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朝壽命最長的妃子
定妃萬琉哈氏。
定妃(1661年-1757年)萬琉哈氏,亦稱瓦劉哈氏,滿洲正黃旗人,正五品郎中拖爾弼之女,生於順治十八年正月,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十二月冊為定嬪。
雍正帝即位,尊為皇考定妃。雍正年間定妃就迎養於履親王胤祹府第,乾隆朝每逢歲時節日必迎入宮,賦詩獻壽,亦稱為宮中盛事。但再未進尊封。
定妃九十大壽時,乾隆帝親至府第祝賀。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薨,終年九十七歲,是清朝後宮中最長壽的嬪妃,堪稱有清一代後妃之冠。
(1)雍正長壽的妃子擴展閱讀:
清朝其他長壽嬪妃:
1、婉貴太妃
婉貴太妃(1717年2月1日-1807年3月10日),陳氏,陳延璋之女。生於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乾隆帝妃嬪之一。乾隆帝即位前的侍妾之一,乾隆即位後初封陳常在,累晉婉妃。
嘉慶帝即位後,尊封為婉貴妃。嘉慶十二年二月初二日薨,年九十二(古代虛歲),為乾隆帝後妃中最為長壽的一位。
2、純愨皇貴妃
純懿皇貴妃(1689年11月~1784年12月17日),耿氏,管領耿德金之女,清世宗之後宮,生皇五子和親王弘晝。
生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一月,康熙年間事世宗為格格,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封為裕嬪,雍正八年(1730年)八月,進裕妃。
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高宗尊為皇考裕貴妃,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十月,高宗又尊為皇考裕皇貴太妃。
乾隆四十三年十月,高宗又以年屆九旬再尊為皇考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於甲辰十二月十七日,享年九十六歲。次年二月,冊謚曰純懿皇貴妃,葬泰陵妃園寢,位列諸妃之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定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婉貴太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純懿皇貴妃
B. 雍正的妃子有哪些
1、敦肅皇貴妃
敦肅皇貴妃,年氏,一等公、湖廣巡撫年遐齡之女,年羹堯之妹。康熙年間嫁入雍親王府,為側福晉。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月十二日生皇四女。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七子福宜,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月九日生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十日生皇九子福沛。從她首次生育直至她逝世的十一年間,雍正帝的子女無旁出。
2、純懿皇貴妃
純懿皇貴妃,耿氏,管領耿德金的女兒,雍正帝之妃嬪。康熙年間入侍雍親王府為妾,號格格,雍正年間,初封裕嬪,後進裕妃。乾隆時,初尊為皇考裕貴妃。
耿氏與皇太後鈕祜祿氏的關系很好,情如姐妹。乾隆四十二年,皇太後崩,乾隆念裕貴妃慈愛恩情,晉尊為裕皇貴太妃。四十九年薨,謚曰純懿皇貴妃。生育皇五子和恭親王弘晝,實際上是乾隆帝唯一活著的兄弟。
3、齊妃
齊妃,李氏,知府李文燁的女兒。於藩邸侍雍親王,為側福晉。康熙三十四年七月生皇二女和碩懷恪公主,此女是雍正唯一活至成年的女兒。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皇子弘昐。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皇子弘昀。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皇子弘時。
四名子女只有弘時一人活至雍正登基。雍正初,封為齊妃,地位高於乾隆生母熹妃。但後來兒子弘時得罪雍正而被削宗籍,李氏身為其母,也難免受累,一直沒再得到晉封。齊妃薨於乾隆二年四月。
4、謙妃
謙妃,劉氏,管領劉滿女。康熙五十三年生雍正七年入宮,初為劉答應,雍正八年晉為劉貴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時生皇六子圓明園阿哥弘曕,封謙嬪。乾隆二年九月晉尊皇考謙妃。三十二年丁亥五月二十一日薨,年五十四。子一,皇六子弘曕。葬泰陵妃園寢。
5、懋(mào)嬪
