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齡50歲女性的,動脈硬化吃葯能好嗎_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吃葯是不能治癒的,主要是控制油膩飲食及口服降脂葯物控制或延緩其進一步發展。
2. 50歲拍胸片有動脈硬化正常嗎
動脈硬化就是血管壁的彈性下降了,血管用久了就老化了,如果沒有胸悶氣短,胸痛等症狀是沒事的,個人建議可以小劑量用阿司匹林100mg,1/日預防。
2
3. 動脈硬化在50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嗎
動脈硬化是隨著人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其規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發生,至中老年時期加重、發病。
4. 我今年50歲,今天用多普勒檢查是腦動脈硬化要怎樣服葯
腦動脈硬化
腦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部分,尤其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發病率男的比女的多。由於脂質代謝障礙,膽固醇和脂肪沉著於動脈內膜深處,膠原纖維亦大量增生,使動脈壁的內膜增厚、造成動脈管腔狹窄。由於人的衰老、腦的生理性功能減退,腦組織的老化、萎縮以及遺傳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都可能促成腦動脈硬化。
在腦動脈硬化的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腦動脈硬化時所產生的一系列症狀主要由於腦循環量減少,大腦功能減退所致。如頭痛、頭暈、眩暈、耳鳴、手顫、手肢麻木、睡眠不佳、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等。這些症狀中如頭痛多為鈍痛,在枕後部或前額部。記憶力減退常表現為對名稱及數字易忘記以及近事遺忘。睡眠障礙主要表現為失眠為主,夢多,不易入睡或睡眠淺、時間短。有的學者把頭痛、眩暈和遺忘作為腦動脈硬化的三個主要症狀。腦動脈硬化的後期可以出現行為或性格的改變,如表情淡漠、漫不經心,孩子氣、語言重復、情緒不穩、易激動、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發牢騷、發脾氣等,總之症狀是很多的。
1、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波動,以減少腦血管痙攣的發生。
2、要注意勞逸結合,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如散步、體操、打太極拳、下棋、旅遊等。這些活動可以使血流暢通,增強體質。
3、吸煙可引起血管硬化,長期大量飲酒可促使動脈硬化,所以應戒煙和少飲酒。
4、合理的飲食對動脈硬化的預防是有效果的,避免食用量脂脈或膽固醇的食物。瓜果蔬菜、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則應注意補充。
5、要認真堅持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為這些慢性病的發展可促進腦動脈硬化。
6、根據病情在醫生指導下可用一些擴血管降低血脂和活血化瘀的葯物,可以改善症狀。如復方路通,腦益嗪、尼莫地平、腦心舒、心腦舒通、維生素E等。
治療頭暈方法
方法一:
雞蛋紅糖治頭暈
豆油適量放鍋內燒熱,將2個雞蛋、30克紅糖(放一點水攪拌)倒入鍋內煎熟,空腹服用,連服10天。為鞏固療效,也可多服幾天。
方法二:
籬欄葯膳治頭暈
用中草葯籬欄25克,帶殼雞蛋一個,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適量油、鹽、味精調味。煮熟後,去籬欄渣和蛋殼,一天分2次食用葯粥和雞蛋,一般連續食用3天,頭暈頭痛症狀即有明顯好轉。此葯粥不僅香甜可口,可治療頭暈頭痛,還具有輔助降壓作用。
方法三:
鴨蛋赤豆治頭暈
鴨蛋一個、赤豆20粒,攪勻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連用7天有特效
方法四:
枯草湯治頭暈
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黃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鍾,從火上拿下來,稍停再加入黃芩,煎5分鍾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後即能感覺頭輕眼亮,沒有其他副作用。
方法五:
菊花治頭暈
菊花功能降血壓、明目解毒、治頭暈、頭痛、耳鳴目眩,能使小便清長。高血壓的人可用菊花枕頭,對婦女肝陽火盛引致頭暈、晚間煩躁不能成眠者有幫助。可將野菊花加入油柑子葉、綠豆殼或通草絲,曬干待冷裝入枕袋內再縫密即可。
方法六:
茉莉花燉雞蛋
用黑布蒙住眼睛休息,早餐吃燉鷓鴣和茉莉花燉雞蛋。
方法七:
運動治頭暈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經常頭暈的長者,只需持續進行一些簡單、輕松的運動,情況便可獲得極大的改善。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心理學家約妮在最新一期《內科年鑒》中發表其研究報告時表示,運動療法可以減少慢性眩暈的症狀和身體不適,而運動療法開始得愈早,效果會愈好,最理想是在首次出現頭暈後立即開始。
她說,頭暈是一種常見情況,通常是因為內耳的問題而造成,但這將對病患者,特別是長者,造成很大的不便,例如容易跌倒、或因害怕跌倒而不願外出甚至無法獨立生活。現時,醫生除了向病患者提供一些效果有限的處方葯外,很少有其他治療眩暈的方法。其實,一些簡單的運動,例如眼部、頭部、身體運動是可以治療頭暈,而且不需要任何設備,人人都可做到,但醫生卻通常不向病人作出介紹。
她領導進行的一項研究,將一百七十名平均年齡為六十歲而經常有頭暈的病人,分為兩組,分別接受運動訓練或是一般的醫療照顧;其中,運動組有護士教導他們進行半天的運動。在幾個星期後,護士約晤每個病人兩次,提供建議並助加強信心;然後在滿三個月和滿六個月時,測試每個病患者的狀況。
在三個月後,三分之二的運動組成員,頭暈情況有明顯改善,而「標准照顧組」到六個月後,才有三分之一人的情況有改善。
約妮表示,運動組的病患有比較多的誘因參加頭暈治療,因此他們十分願意每天做頭部運動。她說,只要讓病患者真正體驗到運動的好處和壞處,可以幫助他們繼續做頭暈治療
5. 人過五十,不想動脈硬化,什麼壞習慣最好改掉
預防動脈硬化,最好戒煙、戒酒,戒熬夜、戒懶惰、戒貪吃。
動脈硬化是什麼?
