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佛教中怎樣為父母求壽
一邊,放生、念佛,功德迴向給你父母。
另一邊,更加重要,引用凈空法師的開示:
http://www.amtb.tw/section1/fl.asp?web_choice=8
家人都是你度眾生的對象,而且家人可能特別難度。既然做一家人,總是有緣,如果沒有緣,絕對不會變成一家人。因此,你要有善巧方便去幫助他們,最重要是你自己學佛後的身心變化,如果家人覺得你學佛變了一個人,變得令大家歡喜,令人贊嘆,他們就會來學佛了(答者補充:學佛可以長壽。)。
這必須要有智慧、善巧方便。佛跟我們講的四個原則:「四攝法」,「攝」就是攝受眾生,四種攝受眾生的方法。學佛之後,對家親眷屬要格外認真為他們服務,這就是布施。決定不要說他們的過失,要贊揚他們的善心善行。他們會發覺你學佛之後,懂得孝養父母,尊重長輩,和睦兄弟,愛護晚輩,你真誠的慈悲流露出來,家人看到怎麼不受感動?等到他們向你請教的時候,你再把佛法的道理細講給他們聽,他們就全得度了。
千萬不可以學了佛,受了三皈五戒,看到家人不如法就說:「不行!你破戒了,將來要墮地獄。」那家人都把你看作冤家對頭了。學佛要有智慧,對什麼人該說什麼話,要有技巧,要有分寸。所以,一個人學佛,真的是一家人都有福。你要如何去落實,去教化家人?就是把佛陀經典上的教誨,統統做到就行了。
㈡ 念什麼經 怎樣念經可以讓父母長壽得ā
不管為父母念經還是念佛,要有真實功德,那個迴向才有作用。但你可以同時為父母修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
你應該全家吃素,不殺生,同時恭敬誠心為父母念阿彌陀佛佛號,多多益善。。然後以父母的名義大量放生,行善積德,供養三寶,幫父母修福。
凈空法師答:這個最好要講一些因果的故事給他聽,啟發他,希望他能夠學佛,勸他學佛,跟我們自己一起修學,他得的利益就大;如果他不肯學,你單是誦經迴向給他,力量不大。你如果真正修行,力量就很大,你看像《地藏經》上婆羅門女、光目女,那真修。
婆羅門女在經上我們記得,雖然她念佛只有一天一夜,一天一夜她就能在定中參觀地獄,鬼王見到她稱她菩薩。她一日一夜就是《彌陀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一日她得一心不亂,得一心不亂就是菩薩,就不是凡人。她得一心不亂是因為她母親墮地獄,所以她才發憤,才認真修行,她修成了;這是她母親因緣把她促成的,是這么個道理,所以她母親得度了。她母親功德很大,母親不墮地獄,她絕對不會得一心不亂,她不能成就,是她母親成就她的,這個功德很大,所以她母親生天,要明白這個道理。
你看光目女她就功夫差一點,她是夢中佛來跟她講她母親離開地獄又到人間來,生在她家婢女的小孩,壽命很短,十三歲壽命就到了;她母親求她再幫助。那我們就曉得光目女功夫只到功夫成片,沒有到一心不亂,婆羅門女到一心不亂,念佛功夫不一樣,所以我們自己修行,功夫愈殊勝,你證的果位愈高,那你的家親眷屬得利益愈大,這個道理在此地。如果能跟著一起修,那就更殊勝。所以這些理事我們都要懂得,我們才知道怎樣去幫助別人。
㈢ 佛教養生,人是如何長壽的
佛教的養生和我們通常理解的養生不一樣,譬如:
一、人心的「善惡」影響壽命的長短。
美國耶魯大學、加州大學和密西根大學,分別對不同地區的人進行了長達數年的跟蹤研究,得出人的善惡觀念影響壽命長短的結論。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善良的人往往更加長壽。
1、長壽需要斷除妄念
不隨妄想習氣境界轉,在一切時中,不分行住坐卧,動靜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自然疾病減少,並能健康長壽。靜坐是息心法,心息則神安,神安則氣足,氣足則血旺,血氣流暢,則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補充,已足可以增長。
2、長壽還需慈悲為懷
佛教從第一福的要訣出發,認為人世間的財富、學識、地位、美貌和生死是多半不相乾的。宅心仁厚,寬以待人一定會有好報。長壽的人,一定是對人類和動物充滿慈愛的人。今生短命的人,必然是反其道而行之人。
二、內外修其身。
佛門修身法坐禪形定。在家修習的佛弟子,修禪的時間沒有僧尼這么講究,但要求在黎明、中午、下午、日落等時辰里修禪為好。在吃飯前後半小時不宜修禪;久習禪修可以坐禪,2~4小時為度,不宜過長。另外散步等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舒緩筋骨,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三、飲食起居遵循規律。
順其自然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與人體的臟腑功能活動和氣血運行也是息息相關的。人如果違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規律,打破正常的生物節律,就會導致疾病,加速衰老。要想健康長壽,當須依自然規律科學生活才是。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2:00~早4: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長。
㈣ 求教能讓父母身體健康的佛教咒語
可以虔誠念葯師如來的名號,但是,但是,有病要去看醫生.
