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普陀區的歷史沿革
唐代以前區域部分地區就已成陸。
唐天寶十年(751年)置華亭縣,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上海縣,現區南境屬之;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置嘉定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寶山縣,現區北境屬之。
直至19世紀末,區域仍以西浜、李家浜、木瀆港、蔡家浜、虯江等一線為界,南北分屬上海縣高昌鄉、法華鄉及寶山縣真如鄉、彭浦鄉。鴉片戰爭以後,上海成為列強通商口岸。嗣後列強強占租界,且多次擴大區域,
至1899年,區境蘇州河以南之大部分地區被列強辟為公共租界,開始了城市化進程,逐步成為上海市區的一部分。
1927年,上海特別市建立後,今區境之地,除公共租界外的其他地區分屬閘北、彭浦、真如、蒲淞、法華等區。抗日戰爭期間,汪偽政府接管公共租界,重新劃分政區,並在上海設立31個警區,蘇州河以南之地被劃為第十三警區,由普陀路警察局管理。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基本按舊時警區地段設區,蘇州河以南之地域為第十三區。1947年1月改稱普陀區,區公所設在安遠路玉佛禪寺內。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同月底成立普陀區接管委員會。
1950年6月28日,成立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劃入蘇州河以北、中山北路以南地域。
1956年後又陸續劃入真如、大場、西郊、寶山等區縣部分地域。
1984年與1992年分別劃入嘉定縣的真如鎮和長征、桃浦2個鄉,至此普陀區的區境面積為55.53平方公里。
1959年正式定名為街道辦事處,年內,區行政區劃為7個街道,即宜川新村、普陀路、林家港、東新村、沙洪浜、膠州路、曹楊新村街道。
1963年5月區轄屬街道調整為8個,建立中山北路街道。
1964年區轄街道調整為9個,建立朱家灣街道。
1982年2月,從宜川新村街道劃出部分地區,建立甘泉新村街道,從曹楊新村街道劃出部分地區建立曹安路街道,此時,區轄街道調整為11個。
1984年11月,嘉定縣的真如鎮劃入區境,區行政區劃為11個街道1個鎮。
1987年7月,由於境域擴大,建立滬太新村街道。同年10月建立石泉新村街道,區行政區劃為13個街道1個鎮。
1991年9月,撤銷普陀路、膠州路街道,建立長壽路街道;撤銷甘泉新村、滬太新村街道,建立甘泉路街道;撤銷朱家灣、石泉新村街道,建立石泉路街道,區行政區劃為10個街道1個鎮。
1992年7月,嘉定縣的長征、桃浦2個鄉劃入區內,區行政區劃為10個街道、1個鎮、2個鄉。
1993年3月,東新村街道更名為東新路街道。
1994年5月,沙洪浜街道更名為白玉路街道。同年12月,撤銷長征、桃浦2個鄉,建立長征鎮和桃浦鎮。區行政區劃為10個街道3個鎮。
1996年3月,新建真光路街道。同年3月,新建白麗路街道。區行政區劃為12個街道3個鎮。1997年7月,撤銷宜川新村、中山北路街道,建立宜川路街道。區行政區劃為11個街道3個鎮。
2000年5月,區行政區劃進行了一次較大的調整。撤銷曹安路、白玉路、東新路、真光路、白麗路等5個街道。
2014年12月,經市政府研究,同意設立萬里街道辦事處,駐地為富平路518號,長征鎮行政區劃作相應調整,駐地為萬鎮路180號;同意撤銷真如鎮建制,設立真如鎮街道辦事處,駐地為芝川路205號。
㈡ 上下九步行街的文化特徵
