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活到70歲就可以了,為何說不必活太久
俗話說;「人逢七十古來稀」,所以七十歲的人往往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感慨自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現代社會的我們,擁有發達的醫學技術與適當的社會環境,七十歲的老人早已是見怪不怪了。
更多老人可以活得長長久久,上百歲的老人也時常可見。人到了年邁時刻,對時間會更加敏感,他們總想著自己到底還能在這人世間停留多久。
有人提出,一個人活到70歲就可以了,不必活太久。如何看待這種說法呢?
為什麼要每天在擔憂中度過呢?珍惜每一個朝朝暮暮,享受好自己生命的每一天,是我們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應該做的。
❷ 有人說一個人活到70歲就差不多了,真的是這樣嗎
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擁有十分發達的醫療技術和優越的生活條件,年齡大的老人越來越多,百歲老人已不足為奇。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對時間更加敏感,他們總會時不時地考慮自己還能再在這人世間活上多久。在這個問題上,有人說:一個人活到70歲就差不多了,真的是這樣嗎?
人生到了70歲其實並不可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年至70歲卻風采依舊。不管多大年紀,都可以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尤其是老人,一輩子辛苦打拚,到老年再不學會享受生活,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好好享受這個世界給你帶來的快樂,是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應有的權利。所以說,能說出一個人活到70歲就差不多這樣的話的人,心態著實是堪憂。
❸ 為什麼說人只需要活到70歲就可以了,根本沒必要活太久
根據研究,人類的壽命長度大概在110歲至115歲左右,相當於生長發育期的5至7倍。人歷來都很注重壽命的長短,從壽比南山,長年益壽等祝賀語中,便可見一斑。
當然,也有一些人認為活到70歲就可以了,不必活得太久。起初聽起來有些悲涼,畢竟老話常說「好死不如賴活著」,螻蟻尚且貪生,人又何必為自己的生命設限呢?
能夠減輕心理負擔
其實,這是有些人基於現實困境,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以減輕自己目前的心理負擔。
曾有一位農民患病,但因為經濟條件不足,遲遲未去醫院。好不容易籌夠錢後,病情卻已到了晚期。但由於病人有著強烈的求生慾望,認為只要開刀就能好,所以醫生不得不做了手術。
在手術過程中,醫生發現病人毫無治癒的可能,出於心軟他沒有說出實情,病人便開開心心出了院。半年後,醫生卻驚訝發現,病人已經自愈了。
強烈的求生欲能讓肌體得到新生,穩定的情緒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前提,與其怨天尤人,算著自己生命的盡頭,不如放平心態,努力達成自我實現。
❹ 激勵老年人青春煥發的詩句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兩漢:曹操《龜雖壽》
譯文:回年老的千答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2、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宋代: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譯文: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頭戴華美鮮艷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帶著隨從疾風般席捲平坦的山岡。
3、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唐代: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
譯文:你畢生專攻繪畫不知老之將至,榮華富貴對於你卻如空中浮雲。
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唐代: 王勃《滕王閣序》
譯文:年歲雖老而心猶壯,怎能在白頭時改變心情?遭遇窮困而意志更加堅定,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放棄自己的凌雲之志。
5、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宋代: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譯文: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❺ 心理學:人只需要活到70歲就可以了,根本沒必要活太久,為什麼
俗話說;「人逢七十古來稀」,所以七十歲的人往往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感慨自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現代社會的我們,擁有發達的醫學技術與適當的社會環境,七十歲的老人早已是見怪不怪了。
更多老人可以活得長長久久,上百歲的老人也時常可見。人到了年邁時刻,對時間會更加敏感,他們總想著自己到底還能在這人世間停留多久。
有人提出,一個人活到70歲就可以了,不必活太久。如何看待這種說法呢?
為什麼要每天在擔憂中度過呢?珍惜每一個朝朝暮暮,享受好自己生命的每一天,是我們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應該做的。
❻ 一個人活到70歲就可以了,不必活太久心理專家是如何說的
以前,物質生活比較落後,醫療水平也沒有特別發達,所以人們的平均壽命往往很小,有「古稀年」的說法。
但是到了現在,隨著科技和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平均壽命比以前高了許多。70歲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比較容易達成的年齡。
並且在一些環境特殊的地區,會有很多年紀高達百歲的老人,比如一些有「長壽村」之稱的地區。但是對於這些人而言,其實年紀太大往往也會招致一些心態上的問題。
所以現在有很多學者認為,一個人最好的年齡是七十歲,已經不需要上年紀了。
其實這是一種絕對的誤解。生命的精彩是不會因你年齡的變化而衰退的。只要想活出精彩,無論你年紀多大,仍然可以活得精彩。
有名的演員,來自東北的「模特大叔」王德先生就這件事有發言權。
他的生命已經經過七八十年的歲月,可以說大部分的歲月已經過去了,但他仍然在自己六十歲以上的時候挑戰極限運動。七十歲以上的時候堅持健身。
白發還在一步一步紮根的王德順讓很多人振奮。這告訴我們,如果你想度過一個美好的人生,不管年齡大小,都應該追求同樣的人生。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錢也買不到。」時間是很難挽回的,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現在的生活中,抓住每分每秒,讓自己開心。
❼ 對於70後80後老一輩人來說,他們的青春是怎樣的
磁帶,隨身聽,錄像帶,任天堂游戲機。。打死都沒想到現在能買車,自駕游。
❽ 假如用70歲的心態過30歲的青春會不會沒有遺憾
有很多人對於70歲的人心態其實是有誤解的,人老並不僅僅是你的身體老,而是心態老。有些人雖然是30歲的年齡,但是他卻有著70歲的心態;有的人雖然已經70歲,但是他的心態卻如同年輕人一樣。
現如今有很多的老年人,雖然年齡很大了,但是他們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並不比現如今的年輕人差,而且他們主動去學習電腦,學習如何使用微信。
我們看到70歲的老人在街上曬曬太陽,太陽在東邊,他就在東邊曬太陽,太陽落到西邊,他就搬到西邊去曬,這樣的情況大多出現在中國。要知道在國外,老人70歲的時候還有的人在打工。
對於老人,現如今國家也在提倡老人創業,只不過中國的老人更願意頤養天年含飴弄孫,出來創業的老年人很少。
如果你到了加拿大或者是日本,就會發現,在餐廳裡面會看到白發蒼蒼的老人做服務生。
70歲的老人心態比年輕人要好,他們所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情,可以讓他們面對30歲的身體,更加的成熟穩重,做事情效率也會大大的提高。
如果是真正的30歲的年齡70歲的心態,而且這心態是積極向上的陽光的,這樣的人過出來的人生其實是非常精彩的。
❾ 人從出生到70歲退休還能有多少人能活著
延遲退休還沒有定下來呢,你想的有點早,活在當下。
❿ 一個人活到70歲就可以了,不必活太久心理學家怎樣說的
俗話說;「人逢七十古來稀」,所以七十歲的人往往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感慨自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現代社會的我們,擁有發達的醫學技術與適當的社會環境,七十歲的老人早已是見怪不怪了。
更多老人可以活得長長久久,上百歲的老人也時常可見。人到了年邁時刻,對時間會更加敏感,他們總想著自己到底還能在這人世間停留多久。
有人提出,一個人活到70歲就可以了,不必活太久。如何看待這種說法呢?
為什麼要每天在擔憂中度過呢?珍惜每一個朝朝暮暮,享受好自己生命的每一天,是我們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