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60歲大壽女兒准備6斤6兩肉

60歲大壽女兒准備6斤6兩肉

發布時間:2021-12-27 21:53:45

A. 為什麼說「六十六,一刀肉」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父母66歲時,女兒給父母送上一塊肉,以保平安,順利過「坎兒」。據說是為還閻王的債,實際上也是解老人的饞。

民間認為長壽是需要福氣的,老人在六十六歲那年,即使不死,也會有皮肉之災。據說,這是地府的閻羅王親自設下的坎,為的就是要老人的性命。所以,為了騙過閻羅王,活得更長久,古人便想出了吃閨女一刀肉的主意。

東北一帶老人66歲生日時,後輩給他包66個餃子,如果一次吃完,就能平平安安地跨過這個坎兒。否則,就過不去。天津的老例兒似乎更多些,把66歲也稱為「坎兒」,有「六十六一刀肉」的民諺。

「六十六,一刀肉」的講究:

在老人六十六歲生日這天,需要自己的女兒親自去肉鋪割一刀肉,這肉可不是隨便割的,需要一刀下去,肉的重量是六斤六兩或者八斤八兩最好。這塊肉既是用來孝敬老人的,也是用來孝敬閻羅王的,希望能用這塊肉替代老人被閻王吃掉,以此騙過閻王,讓自己的父母能夠長命百歲。

在古代,女子出嫁之後便不能算是本家人了,一年到頭也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幾次,所以這種關鍵時刻盡孝的行為讓女兒來完成,也算是進了女兒的一份孝心。畢竟在那個年代,能吃上肉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而且,在這個年紀的父母如果還能吃動肉,那就說明父母方牙口和胃口都很好,也從側面說明了他們的身體很健康,這也是很讓人欣慰的。

B. 民間說法「六十六不死掉塊肉」,壽宴時女兒送肉的規矩是什麼

另外,網上搜來了這些說法: 一為:要將六十六塊小肉紅燒後,蓋在一碗大米飯上,連同一雙筷子一起放到食籃里,用紅布遮蓋,送給壽主品嘗,以示祝壽。也有的根據壽主口味靈活變化,不用紅燒,改用別的烹調方法,但都必須是六十六塊。 一為:買肉時不能計較肉的多少,須一刀割下來,以示兒女對老人的敬意。有的兒女則購六斤六兩肉為父母祝壽,還要蒸小饅頭66個,請老人食之,別人不得分食,否則謂之「奪福」。 希望各位知識達人說說你們聽到和經歷過的規矩——不知南北方是否有差異,有可能的話請註明規矩的地理方位出處,讓我借鑒參考。

C. 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古人的話有何深意

人們之所以會有「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古時候的人們都非常孝順,他們希望通過自己切的這一刀六斤六兩的肉,能讓自己的父母能一直健康長壽下去,頤養天年。這個民間流傳下來的習俗體現的正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一直都在遵循的孝道,更是父母與自己子女之間親情的一種寄託。

因此,「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這句話體現的正是子女對父母的孝順,以及對自己父母健康長壽的祝願。除此之外,這句話也體現了父母與自己子女之間濃厚的親情。

D. 父親六十六周歲女兒要送6斤6兩肉給父親,有誰知道它的涵義嗎

取六六大順之義,順便給女兒一個盡孝的機會。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送肥肉,另外個別地方強調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吃掉,這是不科學的。

E. 老人過生日,六十六一刀肉是什麼講究,請問有明白的嗎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意思是父母到了六十六,也就是年邁了,要吃閨女的一刀肉。俗語是人們在當時文化落後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封建迷信思想,同時也是人們寄託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這一刀肉非常講究,必須一刀切下去,正好是六斤或者八斤。六和八在農村人心中是吉祥數字,六代表順順利利,八代表財源滾滾。這里寓意老人在以後的生活中福祿雙全。這刀肉是閨女買的,因為父母和兒子、兒媳生活在一起。閨女嫁出去,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常回來看父母,所以這刀肉為了孝敬父母,一家人團圓。

如今,社會進步了,這種封建迷信思想慢慢地被去除。但它也告訴我們作為子女要常回家看望父母,孝敬父母,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

F. 老人過66,女兒可以讓別人代替送6斤6兩肉嗎

可以啊!六六大順,今年又是老人的66歲生日,這很有意義,建議如果你能親自去給老人祝壽那是最好不過了,老人想的是你,不在乎禮物多少,心意到了就行,關鍵是像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吃個飯,聚一聚歡樂歡樂

