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給八十一老人過壽的詩句
龜雖壽
兩漢: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神龜的壽命即使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
螣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我非常慶幸,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龜雖壽》為東漢文學家、政治家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樂府詩,此詩是組詩《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
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盪著馳騁千里的豪情壯志,表現了其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充滿了對生活的真切體驗,有著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
全詩詩情與哲理交融,構思新巧,語言清峻剛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於一爐,述理、明志、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1)贊美80歲老人精神好的詩詞擴展閱讀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充滿詩人對生活的真切體驗的哲理詩,因而寫得興會淋漓,有著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哲理與詩情又是通過形象化的手法表現出來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詩中「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作者從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的觀點出發,否定了神龜、騰蛇一類神物的長生不老,說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 猶有 」和「 終為 」 兩個片語下得沉著。
而 「 老驥 」 以下四句,語氣轉為激昂,筆挾風雷,使這位 「 時露霸氣 」 的蓋世英豪的形象躍然紙上。
「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筆力遒勁,韻律沉雄,內蘊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
「壯心不已」表達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體驗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意義。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表現出一種深沉委婉的風情,給人一種親切溫馨之感。
全詩跌宕起伏,又機理縝密,閃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並發出奮進之情,振響著樂觀聲調。藝術風格朴實無華,格調高遠,慷慨激昂,顯示出詩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熱愛生活的樂觀精神。
人壽命的長短不完全決定於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壽。曹操所雲「養怡之福」,不是指無所事事,坐而靜養,而是說一個人精神狀態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
這里可見詩人對天命持否定態度,而對事在人為抱有信心的樂觀主義精神,抒發了詩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奮斗不息、對偉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壯志豪情。
㈡ 形容老人身體好的詩句有哪些
1、龜雖壽
兩漢:曹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能夠馳騁千里。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我非常慶幸,就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志向。
2、戲問花門酒家翁
唐代: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瓮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譯文
這位老人家七十歲了仍然在賣酒,將上千個酒壺和酒瓮擺放在在花門樓口。道路旁的榆莢看起來也很像一串串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酒您可賣否?
3、曲江二首
唐代:杜甫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譯文
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但見蝴蝶在花叢深處穿梭往來,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飛,時不時點一下水。傳話給春光,讓我與春光一起逗留吧,雖是暫時相賞,也不要違背啊!
4、漁家傲·和門人祝壽
宋代:蘇轍
七十餘年真一夢。朝來壽斝兒孫奉。憂患已空無復痛。心不動。此間自有千鈞重。
早歲文章供世用。中年禪味疑天縱。石塔成時無一縫。誰與共。人間天上隨他送。
譯文
七十多年的人生真像一場大夢。而今壽辰兒孫奉酒。從前的是非憂患早已乘風早已成空,再不引痛楚凄惻。心如磐石風雨不動。其中播遷怎生沉重,千鈞形容。
早年文章為政為世。中年時筆落生禪,卻像是上天要讓我明白的。石塔當年落成時不生縫隙,完好無損。如今如何了,又有誰與我同游?人間已換,天上似遠,隨意吧,隨意誰送誰游。
5、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代:楊慎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
在江邊的白發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老友難得見了面,痛快地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於(人們的)談笑之中。
㈢ 關於八十大壽的古詩詞
1、《壽江陰王益老八十歲二首 其一》近現代:葉雲峰
原文:
弄孫啖蔗舞萊衣,載酒東風蕨正肥。
百稔椿萱常並蔭,十年桑拓已成圍。
譯文:邊吃甘蔗邊看舞蹈,逗小孫子玩,蕨菜迎著東風長得很好。
百年椿樹長成參天大樹,十年前的桑樹已經成圍園了。
2、《壽江陰王益老八十歲二首 其二》近現代:葉雲峰
原文:
綠葉松身幾世修,籌添海屋日悠悠。
瑤台勝會盡仙侶,蓬島春深晉玉鷗。
譯文:修了幾世才能擁有綠葉松身,三位鶴發童顏的老者相遇談笑風生,當互相詢問年歲時,回答妙趣橫生。
在瑤台與各仙侶相會,在蓬萊仙島看海鷗翱翔。
3、《壽錦衣魯宣百戶母八十兼受封》明代詩人程敏政
原文:
禁衛才名羨魯侯,誥頒新軸錦盤虯。
恩封不比尋常慶,慈壽將臨八十秋。
譯文:禁衛都羨慕兼有才華與名望的魯侯,新頒的詔書上有盤曲的虯龍。
恩封不是尋常的慶賀,而是因為祖母的八十歲生日將要到了。
4、《和蜀公八十歲自詠》宋代詩人范祖禹
原文:
白發高山雪,新詩清水蓮。
福綏真樂只,燕處自超然。
譯文:白發好像高山的雪一樣白,新詩像清水裡的蓮花。
對長輩真誠的請安,自然會處的非常好。
5、《千秋歲(戴丈夫婦慶八十)》宋代詩人史浩
原文:
宴席展,歡聲起。
蕊宮仙子繞,玉砌萊衣戲。
譯文:宴席開始了,歡聲笑語響起了。
蕊珠宮有仙子圍繞,在用玉石砌的台階上表演萊衣戲。
㈣ 形容80歲老人詞語
古人創制了各式各樣的年齡稱謂,很多今天還在繼續使用。
0歲
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
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2歲
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歲的兒童
8歲
