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的長壽的人有哪些
古代最長壽的人彭祖,姓錢名鏗,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壽星和養生家,許多先秦古籍都載有回他的名答字。彭祖一生自堯時起,歷夏至商,曾為商賢大夫。相傳彭祖至殷朝末年已767歲,一直活到800歲後不知去向。有學者解釋,上古用於支記日法,一個甲子就是60日,若按767個甲子計,彭祖則活了46020日,即126歲。總之,彭祖作為長壽的象徵,連春秋的孔子都很傾慕他,莊子和葛洪也贊嘆他壽命之長久。
2. 上古天真論: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上古之人真的都這么長壽嗎如果不是,那麼黃帝內經的真實性
這個問題真的很有意思,因為不少的中外古籍都有類似的介紹。提到很早之專前的人類或部分人的屬壽命很長,甚至達到我們今天認為是神話的地步。就此猶太教的聖經,人類至今最早的遺留書籍--摩西五經的創世紀透露了人類早期的地球環境,大氣的結構,人的身體的健康程度等等都在一個特好的情況之下,但是在諾亞的洪水之後,全球的地質,氣候,大氣成分,等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其中最致命的就要算之後的近親婚姻了,在諾亞和他的子孫後代幾代人壽命猝然由950歲到600歲,四百,二百,一百多歲,至七八十歲而止。而現今保持特好的只能活一百多點兒而已了。看來這是發生在肆千二百多年前的事了。結果先人只能從有限的記憶里獲取一些資料,如一個人(彭祖)活了八百多之後出西關隱居,商代不知所終。這個人很可能是存在的而非神話。。。這里寫不了那麼多,而我本人所知有限,不知道是不是能回答您的問題?。。。
3. 現代活到80歲算長壽,古代活到什麼歲數叫長壽
古人將壽命的長短分為上、中、下三等,但具體年齡說法不一。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雲:「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唐·孔穎達等《正義》雲:「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
《養生經》雲:「黃帝曰:上壽百二十,中壽百年,下壽八十。」
《莊子·盜跖》雲:「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太平經·解承負訣》雲:「凡人有三壽,應三氣,太陽、太陰、中和之命也。上壽一百二十,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呂氏春秋·孟冬紀第十》雲:「人之壽,久之不過百,中壽不過六十。」
目前看來,將60歲作為長壽的年齡,下限太低,絕大多數不一定認同;而過百歲者雖有之,但終屬少見;80歲作為長壽的最低年齡,多能理解和認同與接受。
4. 古代活到什麼是歲數叫長壽
古代人活到七十歲就很長壽了。
古人有一句話叫做:「七十古來稀。」
釋義:自古以來活到七十歲的很少。七十歲高齡的人從古以來就不多見。指得享高壽不易。
出處:清代王應奎的《柳南隨筆》五:「七十古來稀,我年近大耋,稀而又稀。」
有關資料顯示,大約兩千年前,人口的平均壽命約為20歲;18世紀增長到30歲左右;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2010年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4.83歲。可見古人的平均壽不長,所以能活到七十歲就已經很長壽了。
歷史上真正最長壽的人:
李慶遠 (1677-1933),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政府的特別獎勵,在他200歲時,仍常去大學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1933年活了256歲的李慶遠與世長辭,他先後共有24位妻子,180位後人。當時的紐約時報與時代雜志都做了報道。按照這個年代推算,他應該生於清康熙16年(1677年),先後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至民國,在世256年,是世界上極罕見的長壽星。
5. 誰都想長命百歲,古代活到什麼是歲數叫長壽
古人將壽命的長短分為上、中、下三等,但具體年齡說法不一。
《左內傳·僖公三十二年容》雲:「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唐·孔穎達等《正義》雲:「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下壽八十。」
《養生經》雲:「黃帝曰:上壽百二十,中壽百年,下壽八十。」
《莊子·盜跖》雲:「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太平經·解承負訣》雲:「凡人有三壽,應三氣,太陽、太陰、中和之命也。上壽一百二十,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呂氏春秋·孟冬紀第十》雲:「人之壽,久之不過百,中壽不過六十。」
目前看來,將60歲作為長壽的年齡,下限太低,絕大多數不一定認同;而過百歲者雖有之,但終屬少見;80歲作為長壽的最低年齡,多能理解和認同與接受。
6. 《聖經》中描述的古人類長壽可有現代考古依據
在古時,自然環境、大氣層、空氣質量,都沒有破壞,以及人類遵守上帝所定的自然法則,固此能長壽!中國的古籍書卷記載炎黃、黃帝的時代,人們的壽命也可到達幾百歲。
7. 中國十大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哪些
