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70歲的院士

70歲的院士

發布時間:2021-11-06 16:23:51

⑴ 中國最年輕的院士是誰今年幾歲

2003年11月,年僅37歲的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研究員張亞平當選為生物學部院士。他和中科院盧柯研究員一起,成為目前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
■人物小傳
一九八六年他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一九九一年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一九九二年五月至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他在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協會做博士後研究。二○○二年,張亞平獲第三屆國際「生物多樣性領導獎」,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亞洲學者。二○○三年,年僅三十七歲的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研究員張亞平當選為生物學部院士。二○○四年,獲「生物科學創新獎」。
■少年鋒芒畢露
還是很小的時候,張亞平就認為工作和生活對於一個人都是同等重要的,只是人生應該分為不同的時期,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實現不同的人生價值。張亞平的與眾不同,使得他在同齡人還在追求生活的年齡,就在分子生物研究領域頗有建樹。
1986年7月,張亞平上海復旦大學畢業。他沒有像很多同學那樣留在大城市,而是選擇了昆明市郊的「細胞與分子進化開放研究實驗室」,選擇了從事動物遺傳學研究。雲南又是一個動物王國,為張亞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他義無反顧地來到位於花紅洞山口的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投在了細胞進化研究專家施立明的門下。
■感念恩師
1994年,張亞平的啟蒙導師施立明院士病故,當時遠在美國聖地亞哥動物協會做博士後研究的他,懷揣著對恩師的懷念之情,萬里奔喪,而後,毅然放棄國外的優厚條件,接手恩師的工作,成為「細胞與分子進化開放研究實驗室」領隊人。
恩師的開拓精神一直深深地影響著張亞平。多年來,張亞平充分利用我國西南得天獨厚的生物資源優勢,從分子水平的研究出發,研究了一系列的進化生物學中的重要問題,他們的一些發現與觀點都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
「生物研究在國際上競爭極其激烈,我們又不比別人聰明,要想做得更好、更快,只能比別人刻苦一點、努力一點,充分利用周圍的生物資源,圍繞重要的科學問題,做有自己特色的研究。」愛國的情懷,恩師的栽培,能給張亞平一萬個留下的理由!!

⑵ 中國目前有哪些院士年紀較大卻依舊在為國家奉獻自己

目前國家有很多的院士年紀較大卻依舊在為國家奉獻自己,比如袁隆平、屠呦呦、於敏等。他們分別將自己畢生的經歷和學識奉獻者在了國家的各個領域內,他們是國家時代與科技進步的助力劑。我們來了解下他們的對國家的付出和貢獻都有哪些:

於敏,他們分別為了我國氫彈研究技術奉獻至今,大大的推動了我國的國防科技的進步。

他們是國家前進步伐的主力者,默默無聞的奉獻者自己,兢兢業業的奔波在科技發展的道路上。

⑶ 中國有多少個院士,平均年齡多大

中國有多少個院士,平均年齡多大?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真正意義上的傑出者。按大家一般的認識來說,院士就是科學家,在這個龐大且趨向「官」化的群體中,又有幾個能稱之為科學家的?數量、年齡並不能優化這個群體,只是世人、學界看著他們很滑稽而已。

⑷ 2000年12月11日,以「雜交水稻之父」———7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是的,他的兒子搞經銷種子

⑸ 我老師一個院士70歲的大壽到了~該寫點什麼樣的賀詞!

麻煩兄台整理下,我還沒吃飯呢,趕時間。本人文筆有限,下面的可參考:

龍耀七旬新紀跨,壽山詩海任飛騰。
天下桃李枝葉茂,中科院士不老翁。

七十陽春豈等閑,幾多辛苦化甘甜。
曾經滄海橫流渡,亦賴家庭內助賢。
連日凝神新墨勁,五更著意舊詩鮮。
如今但祝朝朝舞,當信人生二百年。

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勁枝遒塑祖龍。
桃李盛時甘寂寞,雪霜多後競青蔥。
根深更愛陽春雨,葉茂猶憐翠谷風。
師表才情堪敬仰,古稀不愧煥神容。

⑹ 成為院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標准條件:

