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位朋友能給一下清乾隆年間紀曉嵐寫給乾隆的那一幅橫批是萬壽無疆的對聯
乾隆二十五年,乾隆皇帝五十壽辰,紀曉嵐寫了一副對聯:
四萬里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里
五十年聖壽,自前茲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上聯指清朝統一全國後,西起蔥嶺,東瀕大海,北至外興安嶺,南至南海,縱橫均為四萬里,版圖之大,為歷史上所未有過的;下聯指五十大壽再加上九千九百五十歲,正好合為萬歲,暗祝乾隆萬壽無疆。
2. 乾隆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曾在選狀元時出的對聯無人
乾隆極其熱愛文學,他在祖國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的題字,一生寫了一萬多首詩,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並且,他對對子的功底也是極其強,還被用在挑選狀元上。
所以乾隆出了個上聯「煙鎖池塘柳」,要求兩位考生出個下聯。
但是沒想到的是,其中一個考生聽了題目後轉頭就走,另外一位考生在想了一會後,也扭頭走出了大殿。
乾隆皇帝最後欽點第一位扭頭就走的考生為狀元,因為「煙鎖池塘柳」這句,其中暗含金木水火土五行,不僅是個上聯這么簡單。
這句就是當年的第一才子紀曉嵐也是一生未對出。
紀曉嵐稱:這是死對!這被稱為天下第一對,至於乾隆皇帝為什麼把那個人欽點為狀元,是因為他認為那個人知難而退,也從側面說明乾隆皇帝極其自負
3. 乾隆五十年,在一場有名的千叟宴上,乾隆皇帝與大學士紀曉嵐為其中最年長的一位141歲老人寫了一副對聯
2X+3×7=141
2X=141-21
X=120÷2
=60(花甲)
2X+1=141
2X=141-1
X=140÷2
=70(古稀)
4. 一副對聯 有一年,清朝的乾隆皇帝邀請一位老壽星赴宴。乾隆以這位壽星的歲數為題,寫出上聯,想考
花甲是60歲,花甲重開就是60*2=120,又加三七歲月,三七=21歲,所以120+21=141歲
古稀是70歲,古稀雙慶就是70*2=140,更多一度春秋,再加1歲,所以140+1=141歲
所以老壽星是141歲高壽了!
5. 乾隆50歲賀歲對聯
四萬里皇圖 自古以來 從無一朝一統四萬里。
五十年聖壽 從今而後 尚有九版千九百五十年。
據傳說權:乾隆皇帝50歲大壽,想了個對聯的上聯,來炫耀自己的功績:
四萬里皇圖 自古以來 從無一朝一統四萬里。當時在朝廷里無人能對下聯,但紀曉嵐對上了:
五十年聖壽 從今而後 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他是恭維皇帝可以萬歲。可見紀曉嵐並非只是耿直性格,拍起皇帝馬屁也是很有功夫的。此對聯妙在對仗十分工整,不但詞性詞義和詞意都很工整,連平仄對仗也十分工整。
6. 乾隆六十一年的對聯
乾隆六十一年的對聯
說明:緙絲對聯以大紅為地,滿文書法,譯為:「玉樹臨春風;冰心在玉壺。乾隆六十一年歲次丙辰新正月上瀚,御筆。」鈐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寶」「八征耄念之寶」。由此可知,此對聯為乾隆皇帝在位最後一年親筆所書,文辭俊雅。乾隆時期,緙絲最為盛行,然而滿文/緙絲對聯則極為少見。
7. 紀曉嵐和乾隆對對聯的典故中清代141歲的老者是誰怎麼能活得這么久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昇平,天下富足。適逢清朝慶典,乾隆帝為表示其皇恩浩盪,在版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權。宴會場面之大,實為空前。被邀請的老人約有三千名,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有前朝老臣,也有的是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飽學鴻儒,當眾吟詩聯句,即席用柏梁體選百聯句被史官記錄入史。乾隆皇帝還親自為90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當時推為上座的是一位最長壽的老人,據說已有141歲。當時乾隆和紀曉嵐還為這位老人做了一個對子,「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根據上聯的意思,兩個甲子年120歲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歲。下聯是古稀雙慶,兩個七十,再加一,正好141歲。堪稱絕對。
千叟宴,宴請的是精選的全國老人。全國之大,無奇不有,所以,141歲的老者應該是真的。(千叟宴,史官會記錄入史,這不同於一般野史故事,所以141歲的老者應該是真的。)至於老者,能活141歲,太概其比較注意平衡吧。
8. 乾隆皇帝過五十大壽,紀曉嵐寫了一副對聯
上聯:四萬里皇圖,伊古以來,從無一朝一統四萬里;
下聯:五十年聖壽,自茲以往,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