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養生菜是什麼
大家好,我是【四海少帥】頭條號的小編。【四海少帥】里都是健康科普知識,您可以先訂閱以後再看或者轉發給你關心的人。
以上來源於網路侵刪
㈡ 長壽菜吃有什麼好處
長壽菜,別名甘薯葉,旋花科甘薯屬,原產巴西、秘魯等地,明朝從版新加坡引入我國,現在廣東、權福建等地有所種植,食用薯塊。近年來廣西、廣東、香港等地食用其嫩莖尖和嫩葉,因其營養豐富,保健功能強,味道鮮美,被譽為「蔬菜皇後」。
㈢ 馬齒莧在梅縣叫什麼名
【學名】Portulaca oleracea Linn.
【英文名】Purslane
【科屬】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幼嫩莖葉、馬齒莧科 Portulacaceae。
【別名】長命菜、五行草、安樂菜、馬齒莧、酸米菜、長壽菜。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
【來源】本品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 L。 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採收,除去殘根及雜質,洗凈,略蒸或燙後曬干。
【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曲淑岩報道馬齒莧乙醇提取物對志賀氏和佛氏付赤痢桿菌有顯著的抑製作用。水煎劑對志賀氏、宋內氏、斯氏及費氏痢疾桿菌均有抑製作用,但痢疾桿菌在馬齒莧肉湯中多次傳代後能產生明顯的抗葯性。醇浸物或水煎劑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製作用;對某些致病真菌如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等,也有不同的抑製作用。對結核桿菌無抑製作用;對小鼠腹腔注射大腸桿菌感染,用醇提液或醇提後殘渣水煎液均無效。1992年馬慕英報道了深圳市菜市場出售的野生馬齒莧對多種常見的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結果表明,馬齒莧對多種常見的食品污染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即使稀釋到12.5%的濃度仍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尤其是對許多細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變形桿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蠟樣芽孢桿菌等抑菌作用較強,而對藤黃八疊球菌不抑制,對霉狀桿菌抑製作用不明顯。馬齒莧對一些黴菌也有抑製作用,如對總狀毛霉、赤霉、交鏈孢霉、黃麴黴等抑製作用也較強;而對黑根霉、綠色木霉、黑麴黴無抑菌作用,對酵母菌無抑菌作用。
2.對平滑肌的作用 1985年曲淑岩報道馬齒莧提取液(水煎濃縮加酒精去掉沉澱製成)及其分離的結晶氯化鉀對豚鼠、大鼠及家兔離體、犬的在位子宮皆有明顯的興奮作用。馬齒莧注射液2ml(相當於生葯5-10g),比用麥角新鹼0.2mg為強,較用垂體後葉素10單位為弱;而用4-6ml則與垂體後葉素10單位相仿。從馬齒莧中分離的氯化鉀結晶對大鼠離體回腸有明顯的收縮作用,其作強度與前列腺素E1,200ug、新斯的明0.25mg相似,而20%煎劑0.2ml對離體豚鼠小腸有抑製作用。此後國外學者SunbhanichM等研究了馬齒莧新鮮植物榨的水汁及沸水提取物對離體豚鼠腸蠕動及離體的心房和氣管收縮的影響。結果表明,對於離體回腸,水汁和沸水提取物都使收縮的緊張度、振幅、頻率增強。這種作用與乙醯膽鹼類似,而且是劑量依賴性的。但是,收縮的緊張度和蠕動的增加可輕微地被阿托品阻斷。兩種類型的制劑均顯示出劑量依賴性的對心臟心肌收縮力和收縮速率的作用,以及對離體氣管條的鬆弛作用。這些作用與異丙腎上腺素產生的作用類似,並且可被心得安(2.1x10(-5)mol/L)完全阻斷。馬齒莧對離體豚鼠回腸和心房的作用結果提示該葯可分別作為鬆弛劑和強心劑,其對支氣管的擴張作用可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
3.對骨骼肌的作用:
OkwuasabaF等於1987年報道馬齒莧水提取物有獨特的使離體和在體骨骼肌舒張的特性,將此水提取物局部用於脊髓損傷所致的骨骼肌強直有效。作者又進一步研究了馬齒莧的各種提取物的葯理活性,並與水提取物作了比較。結果表明,就對大白鼠膈神經一偏側膈肌(MS和NS)及蛙腹直肌標本的抑製作用而論,馬齒莧的各種提取物[甲醇(MEE),乙醚(DEE)及可透析的(DIF)提取物]的作用相似而且與水提取物(AEE)的作用也十分相似。
此3種提取物均具有:
3.1.產生由開始時顫搐張力的增加隨後長時間持續抑制所組成的雙相反應;
3.2.顯著降低K+和咖啡因所致攣縮的顫搐/強直比例;
3.3.衰減激動劑煙鹼所致腹直肌攣縮。不可透析的(NDF)提取物儀顯示很輕微的肌肉舒張作用而不衰減激動劑煙鹼引起的攣縮。其作用機理可推測為:馬齒莧水提取物和有機溶劑提取物通過干擾各種鈣池而產生肌肉舒張,這些鈣池與興奮一收縮偶聯如起動鈣和細胞內鈣池有關。咖啡因引起的收縮部分地是通過動員肌漿網(SR)鈣池,而干擾這種鈣池的動員,則可以部分地解釋所觀察到的各種不同的馬齒莧提取物對咖啡因收縮的衰減。這些提取物的其它作用如對顫搐(MS)和強直張力的抑制可以用類似機理解釋。這些提取物的IC50的強度順序為DIF≥MEE>DEE。因甲醇比乙醚的分配系數低,可能甲醇提取物中含有更多的馬齒莧肌肉舒張作用的活性成分。根據DIF具有明顯的作用以及以前使用高壓液相層析提取的100%乙腈部分沒有骨骼肌舒張作用,可以認為馬齒莧的有效成分中可能包括極性成分。
4.對子宮的作用:李守柔等於1979年報道,馬齒莧對動物子宮有兩種相反的作用,一為興奮作用,系馬齒莧中分得的氯化鉀;一為抑製作用,系馬齒莧中的有機成分。鉀鹽主要存在於莖中,有機成分主要存在於葉中。
5.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蘭州醫學院報道,20%水煎劑0.2ml對離體蛙心有抑製作用。對麻醉狗靜脈注射3ml/只,呼吸、血壓、心跳均無明顯影響。
6.促潰瘍癒合作用:全國中草葯匯編報道,本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樣物質,故能促進上皮細胞的生理功能趨於正常。
7.其它作用:StefanovZH等報道馬齒莧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提取物能延長四氧嘧啶所致嚴重糖尿病大鼠和兔的生命,但不影響血糖水平,提示馬齒莧提取物可改善脂質代謝的紊亂。
【源形態】一年生草本,長可達35厘米。莖下部匍匐,四散分枝,上部略能直立或斜上,肥厚多汁,綠色或淡紫色,全體光滑無毛。單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肉質肥厚,長方形或匙形,或倒卵形,先端圓,稍凹下或平截,基部寬楔形,形似馬齒,故名「馬齒莧」。夏日開黃色小花。蒴果圓錐形,自腰部橫裂為帽蓋狀,內有多數黑色扁圓形細小種子。
【性狀】本品多皺縮捲曲,常結成團。莖圓柱形,長可達30cm,直徑0。1~0。2cm,表面黃褐色,有明顯縱溝紋。葉對生或互生,易破碎,完整葉片倒卵形,長1~2。5cm,寬0。5~1。5cm;綠褐色,先端鈍平或微缺,全緣。花小,3~5朵生於枝端,花瓣5,黃色。蒴果圓錐形,長約5mm,內含多數細小種子。氣微,味微酸。
【鑒別】取本品粉末2g,加鹽酸乙醇溶液(1→20)15ml,加熱迴流10分鍾,趁熱濾過。取濾液2ml,加3%碳酸鈉溶液1ml,置水浴中加熱3分鍾後,在冰水中冷卻,加活性炭少量,攪拌,濾過,濾液加新制的重氮對硝基苯胺試液2滴,顯紅色。
