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胖子的壽命短些嗎
胖子的壽命不一定短,只要注意合理膳食就能永葆健康。
現在就講如何科學膳食:
一、食物要多樣
1、穀物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主要供給熱能,也提供一部分蛋白質,主食中應粗細搭配,不要只吃精米白面。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在人體內能刺激腸道蠕動、防止便秘,而且對心血管病、糖尿病,結腸癌都有預防作用,粗糖中的豆類:玉米、薯類對人體都大有益處,一般每日400g--500g 為宜,視副食情況、年齡、性別、勞動強度適當增減。
2、肉蛋類主要供給蛋白質,也提供脂肪、無機鹽、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從穀物中得到的蛋白質,只能滿足人體需要的一半,而且缺乏優質蛋白,還必須從魚、蝦、家禽、奶類、豆製品中才能獲得多種蛋白,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
3、蔬菜水果類,主要供給無機鹽、維生素,平衡膳食。新鮮蔬菜必不可少,可多選用綠色的和橙黃色蔬菜,每日最好食400g--500g菜。能生吃的蔬菜,如黃瓜、西紅柿、蘿卜等,應盡量生食或涼拌了吃,以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另外還可以補充1-2個水果,代替一部分蔬菜,以滿足身體無機鹽、維生素和維持體液酸鹼平衡。
4、油脂類,主要是提供脂肪,脂肪包括各種烹調油,除增加食物香味外,可補充熱能,供給必須脂肪酸,促進脂肪溶性維生素吸收,膳食中的脂肪總量不宜過多,一般每日50g較適當。我國營養學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科學的膳食結構,按』一、二、三、四、五、六』做了概括,即:每天吃一個水果;二兩調羹油,植物油和動物油各一半;每天三盤蔬菜,尤其要食葉綠素豐富的莖葉類蔬菜,其次瓜果類等;每天四小碗飯或四個饅頭,以滿足穀物中營養的需求;每天一個雞蛋、一杯牛奶、一碟魚蝦、一碟肉、一碟豆芽或豆腐,滿足蛋白質的需求;每天六杯湯類、飲料等液體食物,約2000ml。
二、三餐要合理
定時定量,一日三餐安排好,不暴飲暴食,反對不吃早餐,反對食過冷過熱飲食,每餐應有主食 、副食、葷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細搭配、軟硬搭配。二餐進食時間間隔以4--6小時為宜,進餐時間應與作息制度一致,下課鈴聲成為同學進餐的條件反射、信號、形成定時進餐的刺激,在劇烈活動後至少休息10分鍾再進食。
三、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不要暴飲暴食。暴飲暴食使食物攝入量突然增加,超過胃容量正常水平,輕者會影響消化功能,重者會導致急性胃擴張、胃穿孔,有時還可能誘發胰腺炎而危及生命。飲酒要節制,高濃度酒精飲料能量很高,無節制地飲白酒,會產生酒精性肝硬化。飲酒後食慾下降,酒類無其它營養,長期飲酒會產生營養失調。進食前不要喝大量水或飯水同進,它不但影響口腔咀嚼對食物的消化,還會沖淡胃酸和胃消化酶的濃度,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不要邊吃飯,邊看書或電視,這樣會造成食慾不振,也由於看書看電視情緒緊張,增加了腦血流的供應,相對減少了胃的血流量,使消化液分泌量減少,長期下去容易發生慢性消化系統疾病。進食時切忌說笑、打鬧或吵吵鬧鬧,不僅使進餐者情緒煩躁,降低食慾,而且吃飯不專注,易把飯菜嗆入氣管,發生咳嗽、噴嚏等,既不衛生,又失體態。糾正偏食、挑食的習慣。長期挑食,會導致某種營養缺乏和另一種營養過剩,如喜甜食,糖攝入過多,易肥胖,又易患齲齒等疾病,還會產生維生素缺乏。
