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魚塘里的鯽魚陸續死亡怎麼回事
鯽魚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養殖水產品,養殖的時候死亡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少養殖戶反應說養殖鯽魚死亡率很高。想要避免鯽魚死亡,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做好水質管理
水質是養殖鯽魚的一個重點,水質好並不是說無污染就可以了的,鯽魚需求的水質除了無污染還有就是各種元素的含量問題。鈣磷元素是養殖鯽魚時要多注意的,水中如果這兩種元素的含量比較少,那麼鯽魚就養不好的。管理水質時還要注意的肥水的問題,豐富的浮游生物是鯽魚喜歡的,這會讓它們有更多的食物來源,大家也可以通過肥水情況觀察水質,水質不好的最好不要養魚!
2、控制養殖密度
密度也是養魚的一個常見問題之一,鯽魚一般長的不是很大,所以其密度一般從放苗開始就定下來了,但是死亡率高和密度過大的關系也不少。鯽魚好動,需要的活動場所比較大,它們會在這個場所裡面四處游動尋找食物,而密度大了就意味著鯽魚之間的競爭會變大,雖然鯽魚不容易出現斗毆的情況,但是密度大了一些長勢差一點的魚就容易出現餓死的情況,因為飼料搶不過別的鯽魚,最後形成惡性循環。而且密度大了還容易出現氧氣不足的情況,嚴重威脅到整個池塘的鯽魚生存。
3、隨時調節餵食
養鯽魚和別的魚會有所差異,鯽魚本身好動,吃的不多但是消化快,所以喂養追求的是少量多次,每天喂養的比較頻繁。鯽魚吃東西的時候是比較兇猛的,基本來者不拒,只要能下肚子的都會吃掉,喂養的飼料因此要隨著其大小慢慢調整,不讓容易撐死鯽魚。溫度高的時候鯽魚進食快而多,溫度低則慢而少,大家要根據這個調整下不同溫度段的喂養,正常的時候每天喂養次數在5-6次左右。
4、改善池塘環境
池塘環境的好壞也會影響到鯽魚的死亡情況,所以這個也是需要改善的。池塘養殖的模式下水生循環不會很快,但是魚塘各種病菌或者垃圾的生產卻是比較多的,每天的飼料、鯽魚的排泄物、水中自然滋生的病菌等等,這些都是導致鯽魚死亡的一些常見原因。改善環境的時候主要針對清塘、殺菌等情況慢慢來進行,這樣能有效的減少其死亡率。
Ⅱ 鯽魚怎麼做不腥!
材料: 1鯽魚一條、姜3片、大蒜1粒(拍碎)、小蔥一棵(切碎)、油、鹽、雞精 2鍋里放油,燒熱後,用鏟推開 3放鯽魚略煎一下 4煎到魚肉變色後,到入1碗半的水!碗就是你盛魚湯的碗。放入姜和大蒜 5蓋鍋蓋,大火煮沸後改中火燉20分鍾。湯就成白的了。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就放2碗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燉2小時,那時侯魚肉都溶到湯里了,更美! 6調入適量鹽和雞精,在燉2分鍾就可以起鍋了。最後撒上蔥花。鮮啊! 鯽魚鮮濃湯 原料是:小鯽魚一到兩條,一點姜、一點蔥、一點生澱粉、一點鹽、一點糖、50克清油或花生油、幾克豬油(黃油)、大紅棗兩粒、干凈黑木耳一把(我是說水發好後的哦) 湯要鮮一定要注意幾個關鍵的地方。 第一是烹調前「養鮮「。魚類的新鮮其實是另有標準的。並不是通常認為的將「活的」宰殺後立即進食或生食。當然生食所追求的是另一種風味,我們這里先不去討論了吧。將活魚「清理」干凈後,在18—20℃的室溫下放置3個小時左右,這時魚體蛋白會有一個特別的「溶解期」,再烹調後所分解出來的醇類物質會使我們更加覺得鮮香。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感覺吃從超市買來的新鮮豬肉感覺比凍豬肉味道好的原因。