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該不該給老媽過70歲大壽
一般做壽,來男做九,女做十。源
但真算起來,應該是男做八,女做九。古人是按虛歲算,也就是在娘肚子里的時間要算上,做壽是按虛歲。
因此,七十大壽,男的是68周歲做,女的是69周歲做。所以,又有「過九不過十」說法。
當然,在解放後,開始用周歲來計年齡,有些人不太懂古代傳統,認為是按周歲。
有些地方,會做60、80、90、100歲大壽,但不大做70大壽。
B. 70歲生日可以過嗎 我家老人快過生日了,他聽說70和80歲生日不能過是真的么
誰說不能過呀。只要兒女都在跟前,老人都會覺得幸福。說不能過,那是迷信的說法。現代人還信那個呀。
C. 70歲為什麼不能辦大壽
沒人說不可以辦啊。只要不是疫情期間。只要你想辦就可以。沒人管你是否辦生日宴。只要不怕別人罵就行。算你勇敢
D. 70歲生日不過有啥講究嗎
中國人對生來日特別在意,也很自有講究。有些地方常常不主張60歲到80歲的人轟轟烈烈過生日祝壽,認為中國命理學上有一說法:過一個壽能消耗8—10年的壽命。同時認為,位理學講人的出生是經歷由神到人再到神的過程:
1、人從出生到16歲,這個孩子是「神」不是人。我們都可以給孩子過生日,哪怕是大張旗鼓都不為過。
2、人從17歲到59歲,已經從「神」轉變為人,可以過生日,但是要根據當地習俗過生日。比如通常逢十過生日要提前一年,比如30歲過生日通常在29歲完成;而且很多地方「過三不過四」,即三十歲生日可以過,而四十歲生日不能過。
3、人到了60歲,已經是六十甲子輪回一次,故而,從60歲開始到80歲為止,是不能大張旗鼓過生日的。過去坊間和位理學都認為,人一旦到了60歲,就不能過生日了,因為怕「提醒」閻王爺,早早將過生日者「一筆勾走」。此次60大壽認為是不妙的,如何不妙?朋友們不言而喻。
4、人到了80歲,又從人轉變為「神」,因此也就可以過生日了,而且可以大張旗鼓過生日了,即使登報紙慶賀生日大壽都無礙,因為已經是「神」不是人了。
5、凡是當年沖犯太歲的朋友,都要謹慎過生日。可以「悄悄進行,打槍的不要」。
E. 70歲壽宴流程是什麼
開始的時候放生日快樂歌,然後獻壽桃,同時說一些祝福的話,讓壽星也講講話,客人送壽禮,然後就是宴席了。
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生辰 商洛人對生辰甚為重視。嬰兒有看三天、過十天、過滿月、過百天、過周歲。中年人講究過三十六、四十九,俗稱「門檻子」。到這一天,家人用紅布做成紅褲帶系在腰間,或用紅布做成內衣穿上,意在消災滅難;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過生辰日,窮苦人,無甚講究,有錢人,大操大辦,設大宴,前去祝賀的叫「吃生日」,送厚禮。給娃「過歲」,外婆家給送疆繩、銀鐲、銀鎖、銀項圈。
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親朋好友送來賀禮,並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容以富貴長壽為主。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面線」這一道菜。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
如果能找到他的老照片,就掃進電腦,按年輕到老編成一段視屏,配上音樂文字和解說.音樂用<燃情歲月>或<激情燃燒的歲月>,做為片頭.
內容就按壽宴順序剪出,若配音就用傳統喜慶音樂三,片尾打幾個祝福的字,背景用他們全家福或各種花的視屏素材.最後把參加壽宴人的名單滾動播出.正片開始----由司儀身穿唐裝,拿主持人話筒,和老壽星面對面坐在椅子上,來一個個人專訪,請他回憶一下自己半世飄零的人生旅程,其中挑幾段有趣和難忘的舊事自己講一下,來賓們則准備好掌聲和笑聲作背景襯托!
