之曰「二希」,古人托與名物,以志弗忘之意也。
則吾今日之名此堂,謂之為希賢、希聖、希天之意可,慕聞之先生之二希而欲希聞之之希亦可。即謂之王氏之帖,誠三希也亦可。若夫王氏之書法,吾又何能贊一辭哉!

乾隆皇帝作此文述室名「三希」的含義,一者,慕魏晉風流;二者,記老師教誨;三者,銘聖賢之道。弘歷自14歲始(雍正二年,1724年),師從蔡世遠學作古文長達7年。他自謂在蔡世遠處得「學之用」,直到自己年老寫文章時仍憑藉蔡所傳授之法。

6. 皇宮里各宮殿的名稱和作用等

1、太和殿(明朝稱奉天殿、皇極殿),俗稱"金鑾殿"。

(1)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2377.00㎡。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九五之尊。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規格,最富麗堂皇的建築。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前後各有斜行垂脊兩條,這樣就構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築術語上叫重檐廡殿式。

(2)檐角有10個走獸(分別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重檐廡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

(3)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里慶祝。

2、中和殿(明朝稱華蓋殿、中極殿)

(1)故宮三大殿之一也是外廷三大殿中面積最小的,位於太和殿後。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面積580㎡。黃琉璃瓦單檐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四脊頂端聚成尖狀,上安銅胎鎏金球形的寶頂,建築術語上叫四角攢尖式。

(2)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然後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里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祝版",再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里審視一下耕具。

3、保和殿(明朝稱謹身殿、建極殿)

(1)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240㎡。黃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前後各有2條垂脊,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連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條,建築術語上叫歇山式。

92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

4、坤寧宮

(1)在故宮"內庭"最後面。重檐廡殿頂。坤寧宮是明朝皇後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後,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

(2)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正統、萬曆、康熙、同治、光緒五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5、交泰殿

(1)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其建於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

(2)明、清時,該殿是皇後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皇後在此接見嬪妃命婦。清代皇後所謂親蠶典禮,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准備情況。清代的25枚"寶璽"(印章)也曾收藏在這里(現藏於珍寶館)。

(6)天下長壽閣擴展閱讀:

中國皇宮

1、中國歷史兩千多年間,產生了數百位皇帝,差不多每個皇帝都營建了規模宏大、氣派豪華、富麗堂皇的陵寢,而且這些陵寢都建在了吉佳壤、風水寶地之上。在皇帝的心目中兩者同等重要。在世人的心目中,似乎往往更注重皇宮,而輕視皇陵。

2、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上看,皇陵的重要性比皇宮一點也不差,甚至更有價值。一座皇宮,可以多個皇帝居住,甚至幾個王朝共同使用。北京的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兩朝的24個皇帝都在那裡居住過,前後用了500年,紫禁城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變,所以皇宮可以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相沿承襲。最能代表皇權的的是寶璽,明朝寶璽二十四方,清朝寶璽二十五方。

3、皇陵則不然,一個皇帝一座陵,營建的時代不同,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情況各異;每個皇帝的愛好、志趣也不同,因而每座皇陵都帶有那個時代的鮮明特點。所以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上看,皇陵比皇宮更重要。

