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80大壽是在79周歲時過還是79虛歲時過
79虛歲抄時過。民間習俗有襲做9不做10一說。虛歲一般80大壽就是講的80虛歲,按習俗應該做79虛歲。
漢族壽誕風俗。流行於全國多數地區。人活到八十,便被人譽為老壽星。80歲做生日為大慶。屆時,親刖都來賀壽,送壽幛、壽燭、壽桃、壽面等。壽桃被視為仙桃,壽面取意「綿長」。壽幛、壽聯都用以書寫賀辭吉語。設壽堂,張燈結綵,壽星坐在正位,接受親友晚輩祝賀、叩拜。儀畢,共吃壽宴。
(1)女80歲生日過虛擴展閱讀:
古代按天乾地支紀年,60年一個花甲,人到問60歲,稱為花甲之年。民間傳統習俗把60歲作為正式祝壽的起點,民間有「不到花甲不慶壽」的說法,60歲祝壽稱為「大慶」。60歲之後的每年稱作「壽」,每十答年稱為「大壽」。
祝壽按虛歲,即提前一年,59歲做60大壽,69歲做70大壽。
祝壽作為一種古老的習俗,表達了人版們的美好願望,增進了長輩與晚輩的感情,體現出濃濃權的親情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㈡ 母親過80大壽是過虛歲還是周歲
79周歲是80歲生日這天,這一年80歲稱虛歲。
出生這天稱生日,因為沒有0歲,所以出生這天到下一年這天才是真正一周歲,第二個生日是一周歲二虛歲,由此可見,第80個生日是79周歲80虛歲。
祝你母親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㈢ 我母親80歲生日過整歲歲還是虛歲
過整歲
祝壽是各族群眾普遍的習俗,過去和現在沒有多大變化。民間素以進入60歲為壽年,50歲以下或有父母健在者均不能稱壽,只以過生日相稱。
未足60歲的人,每年在出生之日過生日。過生日這天煮雞蛋、吃面條。雞蛋叫「喜蛋」,面條叫「長壽面」,表示祝願「長壽百歲」。如今除了吃喜蛋、長壽面之外,還買生日蛋糕,有的還按年齡點燃蠟燭,以示慶賀。
老人一入壽年,子女、親朋便要進行一年一度的生日慶祝活動,俗稱「祝壽」。為老人祝壽,要備制禮品,一般多以老人喜愛的食品、衣物為主。食品是面條和壽桃。生日蛋糕不可缺少,生日蛋糕其造型極具傳統民俗特色,有壽桃型、壽星型的,上面還帶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字樣。比較講究的人家,也有撰寫「壽聯」和設「壽中堂」的。
較為普遍的做法是:在老人生日當天,子女或親友攜帶壽糕及食品等給老人祝壽,午間共餐,晚輩及親友向老人敬酒、祝辭,有的唱《祝您生日快樂》歌曲,也有的在壽糕上點燃與年齡相同數量的蠟燭,以表示老人健康長壽。
老人60、70、80、90和66歲生日為大慶之年,祝壽最為隆重,即使貧困人家,也要慶賀一番,用以表達兒女祝願老人長壽的心願。有的66歲,還要在這年的六月初六(農歷)這天吃由女兒給包的66個小巧而又鮮美的餃子,以示美好的祝願。
民間為老人祝壽很講究,一開始做壽便不能中斷,必須年年祝賀。否則稱為「斷生」,為壽者大忌。壽誕之日,壽者穿戴整齊,端坐正堂,接受兒女甥婿的祝福,一家人高高興興地相聚共餐。如因有事或外出當日未到者,可於事後送禮來「補生」,此事不可忘記。
至於祝九不祝十是某些地方的習俗,你看著辦吧。
㈣ 過生日為什麼男過虛女過實
是的,打個比方,男的59歲一般都說是60歲,做壽宴也是59歲就做60歲的,女的就是過實歲.
生日,一個人生永恆的主題。每年的那一天,總讓人感覺這個日子是屬於自己的。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不同年歲的生日,心中也伴隨著不同的感悟……
不過,讓不少人困惑的是,活了小半輩子,連自己到底幾歲都沒搞清楚哇!
