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描寫「長壽」的詩句有哪些
1,《玉樓春·己卯歲元日》
宋代: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酴酥沉凍酒。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2,《致酒行》
唐代: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3,《鶴沖天(溧水長壽鄉作)》
宋代:周邦彥
梅雨霽,暑風和。高柳亂蟬多。小園台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4,《長壽仙促拍(太母生辰)》
宋代:曹勛
舜德日輝光,正初冬盛期。東朝喜、誕生時。向彤闈、清凈均化有,自然和氣。長生久視,金殿熙熙。宴瑤池。
褘衣俱侍、玳筵啟。花如錦、耀朝暉。太平際天子,天下養、共瞻誠意。南山虔祝,億萬同歲。
5,《長壽仙促拍(貴妃生日)》
宋代:曹勛
絳闕岧嶢,正春光到時。當人日、誕芳儀。向宮壺、雅著徽譽美,懿德無虧。深被恩榮,金殿宴嬉。氣融怡。
賢均樛木,宜頌二南詩。天心喜、錦筵啟。闔部奏笙簫,祝壽處、願與山齊。年年常奉,明主禁掖。
6,《武後長壽元年民間謠》
唐代:佚名
補闕連車載,拾遺平斗量。欔槌侍御史,碗脫侍中郎。
『貳』 你知道哪些關於鶴的詩句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叄』 有關鶴詩句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劉禹錫《鶴嘆》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白居易《池鶴二首》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杜牧《鶴》
「精含丹而星曜,頂凝紫而煙華」 鮑照《鶴舞賦》
「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 鄭谷《鶴》
「丹砂結頂煜有輝,咳吐璀錯生珠璣」 劉伯溫《雲鶴篇贈詹岡》
「丹砂作頂耀朝日,白玉為羽明衣裳」 謝縉《題松竹白鶴圖》
「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 張籍《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
「徐引竹間步,遠含雲外情」 劉禹錫《鶴嘆》
「夕陽灘上立徘徊,紅蓼風前雪翅開」 韋庄《失鶴》
「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
「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 張九齡《羨鶴》
「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 李嶠《鶴》
「匝日域以回鶩,窮天步而高尋」 鮑照《鶴舞賦》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東游扶桑略西極,上下九天僅咫尺」 謝縉《題松竹鶴圖》
「分飛共所從,六翮勢摧風」 杜牧《別鶴》
「蒼波萬里茫茫去,駕風鞭霆卷雲路」
「四海明月五湖風,飛沖直上凌虛空」 友鶴仙《友鶴吟》
「應吹天上律,不使塵中尋」 孟郊《曉鶴》
「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 李紳《憶放鶴》
「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 元稹《和樂天感鶴》
「清音迎曉日,秋思立寒蒲」 杜牧《鶴》
「清響徹雲霄,萬籟悉以屏」 於謙《夜聞鶴唳有感》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 劉禹錫《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
「始連軒以鳳蹌,終宛轉而龍躍」
「驚身蓬集,矯翅雪飛」 鮑照《舞鶴賦》
「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雲」 李紳《憶放鶴》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鶴鳴》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周易·中孚》
『肆』 關於鶴的古詩
白曾在黃鶴樓送別好友孟浩然,更寫下千古傳誦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昌的蛇山,面臨長江。登樓遠眺,旖旎風光,一覽無遺,所以有「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稱。
黃鶴樓的得名,傳說跟一個道士有關。有一個道士常來這一家酒家喝酒,因為老闆不收他的錢,所以他臨走時便在牆上畫了一隻會飛下來跳舞的黃鶴,從此酒家生意興隆。十年後,道士再來到酒家,騎上鶴便飛走了。後來老闆在這建了一座樓,稱之為「黃鶴樓」。
黃鶴樓相傳在三國時候建成,後來成為文人登樓攬勝、吟詩作畫的地方,歷代的名人如崔顥、李白、白居易、孟浩然、岳飛等曾先後來游覽,詠詩作詞。其中崔顥的《黃鶴樓》,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更是膾炙人口之作。
黃鶴樓曾經歷多次焚毀和重建,現在的黃鶴樓是在1985年興建的。樓內有黃鶴樓建成的歷史、歷史名人的畫像、以及歷代詠黃鶴樓的名句。
黃鶴樓,是我國古代的名樓之一,它位於武昌西邊的黃鶴磯頭,背依蛇山,前瞰大江,飛檐彩柱,輝煌壯麗。這里是古代的游覽勝地,無數的文人、雅客,都愛登上黃鶴樓,欣賞大江兩岸的景色,抒發胸中之塊壘。為此,圍繞黃鶴樓,歷史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楹聯。這其中最有影響的,當然要數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了。
傳說李白壯年時到處遊山玩水,在各處都留下了詩作。當他登上黃鶴樓時,被樓上樓下的美景引得詩興大發,正想題詩留念時,忽然抬頭看見樓上崔顥的題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首詩的意思是: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盪盪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雲;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這首詩前寫景,後抒情,一氣貫注,渾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詩仙」之稱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連連贊嘆,覺得自己還是暫時止筆為好。為此,李白還遺憾得嘆氣說:「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雖然如此,李白一直記著這件憾事,總想有機會寫首詩和崔顥的那首比一比。後來,李白在游金陵鳳凰台(即今南京紫金山一帶)的時候,仿效崔顥的詩,寫了一首《登金陵鳳凰台》: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永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首詩的意思是:鳳凰台上曾經有鳳凰遊憩,鳳凰飛走後只剩下鳳凰台,但長江依然奔流不息,吳國王宮里,野花雜草埋沒了僻靜的小路,東晉時代的王公貴族們都死去了,只留了一座座荒涼的墳墓,從鳳凰台上遠望,三山隱沒於煙霧之中,似有似無,位於江心的白鷺洲把水分開來,天上的浮雲遮蔽了太陽的光輝,望不見長安,使人心中無限憂愁。
