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50歲八爺

50歲八爺

發布時間:2021-10-31 19:14:00

㈠ 清朝八爺胤禩的詳細歷史

一,簡介:
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1681—1726年),清朝宗室,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異母弟,生母良妃衛氏。 少時為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 胤禩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的時候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但是康熙帝對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為自己立嗣的行為深惡痛絕,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的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太子之位的爭奪。康熙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燁駕崩,本以為自己的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雍正上位後,將其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二,生平詳解:
康熙二十年(辛酉)
二月初十(甲午),出生。其母衛氏,滿州正黃旗包衣人、內管領阿布鼐之女。
康熙二十年(1681年) 1歲
二月初十日(甲午)未時出生(公歷1681年3月29日),在康熙皇帝諸子中排行第八。其母衛氏,滿州正黃旗包衣人、內管領阿布鼐之女。
康熙三十年(1691年)10歲
七月,隨康熙帝巡幸邊外。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11歲
七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2歲
二月,隨康熙帝巡視京畿。
八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13歲
七月, 隨康熙帝巡幸邊塞。
十一月, 隨康熙帝謁暫安奉殿和孝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14歲
八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15歲
正月,康熙帝親征噶爾丹,隨其謁暫安奉殿和孝陵。
二月,康熙帝第二次親征噶爾丹。
九月,隨康熙巡行北塞,經理軍務。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16歲
七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17歲
三月初二日,康熙第一次冊封皇子,晉為多羅貝勒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18歲
二月,隨康熙帝奉皇太後第三次南巡並視察河工。
閏七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是年, 康熙帝為成年諸皇子建府邸。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19歲
七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十二月,生母冊為良嬪,未幾進為良妃。
康熙四十年(1701年)20歲
四月,隨康熙帝巡幸永定河。
六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22歲
五月十九日 索額圖獲罪,與諸皇子覬覦儲位有關。
六月二十六日 裕親王福全逝世,其曾向康熙誇贊胤禩。康熙帝命諸皇子俱穿孝。
康熙四十三年 (1704年)23歲
六月, 隨康熙巡幸塞外。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27歲
正月初五日寅時,長子弘旺出生,庶母張氏。
九月初四日,康熙於行獵途中廢立皇太子胤礽。
九月初七日,受命署內務府總管事。
九月二十五日,康熙聞皇長子胤禔言相面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隨命胤禔將張明德拿交刑部審問。
九月二十八日,奉旨查原內務府總管凌普家產後回奏。康熙稱其所查未盡,到處妄博虛名,是又一出皇太子。
九月二十九日,康熙帝召眾皇子至乾清官,言其柔奸性成、妄蓄大志,欲著將其鎖拿,交與議政處審理。後由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捨身相救,方才未果。
十月初二日,因張明德案,被革去貝勒,降為閑散宗室。
十月初四,再受康熙帝責,謂其自幼性奸心妄,邀結蘇努為黨羽,並言其妻「嫉妒行惡」。按,胤禩之妻為安親王岳樂之外孫女。
十月二十三日,受康熙召見。時帝病,自南苑回官,回憶往事,流涕傷懷,因復召見。
十一月十四日,康熙帝令滿漢文武舉奏皇太子,諸大臣皆舉胤禩,康熙未允,諸大臣皆不敢再議。
十一月十六日,廢太子胤礽被釋。
十一月二十八日,復封為貝勒。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28歲
正月二十一日,康熙帝召滿漢文武大臣,查問去年為何一致舉薦胤禩為皇太子事,重責佟國維、馬齊等人。
正月二十二日,康熙將馬齊交於胤禩嚴行拘禁。
二月二十八日,隨康熙巡畿甸。
三月初九日,復立胤礽為皇太子。
四月二十六日,隨康熙帝往塞外避暑行獵,九月二十三日回京。
十二月,隨康熙帝謁陵。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29歲
二月,隨康熙帝巡遊五台山。
五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十一月,隨康熙帝謁陵。
