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王玉米油和長壽花玉米哪個好
玉米油的好壞:
一是分級,這個是國家標准,市場銷售的一般都是一級;
二是保鮮度,這個關繫到玉米油孝譽返裡面營養物質的含量,但是差別應該不大。
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是否有往玉米油裡面添加東西,這個咱也不知道,只能選擇的去相信這些大品牌了。
西王玉米油和長壽花玉米二個都是有名的品牌,二者應該差別不巧飢大。
對此每人判斷標准也不一樣。只虛姿能自己去適應,覺得哪一種更適應,就哪一種好了。
㈡ 多吃玉米能長壽嗎
營養分析
玉米的營養價值在谷類食物中是出類拔萃的。每百克玉米的脂肪含量是.0 4.0克,為精米白面的3 6倍,其脂肪特點是:一半以上為亞油酸,並具有谷固醇、卵磷脂、維生素 E等有益於防治血管硬化和促進腦細胞功能的物質。玉米的蛋白質含量略高於精米白面,纖維素含量則是後者的4 10倍,因此,玉米有刺激腸蠕動、防治便秘的作用。玉米的胡蘿卜素含量比大豆高5倍。每百克玉米的含鈣量高達22毫克,在穀物中是少見的。食療保健
玉米是長壽食品。在世界五個著名的長壽地區中,至少有三個地區的居民以玉米為主要食物。玉米含有七種抗衰劑:礦物質鈣、鎂、硒,維生素 A、 E,谷胱甘肽和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的谷胱甘肽與硒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被稱作具有生物活性的長壽因子。調查發現,常吃玉米的人,不只發生高血壓病和心腦血管病的幾率低,發生癌症的風險也明顯低於不吃玉米的人,這至少是因為玉米中含有較多的具有抗癌防癌作用的硒與鎂。
中醫認為,玉米性平味甘,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在中國,很多人將玉米看作粗食,近幾年,其營養保健作用在國外非常受重視。我國居民現在吃精米白面的比例太大,玉米在主食中的地位為很多家庭忽視。有營養學家主張:在中國人的主食中,粗雜糧宜佔一半的比例。筆者建議:在各種粗雜糧中,大連人應該首選玉米。為了避免常有的便秘,老人尤該多吃些玉米,食法補丁
大連人傳統吃玉米的方法,是將玉米碾碎和磨粉,熬米查子粥吃或蒸大餅子吃。玉米的口感較精米白面差,所以,提倡將玉米同大米、小豆、小麥粉或大豆粉一起混做混吃,如蒸發糕、煮大米玉米粥、烘烤小點心,不僅能改善口感,還能提高營養價值。玉米也可做成副食,將玉米粒同豬肉丁、蝦仁、苦瓜或黃瓜丁炒吃,別有風味。現在,市場上出現的一些以玉米為原料的食品,如苞米花、煎餅、玉米羹、罐頭、飲料等,為人們選吃玉米提供了很大空間。
新鮮玉米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質與維生素比陳放的老玉米豐富,八九月份,正值大連本地產的玉米棒上市,應該適時多吃些。應注意的是:吃玉米棒時要細嚼慢咽,要仔細啃吃貼著玉米棒的胚尖,因為胚尖里的有益物質最多。繞開禁忌
玉米又稱包穀、包米。其味甘、性平,具有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和利肝膽的功效。適用於尿路感染、慢性腎炎、尿路結石、膽囊炎、肝炎、自汗盜汗、高血壓、高脂血症、慢性鼻炎、腸炎等。
玉米的營養較為豐富 , 含有蛋白質、脂肪、澱粉、維生素 B1 、維生素 B2 、維生素 B6 、維生素 A 、維生素 E 、胡蘿卜素、纖維素以及鈣、磷、鐵等。據研究表明 , 玉米所含的脂肪為精米精面的 4-5 倍 , 而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 , 其中 50% 為亞油酸 , 亞油酸可抑制膽固醇的吸收。玉米油是一種良好的葯物 , 長期食用可降低血中膽固醇 , 軟化動脈血管 , 是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患者和老年人的理想食用油。
現代研究表明 , 多食玉米可預防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發生 , 並具有延緩細胞衰老和腦功能退化的作用。在我國的一些地區和西方發達國家 , 玉米曾一度在餐桌上被排除; 由於發現 玉米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 目前在許多歐美國家玉米又備受青睞 , 並已成為一種熱門的保健食品。
玉米作為高血壓患者的優質食品 , 由於和中、開胃、利尿、清濕熱的作用顯著, 對脾虛肝旺型、痰濁內蘊型高血壓患者尤為適宜。為了降低和穩定血壓, 高血壓患者不僅可多吃玉米面、玉米油 , 也可用玉米須煎湯代茶飲。但是,由於玉米缺少一些必需的氨基酸 , 故不宜單獨長期食用,可與豆類、小麥等混合食用, 以提高營養價值。
㈢ 聽說經常吃玉米,能長壽,為了長壽,你會經常吃玉米飯嗎
不是復單純的玉米,紅薯,谷類,菇制類,豆類,五穀雜糧,食品的多元化。現在好多食品人為的精細加工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為了迎合人們的味覺視覺,添加人工色素和香精,為了保存時間長久,添加防腐劑,食品關鍵是天然綠色的好,吃了才健康
㈣ 常吃煮玉米對人有什麼利弊