總角:古代幼童把垂發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發紮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在這里,「總」就是聚攏束結的意思。總角之交(幼年就相識的好朋友)。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童齔[chèn]:齔,《說文》中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的說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脫落,長出恆牙,稱為「齔」。「童齜」,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也有說成「髫齔」的,如《後漢書·董卓傳》:「其子孫雖在髫齔,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9歲
九齡:為9歲。
13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十三:為13歲。
15歲
及笄: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發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發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結發:束發,扎結頭發,古人男20歲束發而冠,女子15歲束發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志學:為15歲。
志學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15歲為「志學之年」。
束發: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發束起來盤在頭頂。束發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16歲
二八:為16歲。
20歲
加冠:指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結發:束發,扎結頭發,古人男20歲束發而冠,女子15歲束發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指剛成年。指二十歲。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30歲
而立(而立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30歲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歲。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歲
不惑(不惑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40歲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歲。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
50歲
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艾稱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縮略語。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54歲
六九年:即五十四歲。
60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乾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乾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乾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花甲:指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
花甲之年:指60歲。
還歷之年:指60歲。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
61歲
還歷壽:61歲的壽辰。由於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70歲
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壽:指70歲壽辰。源於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中壽:七十為中壽。
懸車之年:指70歲。
77歲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中壽:指80歲以上。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88歲
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慾旺盛之意。
90歲
上壽:九十為上壽。
99歲
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期頤:期,朱熹講是「周匝之義」,即轉過一圈了,「謂百年已周」。頤,朱熹講是「謂當養而已」。即生活起居詩人養護。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期頤指一百歲。「期頤」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註:「期,猶要也;頤,養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期頤之年:指百歲。
108歲
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另外稱兒童的有:
童孺:兒童。
垂髫[tiao]:指兒童。兒童垂發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兒童猶未束發時自然下垂的短發。因而就用「垂髫」稱幼兒或指人的幼童階段。也有說「垂發」的,意思相同,如《後漢書·呂強傳》就有「垂發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頭發紮起來下垂著,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齠[tiao]:兒童換牙。齠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齡:童年。
稚:稱年齡小的為稚。
另外稱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稱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頭發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指老人,老人的頭發由白變黃。「黃發」是枯黃的頭發。人老了,頭發上由黑變白,白發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裡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㈤ 為80歲老人祝壽的祝福語或者是古今中外贊美老人的名言、名句、詩詞有哪些
提供一些供你參考:
安逸靜謐的晚年,一種休息,一種愉悅,一種至高的享受!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
滿臉皺紋,雙手粗繭,歲月記載著您的辛勞,人們想念著您的善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祝您福同海闊、壽比南山,願健康與快樂永遠伴隨著您! ??
今天是個喜慶的日子,在您辛勞了幾十年的今天,子孫歡聚一堂,同享天倫之樂,祝您壽與天齊,並祝美好明天! ??
愛你,謝謝你,還要聲聲不斷祝福你,因為母親能做到的一切你都做到了。祝你生日快樂! ??
你的生日讓我想起你對我的體貼,還有你為我所做的一切。我只希望你所給予我的幸福,我將同樣回報給你。祝福你事事順心,幸福無邊! ??
你用母愛哺育了我的魂魄和軀體,你的乳汁是我思維的源泉,你的眼裡系著我生命的希冀。我的母親,我不知如何報答你,祝你生日快樂! ??
你是大樹,為我們遮蔽風風雨雨;你是太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光明。親愛的父親,祝你健康、長壽。生日快樂! ??
當我憂傷時,當我沮喪時,我親愛的父親總在關注著我。你的建議和鼓勵使我渡過難關,爸爸,謝謝你的幫助和理解。願你的生日特別快樂! ??
夢中縈懷的母親,你是我至上的陽光,我將永遠銘記你的養育之恩——值此母親壽辰,敬祝你健康如意,福樂綿綿! ??
火總有熄滅的時候,人總有垂暮之年,滿頭花發是母親操勞的見證,微彎的脊背是母親辛苦的身影……祝福年年有,祝福年年深! ??
你用優美的年輪,編成一冊散發油墨清香的日歷;年年,我都會在日歷的這一天上,用深情的想念,祝福你的生日。 ??