長期堅持科學的膳食,既能達到營養平衡,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又能延緩衰老。過量的攝取任何一種食物或營養素都沒有好處,都有潛在的危害,大劑量補充任何營養素的做法,都必須立即停止。世界上沒有一種單一的食物能補充人體所必須的營養素,只有科學的多樣化膳食才能使您獲得所需的營養。
Ⅱ 胖人長壽還是瘦人長壽
胖子更長壽。
民間有句老話叫做「有錢難買老來瘦」,真的是這樣嗎?中國營養學會翟鳳英教授告訴大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體重過輕,死亡危險因素會高於其他人。
都說胖子不健康,生活中胖子更長壽。根據醫學界大數據統計,不針對個案,過瘦的人平均壽命更短一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瘦子的脂肪較少,相對來說更容易發生胃下垂、腎下垂等問題,生病後恢復的速度也會比較慢。額外的身體脂肪在某些情況下會對人體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脂肪一定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超過標準的肥胖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問題,威脅我們的健康。也就是說微胖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有助於壽命增長的。
Ⅲ 瘦子壽命長還是胖子壽命長
有人說胖子比瘦子更長壽!胖子因為脂肪多就可以生病恢復更快嗎?就會更長壽嗎?這些說法是真的么?
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了細胞中的脂肪含量和壽命之間的關系,困擾了人們幾十年的「肥胖悖論」也因此得以解釋:為什麼肥胖的人有著最低的死亡率,而瘦的人死亡率卻較高。
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三醯甘油(人和動物體內脂肪的主要成分)含量較高的酵母細胞壽命會更長一些,當細胞被阻止合成這種物質的時候,它們的壽命就會縮短。
肥胖如何傷害我們的身體?
肥胖人群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得病率和因心臟問題猝死的幾率要遠高於正常人群,而患有兩種或以上上述疾病的患者則可以被視為患有代謝綜合症。「全球營養狀況變遷會議」會議預計到2025年全球患2型糖尿病的人數將會達到3億人,其中大部分增長將會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在未來的10年,全球80%的心臟病都將是由與超重和肥胖症相關的2型糖尿病引發的。
綜上所述,額外的身體脂肪在某些情況下會對人體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脂肪一定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超過標準的肥胖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問題,威脅我們的健康。
獲取更多知識,關注美唄APP(ID:meibeiapp)
Ⅳ 胖子是不是壽命比瘦子短
有人說胖子比瘦子更長壽!胖子因為脂肪多就可以生病恢復更快嗎?就會更長壽嗎?這些說法是真的么?
科學家們第一次發現了細胞中的脂肪含量和壽命之間的關系,困擾了人們幾十年的「肥胖悖論」也因此得以解釋:為什麼肥胖的人有著最低的死亡率,而瘦的人死亡率卻較高。
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三醯甘油(人和動物體內脂肪的主要成分)含量較高的酵母細胞壽命會更長一些,當細胞被阻止合成這種物質的時候,它們的壽命就會縮短。
肥胖如何傷害我們的身體?
