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慶長壽管轄的地方有哪些
長壽區人民政府:.你區《關於鄉鎮行政區劃建制調整的請示》(長壽府文(2003)59號)收悉。市政府原則同意你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現批復如下:同意將現有的22個鎮、14個鄉調整為2個街道辦事處、16個鎮。調整後,街道辦事處和鎮平均面積由原來的39.6平方公里增加到79.1平方公里,平均人口由原來的24290人增加到48581人。具體調整方案如下:一、撤銷6個鎮14個鄉鳳城鎮、晏家鎮、朱家鎮、稱沱鎮、付何鎮、沙石鎮、三平鄉、扇沱鄉、石回鄉、焦家鄉、飛龍鄉、羅圍鄉、合興鄉、義和鄉、大壩鄉、蘆池鄉、黃葛鄉、樂溫鄉、天台鄉、華中鄉。二、更名1個鎮將原獅子灘鎮更名為長壽湖鎮。三、設立2個街道辦事處鳳城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黃桷堡3號,轄原鳳城鎮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72.60平方公里,人口148040人。晏家街道辦事處:辦事處駐地晏家場,轄原晏家鎮、朱家鎮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94.83平方公里,人口73062人。四、擴大13個鎮的行政區域江南鎮:政府駐地千佛場,轄原江南鎮和扇沱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67.89平方公里,人口20925人。鄰封鎮:政府駐地鄰封場,轄原鄰封鎮和焦家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55.85平方公里,人口37086人。長壽湖鎮:政府駐地獅子灘,轄原獅子灘鎮、石回鄉和雙龍鎮友愛、華豐、響塘、合豐、圍子、桂花、沙沖等7個村以及雲集鎮石堡、花山、大石、中心、玉華、石嶺、團壩、紅光、懷碧等9個村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04.53平方公里,人口50713人。雲集鎮:政府駐地華中場,轄原雲集鎮水平、青豐、尖鋒、同心等4個村和原華中鄉、飛龍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15.32平方公里,人口35810人。雙龍鎮:政府駐地雙龍場,轄原雙龍鎮雙龍、光輝、天堂、活魚、吼水、燈塔、紅岩、祠堂、鞍山、群力、連豐、谷黃、新生、和平、龍灘等15個村和羅圍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56.97平方公里,人口41161人。龍河鎮:政府駐地合興場,轄原龍河鎮、合興鄉、樂溫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89.9平方公里,人口48616人。海棠鎮:政府駐地海棠鋪,轄原海棠鎮和黃葛鄉中灣村所轄 行政區域,幅員面積44.35平方公里,人口29657人。雲台鎮:政府駐地雲台場,轄原雲台鎮和義和鄉油草寺、橋壩、河坎、拱橋、開豐等5個村以及黃葛鄉大坡、黃桷、大凼、園林、巴河、應祝、李坪、青雲、六角、六合、石河、梅沱、鯉魚、雙土、三百等15個村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87.29平方公里,人口48490人。石堰鎮:政府駐地石堰場,轄原石堰鎮、沙石鎮和義和鄉干壩、絲栗、宏偉、義和等4個村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07.18平方公里,人口59831人。葛蘭鎮:政府駐地葛蘭場,轄原葛蘭鎮、大壩鄉、天台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10.9平方公里,人口70351人。八顆鎮:政府駐地梓潼場,轄原八顆鎮、付何鎮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99.25平方公里,人口45372人。渡舟鎮:政府駐地渡舟場,轄原渡舟鎮、三平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65.05平方公里,人口44475人。洪湖鎮:政府駐地大洪湖,轄原洪湖鎮、稱沱鎮和蘆池鄉所轄行政區域,幅員面積103.65平方公里,人口39593人。五、保留3個鎮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萬順鎮、但渡鎮、新市鎮。