康熙五十年(1711年)30歲
一月,隨康熙帝巡視通州河堤。
四月,隨康熙巡幸塞外。
十一月二十日,其母良妃薨,心甚悲痛,半年後仍需人扶掖而行。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31歲
五月,隨康熙帝巡塞。
九月三十日,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廢。
十一月,隨康熙帝謁陵。
康熙五十二年 (1713年)32歲
二月,隨康熙帝巡畿甸。
二月十七日,其母良妃奉安。
五月初十日,隨康熙帝往熱河避暑,九月二十日回京。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33歲
十一月二十六日,因其母逝世二周年往祭,未赴康熙熱河行在請安,遣太監送兩只將斃之鷹給康熙,康熙帝極為憤怒,召諸皇子至,重責於其。
十一月二十七日,以奏摺訴冤。
十一月二十八日,再受康熙帝責。
康熙五十四年 (1715年)34歲
正月二十九日,被停本人及屬官俸銀俸米、執事人等銀米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35歲
九月十二日,患傷寒病不起。
九月二十五日,因卧病處在康熙帝回京所必經之路,帝降旨將伊移回家中。
十月初五日,病癒。康熙帝命將其所停之俸銀米仍照前支給。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36歲
二月初一日,隨康熙帝巡視畿甸,本月十八日回京。
四月,隨康熙帝巡塞外。
康熙五十七年 (1718年)37歲
十二月十二日 撫遠大將軍胤禵率軍起程。於太和殿前行頒給大將軍敕印儀式。
本年,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38歲
四月十一日,隨康熙帝往熱河避暑,十月初八日回京。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39歲
四月十二日,隨康熙帝往熱河避暑,十月初十日回京。
康熙六十年 (1721年)40歲
三月,由康熙帝朱筆圈出前往太常寺登祀。
四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七月,隨康熙帝行圍。
康熙六十一年(1722)41歲
二月,隨康熙帝巡畿甸。
五月,隨康熙帝巡幸塞外。
十一月十三日(甲午),本日戊刻,康熙帝逝,終年六十九歲。
十一月十四日,受命與皇十三子胤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總理事務。受封為親王。
十一月二十日,胤禛即皇帝位,是為雍正帝。
十二月十一日,受封為和碩廉親王。
十二月十三日,受命為理藩院尚書。
雍正元年(1723年)42歲
二月十七日,受命辦理工部事務。
九月初四日,因奉聖祖皇帝及其上皇後神牌升附太廟事,於端門前設更衣帳房,因新制,油氣薰蒸,雍正帝怒,命其跪太廟前一晝夜。
十一月二十一日,因為其母良妃之事喪事奢靡事受雍正責。
雍正二年(1724年)43歲
四月初七日,雍正帝責其「奏事並不親到,敬且草率付之他人」。
四月初八日,因皇十弟敦郡王允[礻我]逗留張家口事,受雍正責。
五月二十日,並七十、馬爾齊哈、常明等人雍正帝責為「夤緣妄亂之人」。
八月二十二日,雍正帝責其與允禟、允禵等人於康熙年間「結為朋黨」。
十一月初二日,因凡事減省,出門時不用引觀受雍正責。
十一月十三日,受雍正責,言其阻撓政事。
十一月十四日,因議陵寢所用紅土折銀發往當地采買以省運費事受雍正責。
雍正三年 (1725年)44歲
二月十四日,因減省夫役、畜馬等事受雍正帝責。
二月二十九日,並允禟、允禵、允[礻我]、阿靈阿、鄂倫岱等人受雍正責。
三月十三日,於工部行文時被抬寫,被果親王允禮等參奏。
三月二十三日,宗人府議將其革退王爵。雍正帝諭「尚望其回心歸正」。
三月二十七日,議總理事務王大臣功過,雍正帝言其無功有罪,寬免。
三月,退總理事務。
四月十六日,因工部所制阿爾泰軍用之兵器粗陋事,受雍正責。
十一月初二日,因內務府增減披甲人數事,受雍正責。
十一月初五日,宗人府議其應革去王爵,撤出佐領。有旨寬免。
十二月二十一日,護軍九十六被斃事,遭宗人府參奏。雍正命每旗派馬兵若干於其府周圍防守。又於上三旗侍衛內每日派出四員,隨其出入行走。
雍正四年 (1726年)45歲
正月初五日,與允禟、蘇努、吳爾占等人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削除宗籍。
正月二十五日,受雍正命與允禵共議奏皇九弟允禟以密語與其子通信之罪。
正月二十七日申時,長孫永類出生,嫡母舒穆祿氏。
一月二十八日,將其妻革去「福晉」,休回外家,給房屋數間居住,嚴加看守。
二月初七日,遭囚禁。
二月,雍正令其之妻自盡,焚屍揚灰。
三月初四日,令其改名。
三月十二日,自改其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五月十七日,雍正帝召見諸王大臣,以長篇諭旨,歷數其與允禟等罪惡。
六月初一日,雍正將其於康熙、雍正兩朝諸罪共四十款頒示全國。
七月二十二日亥時,孫肅英額出生,庶母茂怡氏。
九月初五日,其時已患嘔病,病甚重。
九月初八日,因病身亡。按,《世宗實錄》記為九月初十日歿,此處取其子弘旺所著《元功臣名錄》載:「雍正四年九月初八日薨。」
九月二十九日,諸王大臣議奏應戮屍示眾。雍正帝諭「既伏冥誅,其戮屍之罪著寬免」
雍正十三年(1735年)
八月二十三日,本日子刻,雍正帝逝世。
十月初八日,乾隆帝命議其與允禟子孫屏除宗牒案。
十一月二十八日,乾隆帝將其與允禟子孫均給出予紅帶,收入玉牒。
乾隆四十三年
正月,乾隆帝旨,令其復入宗室。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胤禩被恢復原名,收入玉牒,子孫一並敘入。這時胤禩之子弘旺已卒,弘旺第二子肅英額,第三子永明額在世。肅英額無子,永明額於道光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卒,享年八十四歲。其子綿森曾任馬蘭鎮總兵,官禮部尚書,工部尚書、刑部尚書。綿森雖有四子,但前三子夭折,四字奕沆官工部員外郎,授侍詩學士,其子孫均是過繼的。其過繼孫溥寬為康熙帝第十五子愉恪親王胤(礻禺)的後裔,其父載霞,三弟為輔國公溥釗。溥寬僅有一子毓漳,生於光緒二十七年八月初十。

