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胡適70歲

胡適70歲

發布時間:2021-02-26 11:47:32

⑴ 胡適,偶有幾莖白發,心情微進中年

這是胡適先生在自己40歲生日那天的心靈寫照,而且他還把自己的這首回詩,寫在自己答的照片背面送給了著名的銀行家陳光甫先生。陳光甫到了晚年曾拿著這張照片感嘆道:我的一生可以說是「一事無成」,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何嘗不是「過河卒子」呢?過河之前,好像有很多選擇,一旦過了河,才恍然明白了自己的命運。所謂「拚命」,無非是面對自己的生活和現實,去做無邊的追逐罷了。
陳光甫的這段話使我彷彿看到這樣一種凄婉的景象,像在落葉秋天的傍晚,一個悲涼心情的老人獨自坐在河邊,望著夕陽深處……

⑵ 胡適的家庭背景

文化大師胡適的父親,大號胡鐵花。這當然不是古龍筆下的武俠名人、楚留香的好友胡鐵花,而是中過秀才、當過知州的胡鐵花。胡適的父親本名胡傳,鐵花是他的字。他最後的官職是台東知州,相當於現在的地市級。在清朝的台灣,這個官職不算小,但他更聞名於世的是詩才。胡適曾謙遜自己不會寫詩,《嘗試集》那類白話詩也確不以文采見長。但胡適的父親胡鐵花,卻是個不折不扣的詩人。我讀過他的一些詩,賓士、狂放而富有生氣——「仰視飛雲天外起,酒酣愁聽大風歌」,在萬馬齊喑的晚清,應該是踔厲飛揚的。然而,在胡適絢爛的文學冠冕上,我們找不到他父親的名字。胡傳不甘心做個文人,他前往京師尋找報國機會,又懷揣一封介紹書,走了四十二天,到達冰天雪地的吉林,面見欽差大臣吳大徵,要求隨大清使節去解決中俄邊界糾紛。吳大徵好奇地接納了這個少年。據說,吳大徵曾稱贊胡傳有治省之才,這也許是胡適的一家之言,但胡傳卻的確是個稱職的地方官。當時台灣剛剛建省,在朝廷大臣心目中是個瘴癘蠻荒的苦地方。胡鐵花卻主動請纓,離開懷孕待產的妻子,來不及看一眼新生愛子,就踏上了茫茫海路。
胡傳到達台灣的時候,首任巡撫劉銘傳的改革,已經人去政亡。東海危機烏雲般翻卷在上空,到處是不安謐的波濤。胡傳窮盡心血寫下了第一部《全台兵備志》。他一定又像勘察中俄邊境那樣,走進了台灣島的森林、山峽、海口,踏遍了鄭成功時代的城垛和荷蘭人留下的赤莰城。「華嚴世界,任憑我,踏遍雲山千疊……」然而在王朝末日,這只是一個文人的夢想。三年後,中日甲午戰爭打響,胡傳徵募兵勇、守衛台東,但他的劍還未出鞘,就被光緒皇帝割讓台灣的詔書凍住了。皇帝下旨:所有在台官員一律內渡,將台灣交接日本。胡傳拒絕奉旨,做了封建文人最大的反抗。他四處奔走,募兵保台,又徒步行走到台南,衣衫藍縷,面見黑旗軍老將劉永福,以書生之身要求參戰。我想,胡適身上那打破千年文字八股的躁動血液,就流動在他父親噴薄的脈管中。

胡傳病倒了,被劉永福護送回到廈門,幾天後死於時疫。那是日軍攻佔八卦山的第二天。作為《全台兵備志》的作者,他應該是最知道八卦山對台南戰略意義的人。與其說他死於時疫,不如說他死於台灣陷落的可怕命運。據說,胡傳的家鄉流傳著他戰死沙場的傳奇,也許戰死是胡傳最美麗的神話。他壯碩的身軀,停歇在南國的紅色土地上,彷彿關於歷史和未來的無字之書。我注意到,胡適出生在1891年12月,他的父親憂憤死於廈門時,應該只有三歲零幾個月。而他的母親,則是二十三歲的妙齡少婦。遙想嬌妻幼子倚門而望,胡傳眼中一定涌滿堅硬如冰的淚水。那是失意詩人的淚水,是喪失國土的官員的淚水,更是一個丈夫和父親的淚水。

胡傳內渡的船隻,是台灣海峽封鎖前的最後船隊。海面上驚慌的海鷗,哀鳴的白鷺,還有哭泣流離的人群,曾帶給詩人怎樣的哀愁?暴風雨的四周是萬籟俱靜的深夜,黑黢黢的潮濕的夜空中,傳來海浪亘古不屈的呼嘯。然而,詩人胡傳已經不能動筆了,黑暗的午夜裡,他躺倒在廈門的風浪聲中。

胡適動筆寫下《文學改良芻議》的時候,一定想起了他的父親。當書生報國成為南柯一夢,文學就不得不站起來,拯救一個民族的生命力。這是一種倔強的堅韌,堅韌中也有淡淡的悲哀。胡傳去世六十多年,他的兒子胡適終於第一次踏上了台灣。父親的精魂守護在這里,激動的胡適無法克制血脈賁張,幾年後驟然辭世。

父子兩人的生命,都在台灣畫上了奇特的圓。這也許只是巧合。

⑶ 胡適的基本資料!