B. 重慶市山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市山順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06月11日。
法定代表人:方順偉
成立時間:2008-06-11
注冊資本:6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22100000721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重慶市長壽區石堰鎮干壩村
C. 重慶市長壽區溢鑫溢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市長壽區溢鑫溢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09月12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銷售:日用百貨、五金交電、建築材料(不含化學危險品)等。
法定代表人:陳本芳
成立時間:2013-09-12
注冊資本:15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22100026368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重慶市長壽區石堰鎮干壩村
D. 重慶市區至江北五寶鎮干壩村多少公里
不超過40公里,我天天上班走江北到五寶鎮
E. 長壽現在的經濟怎麼樣
長壽區位於重慶市腹心地帶,距離重慶市 區67公里。地處東經106°49′22″-107°27′30″,北緯29°43′-30°12′30″,之間。東北與墊江縣、東南與涪陵區、西南與渝北區、巴南區、西北與四川省鄰水縣毗連。 地形: 長壽區地殼隆起成陸於一億三千萬年前,屬川東平行嶺谷弧褶皺低山丘陵區。長江北岸地勢順大巴山支脈由東北向西南階梯下降,成為「三山兩壩」地形。中部是寬緩的丘陵平壩。東側黃草山(東山)由砂頁岩組成,頂部平緩,山嶺海拔600米左右。中偏西側明月山(西山),頂部有石灰岩出露,成兩側山脊突兀中間低凹的一山二嶺一槽,山嶺海拔500-900米,白雲山峰1034米,為全區最高峰。西側銅鑼山為本境西部界山。三山之間丘陵波狀起伏,丘坡梯土層層,丘間沖田密布。東西兩山之間沿長墊公路兩側丘低坡緩,渡舟、雙龍為境內較大平壩。長江南岸范圍窄小,南端五堡山聳峙如屏,崗巒起伏,沿江是丘陵。縣域大部在長江以北,屬低山丘陵地區,全境山區佔17.6%,深丘佔35.31%,淺丘佔42.2%,江湖水面佔5.13%。海拔多在此300米以上。 氣候: 長壽區劃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冬暖春早,初夏多雨,盛夏炎熱常伏旱,秋多連綿陰雨,無霜期長,溫差大,多霧少日照。常年平均氣溫17.68℃,最高20.4℃,最低16.7℃,多數年份極端高溫38℃,極端最低溫0℃,曾有日極端最高溫44℃和日極端最低溫-6.1℃出現。常年降水量1162.7毫米,最高降水量1457.7毫米,最少降水量836.5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96.3毫米。平均相對濕度春79%,夏77%,秋、冬83%。常年平均無霜期360天,最長365天,最短349天。風向多北北東、少西西南。 河流、湖泊: 長江橫貫西南而東,流長20.9公里,水位夏升冬降,百年水位最高海拔179.22米,最低147.7米,流域面積1415.49平方公里,年徑流量3627億立方米,年平均流量11500立方米/秒,是長壽區水上運輸主要航線和城區生產生活用水源。支流有龍溪河、大洪河、御臨河等三河和桃花溪、大石溪、沙溪等13溪縱貫全縣。龍溪河從東北吳家沱入境,經流65公里注入長江,五十年代在獅子灘築堤發電造成長壽湖。該湖南北長17公里,東西寬5公里,水庫面積65.5平方公里。攔河大壩高52米,長3800米,控制流域長140公里,受水面積3020平方公里,正常水位347米,總庫容9億立方米。可通航25公里至墊江縣境,是一條多級發電、灌溉、航運、養魚等綜合利用的著名河流。大洪河從萬順入境,經流24公里後入渝北區境注入長江,在洪湖、萬順兩鎮間築壩發電造成大洪湖。