一直堅持把玉米作為主食來吃,一點有不會發胖,因為它含有粗纖維容易促進代謝,但是也不可以吃多.一個玉米的卡路里只有100多卡,所以即使你一頓吃了兩個什麼也不吃你才吃200多卡.堅持的話會瘦,相信我!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可預防心臟病和癌症在這項持續1年的研究中,專家們對玉米、稻米、小麥等多種主食,進行了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項指標對比。結果發現,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小麥的5-10倍。同時,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也讓專家們感到驚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外,玉米中還含有核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預防心臟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處。研究還顯示,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此外,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為在貯存過程中,玉米的營養物質含量會快速下降。含有7種「抗衰劑」在當今被證實的最有效的50多種營養保健物質中,玉米含有7種———鈣、谷胱甘肽、維生素、鎂、硒、維生素E和脂肪酸。經測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鈣,幾乎與乳製品中所含的鈣差不多。豐富的鈣可起到降血壓的功效。如果每天攝入1克鈣,6周後血壓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維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研究人員指出,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葯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刺激大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和記憶力。抗眼睛老化的極佳食物中醫認為,玉米性平味甘,有開胃、健脾、除濕、利尿等作用,主治腹瀉、消化不良、水腫等。根據營養分析,玉米含有醣類、蛋白質、胡蘿卜素、黃體素、玉米黃質、磷、鎂、鉀、鋅等。老年黃斑性病變(AMD)是眼睛老化所造成的疾病,嚴重時會造成視力缺損。從許多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黃斑性病變的產生。玉米含有黃體素、玉米黃質,尤其後者含量較豐。因此玉米可說是抗眼睛老化的極佳補充食物。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黃體素、玉米黃質為脂溶性維生素,加油烹煮有幫助吸收的效果,因此更能發揮其健康效果。市面上的玉米罐頭,可提供不同的烹調使用,但玉米易受潮發霉而易產生黃曲毒素,因此保存時應置於陰涼乾燥處。怎樣食用玉米為好呢?可選用以下吃法:①嫩玉米上市時,每天啃一個「煮棒子」最為理想。②在夏天,可用大米(或小米)、玉米面(摻)加小豆熬粥喝。其它季節只用玉米面(糝)熬粥即可。煮粥時,一般不宜加鹼,但熬玉米粥時,加一小匙純鹼或小蘇打,可將結合型維生素B5分離出來,利於人體吸收。③玉米面加大豆粉,按3∶1的比例混合食用。其蛋白質生物價可由60提高到76,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種粗糧細吃,提高營養價值的方法。這個屬於純健康減肥方法 能在15天內最少瘦下15斤左右,根據個人體質,(並且小肚腩,手臂,大腿,小腿,臀部,腰部的贅肉在不知不覺中會慢慢消失的^ ^),以下是我親身經歷減肥成功的幾條秘訣方法 希望可以幫到你: 1早飯必須吃:一個雞蛋(每天不超過一個雞蛋)+少量麵食+豆漿(推薦豆漿)或奶.還可吃些菜包。 2一般吃少量糧食+一些清淡蔬菜+少量少量的肉(蝦或魚或雞肉)或者只吃些水果就好了. 3晚飯跟中午基本差不多:少量糧食或玉米粥+一些清淡蔬菜(飯後吃些水果) 4減肥期間忌吃一切零食和高糖高脂肪和油大的東西最好少吃. 5減肥期間盡可能多吃一切蔬菜,水果雖然可以多吃點 但最好適可而止,糖份太高。。。 6不管吃熱量高或者熱量低的東西,都要適可而止,這樣是不會張肉的. 7如果非常胖的話,強烈建議做些能出汗的有養運動(慢跑,跳繩,騎自行車,必須堅持40分鍾以上)以便能在短時間內更快的減肥。 8我提供一些我減肥時候常吃的蔬菜:全麥麵包,玉米,米飯(少量一次1到2兩)雞蛋,鴨蛋、豆漿,牛奶(少量),蘋果,沒甜味的菜瓜,黑木耳,西紅柿,黃瓜,冬瓜,海帶,芹菜,韭菜,紫菜頭,豆腐,豆皮,魚蝦雞肉(少量),和一切蔬菜。 9切記不要節食(不吃東西),節食的3個後果1會造成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起痘痘或皮膚很差,2營養不良造成心臟方面的疾病比如心跳過快,再往後就。。。2等節食過後會反彈的很厲害.3節食導致新陳代謝變慢會更胖的.4還有會影響張高。 另外,減肥有成果後,飯量可以慢慢的張一點點,逐漸恢復正常。(以後只要不暴飲暴食或吃的太富貴了或攝入量大於消耗量,自己平時多小心點,是不會再變胖的^^)
㈤ 為什麼如皋的玉米糝和如皋的蘿卜被稱為長壽食品這個有科學依據嗎
南通如皋的長壽食品有很多啊!
