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人最長壽的地區在哪
我國的新疆是國際自然醫學會確認的世界五大長壽地區之一。它的面積有16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1/6,而人口只有1308萬,佔全國總人口的1/80。據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表明,全國有百歲和百歲以上的老人3851名,而新疆佔了865名,約佔全國總數的22.46%。
B. 中國的中國長壽老人最多的地方在哪,長壽鄉在哪
中國目前有18個長壽之鄉,例如:海南澄邁、山東萊州、江蘇如皋、湖北鍾祥、廣西巴馬、四川樂山、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遼寧遼陽興隆村、新疆克拉瑪依、廣西東興市、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 、江蘇溧陽(2011年5月15最新認定)。廣西巴馬縣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長壽第一縣候選世界紀錄,創下新的世界之最,入住吉尼斯紀錄。至於最長壽的,有的說是廣西凌雲縣(我也認為是),還有的說是東興。
C. 請問在中國被稱為『長壽之鄉』是哪個地方
「長壽之鄉」在中國的確定標準是:每10萬人口中百歲老人達到3位。實際上,江蘇如皋、湖北鍾祥、廣西巴馬作為中國六大長壽之鄉中的3個(另3個為四川樂山市、遼寧遼陽興隆村、新疆克拉瑪依),均超過了聯合國規定的長壽之鄉的標准: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壽星7.5人。
目前,江蘇如皋已擁有百歲老人209位,總人口為145萬人的如皋成為中國百歲老人總數最多的縣級市;湖北鍾祥有100歲以上老人71名;廣西巴馬則於上世紀90年代被國際自然醫學會宣布為「世界長壽之鄉」,現在百歲老人為78人。
D. 中國的長壽村在哪裡.
太行山南麓河北省武安市境內,距武安市區56公里,西與山西省左權縣毗鄰,北與邢台市邢台縣相望。
長壽村景區歷史人文、自然資源豐厚,有摩天嶺、峻極關、通天峽、馬刨泉、龍盤樹、長壽園、仁壽洞等眾多景點。長壽村景區背倚的摩天嶺,海拔1747.5米,乃清漳河、沙河、南洺河、北洺河四水之源。
一條連接冀晉兩省的千年古馱道曲折婉蜒,盤行穿過,過太行八大關之一的峻極關達晉。這里峰奇關險,地形復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峻極關最早開辟於唐會昌4年,朝代更跌,國家動盪,多有戰事。
太行山有關必有坪,相傳長壽村原名奈何坪,乃嘆峻極之高也,攀越之難也;又因其地廣生艾蒿,多香氣而少蚊蠅,故又名艾蒿坪。
(4)國內長壽地方擴展閱讀
景點
1、百壽台階
台階材料選用武安的青石,高15公分,寬30公分,長度120公分。有一樣東西,我說出來您可能有點不相信,看台階中央奇形怪狀的那些字體,其實都是一個字,那就是「壽」,這些台階上總共有241個壽字,旁邊的那些動物正好映照這個壽字,有龍、鳳、烏龜、大象等等寓意吉祥、長壽。
2、峻極關
峻極關初建於明正統年間。關口居高臨下,難攻易守。關的右側是一處深澗,屬河北省邢台市管轄,關里往西屬山西左權縣管轄,關外為河北省武安市管轄,武安舊屬河南,故此關有「三省要隘」之稱或「雞鳴三省」之地。
關門面對東南方向,青石砌築,長9.5米,寬3米,高4.356米,關門為拱券,劵高3.3米,寬2.58米。關牆石久經風雨剝燭,已變成灰褐色,其左右延伸出去的便是古戰壕(長城)遺址,牆石全坍成堆狀。
3、十八盤古馱道
十八盤是沿龍盤樹向上通往峻極關的大路,因為左拐右拐,山路十八彎,稱為十八盤。這條山路是貫穿太行山,連接山西、河北兩省的主要馱道,又稱古絲綢之路。山道由紅石塊、紅石板人工鋪成,石板上的銹跡斑斑,還留有當年駝隊的馬蹄印跡,那正是昔日古絲綢之路的鑒證。
E. 中國十大長壽縣是哪裡
中國目前有18個長壽之鄉,例如:海南澄邁、山東萊州、江蘇如皋、湖北鍾祥、廣西巴馬、四川樂山、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遼寧遼陽興隆村、新疆克拉瑪依、廣西東興市、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 、江蘇溧陽(2011年5月15最新認定)。廣西巴馬縣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長壽第一縣候選世界紀錄,創下新的世界之最,入住吉尼斯紀錄。
至於最長壽的,有的說是廣西凌雲縣(我也認為是),還有的說是東興
F. 中國十大長壽之鄉有哪些
