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佛教「瓔珞」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寓意為「無量光明」和美玉的意思。瓔珞音為[yīng luò]。
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由世間眾寶所成。多用為頸飾,後來隨著佛教一起傳入我國,唐代時,被愛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進,變成了項飾。它形制比較大,在項飾中最顯華貴。
(1)瓔珞長壽花擴展閱讀:
瓔珞的用途
大致地說,在佛教興起以前,古代南亞次大陸的人們早已使用它了。特別是那裡的貴族,是經常用它來裝飾自己的身體,並用來顯示身分的。古代南亞次大陸的神,自然是貴族統治者在天上的投影化身,他們也是使用這類飾物的。
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衣飾"條中,記自己在古代南亞次大陸親眼所見,無論男女,都可"首冠花鬘,身佩瓔珞"。特別是貴族:"國王、大臣,服玩良異:花鬘寶冠,以為首飾;環釧瓔珞,而作身佩。
"據《佛所行贊》卷一所載,釋迦牟尼當太子時,就是"瓔珞庄嚴身"的。又據《中阿含經》中的《木積喻經》,有許多青年女性修飾身體時使用的記錄:"年在盛時,沐浴香熏,著明凈衣,華鬘瓔珞嚴飾其身。"
佛教摒棄世上的榮華富貴,因此,佛和羅漢等出家人是不佩戴飾物的。僧人在作為貴賓時短期內被人給戴上頸飾性質的花環,亦為戒律所許。只有菩薩級人物,除了現比丘形的如某些地藏菩薩等之外,正規的菩薩形象全都佩帶各種各樣的瓔珞與華鬘,並可以接受這種饋贈。典型的例證如《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所說: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菩薩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憫我等故,受此瓔珞。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憫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堠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憫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瓔珞
『貳』 延禧攻略:瓔珞畫蘭花時,為何在邊上畫螳螂
大家好,我是普通話不普通的小編摩西,很高興為大家解決各種的疑難問題,今天解決的是:延禧攻略:瓔珞畫蘭花時,為何在邊上畫螳螂?延禧攻略講述了宮女瓔珞憑勇往直前的勇氣、機敏靈活的頭腦、寬廣博大的胸懷,化解宮廷上下的重重困難,最終成為襄助乾隆盛世的孝儀純皇後的故事。
純妃即使是稀世珍寶,在乾隆的眼中也只不過是快玩膩了的石頭罷了,因為那根本不對乾隆的胃口,只有魏瓔珞才是他的摯愛,因為乾隆想要征服卻越得不到,想必乾隆心中要的就是這種征服的快感吧。好了,今天小編就分享到這里,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想法或者是建議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很高興能給大家解決問題,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們下期再見了拜拜!
『叄』 乾隆送給魏瓔珞的通草花,全國僅一位80歲老人會做,為何無人傳承
