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身體有哪八大要穴
1、人中穴
中醫認為,突然昏厥是因人體經氣一時紊亂、升降失調後,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竅失養所致。人中穴屬督脈穴,督脈入屬於腦,出巔頂交會於肝經,且督脈為「陽脈之海」,有醒神開竅、 調和陰陽、 回陽救逆、解痙通脈的功效。
2、太陽穴
太陽穴為經外奇穴,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兩條陽經從它周圍經過,為火聚之地,因此,取名為「太陽」穴。當人體因壓力過大而氣郁化火,或肝風內動、肝陽上亢,導致眼睛發紅、頭痛難忍時,揉按太陽穴可幫助清肝瀉火、止痛明目、通經活絡、振奮精神。
3、天樞穴
天樞穴屬於足陽明胃經,是手陽明大腸經募穴,也是陽明脈氣所發,治療腑實不通引起的便秘,它是要穴。刺激該穴能疏調腸腑、理氣行滯、通便消積,緩解便秘、腹脹、腹痛等胃腸道疾病症狀。
4、內關穴
內關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之一,既是本經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負責維護與調節人體內外陰液平衡。內關穴是治療暈車的要穴,刺激該穴能寬胸理氣,有效緩解惡心、嘔吐、胸悶、頭暈等症狀。
5、勞宮穴
肝陽上亢、化火生風,可引起頭痛、頭暈甚至中風;肝風內動會影響心神志,導致心煩失眠。勞宮穴屬手厥陰心包經穴,為心包經之「滎穴」,點按勞宮穴,可清心熱、瀉肝火、熄風止痙、除煩安眠,尤其能緩解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頭暈等症狀。
6、少商穴
外感發熱咳嗽多為外邪犯表,導致肺氣壅閉,肺失清肅所致。少商穴為肺經井穴,開泄的作用較強,擅長清肺、瀉火、解表,使外邪透出。刺激該穴能有效地清咽利肺、止咳寧嗽,緩解咽喉腫痛與外感發熱。
7、三里穴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上的主穴,也是合穴,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常用要穴。三「里」通三「理」,既能理腹部上、中、下三部諸證。揉按此穴可健運脾胃、行氣止痛、促進消化,緩解胃痛、嘔吐、腹脹等不適症狀。
8、後跟穴
經常熬夜、抽煙等會使腎陰不足,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導致心火旺盛、循經上炎,出現流鼻血、牙痛、咽干、喉嚨痛等「上火」症狀。腳後跟穴為遠端取穴,有引火歸元、清熱滋陰、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❷ 有長壽穴之稱的人體最重要的穴位是什麼穴
湧泉穴 足三里穴
湧泉穴 搞的是腎
按摩足三里穴 就補脾健胃
其中的好處自己想
希望取納
❸ 長壽的穴位有哪些
足三里,湧泉穴,三陰交穴每天都按摩的!效果很好,但必須要堅持!
❹ 人體的長壽穴有哪五個
湧泉穴:
是人體少陰腎經上的要穴。它位於足底中線前、中三分之一交點處,當足趾跖屈時,足底前凹陷處。
腎為「先天之本」,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腎為陰中之陰,心為陽中之陽,只有腎水充盈,人體各系統才能得以平穩運行。中醫理論認為,腎藏經,主水,主骨,其功用是納氣,生髓,可管生殖發育。《難經·六十六難》言:「臍上腎間氣動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內經》亦雲:「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都說明,只有腎功能旺盛,才能精足,氣壯,神全,人體生命力才會長盛不衰。
湧泉穴是人體長壽大穴,經常按摩此穴,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行走有力。並能治療多種疾病,如昏厥、頭痛、休克、中暑、偏癱、耳鳴、腎炎、陽萎、遺精、各類婦科病和生殖類病。
湧泉穴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湧泉,顧名思義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水有澆灌、滋潤之能。據人體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穴位的分布結構獨特,功用玄妙。人體肩上有一「肩井」穴,與足底湧泉穴形成了一條直線,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應,從「井」上可腑視到「泉水」。有水則能生氣,湧泉如山環水抱中之源,給人體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氣場,維護著人體的生命活動。
足三里:
是人體足陽明胃經上的要穴。它位於腿部外膝下三寸,距脛骨前緣外側一橫指處。
中醫理論認為,胃為「水谷之海」,是人體的給養加工廠。其主要功用是受納、消化、腐熟、攝取水谷精微以營養全身。所以,又稱脾胃為「後天之本」。《中藏經》說:「胃氣壯,則五臟六腑皆壯也」。指出了脾胃消化功能對人體生命與健康的重要性。
足三里是個保健穴,經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壯胃,擴張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進飲食的盡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此穴主治:胃痛、腰痛、腹瀉、痢疾、便秘、頭痛眩暈,下肢癱瘓,半身不遂,膝脛酸痛,消化系統疾病。