活到100歲和健康快樂活到100歲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近期,中國老年學學會公布了2013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十位老人的平均年齡為119.2歲,來自新疆疏勒縣的維族女壽星阿麗米罕·色依提以127歲高齡穩居榜首。十大壽星中,7人健康,2人自理,只有1人不能自理。
120歲田龍玉,日食兩餐,愛爬台階。田龍玉是土家族,現在跟69歲的養女在湘西鳳凰生活。120歲的老人體態微豐,面色紅潤、頭發半黑、皮膚柔軟,沒有一點老年斑,很難想像她經歷過13次喪子之痛。外孫女告訴記者,老人起居很有規律:「一天只吃兩餐飯,每餐非常節制,只吃七分飽。早飯9點,晚飯6點,無論冬夏,晚7點准時就寢。」老人常自己下山買東西,而上下山有90多級台階,她喜歡一個人走個來回。
120歲打蘭彎,穿衣趕時髦,每天一兩酒。雲南怒江邊上的小院里,抽著旱煙的打蘭彎身穿藏青底、花彩紋的傈僳族服裝,頭戴紅豆紗冠,精心的裝扮讓記者眼前一亮。老人還美滋滋炫耀起穿衣訣竅:「黃灰土氣咱不要,穿艷倒有老來俏。」老人有個嗜好,從18歲開始,每天要喝點自家釀的玉米酒。不過,她喝酒很節制,每天一兩,遇到節日,最多二兩。
118歲堯力達西·堯勒瓦斯,從不穿短袖,講究熱養生。堯力達西住在天山腳下,他為自己總結的長壽秘訣是「熱養生」。記者見到老人時,他正坐在院里納涼。南疆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老人依舊穿著長風衣、烏靴,別人都滿頭大汗,堯力達西卻顯得無比自在,連扇子都沒用。他解釋道,新疆紫外線太強,直接照射皮膚會加快體內水分流失,相對來說,穿大衣、躲樹陰更舒適。老人說:「平時我也著長衣、系寬腰帶、穿長靴,年紀大了,注重腰部、腳部保暖,能保證長久的活力。」老人每天上午10點左右在門口曬太陽,但正午絕不出門,「熱養生,並不代表越熱越好,適度親『熱』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118歲屯妮薩罕·艾力,不怕病,看得開。由於南疆地區土壤和水系中的碘含量非常低,當地人一直深受大脖子病的危害,屯妮薩罕也沒能倖免。因年齡大無法做摘除手術,小西瓜般大小的腫瘤附在她的頸部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然而老人並不恐懼,反倒把它看成健康警鍾。「如果一得病就放棄自己,我也不會活到今天,只有不恐懼,看得開,樂觀平和,才會長壽。」老人還介紹了自己的健康妙招:「牛羊肉太燥熱,我很少吃,平時最愛喝水,這樣能排出體內毒素,減輕燥熱。」
116歲付姜氏,兒孫孝順,26年卧床照樣快樂生活。山東菏澤的付姜氏,共生育7個子女,3男2女健在,最大的已經90歲,五世同堂。26年前,不慎右腿骨折後,老人一直卧床。最初付姜氏很著急,兒女卻對她說:「我們認真照顧著,每過一年,心裡就是一種滿足,你就是全家的驕傲。」遠在寧夏的小兒子,更是申請提前退休,和妻子返鄉全職照顧母親。在兒女們精心照顧下,卧床26年的老人從未起過褥瘡,家裡的被褥衣物拆洗得非常整潔。如今,老人每天自己盤頭裝扮,和曾孫們講故事聊天。老人告訴記者:「與其悶悶不樂,不如快快樂樂地活」。
116歲黃乜依,清晨木梳頭,早晚拉耳垂。廣西巴馬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黃乜依就生活於此。外孫媳婦告訴大家,老人生活簡單,飲食也很隨意,只是偏愛喝玉米粥,「每餐都喝一碗玉米粥,一天至少三碗。」行動不便後,黃乜依還開發了自己的一套養生法:清晨木梳梳頭,早晚拉扯耳垂,中午撐著小凳走一陣。幾年下來,老人越發精神,頭頂冒出新發,原本半聾的耳朵,現在反而聽得清了。在她看來,長壽離不開運動,「越是哪不好,越是鍛煉哪。我不怕病,病還要怕我咧!」
116歲付素清,倔脾氣,閑不住。四川成都的付素清是孫輩們口中的「祖宗」。「祖宗」有大家長的威嚴,最不喜歡別人說她老。「三九寒天,祖宗非得自己親手洗衣服,你要和她搶,她非得急上幾句『我不老,還能幹活呢!』」被女兒取消「下田幹活」的權利後,掃地、削紅苕、捆柴,付素清一概不放過,還「警告」家人:「不準做我的活。」重孫女說,每天還在睡夢中的時候,聽見門外唰唰的掃帚聲,就知道祖宗起床了。屋外竹林里有一大片空地,干凈整潔,付婆婆自己捆的柴垛就整整齊齊地堆在那裡。
8. 「長壽」是什麼意思
長壽就是指壽命長。人可以無窮進階,人的可塑性、和可改造性很強。
人活多版大年齡為長壽權?據古籍記載,人的自然壽命(天年)當在百歲以上。明·張介賓《類經·卷一·攝生類一》註:「百歲者,天年之概。」俗語有「百年以後」,即指死亡。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一些有趣的壽稱鮮為人知。喜壽:七十七歲,因「喜」的草書近似豎寫的「七十七」故稱。米壽:八十八歲,因「米」字拆開來剛好是數字「八十八」故稱。白壽:九十九歲,因「白」字乃「百」字缺「一」,故稱。茶壽:一百零八歲,因茶字的草字頭即雙「十」,相加即「二十」,中間的「人」分開即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相加即「十八」。中底部連在一起構成「八十八」,再加上字頭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稱。
中醫經典著作《素問·上古天真論》雲:「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書法家王靖先生作品《長壽》
。……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期德全不危也。」《靈樞·天年》雲:「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9. 為什麼古籍記載的先秦時人壽命都很長的樣子
因為人只要長壽了才能做到德高望重,而年輕人誰會在乎你呢?
10. 中國「十大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哪些
心態好、不閑著、不挑食、環境好、兒女孝是老人們長壽的共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