早在6世紀20年代,這一帶已成商業聚集區,印度高僧達摩在此登岸傳教,因而得名西來初地。明清時期,隨著接待外國使者和商賈的懷遠驛(在今下九路南側)的設置、大觀河的開通,以及十三行成為廣州對外貿易重要口岸,商貿日益興旺,一時間各國、各地的商賈雲集,成為廣州最大的商貿集散地。後來十三行被火焚毀,商業逐步遷入上、下九路,至清朝末期該地為最繁榮,是廣州與全國及海內外進行貿易往來的一個重要窗口。
與此同時,隨著上、下九路的商業氣氛日益增旺,其周邊亦衍生出多個與之相關的專業集市,時過百年,至今亦可尋到一些歷史痕跡,現已發展成為該區一個重要商業網路。東有光復中路紙類批發市場、縫紉機專業市場;光復南路布料市場;楊巷路布匹市場;德星路服裝配料市場;南有蜚聲中外的十三行路故衣街服裝市場、十八甫路布匹市場,全國聞名的黃沙農副產品市場,清平中葯材市場;西有第十甫路(現為步行街路段)的百年老店--陶陶居,蓮香樓以及眾多大小食肆;北有長壽路理發用品專業市場、打金行業、金銀珠寶業;歷史悠久的西來正街玉器墟、酸枝傢具街;源勝街古玩街等,構織成縱橫近2.5平方公里的龐大商業網路,網羅了各類型的商品,適應了不同類型的貨商和市民的需求。 步行街內大小食肆數十家,既有百年老店陶陶居,亦有國家特級酒家廣州酒家,還聚集了一批經營西關名小食的南信甜品店、歐成記麵店、西關人家等特色小食店,也盡聚了製作廣式月餅的著名傳統餅店--蓮香樓、陶陶居、趣香餅家、廣州酒家,每逢中秋佳節,這里出產的各式月餅暢銷國內外,以慰遊子思鄉之情。港、澳、台以及國內外的飲食亦進軍步行街,成為了傳統與現代、民族與國際飲食文化交流的區域,充分體現出食在廣州,味在西關的飲食文化風情。
步行街自1995年9月30日開通以來,經過幾年的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92年被廣州市政府命名為不經銷(生產)假冒偽劣商品一條街、96年被團中央授予青年文明號街稱號、97年被評為羊城十大旅遊美景--西關商廊、98年被中宣部、內貿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國家技術監督局評為全國十五條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示範街之一,為廣州和荔灣區商貿旅遊事業的發展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這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地方。步行街上布滿各中、高級百貨公司,有永安百貨公司,廣州服裝店,鶴鳴鞋帽店,大陸鍾錶店,婦女兒童百貨商店,廣州紡織商場,錦華床上用品店等老字型大小。而有趣的是,一些頂級品牌的新貨舊款常年在「清倉大熱賣」;(琳琅滿目的商業街)至於食肆則有清平飯店,皇上皇臘味店,廣州酒家,陶陶居酒家,蓮香樓,第十甫副食品店等。
此外,還有趣香餅家,茶樓,馳名國內外的文昌雞,清平雞,陶陶姜蔥雞,以及薑汁撞奶,雙皮奶,歐成記雲吞面,伍湛記及第粥,廣式月餅,糯米雞,老婆餅,速凍食品,各式各樣的名菜小吃;更有享譽國內外的華林玉器一條街。清平路,既是美食街,又是全國最大的農貿雜市一條街;再說,這里還有為數眾多的文化用品商店,專業商場和百貨商場等。 值得一提的是荔灣廣場,有大型商住樓群,一年一度的國際美食節便是在此舉辦開幕儀式的。
經過全面的修建後,上下九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天際線下,高大的建築群密密匝匝地擠在一起。人們會感受到濃郁的嶺南特色:馬路兩旁的騎樓式建築保留較為完善;大街小巷西關大屋,麻石街巷依然;馬路上新建起300多米長的大型射燈噴畫《羊城景廊》和近百個霓虹招牌燈飾璀璨奪止;加上步行街的巨型霓虹燈牌匾,大型射燈噴畫,沿路張掛的2000多個燈籠和彩燈……確為這個大都市平添了幾許姿采。一到晚上,在黑夜和霓虹燈襯托下,尤其讓人覺得輝煌。
美食:一街嘗盡西關味道
舊時,西關一帶就有「百步之內必有小食」的說法。許多風味獨特的街頭小食,一直流傳至今。從長壽路地鐵站出來到廣州酒家那段,一定要睜大眼睛,在某處你不注意的小街小巷小角落裡,都有令你食慾大開的小吃。