如皋玉米糝、如皋蘿卜條、如皋蘿卜皮、如皋香腸回、如皋答肉鬆、白蒲茶干、如皋香肚、如皋董糧等被稱為長壽食品。
也許是因為土壤原因吧
如皋的土地裡面硒含量比較高於其他地方
這也許就是長壽之鄉的原因吧!
我是如皋人的女婿,曾有聽說過這些事情!
㈥ 長壽花玉米與產地是哪裡
長壽花玉米油是中國玉米油行業的代表品牌之一,為山東三星集團旗下的山東三星玉米產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㈦ 玉米的生長周期
玉米的生長周期:
(一)生育階段
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態特徵、生育特點和生理特性,可分為3個不同的生育階段,每個階段有包括不同的生育時期。這些不同的階段與時期既有各自的特點,又有密切的聯系。
1、苗期階段
玉米苗期是指播種至拔節的一段時間,是以生根、分化莖葉為主的營養生長階段。本階段的生育特點是:根系發育較快,但地上部莖、葉量的增長比較緩慢。為此,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達到苗早、苗足、苗齊、苗壯的「四苗」要求,為玉米豐產打好基礎。該階段又分播種椚鍍諍腿鍍跅拔節兩個時期。
(1)播種——三葉期
一粒有生命的種子埋入土中,當外界的溫度在8度以上,水分含量 60%左右和通氣條件較適宜時,一般經過 4?/FONT>6天即可出苗。等到長到三葉期,種子貯藏的營養耗盡,稱為「離乳期」,這是玉米苗期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土壤水分是影響出苗的主要因素,所以澆足底墒水對玉米產量起決定性的作用。另外,種子的大小和播種深度與幼苗的健壯也有很大關系,種子個大,貯藏營養就多,幼苗就比較健壯;而播種深度直接影響到出苗的快慢,出苗早的幼苗一般比出苗晚的要健壯,據試驗,播深每增加2.5厘米,出苗期平均延遲一天,因此幼苗就弱。
(2)三葉期——拔節
三葉期是玉米一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玉米從自養生活轉向異養生活。從三葉期到拔節,由於植株根系和葉片不發達,吸收和製造的營養物質有限,幼苗生長緩慢,主要是進行根、葉的生長和莖節的分化。
玉米苗期怕澇不怕旱,澇害輕則影響生長,重則造成死苗,輕度的乾旱,有利於根系的發育和下扎。
2、穗期階段
玉米從拔節至抽雄的一段時間,稱為穗期。拔節是玉米一生的第二個轉折點,這個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就是葉片、莖節等營養器官旺盛生長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強烈分化與形成。這一時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也是田間管理最關鍵的時期。為此,這一階段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促進中上部葉片增大,莖稈墩實的豐產長相,以達到穗多、穗大的目的。
3、花粒期階段
玉米從抽雄至成熟這一段時間,稱為花粒期。玉米抽雄、散粉時,所有葉片均已展開,植株已經定長。這個階段的生育特點:就是基本停止營養體的增長,而進入以生殖生長為中心的階段,出現了玉米一生的第三個轉折點。為此,這一階段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保護葉片不損傷、不早衰,爭取粒多、粒重,達到豐產。
(二)生育期和生育時期
1、生育期
玉米從播種至成熟的天數,稱為生育期。生育期長短與品種、播種期和溫度等有關。一般早熟品種、播種晚的和溫度高的情況下,生育期短,反之則長。
2、生育時期
在玉米一生中,由於自身量變和質變的結果及環境變化的影響,不論外部形態特徵還是內部生理特性,均發生不同的階段性變化,這些階段性變化,稱為生育時期,各生育時期及鑒別標准如下。
(1)出苗期: 幼苗出土高約2cm的日期。
(2)三葉期: 植株第三片葉露出葉心3cm。
(3)拔節期: 植株雄穗伸長,莖節總長度達2~3cm,葉齡指數30左右。
(4)小喇叭口期: 雌穗進入伸長期,雄穗進入小花分化期,葉齡指數46左右。
(5)大喇叭口期 :雌穗進入小花分化期、雄穗進入四分體期,葉齡指數60左右,雄穗主軸中上部小穗長度達0.8cm左右,棒三葉甩開呈喇叭口狀。
(6)抽雄期: 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頂葉3~5cm。
(7)開花期: 植株雄穗開始散粉。
(8)抽絲期: 植株雌穗的花絲從苞葉中伸出2cm左右。
(9)子粒形成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體積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漿狀,亦稱灌漿期。
(10)乳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乾重迅速增加並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狀後至糊狀。