1、在中國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國國籍的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具有很高的工程科學技術水平和在國際上享有良好聲譽,對中國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發展作出貢獻或在促進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國際交往方面有重要作用的外國籍專家、學者,可被提名並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外籍院士如取得了中國國籍,可按程序轉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並享有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

選舉程序:

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各學部每次增選名額的分配,由院士大會的常設領導機構根據學科布局和學科發展趨勢確定。院士候選人通過以下兩種途徑推薦,不受理本人申請。

1、院士直接推薦候選人。每次增選,每位院士推薦候選人限額不超過兩名;獲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薦有效。對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的推薦,僅適用此款。

2、國內各有關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中國科協所屬一級學會,按組織系統推薦候選人。此類候選人,必須經過其主管部門、中國科協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初選。

各學部常務委員會組織院士對候選人進行評審和選舉。評審必須堅持標准,遵循公正、客觀的原則,對候選人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選舉實行差額無記名投票,差額比例為百分之四十。各學部參加投票選舉的院士人數,應超過本學部院士人數的二分之一。

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本學部應選名額,根據得票數依次當選,滿額為止。選舉結果分別由各學部常務委員會檢查確認,經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審議批准後,以書面形式向全體院士通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三條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其公民具有雙重國籍的規定,院士加入外國國籍後,即為自動放棄院士稱號。

當院士的個人行為觸犯國家法律,危害國家利益或喪失科學道德,違背院士標准,有不少於5名院士書面提議,要求撤銷其院士稱號時,由其所在學部常務委員會受理並審議後,通過本學部全體院士投票表決,可做出撤銷其院士稱號的決定。

做出此項決定時,參加投票表決的院士人數,不得少於本學部院士人數的三分之二,贊同撤銷其院士稱號的票數不得少於投票人數的三分之二。該項決定,需經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審查批准生效,並通報全體院士。

院士義務和權利: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事業,遵守《中國工程院章程》;積極促進工程科學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努力創新,不斷作出成績;提倡科學精神,維護科學道德,發揚優良學風,起表率作用;積極培養人才,推動工程科學技術隊伍建設;

2、參加工程院及學部的活動,承擔工程院及學部組織的咨詢、評議任務,促進工程科學技術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3、對國家工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決策有建議權;對院士候選人和外籍院士候選人有提名權;在院士會議上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享受有關待遇。

4、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不擔任院及學部的領導職務,不參加對院士候選人的提名和選舉,可以參加院士會議及咨詢、評議和學術交流等活動。

5、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對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和中國工程院工作有建議權;可應邀出席中國工程院及學部組織的有關會議和學術活動,可獲得中國工程院贈送的出版物。外籍院士不參加選舉活動。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院士

網路-中國工程院院士

⑺ 要成為院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院士候選人通過以下兩種途徑推薦,不受理本人申請。

1、院士直接推薦候選人。每次增選,每位院士推薦候選人限額不超過兩名;獲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薦有效。對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學者、專家的推薦,僅適用此款。

2、國內各有關科學技術研究機構、高等院校和中國科協所屬一級學會,按組織系統推薦候選人。此類候選人,必須經過其主管部門、中國科協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初選。

各學部常務委員會組織院士對候選人進行評審和選舉。評審必須堅持標准,遵循公正、客觀的原則,對候選人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選舉實行差額無記名投票,差額比例為百分之四十。各學部參加投票選舉的院士人數,應超過本學部院士人數的二分之一。

獲得贊同票不少於投票人數三分之二的候選人,按本學部應選名額,根據得票數依次當選,滿額為止。選舉結果分別由各學部常務委員會檢查確認,經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審議批准後,以書面形式向全體院士通報。

撤銷院士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三條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其公民具有雙重國籍的規定,院士加入外國國籍後,即為自動放棄院士稱號。當院士的個人行為觸犯國家法律,危害國家利益或喪失科學道德,違背院士標准,有不少於5名院士書面提議,要求撤銷其院士稱號時。

由其所在學部常務委員會受理並審議後,通過本學部全體院士投票表決,可做出撤銷其院士稱號的決定。做出此項決定時,參加投票表決的院士人數,不得少於本學部院士人數的三分之二,贊同撤銷其院士稱號的票數不得少於投票人數的三分之二。