為像你這樣慈祥的父親祝壽,只有最好的,真正的祝願才夠。生日快樂! ??
心底的祝福是為了你的壽辰,但愛卻整年伴隨你左右! ??
生日快樂,親愛的媽媽,希望你能理解我們心中的愛
生日快樂,媽媽,真希望能有語言能表達我們的謝意,感謝你每日操持家務,及給予我們的幫助。願你在未來的歲月中永遠快樂健康! ??
獻上天天都屬於你的赤誠和愛心,寄上聲聲都祝福你的親情,親愛的媽媽,祝你生日快樂,永遠快樂! ??
但願我寄予你的祝福是最新鮮最令你百讀不厭的,祝福你生日快樂,開心快活! ??
你的生命如舟,在人生的浪尖深谷中起落。生日時,我衷心祝願你,平安地駛出港灣! ??
母親的愛是火熱的,父親的愛是深沉的,只有擁有這全部的愛,才是真正的幸福,祝你們生日快樂! ??
祝我美麗的、樂觀的、熱情的、健康自信的、充滿活力的大朋友——媽媽,生日快樂! ??
你以愛心為我們建一個溫馨的世界,祝福你,我親愛的母親,生日快樂! ??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煥發生活的熱情,把漫長人生帶來的皺紋從心靈中抹去。
笑是美的姐妹,藝術家的嬌兒;笑是治病的良方,健康的朋友。在您休養的時候,讓我送上一個甜甜的笑。
古柏雖然瘢痕累累,每逢春來又會綻發新枝,變得茂盛蒼翠。
春天又來臨了,綠衣使者帶給您的是:一代人對您的長長的思念,深深的祝福。
運動,是健康的源泉,也是長壽的秘訣。盼您天天鍛煉,益壽延年。
休息是我們的天然保姆。為了永葆青春,多做奉獻,望您 「 一閑對百忙,年高身益壯 」 。
「 人有不為也,然後可以有為。 」 睡眠和休息喪失了一些時光,卻換來了明天工作的旺盛精力。
快樂就是健康,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
在人生中,健康的價值遠勝過聲望和財富。願您勞逸適度,多加保重。
「 閑中覓伴書為上,身外無求睡自安 」 。望您清心靜養,讀書自樂,勞逸適度,體強身壯。
聞您重擔在肩,夙夜匪懈,成績卓著,碩果累累。謹願百忙之中,起居有節,身心長健,永葆青春。
「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瑞雪喜降,大地披銀,陽光雖好,寒氣仍重,望您冷暖多保重,身心康樂迎新春。
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氣貴平和,情貴淡泊。
心寬神定,恬淡無憂,起居有時,飲食有節,益壽延年。
人類的幸福只有在身體健康和精神安寧的基礎上,才能建立起來。 ―― (英)歐文
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 ―― (美)愛默生
輕快的步行,如同其他形式的運動一樣,是治療情緒緊張的一付理想的 「 解毒劑 」 。 ―― (美)懷特
你感到憋悶時,請追溯往事,回到自己的記憶中去吧 ―― 在那兒,深深地、深深地,在百思交集的心靈深處,你往日可以理解的生活會重現在你的眼前,為你閃耀著光輝,發出自己的芬芳,依然飽孕著新綠和春天的媚與力量! ―― (俄)屠格涅夫
當你自己不覺得老的時候,你就不會老! ―― 曹禺
㈥ 祝福80歲生日的古詩有哪些
1.《龜雖壽》 兩漢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紅林擒近·壽詞·滿路花》 宋 陳允平
三萬六千頃,玉壺天地寒。
庾嶺封的皪,淇園折琅玕。
漠漠梨花爛漫,紛紛柳絮飛殘。
直疑潢潦驚翻,斜風溯狂瀾。
對此頻勝賞,一醉飽清歡。
呼?童翦韭,和冰先薦春盤。
怕東風吹散,留尊待月,倚闌莫惜今夜看。
3.《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㈦ 形容「老人八十大壽」的說詞或詩句。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龜年鶴壽、松鶴長春、長命百歲
㈧ 請教:為80歲老人祝壽的祝福語或者是古今中外贊美老人的名言、名句、詩詞等,要求高雅一些,不能太俗。謝
提供一些供你參考:
安逸靜謐的晚年,一種休息,一種愉悅,一種至高的享受!祝您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
滿臉皺紋,雙手粗繭,歲月記載著您的辛勞,人們想念著您的善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祝您福同海闊、壽比南山,願健康與快樂永遠伴隨著您!