胡適(1891.12.17—1962.2.24),漢族,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版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權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其中,適與適之之名與字,乃取自當時盛行的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典故。

中文名: 胡適
別名: 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適之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安徽績溪縣
出生日期: 1891年12月17日
逝世日期: 1962年2月24日
職業: 學者,作家
畢業院校: 康乃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
主要成就: 領導新文化運動
代表作品: 《文學改良芻議》,《盧山游記》,《胡適文選》
語言: 國語、徽州話(績溪嶺北小片)

⑷ 胡適先生70歲寫的文章有哪些

胡適(1891年抄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希疆,學名洪騂,後改名適,字適之。 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安徽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胡適先生70歲時,身體已經不適。
1961年2月,胡適參加台灣大學校長錢思亮的宴會,剛抵達時感到身體不適,送至醫院脈搏跳至135次,痰中帶血,醫生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此次住院2月,後回家自養,但身體已日漸衰弱。11月病情惡化,至台灣大學醫學院療養。

⑸ 胡適是怎麼死的

1962年2月24日在中來央研究院開酒會時自心臟病猝發病逝於台灣省台北市南港區,享年72歲。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騂,後改名適,字適之。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

「五四運動」後,同李大釗、陳獨秀等接受馬克思主義的知識分子分道揚鑣,由「問題與主義之爭」開其端,倡導改良,從此改變了他「20年不談政治;20年不幹政治」的態度。

(5)胡適70歲擴展閱讀:

文學特色:

1、詩歌

胡適出版了第一本白話詩集《嘗試集》。他在語言、形式、詩體、風格等方面展開了自己的白話詩嘗試。正是以胡適這些「溝通新舊兩個藝術時代橋梁」的前「五四」白話詩為標志,中國詩歌結束了其幾千年來在古典形態里的發展變化,初步確立了中國詩歌新的藝術形態。

2、小說

在胡適看來,「小說之宗旨有二:一以娛人,一以淑世。無論娛人淑世,小說之法不出兩端:一在狀物寫生,一在布局敘事,吾國小說蓋以狀物寫生勝,西方小說則兼二者之勝。今當以西方之結構,補吾之不足。」

⑹ 胡適在去世以後,他的後人現在都在哪裡呢

胡適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不幸的是他的女兒還沒有長大就夭亡了。但是胡祖望在學業上,並沒有子承父業,而是走向了另一個領域:胡祖望先是在西南聯大求學,中途選擇前往美國留學,胡祖望在新中國成立後,隨胡適旅居海外。胡祖望的兒子名字叫胡復,生於1955年,至今依舊健在。不過,則早已獲得美國國籍,成為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胡適是北京大學前校長、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和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它的興趣愛好非常廣泛,他在文學、哲學、歷史、考證、教育、倫理、紅學等許多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他是《白話文學史》、《胡石聞村》、《嘗試集》和《中國哲學史綱要》的作者,他於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死於心臟病。

⑺ 胡適是怎麼去世的

一九六二年,七十二歲
二月二十四日上午,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次會議」。下午六時半,在「歡迎新院士酒會」結束時,因心臟病猝發而死亡。

⑻ 胡適的晚年

深圳商報

關於胡適晚年,學界尚未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劃分不很統一。美國學者傑羅姆·B·格里德把1937年9月胡適赴美作國民外交作為其晚年的開始,依據是胡適赴美,標志著他「有效捲入社會與思想改革斗爭的結束」,在此之後的四分之一世紀中(直到1962年胡適逝世),由於「中國的歷史是由他幾乎毫不理解的種種力量來塑造的」,胡適缺少了一種「樂觀主義精神」;國內研究胡適的青年學者歐陽哲生似乎接受了格里德的劃分法,他認為,對胡適而言,1937年以前是「時勢造英雄」,1937年以後是「英雄造時勢」,1937年以後視作胡適的「晚暮」;另有一些學者則將胡適1949年離開大陸作為其晚年的開始。