該項決定,需經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審查批准生效,並通報全體院士。

⑻ 建國以來去世的院士共有多少位他們各是多少歲去世的

建國以來去世的院士共有19位,她們的歲數小的80多,大的有90多歲,將近100歲

⑼ 新當選的70名院士中最小年齡47歲是誰

黃璐琦,男,漢族。1968年生於江 西。1995年獲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 醫科大學)博士學位,1992年起在中國 中醫研究院中葯研究所工作至今。中國中 醫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院 長、中葯研究所所長,世界衛生組織傳統 醫學(中葯)合作中心主任,國務院中醫 學、中葯學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 葯典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 中葯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生態 學會中葯資源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華中醫葯學會中葯鑒定專業委員會主任 委員,《中國中葯雜志》副主編等。為中 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務委員,北京市青年 聯合會副主席,中央國家機關青年聯合會 常務委員。
中國工程學院院士(醫葯衛生學部, 2015年)。

⑽ 院士將統一70歲退休 其評選標准和條件有哪些

院士在中國,原來稱為學部委員,就是在某一領域內的資深專家。現在的院士評選需要提名,提名資格一般為: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自然科學二等獎以上;需要經過大概三輪評選才能成為院士。 中國最早的院士產生於1948年3月,通過層層選拔,81人當選為第一屆中國院士。1955年,中國科學院選聘學部委員(1994年改稱院士),上述81名院士中,包括華羅庚、蘇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楨、茅以升等46位著名科學家進入新中國第一批院士(學部委員)的行列。1994年,中國工程院開始選聘工程院士。目前全國的兩院院士已有1000多人。
院士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科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每次增選,先要推薦院士候選人,然後進行學部評審和選舉。 推薦候選人有院士推薦和歸口初選部門推薦兩個途徑,不受理本人申請。
每位院士最多推薦2名候選人。2003年增選時,要求65歲以上的候選人需有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薦,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學部與被推薦人相同方為有效。
學部評審要進行兩輪,第一輪評審產生初步候選人,第二輪評審產生正式候選人。從2003年起,第一輪評審全部採用通信評審。評審院士們通過閱讀被推薦人的有關材料,獨立判斷,行使選舉權利。
然後就是選舉,由各學部常委會組織本學部院士對本學部的正式候選人進行無記名投票,獲得贊同票超過投票人半數的候選人,按本學部應增選名額,根據獲得贊同票數依次入選,滿額為止。如遇有獲得贊同票數相同而超過增選名額時,則對票數相同者再投票表決,以增選名額為限,取票數多者入選。
中國工程院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2003年新當選的院士包括兩名女性,她們是解放軍南京軍區總醫院的劉志紅和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血研所的陳賽娟。新院士平均年齡62歲,60歲以下的佔35%,50歲以下的佔9%,其中年齡最小的44歲,他們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歐進萍和南京軍區總醫院的劉志紅。至此,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總人數達到663名,其中女性36名,平均年齡為69.6歲。

閱讀全文

與70歲的院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年多少歲才算老年人 瀏覽:666
蔡市敬老院 瀏覽:78
殘疾人養老金每月多少錢 瀏覽:918
不得自理的老人如何養老 瀏覽:337
跨省轉移社保會影響退休 瀏覽:730
長壽花修剪完遲遲不發芽什麼情況 瀏覽:403
浙江2017年退休養老金 瀏覽:566
父母如何面對有抑鬱症的孩子 瀏覽:313
上海養老保險和醫保一共多少錢 瀏覽:822
西安哪些醫院有體檢項目 瀏覽:254
安微省潛山市農村養老保險 瀏覽:107
自費買養老保險劃算嗎 瀏覽:381
如何讓岳父母同意婚事 瀏覽:613
響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怎麼辦 瀏覽:590
哪裡過重陽節 瀏覽:316
爸爸沒辦法撫養老人怎麼辦 瀏覽:582
重陽節一說 瀏覽:278
公務員平均養老金 瀏覽:577
養老保險費率等於 瀏覽:284
怎麼p圖修改體檢數值 瀏覽: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