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葉問死於那一年
葉問(1893-1972年),本名葉繼問,是廣東佛山的大族富家子弟。葉問從小受到家庭嚴謹的儒家教育,有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在上學讀書之餘,他愛上了傳統武術,從7歲起便拜「詠春拳王」梁贊的高足陳華順為師學習詠春拳。
在葉問13歲時,陳華順臨終前著意囑咐大弟子吳仲素好好照顧葉問,幫助他完成詠春拳學業。於是,葉問隨後轉到佛山普君墟線香街吳仲素拳館繼續學藝。
葉問15歲時得到姻親龐偉庭的資助赴香港求學,就讀於赤柱名校聖士提反書院。在這里,無論華人、洋人、印度人中的好鬥學生都被他打敗了。經同學介紹,他認識了梁贊次子梁碧,跟隨他深造詠春拳近4年,武技以突飛猛進,因梁碧將其父的精妙之處盡傳給了葉問。
從1914至1949年,35年的時間葉問都在佛山從事軍警教拳和私人教拳工作,經常與武術界各門交流切磋,被譽為第二位梁贊。
1949年10月,56歲的葉問經澳門再來香港。1950年7月,他在飯店員工總會開設了第一個詠春拳班。此後,他先後在九龍汝州街、利達街、李鄭屋村、大埔道、大角咀、通菜街等地設館授徒。
今日很多國際有名的詠春拳師,如香港的「講手王」黃淳梁、「功夫之王」李小龍、澳大利亞的詠春拳大師張卓慶等都出自葉問門下,可謂桃李滿天下。
六七十年代,葉問在眾弟子的同心協助下,先後在香港創立了詠春體育會和葉問國術總會,奠定了詠春拳傳播、發展的基礎。
⑵ 葉問師傅的享年是多少歲呢
葉問(1892年—1972年12月1日)
⑶ 一代宗師葉問到底活了多少歲
1972年12月,葉問在香港病逝,享年79歲。詠春門人一致推崇他為詠春派一代宗師。
⑷ 1937年葉問多少歲
根據我在互聯網上查詢的情況,葉問生卒是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所以,1937年,葉問44歲。
⑸ 葉問多少歲死的,比李小龍早還是晚死
葉問(1892年—1972年12月1日),佛山桑園葉族人。葉問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詠春拳第一人。(79歲)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32歲) 比李小龍逝世的早!
⑹ 葉問活了幾歲誰能告訴我
佛山桑園葉族人,在七歲時,便拜師入陳華順門下(陳華順,為南海拳王梁贊的得意弟子)。
當時陳華順年事已高,與葉問年齡相差數十歲之多,故葉問也以華公相稱,而陳華順對此年幼弟子極為疼愛,自收葉問為徒後,則不再接受任何人士拜門學技,葉問成為陳華順封門弟子,各年長師兄如吳仲素、陳汝棉、雷汝齊等,對此年幼師弟,更是照顧有加。華公逝世後,葉問再隨師兄吳仲素鑽研拳技。到葉問十六歲那年,遠離佛山,赴港求學外文,就讀於聖士提反學校。後隨梁壁(梁贊之子)學武。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飯店職工總會內傳授詠春拳術,從而一舉成名。(葉問出生於1892年——1972年12月1日在香港病逝)。
其徒弟除總會及分會的會員、港九各地的中國工人外,還有在港的外國留學生。