(11)蠟熟期: 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乾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蠟狀,用指甲可以劃破。
(12)完熟期: 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現黑色層,乳線消失,並呈現出品種固有的顏色和光澤。一般大田或試驗田,以全田 50%以上植株進入該生育時期為標志。
㈧ 玉米的好處與作用
玉米素有長壽食品的美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及多糖等,具有開發高營養、高生物學功能食品的巨大潛力。
玉米不僅是人類糧食的主要來源,已成為一種熱門的保健食品,經常出現於餐桌上,並風靡曾經以食物精細著稱的歐美世界。據報載,美國前總統里根曾每天早上都以玉米片粥作早餐。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素能加速排除體內毒素,其中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所以玉米對治療青春痘和痘痘肌膚恢復也有一定的作用。
玉米富含維生素C有長壽、美容作用。玉米胚尖所含的營養物質有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能起到使皮膚細嫩光滑,抑制、延緩皺紋產生作用,對痘痘肌膚有相應的調節作用。 [8]
開胃、利膽、通便、利尿、軟化血管、延緩細胞朽邁、防癌抗癌等
適合用於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老年人習慣性便秘、慢性膽囊炎、小便晦氣等疾患的食療保健
功效說明:
健脾益胃。
玉米在北方是粗糧,在南方則為飼料。但從葯食同源角度說,玉米的性味甘、平,歸胃、膀胱經,有健脾益胃、利水滲濕作用。
抗衰老。
玉米以其成分多樣而著稱。例如玉米含有維生素A和E及谷氨酸,動物實驗證明這些成分有抗衰老作用。
防止便秘,防止動脈硬化。
玉米含有豐富的纖維素,不但可以刺激胃腸蠕動,防止便秘,還可以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加速腸內毒素的排出。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油酸佔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
防癌。
玉米不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而且胡蘿卜素的含量是大豆的5倍多,也有益於抑制致癌物。
美膚護膚功效。
玉米還含有賴氨酸和微量元素硒,其抗氧化作用有益於預防腫瘤,同時玉米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B6等,對保護神經傳導和胃腸功能,預防腳氣病、心肌炎、維護皮膚健美有效。
降糖功效。
玉米須有一定的利膽、利尿、降血糖的作用,民間多用以利尿和清熱解毒。如慢性腎炎或腎病綜合征患者,可用乾燥玉米須50~60克,加10倍的水,文火煎開,每天分3次口服,對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十分有益,只是作用遲緩,以經常飲用為宜。
通便功效。
玉米渣及玉米梗芯有良好的通便效果。取玉米渣100克,涼水浸泡半天,慢火燉爛,加入白薯塊,共同煮熟,喝粥吃白薯,可緩解老年人習慣性便秘。
用眼過度應多吃些玉米
玉米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含有豐富的把玉米染成金色的色素——葉黃素和玉米黃質(胡蘿卜素的一種),它們雖然不是營養素,作用卻勝似營養素,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夠保護眼睛中叫做黃斑的感光區域,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的發生。
黃斑是位於視網膜中心部位、掌控視力的組織。由於老化,黃斑部位的脂肪氧化、受損而遭到破壞的時候,出現了黃斑變性、視力下降,甚至會導致失明。而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憑借其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進入眼球內的有害光線,保持黃斑的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黃色的玉米中才有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白玉米中卻沒有。所以,計程車司機、中小學生、編輯、作家等經常用眼的人,應多吃一些黃色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