㈡ 真有八爺那種人嗎

當然有了!!!

愛新覺羅·胤禩 (1681-1726)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時,卒於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母良妃衛氏。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亡。

如果你是在宮那裡知道八爺的話,我想說,那個「八爺」的形象真實完全顛覆!!具體的還是親自己去了解吧..

㈢ 八爺是誰

愛新覺羅·胤禩 (1681-1726)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未時,卒於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母良妃衛氏。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因其待人謙和、處事賢明而得「八賢王」之美譽。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同年,亡。人稱「八爺」。

㈣ 八爺的家譜

八阿哥胤禩

皇八子原封廉親王允禩,其初行次為第十六,康熙二十年辛酉二月初十日未時生,庶妃衛氏即良妃出。三十七年三月,封貝勒。四十七年九月,以謀奪儲位削爵,逮治。十二月,賜還貝勒,仍系於暢春園側。五十四年正月,停給爵俸。明年九月,以病釋,令還家,給俸如故。六十一年十一月,與受末命。世宗即位,命總理事務。十二月,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三年二月,罷總理事務,獨不予議敘。四年丙午正月,嚴旨歷數罪狀,削爵,除宗籍。二月,圈禁高牆。三月,改其名為阿其那。六月,廷臣復議其罪四十款,詔令宣示天下。九月初五日幽死,年四十有六。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詔復其原名,收入宗籍。子一人女一人。