【性味歸經】酸,寒。歸肝、大腸經。
【功用主治】 適用於痢疾(大便半干半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現代大多用於治療腸炎、急性關節炎、膀胱炎、尿道炎、肛門炎、痔瘡出血等。
【宜食】適宜腸胃道感染之人食用;適宜皮膚粗糙乾燥,維生素A缺乏症,角膜軟化症,眼乾燥症,夜盲症的人食用;適宜小兒單純性腹瀉,小兒百日咳者食用;適宜鉤蟲病患者食用;適宜婦女赤白帶下及孕婦臨產時食用;適宜矽肺患者食用。
【忌食】凡脾胃索虛,腹瀉便溏之人忌食;懷孕婦女,尤其是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忌食,因馬齒莧性屬寒滑,食之過多.有滑利之弊。根據前人經驗,馬齒莧忌與甲魚同食,否則會使實用者腸胃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
《食療本草》:「煮粥止痢及疳痢。」《開寶重定新本草》:「馬齒莧,服之長年不白。」《本草經疏》:「長年不白,總言其涼血益血,疾去身輕之功耳。」《本草正義》:「馬齒莧……,治女人赤白帶下,則此症多由濕熱凝滯,寒滑以利導之,而濕熱可泄,又兼能入血破瘀,故亦治赤帶。瀕湖謂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又無一非寒滑二字之成績也。」
《本草經疏》:「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
【按語】
馬齒莧作為一種野菜,中國老百姓食用已久,確實別具風味。夏秋季節,采拔莖葉茂盛、幼嫩多汁者,除去根部,洗後燙軟,將汁輕輕擠出,拌人食鹽、米醋、醬油、生薑、大蒜、麻油等佐料和調味品,做冷盤吃,味道鮮美,滑潤可口。也可烙餅,做餡蒸食。我國許多地方的群眾,至今還有將馬齒莧洗凈,燙過,切碎,曬干,貯為冬菜食用的習慣。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營養成分 每100克馬齒莧鮮嫩莧莖葉含蛋白質2.3克,脂肪0.5克,糖類3克,粗纖維0.7克,鈣85毫克,磷56毫克,鐵巨1.5毫克,胡蘿卜素2.23毫克,維生素BI0. 03毫克,維生素民 O. 11毫克,維生素PP 0.7毫克,維生素 C 23毫克。此外,還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鉀鹽及豐富的檸檬酸、蘋果酸、氨基酸以及生物鹼等成分。維生素A樣物質,故能維持上皮組織如皮膚、角膜及結合膜的正常機能,參與視紫質的合成,增強視網膜感光性能,也參與體內許多氧化過程。馬齒莧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特別是對痢疾桿菌的作用很強,所以.馬齒菜適宜患有急慢性痢疾腸炎以及膀胱炎,尿道炎(輕度尿道畸形也可)的人服食。馬齒莧中含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和多量鉀鹽,以及蘋果酸、檸檬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現代 葯理研究表明: 抑菌試驗: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抑製作用,特別對痢疾桿菌的作用很強。
馬齒莧也屬一名酸米菜,南京地區葯材名叫安樂菜。系馬齒莧科植物。肉質草本,開黃色小花,果實成熟時環狀裂開,分布中國各省。
【赤白痢疾】
馬齒莧60~90克(鮮草加倍),扁豆花3至12克,水煎加紅糖,一日分2次服。或馬齒莧燒存性,研細,以糖水調服。每次服6克,一日2次。
【婦女赤白帶】
鮮馬齒莧,洗凈搗爛絞汁約60克,生雞蛋2個,去黃,用蛋白和入馬齒莧汁中攪和,開水沖服,每日1次。
【黃疸】
鮮馬齒莧絞汁,每次約30克,開水沖服,一日2次。
【爛腿 (臁瘡)】
鮮馬齒莧搗爛,連渣敷於患處。
【小便尿血,便血】
鮮馬齒莧絞汁,藕汁等量,每次半杯 (約60毫升),以米湯和服,一日2次。
【尿道感染,尿余瀝,尿不盡,尿線細,尿畸形】
馬齒莧150克,紅糖90克 , 加水浸泡2小時,文火煎30分鍾,一日一劑,一日服3次。
【用法用量】 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備注】(1)馬齒莧為治菌痢的要葯,可單用本品煎服,也可配合辣蓼等葯同用,以用新鮮者效果較佳。本品在近年來應用范圍有所發展,如用治百日咳、肺結核及化膿性疾患等。由於本品原可做蔬菜食用,即使大量應用也很安全,故是一味值得重視的葯品。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馬齒莧與羿的神話故事 我國上古神話傳說中最著名的射手是羿。據說,羿的所在地是有窮族,他製作的弓箭,善射,無論是高處的、遠處的、動的、細小的,他都百發百中。
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yayu亞雨)、鑿齒、九嬰、大風、封豨(xi希)、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chou籌)華之野,殺九嬰於水之上,繳(zhuo酌)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與擒通)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味道,置堯以為天子。於是天下廣狹、險易,遠近,始有道里。
羿奉堯的命,射掉了危害人類的10個太陽和六種可怕的野獸。從此,不管是寬還是狹窄的地方,是險峻還是易行的地方,是遠還是近,都暢通無阻。
羿只能射下十日之中的9日,一日躲在馬齒莧下倖存下來。太陽為了報答馬齒莧的救命之恩,從此以後無論多麼熱認得天氣,太陽都曬不死馬齒莧。
毒隱翅蟲皮炎
(Paederus fuscipes dermatitis)
毒隱翅蟲皮炎是盛夏季節常見的皮膚病,每年的6~9月份是高發季節。毒隱翅蟲常棲於潮濕的草地之中,亂石腐木之下,晝伏夜出,且喜高空飛行,有較強的趨光性,能分泌一種強酸性的毒液,皮膚接觸後可出現炎症反應。
毒隱翅由皮炎的臨床特點有哪些
1.毒隱翅蟲皮炎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6~9月份最多,特別是陰雨前後的悶熱天氣發病率更高。
2.皮損多於早上起床後發現,反損以面、頸、胸背及四肢暴露部位為主,表現為線狀、斑片狀或點狀的水腫性紅斑,其上分布密集排列的污黃色、白色的水皰或膿皰,線狀皮損猶如竹簽或指甲刮傷一樣,形態多異而不規則。斑片狀皮損與皮膚燒傷相似,皮損的長短,大小,多少不一,一般長的約2~5cm,最長者可達10cm以上。
3.患處皮損灼熱刺痛,嚴重者可伴有惡心、嘔吐、惡寒發燒等全身症狀。病程一般一周左右,皮損乾燥,結痂,脫落而愈。局部可暫時遺留色素沉著斑。
單方可選用馬齒莧(鮮者更佳)搗敷患處,每日2次
2.馬齒莧
purslane
馬齒莧科(Portulacaceae)馬齒莧屬(Portulaca)一些一年生肉質小植物。莖淡紅色,匍匐,葉卵形,基部較狹。花小,黃色,白天開放。馬齒莧(P. oleracea)是分布廣泛的雜草,其變種菜園馬齒莧(P.o. sativa)在一些地區(主要是歐洲)有一定程度的栽培食用。該屬植物生命力極強,甚至在乾燥的荒地上也能生長良好,連根拔出後,仍能利用其保存的水分開花結籽。蒴果蓋裂,種子細小,能長期保存發芽能力。
馬齒莧
別名:馬齒草、馬莧、馬齒菜、馬齒龍芽、五方草、長命菜、九頭獅子草、灰莧、馬踏菜、醬瓣草、安樂菜、酸莧、豆板菜、瓜子菜、長命莧、醬瓣豆草、蛇草、酸味菜、豬母菜、獅子草、地馬萊、馬蛇子菜、螞蟻菜、長壽菜、耐旱菜
拉丁植物名:Portulaca oleracea L.
