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80歲高齡的老人是否可以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人,有何法律依據,是否可以自然認定其為限制民事行為人
80歲的老人只要不是精神病人,一樣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17條-第24條的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兩種情況:
1、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所具有的行為能力
第19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特殊情況:第18條第2款規定「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所具有的行為能力
第22條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1)80歲有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擴展閱讀:
成年人的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與撤銷:
成年人的限制行為能力由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
被人民法院認定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這里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⑵ 70歲以上的老人是否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是否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與成年人的年齡無關,只與成年人的精神狀態有關。如果成年人是精神疾病患者,沒有辨別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除去這種情況,其他的都是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正常人。所以,樓主問的70歲以上老人,一般情況下都還是正常的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⑶ 法律上父母80歲以上有無民事行為能力
如果身體健康,具有認知能力,能正確處理一般的事務,就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如果患有痴呆、精神疾病等喪失正常智能的,就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⑷ 民事行為能力年齡劃分
您好!在現實社會中,我國對民事責任能力和民事權利能力的規定,兩者都有所不同,其中前者需要滿足一定年齡,並精神正常的才會獲得。在實踐中,民事責任能力年齡該如何劃分的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我針對此問題向您進行解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孩子的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現實生活中,早熟的孩子隨處可見。此處的早熟可以理解為孩子心智的早熟,所以即使身為未成年人,也是能夠辨別是非的。故而將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年齡降至八歲,在具體劃分民事責任能力年齡時,主要是針對未成年人,然後實際是以10周歲與18周歲為劃分界限,同時還要求行為人精神能力正常,這樣才能作出認定。具體如下所述:
民事責任年齡主要有兩個時間點,一個是十歲,一個是十八歲,十歲以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即無需承擔民事責任,十至十八歲限制行為能力,有一定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還有就是十八歲以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也具有完全民事責任能力,需完全承擔民事責任。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⑸ 80歲以上老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嗎
80歲以上老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否的,要看老人的身體情況而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專則》規定:18周歲以上屬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就是不到80歲的老人,具有精神疾患、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老年性痴呆),癱瘓等等的,就是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⑹ 什麼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單身人士,有年齡限制嗎80以上老人算嗎
民事行為能力,簡稱「行為能力」——指能夠以自己的行為依法行使權利和承擔義務,從而使關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資格。
自然人的行為能力分三種情況: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無行為能力。
無民事行為能力,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和負擔民事義務的資格,不能產生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消滅的效果。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民法通則》
第十二條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第十三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第十四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80歲以上的老人,只要能夠辨認自己的行為,就不算。不然你想想,80歲以上的老人,就不能自己立遺囑了,不是?
⑺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年齡有上限嗎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年齡法律沒有規定上限。只要其神智正常,沒有通過法定程序被認定為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論多大年齡都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⑻ 多少歲是視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18周歲以上,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滿意請採納,舉手之勞,將鼓勵我們繼續解決更多網友的問題
⑼ 80歲的老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嗎
80歲的老人如果神志清楚,沒有什麼智力異常,是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屬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神志不清,出現智力異常或出現老年痴呆等症狀。屬於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或不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三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
第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第十九條 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根據他健康恢復的狀況,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9)80歲有沒有民事行為能力擴展閱讀: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⑽ 多大年齡被視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80歲的老人簽訂的合同有效嗎
有效,只有意識清醒就可以。年齡大沒有限制其民事行為能力,直到其患病老年痴呆或其他原因導致其不能夠判斷是非的時候所簽訂的合同就是無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