肥胖人群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得病率和因心臟問題猝死的幾率要遠高於正常人群,而患有兩種或以上上述疾病的患者則可以被視為患有代謝綜合症。「全球營養狀況變遷會議」會議預計到2025年全球患2型糖尿病的人數將會達到3億人,其中大部分增長將會發生在發展中國家;在未來的10年,全球80%的心臟病都將是由與超重和肥胖症相關的2型糖尿病引發的。
綜上所述,額外的身體脂肪在某些情況下會對人體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脂肪一定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超過標準的肥胖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問題,威脅我們的健康。
Ⅳ 胖的人真的可以長壽
不會,沒有科學依據,人過胖反而會引發很多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一些疾病,而且肥胖行動也不便,所以胖不會使人長壽。
Ⅵ 一個能吃的胖子一定不會長壽嗎
長壽不是胖瘦來決定的,平時要多鍛煉,增強體質,這樣才會長壽
Ⅶ 胖子長壽還是瘦子長壽求大神幫助
胖子更長壽還是瘦子更長壽?高個子比矮個子長壽的可能性更低?長壽需要有合適的腰臀比嗎?……長壽一直是生命科學界最熱門的研究課題,但是長壽的決定因素卻一直沒有被真正確認。復旦大學遺傳學專家金力教授帶領的課題組經過兩年多研究終於發現:人體的D4單倍型線粒體與長壽密切相關,在長壽人群中這一線粒體類型的人比例遠遠高於其他年齡對照組。這一研究被《自然·中國》推薦為近期的科研亮點。 據介紹,此次課題組以全國長壽之鄉江蘇如皋為樣本,選取當地極端長壽人群,即95歲以上的老人共705名(其中包括102名百歲老人),啟動了「如皋長壽人群健康跟蹤調查」。還隨機抽樣獲得了兩組人群作為對照,一組是年齡在60—69歲的926位老年人;一組是年齡在40—49歲的463名中年人。通過提取DNA進行檢測後,發現在極端長壽組中,有21.7%的長壽人群基因線粒體是D4單倍型。 調查聚焦長壽基因開關 「這一調查其實是基於長壽研究的『開關理論』。」金力教授解釋說,「人活到一定壽命,有一個開關打開,人進入一個衰老過程。如果開關理論成立,是否不同的人打開時間不一樣,衰老的速度也有差別?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從遺傳學角度找到那個最重要的因素。」 此次調查圍繞環境和遺傳展開,其中環境包括飲食、生活方式、病史,還有社會心理調查。遺傳主要是從線粒體著手,發現D4單倍型線粒體的人在長壽人群中占很高比例,而且越是長壽的人群,這一比例越高。 線粒體是細胞中的能源工廠,它的功能是產生熱能。它是由母親遺傳給子女的,而父親的線粒體類型與子女並沒有什麼關系。線粒體也與遺傳性疾病密切相關,研究曾經發現線粒體與遺傳性耳聾、糖尿病、高血壓都有關系。課題組將參加研究的長壽人群的線粒體做了全基因掃描。此次的研究發現將成為揭開人類長壽之謎的關鍵。 長壽的「短板」理論 壽命的長短其實是生命科學的短板理論,這是金力教授的觀點。即決定長壽與否有許多因素,包括遺傳、飲食、環境、心理等因素,其中哪些因素是生命的最短板,決定了是否長壽。 按照遺傳資料,遺傳對長壽的貢獻為25%,而包括心理、健康、生活習慣等在內的廣義環境因素對長壽的貢獻更多一些。金力介紹說,此次調查發現,長壽老人喝蜂蜜的佔了30%,吃紅棗的佔了40%,遠遠高於另外兩個年齡段的對照組。但是這些因素對長壽起了多大作用,目前還不可知。 據課題組成員王笑峰博士介紹,此次調查還發現,這些長壽老人的心理獨立性都很強,生活滿意度都很高,對於調查問卷中的問題——「我現在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這是我早先怎麼也想不到的」、「看樣子我往後的生活還能越過越好」、「我覺得現在干什麼還是那麼有意思」、「我歲數大了點,可這沒關系,想想這輩子經歷的大事小事,我沒什麼可悔的,覺得心滿意足」……有80%的老人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這說明心理健康在長壽老人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貢獻因素。
Ⅷ 胖人能長壽嗎
相對來說,胖人容易得一些這樣那樣的病。如果你很胖的話,可能用一些健康的減肥方法來減肥。如果你不是很胖的話,可以適當的鍛煉一下身體,增強免疫力!
我這里有份減肥計劃,你可能參考下!
冬季瘦身攻略如下:
1.慢慢享受每一口食物——細嚼慢咽不只是淑女的象徵,它確實是一條小小的秘訣。每吃一口咀嚼20下,可以更好地體會到吃的樂趣。
2.不要邊看電視邊吃晚飯——雖然感覺上悠閑輕鬆了很多,但你會在不知不覺中越吃越多,越吃越久!