G. 六十六大壽應該怎麼包66個餃子哪位明白

凡到六十六大壽的時候,都要吃女兒給包的餃子。源自「六十六掉塊肉,這塊肉得兒女給補」的諺語。包六十六大壽的餃子也是有要求的,是:6兩肉、六兩麵包68個餃子,其中的66個是66歲,其餘的兩個是天一個、地一個。但過六十六大壽的日子也有不成文兒的規定。不管你是哪天的生日,都要在正月初六過生日。

(7)60歲大壽女兒准備6斤6兩肉擴展閱讀:

  1. 66(六十六)是介於65與67之間的自然數。是一個偶數、一個合數。66很吉利,因為「六六大順」。

  2. 壽辰,指生日(多指中老年人的)。舊時,「父母在,不慶壽」。慶壽,有「男做虛(提前1個年頭)、女做實的習慣。一般從60歲開始做壽,「做」則要接受慶賀,擺筵席、設鼓樂,有的還搭台唱壽戲。解放後,做壽一度停止,近年又開始恢復,擺酒席,上生日蛋糕、點生日蠟燭、唱生日快樂歌,或向電視台點播歌曲等節目,鄉間也有晚輩為壽者行大禮(跪拜)的。

H. 農村有句俗語,人到66要吃閨女一刀肉,有何講究

其實民間有許多這樣的說法,在我們農村老家也會有這樣的做法,也就是說老人到了66歲,這是大壽,所以作為子女應該重視起來。而這句話也是在以前流傳開來的,因為在以前人活到50歲左右就算是高壽,而到了花甲之年,更是屬於長壽老人。

其實說的簡單一點,這是一種祝壽的方式,當然也可以選擇其他方法,只有我們作為子女能夠盡自己的孝心,這樣準是沒有錯的。其實無論是6斤6兩肉,還是其他禮物,只要能在大壽當天,陪在父母身邊,這就是一種孝道。

就像歌裡面唱的常回家看看,老人不祈求兒女能夠帶來禮物,他只希望陪在他們身邊,這些對他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自己大壽當天兒女不在場那麼未免顯得有些冷清。所以對於老人來講,兒女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而至於這一刀肉,只是祝福的一種方式而已,並沒有太多的講究。

I. 請教各位一下,給老人過六十六大壽需要買什麼東西

蛋糕買只,衣裳買件,紅包包只。

咱這的民俗是:凡到六十六大壽的時候,都要吃女兒給包的餃子。源自「六十六掉塊肉,這塊肉得兒女給補」的諺語。包六十六大壽的餃子也是有要求的,是:6兩肉、六兩麵包68個餃子,其中的66個是66歲,其餘的兩個是天一個、地一個。

但過六十六大壽的日子也有不成文兒的規定。不管你是哪天的生日,都要在正月初六過生日。

今年老伴正好是66歲,正月初五女兒就回來包餃子了。她精確地秤出6兩面、6兩精肉,一邊干一邊喊:老媽——快來呀,下一步該干什麼了?

我又氣又笑,說:你可真是,愁死人了,什麼都不會,就會吃啊。

不過也有聰明之處。她將面劑兒搓成長條折回,中間切一刀,說:兩個34。再折一次又切一刀,說:這4條每條17個。說著就拿過一條面劑兒,用小刀在面劑上擱出16個印,說:這是17個餃子劑。

我忍不住笑了,說:看我姑娘多聰明。

她立刻慢聲慢語地說:本來就不笨嘛。

我笑著說:真是,就不忘誇自己。

我到廚房去忙乎,一會兒女兒又喊上了:老媽——快來呀,切的不準,最後那幾個大了。

我說:大就大吧,就吃大的了。

餃子餡兒也是分成4份,再接著分成小份。算計的還算不錯,餡兒和面都正好包完。餃子總算包好了,就是其中有幾個大賊個。

兒媳婦的單位要趕一批圖紙,她初四就回市裡了,到初六晚上才匆匆趕回,帶回給她老爸包的66個餃子。由於忙著去酒店,就把餃子放在冰箱了。從酒店回來後,到晚上9點多老伴說:我得吃幾個兒媳婦包的餃子,別白瞎了孩子的一片心。