嫡妻郭絡羅氏,和碩額駙明尚之女;妾張氏,張之碧之女;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第一子弘旺,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時生,母妾張氏,張之碧之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初二日亥時卒,年五十五歲。嫡妻舒穆祿氏,倫布之女;妾茂怡氏,馬爾泰之女;妾完顏氏,四格之女;妾榮氏,榮禧之女。三子:長子永類,次子肅英額,三子總兵永明額。

第一女,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初八日巳時生,母為媵妾毛氏毛二格之女;雍正二年甲辰六月,嫁孫氏五福;女乾隆四十年乙未十一月二十一日巳時卒,年六十八歲。

㈤ 雍正死後,十四爺,八爺的結局如何

清朝的雍正皇帝繼位以後,對那些曾經和他爭奪太子之位的諸位皇子都進行了打壓,其中最慘的應該就是十四爺和八爺了,這兩個人都被雍正給圈禁了起來。相信很多人都喜歡看清朝的古裝劇,對於清朝」九子奪嫡「的戲碼應該有所了解。

八阿哥等人的勢力被清除掉以後,雍正並沒有對他們斬草除根,只是將八阿哥等諸位皇子貶為了庶人給圈禁了起來,可以看出雍正也並非絕情之人。不過可惜,八阿哥的命不太好,在被圈禁之後不久,很快就抑鬱而終,而十四阿哥卻熬死了雍正,等來了乾隆帝的上位,乾隆登基以後,很快就將十四阿哥給釋放了出來,雖然在這之後十四阿哥也一直在無所作為,但是仍然被乾隆賞賜了一個爵位,而且其樂融融的活了20來個年頭,也算是有了一個善終的局面。

㈥ 最近網上說的「八爺」指的是什麼啊

嗯嗯,《宮》不是很紅么,然後八爺也紅了一把! 話說歷史上的八爺是有名的賢王,但這個「八爺」實在是...
皇八子胤禩
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母良妃衛氏。少時為允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康熙的哥哥裕親王也在皇帝面前誇他「心性好,不務矜誇」。康熙自然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後署內務府總管事。因爭儲位被奪貝勒,並受拘禁。允礽獲釋,允禩復為貝勒。雍正即位,為穩定其情緒,命總理事務,進封廉親王,授理藩院尚書。元年,命辦理工部事務。四年,雍正以其結黨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並削宗籍,更名為阿其那。同年,死。
「八爺黨」
隨著清穿(穿越到清朝)的盛行,清穿的作者和讀者們也分為了很多黨派,其中包括「四爺黨」,「八爺黨」,「十三黨」,「十四黨」等等。
2007年隨著清穿小說的流行,愛看小說的人們里有一群人,她們被胤禩的才華吸引,她們被胤禩的鍾情所打動,她們敢愛敢恨,她們有著自己的堅持。於是八爺黨正式成立了,八爺黨分布在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她們敬仰胤禩,她們崇拜胤禩。此黨成員以女性為主,年齡十幾至三十幾不等,被稱為「八爺黨」。

㈦ 歷史上的八爺為什麼會輸給四爺

歷史上八爺輸給四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四爺雍正有情有義,善待對手。康熙先前拘禁太子時,沒有一個人為太子說話,只有雍正為其上奏陳情,得到康熙的賞識,認為他「惟四阿哥品行過人,深明大義」。

2、四爺雍正鐵面無私,不徇私情。與八爺「八賢王」相反,雍正是有名的人見人畏的「冷麵王」。如果康熙有什麼事情交辦,他就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只講王法,不講情面,讓那些找他說情的當事人頗感頭疼。這些作風很得康熙的賞識,漸漸地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給他辦。

3、八爺黨勢力過大,太過招搖,引起康熙不滿。

4、四爺關愛父皇,剋制自己。康熙晚年,身體健康逐步惡化。這時皇子們皇位之爭也到白熱化地步,每每有機會與康熙單獨相處,往往爭著表現自己詆毀別人,可是雍正卻對皇位的競爭採取了剋制的態度,不但不熱衷,甚至不參與。這反倒讓康熙更器重和喜愛他。

