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茼蒿是長壽菜嗎

茼蒿是長壽菜嗎

發布時間:2021-12-19 11:03:53

A. 茼蒿是什麼,長什麼樣

簡介:茼蒿又叫蓬蒿、蒿子桿,由於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茼蒿的莖和葉可以同食,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鮮香嫩脆的贊譽,一般營養成分無所不備,尤其胡蘿卜素的含量超過一般蔬菜。 這是茼蒿的模樣:
功效:茼蒿中含有特殊香味的揮發油,有助於寬中理氣,消食開胃,增加食慾。豐富的粗纖維有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達到通腑利腸的目的。茼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及多種氨基酸,茼蒿含有多種氨基酸、脂肪、蛋白質及較高量的鈉、鉀等礦物鹽,能調節體內水液代謝,通利小便,清除水腫。 溫馨提示:茼蒿中的芳香精油遇熱易揮發,這樣會減弱茼蒿的健胃作用,所以烹調時應注意旺火快炒。氽湯或涼拌有利於胃腸功能不好的人。 特別注意:茼蒿辛香滑利,腹瀉者不宜多食。

B. 刺五加葉是什麼野菜長壽菜是一個菜嗎那土話葉什麼菜

刺五加的介紹如下:

長壽菜應該是茼蒿。

C. 茼蒿是什麼

茼蒿的作用

促進食慾。

苘蒿中含有多種揮發性物質,它們所散發的特殊香味有助於增加唾液的分泌,能夠促進食慾,消食開胃。

清血養心,潤肺化痰。

茼蒿富含營養,作為食材比較潤滑,適當吃一些,具有清血養心,潤肺化痰的作用。

利小便,降血壓。

適量吃一些茼蒿,可以調節人體內的水代謝,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老年人適量吃一些茼蒿,則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提高免疫力。

茼蒿里所含的營養成分,對人的免疫力有一定的影響,適量吃一些茼蒿,可以提高人的免疫能力。

化痰止咳。

茼蒿適宜多痰,痰粘稠,咳嗽等症狀。對咽喉部有良好的濕潤和物理治療作用,有利於局部炎症治癒,並能解除局部癢感,從而阻斷咳嗽反射。能稀釋呼吸道炎症和分泌物的黏稠度,使之易咳出,有利於止咳和祛痰。

消腫。

能清除體內毒素和多餘的水分,促進血液和水分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體內水鈉瀦留,利尿消腫。可治療全身水腫,小便不利等。

潤肺。

茼蒿滋陰潤肺,去除肺燥肺熱。使人呼吸暢通舒適。

祛脂。

食用茼蒿具有一定的祛脂作用。

安神除煩。

可調節新陳代謝,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活血祛瘀。

促進人體氣血運行,宜於治療血瘀證。

肝火旺,多吃茼蒿。

節後最容易出現「肝火旺」的問題。這時候人總容易昏昏欲睡,脾氣急躁,而且吃東西口,而且,肝開竅於目,這類人眼睛的分泌物也比較多。這時應該多補充點綠葉蔬菜,一天不少於4種,比較推薦多吃點茼蒿。中醫講綠色入肝,所以多吃點綠葉蔬菜對清肝火也有很好的作用,而且茼蒿清肝火的作用也比其它綠葉菜要更好一些。

預防便秘。

苘蒿中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幫助人體及時排除有害毒素,達到通腑利腸、預防便秘的目的。