該湖水庫控制流域90公里,受水面積1326平方公里,水位297米,庫面43平方公里,庫容量3.23億立方米,也是一條綜合利用較好的河流。 土壤: 有潮土、紫色土、黃壤土、水稻土四大類,七個亞類,14個土屬,44個土種,92個變種。潮土佔全縣耕地0.25%,主要分布在長江、龍溪河、大洪河、御臨河、桃花溪等溪河沿岸,土質肥沃,莊稼一年三熟。紫色土佔耕地面積35.06%,廣泛分布在山麓一帶及丘陵平壩區,為區主要農業土壤。黃壤土佔耕地面積3.01%,主要分布在低山區和長江沿岸第二級階地上,是生產糧食、蔬菜,發展多種經營的重要土壤。水稻土佔耕地面積的59.1%,分布在丘陵、平壩及低山區槽谷內,土層深厚肥沃,酸鹼適度,保水力強,宜種范圍廣,是水稻生產的良好土壤。 (二) 農業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長壽區域東西長57.5公里,南北寬56.5公里,面積1415.4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46276公頃,(其中田27703公頃,土18573公頃),占總土地面積的32.69%)。有園地面積2366公頃(其中茶園面積174公頃,果園面積2192公頃)。有水域面積11149公頃,可養殖水面7161公頃。荒地4903公頃,開發潛力較大。 水資源: 長壽區境內有一江、三河、十三溪、三十五條溝、175處地下水、兩個人工湖及十六座小(一)型水庫,總水面積11149公頃,河道總長362.5公里,多年徑流總量24.43億立方米。灌溉、養魚、航運、發電等皆得其利。水能蘊藏量18萬千瓦,可開發量17.1萬千瓦。地下水中,有世界罕見的義和鄉干壩村碳酸鹽多元素復合型優質飲用礦泉水,含鍶、銪、銅、鋅、硒等微量元素,日流量150立方米,水質好,酸鹼適度,礦化度低,常年水溫15℃,已經開發利用。 動物資源: 長壽區動物資源豐富,有原生動物116種,腔腸動物2種,扁形動物12種,園腔動物17種,環節動物12種,軟體動物8種,節肢動物106科,368種100個編號(含糧食作物及森林害蟲和害蟲天敵),脊椎動物218種。動物資源中,一類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鱘、胭脂魚。三類保護動物有長江鱘、紅腹錦雞、靈貓、獐子等6種。畜禽等資源種類繁多,以豬、牛、兔、雞、鴨、鵝、鶉、鴿、蜂、蠶等為主。 植物資源: 長壽有豐富的糧、油、麻、桑、茶、菜、果、葯、竹、木等野生和栽培植物資源。糧食作物有3科11種300個品種品系,油料作物有7科12種以油菜為主,木本油料植物3科4種,桑樹6種,茶葉5種,蔬菜12科15種,榨菜23種。果樹12科154種,其中唐時荔枝譽高、今沙田柚、夏橙、臍橙、錦橙最名。經濟林木有漆樹、棕樹、蒲樹、白臘、花椒等多種樹,風景名貴樹有銀杏、水杉、月桂、黃桷樹等。 旅遊資源: 長壽區自然環境優美,歷史文化發達,旅遊資源較富。縣城四周有長壽湖、大洪湖、菩堤山、三洞溝、黃草山五大風景區和15個著名風景名勝點。秦代懷清台遺址、宋代張飛廟、明代東林寺、清代文峰塔等古建築及東西二山的茂林修竹、溶岩龍洞、凜冽礦泉、崗巒起伏、飛瀑湍流及長壽夜景,無不吸引著廣大旅遊愛好者。 長壽湖風景區是重慶市重點旅遊開發區,其山 地、水域、人文、生物等景觀齊全。該湖是1955年開建的西南最大人工湖,面積63平方公里,古樂溫縣城淹沒其間。湖內碧波盪漾,星羅棋布地鑲嵌著浴賓、高峰、安順等20多個島嶼,港叉縱橫,淺灘成片,是理想的天然游泳場,適於多種體育活動。湖區生態環境幽絕,氣候獨特,生長著33屬42種鳥類,有白鶴、鷗鳥、野鴨等28種珍貴水禽和弛名珍貴的中華鱘魚。水面有數艘游輪往復,快艇輕飛,遊客戲水,激起成群鰱魚跳龍門、躍淺灘的景觀,沿湖兩岸有數千畝花果同樹的夏橙林地,果經三青三黃而熟,采於孟夏。湖畔魚翁垂釣、牧童夕陽、白鶴戲牛等田園風光,令人陶醉。攔河壩長3800米,綠樹成蔭,鮮花盛開,石獅矗立。壩外獅子灘電站竣工紀念亭——紅星亭內有周恩來、李富春、李先念、劉瀾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電站題詞和電站沿革碑刻,附近有建國後四川峨眉龍長壽種恐龍化石首次出土之地,有劉伯成豐都戰斗受傷後藏身養傷的陶家岩老虎洞和傳說中的八仙之一韓湘子求學地湘子山、三國名將趙雲作戰地趙雲寨,每年可接待300萬人次,目前日容量3000人,全年可接待7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