實歲虛歲,從來沒搞清楚
平日我們互問年紀,有些人說了自己的年歲之後,會特意加一句,是虛歲。
虛歲是古代的記齡方式但當時還沒有虛歲這種叫法,民間沿用至今。從懷孕開始滿一年即為一虛歲。為了方便起見,一般都是周歲加1,即為虛數。
但在計算虛歲時,春節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分水嶺,每過一個春節,虛歲就得加上一歲。因此如果一個人的生日在臘月中下旬,虛歲就會比別人大。
極端例子就是在除夕(年三十)生的嬰兒,出生那天就是一歲,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則秒變兩歲。因而虛歲比實際年齡大了兩歲。
簡單來說
虛歲從一算起,逢新年長一歲,遵農歷;
周歲從零算起,逢生日長一歲,遵公歷。
也正是因為有著虛歲和實歲這么一樁事,所以派生出了「過九不過十」的問題。而且通常來說,逢十都是大生日,顯然這又傷(搞)腦(事)筋(情)了。
虛實之爭,過九不過十
所謂「過九不過十」,意思說在逢整十歲之年時,往往不在這一年過生日,而要提前一年逢「九」過。
雖然看上去似乎並無大礙,但這事兒擱在老年朋友心上,可以說是特別大一樁。
中國古代,九為陽數之極,於是多用九這一數字來附會帝王。告別封建時代後,人們仍會覺得「九」寓意著「尊貴、無上」,這使得帶「九」的數字都比其他數顯得高出一等。
過九不過十的原因,一方面與含義相關,一方面也逃脫不掉「萬惡的諧音定律」。
「九」與「久」同音,有「長長久久」的吉祥寓意,是長壽的象徵。
而「十」與「死」諧音,且有「物極必反」、「月滿則虧」的意思,因此為人們所忌諱。
男不過三,女不過四
剛弄清楚了實虛的問題,也不再糾結「過九還是十」的梗,不料你又被長輩打臉了——「傻小砸,『男不過三、女不過四』,咱們三十歲生日不辦!」
民間過生日,各地流行「男不作三,女不作四」之忌。即男子不做30歲生日,女子不做40歲生日。
京山一帶傳說,舊時山林中多猛獸,人進山多有性命之憂,
因「三」與「山」諧音,故而「作三」成了慶厄運,有悖初衷;
而「四」與「事」諧音,「作四」易招惹是非。四還與死諧音,不吉利。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
30歲的男子正處於人生關口,倘若做生日,熱鬧的場景會使「把關」的小鬼忘開「關口」,於是做生日者,整個十年中命中多災。
40歲為女子「出隘」之始(即進入更年期),做生日時隆重的氣氛會沖亂做生日者的情緒,使其不能順利「出隘」而多有痛苦。
各種傳說無以為考,且解釋不一,但男女忌諱做30歲、40歲生日的習俗卻廣為流傳。
七十三和八十四,又是兩道坎
隨著年紀的上漲,常人對於生死之事越發不能看淡,特別是一些年近耄耋的老年朋友。
俗話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這兩個年歲被稱為人生進入老年之後的兩道「坎」。自然在過生日的時候,也會有「梗」。
㈤ 過80大壽有什麼講究么
關於禮節、拜壽、兒女的壽禮、孫輩的賀禮等等有研究歷史的有相關知識。
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七十九歲過八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古人對生辰甚為重視。
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親朋好友送來賀禮,並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容以富貴長壽為主。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面線」這一道菜。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作大壽前要向至親好友發請柬,發放日期一般在作壽的前三日,否則為失禮。民諺日:「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親友接到請柬,便准備壽禮屆時前往,俗稱「拜壽」。主人還要大擺壽宴,賓客痛飲,有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拜壽也稱「祝壽」。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禮物多為壽桃、壽面、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布匹俗稱「壽帳」,均掛在院中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壽帳上寫些吉祥語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給男子常用「仁者有壽」、「貴壽無極」,送女子則用「蓬島春藹」、「壽域開祥」等。
壽堂一般設在堂屋,正面掛壽簾,兩旁配有對聯書些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古語。八仙桌上擺有香爐、蠟千、壽蠟、「本命延年壽星君」神碼兒,以及黃錢、紙元寶、千張,使之下垂供案兩旁。條案上擺壽桃、壽面等寓意長壽的食品。八仙桌正前方地上放置一塊紅墊子,供拜壽者跪拜時用,平輩以上者拱手,以下者叩頭。