懋(mào)嬪,宋氏,主事金柱女。康熙年間入宮,號格格。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日丑時為剛17歲的雍正生了皇長女。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皇三女,二女皆未逾月殤。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封為懋嬪,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舉行冊封禮,卒於雍正八年九月。
C. 雍正皇帝的妃子有哪些
1、敦肅皇貴妃
敦肅皇貴妃,年氏,一等公、湖廣巡撫年遐齡之女,年羹堯之妹。康熙年間嫁入雍親王府,為側福晉。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月十二日生皇四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五月二十五日生皇七子福宜。
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月九日生皇八子福惠,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十日生皇九子福沛。從她首次生育直至她逝世的十一年間,雍正帝的子女無旁出。雍正帝登位,冊為貴妃。
雍正三年十一月,病重,晉封為皇貴妃。十一月二十三日,薨,謚號為敦肅皇貴妃。年氏是雍正帝最受寵的妃子,但其一生命運坎坷,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皆夭折。死後一個月,年羮堯就被降罪。
2、純懿皇貴妃
純懿皇貴妃,耿氏,管領耿德金的女兒,雍正帝之妃嬪。康熙年間入侍雍親王府為妾,號格格,雍正年間,初封裕嬪,後進裕妃。乾隆時,初尊為皇考裕貴妃。耿氏與皇太後鈕祜祿氏的關系很好,情如姐妹。
3、齊妃
齊妃,李氏,知府李文燁的女兒。於藩邸侍雍親王,為側福晉。康熙三十四年七月生皇二女和碩懷恪公主,此女是雍正唯一活至成年的女兒。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皇子弘昐。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皇子弘昀。
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皇子弘時。四名子女只有弘時一人活至雍正登基。雍正初,封為齊妃,地位高於乾隆生母熹妃。但後來兒子弘時得罪雍正而被削宗籍,李氏身為其母,也難免受累,一直沒再得到晉封。齊妃薨於乾隆二年四月。
4、謙妃
謙妃,劉氏,管領劉滿女。康熙五十三年生雍正七年入宮,初為劉答應,雍正八年晉為劉貴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時生皇六子圓明園阿哥弘曕,封謙嬪。乾隆二年九月晉尊皇考謙妃。三十二年丁亥五月二十一日薨,年五十四。子一,皇六子弘曕。葬泰陵妃園寢。
5、懋嬪
懋(mào)嬪,宋氏,主事金柱女。康熙年間入宮,號格格。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日丑時為剛17歲的雍正生了皇長女。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皇三女,二女皆未逾月殤。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封為懋嬪,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舉行冊封禮,卒於雍正八年九月。
D. 清朝最長壽的三位妃子,都活過90歲,是哪三位
古代人的壽命普遍都不長,像乾隆這種活到89歲的,已經算是高壽中的高壽,他不少妃子和兒子,都被他給熬死了。就算像康熙這種活到69歲的,也能被稱為長壽老人了。
當然,歷史上比他們還長壽的也有人在,恰好他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就是他們自己的妃子。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清朝最長壽的三位後妃,均活過90歲,分別為康雍乾三位皇帝的妃子。這三位的長壽,連乾隆都要自嘆不如。
然而坐上嬪位之後,陳氏就在這個位置上待了46年之久。陳氏表面為一宮主位,可實際上的待遇,和貴人差不多。只有在她五十大壽時,乾隆稍微提高了一點賞賜,其餘生日的賞賜,都是按常在的標准配合。由此可以看出,陳氏非常不受寵。
陳氏並不得寵,加上她沒有生育子女,所以多年來得不到晉升也正常。不過在乾隆五十九年,乾隆還是將她晉封為婉妃,此時的陳氏已經78歲了。嘉慶即位後,尊陳氏為婉貴太妃,嘉慶對其還是很尊敬的。嘉慶十二年,陳氏去世,享年90歲,入葬裕陵妃園寢。E. 雍正最長壽的妃子活到多少歲
在清朝二百多年的歷史中,康乾盛世的出現對後世影響極大。很多人都會將這一盛世歸功於康熙帝和乾隆帝,但事實上雍正帝才是為此奉獻了一生。雍正登基後,一直以「勤勉」著稱,甚至還因此冷落了後宮。其實,他的後宮十分精彩,有一位女子本是皇帝的侍妾,一生無寵卻生下了皇子,後來竟然因為甄嬛的緣故活到了97歲,受封皇貴妃。
這一年的10月,她突然重病,就連皇帝十分擔憂,為了讓她心情能夠愉悅一些,皇帝特地下令,將她尊封為了「裕皇貴太妃」。但是她還是沒能熬過去,最終病逝,享年97歲。其實縱觀這位女子的一生,她雖然沒有得到皇帝的寵愛,但是因為自己的性格,更因為有個好兒子,得以在後宮平安生活多年,更活到了97歲,已經比大多數妃嬪幸運多了。
