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13歲長壽老人隱居深山60年,身份被曝光後成全國名人,他是誰
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有一個老人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注意。這名113歲的老人隱居深山整整60年,當他的神秘身份被曝光後,一瞬間成全國名人。這位老人叫做李良田,是一位抗戰老兵。他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跟隨八路軍四處抗戰,也在戰場上立下過很多功勞。不過在一次戰斗中李良田不幸負傷,在組織的安排下,李良田回到故鄉休養。
老人的這番發問讓人們很是動容,然而遺憾的是,李良田老人的戰友大多已經去世,而他自己,此時也已經是113歲的高齡了。當初入山時李良田還是風華正茂,然而出山時他卻已經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了,這不禁讓人們感悟萬千,也更讓他自己感慨萬千。而李良田老人身下留下的印記,也正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去追尋的,因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們永遠需要將他們牢記!
『貳』 老年人爬山有哪些好處
(1)體質孱抄弱或病後初愈,以及患有心襲血管病(如血壓較高,冠狀動脈有供血障礙而代償功能較差)、頭暈、胸悶、心悸的老年人均不宜參加登山活動。
(2)登山活動前,需勘察(或查詢)地形、地貌,了解山地結構和高度,探明險要地段,山岩和草木叢生地區。
(3)山地如夾雜沙土、碎石、浮石和生長灌木等野藤植物,攀登時不可亂抓不牢固的草根或樹枝。攀爬如不慎摔倒,宜面向草坡趴下作自我保護。
(4)登山途中出現氣喘、缺氧時,可以服用攜氧片,在沒恢復前,不可勉強登進,可在原地停歇,並作10~12次深呼吸,直至呼吸恢復均勻後,再慢速前進。
(5)鞋要合腳(膠鞋和旅遊鞋為好),不能穿高跟鞋,衣服要寬松(運動服和休閑服為好);
(6)隨身要帶一些水或飲料,以免山上沒有水;
(7)天氣不好時最好不要去爬山,以免發生危險;
(8)下山時不要跑著下山,以免收不住腳發生危險;
(8)爬山時身體前傾,但腰、背要挺直,避免形成駝背、彎腰姿勢
『叄』 運動有利於長壽,適合老年人運動有哪些
在生活中,運動很少與老年人聯系在一起。感覺是年輕人的事。老人只能好好照顧老人。其實這種認知是錯誤的。人們應該在壯年時參加鍛煉。只要鍛煉得當,他們的體質會逐漸改善,從而更好地預防疾病。他們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以免損害健康。推薦7種適合老年人健身的運動那麼有哪些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呢。
散步對於身體條件不好的老年人,劇烈運動不適合做,最好是散步,在公園里散步,散步時做一些簡單的動作:來回擺動雙手,搖晃雙腿,放鬆身體,達到鍛煉的目的。球類運動適合老年人的球類運動有健身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檯球、門球、高爾夫球等,可根據個人興趣愛好進行選擇。游泳游泳是適合中老年人的全身運動。游泳前做全身檢查(患有嚴重心肺疾病和傳染病的人不宜游泳)。游泳時應提前採取安全措施。掌握運動量,根據自我感覺狀態,堅持適度的游泳運動,減少腹部脂肪,保持勻稱的體型,有利於健康。
『肆』 我爸爸媽媽家裡都沒有什麼遺傳病。家裡老人都長壽。80多歲的老頭還能爬山。我是不是很幸運
青松 鶴 祝福!幸福
『伍』 那些長壽的老人為啥多數都沒堅持鍛煉運動
如何才能健康長壽呢?
影響長壽的因素很多,並不是說做到某一點就能長壽。筆者個人認為,要想健康長壽,應該要做到:
(1)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規律,早睡早起,不熬夜;有一種能調節身心的業余愛好,如讀書、下棋、唱歌、練氣功、聽音樂、養花草、觀魚鳥等;沒有惡習,如抽煙酗酒、吃喝嫖賭等。
(2)健康的飲食:飲食有節制,膳食均衡,以清淡為主、少吃高鹽、高脂肪、高糖分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果蔬,能做到定時進餐、飢飽適中、細嚼慢咽、不暴飲暴食。
(3)適宜的運動:每天保持一定量的運動量,無需拘泥於運動形式,健身、跳舞、打太極拳、騎行、散步、快步走、爬山等,甚至勞動,都能夠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4)積極的生活態度:擁有樂觀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多點微笑、少點沮喪。
(5)良好的人際關系:敬老愛幼,夫妻恩愛,相互尊重,不因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拌嘴,以和為貴,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對朋友、同事以及鄰居也應真誠相待,多助人為樂、與人為善。
總之,壽命跟很多因素相關,如遺傳因素、運動強度、醫療水平、營養水平、生活條件、生活環境等,運動是其中一個因素,可以說,適度的、規律運動和健康的飲食才是健康長壽的最佳選擇。
『陸』 中國長壽老人榜榜首,61歲生兒子,125歲還能上山砍竹子,有何秘訣