歸經:大腸;肝經
中葯化學成分
全草含大量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1]
和多量鉀鹽(包括硝酸鉀、氯化鉀、硫酸鉀和其他鉀鹽)[2]。還含多巴(dopa),多巴胺(dopamine)[1],甜菜素(betanidin),異甜菜素(isobetanidin),甜菜式(betanin),異甜菜甙(isobetanin)[3],草酸(oxal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檸檬酸(citric acid),谷氨酸
(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丙氨酸(alanine)以及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4]等。另據報道全草顯生物鹼,香豆精,黃酮,強心甙和蒽甙的反應[4]。並含大量的聚ω3不飽和脂肪酸(ω3-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6]。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除濕 通淋
考證
出自《本草經集注》《本草圖經》:馬齒莧,又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
主治:熱毒瀉痢;熱淋;尿閉;赤白帶下;崩漏;痔血;瘡瘍癰癤;丹毒;瘰癧;濕癬;白禿
生態環境:生於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經》雲:營氣不從,逆於肉里,乃生癰腫。
2.《原病式》雲:諸痛癢瘡,皆屬心火。馬齒艾辛寒能涼血散熱,故主症結,癰瘡疔腫,白禿,及三十六種風結瘡,搗敷則腫散疔根拔,絞汁服則惡物當下,內外施之皆得也。辛寒通利,故寒熱去,大小便利也。苦能殺蟲,寒能除熱,故主殺諸蟲,去寸白,止渴;辛寒能散肺家之熱,故主目盲白翳也。
3.《本草正義》:馬齒莧,最善解癰腫熱毒,亦可作敷葯,《蜀本草》稱其酸寒,寇宗奭謂其寒滑,陳藏器謂治諸腫,破痃癖,止消渴,皆寒涼解熱之正治。蘇恭亦謂飲汁治反胃,金瘡流血,諸淋,破血癖症瘕,則不獨治癰腫,兼能消痞。蘇頌謂治女人赤白帶下,則此症多由濕熱凝滯,寒滑以利導之,而濕熱可泄,又兼能入血破瘀,故亦治赤帶。瀕湖謂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又無一非寒滑二字之成績也。
4.《唐本草》:主諸腫瘺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破血癖症癖,小兒尤良;用汁洗緊唇、面皰、馬汗、射工毒塗之瘥。孟詵:濕癬白禿,以馬齒膏和灰塗效。治疳痢及一切風,敷杖瘡。
5.《食療本草》:明目,亦治疳痢。
6.《本草拾遺》:止消渴。
7.《蜀本草》:主屍腳(人腳無冬夏常拆裂)、陰腫。
8.《開寶本草》:主目盲白瞖,利大小便,去寒熱,殺諸蟲,止渴,破症結癰瘡。又燒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腫,以封之,即根出。生搗絞汁服,當利下惡物,去白蟲。
9.《日用本草》:涼肝退翳。
10.《滇南本草》: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11.《綱目》: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
12.《生草葯性備要》:治紅痢症,清熱毒,洗痔瘡疳疔。
採收和儲藏:8~ 9月割取全草,洗凈泥土,揀去雜質,再用開水稍燙(煮)一下或蒸,上氣後,取出曬或炕干;亦可鮮用。
資源分布:分布於全國各地。
用葯禁忌
《本草經疏》: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
動植物形態
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肥厚多汁,無毛,高10-30cm。莖圓柱形,下部平卧,上部斜生或直立,多分枝,向陽面常帶淡褐紅色。葉互生或近對生;倒卵形、長圓形或匙形,長1-3cm,寬5-15mm,先端圓鈍,有時微缺,基部狹窄成短柄,上面綠色,下面暗紅色。花常3-5朵簇生於枝端;總苞片4-5枚,三角狀卵形;萼片2,對生,卵形,長寬約4cm;花瓣5,淡黃色,倒卵形,基部與萼片同生於子房上;雄蕊8-12,花葯黃色;雌蕊1,子房半下位,花柱4-5裂,線形,伸出雄蕊外。蒴果短圓錐形,長約5mm,棕色,蓋裂。種子黑色,直徑約1mm,表面具細點。花期5-8月,果期7-10月。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葯;涼血葯
炮製方法:揀凈雜質,除去殘根,以水稍潤,切段曬干。
性味:酸;性寒
葯材基源: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全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絞汁。外用:適量,搗敷;燒灰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出處《中華本草》
㈣ 長壽菜的佛教長壽菜
做法
如今山珍海味已經不再是人們對於吃的追求了,倒是更關注如何吃得健康和純天然。其實很久很久以前,我們的老祖宗已經在研究長壽的秘方,不惜遠赴荒郊、深山尋覓良葯。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被他們發現延年益壽的美食,並流傳至今,民間稱之為「長壽菜」……
長壽菜之一:含碘冠軍——海帶
【食用方法】:將海帶或海菜泡發好,入砂鍋中加入一點淡菜煲至熟後,再加入適量的蒜茸、橄欖油及鹽,調煮成海帶湯即可食用。
【詳細介紹】:海帶為大葉藻植物大葉藻的全體,又名海草、昆布等,生活在海水中,柔韌而長如帶子,故得其名。海帶具有較高的營養保健價值,被譽為「海上蔬菜」、「長壽菜」、「含碘冠軍」。
醫學研究發現,海帶中的鈣具有防止血液酸化作用,而血液酸化正是導致癌變的因素之一。海帶中的有機碘有類激素樣作用,能提高人體內生物活性物質功能,能促進胰島素及腎上腺素質激素的分泌,提高脂蛋白酯酶活性,促進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臟、脂肪、肌肉組織的代謝和利用,從而發揮其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海帶含有豐富的鉀,鉀有平衡鈉攝入過多的作用,並有擴張外周血管作用,因此能防治高血壓。
長壽菜之二:氨基酸皇後——香菇
【食用方法】:乾隆年間的「滿漢全席」中就有「炒冬菇」等菜餚,製法是將它與冬筍一起烹制食用。
【歷史傳說】:「燒香菇」又名「長壽菜」,原是明代宮廷名菜,後流傳於民間。香菇是食用菌中的上品,素有「蘑菇皇後」之稱。它含有30多種酶和18種氨基酸,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香菇中含有7種。每100克干香菇中含有蛋白質13克,還含有其它各種營養成分。
相傳明代建都金陵(今南京)時,正遇天下大旱,災情嚴重。明太祖朱元璋祈神求雨,帶頭吃素數月,胃口不佳。這時軍師劉伯溫正好從浙江龍泉縣回到南京城,特地將從他家鄉帶來的著名特產香菇,浸泡以後加調味製成一道「燒香菇」的美味菜餚給朱元璋品嘗。朱元璋未及下筷,就聞到一陣陣香味,吃後感到此菜香味濃郁,軟熟適口,滋味異常鮮美,連連稱贊它是一道少見的好菜。
隨後,劉伯溫給他講述了龍泉香菇的特點以及古時浙江慶元流傳香姑女逃難食香菇遇救的故事。傳說一名姑娘,為躲避財主迫害逃至荒山,餓昏在地,醒來後吃了這里生長的香菇,不僅恢復了健康,後來還活到百歲以上。從此,朱元璋在宮中經常食用此菜,而且還稱它「長壽菜」。
【歷史來源】:
1. 燒香菇是明朝宮廷名菜。香菇是食用菌中的上品,素有「蘑菇皇後」之稱。它含有 30多種酶和 18種氨基酸。人體所需要的 8種氨基酸,它含有7種。每 100克干香蘑含有蛋白質 13克,還含有其它各種營養成分。它歷來為素菜之冠,早在戰國時期就作為菜中美味,在《呂氏春秋》中就有「味之美者,越駱之菌」的記載。到了明朝,香菇成為宮廷中著名的「長壽菜。」
2. 相傳,明代建都金陵(今南京)時,正遇天下大旱,災情嚴重。明太祖朱元璋為了祈佛求雨,帶頭戒葷吃素數月,胃口日益不佳。這時,軍師劉伯溫正好從浙江龍皋回到金陵,特地從家鄉帶來著名特產香菇,浸泡好後,加上調料,做成一道「燒香菇」獻給朱元璋品嘗,朱元璋還未下筷,就聞到陣陣香味,吃後更感到香味濃郁,軟熟適口,異常鮮美,連連稱贊是一道少見的好菜。因問軍師劉伯溫:「此菜滋味為何這樣鮮美,此物生在何處?」劉伯溫軍師便將浙江龍泉縣香菇的特點,以及古時浙江慶元地方傳說的一位名叫「香姑」的姑娘,為躲避財主的迫害逃往山區,餓昏在地,醒來後吃了這里生長的香菇後,不僅恢復,還活到百歲以上的故事,一一告知了朱元璋。從此朱元璋在宮中經常食用此菜,無論在國宴還是日常用膳中,都稱它為「長壽菜。」傳至清代,清宮御膳房也將它作為席上珍懂。在乾隆時代的「滿漢全席」中就有「香蕈鴨」。「炒香菇」的菜餚,有製法與配料有所不同,是將冬菇和雞等葷素食物一起食用。
3. 香菇軟韌可口,滋味鮮美而香,酒飯均宜,老幼最喜食用,不愧為「素菜之冠。」
長壽菜之三:天然保健品——蕨菜