歷數上下九的美食,有「銀記」腸粉;「歐成記」上湯鮮蝦雲吞面;「伍湛記」的及第粥、魚皮粥;「廣州酒家」的灌湯餃、蝦餃、燒賣、蘿卜糕;「蓮香樓」的蓮蓉月餅、雞仔餅、老婆餅和龍鳳結婚禮餅;陶陶居的姜蔥雞、奶黃包;「南信」的雙皮奶、姜撞奶和牛三星;「林林」的牛雜和豬紅湯……
在數以百計的西關小食中,公認是名牌的有20多種,其中有10種還被評為「中華名小吃」,如:南信甜品專家的「南信雙皮奶」和「南信姜撞奶」,歐成記麵食的「上湯鮮蝦雲吞」,伍湛記粥品的「伍湛記及第粥」,蓮香樓的「老婆餅」,銀記的豉油牛肉腸等。
嘆早茶 享粵式點心
住在附近的老廣州,平日里有空總要一家大小或約上三五知己到廣州酒家、陶陶居這些老字型大小飲早茶,享受最正宗的粵式點心。
年輕人們則沒那麼講究,隨處可見的老攤老鋪到處都可覓得美食,沒有桌子椅子,當街一站,或邊吃邊逛,一樣吃得心滿意足。頗負盛名的「林林」牛雜店,店面才兩三平米,一鍋鍋熱氣騰騰的蘿卜牛雜正煮得「咕嚕咕嚕」響,看鋪的阿姨遞過一碗滿滿的蘿卜牛雜,再加上海鮮醬、蒜蓉醬、辣醬、自製的酸蘿卜粒,往旁邊一站就吃開了,吃得熱汗淋漓,卻又在濃郁的香味中無限滿足。林林的蘿卜牛雜用料看起來不大精緻,但蘿卜塊頭不大,入味許多,牛腩味足,十分抵食。
吃了鹹的東西後,該讓清甜的甜品潤澤一下味蕾了。有60年歷史的南信甜品店,「南信雙皮奶」飲譽廣州。所謂「雙皮」,是因為在製作時選用優質水牛鮮奶隔水煲滾,然後速注碗中涼凍,碗面便張起一層奶皮;再在奶皮上戳一小孔把鮮奶倒出,混以適量鮮雞蛋白,再從小孔注入碗中隔水燉熟,碗中鮮奶又形成另一層皮,故為「雙皮奶」。南信雙皮奶,奶香撲鼻、狀似瓊漿、口感滑嫩,不少食客不怕路遠,專門來此品嘗。
傳統現代 任君選擇
除了西關傳統小吃,在荔灣廣場旁的名匯中華小吃街,還可以吃到韓國、日本料理以及全國各地的名小吃。路邊林立的小吃鋪子,烤雞腿、鐵板魷魚……無時無刻不吸引著人們的食慾。不遠處還有仙蹤林、真功夫、必勝客、麥當勞、薩利亞意式餐廳等。 與北京路、天河城相比,上下九最大的商業特色是騎樓、雕塑、老字型大小,構成了上下九的民俗風情。
從第十甫到上九路,連綿千米的騎樓就在眼前展開,這些目前廣州規模最大、仍在維持著商業繁華功能的建築群,始建於清代,是南歐建築特色與西關傳統建築風格結合的產物,裝飾上還融入了北方滿洲式裝飾。
接近荔灣廣場一帶,一組組表現西關傳統生活的雕塑多了起來,它們永遠是遊客鏡頭里的最愛,而這代表廣州傳統文化的雕塑亦能喚醒市民的傳統廣州情結。這些表現西關風情的雕塑作品在2002年由萬兆泉創作,「涼茶檔」、「人橋」、「老車夫」、「門前倩影」,均栩栩如生。透過這些雕塑,二三十年代廣州人的生活情景浮現眼前,西關情愫洋溢心間。
當你正徜徉於上下九時,一個頭戴尖頭竹扁帽、兩頰塗紅胭脂、身上背著「五彩大公雞」的人物出現,他用嗩吶模仿公雞叫著「賣欖、賣欖」,那是賣雞公欖的工作人員,是荔枝灣文化交流協會為了保存雞公欖文化,專門請人扮演的。他的出現猶如時光倒流,讓我們追憶三四十年代的西關民俗風情。「有辣有唔辣 一蚊一包好滋味」,去過上下九的人回來談起雞公欖,都會記得這一句。
雖然,大多數人到上下九是沖著她的商業氛圍而來,但有些人的興趣卻不在此,往路旁眾多的小巷中一拐,又是另一番幽靜的天地,那裡有更深的文化內涵。
幾乎每一條街、每一條巷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及深厚的歷史。下九路的「文瀾閣」,印證著昔日十三行富商組建的「文瀾書院」的歷史;湛露直街,是清同治年間的狀元梁耀樞曾住過的地方。陶陶居歷史上是粵劇藝人的聚所,曾以「西關古壇」、霜華小苑書畫展馳名,這里群眾的自娛自樂粵曲演唱「私伙局」,也頗具名氣。十甫書店的荔灣雅苑書畫展銷廳、上演粵劇的平安戲院,更是這條步行街上的文化綠洲。
㈢ 上海有哪些地名
關於上海名稱的由來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這句話;另一種說法認為由於當時有上海浦和下海浦等水道而得此名。
.