肉場的鮮肉一般是當天清晨出品,上午上貨櫃,到我們購買時剛好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差(冷藏櫃溫度低,所以這一時間也會延長至4-5小時)。而凍豬肉則是將熱氣豬肉立即冷凍,停止了這種變化,所以反而讓人覺得肉質硬。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應該在早上買來魚後立即處理它,然後在常溫下放置一段時間,這樣在中午時烹調就差不多了。羅嗦了半天,其實一句話:就是千萬別將魚宰好後立即烹調。否則你在第一招上就輸了味道啦。記住要在魚身兩側各斜切幾刀,即可使魚肉接觸到外界,又能在將來烹調時易於出味。 至於鯽魚嘛,野生的最好,不過現在幾乎沒有,那就買3—4兩/條的吧。不大不小正好。兩條可以了。 第二是烹調時「吊鮮「。先要把魚身上抹一些干澱粉,這樣有兩個目的:一是使煎魚時能保持魚型的完整,特別是魚皮,否則缺皮少肉的多掃興呀。二是裹住魚身,可以均勻受熱,整條魚煎後都會金燦燦的,不會有的地方都胡了,有的地方還生。記住要在切開的魚肉層里也抹一些澱粉啊。下面是步驟: 1、煎魚。鍋保持乾爽,用拍裂的姜塊在鍋上擦一遍,薑汁更加有利於保持魚皮和鍋面的分離。(姜塊別扔,我們還要用!!)倒入清油或花生油約50克,多點也沒關系。用小匙舀一匙豬油,一起防入鍋里。動物性脂肪是愛美人士的大忌,如果你連3—5克的用量也接受不了,那就改用黃油吧。風味上差異並不明顯。加它們的作用主要是吊鮮和增濃魚湯,二選一一定要放哦。油充分溶解並升溫到100度左右,直接把兩條魚依次下到鍋里,因為抹了澱粉,又放置過一段時間,所以水分並不會多到油花四濺的地步,怎麼樣,煎魚時你的神經也可以很輕松的吧。不過要注意魚內部受熱後水滴仍有可能爆出,所以也不能太掉以輕心,尤其是轉魚身時。一分鍾左右就可以轉魚身煎另一面了,注意煎時常用鍋鏟輕挪魚身,以保持魚型完美。轉到另一面時也要多注意保持魚型,如果太缺乏信心,建議你選用鍋底較平的煎鍋,一來翻動容易,二來受熱均勻。這並不會妨礙魚湯的品質,只是出鍋時會不太好裝盆,有點煩。 2、魚的兩面都煎好後,直接從暖壺向鍋里倒熱開水,用量約為3/4湯碗,總之比食用量稍多些就行,自己斟酌吧。關鍵是一定要用熱水,因為用冷水會使蛋白質驟然收縮,肉質纖維變老,水解蛋白析出也變得困難,不利於奶湯燉出,口感就大打折扣了。切記!!!! 3、加好熱水後,放入剛才用過的姜塊,還有黑木耳、蔥段和糖大約3—5克,大紅棗用刀在側面稍微劃一下也放進去。注意糖和紅棗一定別忘,這個組合的目的既有吊鮮,也有營養上的考慮。別急著加鹽,蓋好鍋蓋,待湯用大火燒開後,再加入鹽,這也是吊鮮很重要的一步哦。這時可以嘗嘗湯味,主要是調准鹹度,最好稍微淡一點,因為水分熬去一些後,味道會加重的。 4、這時把火頭轉小,蓋好鍋蓋用文火燉10至15分鍾。中間記得把魚再翻動一次。魚湯就做好了。可以依個人喜好把蔥和姜塊剔除也行。怎麼樣,現在湯濃似奶吧,快盛進湯盆就上桌吧。 這里吊鮮共有四個關鍵,找到了嗎?對: 1、加豬油或黃油, 2、加熱水成湯, 3、加糖和紅棗, 4、加鹽的時機。注意:味精或雞精什麼的在這里不受歡迎。 第三是上桌後「品鮮」。很多人認為應該先吃飯菜後喝湯,對於清淡湯水或可,這道鯽魚濃鮮湯卻不是這種吃法。要想真正體會湯的鮮,只有先喝它啦。趁熱喝下,最能享受到這種美味。加入米飯做撈飯,也是很講究的上選。因為湯中有葷油,而且魚類稍涼會有淡淡腥氣蓋過鮮味,所以上桌後宜熱吃。因為燉的時間正好,魚肉也很嫩,湯、肉味道會都很上口。先喝湯也會因控制總體進食量而有助於保持體形,營養豐富的濃湯對胃和身體都有好處。相信我,你不會因為加入那點豬油而後悔的。 不腥的!
