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是陸游的年齡大還是林升的年齡大
林升(1123~1189)字雲友,又名夢屏,號平山居士,南宋詩人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陸游大於林升
林升,字雲友,又名夢屏,號平山居士,南宋詩人(1123~1189),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佔。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題臨安邸》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它傾吐了郁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浙江平陽(今浙江蒼南縣繁枝林坳)人,他的作品《題臨安邸》被納入小學課本中。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詞與散文成就亦高,劉克庄《後村詩話續集》謂其詞「激昂慷慨者,稼軒不能過」。有手定《劍南詩稿》85卷,收詩9000餘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記》6卷,詞2卷)、《老學庵筆記》10卷及《南唐書》等。書法遒勁奔放,存世墨跡有《苦寒帖》等。
⑵ 為什麼陸游早死
怎麼可能,陸游死的時候都85歲了,人生七十古來稀,陸游絕對是長壽的代表好不!
⑶ 古詩詞里藏的養生,難怪有那麼多長壽詩人
杜甫在《曲江二首》中有句詩:「人生七十古來稀」,別看現代人七十多歲的老頭老太太有很多,在古代,人們的平均壽命的才四五十歲,能活到60歲已經很不容易了,這與當時的醫療條件、、物質條件當有很大的關系,不過即使在那樣的時代,還是有一部分人取得了長壽,而且很多都是詩人,在他們的詩詞作品中也道出了他們的養生秘笈,好好看這篇文章哦,跟他們學點養生文化,你也吃嘛嘛香,身體倍棒!
詩詞界的長壽冠軍——陸游
陸游(1125—1210),一生勤於詩作,傳世的據統計有9000多首,享年85歲,晚年還不輟詩筆,《春遊》:『沈家園里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這首詩便是在他臨終前84歲的時候做的,可見他晚年的精神狀態、身體情況都還是非常好的。
養生界流傳著一句詩:「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便出自陸游詩《午夢》,醫學研究表明,睡午覺對人體有很多的好處,可以緩解疲勞、調解心情、還能預防不少疾病,而睡眠不足則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代謝功能紊亂、焦慮等症狀。所以下班之餘不要老玩手機了,睡會覺吧!
除了睡覺外,陸游在《雜賦》一詩中提到:「覺來忽見天窗白,短發蕭蕭起自梳」,頭乃「百脈之宗」,勤梳頭可以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今天起床你梳頭了嗎?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運動也是陸游養生必不可少的,他一直堅持「飯罷忌久坐,時須曳筇枝」(陸游詩《冬日齋中即事》),才能「六十登山不用扶」(陸游詩《冬日齋中即事》)。動起來吧小夥伴們!
請點擊輸入圖片
很會生活的詩人——袁枚
翻開袁枚的詩集,清新自然,生活中的細微場景都是他筆下美妙的詩詞,前段時間很火的《苔》「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還有小時候學過的《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無一不是生活中常見的。袁枚是個十分重視生活情趣的人,他愛讀書、愛旅遊,70歲上午時候還遠行到了南京、廣東、廣西等地。難怪當時便有人稱贊他「八十精神勝少年,登山足健踏雲煙」。
多從生活中尋找情趣,旅旅遊看看書,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哦~~
樂天派詩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他生逢亂世,命途多舛,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晚年多病還患有風疾,但是他卻活到了74歲,比當時很多的人都要長壽,想必與他樂觀的心態有關,《自覺》一詩中他寫道:「畏老老轉迫,憂病病彌縛。不畏復不憂,是除老病葯。」你害怕老去,越會覺得老得快,你擔憂疾病,疾病更難痊癒,坦然面對,是治病防老最好的葯方。老話說笑一笑十年少,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
蘇軾在《游諸佛舍》一詩中寫道:「何須魏帝一丸葯,且盡盧仝七碗茶」,蘇軾愛茶,對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較深的研究,詩文中也有許多關於茶的佳作。茶中含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具有很強的保健功能,飯後喝碗茶還能解油膩,對於利尿解熱也有一定的作用。根據身體情況,適當的飲些茶也是不錯的養生方法哦!