㈨ 描寫老年人的詩句
1、醉中真·不信芳春厭老人
宋代:賀鑄
不信芳春厭老人,老人幾度送余春,惜春行樂莫辭頻。
巧笑艷歌皆我意,惱花顛酒拚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
譯文:
我不相信春天會討厭老年人,老年人還能送走幾個殘春?盡情地惜春行樂吧。且不要嫌沉溺行樂太多太頻。美麗的笑容,艷情的歌曲,都特別符合我的情味。我愛花愛酒簡直要愛得發狂,也不怕你嗔怪責備。因為物性人情,只有在大醉中才最純真實惠。
2、戲問花門酒家翁
唐代:岑參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壺百瓮花門口。
道傍榆莢巧似錢,摘來沽酒君肯否
譯文:
老人七十了還在賣酒,無數個酒壺和酒瓮擺放在在花門樓口。路旁的榆莢好似那成串的銅錢,我摘下來用它買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
3、戲題湖上
唐代:常建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裡桃花水卻流。
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譯文:
一位老人獨坐磯頭上垂釣,湖面的桃花隨著溪水緩緩流去。竹竿隨風輕輕擺動,煙波浩渺一望無際,不知道哪一條魚會上鉤?
4、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代: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譯文:
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不再看書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
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5、清平樂·朱顏漸老
元代:白樸
朱顏漸老,白發添多少?桃李春風渾過了,留得桑榆殘照。
江南地迥無塵,老夫一片閑雲。戀殺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譯文:
青春的容顏逐漸衰老,鬢角又增添了多少白發?桃李、春風就這么全都過去了,只剩下夕陽的余暉映出桑榆長長的影子。
再次來到江南,無一絲煙火之氣,自己就像是一片飄逸的閑雲。我留戀這青山,不想離開,青山卻不一定能永遠留在欣賞的人。
㈩ 祝福老人長壽的詩句
1、《天下樂令/減字木蘭花 其一》
宋代:佚名
壽星明久。壽曲高歌沉醉後。壽燭熒煌。手把金爐,燃一壽香。
滿斟壽酒。我意殷勤來祝壽。問壽如何。壽比南山福更多。
釋義:壽星人明久。在壽宴高歌喝酒,無樂不歡之後。祝壽的蠟燭還在明亮的燃燒著。手把金爐,燃燒一長壽香。
斟滿壽酒。我熱情來向他祝壽。如要問壽命還有多少。壽命比南山幸福更多。
2、《題菊壽上虞陳處士·其一》
明代:謝遷
古稀華誕屆重陽,采采東籬菊正芳。
想見聚星堂上客,壽觴齊舉溢秋香。
釋義:七十古稀的生日正趕上重陽節,在東籬下採摘的菊花正香。想到眾星捧月的屋中客人,一起舉起酒杯,洋溢著秋天的香氣。
3、《新荷葉·薄露初零》
宋代:李清照
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書分停。繞水樓台,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
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
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
釋義:值薄露初降、晝夜一般平的秋分之際。分停:平分。以傳說中海上「篷萊」、「瀛洲」等神山比喻壽星家的亭台樓閣。意謂前來祝壽的人中,既有子侄輩,亦有身居高官者,使壽誕為之生輝。芝蘭:香草,喻指佳子侄。
鶴鳥壽長謂之仙鶴,松柏常年青翠,故合用為祝壽之辭。一則以隱居會稽東山的晉人謝安比喻壽主;二則壽主晁補之之原籍齊州,即今山東一帶。在宋朝,人們習慣地把齊州一帶叫做東山、東郡或東州。當年蘇軾稱自己知密州為「赴東郡」或「知東州」。
4、《人月圓·為細君壽》
元代:魏初
冷雲凍雪褒斜路,泥滑似登天。年來又到,吳頭楚尾,風雨江船。但教康健,心頭過得,莫論無錢。從今只望,兒婚女嫁,雞犬山田。
釋義:你在褒斜古道上冒著冰冷的大雪行走,地上泥濘濕滑走起來如同登天一樣艱難。過了一年才到了吳頭楚尾的江西豫章,一路上乘坐江船歷經風雨。
只希望你身體健康,對不平之事心裡能過得去,不抱怨自己沒有足夠的錢。從今往後,只希望自己的兒女能過上溫飽的山村林園生活就可以了。
5、《燕歸梁·雙燕歸飛繞畫堂》
宋代:晏殊
雙燕歸飛繞畫堂。似留戀虹梁。清風明月好時光。更何況、綺筵張。
雲衫侍女,頻傾壽酒,加意動笙簧。人人心在玉爐香。慶佳會、祝延長。
釋義:燕子雙雙歸來,圍繞畫堂翻飛,好像在留戀如彩虹艷麗的雕梁。此時有清風和明月相伴,正是美好的時光,更何況還有盛大的宴會呢?
侍女們身穿飄如白雲的衣衫頻頻為賓客們倒酒,而且特意為大家獻上樂曲。宴會上的熏香使得大家沉醉。我願祝賀這樣美好的時刻延綿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