【食用方法】:將蕨菜洗凈用開水焯一下,後炒食或沖湯;還可干制,將其稍加蒸煮,曬干,食時用水浸泡。蕨菜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歷史傳說】:蕨菜又稱長壽菜,也有稱為龍爪、龍頭草等,它是野生植物,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稱,產自深山,全國均有分布,東北、西北、內蒙古較多。蕨菜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
【歷史來源】:傳說,當年康熙皇帝每年夏天都要到熱河行宮木蘭圍場去打獵,路經六旗三十六營。每次皇帝來,這些旗營的頭人都要拿著金銀財寶去進貢,以表忠心。有一次,金鳳營的頭人海通,沒什麼可進貢的,便提著一小袋蕨菜前去進貢,說:「這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去痰生津、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常吃眼清目明,膚色潤滑,長命百歲。」海通還用碧玉色的蕨菜做出一道菜,並拼成一個「壽」字,康熙急忙品嘗,果然香氣沁透脾胃,口感脆、嫩、滑,一時食慾大開,精神清爽。
長壽菜之四:天然抗生素——馬齒莧
【食用方法】:選用馬齒莧幼嫩多汁的莖,除去須根,洗凈後用沸水煮熟,再用鹽漬一下,冷開水洗凈,擠干水分即可。
【詳細介紹】:馬齒莧又稱五行草,在我國分布甚廣,是一種古籍上早有記載的對人類有貢獻的野生佳蔬。由於它鮮食干食均可,作草當糧都行,而且有著很好的醫療作用。因此,我國民間又叫它「長壽菜」、「長命菜」。
馬齒莧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外,也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和多量鉀鹽。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島素分泌,調節人體內糖代謝,具有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穩定的作用;鉀鹽可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馬齒莧還含有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有效成分,常食用能預防血小板凝聚、冠狀動脈痙攣和血栓形成,從而有效地防止冠心病。
經葯理實驗證實,馬齒莧對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多種細菌都有較強抑製作用,有「天然抗生素」的美稱。民間常用鮮馬齒莧120克(干60克)、粳米60克煮粥,或用鮮馬齒莧絞取汁液和大劑量水煎液,來治療濕熱腹瀉、急性腸炎、痢疾等症,是一味清熱、解毒、消炎的天然良葯。
㈤ 武漢有什麼特色菜
武漢的特色菜包括:熱乾麵、豆皮、煨湯、豆絲、糊湯粉等。
1、熱乾麵
武漢熱乾麵與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面、北方的炸醬面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武漢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
2、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
3、煨湯
如果要想品味一下武漢的煨湯, 「小桃園」是最好的選擇。這個小店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人稱「煨湯專家」,是來自湖北美食之鄉黃陂的祖傳秘方。
4、豆絲
」福慶和」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在六渡橋一帶,以經黃陂風味的豆絲著稱。粉質欽滑,味鮮可口。豆絲是武漢市黃陂區三大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其他還有黃陂三鮮、黃陂糍粑)。
5、糊湯粉
糊湯粉,著名武漢漢族小吃,是與油條相配的小吃品種,凡賣糊湯粉,必賣油條。被譽為「武漢一絕」的鮮魚糊湯粉泡油條,是經典的漢味名吃。
㈥ 廚行天下游戲攻略
這個游戲不是一般的漫長,我玩了一半就玩不動了。建議下個破解的玩玩。網上有。
==廚行天下==完整詳細攻略
我是先將級別升到35(游戲里npc的最高級34),然後再走情節的。這樣情節比較連貫。
劇情主線:
廚行天下序章:初出茅廬廣州(酒館)——川幫(廳)斗黃聰必敗——長安(市場)
一章:風雲乍起凈素山莊(廂房)——凈素山莊(廂房)——上京(酒館)戰斗可選
二章:初露鋒芒一品堂(大廳)——一品堂(廂房)——一品堂(大廳)斗黑暗使
三章 :(忘了名) 一品堂(大廳)——一品堂(廂房)——一品堂(大廳)——黑暗料理界(廳)(不送書:斗黑暗酒使,右護法,黑暗色使。)——一品堂(廳)(正派:不送書或送書後承認事實。邪派:送書後隱瞞事實。)
四章:柳暗花明(正派) 一品堂(廂房)——一品堂(廂房)——粵幫(廳)——粵幫(廂房)
五章:烏雲蔽日 長安(酒)——長安(市場)——川幫(廳)——孔府(廳)斗薛幫主
六章:水落石出 廚神小屋(廳)斗廚神——黑暗料理界(廳)斗黑暗色使,黑暗香使,右護法,玄武。
四章:走投無路(邪派) 一品堂(廂房)斗薛幫主——長安(酒)——凈素庄(廳)斗 白虎必敗
五章:誤入歧途 高麗(廂房)——高麗(廂房)——高麗(廳)
六章:巔峰之戰 黑暗料理界(廳)斗右護法,左護法,唐吟——孔府(廳)斗族長— —川幫(廳)斗黃聰——凈素庄(廳)斗廚神
心得:主練蛋炒飯和酸辣湯。升到頂後(3個月亮)能學會廚神炒飯和極品濃湯,這兩招很厲害而且中期就能會。好用。將這兩招升到一顆星時就可以學會組合技「登峰造極」。過關必備,尤其是走邪派。
下面是私塾考試答案
1. (雲南) 人把螞蟻當做下酒菜。
2. (印度)不屬於世界三大烹飪體系。
3. (商朝)奠定了中華美食的基礎
4. (娃娃魚)不屬於我國古代的「山珍海味」 。
5. (山海宴)不屬於中國五大名宴。
6. (川菜)享有「一菜一味」 「百菜百味」 美譽。
7. (市公狗肉)不屬於浙菜。
8. (微菜)以烹制山野海味聞名。
9. (斜刀劈)不屬於劈功。
10. (無為熏鴨)不屬於湘菜。
11. (時間長)不是蒸的秘訣。
12. (汕頭菜)不屬於粵菜形成的代表。
13. (油爆雙脆) 不屬於川菜。
14. (泡椒)不屬於川菜的「三椒」 。
15. (浙菜)多來自於民間。
16. (湘菜)不屬於中國「四大菜系」 。
17. (湘菜)多以辣椒、熏臘為原料。
18. (煙台菜)不屬於魯菜形成的代表。
19. (牛肉)不宜與栗子共食。
20. (玻璃白菜) 不屬於魯菜。
21. (鹽)能減輕苦瓜的苦味。
22. (紫龍脫袍)不屬於微菜。
23. (綠豆) 不宜與狗肉共食。
24. (耦)宜與鱔魚共吃。
25. (芙蓉干貝)不屬於蘇菜。
26. (花生)不宜與黃瓜共食。
27. (莧菜)不宜與甲魚共食。
28. (蔥)可去除米飯的糊焦味。
29. (豌豆黃)不屬於閩菜。
30. (長壽菜)不屬於粵菜。
31. (香醋) 不是食醋。
32. (雞肉)不宜與芹菜共食。
33. (黑炒) 不屬於炒法。
34. 」荔枝魷魚卷「屬於(異形配) 。
35. 一般用(黃酒) 調味。
36. 五味調和的美食觀出自(黃帝內經)。
37. 做菜時醋加多了,可加些(米酒)。
38. 刮魚鱗前,先將魚放在(冷水) 泡較好。
39. 勾芡分為(厚芡與薄芡)兩種。
40. 南豆腐用(豆漿)煮成。
41. 去皮土豆放在冷水中容易變色,可放入少許(醋) 。
42. 受中國飲食文化影響最大的國家是(日本) 。
43. 古代,帶骨的菜餚放在(左邊) 。
44. 干煸是(川菜)系中具特色一種烹制方式。
45. 把雞鴨肉在燒水中瓢(飛水)
46. 文菜最具特色烹飪方法是(糟) 。
47. 新鮮魚去除土腥味(烹飪時加入酒) 。
48. 最基礎的刀法是(切) 。
49. 殺雞前,用(八十度) 的燒水燙雞毛最適合。
50. 植物性原料多用(開水) 。
51. 汽鍋雞起源於(雲南) 。
52. 洗香菇沙較易落(朝一個方向攪) 。
53. 洗魚時苦膽破了應立即用(白酒)洗刷。
54. 淮楊菜是(蘇菜)的別稱。
55. 火候是決定煎魚成敗的關鍵,(油多) 是錯誤的訣竅。
56. 炒青菜時忌放(醋) 。
57. 燉煮食物時,(食物變軟之後)放入調味料為宜。
58. 燒豆腐不宜放入(蔥)
59. 燴適用(中火)。
60. 熱油鍋俗稱(五六成熱) 。
61. 煎適用(小火)。
62. 煨適用(文火)。
63. 煮燒土豆該用(文火)為宜。
64. 煮白蝦時候,在開水中放(檸檬片)為宜。
65. 煮綠豆忌用(鐵鍋) 。
66. 煮羊肉放入(羅卜)同煮能去腥味。
67. 煮老鴨時宜在鍋里放(田螺) 。
68. 煮藕忌用(鐵鍋) 。
69. 煮麵條加少量(食鹽)防止面條變糊變爛。
70. 煮飯時往水裡滴幾滴(醋) ,米飯會更加有食慾。
71. 爆炒菜用(平底盤)。
72. 白切肉源於(滿族) 。
73. 砂糖和食鹽調味,先放(砂糖) 。
74. 花椒舊稱(秦椒) 。
75. 蘇菜起源於(南北朝) 。
76. 蘿卜含糖量最多是在(蘿卜中部) 。
77. 要把牛肉燉爛,可往鍋里加幾片(山楂片) 。
78. 觀察魚類的(魚腮)來分別魚的新鮮度。
79. 質量最佳的竹筍是(黃泥筍) 。
80. 避免炸食物時彈油,可往鍋里放些(鹽) 。
㈦ 馬齒莧有什麼作用
馬齒莧目錄[隱藏]
馬 齒 莧
馬齒莧定義
營養成分
葯方選錄
馬齒莧與羿的神話故事
馬齒莧單方治療毒隱翅蟲皮炎
食療價值
馬齒莧完整植珠1.中葯
[編輯本段]馬 齒 莧
莧科 莖肉質 蒴果 上下開裂 裂開後種子彈出
[編輯本段]馬齒莧定義
【學名】Portulaca oleracea Linn.