切蛋糕,吃飯敬酒----每人只用一句話來獻賀詞!小朋友站成一隊,向他行了個少先隊禮!酒桌上大家一齊站起來,首端酒杯只說八個字----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酒後,大家圍在一起,合唱夕陽紅VCD伴奏!作結束詞:主持人穿唐裝手持話筒,從鏡頭右邊走上大夥的前面。
「朋友們,時間寫下了我們的故事,在今天老壽星XXX先生70大壽這個難忘的日子裡,讓我們共同走過的每一個足跡,都留下美好的回憶,請攝影師按動快門,留下這難忘的瞬間,成為永恆!我代表外公祝各位長輩領導知己好友同事同學街坊鄰居一帆風順 好事成雙 三星高照 四平八穩 五福同壽 六六大順 見七就起 逢八就發逢九就有 十全十美 百事順心 萬事如意-----正好比:吃著甘蔗上高山--步步高,節節甜!
F. 70歲生日可以過嗎
70歲已經屬於高齡,而且是滿十。沒人能保證一定能活80,所以應該辦,而且大辦。
G. 70歲壽宴流程
開始的時候放生日快樂歌,然後獻壽桃,同時說一些祝福的話,讓壽星也講講話,客人送壽禮,然後就是宴席了。
祝壽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祝壽的人主要是子女、女婿和晚輩至親,近鄰厚友也多臨識賀。整壽禮有壽幛、壽衣、壽人(糕點)、壽桃(面蒸)等;一般過壽只有壽人、壽桃。
生辰 商洛人對生辰甚為重視。嬰兒有看三天、過十天、過滿月、過百天、過周歲。中年人講究過三十六、四十九,俗稱「門檻子」。到這一天,家人用紅布做成紅褲帶系在腰間,或用紅布做成內衣穿上,意在消災滅難;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過生辰日,窮苦人,無甚講究,有錢人,大操大辦,設大宴,前去祝賀的叫「吃生日」,送厚禮。給娃「過歲」,外婆家給送疆繩、銀鐲、銀鎖、銀項圈。
一般民間做壽七十歲為「大壽」八十為「上壽」九十歲為「老壽」、百歲為「期頤」都盛大祝賀。親朋好友送來賀禮,並演戲一面喝酒一面看戲,戲的內容以富貴長壽為主。壽宴中,一定要有「豬腳面線」這一道菜。壽星還要盛裝,坐在正廳接受子孫拜壽。但有些人因相信相命師「鐵口直斷」,某些年歲不敢作壽,以免被黑白無常帶走。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
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
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作大壽前要
向至親好友發請柬,發放日期一般在作壽的前三日,否則為失禮。民
諺日:「三日為請,二日為叫,當天為提來。」親友接到請柬,便准
備壽禮屆時前往,俗稱「拜壽」。主人還要大擺壽宴,賓客痛飲,有
的還請來堂會,增加喜慶氣氛。
拜壽也稱「祝壽」。老人作壽時,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禮物多為
壽桃、壽面、布匹及帶壽字的糕點。布匹俗稱「壽帳」,均掛在院中
天棚四周以向客人展示。壽帳上寫些吉祥語和被送者、送者姓名。送
給男子常用「仁者有壽」、「貴壽無極」,送女子則用「蓬島春藹」、
「壽域開祥」等。
壽堂一般設在堂屋,正面掛壽簾,兩旁配有對聯書些如「福如東
海」、「壽比南山」等古語。八仙桌上擺有香爐、蠟千、壽蠟、「本
命延年壽星君」神碼兒,以及黃錢、紙元寶、千張,使之下垂供案兩
旁。條案上擺壽桃、壽面等寓意長壽的食品。八仙桌正前方地上放置
一塊紅墊子,供拜壽者跪拜時用,平輩以上者拱手,以下者叩頭。
送燈花兒燈花用彩色燈花紙捻成花形,蘸上香油,燈花的數目比
作壽者的歲數要多兩個,一個為「本命年」,一個為「增壽年」。晚
間由作壽者上香點燃,由其子女每人托一燈盤,列隊至大門外與神碼、
敬神錢等共焚之。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
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
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
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
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
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
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H. 按中國風俗習慣,七十歲能過生日嗎
中國的風俗習慣,70歲是可以過生日。七十古來稀,這個年紀是可以過生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