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炒期貨賺了7億,他29歲,賺到了第一桶金
不同的期貨品種波動規律是不一樣的,掌握規律,做好幾個品種就夠了!想做好專期貨:要學會等待機會,屬不能頻繁操作,手勤的人肯定虧錢!我喜歡用分時線,3分鍾和15分鍾的布林帶,macd進行短線操作,等待機會再出手,一天穩定抓住10個點就夠了,這樣就可以收益4%了;止損點一定一定要在系統里設好:他可以克服人性的弱點,你捨不得止損,讓系統來幫你!我們是個團隊,同時也代客操盤,利潤分成! 做久了才知道,期貨大起大落,我們不求大賺,只求穩定賺錢!
B.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鋼材現貨和期貨價格出現較大落差,劉漢伺機大肆收購的數萬噸成鋼
以前現在確實不一樣,倒賣很多
C. 期貨是何時引進中國的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引進的。
1988年2月,國務院領導指示有關部門研究國外的期貨市場制度,解決國內農產品價格波動問題。
1988年3月,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各類批發貿易市場,探索期貨交易。拉開了中國期貨市場研究和建設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屬商品交易所開業;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成立,標志中國期貨市場中斷了40多年後重新在中國恢復。
1993年2月28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
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中國推出國內第一個股指期貨——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
2011年4月15日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世界上首個焦炭期貨合約
D. 四川劉漢的第一桶金 做期貨 具體過程是做的什麼期貨
90年代初的時候期貨市場很亂,那時候很多人暴富暴虧,所以後來國家關閉了期貨市場直到幾年後才重開。所以你根本沒必要關心他做的什麼期貨,或者有什麼策略。
E. 90年代的日本,買下半個美國,後來被美國通過貨幣戰幹得要死,幾十年沒翻身。誰可以給我詳細的說一說這
日本90年代國內興起了投機熱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場和土地交易市場更為明顯。其中,受到所謂「土地不會貶值」的土地神話的影響,以轉賣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價開始上升。當時東京23個區的地價總和甚至達到了可以購買美國全部國土的水平,而銀行則以不斷升值的土地作為擔保,向債務人大量貸款。此外,地價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帳面財產增加,刺激了消費慾望,從而導致了國內消費需求增長,進一步刺激了經濟發展。
1985年到 1986年期間,隨著日元急速升值,日本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雖有所下降,但是國內的投機氣氛依然熱烈。1987年,投機活動波及所有產業,當時樂觀的觀點認為只要對土地的需求高漲,那麼經濟就不會衰退,而且市場也鼓勵人們不斷購買股票,聲稱股票從此不會貶值。當時日本媒體為了給這種經濟繁榮狀況命名,還希望募集像岩戶景氣、神武景氣類似的名稱。但當時也出現了少數反對論點,認為土地價格已經遠遠超過其實際需求,日本經濟將在不久的將來陷入衰退。
從經濟學原理來說,土地價格上升,導致租用土地的工廠或寫字樓的企業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購入債券,因此會帶來土地需求下降。根據供求理論,價格終將趨於均衡。但是日本企業普遍實行以帳面價值計算土地資產的做法,因此從表面上看企業的收益率也並無變化,而帳面價值與現實價值的差額就導致了帳面財產增加,從而刺激日本企業追求總資產規模而非收益率。
當時為了取得大都市周邊的土地,許多大不動產公司會利用黑社會力量用不正當手段奪取土地,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毫無收益可能的偏遠鄉村土地也作為休閑旅遊資源被炒作到高價。從土地交易中獲得的利潤被用來購買股票、債券、高爾夫球場會員權,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動產(如美國洛克菲勒中心)、名貴的藝術品和古董、豪華跑車、海外旅遊景點等等。當時這種資金被稱為「日本錢」(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經濟的關注和商家的追捧。當時隨著股票價格上升,日本國內購買法拉利、勞斯萊斯、日產CIMA等高檔轎車的消費熱潮也不斷高漲。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峰。當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所謂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