7. 哪部玄幻小說里的境界是古稀境,長壽境

大主宰,靈域,武練顛峰,武極天下,武神,武練乾坤,龍族,傲視九重天,完美世界,曠世妖師,絕世唐門,絕世神皇,斗破蒼穹,我欲封天,淪落地獄,毒劍武尊,絕世武神,劍道邪尊,不滅劍體,傲風,狂神,酒神,星辰變,吞噬星空,盤龍,光之子,九星,荒,移動藏經閣,浩瀚星辰,文武至尊,斬天,修羅武神,遮天,求魔,異世邪君,雪鷹領主,斗羅大陸,紈絝少爺,神控天下,風臨異世,武道至尊,不滅武尊,異世傲天,殺神,盤龍,混沌天體,無盡丹田,萬法仙君,凡人修仙傳,仙血,唯我獨尊,龍王傳說,丹武乾坤,九轉金身訣,獨尊蒼穹,無尊,無敵升級,莽荒紀,仙傲,修真世界,擇天記,仙逆,遮天,至尊劍皇,劍道獨尊,吞噬星空,萬古至尊,天域蒼穹,劍道獨尊,邪醫毒妃,萬妖之祖,萬古蛇妖,凌駕異界,仙界修仙,叱吒風雲,萬界天王,異世界風雲,黑暗帝國,符文,神煌,晉風,花千古,超凡雙生,誅仙,武神風暴、殺神,星辰變,刀劍神皇,修羅武神,絕世武神,誅仙,至尊召喚師,劍道獨神,符皇,求魔,天珠變,吞噬蒼穹,至尊邪皇,劍道邪尊,幻武乾坤,傭兵天下,召喚萬歲,戰魂神尊,邪瞳,傲風,神印王座,神墓,時間之墟,仙逆,風行天下,風臨天下,神墓,妖冥葯尊,傲劍凌雲,陰陽冕,雪鷹領主,十方天士,戰神,修羅傳說,神墓,傲風,凌天傳說,天域蒼穹,夢舞風雲,我欲封天 ,盜墓筆記,琅琊榜,傭兵天下,召喚聖劍,永恆無極,絕世唐門,絕色狂妃,飛天,邪神傳說,天巫,仙界修仙,極品戒指,至尊覺醒,風臨異世,天辰,武逆乾坤,絕世唐門,絕世武神,玄天邪尊,刀劍神皇,異世葯王,神墓,酒神,吞噬蒼穹,龍血戰神,異世傲天,召喚天下,天珠變,武極天下,傲風,武祖,異世邪君,斗羅大陸,戮仙,少年魔神,啞舍,天域蒼穹,帝尊,人道至尊,氣沖星河,無極魔道,殺神,劍動山河,刀劍神皇,劍神重生,法神重生,異世葯神,不朽丹神 ,至尊邪天,至尊武靈,混沌雷修,至尊無賴 ,修羅戰神,萬古武尊,武逆,無極魔道,天才召喚師,邪神傳說,逆天邪傳,。。。很多很好的...............................

8. 「恭王府」為啥如此貴,連世界首富都買不起

爺爺在北京留下一座豪宅,孫子卻以40萬大洋就將其賣掉,後來被輔仁大學花了108根金條贖回,現在成了國寶!它便是位於北京西城區柳蔭街的——恭親王府(恭王府)。

說起這座王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這是晚清時期恭親王奕䜣的府邸。但實際上,這座宅子最初並非是奕䜣的,而是乾隆時期權臣「和珅」的府邸。這是怎麼回事呢?



當然了,「恭親王府」是我們國家的國寶,自然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我們這樣表述,也不過是想突出它的珍貴而已。

在筆者看來,恭親王府已經不僅僅是一座傳統意義上的古代豪宅了,它更是一座承載清王朝興衰成敗的歷史文化寶庫,在這里,我們除了感嘆它的精美,豪華之外,更多的是能品讀到清王朝由盛轉衰的歷史印跡。你們覺得呢?

9. 古文翻譯

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1〕:「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2〕。拔去凶邪,登崇畯良〔3〕。佔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4〕。爬羅剔抉,刮垢磨光〔5〕。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6〕。」
言未既,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7〕。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8〕。貪多務得,細大不捐。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9〕。先生之業,可謂勤矣。抵排異端,攘斥佛老〔10〕。補苴罅漏,張皇幽眇〔11〕。尋墜緒之茫茫〔12〕,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沈浸?郁,含英咀華,作為文章,其書滿家〔13〕。上規姚、姒,渾渾無涯;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庄》、《騷》,太史所錄;子雲,相如,同工異曲〔14〕。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學,勇於敢為;長通於方,左右具宜。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15〕。跋前躓後,動輒得咎〔16〕。暫為御史,遂竄南夷〔17〕。三年博士,冗不見治〔18〕。命與仇謀,取敗幾時〔19〕。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飢。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不知慮此,而反教人為〔20〕?」
先生曰:「吁,子來前〔21〕!夫大木為杗,細木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22〕。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23〕。登明選公,雜進巧拙,紆餘為妍,卓犖為傑,校短量長,惟器是適者,宰相之方也〔24〕。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下,卒老於行〔25〕。荀卿守正,大論是弘,逃讒於楚,廢死蘭陵〔26〕。是二儒者,吐辭為經,舉足為法,絕類離倫,優入聖域,其遇於世何如也〔27〕?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言雖多而不要其中,文雖奇而不濟於用,行雖修而不顯於眾〔28〕。猶且月費俸錢,歲靡廩粟;子不知耕,婦不知織;乘馬從徒,安坐而食〔29〕。踵常途之促促,窺陳編以盜竊〔30〕。然而聖主不加誅,宰臣不見斥,茲非其幸歟?動而得謗,名亦隨之。投閑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財賄之有亡,計班資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稱,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為楹,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31〕。
——選自東雅堂校刊本《昌黎先生集》