但是無論哪一種說法,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上海之稱始於宋代,而且上海之名也最早出現在北宋郟亶之的《水利書》中。當時上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設有上海鎮。1292年,上海改鎮為縣。這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1928年設置上海特別市,兩年後改稱上海市,一直到現在。1949年,上海設為直轄市。
當年上海的標志——國際飯店,右邊是人民公園
看國際飯店當年鶴立雞群的高度,
不說你們也能看出是什麼年代了吧
直至今日,上海有很多地區依舊沿用著那些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地名,有些地方一直佇立至今,而有些已經不復存在了,僅僅只留下一個名稱。爹爹姆媽那輩,看到這些地名倍感親切,但問問如今的小年青,好些都只能搖搖頭,像是連聽都沒聽過。
十六鋪
1982年建造的十六鋪新客運站
十六鋪位於南市區東北部,泛指東門路兩側以及附近地區。清末,上海城廂內外共分16個鋪,此處為第十六鋪,故名。舊時,沿江地帶的商業主要集中在大東門、小南門一帶。民國初年逐漸北移至十六鋪一帶,沿浦碼頭都是批發商的庫房,東門路、方浜東路附近銀樓、皮貨、海味、地貨、棉布、葯材等商號集中。今仍保護繁榮景象,各類商店齊全,設有集市貿易市場和副食品交易市場。沿江有十六鋪客運站、東門路輪渡站、大達碼頭。
八仙橋
八仙橋位於黃浦、盧灣區境,泛指金陵中路、龍門路交會處附近地區。相傳該處原有北八仙橋、老八仙橋、中八仙橋、南八仙橋、石八仙橋、木八仙橋,因名。19世紀末建華洋菜場起,飯館、旅社、百貨、服裝、鞋帽、銀樓等商店競相出現。後由於大世界區片的興起,融合了八仙橋區片部分地區,也使八仙橋區片范圍縮小。
八埭頭
八埭頭區域是楊樹浦工業帶的最早工業園區
位於楊浦區西南部,平涼路、通北路交會處附近一帶。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建韜朋路(今通北路),光緒三十二年建華盛路(今許昌路),光緒三十四年在韜朋路建八墚磚木結構里弄房屋後,始有八埭頭之稱。民國元年(1912年)後,福祿街、揚州路、汾州路、新康里、同興坊等道路和里弄相繼建成,百貨、南貨、鞋帽、綢布、貰器、五金、雜貨等商店以及當鋪、肉攤、茶館、豆腐店、糟坊、菜場等先後開設,發展到抗日戰爭前夕,八埭頭一帶已形成人煙稠密,主要道路兩側商店毗接的鬧市。現八埭頭大致范圍,東近許昌路,西近景星路,南近楊樹浦路,是區內一處以舊式里弄房為主的居住區。以平冷盤場為中心,形成區內一處主要的商業網點,有銀行、郵局、書店、電影院、個體戶小商場、農副產品貿易市場。
九畝地
位於南市區西北部,露香園路、大境路交會處附近一帶。原為顧氏露香園的一部分,露香園荒廢後,園內的青蓮座改為青蓮庵。清嘉慶年間,青蓮庵左前避為小演武場,佔地約九畝,俗稱九畝地。歷經數度變遷,九畝地范圍擴展到東至舊倉街,南至上海市實驗小學,西至青蓮街,北至高墩街。主要為居民區,舊式住房密集。有著名的上海市實驗小學。
三角地
位於虹口區南部。泛指以漢陽洛、峨嵋路和塘沽路之間的三角地菜場為中心,包括附近的南潯路、閔行路和吳淞路一帶。清光緒十六年(1891),即有肩挑蔬菜的小販在此設攤,形成菜市。民國4年(1915)建為室內菜場。嗣後,漢陽路、塘沽路上開設百貨、綢布、服裝、五金、醫葯、油糧、南北貨、煙糖、食品、水果、日用雜品和飲食等商店,形成商業網點。附近有職工業余大學、中小學及聖心堂。現三角地菜場正在改建為高層建築。
大世界
1980年代的上海大世界
位於黃浦區南部,泛指延安東路與西藏中、南路交口處一帶。民國6年(1917年)在此建成當時遠東最大的游樂場大世界,故地境習稱大世界。此後小型劇場、舞廳、書場、飲食店、糧果店、百貨店、綢緞布匹店、酒樓、旅館競相開設。民國16年(1927),英商電車又在大世界附近與法商電車接軌,更促進這一地區的繁榮。抗日戰爭初期,閘北、虹口及市郊居民紛紛來此避難,使附近人口稠密。現大世界區片商業繁榮,商店毗接,一些著名的商店多冠有大世界之名,更提高大世界的知名度。大世界也是上海市交通繁忙的地段之一,車輛、人流絡繹不斷,建有人行天橋。
大自鳴鍾
80年代長壽路大自鳴鍾地區街景
在普陀區東南部,長壽路和西康路交會處一帶。20世紀初,隨著滬西工業發展,居民聚居,道路兩側商肆日增,形成鬧市。民國15年(1926年),在附近興辦十多家棉紡廠的日商內外棉株式會社,於兩路交會處中心為已故董事長川村利兵衛,建頂嵌時鍾的塔式紀念碑一座,這一帶遂習稱滬西大自鳴鍾。鍾塔已於1958年為改善交通而拆除,但名稱仍被沿用。是區境的商業中心,有商店二百餘家。也是車輛繁忙、人流擁擠的交通中心之一。