李白的這首詩也成為歷代傳誦的名作,在詩壇上兩「鳥」比翼齊飛,嚶嚶相鳴,留下一段佳話。(完)
『伍』 描寫長壽的詩句
描寫長抄壽的詩句
《長歲》
鶴語寄春秋,古柏參天四十圍
願獻南山壽, 年齊大衍經綸富
先開北海樽, 學到知非德器純
綠琪千歲樹,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蓮, 釣渭絲綸日月長
壽考徵宏福, 閑雅鹿裘人生三樂
文明享大年, 逍遙鳩杖天保九如
《上壽期頤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範斯陳
瑤池春不老, 設悅遇芳辰百歲期頤剛一半
壽域日開祥, 稱觴有菜子九疇福壽已雙全
王樹盈階秀, 玉樹階前榮衣兢舞金萱映日榮
金萱堂上花, 甲初周范陳九五福
《甲初》
桃熟三千年, 賢淑七旬人, 經幾度七二風光, 現出麻姑仙草
導引三摩地, 應獨有三千歲月, 結成王母皤桃
璇閣數華年, 恰合蟾圓, 一度瑤池看桃實, 預期聳千春
相夫教子壺范, 久欽際此欣, 逢設悅日
積福延齡, 期頤預卜, 而今初倍及笄年
《祝壽》
金萱稱慶詠霓裳,丹桂飄香開月闕。
梅子綻時酣夏雨,萱花稱滿靄慈雲。
人傑地靈欣獻瑞,孫賢子孝唱神怡。
堪誇仁者同偕老,相愛入初志不移。
笑看今朝添百福,遐齡長壽祝期頤。
『陸』 關於鶴的詩句
一、送方外上人
【作者】劉長卿 【朝代】唐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譯文
你是行僧象孤雲和野鶴,怎能在人世間棲居住宿?要歸隱請別買沃洲名山,那裡是世人早知的去處。
二、宿山寺
【作者】賈島 【朝代】唐
眾岫聳寒色,精廬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雲。
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聞。
譯文
高聳的群峰寒氣逼人,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頂。疏疏的樹木漏下幾點星光,月亮迎著行雲匆匆前行。
高山絕頂來人稀少,蒼松在林中猶如鶴立雞群。一位年過八十的老僧,從未聽說過世間所發生的事情。
三、西江夜行
【作者】張九齡 【朝代】唐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
猶有汀洲鶴,宵分乍一鳴。
『柒』 關於鶴的詩
《曹植集校注》
雙鶴俱遠游,相失東海傍。
雄飛竄北朔,雌驚赴南湘。
棄我交頸歡,離別各異方。
不惜萬里道,但恐天網張。
『捌』 關於「鶴」的詩詞有哪些
1、《感鶴》唐 白居易
碧雲行止躁,白鷺性靈粗。
終日無群伴,溪邊弔影孤。
2、《秋詞》唐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3、《鶴鳴》先秦 佚名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魚潛在淵,或在於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魚在於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池鶴二首》唐代 白居易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雞群里有風標。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轉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
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雲水遙。
池中此鶴鶴中稀,恐是遼東老令威。
帶雪松枝翹膝脛,放花菱片綴毛衣。
低回且向林間宿,奮迅終須天外飛。
若問故巢知處在,主人相戀未能歸。
5、《放鶴亭記》宋 蘇軾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於陂(bēi)田,或翔於雲表;暮則傃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郡守蘇軾,時從賓佐僚吏往見山人,飲酒於斯亭而樂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 《詩》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蓋其為物,清遠閑放,超然於塵埃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隱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無損者;然衛懿公好鶴則亡其國。周公作《酒誥》,衛武公作《抑戒》,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而劉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後世。嗟夫!南面之君,雖清遠閑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於鶴乎?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鶴、招鶴之歌曰:
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斂翼,宛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擊。獨終日於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屨,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餘以汝飽。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豐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記 《放鶴亭記》。
『玖』 關於長壽的古詩詞
長壽樂
作者:李清照 年代:北宋
微寒應候[2],
望日邊,
六葉階蓂[3]初秀。
愛景[4]欲掛扶桑,
漏殘銀箭[5],
杓回搖斗[6]。
慶高閎[7]此際,
掌上一顆明珠剖。
有令容淑質,
歸逢佳偶。
到如今,
晝錦滿堂貴胄。
榮耀,
文步紫禁,
一一金章綠綬。
更值棠棣[8]連陰,
虎符熊軾,
夾河分守。
況青雲咫尺,
朝暮入承明後。
看綵衣爭獻,
蘭羞[9]玉酎[10]。
祝千齡,
借指松椿比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