送燈花兒燈花用彩色燈花紙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燈花的數目比作壽者的歲數要多兩個,一個為「本命年」,一個為「增壽年」。晚間由作壽者上香點燃,由其子女每人托一燈盤,列隊至大門外與神碼、敬神錢等共焚之。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以上是參考,如覺得好請提為滿意。謝謝
㈥ 女人八十大壽是過足歲還是虛歲
過整歲 也就是足歲。祝壽是各族群眾普遍的習俗,過去和現在沒有多大變化。民間素以進入60歲為壽年,50歲以下或有父母健在者均不能稱壽,只以過生日相稱。 未足60歲的人,每年在出生之日過生日。過生日這天煮雞蛋、吃面條。雞蛋叫「喜蛋」,面條叫「長壽面」,表示祝願「長壽百歲」。如今除了吃喜蛋、長壽面之外,還買生日蛋糕,有的還按年齡點燃蠟燭,以示慶賀。 老人一入壽年,子女、親朋便要進行一年一度的生日慶祝活動,俗稱「祝壽」。為老人祝壽,要備制禮品,一般多以老人喜愛的食品、衣物為主。食品是面條和壽桃。生日蛋糕不可缺少,生日蛋糕其造型極具傳統民俗特色,有壽桃型、壽星型的,上面還帶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字樣。比較講究的人家,也有撰寫「壽聯」和設「壽中堂」的。 較為普遍的做法是:在老人生日當天,子女或親友攜帶壽糕及食品等給老人祝壽,午間共餐,晚輩及親友向老人敬酒、祝辭,有的唱《祝您生日快樂》歌曲,也有的在壽糕上點燃與年齡相同數量的蠟燭,以表示老人健康長壽。 老人60、70、80、90和66歲生日為大慶之年,祝壽最為隆重,即使貧困人家,也要慶賀一番,用以表達兒女祝願老人長壽的心願。有的66歲,還要在這年的六月初六(農歷)這天吃... 老人60、90和66歲生日為大慶之年、80。食品是面條和壽桃。否則稱為「斷生」。 老人一入壽年,上面還帶有「福如東海」,有的唱《祝您生日快樂》歌曲,以表示老人健康長壽、長壽面之外,過去和現在沒有多大變化,一開始做壽便不能中斷,子女或親友攜帶壽糕及食品等給老人祝壽,接受兒女甥婿的祝福,只以過生日相稱,一般多以老人喜愛的食品,俗稱「祝壽」。民間素以進入60歲為壽年,晚輩及親友向老人敬酒,子女。為老人祝壽,50歲以下或有父母健在者均不能稱壽。有的66歲,此事不可忘記,祝壽最為隆重、祝辭。 較為普遍的做法是,表示祝願「長壽百歲」、「壽比南山」等字樣,壽者穿戴整齊。 未足60歲的人。壽誕之日,有的還按年齡點燃蠟燭,每年在出生之日過生日,為壽者大忌。生日蛋糕不可缺少。 民間為老人祝壽很講究,午間共餐,還買生日蛋糕。比較講究的人家、70,必須年年祝賀,還要在這年的六月初六(農歷)這天吃由女兒給包的66個小巧而又鮮美的餃子。過生日這天煮雞蛋:在老人生日當天、吃面條,可於事後送禮來「補生」。如今除了吃喜蛋,生日蛋糕其造型極具傳統民俗特色,用以表達兒女祝願老人長壽的心願,也要慶賀一番。雞蛋叫「喜蛋」,以示美好的祝願,面條叫「長壽面」。 至於祝九不祝十是某些地方的習俗,也有撰寫「壽聯」和設「壽中堂」的,以示慶賀、親朋便要進行一年一度的生日慶祝活動,有壽桃型、壽星型的,要備制禮品、衣物為主過整歲 祝壽是各族群眾普遍的習俗,端坐正堂,即使貧困人家,也有的在壽糕上點燃與年齡相同數量的蠟燭。如因有事或外出當日未到者,你看著辦吧,一家人高高興興地相聚共餐
㈦ 女人八十大壽是過足歲還是虛歲
㈧ 80歲大壽能不能過
八十大壽應該哪天過合適過九不過十有些地方給老人過生日,講究「過九不過十」,意思是說在逢整十歲之年的時候,往往不在這一年過生日,而要提前一年逢「九」過。比如80歲的大壽,要在79歲這年就提前慶祝。相傳,過九不過十的原因,一方面與諧音有關:「九」與「久」同音,有「長長久久」的吉祥寓意,是長壽的象徵;而「十」與「死」、「逝」諧音,所以為人們所忌諱;而且做整壽提前一年舉行,有「八九不離十」之說,也是取「不離世」的諧音。另一方面,「十」是個位數中的最大數,」物極必反」、「月滿則虧」等道理為大家所認知,所以人們更青睞於「九」這個數字。男過上,女過滿民間一般會有「男過上,女過滿」的說法。男人生日要上十的時候就過生日。女人生日七十,八十整十的時候過生日。由於風俗習慣的差異,做壽的時間也各有各的說法。一般來說,是男做虛,女做實。80大壽禁忌日子禁忌80歲舉辦大壽可不是隨便舉辦的,需要注意壽辰日子的禁忌。像小年、除夕夜、正月十五、七月十二、七月二十七等日子就不適合,這是傳統的祭祀日,要是老人的生日剛好在這幾天,那就可以提前過壽辰,選在祭祀的日子過大壽,在風水上來說不吉利。宴席禁忌在12點後開始舉辦80大壽,宴席開始的時間也要注意,需要在12點之前開席。如果是在12點之後開席,那很容易陰陽顛倒、氣場紊亂,這是不利的風水。老人身體不舒服不適合辦壽給老人做80大壽,這是一種祝福,也是對高齡老人的尊敬,但是老人要是身體不舒服,那就不適合做壽了,和80歲的主題不符合。而且老人要是身體不舒服,也沒有什麼心情過壽。
㈨ 我外公今年80歲生日,應該過虛歲還是過實歲
按照我們的習俗,男的是給他過虛歲,女的是給過她過實歲。所以,當然是做虛歲啰。不過,現在也沒那麼多規矩,主要是看你們小輩方不方便。
㈩ 虛歲80歲可以過生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