Ⅲ 讓鯽魚活的更久的方法!!~~~~
加鹽只能加速其死亡,還是找個大一點的盆,多放些水吧,也許管用的.
Ⅳ 養了600條鯽魚應該養多少黑魚控制鯽魚數量
你想知道養了600條鯽魚應該養多少黑魚控制鯽魚數量?這個恐怕只要有五六條就可以了,黑魚挺厲害的,太多了,恐怕不行的
Ⅳ 魚池裡鯽魚得了水霉病怎麼治療
1、由於寄生蟲、細菌等病原體感染造成原發病灶潰爛,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機附著,入侵魚體潰爛處,迅速在魚兒受傷處繁殖、蔓延,逐步長出棉毛狀的菌絲。
2、初期病魚表現無異常症狀,隨著病情發展,可看見病魚體表附有白毛向外生長。
發病原因
1、從魚卵到魚苗再到成魚,均可感染水霉病,因為水黴菌對寄主無嚴格選擇性。
2、當越冬池中養殖密度大、春季清瘦水體的魚塘,在飢餓狀態下也非常容易感染水霉病。
預防方法
1、入池前用3%—5%的食鹽水溶液浸泡魚種8—10分鍾。
2、徹底清塘,除去過多淤泥,用生石灰按相關比例調制好,全池潑灑。
3、魚體受傷是病發水霉病的根本,因此魚類入池操作過程要謹慎,魚體凍傷或擦傷都可能使水霉病發。
4、魚兒入池後,注意控制飼養密度,科學合理調配魚池密度,更能減少魚病暴發。
5、加強管理,可適量投喂維生素,提高種苗自身免疫力和機體抵抗力。
6、防止低溫,隨著溫度越來越低,水溫下降,防止低溫,以免魚體凍傷,增加發病機率。加深養殖池塘水位、增加保溫材料或加溫越冬,視養殖品種而定。
治療方法
1、因為適宜水黴菌繁殖的溫度為10℃~18℃。所以提高水溫可以抑制水霉生長。
2、可用一盞15瓦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黴菌。
3、水霉病發輕病型,用旺碘,這是對真菌殺滅效果最好的聚維酮碘。重病型用止血康+保肝寧+水產專用維C,快速消炎止血,殺滅有害頑固真菌,修復增強肝臟解毒能力,促進新陳代謝並增強免疫。
4、水產養殖與其他禽畜養殖不同,水產養殖要注意改底調水,因此治療水霉病也不能忘記這一點,速效底改/強底凈+活水素+肥水旺,切斷、消除、減緩池塘病原繁殖的速度和規模。
注意:由於水黴菌是入侵魚體受傷處,因此可能導致其他細菌性疾病發生,治療時要確診其他疾病,共同治療,避免造成更大損失。
Ⅵ 鯽魚得了水霉病怎麼辦
治療方法:
1、用400克/立方米食鹽+400克/立方米小蘇打(碳酸氫鈉)合劑全箱(池)潑灑,連續二次,每天一次;
2、採用5克/立方米亞甲基蘭(美藍)+05%食鹽水全箱潑灑,連續二次,每天一次。
治療水霉病一般不需內服葯物,若要內服可在飼料內適量添加諾氟沙星或氟苯尼考等抗菌素,用量每公斤飼料0.5-1.0克,療程3-4天。
水霉病是水產養殖中的一種常見疾病,常發生在晚冬和早春,流行於20℃以下,在水溫28℃以上很少發生。水黴菌對寄主無選擇性,能感染各種養殖魚類,包括魚卵、幼魚和成魚。當魚體受傷或被寄生蟲咬傷時通過水黴菌游動孢子侵入,並在受攻擊魚體組織處吸取營養而迅速生長最終引起菌絲與傷口的組織細胞纏繞粘附、魚體組織發炎,甚至壞死。由於水黴菌菌絲不僅寄生在魚體表面,還侵入魚體肌肉中,因此很難進行外用葯物治療,目前控制水霉病較為有效的方法主要還是一些預防措施,如在拉網等養殖操作過程中盡量減少魚體受傷,魚種下塘前用3—5%的食鹽水浸浴消毒,控制養殖密度,越冬魚種要防止帶病過冬,根據魚類的攝食情況隔幾天增加投喂優質飼料或者投喂維生素C,以提高魚類的免疫力等。
鯽魚的養殖:
一、池塘條件