胡適晚年起始什麼時候?作為歷史的人,社會的人,我們不能不從他所處的歷史環境,不能不從他思想的發展階段加以考察。據此,筆者認為,1948年可以視為胡適晚年的分水嶺。所依證據有三。其一,1948年冬,北平已被人民解放軍層層包圍,國共內戰的形勢已非常明朗,國民黨政權的全面崩潰已成定勢。面對這即將發生的「天崩地拆」的激變,胡適完全可以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積極爭取,為建設新國家服務。然而,他視國民黨政府為「青山」,甘願充當國民黨當局的「諍臣」和「諍友」,把自己的命運與即將垮台的國民黨政權綁在一起,由此奠定了他以後十多年的人生軌跡。其二,從胡適思想的發展階段看,1948年9月5日,他在北平《世界日報》發表了著名的《自由主義》一文。在這篇文章里,胡適對自由主義的理念重新加以界定,具體表現為將「容忍」這一原則引入自由的范疇,賦予了自由主義一層新的含義。1959年3月19日,胡適又在《自由中國》雜志發表了《容忍與自由》一文,進一步闡述了容忍與自由的關系,「容忍」成為胡適晚年自由主義思想一個鮮明的特徵。其三,1948年底,胡適離開北大後,最終接受蔣介石的勸說,前往美國為蔣介石政權尋求所謂「精神」與「道義」的支持,從此黃鶴一去不復返,一直流落海外,直至在台島溘然長逝。這一時期,既不同於前此的留學或大使生涯,也不同於在國內的學者生涯,無論在政治上,學術上,抑或在生活上,精神上,胡適都經歷凄風苦雨的歲月,1948年成為他人生的黃昏的分水嶺。因此,從研究的角度審視,把這一年作為胡適晚年的的開始較為恰當。

——摘自《角色與命運》一書總序

⑼ 胡適的家庭背景資料

胡適3歲時父親病故,便隨母從台灣來到老家安徽績溪縣上庄村。

胡適的母親叫馮順弟,19歲時成了比她大三十歲的胡適父親胡鐵花的續弦。胡適的父親胡鐵花是清末貢生,曾在東三省、廣東及台灣省任官職,然而天不假年,50出頭便撒手人寰

,拋下了孤兒寡母。成了寡婦的馮順弟無奈中不得不帶著胡適回到老家尋找生路,讓孩子接受教育。23歲的馮順弟成了鄉村大家族的主母。

馮順弟盡管農村出身,不會識文斷字,但對惟一的兒子胡適悉心教育,一心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鄉賢。

胡適3歲前,母親即讓他認方塊字,學了約有一千字。回到安徽家鄉時,母親望其讀書心切,就讓他在其四叔開的私塾里念書。因為個子太小,還要把他從念書的高凳上抱上抱下。

胡適從小就對讀書有興趣,母親對他也格外照顧。別的小孩學費只有二元,而胡適的母親渴望他讀書,故學費特別優厚,第一年就送六元,以後每年遞增,最後一年加到二十元。

(9)胡適70歲擴展閱讀:

胡適文學特色:

1、詩歌

胡適出版了第一本白話詩集《嘗試集》。他在語言、形式、詩體、風格等方面展開了自己的白話詩嘗試。正是以胡適這些「溝通新舊兩個藝術時代橋梁」的前「五四」白話詩為標志,中國詩歌結束了其幾千年來在古典形態里的發展變化,初步確立了中國詩歌新的藝術形態。

2、小說

在胡適看來,「小說之宗旨有二:一以娛人,一以淑世。無論娛人淑世,小說之法不出兩端:一在狀物寫生,一在布局敘事,吾國小說蓋以狀物寫生勝,西方小說則兼二者之勝。今當以西方之結構,補吾之不足。」

閱讀全文

與胡適70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順駕駛員體檢醫院是哪個醫院 瀏覽:903
事業和企業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588
老人經常告訴孫子錢包放在哪裡 瀏覽:444
70歲以上農民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74
怎麼知道是否患了老年痴呆 瀏覽:450
心衰老人流鼻血怎麼辦 瀏覽:739
三年級作文200字重陽節 瀏覽:107
老年痴呆前期夢多嗎 瀏覽:920
確認退休老人健在如何識別 瀏覽:477
尊老愛幼敬老院 瀏覽:903
老年人專用針 瀏覽:55
蘇州養老保險繳存 瀏覽:360
長壽花的氣味是什麼味道 瀏覽:241
蘭州老年大學書畫學院院長 瀏覽:119
北京養老繳費20年15萬退休金 瀏覽:914
廈門社保繳交滿十年退休 瀏覽:256
足球寶貝60歲 瀏覽:390
華大染色體檢測多久出結果 瀏覽:303
什麼智能盒子最長壽 瀏覽:5
在上海個人繳納養老金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