㈤ 佛法怎樣為父母去病增壽
自己好好修行,提升自身功德,並迴向給父母及父母的歷代怨親債主;
勸請父母受三皈依;
勸請父母憶佛念佛;
勸請父母按佛經所說修行,部分佛經摘錄如下:
1.《央掘魔羅經》卷2:「若人過去曾值諸佛,供養奉事聞如來藏,於彈指頃蹔得聽受,緣是善業諸根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是諸眾生今猶純熟,所生殊勝富貴自在。由彼往昔曾值諸佛蹔得聽聞如來藏故,於未來世聞如來藏,當復信樂如說修行,諸根純熟富貴自在,色力具足智慧明達,梵音清凈莫不愛樂,或作轉輪聖王,或為王子,或為大臣,賢德具足離諸慢恣,降伏睡眠精勤修學無諸放逸,及余功德悉皆成就;或為釋梵護世四王,斯由曾聞如來之藏功德所致,身常安隱無病無惱,壽命延長人所愛敬,具足聽聞如來常住大般涅盤甘露之法,堅固安隱久住世間,隨順世間而共娛樂。知諸如來不從欲生,廣為世間開示演說,以此智慧功德利益,在所生處子孫眾多父母長壽,常受人天一切快樂,族姓殊勝悉皆具足,斯由聞知一切眾生悉有如來常住藏故。未來現在天上人中,一切快樂常得具足,由聞如來常住藏故。」(CBETA, T02, no. 120, p. 525, c28-p. 526, a17)
2.《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卷1:「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長命報:一者,自不殺生;二者,勸他不殺;三者,贊嘆不殺;四者,見他不殺,心生歡喜;五者,見被殺者,方便救免;六者,見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見恐怖者,施與無畏;八者,見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見諸急難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諸飲食,惠施眾生。以是十業得長命報。」(CBETA, T01, no. 80, p. 892, a6-12)
3.《葯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1:「佛告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四弶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無勝,佛號善名稱吉祥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世尊,有無量億眾,不退菩薩之所圍遶,安住七寶勝妙庄嚴師子之座,現在說法。曼殊室利!彼佛國土清凈嚴飾,縱廣正等百千逾繕那,以贍部金而為其地,平正柔軟,氣如天香;無諸惡趣及女人名,亦無瓦礫、沙石、棘刺;寶樹行列,花果滋繁;多有浴池,皆以金銀、真珠、雜寶而為砌飾。曼殊室利!彼國菩薩皆於七寶蓮花化生。是故,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皆當願生彼佛國土。
「曼殊室利!彼佛如來、應、正等覺,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八大願。雲何為八?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無上菩提時,若有眾生,為諸病苦逼切其身,熱病、諸瘧、蠱道、厭魅、起屍鬼等之所惱害;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病苦悉皆消滅,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盲聾、瘖瘂、白癩、瘨狂,眾病所困;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諸根具足,眾病消滅,乃至菩提。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為貪、瞋、痴之所纏逼,造無間罪及諸惡行,誹謗正法,不修眾善,當墮地獄,受諸苦痛;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令無間罪及諸業障,悉皆消滅,無有眾生墮惡趣者,常受人天殊勝安樂,乃至菩提。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少乏衣食、瓔珞、卧具、財貨、珍寶、香花、伎樂;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乏資生皆得充足,乃至菩提。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或被枷鎖系縛其身,及以鞭撻,受諸苦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苦楚皆得解脫,乃至菩提。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於險難處,為諸惡獸,熊羆、師子、虎豹、豺狼、蚖蛇、蝮蠍之所侵惱,欲斷其命,發聲大叫,受大苦時;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所有恐怖皆得解脫,諸惡獸等悉起慈心,常得安樂,乃至菩提。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鬪諍言訟,因生憂惱;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鬪訟解散,慈心相向,乃至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入於江海,遭大惡風吹其船舫,無有洲渚而作歸依,極生憂怖;若能至心稱我名者,由是力故,皆得隨心,至安隱處,受諸快樂,乃至菩提。