其它作用。

苘蒿還可以防止視力衰退,以及促進皮膚頭發、牙齒及牙訂的健康生長。

D. 茼蒿跟藜蒿是同一種蔬菜嗎

蘆蒿、藜蒿、茼蒿,一樣嗎?
不一樣。蘆蒿 蘆蒿又名蔞蒿、香艾、水艾等,菊科蒿屬,有白蒿、青蒿等多種種類,青蒿是蘆蒿中的珍品,本基地種植即青蒿。 蘆蒿在古代已成為人們食用之菜,在北魏《齊民要術》及明代《本草綱目》中均有記載,專吃它的莖部。它有一種濃郁的清香味,吃口外脆,里糯、嫩,很少有纖維感。 蘆蒿不僅有如此之高的食用價值,同時含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許多維生素和鈣、磷、鐵、鋅等多種礦物質元素,其性涼、清熱解毒,具清涼、平抑肝火、祛風濕、消炎、鎮咳等功效。含有側柏蓮酮芳香油(C10H100)而具有獨特風味。其中抗癌微量元素硒是公認抗癌植物蘆薈的十倍。另外,它對降血壓、降血脂、緩解心血管疾病均有較好的食療作用,是一種典型的保健蔬菜。蘆蒿,根性涼、味甘,葉性平、味甘,有利膈、開胃行水、解毒等功效。主要以鮮嫩莖稈作蔬菜用,清香,脆嫩可口、營養豐富。 一、生物學特性 蘆蒿根系發達,須根著生於地下莖上,須根密生根毛,吸收肥水能力極強。地下莖白色,新鮮時柔嫩多汁,既是繁殖器官,又是養分貯藏器官。入土深15~25厘米,長可達30~40厘米,粗0.6~1.0厘米,節間長1~2厘米,節上有潛伏芽,能抽生地上莖,直立,成株高1~1.5米,莖粗1~2厘米。食用嫩莖青綠色、淡綠色或略帶紫色,長25~30厘米,粗0.3~0.5厘米,葉片綠色。葉羽狀深裂,葉長10厘米,寬5~6厘米,裂片邊緣有粗鈍鋸齒。葉面綠色無毛,葉背有短密有茸毛,呈粉色。秋初,頂端和葉腋抽生頭狀花序,直立或下垂,有短梗,多數密集狹長有亞總狀花序,有條形苞葉,總狀近鍾狀,長2.5~3.0毫米,寬2.0~2.5毫米,總苞片約4層,外層卵形。黃褐色,被短綿毛,內層邊緣寬膜質。花黃色,內層兩性,外層雌性,每花序能結蒴果約1個,蒴果細小。果實黑色,無毛,老熟後易脫落。蘆蒿性喜冷涼濕潤氣候,耐濕、耐肥、耐熱、耐瘠,不耐乾旱。早春氣溫回升到5℃左右,地下莖上的側芽(潛伏芽)開始萌芽,日平均氣溫12~18℃時生長較快,日平均氣溫20℃以上時莖稈容易木質化。露地野生蘆蒿一般春季萌發,5月上、中旬營養生長加快,是露地蘆蒿上市高峰期。如採取保護地栽培,上市期能提早到上年12月中、下旬。蘆蒿適宜溫度范圍較廣,喜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只是在強光下嫩莖易老化。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為宜。只要溫度適宜,可周年生長,無明顯的休眠期。 二、營養與用途 蘆蒿以鮮嫩莖稈供食用,清香、鮮美,脆嫩爽口,營養豐富。每百克嫩莖含有蛋白質3.6克、灰分1.5克、鈣730毫克、鐵2.9毫克、胡蘿卜素1.4毫克、維生素C49毫克、天門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賴氨酸0.97毫克。並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滌纖維素。早在明朝,蘆蒿與筍同拌肉食之,最為美味,碧如玉針,嫩不須嚼,良於他方所出。蘆蒿可涼拌或炒食。蘆蒿根性涼,味甘,葉性平,平抑肝火,可治胃氣虛弱、浮腫及河豚中毒等病症以及預防牙病、喉病和便秘等功效。根莖含澱粉量高,可為肌體提供熱量能源,也可作為神經結構、成分和酶、激素的組織成份。同時也可起保護頭腦的作用和充當肝臟貯備肝糖而起解毒的作用。蘆蒿抗逆性強,很少發生病蟲害,所以是一種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三、品種與特性 1、按葉型分 (1)大葉蒿。