大柏樹
位於市區東北部,地跨虹口、楊浦2區境。泛指邯鄲路、曲陽路、中山北一路、水電路、逸仙路交會處附近一帶。該地原名薛家塘,是一個三岔路口,俗稱三角場,後形成五岔路口,俗又稱為小五角場。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在此懸牌,名「大八辻」,里人讀為「大八字」、「大八寺」。1988年改稱今名。現有工廠、商店、學校、居民新村、商用大樓。是市中心區通往五角場、江灣鎮、寶山區的交通要道,客貨車頻繁。
㈣ 舊時的上海珈西尼路現在是什麼路
沒有這個啊 最接近的是:吉安路(茄勒路)
馬斯南路 Rue Massenet 思南路
巨福路 Route Dufour 烏魯木齊南路
巨籟達路 Route Ratard 巨鹿路
貝當路 Avenue Petain 衡山路
貝勒路 Rue Amiral Bayle 黃陂南路
貝禘鏖路 Rue Lieutenant Petiot 成都南路
公館馬路 Rue Du Consulat 金陵東路
古神父路 Route Pere Huc 永福路
東蒲石路 East Rue Boute Farguson
白(百)爾部路 Rue Paul Beau 重慶路
白來尼蒙•馬浪路 Rue Brenier de Montmorand 馬當路
白賽仲路 Route Gustare de Boissenzon 復興西路
聖母院路 Route des Soeurs 瑞金一路
亞爾培路 Avenue Roi Albert 陝西南路
西蒲石路 West Rue Boute Farguson
西江路 Rue Sikiang 淮海中路
邁爾西愛路 Route Cardinal Mercier 茂名南路
呂班路 Avenue Dul 重慶南路
軍營路 Rue de Camp 軍工路
華龍路 Route Voyron 雁盪路
畢勛路 Route Pichon 汾陽路
麥尼尼路 Route Marcel Magniny 康平路
麥陽路 Route Mayen 華亭路
麥高包祿路 Rue Marco Polo 龍門路
麥琪路 Route A.Magy 烏魯木齊中路
麥賽爾蒂羅路 Rue Marcel Tillot 興安路
勞爾登路 Rue L.Lorton 襄陽北路
勞利育路 Route Camille Lorioz 泰安路
杜美路 Route Doumer 東湖路
李梅路 Rue Lemaire 望亭路
亨利路 Route P.Henry 新樂路
汶林路 Route J.Winling 宛平路
環龍路 Route Vallon 南昌路
拉都路 Route Tenant de la Tour 襄陽南路
金神父路 Route Pere Robert 瑞金二路
寶昌路 Avenue Paul Brunat 淮海中路
寶建路 Route Pottier 寶慶路
寶隆路 Avenue Paulun 陝西南路
居爾典路 Route A.Charles Culty 湖南路
趙主教路 Route Mgr Maresca 五原路
姚主教路 Route Mgr.Prosper Paris 天平路
格洛克路 Rue Brodie A.Clark 柳林路
格羅希路 Route de Grouchy 延慶路
恩利和路 Route Henri Riviere 桃江路
敏體尼蔭路 Boulevard de Montigny 西藏南路
愛多亞路 Avenue Eard VII 延安東路
愛來格路 Route Coeur Allegre 桃源路
愛棠路 Route Edan 余慶路
高恩路 Route A.Cohen 高安路
格路 Avenue Haig 華山路
陶爾斐斯路 Route Dollfue 南昌路(重慶南路至雁盪路段)
薩坡賽路 Rue Chapsal 淡水路
維爾蒙路 Rue Vouillemont 普安路
葛羅路 Rue Baran Gross 嵩山路
雷上達路 Route Remi 興國路
蒲石路 Rue Bourgeat 長樂路
福開森路 Route Ferguson 武康路
福煦路 Avenue Foch 延安中路
辣斐德路 Route Lafayette 復興中路
潘興路 Route Pershing 吳興路(淮海中路至衡山路段)
霞飛路 Avenue Joffre 淮海中路
上海市部分新舊路名對照
(括弧內為舊名)
人民路(民國路)
九龍路(三官堂路)
三門峽路(斐倫路)
廣元路(台司德郎路)
大名路(百老匯路)
大連路(大連灣路)
萬航渡路(極司非而路)
萬航渡後路(極司非而後路)
馬當路(白來尼蒙馬浪路)
山陰路(施高塔路)
中山南路(里馬路)
中山東一路(黃浦灘路)
中山東二路(法租界外灘)
天平路(姚主教路)
天目路(界路)
太原路(台拉斯脫路)
大倉路(蒲柏路)
丹徒路(鄧脫路)
六合路(勞合路)
長樂路(蒲石路)