清晨的第一縷光透過濃密的竹林灑落在石階上,細碎的鳥鳴聲打破了小村子的寧靜,蜿蜒的河流沿著屯子的四周緩緩流淌。廣西瑤族自治縣巴馬鎮龍洪村巴買屯的羅美珍拿著鐮刀准備上山砍竹子了,老人精神矍鑠,任人去猜也不會猜到她已有125歲高齡。這位中國第一長壽老人見證過三個世紀的歷史變遷,61歲生兒子,125歲還能上山砍竹子,不禁讓人嘖嘖稱奇,但也充滿爭議。
充滿爭議
2012年中國老年學會發布的第三屆《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上,瑤族老人羅美珍以127歲的高齡名列榜首。羅美珍老人出生於晚清,一共生育了五個孩子,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小兒子只有六十多歲。據推算,羅美珍是在61歲時生下了小兒子,這在醫學史上十分罕見,在常人看來難免有點匪夷所思,甚至有網友懷疑這個「小兒子」可能是她的孫子,只是媒體報道出現了失誤,然而事實並非像網友猜測的這樣。
125歲高齡還能自己上山砍竹子,身體狀況看起來完全不像百歲老人,質疑她年齡作假的聲音越來越多,何況她出生的年代也沒有可靠的出生證明能夠作為證據。再者說來,中國傳統的年齡計算方式,尤其是老人,講究過九不過十,過虛不過實,老人家到了一定的年紀,年齡幾乎是全憑自己說了算的,如此看來,網友的懷疑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除此以外,廣西巴馬的長壽老人不僅享受政府給予的補貼,而且還可以拿到外地遊客的紅包。廣西巴馬作為長壽之鄉,前往旅遊的人絡繹不絕,所以稱為長壽老人能夠拿到的遊客的紅包數量也非常可觀,所以也有人懷疑羅美珍老人的年齡因此作假。
羅美珍年齡的傳聞
據說,羅美珍曾給著名的廣西農民運動領導者韋拔群帶領的紅軍送過書信,有人想以此證明羅美珍老人的年齡沒有作假。但是由於時代久遠,羅美珍已經回憶不起當時的情形,因此真實性也無法考證。
另一方面,羅美珍老人的生活習慣也對她的長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過去的日子裡,要養活五個孩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生活十分艱苦,因此羅美珍老人的日子也一直過的比較清貧。據她的兒子介紹,羅美珍喜歡吃素菜,尤其是青菜和山芋,在過去吃不上飯的日子裡,羅美珍老人經常吃野菜充飢。
可能是苦日子過慣了,羅美珍每天早上六點都會准時起床,起來喂喂豬,澆澆菜。這些對羅美珍來說已經成為了習慣。提起羅美珍,同村老人和羅美珍的子女們大都第一時間想起來她的勤快。在他們的印象里,羅美珍好像每天都很忙,不僅要忙著打理家務,做飯洗衣,白天還要下地幹活,125歲還上山砍竹子。
年邁的羅美珍幾乎每天都要爬山,要走很多崎嶇的山路,盡管很累,但是羅美珍每天都會堅持這個習慣,即使到了125歲,還是會上山砍竹子。每天晚上九點都會按時睡覺作息十分規律。
『柒』 天山腳下有一長壽老人119歲還上山
那真好呀,說明天山的水養人啊,空氣好啊,那兒肯定沒有污染,天然氧吧,適合人居住。
『捌』 描寫老人爬山的句子
腿上灌了鉛,步履蹣跚,舉步維艱
『玖』 浙江一102歲老人徒步2公里赴約103歲閨蜜,她們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一名102歲的老人徒步2公里赴約103歲的閨蜜,這樣一段佳話真的讓人很羨慕,她們長壽的秘訣可能和生活習慣有關系。
浙江102歲老奶奶徒步2公里與103歲閨蜜赴約,她們的友誼讓人羨慕。百歲長壽老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樂觀、愛運動和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拾』 老年人爬山的利弊
1、老年人要量力而行。
老年人體內各個器官功能都在衰退,而爬山是一項耗氧量很大的運動。准備爬山的老人,一定要先進行一些強度不大的運動,以便有個適應過程。爬山中,求勝心不要太強,一旦覺得身體不舒服,應馬上停止運動。
2、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有人陪同。
這類患者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確定運動量。即使可以登山,也要在家人、朋友的陪同下進行,注意隨身攜帶葯物。
3、糖尿病患者要警惕低血糖。
醫生指出,登山有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體重和降血糖,但是也要特別小心預防低血糖。這類患者在爬山前應少吃一些食物或在飯後一小時開始爬山。此外,糖尿病患者一旦傷口破潰很容易感染,因此登山必須穿好鞋襪,而且襪子不能太薄;要選擇好走的路,防止摩擦磕碰,回家後也要記得在洗浴時仔細檢查自己身上有沒有細小傷口,如果有要及時消毒處理,老是不癒合的傷口更要及時就醫。
4、骨關節病患者最好別登山。
以上山為例,人的膝蓋經常保持半屈狀態運動,上山又很費力,這樣對於膝蓋關節的磨損很大。經常有老人登山後膝蓋就疼,其實往往就是由於磨損造成的。但許多老人卻認為是沒有活動開而造成的,於是更加拚命活動,結果磨損越來越厲害。這類人可以選擇慢走來健身。
5、早晨登山要注意。
要指出的是,很多人都喜歡早上去爬山,其實早上並不是最適合爬山的時間。這是因為,早晨空氣中水分大,污染物都彌散在水氣中,人呼吸後對健康不利。而經過一夜的休息,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這時登山,鍛煉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如果一定要選擇早上,最好在太陽出來後去爬山,但登山的最好時間還是下午三四點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