餃子煮出來了老伴拿給我看,我一看:這碗餃子一水水的一般大,沒有大賊劑兒的大餃子,也沒有餡兒少的癟餃子。我看著老伴說:這孩子下班後一個人包到半夜11點多,從這餃子的均勻勁兒看,她可沒少下工夫。

這個活兒是女兒的,兒媳主動給你包了,可見她的孝心。好啊,咱有福,有兩個好女兒。

老伴兒也感慨地說:是啊,有個好兒子,還不如有個好兒媳婦呢。

我笑著說:好兒子、好兒媳婦,好女兒、好女婿都有了,你多有福啊。

老伴說:還不得謝謝你嗎?

我哈哈大笑,說:什麼時候學會說話了?這一輩子就這句話說對了。

老伴兒吃了兩個女兒包的餃子,這個大壽他可太美了。

咱這的民俗是:凡到六十六大壽的時候,都要吃女兒給包的餃子。源自「六十六掉塊肉,這塊肉得兒女給補」的諺語。包六十六大壽的餃子也是有要求的,是:6兩肉、六兩麵包68個餃子,其中的66個是66歲,其餘的兩個是天一個、地一個。

J. 六十六大壽有什麼講究

老人的生日可以晚一天過,但是不可以提前過。
六十六大壽的由來:
俗傳六十六也是一個「關」,語雲:「年過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作六十六大壽時,女兒要買豬肉回來祝壽,只要壽星吃過豬肉就不要緊。
「六」,在中國是個吉利的字,人們都希望六六大順。
古人以親疏為差等,稱為五服,如五服之內,再加一就成為六親。
這種在作為十之一半的「五」前再加一的做法,
自然有「過半」的意思在內,因此,「六」也有「多」的意思,
如「六街三市」、「三頭六臂」、「三推六問」等等。
中國古人很早就具有了立體思維,他們認為,宇宙是由
東、南、西、北、天(上)、地(下)六個面組成,
如果人與這個「六面體」的大自然和諧相處,就能感覺非常舒服,
「六六大順」,安泰如意。
而《左傳‧隱公三年》有雲:
「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
「六十六,要吃六十六塊肉」,這是紹興城鄉流傳的一句俗語。
意思就是作父母的,活到六十六歲那年,要由已出嫁的女兒
送六十六塊肉來吃。
據說不如此,父母今後的歲月就難保安康,
這一說法,也可以從紹興另一句俗語里得到佐證。
此俗語雲:「六十六,閻羅大王要吃肉。」意即人到六十六歲那年是—關,
閻羅要吃你的肉。此俗到底始於何時已不可考。
但從六十六歲和六十六塊肉這兩個「六六」之中,
似乎不難尋覓到「六六順風」、「六六大順」的意思。
「六六」是吉利數字,人活到這個吉利年紀的也不太容易。
尤其是以前活過三十六歲即已算活過了「本壽」的年代,
六十六歲已算得高壽。俗語有「七九六十三,要活也犯難」之說,
六十六歲已過了這「犯難」之年三年。又稱「人生七十古來稀」。
這六十六年離古稀已只屈指有四了,故女兒們要「六六」之年
送「六六」之肉為父母祈禱禳禍,祝願他們長壽康樂。

閱讀全文

與60歲大壽女兒准備6斤6兩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本人的養老保險廠果設錢交怎麼辦 瀏覽:252
2018年加退休金何時能到手 瀏覽:214
老年痴呆症抽搐嗎 瀏覽:554
50歲的女人xingai 瀏覽:80
幼兒園重陽節卡片製作 瀏覽:58
廣州科級退休金 瀏覽:497
60歲的打版師 瀏覽:991
1一4級工傷人員扣不扣養老保險 瀏覽:538
外地退休回滬人員社保醫保 瀏覽:204
浙江省2016加養老金 瀏覽:487
郵政養老金外地取款 瀏覽:591
老人甘蔗被搶是為什麼 瀏覽:318
扮成老年人是什麼節目 瀏覽:992
佛山退休工資 瀏覽:195
孝敬父母廣播稿100字 瀏覽:547
老人如何養生的方法 瀏覽:508
怎麼拆小熊養生壺 瀏覽:452
重陽節黨員活動採摘活動總結 瀏覽:912
父母一方病故如何辦理 瀏覽:450
父母子女五行相剋怎麼破 瀏覽: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