國子先生早上走進太學,召集學生們站立在學舍下面,教導他們說:「學業的精進由於勤奮,而荒廢由於游盪玩樂;德行的成就由於思考,而敗壞由於因循隨便。當前聖君與賢臣相遇合,法制健全。拔除凶惡姦邪,晉升英俊善良。具有微小優點的都已錄取,稱有一技之長的無不任用。搜羅人材,加以甄別、教育、培養,對他們颳去污垢,磨煉得閃閃發光。大概只有僥幸而得選上的,誰說多才多藝而不被高舉呢?諸位學生只怕學業不能精進,不要怕主管部門官吏看不清;只怕德行不能成就,不要怕主管部門官吏不公正。」
話沒有說完,有人在行列里笑道:「先生在欺騙我們吧?我們這些學生侍奉您先生,到現在已經好幾年了。先生嘴裡不斷地誦讀六經的文章,兩手不停地翻著諸子百家的書籍。對記事之文一定提取它的要點,對言論之編一定探索它深奧的旨意。不知滿足地多方面學習,力求有所收獲,大的小的都不舍棄。點上燈燭夜以繼日,經常這樣刻苦用功,一年到頭不休息。先生的從事學業可以說勤奮了。抵制、批駁異端邪說,排斥佛教與道家,彌補儒學的缺漏,發揚光大精深微妙的義理。尋找渺茫失落的古代聖人之道的傳統,獨自廣泛搜求、遙遠承接。防堵縱橫奔流的各條川河,引導它們東注大海;挽回那狂濤怒瀾,盡管它們已經傾倒泛濫。先生您對於儒家,可以說是有功勞了。心神沉浸在意味濃郁醇厚的書籍里,仔細地品嘗咀嚼其中精英華采,寫作起文章來,書卷堆滿了家屋。向上規模取法虞、夏時代的典章,深遠博大得無邊無際;周代的誥書和殷代的《盤庚》,多麼艱澀拗口難讀;《春秋》的語言精練准確,《左傳》的文辭鋪張誇飾;《易經》變化奇妙而有法則,《詩經》思想端正而辭采華美;往下一直到《莊子》、《離騷》,太史公的記錄;楊雄、司馬相如的創作,同樣巧妙而曲調各異。先生的文章可以說是內容宏大而外表氣勢奔放,波瀾壯闊。先生少年時代就開始懂得學習,敢作敢為,長大之後通達道理,處理各種事情,左的右的,無不合宜。先生的做人,可以說是有成就的了。可是在公的方面不能被人們信任,在私的方面得不到朋友的幫助。前進退後,都發生困難,動一動便惹禍獲罪。剛當上御史就被貶到南方邊遠地區。做了三年博士,職務閑散表現不出治理的成績。您的命運與敵仇打交道,不時遭受失敗。冬天氣候還算暖和的日子裡,您的兒女們已為缺衣少穿而哭著喊冷;年成豐收而您的夫人卻仍為食糧不足而啼說飢餓。您自己的頭頂禿了,牙齒缺了,這樣一直到死,有什麼好處呢?不知道想想這些,倒反而來教訓別人幹麼呢?」
國子先生說:「唉,你到前面來啊!要知道那些大的木材做屋樑,小的木材做瓦椽,做斗栱,短椽的,做門臼、門橛、門閂、門柱的,都量材使用,各適其宜而建成房屋,這是工匠的技巧啊。貴重的地榆、硃砂,天麻、龍芝,牛尿、馬屁菌,壞鼓的皮,全都收集,儲藏齊備,等到需用的時候就沒有遺缺的,這是醫師的高明啊。提拔人材,公正賢明,選用人材,態度公正。靈巧的人和朴質的人都得引進,有的人謙和而成為美好,有的人豪放而成為傑出,比較各人的短處,衡量各人長處,按照他們的才能品格分配適當的職務,這是宰相的方法啊!從前孟軻愛好辯論,孔子之道得以闡明,他游歷的車跡周遍天下,最後在奔走中老去。荀況恪守正道,發揚光大宏偉的理論,因為逃避讒言到了楚國,還是丟官而死在蘭陵。這兩位大儒,說出話來成為經典,一舉一動成為法則,遠遠超越常人,優異到進入聖人的境界,可是他們在世上的遭遇是怎樣呢?現在你們的先生學習雖然勤勞卻不能順手道統,言論雖然不少卻不切合要旨,文章雖然寫得出奇卻無益於實用,行為雖然有修養卻並沒有突出於一般人的表現,尚且每月浪費國家的俸錢,每年消耗倉庫里的糧食;兒子不懂得耕地,妻子不懂得織布;出門乘著車馬,後面跟著僕人,安安穩穩地坐著吃飯。局局促促地按常規行事,眼光狹窄地在舊書里盜竊陳言,東抄西襲。然而聖明的君主不加處罰,也沒有被宰相大臣所斥逐,豈不是幸運么?有所舉動就遭到毀謗,名譽也跟著受到影響。被放置在閑散的位置上,實在是恰如其份的。至於商量財物的有無,計較品級的高低,忘記了自己有多大才能、多少份量和什麼相稱,指摘官長上司的缺點,這就等於所說的責問工匠的為什麼不用小木樁做柱子,批評醫師的用菖蒲延年益壽,卻想引進他的豬苓啊!(