中國十大長壽村為廣西巴馬、廣東三水、廣西永福、湖南麻陽、四川彭山、四川都江堰、河南專夏邑、湖北鍾祥屬、江蘇如皋、廣東連州。
G. 中國最長壽地區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的最新數據,目前我國百歲老人多分布在南方,沿江河流域分布,主要聚集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南沿海、川渝和中原等五個地區,且多分布於中、低山丘陵及沖積、洪積平原地區。據中科院統計,海南是全國百歲老人密度最大的省份,達到1300餘人,也就是說,在海南每10萬人中就有13個人活到百歲以上,據全國之首。
長壽老人有區域聚集性,這提示我們,長壽與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
1)氣候溫和怡人
長壽區氣溫大多溫暖,年降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區河網密布,空氣濕度較高,日照充足,空氣清新。
2)山區植被茂密、空氣好
長壽老人多集中分布於丘陵山區,那裡工業、雜訊等污染較少,加上植被茂密,空氣富氧離子含量高。
3)水系發達
很多疾病是由於水攝入不足引起的。水多的地方,人也容易長壽。
4)氣候寒冷,影響壽命
東北和西北地區冬天寒冷漫長,氣候變化劇烈,空氣乾燥,因此長壽老人偏少。迄今為止,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認定的「中國長壽之鄉」有60多個(以縣、市為行政單元),但沒有一個在東北。
長壽老人四大特徵
1)良好的睡眠
一項老人睡眠狀況的研究表明,隨著入睡時間的延長(超過30分鍾)和睡眠效率的下降,死亡率會增加。本次調查顯示,百歲以上老人平均睡眠時間為9.6小時,80~99歲老人睡眠時間為8.33小時,而60至79歲低齡老人睡眠時間只有7.64小時。
2)患病次數少
統計表明,老年人口患病及住院的高發年齡在60~79歲,隨年齡增加,患病次數及住院次數減少,百歲老人平均兩年患病不到一次。所以,在80歲之前,即便身體狀況不理想,也別對長壽悲觀失望。
3)積極的心態
老人積極心態是指遇事總能想得開,並感覺與年輕時同樣快樂;消極心態包括緊張、害怕和孤獨等。心態積極的長壽老人所佔的比例遠遠高於消極心態,一半以上的長壽老人困境時總能想得開。
4)膳食清淡、蔬菜比例高
五個長壽之鄉的老人,飲食整體上以清淡為主,多以大米和麵粉為主食。蔬菜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90%的長壽老人每天食用蔬菜。
H. 中國最長壽有哪些地方
新疆
我國的新疆是國際自然醫學會確認的世界五大長壽地區之一。它的面積有16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1/6,而人口只有1308萬,佔全國總人口的1/80。據1982年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表明,全國有百歲和百歲以上的老人3851名,而新疆佔了865名,約佔全國總數的22.46%。從新疆的百歲老人地區分布看,南疆多於北疆,農牧區多於城市;從民族構成看,少數民族占絕大多數;從性別構成看,男性比女性多。現根據新疆百歲老人有關資料,對其長壽之道進行初步的探索。
1.要健康長壽,就必須樂觀。這是一條最重要的因素,這一因素又直接影響到其他因素。
「樂觀者長壽」,這句話很有道理。人常說:「笑一笑,少一少;愁一愁,白了頭。」說明情緒不僅會影響人體機能,甚至影響人的壽命。因為情緒和人體內分泌系統分泌的激素大有關系。
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新疆百歲以上的老人,普遍具有樂觀精神。他(她)們性情溫和,待人寬厚,睦鄰相處,很少與鄰居鬧糾紛;他(她)們心平氣和,不生氣,不動怒,不喜歡與人發生沖突,有的一生從不與人爭吵;他(她)們性格開朗,愛說愛笑,很少憂慮。有的百歲老人青壯年時就喜歡唱歌、跳舞,到現在仍喜歡聽音樂;他(她)們心胸開闊、遇事不慌、不急、不發愁、不後悔、想得遠、想得通,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用他(她)們子孫後代的話來說:「天塌下來也不急」。如維吾爾族百歲老人力提甫,年輕時曾牽引200峰駱駝去關內販賣,途中因氣候和其他原因,200峰駱駝死的只剩下32峰。回來後,家裡人都很生氣,但他並沒有為此而憂傷。
2.足夠的營養、適量的飲食,是保證長壽的物質基礎。生活有規律,飲食嗜好能節制,有益於健康長壽。
飲食是人體物質代謝的基礎,要使身體內各種機能保持正常,就必須有足夠的營養供應。研究認為,促進長生不老的特殊飲食是沒有的,缺乏豐富營養的粗茶淡飯,是不能保證健康長壽的。