3.下午進點小零食——整天叫著節食是毫無作用的!飢餓只會使你更暴躁。你可以少吃多餐,下午3時吃兩三塊蘇打餅干或水果,這會防止你到晚上像狼一樣撲向飯桌。
4.早晨一杯溫開水——早晨記住,喝一杯溫開水可以疏通腸道,還可稀釋血液黏度,降低血壓,同時記住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每天喝8杯,可加速新陳代謝,最重要的是你的皮膚會一整天富有彈性和光澤。
5.逛超市前吃點小零食——最易破壞你減肥計劃的就是逛超市。若不想隨心所欲,那就在購物前吃點東西。特別是在下午3時-7時之時,是你血糖最低的時候,面對誘人的食物,會讓你慾望大增。
6.吃豐富的早餐——以為不吃早餐就可以減肥是愚蠢的觀念。一頓豐富的早餐會讓你一整天都精神百倍。半天不吃飯,只會消耗你的肌肉而不是脂肪,而不穩定的飲食習慣只會產生能轉變成脂肪的卡路里,還會使你終日昏昏沉沉。
7.將喝湯和吃水果改在飯前——這是大家一貫的習慣,喝湯和吃水果總是在已經吃飽的情況下又塞進嘴裡的,這樣只會讓你的胃不斷撐大,接下來的情況是「胖了」。如果將喝湯和吃水果放在飯前進行,你在用餐時就不會吃得太多了。
8.將喝鮮奶改為喝脫脂奶——雖說一杯全脂牛奶(250毫升)大約有65卡路里,不會成為致肥原因。但如果是天天喝的話,不妨改喝脫脂奶,因為它的熱量只是全脂奶的一半,但鈣質與蛋白質卻相同。
9.取消或縮短午睡——取消或縮短午睡吧,尤其是在剛剛吃飽之後。試著和同事家人講講你才聽到的笑話調節一下情緒,你們之間的感情也會大大增進!
10.晚間刷牙的時間盡量提前——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午飯。口氣清新會讓你抑制住不斷吃零食的願望。
11.浴室准備一塊全身鏡——不是只能照到肩頭的鏡子,最好可以照到你全身。你可以時時檢查一下哪裡又胖了。
12.列出你的鍛煉時間和內容——在日歷上列出你的鍛煉時間和具體內容吧,欺騙自己又有何意義呢?
13.照一張全身照——在你制定一項新的鍛煉計劃之前,照一張英姿颯爽的全身照收存好,堅持運動下去,如果泄氣時看一下這張照片,會令你重新鼓起干勁喲!
14.撿火柴棒——每天將一盒火柴撒在地上,然後彎腰拾起,腿不能彎曲,這招可以有效鍛煉大腿和腹部,同時可以增進血液循環,提高大腦供氧量。怎麼樣,抓緊時間操練起來吧,雖說運動是消耗體內多餘脂肪的最佳途徑,但飲食和生活上的一些不經意的習慣同樣是導致你增肥的原因哦。
Ⅸ 瘦子長壽還是胖子長壽
胖子更長壽。
民間有句老話叫做「有錢難買老來瘦」,真的是這樣嗎?中國營養學會版翟鳳英教授告權訴大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體重過輕,死亡危險因素會高於其他人。
都說胖子不健康,生活中胖子更長壽。根據醫學界大數據統計,不針對個案,過瘦的人平均壽命更短一些,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瘦子的脂肪較少,相對來說更容易發生胃下垂、腎下垂等問題,生病後恢復的速度也會比較慢。額外的身體脂肪在某些情況下會對人體帶來一定的好處,但是脂肪一定要在可控制的范圍內,超過標準的肥胖容易引發一系列的疾病問題,威脅我們的健康。也就是說微胖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是有助於壽命增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