詠春拳傳人能得華公之技者,有吳仲素、何漢侶、雷汝濟、葉問及其子陳汝錦。但能將詠春拳術一派推廣者,首推葉問。葉問本為佛山名門望族之子,因年幼體弱,七歲便投入陳華順公門下學習詠春拳術,而華公以其聰穎過人,勤奮好學,故經常親自教授,而吳仲素則從旁協助,常與葉問交手,將詠春拳奧妙逐一指點,葉問因而武技大進。可惜華公染病不起,彌留之際,囑咐吳仲素繼續教導葉問及其子汝錦。葉問隨吳仲素苦練三年,比前更大有進步,時年不過十五。翌年,葉問奉其父命來港就讀於聖士提反學校,在此其間,得同學介紹,認識梁贊先生之子梁碧,並隨梁碧修練詠春拳術,盡得其學,且技更大進,而性情亦變為謙厚和靄。三年後,葉問返回佛山,廣識佛山拳豪,更有義助溫大牛比武事件,轟動佛山。於光復後,他投身軍政界,如破沙糖之政績甚佳,以在公正路三品樓勇擒劇盜羅灶為人樂道。直至佛山變色後,葉問便離開佛山,避居香江,約為一九四九年。此時葉問初到香港,生活未能安定,幸得友人李民幸介紹,在九龍深水大南街港九飯店職工總會教授詠春拳,也開始了葉問授拳的生涯。當時門下弟子有梁相、駱耀、徐尚田、招允、盧文錦...等人,後而在海壇街、利達街、李鄭屋、大道東大王廟、青山道興業大廈...等多處地方授徒,廿年來,葉問對詠春之改善及推廣,使詠春一派能在香港、台灣及世界各地得以發揚光大,聲名大噪,成為真正的功夫良才、偉大的武術家。
⑺ 葉問死時多少歲
葉問葉問(1893-1972年),本名葉繼問,是廣東佛山的大族富家子弟。葉問從小受到家庭嚴謹的儒家教育。從7歲起便拜「詠春拳王」梁贊的高足陳華順(人稱華公)為師學習詠春拳。自收葉問為徒後,陳華順則不再接受任何人士拜門學技,葉問成為陳華順封門弟子。華公逝世後,葉問再隨師兄吳仲素鑽研拳技。葉問十六歲那年,赴港求學外文,就讀於聖士提反學校。後隨梁壁(梁贊之子)學武。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飯店職工總會內傳授詠春拳術。其弟子中最出名的是讓中國武術聞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龍。 另有相關電影以此為名。
過世時八十歲。。。。
⑻ 歷史上葉問到底活了多少歲
葉問(1893年—1972年),本名葉繼問,曾經改名葉溢,祖籍廣東南海羅村鎮聯星譚頭村。出生於廣東佛山桑園,是當地大少爺,學識淵博。為詠春拳發揚人,師承陳華順、梁贊。於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香港教授廣東人詠春拳,封門弟子是梁挺,被贊譽為「一代宗師」。1972年在家與世長辭。
葉問在原傳統武術言傳身教的授業方式上,將原博大精深包含武術套路與心法(訣語)的傳授方式,拆改成一個個簡單通俗的動作名稱(如攤、掌、膀、伏、抌、捶等),讓詠春拳以最顯淺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在香港傳揚開來;及至其後子弟門人孜孜努力,將詠春拳傳遍全球,成為一系名拳。
葉問在詠春拳術方面有著極深的造詣,對詠春拳術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於二十二年間,把詠春拳散播到世界各地,使詠春拳成為世界知名拳術之一。而且葉問的武德人品已堪稱楷模,所以葉問終老後詠春拳派同人一致推崇他為一代宗師。
70年代出版《佛山華僑志》有專文介紹他的事跡,2000年落成的佛山武術博物館有專設的葉問展室,美國俄亥俄州設有「葉問博物館」,英國伯明翰的「葉問(海外)國術總會」設有紀念他的專欄,香港「葉問國術總會」掛有他的畫像和練功等照片。葉問以崇高的武德,推崇詠春拳的發展,堪為一代宗師,最終將中華武術發揚光大。
⑼ 詠春葉問活到多大歲數
79歲
葉問(1893年10月1日—1972年12月1日),祖籍廣東省南海縣桑園,是當地大少爺,在香港聖士提反學院讀書,學識淵博。詠春師承陳華順、梁璧,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