(7)50歲八爺擴展閱讀:

奪嫡失敗後八爺的下場:

雍正上位後,將八爺名字「胤禩」改名為「允禩」。為穩定人心,先進封其為和碩廉親王,命辦理工部事務,兼理藩院尚書。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穩根基後,找各種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㈧ 歷史上的八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康熙第八子即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

歷史上的胤禩是一個能力出眾,但是城府極深之人,表面上看與人為善,實際上醉心皇位,關於胤禩的記載,大多出自《清史稿》和《清世宗實錄》以及部分野史。

愛新覺羅·胤禩,在康熙序齒的皇子中排行第八,生母良妃衛氏,是康熙朝中前期的五妃之一,野史記載良妃「容貌嬌艷,體有異香」,不過由於衛氏生育胤禩時位份比較低,年幼的胤禩曾由惠妃(大阿哥生母)代為撫養。

胤禩年少聰慧,頗得康熙寵愛,十一歲時就隨康熙出塞巡獵,騎術,射術都很精湛小小年紀竟和他哥哥們捕獲的獵物相當,也因此得到了康熙的褒獎。

(8)50歲八爺擴展閱讀:

軼事典故

1、皇子懼妻

胤禩妻為安親王岳樂之外孫女,父姓郭絡羅氏(註:《清史稿》記為烏雅氏應為誤記)。八福晉很可能相貌出眾, 因為後來雍正命廉親王休妻時曾用「狐媚」二字形容八福晉,擔當得起「狐媚」二字的女人,必定是長相美麗,風情萬種的。

野史與小說都說八阿哥依靠八福晉而得到安親王家的支持,這個說法是大錯特錯的。

康熙曾於四十七年(1708年)十月初四日有言:「胤禩素受制於妻……任其嫉妒行惡,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然而,根據《雍正朝起居注冊》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二十八日諭旨:「令爾等前去將朕諭旨降與胤禩之妻,革去福晉,逐回外家。

降旨於伊外家人等,另給房屋數間居住,嚴加看守,不可令其往來潛通信息,若有互相傳信之事,必將通信之人正法,伊外家亦一人不赦。爾等回來後,再將此旨降與胤禩。嗣後,伊若痛改其惡,實心效力,朕自有加恩之處。

若因逐回伊妻,懷怨於心,故意託病不肯行走,必將伊妻處死,伊子亦必治與重罪。」從這可看出八阿哥確實和八福晉夫妻感情甚好,平時交流甚多,否則不會嚴禁兩人分開之後互通信息和通信,並以八福晉的性命威脅胤禩。

2、術士相面

明德細細端詳,給胤禩相了一面,神秘地說:八阿哥豐神清逸,仁誼敦厚,福壽綿長,誠貴相也!他還說:「皇太子暴戾,若遇我,當刺殺之。」同時,自詡有十六個功夫過人的江湖朋友,只需招來其中一二人,就可神不知鬼不覺地搬掉皇太子胤礽的腦袋。

胤禩對張明德一語道破玄機又驚又喜。以他的城府,自然拉下臉來將張明德膽大妄為之說斥罵一通,但心裡禁不住暗暗高興:天意如此,何等快事!他很快把張明德之語密告交情很深的皇九子胤禟和皇十四子胤禵。

3、王上加白

十皇子胤禩我請了江湖道士張德明給胤禩算命。由王鴻緒陪同,張德明來到胤禩的府上。張德明說,八爺的氣,白氣融於紫光之中,鬱郁不絕,如絲如縷,流光溢彩,令人目眩。與九爺、十爺從皇宮中帶出來的紫氣大不相同。

八爺若能封王,您頭上的命氣就是天子之氣!」 張德明說:「八爺若有緣封王,就有天子之分。請問,王上加白是個什麼字?」胤禩坐不住了,他把桌子一拍,怒聲喝道:「如今聖明天子在位,皇太子輔佐朝政,父慈子孝,君嚴臣恭;太子賢德仁厚,天下皆知,你難道要離間皇室嗎?」