「曼殊室利!是謂彼佛、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八種微妙大願。又彼世尊,從初發心,常以定力成就眾生、供養諸佛、嚴凈佛土,菩薩眷屬悉皆圓滿。此之福德,不可思議,一切聲聞及諸獨覺,縱經多劫,說不能盡,唯除如來、補處菩薩。曼殊室利!若有凈信男子、女人,若王、大臣、長者、居士,心悕福德,斷諸煩惱,稱彼佛名,讀斯經典,於彼如來至心尊重,恭敬供養,所有一切罪惡業障及諸病苦,悉皆消滅,諸有願求,無不隨意,得不退轉,乃至菩提。」(CBETA, T14, no. 451, p. 409, b6-p. 410, a11)
4.《葯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1:「【佛告曼殊室利:】「復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六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圓滿香積,佛號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應、正等覺,有無量億萬菩薩圍遶,現在說法。
「曼殊室利!彼佛如來,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四大願。雲何為四?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造作種種屠害之業,斷諸生命,由斯惡業,受地獄苦,設得為人,短壽多病,或遭水火、刀毒所傷,當受死苦;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無病、長壽、不遭橫死,乃至菩提。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作諸惡業,盜他財物,當墮惡趣,設得為人,生貧窮家,乏少衣食,常受諸苦;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衣服、飲食無所乏少,乃至菩提。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更相凌慢,共為讎隙;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猶如父母,乃至菩提。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眾生,貪欲、瞋恚、愚痴所纏,若出家在家男女七眾,毀犯如來所制學處,造諸惡業,當墮地獄,受諸苦報;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斷諸煩惱,敬奉屍羅,於身、語、心,善能防護,永不退轉,乃至菩提。」(CBETA, T14, no. 451, p. 410, c21-p. 411, a19)
5.《葯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1:「【佛告曼殊室利:】「復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凈琉璃,佛號葯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
「曼殊室利!彼佛世尊,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雲何十二?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自身光明照無邊界,三十二相、八十隨好,庄嚴其身,令諸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清徹,光明廣大,遍滿諸方,焰網庄嚴,過於日月,鐵圍中間,幽冥之處,互得相見,或於此界,闇夜遊行,斯等眾生見我光明,悉蒙開曉,隨作眾事。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所受用物,皆得無盡。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游履菩提正路,若行聲聞、獨覺乘者,亦令安住大乘法中。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善防三業,無有毀犯、墮惡趣者。設有毀犯,聞我名已,專念受持,至心發露,還得清凈,乃至菩提。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諸根不具、醜陋頑痹、聾盲瘖瘂、攣躄背僂、白癩瘨狂,種種病苦之所纏逼;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皆得端嚴,眾病除愈。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窮困苦,無有歸趣,眾病所逼,無葯無醫;暫聞我名,眾病消散,眷屬增盛,資財無乏,身心安樂,乃至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眾苦之所逼切,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若聞我名,至心稱念,即於現身,轉成男子,具丈夫相,乃至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羂網,復有種種邪見之徒,皆當攝受,令生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乃至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拘,幽禁牢獄,枷鎖鞭撻,乃至極刑,復有眾多苦楚之事,逼切憂惱,無暫樂時;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乃至菩提。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火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若聞我名,至心稱念,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隨意飽滿,後以法味,令住勝樂,乃至菩提。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身無衣服,蚊虻、寒熱之所逼惱;若聞我名,至心稱念,隨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寶庄嚴具、伎樂香華,皆令滿足,離諸苦惱,乃至菩提。