從新疆百歲老人的飲食情況看,由於地區不同和民族不同而有所不同。他(她)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收什麼就吃什麼。農業區以糧為主,以肉食、奶茶和蔬菜瓜果為輔;牧區以肉食奶茶為主,以糧為輔,很少吃蔬菜和瓜果。如地處農業區的吐魯番縣和於田縣,共有百歲以上老人43人,而飲食經常離不開羊肉、羊油和奶茶的有29人,佔67.44%;地處塔里木盆地邊沿的尉犁縣,是一個半農半牧縣,境內有塔里木河和孔雀河,生長在這個縣的11位百歲老人,過去都長期放牧在戈壁灘上,以捕魚和獵取野生動物為食,以奶茶為飲料,常吃水果,很少吃蔬菜。
新疆少數民族的食品結構比較單一,但卻有著豐富的營養。百歲老人都能做到飲食適量,既不偏食,也不狂吃暴飲。由此可見,要健康長壽,在飲食方面,不在於食品結構的多樣或單一,也不在於吃肉還是吃素,而在於有沒有足夠的營養和飲食是否適量。
新疆的百歲老人,大都保持著一種簡朴、穩定和有規律的生活方式,他(她)們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早起早睡、講衛生、注意勞逸結合,飲食起居、勞動、休息都保持著一定的節奏。由於宗教信仰原因,在858名少數民族的百歲老人中,除個別人吸煙外,其他都從不飲酒、吸煙。事實說明,規律的生活、良好的習慣,對健康長壽大有益處。
3.長期堅持勞動和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健康長壽。
堅持運動是健身之本。如果不運動或很少運動,就會出現一系列機能紊亂。很多例子說明,長期堅持鍛煉和不鍛煉的人在身體、精神和抗病能力上都大不相同,因為生命在於運動。經驗證明,堅持運動,確實可以促進健康長壽,從新疆百歲老人的情況來看,就說明了這一點。
新疆百歲老人中,終生從事體力勞動的佔98.05%。他(她)們普遍從青少年起就參加體力勞動,老年以後仍然堅持運動。如經常散步或搞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所以在百歲之後,大多數身體仍然健康,生活可以自理。如102歲的維吾爾族老人毛拉提·帕里塔,年輕時當過小商販,到處走動,後來一直務農種瓜,現在雖年已過百,健康狀況仍然良好,還可以做買賣(賣瓜)。102歲的維吾爾族老人牙熱合·吉買提,12歲開始到90歲,一直從事體力勞動,給別人種地、放牛、放羊,現在除了視力稍差、牙齒缺3顆外,飲食正常,行動方便,經常進行較遠距離的散步,還能搞一些輕微的家務勞動。106歲的柯爾克孜族老人阿依木汗·天合爾·白來的(女),從15歲起就一直在山區牧羊和搞家務勞動,至今健康狀況良好,除有輕微胃病、耳稍聾、眼花外,記憶力仍然很好,說話清楚,飲食正常,生活不僅可以自理,還能做一些輕微的家務勞動。
4.美好的自然環境,為健康長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自然地理環境,對人的長壽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新疆有著遼闊而美好的田園、山林和牧場,雅凈的環境、清新的空氣,沒有工業污染,也沒有城市噪音,這就為健康長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從新疆百歲老人分布情況看,居住農村、山區和牧區的829人,佔百歲老人總數的95.84%;居住城市的36人,佔百歲老人總數的4.16%,其中1/3還是晚年從農牧區遷居城市的。新疆全境以天山山地為中軸,分為南疆和北疆兩個自然條件有著明顯差別的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南疆優於北疆,從百歲老人地區分布情況看,南疆共753人,佔百歲老人總數的87.1%;北疆共112人,佔百歲老人總數的12.9%。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人的長壽水平是和居住環境密切相關的。
5.人的長壽,除了以上因素外,還和遺傳有關。
據統計:在新疆865名百歲老人中,父親或母親是長壽老人的共29人,佔全區百歲老人總數的3.35%,還有66名百歲老人的子女,現在都在60歲以上。這說明長壽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
人口的長壽,除了生理、環境和遺傳等自然因素外,它還是一種社會現象。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人口壽命延長,百歲老人逐漸增多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