張德明又說:「先說這個『佳』字。乃一人執圭之象;再說『美』字,美拆開了是八王大。」 胤禩不言聲了。他內心十分激動,表面上卻鎮靜自若。他城府極深,不像老九那樣說話沒有一點遮攔,更不像老十那樣狂妄、粗莽。他心中一直在琢磨著張德明的預言,也一直在想著如何才能實現這個預言。

4、斃鷹事件

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熱河巡視途中,經由密雲縣、花峪溝等地,胤禩(八阿哥)原該隨侍在旁,但因當時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二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未赴行在請安,只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皇父一同回京。

後來胤禩挑選了兩只上等的海東青派人送予康熙,卻不想等到了康熙手裡時卻變成了兩只奄奄一息的死鷹。這令他極為憤怒,認為這是胤禩對自己的詛咒,當即召諸皇子至,責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胤禩遭此一舉,大受打擊,到處潛行,不願見人,並於翌年病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胤禩

㈨ 我想知道八阿哥胤禩是怎麼會在45歲時死的

胤禩
"八爺黨"是所有朋黨之中勢力最強的一支。以八阿哥胤禩為首,還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礻我、十四阿哥胤禎以及侍衛鄂倫岱、內大臣阿靈阿等人。 愛新覺羅胤禩,系清朝聖祖仁皇帝康熙第八子,生於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末時[1],卒於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歲。 近年來,胤禩名屢見於諸歷史小說、古裝戲劇中,多為反角,皆以結黨謀私、暴戾悖逆、不忠不孝、奸險陰刻之言冠之,余竊為之不平。數月間,尋得清代史料多部,潛心研讀,小有所得,故撰文一篇,以正胤禩之名。 胤禩"樂善好施",人稱"八賢王"。因生母良妃衛氏原系辛者庫罪籍,因此並非子憑母貴,出生便被送到惠妃納蘭氏處撫養。低微的出身、溫和的性格讓他在小時候受盡兄弟嘲笑、看低。然而其天資聰穎,德才兼備,17歲便被封為貝勒,在朝中、江南一帶都有極好的聲望。據聞胤禩自幼聰慧,且甚曉世故,從小養成了親切隨和的待人之風。康熙帝之兄裕親王福全(卒於康熙四十二年)生前也曾在康熙面前贊揚胤禩不務矜誇,聰明能幹,品行端正,宜為儲君。 一廢太子時,諸多對儲君之位有所覬覦的各黨開始活躍,尤以八爺黨最甚。當時康熙問朝中百官,這個儲君之位誰來當最好,他便立誰。誰知百官大部都舉薦了八阿哥,這引起康熙極度不滿。二阿哥雖然忤逆乖張,卻是從小就帶在身邊親自撫養的,父子之情尚未了結。因此康熙心裡是希望眾大臣復立二阿哥為太子。 胤禟
康熙生平最痛恨結黨營私,並且當時他尚算壯年,看著朝中百官及八爺黨的勢力豈能不擔憂自己的皇位,因此 這一切都被康熙看在眼裡,心中大為不滿。他曾說:"二阿哥悖逆,屢失人心;胤禩則屢結人心,此人之險,百倍於二阿哥也"。所以在眾人舉薦胤禩為皇位繼承人之後,康熙不僅大怒,還下令圈禁胤禩,藉此打擊"八爺黨"。不過,沒過多久,他就被釋放出來了。 後來,康熙又多番找機會打擊八爺黨。 胤礻我
復立太子次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康熙帝在前往熱河巡視途中,經由密雲縣、花峪溝等地,胤禩原該隨侍在旁,但因當時恰是其母良妃去世二周年的祭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未赴行在請安,只派了太監去康熙處說明緣由,表示將在湯泉處等候皇父一同回京。後來胤禩挑選了兩只上等的海東青派人送予康熙,卻不想等到了康熙手裡時卻變成了兩只奄奄一息的死鷹。這令他極為憤怒,認為這是胤禩對自己的詛咒,當即召諸皇子至,責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自幼心高陰險。聽相面人張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覓人謀殺二阿哥,舉國皆知。伊殺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朕前患病,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無奈,將不可冊立之胤礽放出,數載之內,極其郁悶。胤禩仍望遂其初念,與亂臣賊子結成黨羽,密行險奸,謂朕年已老邁,歲月無多,及至不諱,伊曾為人所保,誰敢爭執?遂自謂可保無虞矣。」[32]康熙終於承認了胤礽的廢而復立是其出無奈之舉,敗招敗招!爾後,康熙說出了更絕情的話:「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次年正月二十九日,康熙諭胤禩「行止卑污,凡應行走處俱懶惰不赴」,停本人及屬官俸銀俸米、執事人等銀米。 胤禵
五十五年九月十一日由胤祉上奏滿文奏摺中可得知,胤禩於八月底染患傷寒,病勢日益加重,康熙只批得「勉力醫治」四字[34],殊是無情。九月十七日,再於御醫奏報胤禩病情的摺子上硃批:「本人有生以來好信醫巫,被無賴小人哄騙,吃葯太多,積毒太甚,此一舉發,若幸得病全,乃有造化,倘毒氣不凈再用補劑,似難調治。」[35]口氣更近於譏刺。更有甚者,為避免途經胤禩養病之所,在康熙帝的授意下,諸皇子在皇父及祖母於九月二十八日結束塞外之行回駐暢春園的前一日,全不顧胤禩已近垂危,將其由鄰近暢春園的別墅移至城內家中。當時只有九阿哥胤禟予以堅決反對,說「八阿哥今如此病重,若移往家,萬一不測,誰即承當。」而康熙反倒推卸責任的說:「八阿哥病極其沉重,不省人事,若欲移回,斷不可推諉朕躬令其回家。」 但即便如此,胤禩在朝臣中仍有較高威信,如深受康熙帝倚信的大學士李光地,在康熙五十六年仍然認為「目下諸王,八王最賢」,可見他仍是大臣中聲譽最高的皇子。卻始終沒再受康熙重用。 新君登位後,更是將他改名「阿其那」,將九阿哥改名「塞思黑」,將十阿哥,十四阿哥調往偏僻處不得返京。八阿哥及九阿哥先後在牢獄中被折磨死。其嫡福晉郭絡羅氏亦被雍正下令被休歸家,逼其自殺,其後被挫骨揚灰。將胤禩開除宗籍。