一旦投機者喪失了投機慾望,土地和股票價格將下降,因此反而導致帳面資本虧損,由於許多企業和投機者之前將上升的帳面資本考慮在內而進行了過大的投資,從而帶來大量負債。隨著中央政府金融緩和政策的結束,日本國內資產價格的維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發布《關於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對土地金融進行總量控制,這一人為的急剎車導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經濟加速下落,並導致支撐日本經濟核心的長期信用體系陷入崩潰。此後,日本銀行也採取金融緊縮的政策,進一步導致了泡沫的破裂。
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38915.87點,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股價跌破2萬點,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4000點左右。大量帳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為烏有。
由於土地價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擔保的貸款也出現了極大風險。當時日本各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紛紛暴露,對日本金融造成了嚴重打擊
F. 請問美國80~90年代的著名黃金期貨投資大師有誰急需謝謝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傑明 格雷厄姆 是美國的投資之父
G. 90年代中國有百萬富翁嗎
90年代中國有百萬富翁,以陳萬寧為例:
寧財神本名陳萬寧。1991年,16歲的陳萬寧以少年大學生身份考進上海財經大學金融系,畢業後他跟隨朋友來到北京,從事金融工作。金融工作風險高,陳萬寧做過期貨,失敗了;1994年,他去朋友在北京辦的公司幫忙,折騰幾年公司破產。
寧財神認真動筆寫文章是在1997年,當時他遇到一個女孩,自己身上沒什麼錢,唯一能給女孩的禮物,就是寫些文章給她看。
1997年,陳萬寧第一次聽說互聯網。當初上網注冊網名時,他本意想叫「寧采臣」,誰知這個《聊齋》中和著名女鬼小倩戀愛的痴情書生的名字已被別人搶注。考慮到廣東話里寧采臣諧音寧財神,於是就有了這個網名,他是天涯虛擬社區早期著名網友之一,曾擔任過影視評論版主。
1999年底,寧財神回上海,在「榕樹下」做運營總監。寧財神是中國第一代網路寫手領軍人物,被封為與安妮寶貝、李尋歡並駕齊驅的網路「三駕馬車」之一。
因為《武林外傳》,寧財神紅了。寧財神這樣描述他現在的工作狀態:
「每天下午五六點起床,然後泡上兩大壺咖啡,再准備三包煙,准備寫東西。狀態好時,一晚上就能寫一萬字。但我經常有寫不動的時候,一般來說,我能連續寫上七八天。不寫時就不喝咖啡不抽煙,傷身體啊。要寫就沒辦法,只好拼了。」
除了咖啡和煙,激發他靈感的另一招是啃指甲:「我從來不剪指甲,就留著自己啃。可惜啃不到腳趾甲,要能啃到我連那個也一起啃。」要不,他就拚命吃零食:「我從小就喜歡吃零食,家裡到處堆滿各種各樣零食,你能想到的都有。」
生活中的寧財神是個很隨性的人,瘦瘦的他最愛武術,也喜歡玩游戲,特別是格鬥游戲。他還說,「很多人都以為《武林外傳》後,肯定會有很多人來找我寫劇本,我的身價也會水漲船高。其實不然。編劇有行業規律,如果真有人因這部戲跑來哄抬我,那肯定是外行。」
H. 90年代裡根總統得病黃金期貨暴漲是什麼原因那位知道謝謝!
領導人的更迭會影響政治格局,會引發經濟波動。應該是投機資金利用里根得病的消息來投機炒作。消息明朗價格自然就會回到原來的水平。
I. 常州世記貿易中心有期貨交易平台。有個自稱叫陳汐的女29歲做期貨分析師的有嗎期貨真的很掙錢嗎
常州市是沒有期貨交易所的,只有期貨公司的辦公點,負責開戶和辦理相關業回務。
期貨答公司與客戶直接接觸的都是客戶經理,分析師主要做的是幕後分析工作,一般都不會與客戶接觸的。
期貨是杠桿交易,屬於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方式,對交易者自身有一定的要求,做的好的一天資金就可以翻倍。
J. 29歲期貨純利7億是誰
嗯,基本是炒作
做期貨沒那麼簡單,7億資金本身都已經是大機構了
雖然說有這可能,但基本是理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