命門穴:
是人體督脈上的要穴。位於後背兩腎之間,第二腰椎棘突下,與肚臍相平對的區域。
督脈,中醫稱「陽脈之海」。行於背正中,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是人體諸陽經的總匯,與腎臟及腦部關系非常密切。其功用主要是督率陽氣,統攝真氣。金代名醫張潔古言:「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十二經脈中的手三陽、足三陽經均會於督脈。督脈是人體的主宰,對調節和振奮全身經脈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
命門穴,為人體的長壽大穴。明代張介賓在《景岳全書》中說:「命門為元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認為命門的功能包括腎陰和腎陽兩個方面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命門之火就是人體陽氣,從臨床看,命門火衰的病與腎陽不足證實多屬一致。補命門火的葯物又多具有補腎陽的作用。
經常擦命門穴可強腎固體,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延緩人體衰老。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加強與任脈的聯系,促進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運行。並能治療陽萎、遺精、脊強、腰痛、腎寒陽衰、行走無力、四肢睏乏、腿部浮腫、耳部疾病等症。
會陰穴:
為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人體肛門和生殖器的中間凹陷處。
任脈,中醫稱「陰脈之海」,它位於人體胸腹正中。任即擔任之意,能總任一身之陰經,為人體陰經脈氣的總匯。任字還有「妊養」的含義,金代名醫張潔古認為:「任者,妊也,為陰脈之妊養」。本脈與三陰經脈,陰維脈、沖脈關系密切,故能總調人身陰氣、陰血,所以,中醫又稱任脈為「婦人生養之本」。
會陰穴,為人體長壽要穴。會陰,顧名思義就是陰經脈氣交會之所。此穴與人體頭頂的百會穴為一直線,是人體精氣神的通道。百會為陽接天氣,會陰為陰收地氣,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應,統攝著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正常運行,維持著體內陰陽氣血的平衡,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要害部位。
經常按摩會陰穴,能疏通體內脈結,促進陰陽氣的交接與循環,對調節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獨特的作用。按摩會陰穴,還可治療痔瘡、便血、便秘、婦科病、尿頻、溺水窒息、驚癇等症。
百會穴:
是人體督脈上的要穴。它位於頭部,在兩耳廓尖端連線與頭部前後正中線的交叉點。
頭部是人體的首腦機關和指揮部,而百會穴則是頭部的調控中心。此穴舉足輕重,是全身百脈的交會處,故名百會。百會穴居高臨下,仰可接受宇宙的信息能量,俯可溝通全身百脈氣血,下通會陰穴,是中脈的主幹線,是精氣神的通道,是連接任督二脈的重要關卡。現代氣功實踐與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百會穴是人體能量場與宇宙能量總場相交融相感應的主要通道,人體經過修煉,達到天人合一,虛空忘我的大定狀態,宇宙中的能量和真氣就會源源不斷從百會穴進入人體。所以,古代修道人又稱百會穴為天門,打開天門,成了眾多修煉者追求的目的。
百會穴即是長壽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經過特殊的鍛煉,可開發人體潛能,增加體內的真氣,調節心、腦血管系統功能,益智開慧,澄心明性,輕身延年,青春不老。並能治療頭痛、眩暈、脫肛、昏厥、低血壓、失眠、耳鳴、鼻塞、神經衰弱、中風失語、陰挺等症。
神厥穴:
即肚臍,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它位於命門穴平時對應的肚臍中。
神厥穴,是人體生命最隱秘最關鍵的要害穴竅,是人體的長壽大穴。神厥為任脈上的陰穴,命門為督脈上的陽穴,二穴前後相連,陰陽和合,是人體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煉者把二穴稱為水火之宮。現代氣功實踐與人體科學研究表明,神厥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潛藏部位,它易於結丹、養胎。人們通過氣功修煉,可啟動人體的中點、極點和重心。古今氣功修煉家都認為,人體下丹田的准確位置就是神厥穴。
神厥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我們知道,母體中的胎兒是靠胎盤來呼吸的,屬先天真息狀態,嬰兒脫體後,臍帶即被切斷,先天呼吸中止,後天肺呼吸開始。而臍帶、胎盤則緊連在臍中,沒有神厥,生命將不復存在。人體一旦啟動胎息功能,就猶如給人體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應站,人體的百脈氣血就隨時得以自動調節,人體也就健康無病,青春不老。經常對神厥穴進行氣功鍛煉,可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腰肌強壯,面色紅潤,耳聰目明,輕身延年。並對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泄痢脫肛.中風脫症等有獨特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