長治路(熙華德路)
長陽路(華德路)
長寧路(白利南路)
長壽路(勞勃生路)
五原路(趙主教路)
烏魯木齊北路(地豐路)
烏魯木齊中路(麥琪路)
烏魯木齊南路(巨福路)
雲南南路(八里橋路)
鳳陽路(白克路)
巨鹿路(巨籟達路)
石門一路(同孚路)
石門二路(卡德路)
四川南路(天主堂街)
四平路(其美路)
北京東路(北京路)
北京西路(愛文義路)
寧國北路(黃興路)
寧海西路(華格臬路)
寧海東路(寧興街)
永年路(杜神父路)
永福路(古神父路)
永嘉路(西愛咸斯路)
永康路(雪米路)
漢陽路(漢壁禮路)
東漢陽路(東漢壁禮路)
東平路(賈爾業愛路)
東湖路(杜美路)
東大名路(東百老匯路)
東長治路(東熙華德路)
蘭州路(蘭路)
延安東路(愛多亞路)
延安中路(福煦路)
延安西路(大西路)
延慶路(格羅希路)
酉藏中路(虞洽卿路)
西藏南路(敏體尼蔭路)
西康路(小沙渡路)
安遠路(檳榔路)
安慶路(愛而近路)
安國路(愛而考克路)
安福路(巨潑來斯路)
百官街(派克街)
曲阜路(阿拉白司脫路)
江浦路(齊物浦路)
江陰路(孟德蘭路)
江寧路(戈登路)
江蘇路(憶定盤路)
江西南路(吉祥街)
成都南路(貝禘鏖路)
多倫路(竇樂安路)
許昌路(華盛路)
華山路(海格路)
合肥路(勞神父路)
吉安路(茄勒路)
興安路(麥賽爾蒂羅路)
興國路(雷上達路)
興業路(望志路)
吳興路((北段)潘馨路(南段)白利圖路)
連雲路(呂宋路)
汾陽路(畢勛路)
懷德路(威妥瑪路)
邯鄲路(魏德邁路(西段))
宛平路(汶林路)
宛平南路(謹記路)
岳陽路(祁齊路)
武康路(福開森路)
武進路(靶子路)
武勝路(跑馬廳路)
武定西路(開納路)
河南南路(老北門街)
金陵東路(公館馬路)
金陵中路(愷自爾路)
金陵西路(福煦路(東段))
建國東路(康悌路)
建國中路(薛華立路)
建國西路(福履理路)
茂名北路(慕爾鳴路)
茂名南路(邁爾西愛路)
陝西南路(亞爾培路)
陝西北路(西摩路)
紹興路(愛麥虞限路)
濟南路(平濟利路)
思南路(馬斯南路)
臨潼路(麥克利克路)
重慶中路(白爾部路)
重慶南路(呂班路)
南京東路(南京路)
甫京西路(靜安寺路)
南昌路(環龍路)
復興東路(肇嘉路)
復興中路(辣斐德路)
復興西路(白賽仲路)
順昌路(菜市路)
浙江南路(新橋街)
海門路(茂誨路)
通北路(韜朋路)
鴨綠江路(鴨綠路)
高陽路(兆豐路)
高安路(寓恩路)
高郵路(高狄路)
峨眉路(密勒路)
淮海中路(霞飛路)
常德路(赫德路)
常熟路(善鍾路)
淡水路(薩坡賽路)
祟德路(喇格納路)
康平路(麥尼尼路)
康定路(康腦脫路)
康樂路(克能海路)
隆昌路(格蘭路)
黃河路(派克路)
黃陂南路(貝勒路)
黃陂北路(馬霍路)
銅仁路(哈同路)
富民路(古拔路)
惠民路(倍開爾路)
番禺路(哥倫比亞路)
雁盪路(華龍路)
河南路(居爾典路)
翔殷路(魏德邁路(東段))
塘沽路(文監師路)
嵩山路(葛羅路)
新華路(安和寺路)
新建路(新記浜路)
新昌路(梅白克路)
新樂路(亨利路)
福建南路(鄭家木橋)
瑞金一路(聖母院路)
瑞金二路(金神父路)
溧陽路(狄思威路)
嘉善路(甘司東路)
肇家浜路(徐家匯路(西段))
衡山路(貝當路)
霍山路(匯山路)
襄陽南路(拉都路)
襄陽北路(勞而登路)
大田路(大通路)
習勤路(習勤支路)
雙山路(隴山路)
東陸路(新橋路)
寧陽路(青陽路)
平山路(達豐支路)
北興路(中新路)
民京路(市京路)
民星路(五星路)
光啟南路(阜民路)
江川路(一號路)
江川東路(達豐路)
華坪路(新華路)
同江路(同興路)
楊家浜支路(楊家宅路)
周周公路(上南公路)
昌里路(昌樂路)
國達路(國清路)
瀏河口路{瀏河路}
臨山路(象山路)
保屯路(保安路)
政立路(政同路)
政民路(政寧路)
煙台路(煙廠路)
泰淞路(泰新路)
桃江路(靖江路)
黃山路(橫山路)
普濟路(通濟路)
新豐路(新化路)
錦州灣路(錦州路)
德昌路(榮昌路)
豫園老路(豫園路)
上海市區道路俗名、現名對照一覽
(括弧內為現名)
大馬路(南京路)
二馬路(九江路)
三馬路(漢口路)
四馬路(福州路)
五馬路(廣東路)
六馬路(北海路)
八仙橋(金陵中路西藏南路口)
九畝地(城內大境路及露香園路一帶的統稱)
二洋徑橋(延安東路四川路口)
三洋涇橋(延安東路江西路口)
三茅閣橋(延安東路河南路口)
大新街(南京路廣東路間的湖北路)
大自鳴鍾(長壽路西康路口)
小花園(漢口路福州路間的浙江路)
公園靶子場(四川北路底)
虹口(四川路橋東北區的統稱)
外洋涇橋(延安東路黃浦江附近)
外灘(中山東—路東二路黃浦灘之統稱)
庄源大弄(醴陵路)
西馬街(城內方浜路西段南首)
西馬橋弄(城內方浜路北青蓮街西)
西新橋(延安東路雲南路南首橋(巳拆除))
老街(閘北西至大統路東至烏鎮路)
老學前街(學院路)
冰廠橋(閘北寶山路凇滬鐵路北橋(已拆除))