又名柳葉蒿,葉羽狀三裂,嫩莖青綠色,清香味濃,粗而柔嫩,較耐寒,抗病,萌發早,產量高。 (2)碎葉蒿。又名雞爪蒿,葉羽狀五裂,嫩莖淡綠色,香味濃,耐寒性略差,品質好,產量一般。 2、按嫩莖顏色分 (1)青蘆蒿。嫩莖青綠色。(2)白蘆蒿。嫩莖淺綠色。 四、栽培技術要點 1、冬、春蘆蒿栽培技術 栽種方式 (1)種子繁殖。3月上、中旬將蘆蒿種子與3~4倍干細土拌勻直接播種,採用條播即可。條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後覆土並澆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後及時間苗、勻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補栽。 (2)無性繁殖。分株栽種。5月上、中旬,去留種田塊將蘆蒿植株連根挖起,截去頂端嫩梢,在築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45×40厘米每穴栽種1~2株,栽後踏緊澆透水,經5~7天即可活棵。莖稈壓條繁殖。每年7~8月月將半木質化的莖稈齊地面砍下,截去頂端嫩梢,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5~40厘米開溝深5~7厘米,將蘆蒿莖稈橫栽於溝中,頭尾相連,然後覆土,澆足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促進生根與發芽。扦插繁殖。每年6月下旬~8月,剪取生長健壯的蘆蒿莖稈,截去頂端嫩梢,將莖稈截成20厘米長小段,在築好的畦面按行株距35×30厘米,每穴斜插4~5小段,地上露1/3,踏緊澆足水,經10天左右即可生根發芽。地下莖繁殖。四季均可進行。地下莖挖出後,去掉老莖、老根、剪成小段,每段有2~3節,在築好的畦面上每隔10厘米開淺溝,將每小段根莖平放在溝內,覆薄土,澆足水。 田間管理 (1)整地施肥。選擇前茬在非菊科作物、灌溉條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為宜。栽種前進行耕翻曬(凍)垡,結合施足低肥,每1/15公頃施腐熟豬、牛糞3000~4000千克或腐熟餅肥150千克左右,整地作畦,畦寬1.5~2米,深溝高畦。生長期間,9~10月份進行1次追肥,每1/15公頃用尿素10千克,撒施並結合澆水,以促進蘆蒿的營養生長,防止後期早衰。 (2)清除雜草。蘆蒿地下莖主要分布在5~10厘米土層內,栽種活棵後,要及時拔除田間雜草,促使根系發育良好,累積更多養分。 (3)澆水。蘆蒿耐濕性很強,不耐乾旱,高溫乾旱季節要經常澆水,保持田間濕潤,促進生長。 (4)病蟲防治。蘆蒿生長期間病蟲害時有發生,主要有蚜蟲、蟲癭、玉米螟、棉玲蟲、刺蛾及蘆蒿大肚象等害蟲,可用抑太保、卡死克、菊酯類等高效低殘留農葯進行防治。 大棚覆蓋 蘆蒿地上部被嚴霜打枯後,應齊地面砍去蘆蒿莖稈,清除田間枯枝殘葉和雜草,淺鬆土,每1/15公頃撒施尿素10千克或復合肥80千克,澆足底水,5~7天後扣棚蓋膜。一般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進行,同時用地膜直接浮面覆蓋在植株上,棚四周壓嚴壓實。如土壤濕度過大,則地膜覆蓋可推遲進行。晴天中午要在背風處通風換氣以降低棚內空氣濕度。蘆蒿大棚覆蓋技術自1994年發展以來得到迅速推廣應用。 蘆蒿栽培有露地或設施栽培,設施栽培蘆蒿可採用多種不同的覆蓋方式,分期分批覆蓋,可提早上市,排開上市,均衡供應。大棚覆蓋栽培蘆蒿,一般覆蓋後40~45天,株高20~25厘米時即可採收。露地栽培蘆蒿,隨著自然界溫度變化自行萌發,當日平均氣溫12~18℃時,嫩莖迅速生長,4月上中旬是露地蘆蒿上市高峰。