【英文名】Purslane
【科屬】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幼嫩莖葉、馬齒莧科 Portulacaceae。
【別名】長命菜、五行草、安樂菜、馬齒莧、酸米菜、長壽菜、麻子菜。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
【來源】本品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 L。 的乾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採收,除去殘根及雜質,洗凈,略蒸或燙後曬干。
【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曲淑岩報道馬齒莧乙醇提取物對志賀氏和佛氏付赤痢桿菌有顯著的抑製作用。水煎劑對志賀氏、宋內氏、斯氏及費氏痢疾桿菌均有抑製作用,但痢疾桿菌在馬齒莧肉湯中多次傳代後能產生明顯的抗葯性。醇浸物或水煎劑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製作用;對某些致病真菌如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等,也有不同的抑製作用。對結核桿菌無抑製作用;對小鼠腹腔注射大腸桿菌感染,用醇提液或醇提後殘渣水煎液均無效。1992年馬慕英報道了深圳市菜市場出售的野生馬齒莧對多種常見的食品污染菌的抑菌作用。結果表明,馬齒莧對多種常見的食品污染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即使稀釋到12.5%的濃度仍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尤其是對許多細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變形桿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蠟樣芽孢桿菌等抑菌作用較強,而對藤黃八疊球菌不抑制,對霉狀桿菌抑製作用不明顯。馬齒莧對一些黴菌也有抑製作用,如對總狀毛霉、赤霉、交鏈孢霉、黃麴黴等抑製作用也較強;而對黑根霉、綠色木霉、黑麴黴無抑菌作用,對酵母菌無抑菌作用。
2.對平滑肌的作用 1985年曲淑岩報道馬齒莧提取液(水煎濃縮加酒精去掉沉澱製成)及其分離的結晶氯化鉀對豚鼠、大鼠及家兔離體、犬的在位子宮皆有明顯的興奮作用。馬齒莧注射液2ml(相當於生葯5-10g),比用麥角新鹼0.2mg為強,較用垂體後葉素10單位為弱;而用4-6ml則與垂體後葉素10單位相仿。從馬齒莧中分離的氯化鉀結晶對大鼠離體回腸有明顯的收縮作用,其作強度與前列腺素E1,200ug、新斯的明0.25mg相似,而20%煎劑0.2ml對離體豚鼠小腸有抑製作用。此後國外學者SunbhanichM等研究了馬齒莧新鮮植物榨的水汁及沸水提取物對離體豚鼠腸蠕動及離體的心房和氣管收縮的影響。結果表明,對於離體回腸,水汁和沸水提取物都使收縮的緊張度、振幅、頻率增強。這種作用與乙醯膽鹼類似,而且是劑量依賴性的。但是,收縮的緊張度和蠕動的增加可輕微地被阿托品阻斷。兩種類型的制劑均顯示出劑量依賴性的對心臟心肌收縮力和收縮速率的作用,以及對離體氣管條的鬆弛作用。這些作用與異丙腎上腺素產生的作用類似,並且可被心得安(2.1x10(-5)mol/L)完全阻斷。馬齒莧對離體豚鼠回腸和心房的作用結果提示該葯可分別作為鬆弛劑和強心劑,其對支氣管的擴張作用可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
3.對骨骼肌的作用:
OkwuasabaF等於1987年報道馬齒莧水提取物有獨特的使離體和在體骨骼肌舒張的特性,將此水提取物局部用於脊髓損傷所致的骨骼肌強直有效。作者又進一步研究了馬齒莧的各種提取物的葯理活性,並與水提取物作了比較。結果表明,就對大白鼠膈神經一偏側膈肌(MS和NS)及蛙腹直肌標本的抑製作用而論,馬齒莧的各種提取物〔甲醇(MEE),乙醚(DEE)及可透析的(DIF)提取物〕的作用相似而且與水提取物(AEE)的作用也十分相似。
此3種提取物均具有:
3.1.產生由開始時顫搐張力的增加隨後長時間持續抑制所組成的雙相反應;
3.2.顯著降低K+和咖啡因所致攣縮的顫搐/強直比例;
3.3.衰減激動劑煙鹼所致腹直肌攣縮。不可透析的(NDF)提取物儀顯示很輕微的肌肉舒張作用而不衰減激動劑煙鹼引起的攣縮。其作用機理可推測為:馬齒莧水提取物和有機溶劑提取物通過干擾各種鈣池而產生肌肉舒張,這些鈣池與興奮一收縮偶聯如起動鈣和細胞內鈣池有關。咖啡因引起的收縮部分地是通過動員肌漿網(SR)鈣池,而干擾這種鈣池的動員,則可以部分地解釋所觀察到的各種不同的馬齒莧提取物對咖啡因收縮的衰減。這些提取物的其它作用如對顫搐(MS)和強直張力的抑制可以用類似機理解釋。這些提取物的IC50的強度順序為DIF≥MEE>DEE。因甲醇比乙醚的分配系數低,可能甲醇提取物中含有更多的馬齒莧肌肉舒張作用的活性成分。根據DIF具有明顯的作用以及以前使用高壓液相層析提取的100%乙腈部分沒有骨骼肌舒張作用,可以認為馬齒莧的有效成分中可能包括極性成分。
4.對子宮的作用:李守柔等於1979年報道,馬齒莧對動物子宮有兩種相反的作用,一為興奮作用,系馬齒莧中分得的氯化鉀;一為抑製作用,系馬齒莧中的有機成分。鉀鹽主要存在於莖中,有機成分主要存在於葉中。
5.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蘭州醫學院報道,20%水煎劑0.2ml對離體蛙心有抑製作用。對麻醉狗靜脈注射3ml/只,呼吸、血壓、心跳均無明顯影響。
6.促潰瘍癒合作用:全國中草葯匯編報道,本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樣物質,故能促進上皮細胞的生理功能趨於正常。
7.其它作用:StefanovZH等報道馬齒莧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提取物能延長四氧嘧啶所致嚴重糖尿病大鼠和兔的生命,但不影響血糖水平,提示馬齒莧提取物可改善脂質代謝的紊亂。
【源形態】一年生草本,長可達35厘米。莖下部匍匐,四散分枝,上部略能直立或斜上,肥厚多汁,綠色或淡紫色,全體光滑無毛。單葉互生或近對生;葉片肉質肥厚,長方形或匙形,或倒卵形,先端圓,稍凹下或平截,基部寬楔形,形似馬齒,故名「馬齒莧」。夏日開黃色小花。蒴果圓錐形,自腰部橫裂為帽蓋狀,內有多數黑色扁圓形細小種子。
【性狀】本品多皺縮捲曲,常結成團。莖圓柱形,長可達30cm,直徑0。1~0。2cm,表面黃褐色,有明顯縱溝紋。葉對生或互生,易破碎,完整葉片倒卵形,長1~2。5cm,寬0。5~1。5cm;綠褐色,先端鈍平或微缺,全緣。花小,3~5朵生於枝端,花瓣5,黃色。蒴果圓錐形,長約5mm,內含多數細小種子。氣微,味微酸。
【鑒別】取本品粉末2g,加鹽酸乙醇溶液(1→20)15ml,加熱迴流10分鍾,趁熱濾過。取濾液2ml,加3%碳酸鈉溶液1ml,置水浴中加熱3分鍾後,在冰水中冷卻,加活性炭少量,攪拌,濾過,濾液加新制的重氮對硝基苯胺試液2滴,顯紅色。
【性味歸經】酸,寒。歸肝、大腸經。
【功用主治】 適用於痢疾(大便半干半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現代大多用於治療腸炎、急性關節炎、膀胱炎、尿道炎、肛門炎、痔瘡出血等。
【宜食】適宜腸胃道感染之人食用;適宜皮膚粗糙乾燥,維生素A缺乏症,角膜軟化症,眼乾燥症,夜盲症的人食用;適宜小兒單純性腹瀉,小兒百日咳者食用;適宜鉤蟲病患者食用;適宜婦女赤白帶下及孕婦臨產時食用;適宜矽肺患者食用。
【忌食】凡脾胃索虛,腹瀉便溏之人忌食;懷孕婦女,尤其是有習慣性流產的孕婦忌食,因馬齒莧性屬寒滑,食之過多。有滑利之弊。根據前人經驗,馬齒莧忌與甲魚同食,否則會使實用者腸胃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
《食療本草》:「煮粥止痢及疳痢。」《開寶重定新本草》:「馬齒莧,服之長年不白。」《本草經疏》:「長年不白,總言其涼血益血,疾去身輕之功耳。」《本草正義》:「馬齒莧……,治女人赤白帶下,則此症多由濕熱凝滯,寒滑以利導之,而濕熱可泄,又兼能入血破瘀,故亦治赤帶。瀕湖謂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又無一非寒滑二字之成績也。」
《本草經疏》:「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
【按語】
馬齒莧作為一種野菜,中國老百姓食用已久,確實別具風味。夏秋季節,采拔莖葉茂盛、幼嫩多汁者,除去根部,洗後燙軟,將汁輕輕擠出,拌人食鹽、米醋、醬油、生薑、大蒜、麻油等佐料和調味品,做冷盤吃,味道鮮美,滑潤可口。也可烙餅,做餡蒸食。我國許多地方的群眾,至今還有將馬齒莧洗凈,燙過,切碎,曬干,貯為冬菜食用的習慣。
[編輯本段]營養成分
研究表明,馬齒莧所含的SL3脂肪酸比任何其他已研究過的綠葉蔬菜都多,半杯馬齒莧含有300-400毫克的d-亞油酸,它是菠菜含量的6-7倍。SL3脂肪酸是形成細胞膜,尤其是腦細胞膜與眼細胞膜所必需的物質。馬齒莧還含有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E可防止細胞膜的破壞。每半杯馬齒莧約含12.2毫克維生素E,是菠菜中含量的7倍多。
每100克馬齒莧鮮嫩莧莖葉含蛋白質2.3克,脂肪0.5克,糖類3克,粗纖維0.7克,鈣85毫克,磷56毫克,鐵巨1.5毫克,胡蘿卜素2.23毫克,維生素BI0. 03毫克,維生素民 O. 11毫克,維生素PP 0.7毫克,維生素 C 23毫克。此外,還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鉀鹽及豐富的檸檬酸、蘋果酸、氨基酸以及生物鹼等成分。維生素A樣物質,故能維持上皮組織如皮膚、角膜及結合膜的正常機能,參與視紫質的合成,增強視網膜感光性能,也參與體內許多氧化過程。馬齒莧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等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特別是對痢疾桿菌的作用很強,所以.馬齒菜適宜患有急慢性痢疾腸炎以及膀胱炎,尿道炎(輕度尿道畸形也可)的人服食。馬齒莧中含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和多量鉀鹽,以及蘋果酸、檸檬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現代 葯理研究表明: 抑菌試驗: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抑製作用,特別對痢疾桿菌的作用很強。