花是一種觀賞植物,被譽為“天地靈秀之所鍾”,賞花,在於悅其姿色而知其神骨,古人最喜歡賞花,古人常說:梅標清骨,蘭挺幽芳,茶呈雅韻,李謝弄妝,杏嬌疏麗,菊傲嚴霜,水仙冰肌玉膚,牡丹國色天香,玉樹亭亭皆砌,金蓮冉冉池塘,丹桂飄香月窟,芙蓉冷艷寒江。
戴春富老人為了能夠將自己的這門手藝傳承下去,也是放開了一些收徒條件,這些年來,有不少的人上門學習技藝,但能夠堅持下來的還是少之又少,雖然目前一直在復興傳統,但這條復興傳統之路相當遙遠。
『肆』 小花仙瓔珞是什麼精靈王
小花仙系列中重要擁有超級能力的人物。為了封印黑暗魔神和守護神秘力量,由古靈仙族和普普拉花神推選出各個花仙精靈王來鎮守花之法典。同時也有沒有鎮守在花之法典的花仙精靈王,例如:薔薇花精靈王·蘼;虞美人精靈王·火舞;月桂花精靈王·瓔珞;山荷葉精靈王·繁音;不滅忍精靈王。沒有鎮守在花之法典的花仙精靈王均無卡牌;山荷葉精靈王·繁音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花仙精靈王,是一種特殊的存在。繁音是山荷葉精靈王。
『伍』 瓔珞的含義是什麼
瓔珞的含義:無量光明。
瓔珞,用珠玉穿成的裝飾物。多用作頸飾。原為古代印度佛像頸間的一種裝飾,其製作材料珍貴,《妙法蓮華經》記載用「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真珠(即珍珠)、玫瑰七寶合成眾華瓔珞」,可見瓔珞應由世間眾寶所成,故其含義為「無量光明」。
而據《佛所行贊》卷一所載,釋迦牟尼當太子時,就是「瓔珞庄嚴身」。除此之外,瓔珞還有美玉的意思。在《紅樓夢》里一開頭寫寶玉出場時,也是戴著「金螭瓔珞圈」,瓔珞上是掛著他的寄名鎖和「通靈寶玉」。
(5)瓔珞長壽花擴展閱讀
至於瓔珞的用途,大致地說,在佛教興起以前,古代南亞次大陸的人們早已使用它了。特別是那裡的貴族,是經常用它來裝飾自己的身體,並用來顯示身分的。
而在佛經中,「瓔珞」一物所指的內涵,寬泛地界定為兩種:
1、瓔珞是環狀的飾物,也就是說,掛在頸部和垂於胸部,戴於頭部,戴在手臂和小腿等部位上的全算。
2、主要是用珍珠、寶石和貴金屬串聯製成的。廣義來說,有時把華鬘也可計算在內。
而佛和羅漢等出家人是不佩戴飾物的,但是特殊情況下,僧人在作為貴賓時短期內被人給戴上頸飾性質的花環,也是為戒律所允許的。只有菩薩級人物,除了某些地藏菩薩等之外,正規的菩薩形象全都佩帶各種各樣的瓔珞。
『陸』 瓔珞花花語是什麼
你可以在網上搜搜看
『柒』 請問誰知道瓔珞藤的花語
花語是無間的愛和復仇,絕望的愛,不可預知的死亡。
『捌』 什麼是瓔珞,我需要准確的圖片
瓔珞有很多種理解的 名字含義多我沒辦法告訴你
『玖』 瓔珞是什麼
飾物或者一種花
『拾』 瓔珞紋的簡介
瓔珞紋是指的陶瓷器裝飾紋樣之一。瓔珞原是用絲線將珠石編串成多層次的裝飾物品,《晉書·林邑國傳》載:「其王服天冠,被瓔珞。」將瓔珞形象用於塑像或其他器物為裝飾紋樣,稱瓔珞紋。
瓔珞紋始見於元代瓷塑宗教人物像上、多為景德鎮窯與龍泉窯的瓷塑觀音、菩薩。表現方法為模印或貼塑,以首都博物館藏元代青白釉觀音坐像最為精絕。坐姿觀音微閉雙目,端莊慈祥,自發髻而下全身紛披瓔珞,神采奕奕。入明以後,瓔格脫離人物獨立使用,往住成為佛教或道教的象徵,明代中期風行,多見於琺華器、青花器和五彩器、琺華器採用立粉畫法,青花器與五彩器則採用筆繪手法。首都博物館藏明成化琺華八仙紋罐,在罐的肩部飾一周瓔珞紋,與腹部八仙過海紋相呼應,宗教意味濃厚。也有作為一般流行紋樣應用的,如明中期琺華花鳥瓔珞紋罐,瓔珞紋的出現僅是一種裝飾,元宗教含義。
瓔珞紋或用瓷泥小圓珠直接粘貼在瓷坯上組成瓔珞圖案,或用瓷泥細條粘貼後刻劃橫段而成,立體感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明代開始改用筆繪瓔珞紋,明嘉靖時最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