「曼殊室利!是為葯師瑠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CBETA, T14, no. 451, p. 413, a3-b27)
6.《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卷1:「佛告總持王菩薩言:
「善男子!汝等當知,今此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觀世音自在』。從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為欲安樂諸眾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佛說是語已。爾時,觀世音菩薩,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呪,今當欲說。為諸眾生得安樂故,除一切病故,得壽命故,得富饒故,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離障難故,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惟願世尊,慈哀聽許!」
佛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樂眾生。欲說神呪,今正是時,宜應速說。如來隨喜,諸佛亦然。」」(CBETA, T20, no. 1060, p. 106, b14-27)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卷1:「【觀世音菩薩】復白佛言:
「世尊!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呪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也。其惡死者:一者,不令其飢餓困苦死。二者,不為枷禁杖楚死。三者,不為怨家讎對死。四者,不為軍陣相殺死。五者,不為犲狼惡獸殘害死。六者,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七者,不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為毒葯所中死。九者,不為蠱毒害死。十者,不為狂亂失念死。十一者,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十二者,不為惡人厭魅死。十三者,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十四者,不為惡病纏身死。十五者,不為非分自害死。誦持大悲神呪者,不被如是十五種惡死也。」(CBETA, T20, no. 1060, p. 107, a28-b11)
㈥ 佛經念父母平安長壽
念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就行的,簡單易行,隨時隨地都可以念,只要懷著恭敬至誠的心就可以,一定會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的
念佛的益處: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名,是萬種功德的結晶,具有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它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是慢慢長夜裡的明燈。念佛人現世獲得十種妙處,這些都是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上親口開示的,佛無妄語!六字洪名的含義:
南無------皈命、接受;
阿-----無量光(健康);
彌-----無量覺(智慧);
陀-----無量壽(長壽);
佛-----無量光、無量覺、無量壽的信息。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的意思是:我願意接受無量健康,我願意接受無量智慧,我願意接受無量長壽。
信願行,乃凈土宗祖師所總結的凈土法門之宗要。念南無阿彌陀佛既是信願行具足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壹、玄義分「六字釋"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觀無量壽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1、常得一切天神隱形守護
天道中的一切天神,都尊重佛法,看到念佛人都歡喜贊嘆,冥冥中加以保護。因此,念佛的人,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這對念佛的人說,不過是現世獲得的小利益。對天神說,也是積累功德,雙方均有利益。
2、常得一切菩薩常隨守護
菩薩的任務,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時常分身無量,游化十方,普度有緣。念佛眾生和諸佛菩薩有緣,眾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稱名,是向佛菩薩發出的呼救聲。所以古德說:「生死海中,念佛第一」。稱名求救是因,菩薩尋聲救苦是緣,因緣和合,感應道交,自然逄凶化吉,離苦得樂,這就是果。古今以來,許多有緣眾生,由於遭受厄運苦惱而稱名號,由於稱念名號而轉危為安,也由於獲得念佛的利益,而生信發願,求生凈土,見佛聞法。「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這是菩薩化度眾生的善巧方便。