馬齒莧也屬一名酸米菜,南京地區葯材名叫安樂菜。系馬齒莧科植物。肉質草本,開黃色小花,果實成熟時環狀裂開,分布中國各省。
[編輯本段]葯方選錄
1)治赤白痢疾
馬齒莧60~90克(鮮草加倍),扁豆花3至12克,水煎加紅糖,一日分2次服。或馬齒莧燒存性,研細,以糖水調服。每次服6克,一日2次。
2)治婦女赤白帶
鮮馬齒莧,洗凈搗爛絞汁約60克,生雞蛋2個,去黃,用蛋白和入馬齒莧汁中攪和,開水沖服,每日1次。
3)治黃疸
鮮馬齒莧絞汁,每次約30克,開水沖服,一日2次。
4)爛腿(臁瘡)
鮮馬齒莧搗爛,連渣敷於患處。
5)小便尿血,便血
鮮馬齒莧絞汁,藕汁等量,每次半杯 (約60毫升),以米湯和服,一日2次。
6)尿道感染,尿余瀝,尿不盡,尿線細,尿畸形
馬齒莧150克,紅糖90克 , 加水浸泡2小時,文火煎30分鍾,一日一劑,一日服3次。
【用法用量】 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
【備注】(1)馬齒莧為治菌痢的要葯,可單用本品煎服,也可配合辣蓼等葯同用,以用新鮮者效果較佳。本品在近年來應用范圍有所發展,如用治百日咳、肺結核及化膿性疾患等。由於本品原可做蔬菜食用,即使大量應用也很安全,故是一味值得重視的葯品。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編輯本段]馬齒莧與羿的神話故事
我國上古神話傳說中最著名的射手是羿。據說,羿的所在地是有窮族,他製作的弓箭,善射,無論是高處的、遠處的、動的、細小的,他都百發百中。
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ya yu 亞雨)、鑿齒、九嬰、大風、封豨(xi 希)、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chou 籌)華之野,殺九嬰於 水之上,繳( zhuo 酌)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禽(與擒通)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味道,置堯以為天子。於是天下廣狹、險易,遠近,始有道里。
羿奉堯的命,射掉了危害人類的10個太陽和六種可怕的野獸。從此,不管是寬還是狹窄的地方,是險峻還是易行的地方,是遠還是近,都暢通無阻。
羿只能射下十日之中的9日,一日躲在馬齒莧下倖存下來。太陽為了報答馬齒莧的救命之恩,從此以後無論多麼熱的天氣,太陽都曬不死馬齒莧。
[編輯本段]馬齒莧單方治療毒隱翅蟲皮炎
毒隱翅蟲皮炎 (Paederus fuscipes dermatitis) 是盛夏季節常見的皮膚病,每年的6~9月份是高發季節。毒隱翅蟲常棲於潮濕的草地之中,亂石腐木之下,晝伏夜出,且喜高空飛行,有較強的趨光性,能分泌一種強酸性的毒液,皮膚接觸後可出現炎症反應。
毒隱翅蟲皮炎的臨床特點∶
1.毒隱翅蟲皮炎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6~9月份最多,特別是陰雨前後的悶熱天氣發病率更高。
2.皮損多於早上起床後發現,反損以面、頸、胸背及四肢暴露部位為主,表現為線狀、斑片狀或點狀的水腫性紅斑,其上分布密集排列的污黃色、白色的水皰或膿皰,線狀皮損猶如竹簽或指甲刮傷一樣,形態多異而不規則。斑片狀皮損與皮膚燒傷相似,皮損的長短,大小,多少不一,一般長的約2~5cm,最長者可達10cm以上。
3.患處皮損灼熱刺痛,嚴重者可伴有惡心、嘔吐、惡寒發燒等全身症狀。病程一般一周左右,皮損乾燥,結痂,脫落而愈。局部可暫時遺留色素沉著斑。
單方可選用馬齒莧(鮮者更佳)搗敷患處,每日2次
2.馬齒莧
purslane
馬齒莧科(Portulacaceae)馬齒莧屬(Portulaca)一些一年生肉質小植物。莖淡紅色,匍匐,葉卵形,基部較狹。花小,黃色,白天開放。馬齒莧(P. oleracea)是分布廣泛的雜草,其變種菜園馬齒莧(P.o. sativa)在一些地區(主要是歐洲)有一定程度的栽培食用。該屬植物生命力極強,甚至在乾燥的荒地上也能生長良好,連根拔出後,仍能利用其保存的水分開花結籽。蒴果蓋裂,種子細小,能長期保存發芽能力。
馬齒莧
別名:馬齒草、馬莧、馬齒菜、馬齒龍芽、五方草、長命菜、九頭獅子草、灰莧、馬踏菜、醬瓣草、安樂菜、酸莧、豆板菜、瓜子菜、長命莧、醬瓣豆草、蛇草、酸味菜、豬母菜、獅子草、地馬萊、馬蛇子菜、螞蟻菜、長壽菜、耐旱菜
拉丁植物名:Portulaca oleracea L.
歸經:大腸;肝經
中葯化學成分
全草含大量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1]
和多量鉀鹽(包括硝酸鉀、氯化鉀、硫酸鉀和其他鉀鹽)[2]。還含多巴(dopa),多巴胺(dopamine)[1],甜菜素(betanidin),異甜菜素(isobetanidin),甜菜式(betanin),異甜菜甙(isobetanin)[3],草酸(oxal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檸檬酸(citric acid),谷氨酸
(glutam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丙氨酸(alanine)以及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4]等。另據報道全草顯生物鹼,香豆精,黃酮,強心甙和蒽甙的反應[4]。並含大量的聚ω3不飽和脂肪酸(ω3-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6]。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除濕 通淋
考證
出自《本草經集注》《本草圖經》:馬齒莧,又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
主治:熱毒瀉痢;熱淋;尿閉;赤白帶下;崩漏;痔血;瘡瘍癰癤;丹毒;瘰癧;濕癬;白禿
生態環境:生於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經》雲:營氣不從,逆於肉里,乃生癰腫。
2.《原病式》雲:諸痛癢瘡,皆屬心火。馬齒艾辛寒能涼血散熱,故主症結,癰瘡疔腫,白禿,及三十六種風結瘡,搗敷則腫散疔根拔,絞汁服則惡物當下,內外施之皆得也。辛寒通利,故寒熱去,大小便利也。苦能殺蟲,寒能除熱,故主殺諸蟲,去寸白,止渴;辛寒能散肺家之熱,故主目盲白翳也。
3.《本草正義》:馬齒莧,最善解癰腫熱毒,亦可作敷葯,《蜀本草》稱其酸寒,寇宗奭謂其寒滑,陳藏器謂治諸腫,破痃癖,止消渴,皆寒涼解熱之正治。蘇恭亦謂飲汁治反胃,金瘡流血,諸淋,破血癖症瘕,則不獨治癰腫,兼能消痞。蘇頌謂治女人赤白帶下,則此症多由濕熱凝滯,寒滑以利導之,而濕熱可泄,又兼能入血破瘀,故亦治赤帶。瀕湖謂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又無一非寒滑二字之成績也。
4.《唐本草》:主諸腫瘺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破血癖症癖,小兒尤良;用汁洗緊唇、面皰、馬汗、射工毒塗之瘥。孟詵:濕癬白禿,以馬齒膏和灰塗效。治疳痢及一切風,敷杖瘡。
5.《食療本草》:明目,亦治疳痢。
6.《本草拾遺》:止消渴。
7.《蜀本草》:主屍腳(人腳無冬夏常拆裂)、陰腫。
8.《開寶本草》:主目盲白瞖,利大小便,去寒熱,殺諸蟲,止渴,破症結癰瘡。又燒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丁腫,以封之,即根出。生搗絞汁服,當利下惡物,去白蟲。
9.《日用本草》:涼肝退翳。
10.《滇南本草》: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11.《綱目》: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
12.《生草葯性備要》:治紅痢症,清熱毒,洗痔瘡疳疔。
採收和儲藏:8~ 9月割取全草,洗凈泥土,揀去雜質,再用開水稍燙(煮)一下或蒸,上氣後,取出曬或炕干;亦可鮮用。
資源分布:分布於全國各地。
用葯禁忌
《本草經疏》: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
動植物形態
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肥厚多汁,無毛,高10-30cm。莖圓柱形,下部平卧,上部斜生或直立,多分枝,向陽面常帶淡褐紅色。葉互生或近對生;倒卵形、長圓形或匙形,長1-3cm,寬5-15mm,先端圓鈍,有時微缺,基部狹窄成短柄,上面綠色,下面暗紅色。花常3-5朵簇生於枝端;總苞片4-5枚,三角狀卵形;萼片2,對生,卵形,長寬約4cm;花瓣5,淡黃色,倒卵形,基部與萼片同生於子房上;雄蕊8-12,花葯黃色;雌蕊1,子房半下位,花柱4-5裂,線形,伸出雄蕊外。蒴果短圓錐形,長約5mm,棕色,蓋裂。種子黑色,直徑約1mm,表面具細點。花期5-8月,果期7-10月。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葯;涼血葯
炮製方法:揀凈雜質,除去殘根,以水稍潤,切段曬干。
性味:酸;性寒