採收時,用利刃平地面在蘆蒿基地割下,嫩莖上除保留極少數心葉外,其餘葉片全部抹除,扎捆碼放在陰涼處,用濕布蓋好經8~10小時的簡易軟化,即可上市。大棚覆蓋蘆蒿,第1茬採收後,應立即清除雜草、殘枝落葉,並追施肥水,每1/15公頃追施5~10千克尿素,覆蓋後管理同上。這樣再經45~50天,即收獲第2茬。一般大棚蘆蒿冬春季可收獲2~3茬,1/15公頃產量達800~1000千克。 ==============================================================藜蒿是鄱陽湖內的一種野生植物,每年陽春三月,南昌人特別偏愛用藜蒿炒臘肉,俗話說:「鄱陽湖裡的草,南昌城裡的寶」。 每年陽春三月,也是藜蒿盛產的季節。在《神農本草經》中,藜蒿被列為野蔬上品。用藜蒿炒臘肉,是每個江南人都愛吃的一道家常野菜,一直享有「登盤香脆嫩,風味冠春蔬」的美譽。其製作也簡單,把藜蒿除去根後的嫩莖切成半寸長一段,臘肉切成絲,外加一些蔥段。先炒臘肉後加入藜蒿和蔥段煸炒,加入湯料片刻起鍋淋上小麻油即成。臘肉金黃,藜蒿青綠,脆嫩爽口,醇香柔潤,且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味道誘惑著食慾。食後有開胃理氣、神清氣爽的功效。 它的製作簡單,把藜蒿除去根後的嫩莖切成半寸長一段,臘肉切成絲,外加一些蔥段。先炒臘肉,後加入藜蒿和蔥段煸炒,加入湯料,片刻起鍋,淋上小麻油即成,臘肉金黃,藜蒿青綠,脆嫩爽口,且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味道。 =================================茼蒿萊 李時珍雲:"九月份下種,冬季及明年春季採食"莖葉肥嫩,微有篙氣,故名茼篙。茼蒿又名蓬蒿菜、同蒿、菊花菜、蒿菜,屬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茼蒿原產我國,其名始見於唐代名醫孫思邈所撰的《千金·食治》。朝政府頒行《唐本草》作「同蒿」,元代太醫忽思慧撰《飲膳正要》稱「蓬蒿」,《滇南本草》稱「同蒿菜」,《本草從新》稱「蓬蒿菜」。茼蒿並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與菊花花的形狀似,故有的地方又叫它「菊花菜」、「菊蒿菜」、「春菊」。又因采其上部嫩葉後,下部葉腋便生新芽,春、夏、秋隨時可採摘,因而民間又稱其為「無盡菜」。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九月份下種,冬季及明年春採食,莖葉肥嫩,微有蒿氣,故名茼蒿,花深,狀如小菊花。」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茼蒿營養十分豐富,除了含有維生素A、C之外,胡蘿卜素的含量比菠菜高,並含豐富的鈣、鐵,所以茼蒿也稱為鐵鈣的補充劑,是兒童和貧血患者的必食佳蔬。還有促進蛋白質代謝的作用,有助脂肪的分解。在火鍋中加入一些茼蒿,可促進魚類或肉類蛋白質的代謝作用,對營養的攝取頗為有益。 氽燙後涼拌,有利於胃腸功能不好的人。 與肉、蛋葷菜共炒,可提高其維生素A的利用率。 將茼蒿氽燙,拌上芝麻油、味精、精鹽、蒜蓉,清淡可口,最合適冠心病、高血壓人群食用。 用茼蒿做餡料包成餃子、餛飩,別有風味。 和豆腐同燒,便是餐桌上一道味美可口的素菜。 茼蒿也具有良好的葯用價值。由於它含有一種揮發性的精油以及膽鹼等物質,具有開胃健脾、降壓補腦等效能。常食茼蒿,對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記憶力減退、習慣性便秘等,均大有裨益。贊同