鯽魚有喜集群、潛入淤泥和逆水跳躍逃逸的習性。主養鯽魚的池塘面積不宜過大,一般以2畝左右為宜,不應超過4畝;要求池塘底質較硬,一般淤泥厚度在10厘米以內,超過10厘米時必須清淤,以利於對鯽魚的捕撈(捉);池埂堅實不漏水,進出水口要安裝牢固可靠的攔魚柵,攔魚柵應高於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二、品種選擇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鯽魚品種較多,難免出現良莠不齊。實踐證明,異育銀鯽和高背體形異育銀鯽(簡稱高背鯽)適合主養,生長速度比普通鯽魚分別快2倍和3倍。異育銀鯽和高背鯽魚相似,異育銀鯽與普通鯽魚的區別為:異育銀鯽側線鱗為31-32片、普通鯽為28-29片;異育銀鯽與高背鯽的側線鱗數目相同,但高背鯽頭短、背高體厚、腹部呈圓形。
三、放養密度
從養殖經濟效益看,放養數量超過2000尾/畝,雖然能獲得較高產量,但養成商品魚個體小,銷售價格低,效益不理想;放養量少於1000尾/畝,盡管商品魚個體較大,但總產量不高,銷售收入少。每畝放養體重30克的魚種1400尾或50克的魚種1200尾,搭配適量的鰱、鱅和夏花草魚,搭配魚總數不超過600尾,可凈產鯽魚500公斤以上,其它魚200公斤左右,效果理想。
四、日常管理 主要是加強水質管理,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使池水肥、活、嫩、爽。魚種培育期間,特別是高溫季節,必須經常換注新水,以防水質過肥。前期20—25天注新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後期7天換水一次,每次15— 20厘米。在養殖過程中,當透明度大於30厘米時,應適時追肥,原則為「少施勤施」,每畝可施有機肥50公斤或尿素3公斤。每半個月全池潑灑生石灰改善水質, 每畝用生石灰15公斤。定期防病治病。
Ⅶ 池塘鯽魚泛濫,怎樣制止鯽魚繁殖
可以在池塘放養少量肉食性魚類,如鱸魚、鱖魚、烏鱧等,可以抑制小魚數量過多,每畝放50-80隻。
也可以放鱤魚,這種魚異常兇猛,吃小魚非常快。一畝水面放5-10隻一兩斤的,就可以很快將小魚數量控制下來。不過不能讓鱤魚長太大,否則半斤左右規格的商品魚也可能遭殃。
Ⅷ 鯽魚與水生生活相適應的特徵與功能
1.魚的體形為梭形,可以減小水的阻力.並且體色為背深腹淺,有保護作用
.
2.魚的體表有鱗片和粘液,有保護、減小阻力作用;還具有側線,可以測定方向、感知水流
3.在運動過程中魚的鰭是運動器官,其中尾鰭可以穩定身體、推動前進、控制方向;體內有鰾,幫助魚在不同的水層間游動
4.鰓是魚的呼吸器官,鰓內眾多的鰓絲有利於魚從水中攝取氧.
呵呵,魚生活在水中,它的體形都適合水中環境:(1)紡錘形,頭尾軸最長,背腹軸較短,左右軸最短。整個魚體頭尾尖而中段大,形如梭。(2)側扁形,頭尾軸短,左右軸更短,背腹軸則相對較長,身體呈左右側扁的菱形。(3)平扁形,左右軸較長,頭尾軸一般,背腹軸最短,魚體背腹扁,左右寬闊。(4)鰻鱺形,頭尾軸特別長,背腹軸和左右軸均等、短小,魚體頭尾又細又尖,軀幹部分像一根細長的圓棒,像蛇。(5)河豚形,體形除了尾部稍微突出外,幾乎近似球形。
鯽魚應該屬於的一種吧,呵呵
Ⅸ 長壽湖有鱸魚嗎
長壽湖盛產的翹殼、鰱魚、鱅魚、草魚、鯽魚,鱸魚有,但比較少,
Ⅹ 帥氣硬朗的愛車風光580,伴我長壽湖邊垂釣!