10. 乾隆爺 紀曉嵐 劉墉 和珅 四人年齡差別有多大

乾隆帝(1711年生),紀曉嵐(1724年生),劉墉(1720年生),和珅(年生)。

乾隆帝年齡最大,比劉墉大九歲,比紀曉嵐大13歲,比和珅大39歲,劉墉年齡第二大,比紀曉嵐大4歲,比和珅大30歲;紀曉嵐比和珅大26歲。

1、乾隆帝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2、劉墉

劉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

3、紀曉嵐

本名紀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

4、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10)天下長壽閣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1、乾隆

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

乾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

乾隆時期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國的版圖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帝在位期間,實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漢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開博學鴻詞科,修《四庫全書》;同時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開始形成於乾隆年間。

但是後期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嚴格抵制英國、俄國的侵略性行為,但閉關鎖國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國正處於近代的前夜。

2、劉墉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3、紀曉嵐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以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

一生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於詩歌及駢文,長於考證訓詁,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晚年內心世界日益封閉,《閱微草堂筆記》正是當時心境的產物。

4、和珅

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干,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

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紀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和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弘歷

閱讀全文

與天下長壽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些國家喜歡養生 瀏覽:127
常德市職工養老保險交多少年 瀏覽:376
鞍山市工資離退休費查詢 瀏覽:620
政審過不了如何與父母劃清界限 瀏覽:273
昆明哪所老年大學好 瀏覽:97
為什麼老人要比青年攝入鹽更高 瀏覽:848
個人開老年大學 瀏覽:6
怎麼暗示讓男朋友帶你去見父母 瀏覽:201
老年人吃不下飯能活多少年 瀏覽:240
肉肉孝順 瀏覽:18
幫父母賣東西覺得很丟臉怎麼辦 瀏覽:341
孝敬之星主要事跡40字 瀏覽:672
2016常德退休職工加工資問題 瀏覽:810
初中生要學會孝順 瀏覽:694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孝敬父母 瀏覽:120
湖北士官體檢核酸檢測什麼時候做 瀏覽:423
74歲的老人血壓多少為正常 瀏覽:941
要回農村養老保險要哪些手續 瀏覽:879
農村戶口養老保險能一次性補齊么 瀏覽:468
怎麼在支付寶查父母養老保險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