葯材基源: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全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絞汁。外用:適量,搗敷;燒灰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出處《中華本草》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馬齒莧科草本植物馬齒莧的莖葉或全草。又稱馬莧、馬齒菜、五行草、長命菜、酸莧、安樂菜。我國大部分地區野生。夏、秋季採收,洗凈用,或燙後曬干備用。
[性能]味甘、酸、性寒。能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止血。
[參考]含大量去甲腎上腺素、多量鉀鹽、枸椽酸、草酸、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煙酸、糖類、蛋白質、鈣、磷、鐵等成分。
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抑製作用。能收縮子宮和血管。此外,還能利尿。
[用途]用於痢疾或濕熱腹瀉;癰腫惡瘡,腸癰;熱淋,小便不利,婦女濕熱帶下;婦女月經過多,崩漏,產後出血,或尿血、便血等症。
[用法]煎湯,絞汁飲,或涼拌食。
[注意]脾胃虛寒,腸滑腹瀉者不宜用。
[附方]
1,馬齒莧粥:馬齒莧250g,粳米60g。粳米加水適量,煮成稀粥,馬齒莧切碎後下,煮熟。空腹食。
源於《聖惠方》。本方取馬齒莧清熱解毒,治痢與止血,用粳米益胃和中。用於痢疾便血,濕熱腹瀉。
2,馬齒莧汁:馬齒莧1把,搗爛,絞取汁液30ml,加冷水開水100ml,白糖適量,頓服。每日服3次。
本方取馬齒莧清熱解毒,消癰腫的作用。用於急性闌尾炎(腸癰)輕者有效。
《經效產寶》以馬齒莧搗爛、絞汁、煎一沸,加蜜適量調勻服。治產後下血,小便不通。其法相近,其意不同。
3,馬莧蛋白羹:馬齒莧250g,搗爛絞汁,雞蛋2個,取雞蛋清與馬齒莧攪勻,沖入沸水。每日分2次服用。
源於《海上集驗方》。馬齒莧有清熱解毒、利濕作用,雞蛋清微有清熱解毒作用,並有補益之功。原方用於赤白帶下,謂「不分老稚孕婦悉可服」,說明本方性質平和。
4,馬莧鮮藕汁:馬齒莧、鮮藕分別絞取汁液,等量混勻。每次服2匙。
馬齒莧、鮮藕取汁用,清熱止血作用較強,馬齒莧又有利尿作用。用於尿血、血淋、便血。
5,馬齒莧肉絲湯 :口味:味道獨特,咸鮮味美
主要材料:豬瘦肉150克 馬齒莧250克 大蒜2瓣 淀馬齒莧肉絲湯粉適量
調味料:食用油25克 醬油2小匙 精鹽2小匙
1、豬瘦肉洗凈,切絲,用醬油、澱粉腌漬;
2、馬齒莧擇洗干凈,掐斷;大蒜洗凈搗成茸;
3、鍋內放油,燒熱,爆香大蒜茸,加適量清水,下馬齒莧煮至六成熟;
4、加肉絲煮熟,用精鹽調味即可。
流感食物治療 吃馬齒莧有助防甲流
馬齒莧是葯食兩用的天然野菜。廣醫三院營養醫師曾青山從中醫的角度介紹稱,馬齒莧性味寒涼,食之能利水去濕兼明目,其清熱解毒的功效較普通莧菜更強。脾胃虛寒、腹瀉者若需食用,應加生薑(炒菜時)或紅棗(煲湯時)以調和其涼性。現代營養學研究則發現,馬齒莧具有較強的殺菌消炎作用,可用於多種炎症的輔助治療,故與大蒜等一同被歸入「天然的抗生素」之列。在近日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公布的防甲流飲食預案中就推薦可適當食用鮮馬齒莧,但因其草酸含量較高,建議最好用開水焯過再入菜。
食法推薦(一):黃花菜馬齒莧飲
材料:鮮黃花菜30克,鮮馬齒莧30克(一人量);適量糖;做法:洗凈後加兩碗水煲成一碗,適量糖調味;作用:清熱去濕兼明目,尤適合長期熬夜上火者飲用。
食法推薦(二):涼拌鮮馬齒莧
材料:鮮馬齒莧30~60克(一人量),適量蒜汁、醋和香油;做法:馬齒莧洗凈後用開水焯過,放涼後淋上適量蒜汁、醋和香油,拌勻即可;作用:殺菌消炎,清熱解毒,有助於防甲流
㈧ 有一個大明時期的碗誰幫我看一下謝謝。
備孕大學
我的知乎 2019
大明美食志:明代的飲食有哪些經典?
17 人贊同了文章
為你朗讀
4 分鍾
大明美食志:Food
年終歲首,又到了各大公司一年一度喜氣盈盈,歡飲達旦的年會時間。精彩的節目,吸晴的獎品為各個晚會創造了無數歡樂,當然也少不了滿桌豐盛的美味佳餚。精彩的演出是晚會的精神食糧,宜人可口的菜品便是盛宴中壓軸的口舌慰藉,是大家交杯換盞的基礎,可以說沒有美味佳餚作陪的局兒便不是一場真正的酒宴,這是從古至今都未變的道理。
說到佳餚酒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明代的飲食文化
。
有明一代創造了許多燦爛輝煌的文化,其中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市民經濟和市民文化的繁榮,這種文化注重享樂,表現在美食上就是宮廷菜(官宦菜)和江湖菜的雙峰並峙。
宮廷菜自然以明朝皇帝們的飲食為主要代表,特別是萬曆皇帝朱翊鈞;江湖菜的代表則是小說《金瓶梅》中記載的那些菜品,也可以說《金瓶梅》中所記菜餚是當時流行的商務菜的代表。
先說宮廷菜。因為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其手下的開國將領也多為淮揚一帶的人,所以,官場上流行的菜還是以淮揚風味為主,比如太祖燒香菇、長壽菜、徽州毛豆腐等,都帶有濃郁的淮揚菜特色。
國宴常客:淮揚菜
明代中期以後,隨著經濟的繁榮、烹飪技術的提高和原料的增多,菜式更加豐富,味道也在淮揚風味為主的基礎上加以本地化。
在明代宮廷菜的發展中,開國皇帝朱元璋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據《明大政紀》記載,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工部在京城(今南京)建了十座大酒樓,具體經營權全部交給民間的商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用官方的投資來拉動內需。這些酒樓陳設裝修極盡豪華,里邊還設有劇場、舞台等娛樂場地,有些酒樓里甚至還設有水上流動餐位。
這些酒樓的名字也很大氣,富有想像力,比如「鶴鳴」、「醉仙」、「謳歌」、「鼓腹」、「來賓」、「重澤」等。後來,又加蓋了五座酒樓,共十五座,於當年的八月二十三(農歷)建成。為了拉動消費,朱元璋又賞給文武百官巨額官鈔(相當於政府為了拉動內需而發放的消費券),讓他們到這些酒樓中去消費。有了皇帝和百官的帶領,這些酒樓自然生意興隆,客流不斷,以至於「日收十萬錢」。
而在當時的江南地區,流行著另一種極富地方特色的「船宴」,特別是在江蘇揚州一帶,並在清代進一步盛行。所謂船宴,就是以船舶作為宴飲場所,將美食、美景、美趣結合,別有一番情致。當時,杭州西湖、無錫太湖、揚州瘦西湖、南京秦淮河、蘇州野芳浜以及南北大運河等水上風景區,都有專門供應船宴的「沙飛船」(又名「鐙船」),其船艙中有爐灶,尾隨在遊船後供應酒食。清代沈朝初有一首《憶江南》詞,栩栩如生地描寫了船宴之樂:「蘇州好,載酒卷艄船。幾上博山香篆細,筵前水碗五侯鮮,穩坐到山前。」
因為社會物質的豐富以及文化的繁榮,到了明代,飲食在民間也逐漸走出了「吃」的局限,成為一種獨特的娛樂方式,這與宋代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比如,《水滸傳》中經常記載的梁山好漢「上酒樓」的目的還是吃飯,填肚子,酒樓的主要功能還是「吃飯」,而明代人去酒樓則更多成了一種娛樂行為,這一點與現代酒桌文化在形式上不謀而合,也許後者的雛形就是從明代開始出現的。
明代飲食的另一大特點是:很多外來食材出現在尋常百姓家,這也大大豐富了中國原本的菜式譜系。
一些我們現在常見的食物,如番茄、辣椒、南瓜、地瓜(甘薯)、玉米、大蒜等,原來都是「舶來品」,都是隨著「地理大發現」在明代傳入中國的。特別是辣椒的傳入,對於中國飲食來說具有革命性的意義,沒有辣椒,今天的川菜、湘菜都無法形成。有意思的是,現代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的番茄雞蛋湯,在明代也已經出現了。
在明代的宮廷名菜菜譜中,由當時人創制的就有22道,它們分別是:燒香菇、蟠龍菜、炙蛤蜊、炒大蝦、田雞腿、筍雞脯、三事、烹河豚、酒糟蚶、燒鹿肉、鑲肚子、帶凍姜醋魚、生爨牛、花珍珠、烹虎肉、炙泥鰍、酢腐、水母燴、油煎雞、炙鴨、一捻珍、水煠肉。
其中,蟠龍菜現在還是湖北鍾祥縣的名菜,這道菜與明朝的一位皇帝有關——明代以數十年不臨朝聞名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本是明興獻王朱祐杬的長子,封地就在鍾祥,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駕崩,無子即位,朱厚熜是朱厚照的嫡親堂弟,按「兄終弟及」的規矩,朱厚熜就進京做了皇帝。由一個地方諸侯王成為皇帝,自然是蟠龍升天了。在赴京登基前,朱厚熜的蒙師給他送行,其中就有一道蟠龍菜。這道菜以瘦豬肉、肥肉膘、鮮魚片、雞蛋清、綠豆乾粉、蔥白、胡椒、食鹽等為原料,將魚肉剁成肉餡,紗布過濾,作料拌和,蛋皮包裹,然後擺成蟠龍造型,入籠蒸制而成。由於這道菜是由廚師詹多創制的,因而,在當地又被稱為「多菜」,諧音為「剁菜」,或稱「詹剁」、「粘剁」,因為做法是由蛋皮包裹而切成片,又名「卷切」。
還有「三事」這道菜,也有必要特別說一下。它是由海味(海參、鮑魚或魚翅)加上肥母雞、豬蹄筋三種食材混合,加入調料小火慢煨而成的。或者也可以說,這道菜是現在的福建名菜佛跳牆和湖南名菜祖庵魚翅的鼻祖。
福建名菜:佛跳牆
繁榮的經濟與開放的社會風氣成就了明朝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並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豐富多彩的菜品,這些菜品流傳至今無論是對大眾家常菜還是正規的飯店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說到(明朝歷史),以明朝文化為核心的項目「再現大明」(主題樂園+大型沉浸式劇場演出),即將在北京建成,屆時「再現大明」將以復興傳統文化為己任,努力打造一個正能量園區,文旅兩開花,弘揚中華文化,希望大家多多關注。
文章來源:閑話明朝宮廷菜
編輯於 2019-01-29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申請轉載
分享到
明朝歷史
飲食文化
評論
添加評論...