古人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釣魚可以說是一項將動與靜完美結合的運動,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釣魚的時候,心神放鬆,好多古代的詩人和現代的文學家也有垂釣的習慣,垂釣會讓他們思路豁然開朗;對普通人來說,生活中難免一些有困擾和煩惱,釣魚可以讓你將它們暫時拋開,甚至在垂釣的過程中想通,達到修身養性的作用。 從小我就非常喜歡釣魚這項娛樂活動,只是處於中年的我,苦於生活工作的忙碌,所以很少去做這項自己喜歡的戶外娛樂運動。可是只從有了風光580的陪伴,我的生活也開始變得豐富多彩起來。空閑的時候帶上老婆小孩,或者三五個朋友就隨時隨地可以到達自己喜歡去的地方,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可以說風光580也幫助我實現了我很多以前難以實現的夢想。 說到愛車風光580,跟隨我已經大一年時間了,除了個人覺得大燈不是LED的而是鹵素大燈有點小遺憾外,其他的各方面表現都還是非常滿意的。尤其喜歡他帥氣硬朗的外觀,符合我的審美;而且大7坐SUV,2/5/7座自由變換,不管是人多出行還是行李多出行都很方便,也很實用,滿足我的日常空間所需。動力上,他搭載的是1.5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不像跑車那麼給力,但是日常家用完全夠了,只要敢踩油門,提速還是杠杠的。 我們是從重慶主城出發去長壽湖的,可能是因為非周末出行,所以路上基本上是比較順暢,大約80分鍾左右就到達目的地了。不得不說這里風景真的很好,空氣清新,景色宜人。這里釣魚是需要收費的,完了釣的魚是歸自己的,如果運氣好,肯定收獲是大於付出的。到達目的地後趁朋友去買票的時間,我把我的風光580開到了旁邊一個車少的地方,先給他閃幾張,記錄生活記錄你。好了,話不多說,開始上圖了。
這就是我的愛車風光580,整車看上去非常的帥氣硬朗。
前臉採用的是三橫幅式設計,簡潔大方。
線條流暢,車輛側身力量感十足。
車尾不是很特別,屬於中規中矩的那種。
不過整個車窗用鍍烙條圍起來了,感覺提升了檔次。
兩尾燈中間用一根粗壯的鍍絡飾條鏈接起來,凸現了580的運動氣息。
開眼角的大燈,如果是LED的更完美。
1.5T的動力,日常所需都可以滿足。
7年15萬公里超級質保,開起來比較放心。
加油蓋在車身有後側。
下保險杠非常厚實。
上面還配有行李架
只是剛買車時候的裝飾,傳說兩個字不知道什麼時候不見了。
這個車貼個人覺得比較有個性,喜歡。
霸氣的輪轂
還有倒車影像,很方便
多功能方向盤
鋼琴漆按鍵
感覺駕駛室的儲物空間還是小了點
說著說著,朋友已經買好票了,把車停好,開始准備釣魚去了。 長壽湖位於長壽區東部,距重慶市區128千米,為50年代攔截龍溪河而成的人工湖,因地處長壽區境內而得名。長壽湖壩長1014米,高51米,頂寬8米,湖水面積6000公頃。一般水深15米,最深處50米。湖內港汊縱橫交錯,有島嶼200多個,是重慶市最大的湖泊旅遊風景區。 長壽湖湖面遼闊,碧波萬頃,水中倒影若畫,氣勢極為壯觀;若臨暮春三秋,淺雲遮日,煙波浩渺,水天一色,另是一番情趣。湖中島嶼林木青翠,建有多處園林景點。 重慶的天氣就是變幻莫測,到的還是陰天,走到湖邊開始釣魚時藍天白雲就出來了,難道是老天也為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嗎?真的很開心[微笑]
長壽湖真的太美了
長壽湖的水清澈見底
我們一共放了5橫桿
瞧這姿勢,是不是有點專業呢?[偷笑]
釣了一天的成果,黃辣丁和鯽魚居多,不過還有其他我叫不上名開的,滿滿的收獲,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