守署街(尚文路)
曲尺灣(城內肇嘉浜路四牌樓路間)
沈家灣(哈爾濱路)
吟桂路(閘北四川北路淞滬鐵路間)
拋球場(福州路寧波路間的河南路)
東新橋(延安東路浙江路南首橋(巳拆除))
油車街(南市如意街悅來街間)
泥城橋(西藏路北京路交界處橋(巳拆除))
南陽橋(西門外西藏南路對過橋(巳拆除))
虹橋(城內三牌樓路南望雲路北橋(巳拆除))
洋涇浜(延安東路)
後馬路(北京東路天津路寧波路的統稱)
馬立師(重慶路大沽路一帶的統稱)
麥家圃(山東路中段福州路南廣東路北的統稱)
溧陽路:原名狄斯威路(音,不一定是這三個字)
上世紀初有「自來水橋」,就在如今的江西路處跨越蘇州河,後來拆除了
㈤ 招商銀行長壽路什麼時候開
您好,您可以通過以下網址,選擇所在城市查詢招行的網點版相關信息,網址權如下:http://map.cmbchina.com/
㈥ 長壽路的當今現狀
如今,長壽路上有13(曹家渡-提籃橋)、19(通北路-澳門路)、24(豆市街復興東路-長壽新村)、36(東新路光復西路-盧浦大橋)、40(楊柳青路棗陽路-龍華西路龍恆璐)、54(劍河路泉口路-昌化路江寧路)、63(北海寧路吳淞路-銅川路北石路)、76(中山北路中潭路-凱旋路宜山路)、94(襄陽南路長樂路-建德花園)、105(中山北路中潭路-定邊路桃浦路)、106(上海火車站-清澗新村)、112(人民廣場-大華新村)、113(上海火車站-西區汽車站)、136(真北新村-溫州路北京西路)、138(上海體育館-長壽新村)、143(延平路安遠路-清峪路萬鎮路)、206(西康路北京西路-臨汾路陽泉路)、215(已撤銷)、223(浙江北路天目東路-丹巴路梅川路)、304(同24路)、316(延安東路中山東一路-雙流路天山路)、319(東大名路公平路-上海西站)、321(烏魯木齊北路延安西路-滬太新村)、328(上海火車站-上海動物園)、506(上海火車站-靜安新城)、516(已撤銷)、520(已撤銷)、563(已撤銷)、708(安遠路長壽路-桃浦七村)、738(祁安路-陝西北路南京西路)、768(民立路共和路-蓮花公寓)、830(新村路真金路-欽州南路虹漕南路)、837(上海火車站-真南新村)、838(美麗園-桃浦新村)、865(已撤銷)、922(同13路)、941(虹橋機場-上海火車站)、948(輕紡市場-北海寧路吳淞路)、950(嘉怡路海波路-昌化路武定路)、966(市光新村-上海西站)等38條線路公共交通車輛和其他車輛穿梭運行,其中13、19、24、76、105、138、215、304、708、865路公交車是以此為起點站。
入夜,彩燈通明,五光十色。漫步在這條大路上,令人回想起南唐李後主李煜的詞句:「恰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㈦ 求有關荔灣的歷史故事
「荔灣新八景」 一、古祠留芳 陳家祠又名陳氏書院,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古祠規模宏大,廳堂軒昂,庭院幽雅。 二、鵝潭新韻 由白鵝潭、沙面島、白鵝潭風情酒吧街、信義國際會館等周邊景點組成,是新荔灣一河兩岸獨特景觀的代表。 三、花地仙緣 指廣州芳村黃大仙祠,始建於清代己亥年(1899年),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宗教聖地。 四、西關商廊 指上下九商業步行街。 五、荔湖覽勝 由包括荔灣湖公園及周邊荔灣博物館、仁威廟、西關精藝館、西關古玩城等泮塘一帶景點組成。 六、西來禪宗 指華林禪寺,廣州佛教五大叢林之一。坐落在玉器街中心地帶,寺內香火鼎盛,每逢初一、十五觀光朝拜的人絡繹不絕。 七、芳園溢彩 指廣州花卉博覽園。 八、泮塘美食 以泮塘廣州美食園及周邊荔灣傳統美食群構成。
㈧ 上海長壽路來歷
現在的長壽路,其實解放前的時候,現在的長壽路不叫長壽路,叫新華生路(以前上海灘的路名大多都用外國人的名字),因為當年在那裡住了一個外國人,他的名字就叫華生,後來夏伯又舉出了很多比如現在的康定路,餘姚路等的老名字,也都是外國人的名字,我沒記下來。後來解放軍解放了上海,要把舊的馬路名字都改了。改成長壽路也是根據那老外改的,那個叫華生的老外後來活到了108歲,故把新華生路改名為長壽路。
㈨ 上海市普陀區古代是什麼地方