㈩ 「八爺黨」後來怎麼樣了

雍正可能是清朝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了,能穩壓他的也就只有乾隆和康熙了。雍正是一個勵精圖治,勤於政事的好皇帝。不過,人無完人,即使是雍正這樣的賢君,也有一些黑點,那就是對待政敵的的手段也實在太過兇狠,因此他在這方面也常為後人所詬病,尤其是他在對與其爭過皇位「八爺黨」。

閱讀全文

與50歲八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交大老年大學2018 瀏覽:942
握固與長壽 瀏覽:235
無錫市濱湖區老年大學2019年春季招生 瀏覽:690
養生培訓班哪裡學 瀏覽:607
太原市近年養老保險繳納數額 瀏覽:96
老年人個人照片 瀏覽:535
的孝敬父母的作文 瀏覽:741
重慶父母買房子女如何遷戶口 瀏覽:67
老年人怎麼調理身體 瀏覽:314
四川長壽老人90歲一月多少錢 瀏覽:768
孝敬長輩的名言以及出處 瀏覽:441
老人喜歡叮囑別人怎麼辦 瀏覽:930
烏達養老項目有哪些 瀏覽:644
四川20年基本養老金基數為多少 瀏覽:329
玉環老年大學學費 瀏覽:504
老人應該吃什麼中葯補身體 瀏覽:600
婦科體檢充血是什麼意思 瀏覽:898
狗子孝順 瀏覽:737
呼市新華體檢中心屬於哪個區 瀏覽:641
長壽考場6 瀏覽: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