F. 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妃子前十位
定妃,萬琉哈氏,滿洲正黃旗人,郎中拖爾弼之女,生於順治十八年正月,比康熙帝小七歲。
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十二月冊為定嬪。雍正帝即位,奉皇太後懿旨:「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為謹慎,久列嬪位,今晉封為妃。」
雍正帝尊為皇考定妃。雍正年間定妃就迎養於履親王胤祹府第,乾隆朝每逢歲時節日必迎入宮,賦詩獻壽,亦稱為宮中盛事。
定妃九十大壽時,乾隆帝親至府第祝賀。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薨,終年九十七歲。定妃所生皇十二子胤祹,於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貝子,經常隨康熙帝出巡。五十七年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六十一年授鑲黃旗滿洲都統,十二月進封履郡王。雍正二年,胤祹受宗人府彈劾,因治事不能敬謹而被奪爵,又因事降為鎮國公;八年五月復履郡王。
乾隆即位後,封胤祹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薨,終年七十九歲,稱得上母子皆高壽,下場都不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皇後王政君王政君(前70─1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縣)人,出身於官宦之家。
公元前53年(漢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歲那年應詔入宮,邁出了皇後之位的第一步。
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駕崩(熬死的第一個皇帝),
劉驁(王政君與漢宣帝的兒子)三歲,
皇太子劉奭在宣帝駕崩的當天,登上未央宮前殿的龍位,他就是漢元帝,劉驁是他的長子,前被立為皇太子。
但是王政君還沒有立即成為皇後,因為劉奭不喜愛王政君。
元帝想把皇後的鳳冠戴在傅妃的頭上。
但是,在他那個時代,劉驁既立為皇太子,皇後的桂冠按傳統的規制當屬於王妃。
元帝整整跨躇了三天,他還原引來非議,最後還是無可奈何地立王妃為皇後。
公元前33年(漢元帝竟寧元年)。元帝病重,
元帝寵臣侍中史丹闖進元帝寢宮,頓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聞天下,臣民歸心。今臣聽陛下有廢立之意。若是這樣,請陛下先賜我死吧!」元帝見狀,長嘆一聲,說:「沒有此事。皇後謹慎,先帝又疼愛太子,寡人豈敢違先帝之意?」
劉驁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字,王政君也保全了皇後的鳳冠。
公元前33年(漢元帝竟寧元年)五月,元帝死於未央宮,終年四十三歲。劉鰲繼位為漢成帝,尊王氏為皇太後,移居長樂宮。
綏和二看(前7),成帝駕崩,定陶王劉康的兒子劉欣即皇帝位,是為哀帝。哀帝尊皇太後王政君為太皇太後。
王政君生於漢宣帝時,一生經歷七朝,歷盡滄桑,她一人雖沒有什麼政治野心,但愚庸無能,軟弱寡斷,終於斷送了漢朝劉姓的江山。公元13年(新朝始建國五年)二月,太皇太後憂憤而死。享年84歲,她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之一。太皇太後的遺體被運往渭陵,與元帝合葬。
G. 清朝後宮最長壽的妃子經歷4朝享年97歲,她有什麼長壽秘訣
當年參與奪嫡的皇子,大多被雍正以各種理由處死了,而十二皇子當時能夠認清局勢,沒有參與其中,後來在雍正登上皇位之後,也對他庇護有加,在大臣彈劾十二皇子的時候,雍正將他保了下來,對他的母親也是善待了。
所以不管在上面時候,都要認清局勢,看清環境的變化相當重要,不屬於自己的不要去強行爭奪,也許能讓你更加安全,知足才是人生最長久之道。
H. 誰是清朝後宮最長壽的妃子,雖不得寵,但以九十七歲高齡得到善終
她是康熙皇帝的嬪妃——定妃,因為她淡泊名利,與世無爭,沒有參與後宮的恩恩怨怨,也沒有參與奪嫡之爭,所以她能夠在後宮中安穩的生活下去,雍正即位的時候就將她封為皇考定妃,到乾隆繼位的時候,對她也是非常的尊重,定妃終年97歲,是清朝後宮中最長壽的一位嬪妃。
直到她58歲的時候,才被封為嬪妃,而且還是康熙念在她多年的功勞冊封的,封她為定妃,而她仍舊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並不參與後宮的紛爭,也沒有鼓動她的兒子爭奪太子之位,最後活了下來。後來,康熙皇帝過世之後,雍正皇帝即位尊封她為皇考定妃,讓她在王府中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乾隆皇帝繼位之後,對她就更加尊重了,甚至在她90歲生日的時候,乾隆皇帝還親自到府中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