E. 藤蒿和茼蒿是一種東西嗎

是的。

藤蒿(皇帝菜),多年生草本藤蔓植物,味芳香辛辣,傷寒發熱成實者,用藤一味生吃,可去。菊科植物藤蒿的莖葉。藤蒿屬淺根性蔬菜,根系分布在土壤青層。莖圓形,綠色,有蒿味。葉長形,圳緣波狀或深裂,葉肉厚。頭狀花序,花黃色,瘦果,褐色。

注意1、藤蒿辛香滑利,胃虛泄瀉者不宜多食。2、藤蒿氣濁、上火,一次忌食過量。

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又稱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桿、蒿子、蓬花菜 、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鵝菜、義菜),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形羽狀分裂,花黃色或白色,與野菊花很像。瘦果棱,高二三尺,莖葉嫩時可食,亦可入葯。

在中國古代,茼蒿為宮廷佳餚,所以又叫皇帝菜。茼蒿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據中國古葯書載:茼蒿性味甘、辛、平,無毒,有「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之功效。中國各地花園觀賞栽培。河北、山東、河北石家莊等地有野生。

F. 茼蒿是什麼

茼蒿tónghāo 即蓬蒿。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形羽狀分裂,花黃色或白色,瘦果有棱,高二三尺,莖葉嫩時可食,亦可入葯。亦稱「蓬蒿」。 為菊科植物茼蒿的莖葉。又名蓬蒿、菊花菜、蒿菜、同蒿菜、義菜(鵝菜)、艾菜,菊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茼蒿的根、莖、葉、花都可作葯潮濕,有清血、養心、降壓、潤肺、清痰的功效。茼蒿具特殊香味,幼苗或嫩莖葉供生炒、涼拌、做湯耐食用。歐洲將茼蒿作花壇花卉。茼蒿屬淺根性蔬菜,根系分布在土壤青層。莖圓形,綠色,有蒿味。葉長形,圳緣波狀或深裂,葉肉厚。頭狀花序,花黃色,瘦果,褐色。栽培上所用的種子,在植物學稱瘦果,有稜角,平均千粒重1.85克。茼蒿性喜冷涼,不耐高溫,生長適溫20℃左右,12℃以下生長緩慢,29℃以上生長不良。茼蒿對光照要求不嚴,一般以較弱光照為好。屬長日照蔬菜,在長日照條件下,營養生長不能充分發展,很快進入生殖生長而開花結籽。因此在栽培上宜安排在日照較短的春秋季節。肥水條件要求不嚴,但以不積水為佳。茼蒿的品種依葉片大小,分為葉茼蒿和小葉茼蒿兩類。

G. 到底「茼蒿」是什麼植物

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 L.)又稱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桿、蒿子、蓬花菜[1]、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鵝菜、義菜),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長形羽狀分裂,花黃色或白色,與野菊花很像。瘦果棱,高二三尺,莖葉嫩時可食,亦可入葯。
在中國古代,茼蒿為宮廷佳餚,所以又叫皇帝菜。茼蒿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據中國古葯書載:茼蒿性味甘、辛、平,無毒,有「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利腸胃」之功效。中國各地花園觀賞栽培。河北、山東、河北石家莊等地有野生

H. 茼蒿指的是什麼菜

茼蒿,是菊科植物蒿子桿和茼蒿的莖葉。由於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茼蒿的莖和葉可以同食,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一般營養成分無所不備,尤其胡蘿卜素的含量超過一般蔬菜。原料別名:蒿子桿、蓬蒿菜、蒿菜、菊花菜、茼筍、茼萵菜、春菊、打妻菜、艾菜、花冠菊

閱讀全文

與茼蒿是長壽菜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老金交滿了怎麼辦 瀏覽:694
如何能夠擺脫原生家庭的父母 瀏覽:846
孝順作文一年級 瀏覽:636
查詢養老社保查詢應用哪個軟體 瀏覽:17
體檢有無腎炎看什麼值 瀏覽:719
老年痴呆是否半夜要鬧 瀏覽:879
六十歲的老人喝什麼牌子奶粉好 瀏覽:881
老年痴呆葯物醫保報銷嗎 瀏覽:117
如何勸父母看牙 瀏覽:681
老年人撿口罩 瀏覽:824
養老保險金網上支付 瀏覽:279
甲亢治癒後又患老年痴呆 瀏覽:206
連雲港工人退休工資 瀏覽:550
遷安換駕駛證體檢在哪個醫院 瀏覽:890
2018流行秋標款50歲女裝 瀏覽:133
馬鞍山好的敬老院 瀏覽:114
成武縣養老金都是什麼時候發放 瀏覽:1
養生玉碗騙老年人 瀏覽:187
老年人喜歡的食物 瀏覽:646
老年人遺產免費公證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