⑷ 詩人陸游能活到85歲高齡是因為常練氣功嗎
陸游是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一生著詩文萬余首。同時他也是一位養生家。在人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的南宋時代,他竟享年85歲,而且耳不聾、眼不花、背不駝,有時還能上山砍柴挑著回來,可謂我國古代詩壇的長壽冠軍。陸游能獲得如此高壽,與他的養生有道是分不開的。他的長壽秘訣在哪裡?讀陸游的詩文,可以探尋其長壽之道。
達觀以養生:「昨夕風掀屋,今朝雨淋牆,雖知柴米貴,不廢野歌長。」
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陸游樂觀豁達的胸懷:盡管屋上的瓦被狂風掀掉,牆壁被大雨淋濕將要倒塌,家中揭不開鍋蓋,可是他沒有為此而憂郁,仍然吟詩不絕。對於曲折坎坷的人生,他認為,應該是「紛紛謗譽何勞問」,「莫厭相逢笑口開」,正是這種樂觀的人生態度,成就了一位大詩人,成就了一位壽星。
⑸ 陸游是怎樣養生的
陸游寫了一些養生詩,說明他重視養生之道。陸游認為食粥是長壽的最簡單方法,詩雲:
世人個個說長年,
不悟長年在眼前。
我得宛邱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
長年即長壽。神仙,是長壽的代換式,「食粥致神仙」,就是食粥能長壽。這是食粥長壽法。
陸游還有梳頭長壽法,有詩為證:
覺來忽見天已白,
短發蕭蕭起自梳。
中國歷來有梳頭長壽之說,因為頭上的穴位,通過梳子的刺激,使血液循環加快,有利於皮脂腺的分泌,這對防治神經衰弱、腦動脈硬化和腦血栓均有效。
陸游還有含飴弄孫長壽法,詩雲:
整書拂幾當閑嬉,
時與兒孫竹馬騎。
故爾小勞君會否?
戶樞流水即吾師。
「整書拂幾」是「動」,「含飴弄孫」也是「動」,總起來說,這長壽法是戶樞流水法。「戶樞流水」是修辭的用典,引自《呂氏春秋·盡數》「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句,這里的「戶樞流水」是修辭的節縮法,即統括式。上面說的「含飴弄孫」就是逗小孩子玩,也是「動」,這與「戶樞流水」都是一種修辭的代換式。
陸游還有掃地長壽法,詩雲:
一帚常在堂,
有暇即掃地。
既省得堂奴,
亦以平血氣。
這也是「動」,「掃地」與「戶樞流水」在長壽這一點上是「同義結構」。陸游認為「按摩導引」不如「掃地」。其詩雲:
按摩與導引,
雖善亦多事。
不如掃地法,
延年直差異。
⑹ 陸游寫過一首關於長壽的詩是什麼
卧春
暗梅幽聞花,
卧枝傷恨底。
遙聞卧似水,
易透達春綠。
⑺ 為什麼陸游能比唐婉多活50年
唐婉身體不好。另外你懂得,女人相比男人還是更脆弱,唐婉一直的郁結於心也是讓她身體不好的一個原因。最後一點,古代的男人尚可以有所寄託和追求,譬如陸游後來的愛國從軍,但你讓唐婉做什麼來排解呢?
個人之見,希望能幫到你
⑻ 陸游食粥詩 長是讀zhang還是讀chang
長:讀音cháng。長年,意思是長壽。
宋代陸游《食粥》原文: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譯文:
世間的人都想學長壽之道,卻不曾領悟到長壽的秘方就在自己眼前。我得到詩人張耒的平和簡易養生方法,只需食用粥就可以延年益壽似神仙。
(8)比陸游還長壽擴展閱讀
這是陸游74歲時寫的一首詩。詩中的宛丘,指宋代詩人張耒,其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陸游的《食粥》是秉承北宋詩人張耒的食粥說的。全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肯定食粥是一種長壽之道。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大米含有澱粉、脂肪、蛋白質及多種礦物質,營養豐富。只是由於時代的限制,陸游還不可能通曉粥所具有的這些營養價值,但其食粥可以延年的經驗之談與科學道理暗合,這頗值得稱道。
該詩是作者興起而作,主要講述了喝粥延年益壽的好處,表達了作者對於喝粥的喜愛和推崇。
所謂「食粥致神仙」並不是說喝粥就能成仙。這句詩的本意是說粥有很多養生功效,經常有選擇地食粥有助於養生長壽。
⑼ 陸游為什麼活到83歲他的長壽秘訣是什麼呢
不多管閑事!
⑽ 比陸游老的詩人,還要年代
陸游(1125—1210),活了86虛歲。比他長壽的詩人有:
北宋詞人張先(990—1078),活了89虛歲。詞是詩的一種,詞人也應算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