3、常得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
常得諸佛護念:護,保護;念,惦念。《阿彌陀經》說:「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念佛的人,受到一切諸佛的保護和惦念,由於諸佛保護和惦念的力量不可思議,所以他們修行的心,能永不退轉,直到得著佛的智慧——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照這樣說,就算這一世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但既已種下善根,就不會退轉,一定有一天會往生凈土,見佛聞法。
阿彌陀佛放光攝受:阿彌陀佛,又號無量光佛。佛的智慧之光,橫遍十方,超越空間。佛的光明比太陽的光大千億倍,太陽的光,一道牆便隔斷了。佛的光明無所不照,任何東西也阻隔不了。「阿彌陀」是無量光壽,是佛的法身,也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念佛的人,業障消除,身心清凈;心頭清凈,即心是佛。也就是「妄去真顯」的道理。
4、念佛之人,光明燭(照)身,四十里之遙(遠)一切惡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龍毒葯,悉皆不受。
人人本具的常住真心,像一面大圓鏡,能照天照地,具有無量光明。但被多生塵垢蒙蔽,晦暗無光。一句佛號,是消除妄念的凈化劑,妄念消除,心光顯露,身放光明可達四十里之遠。這是真實不虛的。
古文記載,安徽桐城縣,有甲乙二人,外出經商,後甲病死異鄉。乙將他安埋並帶回遺物,交給甲妻。甲妻以其夫年輕體健,何以突然死去?懷疑乙謀財害命。乙深感委屈,又無法證明。便去甲墳前痛哭,傾訴冤屈。忽然甲的聲音附耳說:「你對我有恩情,我妻冤枉你,我可以附在你的身上,回家去對妻解釋清楚。」於是乙便折回。一路上,甲和他對話,和生前一樣。不過只聞其聲,不見其形。一次,乙偶然失腳,幾乎跌倒。不自覺地念了一聲「阿彌陀佛」!這一下,甲用驚恐的聲音在遠處說:「你怎麼放光嚇我?」乙聽到念佛會放光,又連念幾聲佛。這一來,甲的聲音距他更遠,說:「你念佛時,胸部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我沒法靠攏你身邊。請你回去告訴我妻,叫她到墳前來,我會向她解釋清楚。」乙便照辦。通過這件事,使乙深感佛力不可思議,便棄商出家,潛心修行。後來成為一位高僧。
5、水火冤賊,刀箭牢獄,橫死枉生,悉皆不受
五濁惡世的眾生,種種厄難苦惱,層出不窮。這里列舉水災、火災、冤對、強盜、槍炮、(古代的刀箭,就是今天的槍炮,都是殺人的凶器。刀箭之災,包括戰禍在內)牢獄以及遭受橫禍冤屈而死或枉墮惡道等。其實,災難遠不止此,不過舉這些作為代表罷了。
貪、嗔、痴三毒是萬惡的根本,是災難的根源。念佛的人,念念清除三毒,消除煩惱,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於無形。平時能一心稱名念佛,到緊急關頭,我們自性中的彌陀,自會救護彌陀心中的眾生,而使逢凶化吉。如果平時不念佛,到災難臨頭時,內心恐慌張惶,六神無主,很難想起念佛。還有,念佛的秘訣就是至誠恭敬。印光大師說:「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必須牢記!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讓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責任。希望大家發心,成為法的傳遞者和播種者。將手中法寶,一化為十,十化為百,讓千千萬萬眾生,都能步上成佛覺悟之道。
最深切的思念是念佛.最貴重的財富是學佛.最珍貴的緣份莫過於佛緣.最美麗的心情莫過於放得下。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㈦ 念佛怎麼迴向給父母和天下的父母,讓他們健康長壽,希望樁稼都能長的好,另外希望學子能考上理想的學校。
阿彌陀佛,非常簡單。只要念經念佛念咒做功德後,如實說出自己的心願。
如:願天下父母師長、歷代冤親眷屬、六道有情眾生等
第一.祝願你們沒有仇敵與敵意。
第二.祝願你們沒有怨恨與危險。
第三.祝願你們沒有身體與精神上的痛苦。
第四.祝願你們永遠保持快樂。
㈧ 佛教里哪部經典可以讓父母健康長壽消病祛災
《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大乘庄嚴清凈平等覺經》《金剛經》
佛法學習
點我名字,再點空間,上面有個三慧禪房的鏈接,就都有了。 阿彌陀佛
㈨ 念什麼經 咒 佛號或者怎麼做 能保父母家人平安 健康 長壽呢謝謝各位師兄!
誦《阿彌陀經》《地藏經》《普門品》《葯師經》和阿彌陀佛、地藏菩薩、觀音菩薩、葯內師琉璃光如容來名號都可以,這是十分常用的,感應也很快。
其實佛教一切經典、咒語、名號都可以利益家人,看您和哪一部比較有緣了。
願您如願!
㈩ 佛弟子怎樣做能讓生病的父母健康長壽
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有安排的,我們用人的方法無法改變別人的命運,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內妹也不行,甚容至我們自己的命運,自己都無法掌控,更何況別人呢?
生老病死是人的規律,是人力不能改變的,除非出了三界五行,也就是只有修煉可以做到。
第一個方法就是你勇猛精進,早日修成正果,然後去救渡你的父母。
讓你的父母也修習佛法,讓他們自己救渡自己,自己解脫。
修行如果達不到圓滿的結果,至少可以修身養性,獲得身心的健康。保持樂觀人生態度。
七分精神三分病,精神狀態很重要。
你的善心善行對家人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這不是主要的,還得看他們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