動脈硬化以動脈粥樣硬化最常見,其發病一般是從血管內膜損害開始,脂肪堆積,進一步血栓形成,導致動脈血管壁增厚變硬,一旦血栓增大到堵塞血管腔,就會導致該條動脈進行血液供應的器官、組織缺血壞死,是腦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周圍血管疾病最常見的病因。
動脈硬化是一個緩慢發展的過程,一般在動脈內膜受損之後的10年到20年左右顯現出症狀,血管硬化的病人大多在50歲左右,既然疾病進展的緩慢,那就說明,在血管硬化的患者當中,大多數人在二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病根。
可將三七磨成粉,每天服用適量。
年輕時只有平時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在老年擁有健康的身體。所以對於你來說,養生最好的開始就是現在。
6. 是否年齡超過50歲的人都會動脈硬化
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動脈硬化的時間不同,高脂血症的人動脈版硬化時間會較早,一般35歲或權者40歲以後危險因素高的人開始出現動脈硬化,年齡越大,越明顯。建議可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少油膩低脂飲食,適當運動。
7. 我今年50歲了,腦動脈硬化,服什麼葯為好
我覺得吃點阿斯匹林不錯
8. 我50歲,腦動脈硬化,什麼葯能治啊
頸動脈硬化與甘油三酯偏高有關系。檢查除甘油三酯高還有沒有其他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如果有,請積極治療。僅就頸動脈硬化而言,可以吃軟化血管、活血化瘀的葯,如銀杏葉片、血塞通。中葯如水蛭
9. 母親50歲檢查出來頸部動脈硬化,需要怎麼進一步保養
頸動脈包括頸總動脈及分支,即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頸動脈硬化導致的頸動脈狹窄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由於大多數頸動脈硬化沒有臨床症狀,所以常常被忽視。一部分病人有臨床症狀,包括一過性或持續性單眼失明、一過性腦缺血發作。所謂一過性即短暫性、一時性。
2頸動脈硬化的症狀編輯
頸動脈是較粗大的血管,其頸內動脈直接向腦組織供應血和氧,其頸外動脈則向眼、耳、鼻、口腔等五官供給血和氧。如果頸動脈硬化了,就是在血管壁上有斑塊形成,從而使血液在流通時不順暢。不順暢就往往造成腦組織缺血、缺氧,病人常感頭暈、目眩、記憶力差、思維力明顯下降,久而久之,將造成大腦萎縮。如果硬化了的頸動脈有稠樣斑塊脫落,並隨血流而阻塞動脈血管,就會造成腦梗塞,出現失明、語言不清、癱瘓等中風表現,甚至威脅生命。
頸動脈內膜血栓樣或粥樣硬化斑塊是一種大中動脈退行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是動脈彈性減低的原因。頸動脈硬化嚴重並有硬化斑塊脫落,阻塞了大腦血管。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一般來說,輕度的動脈硬化不會影響大腦的血液供應,所以頸部活動後不會出現什麼症狀。而重度的動脈硬化,會使大腦血液供應減少,出現頭暈、頭痛和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如果這時活動頸部,很可能加重腦缺血,從而使腦部缺血症狀更加嚴重,甚至發生「缺血性腦中風」。 造成腦、腦血栓、心肌梗塞、心絞痛、心力衰竭、早搏等症的主要原因。 這類病常發生在「三高」,即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人群中,同時老人發病率大過年輕人。所以有專家提醒,男性在50歲以後,女性在絕經期後應該到做詳細檢查,因為此病沒有任何錶現症狀,通常人們都會掉以輕心,一旦出現了頭昏眩暈,則表示斑塊已經形成,必須到進行控制,否則很容易引起腦中風。
10. 50歲動脈硬化血管硬度2200表明什麼
病情分析:
您好,根據您所描述的情況,存在血管動脈硬化的情況,應該是可以選擇改善腦供血,營養腦神經細胞的葯物治療即可,平時需要注意清淡飲食,休息好等。
指導意見:
存在您的這種情況,是可以服用改善腦血管的葯物西比靈,尼莫地平,鎮腦寧膠囊配合營養腦神經細胞的葯物腦復康,腦蛋白水解物等來改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