推薦閱讀
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不準王爺出京,哪個更高明?
地圖帝的文章 · 1,057 贊同
明朝世守雲南200多年的沐王府是什麼來頭呢?
宋安之的文章 · 649 贊同
明朝兩京制中,南京擁有完整的六部班子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宋安之的文章 · 586 贊同
他被評為明朝最偉大的詩人,為何被朱元璋腰斬,還親自監斬?
看鑒的文章 · 213 贊同
【原創】明代的「烏斯藏」
烏斯藏是明清時期中原王朝對於西藏的稱呼,沒有貶義。在唐朝,西藏由一個大英雄松贊干布建立一個政權,叫吐蕃。吐蕃的勢力很大,經常騷擾唐朝的邊境,一度給唐朝帶來很大的麻煩。 唐太宗李…
明史小蝦...的文章 · 30 贊同
看了明朝皇帝吃的這些菜,估計慈禧太後也要哭暈了(第二集)
甜心愛吃...的文章 · 224 贊同
洪武十三年(1380)的明朝大事件究竟有多恐怖?
備孕大學的文章 · 40 贊同
「天下無敵」的明朝,坐擁兩百多萬軍隊,為何還會被打的那麼慘?
大伊萬的文章 · 25 贊同
為什麼明朝初期大量江南士族不支持朱元璋,反而支持元朝
歷史大學...的文章 · 19 贊同
㈨ 成都一日游和九寨溝2日游
成都
1、市區—錦江區三聖花鄉(幸福梅林、東籬菊園、荷塘月色、江家菜地、花鄉農居)—市區 特色體驗:賞鄉村四季鮮花,看農村風貌,品農家特色餐飲,購鄉村特色商品,體驗鄉村民俗風情。
2、市區—龍泉桃花故里—市區 特色體驗:感受桃花故里文化,品味農家特色餐飲,體驗鄉村休閑生活。
3、市區—郫縣農科村—市區 特色體驗:賞農家園林、盆景藝術,感受農家樂發展歷程,品味農家特色餐飲,購鄉村特色商品,體驗鄉村民俗風情。
4、市區—都江堰青城山鎮紅陽獼猴桃基地—長壽村—市區 特色體驗:觀紅陽獼猴桃基地、綠茶基地,游長壽村,品長壽菜,感受長壽文化。
5、市區—龍泉洛帶古鎮—市區 特色體驗:觀古鎮歷史風貌,感受會館文化,品客家特色餐飲,購鄉村特色商品,體驗客家文化。
6、市區—都江堰泰安古鎮—市區 特色體驗:觀美麗山鄉,感受古鎮歷史文化,品味農家特色餐飲,購鄉村特色商品。
7、市區—大邑安仁古鎮—市區 特色體驗:觀古鎮歷史風貌,賞劉氏庄園,感受建川博物館聚落,體味民間館藏文化。
8、市區—黃龍溪古鎮—市區 特色體驗:感受古鎮火龍節的源遠流長,以及其熱鬧場面、民俗歌舞、南獅藝術。
9、市區—溫江花博會—春江花韻—市區 特色體驗:觀花博會,賞花卉園林藝術,品農家特色餐飲,體驗鄉村民俗風情。
10、市區—蒲江石象湖—市區 特色體驗:賞異國名花名草,游石象湖,品「綠昌茗」極品春茶,感受天然氧吧休閑生態環境。
11、市區—邛崍平樂花楸村—市區 特色體驗:觀千畝茶園,賞千年茶樹,品天下第一圃貢茶,感受茶文化歷史,體味農家客棧特色餐飲。
12、市區—大邑西嶺雪山—花水灣—市區 特色體驗:觀西嶺千秋雪,探萬古陰陽界、森林佛光、日照金山之神秘,感受溫泉療養保健,體驗滑雪、滑草運動。
13、市區—崇州九龍溝—市區 特色體驗:賞森林、草墊、瀑布自然生態景觀,感受避暑休閑特色,體味農家特色餐飲。
14、市區—都江堰虹口鄉(紅色村、高原村)—市區 特色體驗:賞萬畝獼猴桃基地、三木葯材、三文魚特種養殖,品農家特色餐飲,體驗漂流運動休閑,感受自然生態環境。
九寨溝
從成都的新南門旅遊客運中心和茶店子客運中心坐大巴前往九寨,最好提前一天去買票,因為發車時間很早,確認時間,以免錯過。到九寨之後選擇的酒店就多了,從不知名的小旅店到超五星的九寨天堂。我個人覺得還是住火地壩的「岡拉美朵酒店」比較適合你,干凈整潔,就像成都的商務酒店,價格200左右,要不你就9月幾號去,是個小淡季,酒店不是特別緊張價格也合理。遊了九寨當然要去黃龍,九寨距離黃龍132公里,中途你會經過川主寺,川主寺離黃龍42公里,是整個九環線的中轉站,酒店也很多。
如果你條件好就直接坐飛機去九寨,目前西安,成都,北京,上海……等地均有直接發往九寨的航班。坐飛機節約時間,看不到沿途風光,坐汽車人受罪但沿途風景很美。
學生證有優惠,九寨門票220,觀光車門票90,憑證優惠50,黃龍門票200,憑證優惠50。二次進溝政策已經取締了,也就是玩2天就得買2張票,那樣光票就620了。你還是在景區玩一天好了。
我為你量身定做一條游覽路線,請牢記,按我的路線走,你才不會留有遺憾。第一天坐班車去九寨,晚住九寨。
第2天早上7點進溝在景區門口坐車直接到劍竹海(終點是原始森林,全是樹沒什麼好看的,節約時間捨去),然後從劍竹海坐車到熊貓海(坐車)五花海(步行)金鈴海,(步行)珍珠灘(步行),珍珠灘瀑布(步行),鏡海。這一段是九寨的精華,坐車游覽太浪費了,看完瀑布往前走800米在鏡海停車場坐車去中心站。不休息然後坐車去長海,從長海步行到五彩池,看完五彩池往前走400米到站台乘車回到諾日朗,吃午飯,大概2點了,速度稍微加快點,不然時間不夠。
吃過飯,直接在諾日朗步行300米去看瀑布,看完坐車一直走到犀牛海,再從棧道走回樹正寨,中途會看到,老虎海,樹正瀑布,公主海,樹正群海,順便到樹正寨里看看,只看不買,東西忒貴,樹正寨也可以抽煙,休息好了從樹正寨一直往出溝的方向走,一直走到火花海,中途會經過,卧龍海,火花海三級疊瀑(這是精華哦)。看完火花海坐車出溝。經過,雙龍海,盆景灘,蘆葦海,這幾個小景點車上看看就行了。當天就住九寨溝口。
第三天坐九寨到黃龍的班車,票價100元/人。黃龍門票200一張(纜車上行80下行40),5小時可以游覽完,只有2條路,游覽完可返回平武或者川主寺宿。
第四天坐班車返回成都。九寨不需要網上定票,到溝口售票處直接購買,旺季人多,7點就可以買票了,你早點去就不用排隊了,因為散客票和旅遊團的票不在相同的窗口,這你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