普陀區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區之一。早在唐代以前區域部分地區就已成陸。唐天寶十年(751年)置華亭縣,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上海縣,現區南境屬之;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置嘉定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置寶山縣,現區北境屬之。直至19世紀末,區域仍以西浜、李家浜、木瀆港、蔡家浜、虯江等一線為界,南北分屬上海縣高昌鄉、法華鄉及寶山縣真如鄉、彭浦鄉。鴉片戰爭以後,上海成為列強通商口岸。嗣後列強強占租界,且多次擴大區域,至1899年,區境蘇州河以南之大部分地區被列強辟為公共租界,開始了城市化進程,逐步成為上海市區的一部分。1927年,上海特別市建立後,今區境之地,除公共租界外的其他地區分屬閘北、彭浦、真如、蒲淞、法華等區。抗日戰爭期間,汪偽政府接管公共租界,重新劃分政區,並在上海設立31個警區,蘇州河以南之地被劃為第十三警區,由普陀路警察局管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基本按舊時警區地段設區,蘇州河以南之地域為第十三區。1947年1月改稱普陀區,區公所設在安遠路玉佛禪寺內。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同月底成立普陀區接管委員會。1950年6月28日,成立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劃入蘇州河以北、中山北路以南地域。1956年後又陸續劃入真如、大場、西郊、寶山等區縣部分地域。1984年與1992年分別劃入嘉定縣的真如鎮和長征、桃浦2個鄉,至此普陀區的區境面積為55.47平方公里。
年3月新建真光路街道。同年3月,新建白麗路街道。區行政區劃為12個街道3個鎮。1997年7月,撤銷宜川新村、中山北路街道,建立宜川路街道。區行政區劃為11個街道3個鎮。2000年5月,區行政區劃進行了一次較大的調整。撤銷曹安路、白玉路、東新路、真光路、白麗路等5個街道。在撤並調整過程中,各街道、鎮行政區劃也相應調整,調整後的區劃為6個街道3個鎮,即長壽路、宜川路、甘泉路、石泉路、長風新村、曹楊新村街道,真如、桃浦、長征鎮。
年3月新建真光路街道。同年3月,新建白麗路街道。區行政區劃為12個街道3個鎮。1997年7月,撤銷宜川新村、中山北路街道,建立宜川路街道。區行政區劃為11個街道3個鎮。2000年5月,區行政區劃進行了一次較大的調整。撤銷曹安路、白玉路、東新路、真光路、白麗路等5個街道。在撤並調整過程中,各街道、鎮行政區劃也相應調整,調整後的區劃為6個街道3個鎮,即長壽路、宜川路、甘泉路、石泉路、長風新村、曹楊新村街道,真如、桃浦、長征鎮。
㈩ 廣州市[曼·象]老西關&上下九&沙面&陳家祠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Hello,我是路客精品民宿房東萍水相逢,是一名傳媒影視者。歡迎來到素有「千年羊城,南國明珠」之稱的美麗城市廣州。我業余時間我喜歡綠植種植和茗茶。希望我用心設計的房子,給你的旅程帶來更多享受和便利。祝你在廣州旅程愉快。1我的房子: ?我的房子位於廣州市荔灣區多寶路,樓下便是長壽路站,步行10分鍾內可到廣州三大傳統繁華商業中心之一的上下九步行街,在這里你可以放慢節奏的去喝喝早茶,吃吃小吃,逛逛商場,看看風景,應有盡有,是每個來這里的人都不想走的地方! ?2房源詳情: ? 裝修設計:全屋以現代工業舒適風格裝修為主,寬敞的大廳連接著廚房和餐廳,讓您的愛人或家人能享受到您精心做美味美食哦,採光充足,隔音好,私密性高,在這里享受到家的感覺! ? 房型功能:這是70平米左右的一室一廳,全新家私家電,床品都是經過我們精心挑選的,願您在這有個好的睡眠與美夢,帶廚房,免費提供廚具,免費wifi,帶有全新空調可製冷可制熱。 ? 關鍵硬體:大床21.8米 1張單人床21.2米 1張, ?3街區文化: ? 特色文化:中西合璧的上下九步行街,是廣州市三大傳統繁榮商業中心之一。全長約1237米,共有各類商業店鋪238間和數千商戶,逐步形成了當今商業步行街中西合璧的四大西關風情特色,並構築成一副獨特的絢麗多姿的西關風情畫。 ? 周邊建築景點:上下九荔灣湖公園荔灣博物館廣州古玩城北京路廣州塔等 ? 特色小吃美食:說到美食,你估計能猜到到我要說什麼了,哈哈,沒錯,在舊時,西關一帶就有「百步之內必有小食」的說法。許多風味獨特的街頭小食,一直流傳至今。從我們的長壽路地鐵站出來到廣州酒家那段,一定要睜大眼睛,在某處你不注意的小街小巷小角落裡,都有令你食慾大開的小吃哦。在數以百計的西關小食中,公認是名牌的有20多種。 ?4溫馨提示: ?入住前需做好入住登記,需登記身份證信息辦理免費入住保險;建立和諧的社區環境,請不要影響到鄰居或社區居民。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曼·象]老西關&上下九&沙面&陳家祠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