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市百歲老人數量首次突破千人,達到了多少
北京市百歲老人數量首次突破千人,達到了1046人。
據悉,截至2019年底,8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63.1萬人,相比上年增加4.7萬人;百歲老年人共計1046人,比2018年增加了118人。2019年北京市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為82.31歲。
報告顯示,北京市人口老齡化呈現出中心城區老齡化程度高、郊區相對較低的分布特徵。截至2019年,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排在前三位的區是朝陽區、海淀區和豐台區,分別為59.7萬人、56.7萬人和35.1萬人;60歲及以上戶籍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陽區、海淀區和西城區,分別為62.5萬人、54.1萬人和42.9萬人。
(1)北京市50歲以上人口擴展閱讀:
《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9)》首次增加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數據:
市老齡辦、市老齡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持續監測常住老年人口發展趨勢,與戶籍老年人口數據形成對照,更有利於呈現老年人口發展特點。關注常住老年人口的發展,也體現北京市積極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的人口政策,逐步努力實現常住老年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北京市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本市不斷提高老年人社會保障水平,加快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老齡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
❷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中國50歲以上人口數量多少,占國家總人口比重多少
根據國家2010全國人口普查結果,50歲以上人口占國家總人口28.3%
❸ 中國50歲人口有多少
五十歲以上大概2.8億。
【詳細資料】
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總數為:1370536875人,其中60歲以上的佔13.26%,50-60歲佔6.74%,50歲占總人數約20%,即2.8億。
國家統計局當日發布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數據顯示,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1.07%下降0.5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增長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
0-14歲人口為222459737人,佔16.60%;15-59歲人口為939616410人,佔70.14%;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7648705人,佔13.26%,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18831709人,佔8.87%。
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這次普查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
這次人口普查覆蓋大陸31個省區市和現役軍人。根據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將港、澳、台2010年底人口數據計入在內的全國人口總數為1,370,536,875人。
❹ 2021年50歲以上人口佔比
第七次普查並沒有50歲以上的數據,15-59歲人口為89438萬人,563.3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佔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佔13.50%)。
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
年平均增長率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數據表明,我國人口10年來繼續保持低速增長態勢。全國人口中,男性人口為723339956人,佔51.24%女性人口為688438768人,佔48.76%。總人口性別比為105.07。
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普查對象是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不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東部地區人口佔39.93%,中部地區佔25.83%,西部地區佔27.12%,東北地區佔6.98%。與2010年相比,東部地區人口所佔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下降0.7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上升0.2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下降1.20個百分點。人口向經濟發達區域、城市群進一步集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❺ 50歲以上人口
根據國家2010全國人口普查結果,50歲以上人口占國家總人口28.3%
❻ 北京市歷年人口歷史
1948年203萬人(建國前)。
194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420萬人。
1950年至1960年——人口高速增長階段。11年間全市常住人口增加319.5萬人,平均每年增加29萬人,1960年達到739.6萬人。
1961年至1970年——人口增長波動階段。10年間,平均每年增加4.5萬人,1970年全市常住人口為784.3萬人。
1971年至1978年——人口增長回升階段。隨著少生優生、限制多胎生育政策的出台,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長率略微下降,1978年全市常住人口為871.5萬人。
1979年至1990年——人口平穩增長階段。1990年,全市常住人口達到1086萬人。
1991年至2004年——外來人口大量增加階段。到2004年全市常住人口達到1492.7萬人,在全市增加的人口中,外來人口佔到63%。
2004年——2008年,2008年1800萬人,其中本市人員1230萬,外地來京人員(居住超過半年)570萬。北京全年外來人口超過1億4700萬人次,居世界之冠。
2009年1860萬人;2010年1962萬人;2011年2019萬人;2012年2069萬人;
2013年2115萬人;2014年2152萬人;2015年2171萬人;2016年2173萬人;
2017年2170萬人。
北京市人口增長的兩個高峰在上世紀50年代和上世紀末,進入21世紀,盡管本地人口自然增長率顯著下降,由於外地移民持續進入,導致北京市人口已接近飽和。
(6)北京市50歲以上人口擴展閱讀
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密度為1311人/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81人/平方公里(2011年為1230人/平方公里)。
隨著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 人口密度也逐步上升。
西城區常住人口密度最高,為25767人/平方公里,而延慶縣最低,只有158人/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密度從首都功能核心區開始向外圍逐漸降低。
核心區人口密度為23953人/平方公里,是城市功能拓展區的2.9倍,是城市發展新區的22倍,是生態涵養發展區的109.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