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陸錦花80歲

陸錦花80歲

發布時間:2021-02-21 20:01:13

① 陸錦花的人物生平

13歲進越劇四季班學藝,改用母姓為陸,拜男班演員張福奎為師。四季班解散後,到金門大戲院唱三肩小生。1942年進袁雪芬領銜的大來劇場唱二肩小生,因身材瘦小,多演童生戲。1946年與邢竹琴合作演出。1947年秋與王文娟合作,成立少壯越劇團任團長,演於皇後大戲院。演過《禮拜天》、《天倫之樂》、《金蟬記》、《女伶受辱記》等不少時裝戲。之後曾與張茵、許金彩、張雲霞、筱月英等搭檔。1949年7月,參加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舉辦的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學習。1954年,參加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實驗劇團。同年在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扮演《盤夫索夫》中的曾榮,獲表演二等獎。其唱腔是在馬樟花[四工調]的基礎上加以豐富提高,特點是音色明亮純凈、行腔舒展鬆弛、吐字清晰入耳,自具特色,被稱為「陸派」。
1947年1月,袁雪芬因舊病復發等多種原因,在梅龍鎮酒家與雪聲劇團全體人員舉行話別會。陸錦花聽完後,心裡沉甸甸的。她預感到越劇姐妹將面臨重新組合了。1947年1月12日演完《洛神》,雪聲劇團暫告解散,范瑞娟和傅全香組合,成立了東山越藝社。陸錦花停演了一段時間後,於同年五月在「龍門」大戲院與邢竹琴合作,演出了《新月夜歸人》、《黑暗天堂》、《金玉良言》等劇目。其中尤其以新編時裝劇《黑暗天堂》轟動越壇,成為陸錦花的成名作。她所飾演的大學生有一段「悲切切,淚淋淋,坐起半身」的十八句弦下腔十字調組成的唱段,一時風靡上海越劇觀眾。陸派唱腔在這時已見雛形。
歇夏時,金雅樓、蔣瑞香等住在陸錦花家裡,她們都支持陸錦花組團。第一樁事是物色合作的頭肩花旦,大家分頭奔赴各劇場看戲、選人,最後在同孚劇院看中了王文娟。陸錦花、沈益濤等親自上門,熱情邀請王文娟加盟。王文娟感到盛情難卻,欣然答應與陸錦花一起組建一個新劇團。陸錦花聘請了一批主要演員加盟後,還組建「劇務部」。劇務部由仲美負責,基本和長期特約的編導有錢英郁、弘英、於吟、陳鵬、司徒陽、鄭傳鑒等。當時,陸錦花自己組團的基本想法有三:在大來、雪聲劇團期間,她學得很多,袁雪芬、范瑞娟兩位大姐對她很器重,使她藝術上大有長進,但現在她要挑大樑,要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其次,她想在小生這個行當,再創出一個新的流派,闖出一條新路;三是她覺得成立一個新劇團,可以解決一些姐妹的吃飯問題。當時家境貧寒的女孩不少,她沒有忘記自己當初「為口飯,落個難」的情景。
陸錦花自己組班領銜演出《禮拜六》,這是她藝術生涯中的分水嶺和突破口。當時劇團的演出劇目和演出時間,基本上是老闆說了算。陸錦花與王文娟的演出,看戲的不但有基本觀眾,還招來了一批青年學生。由此老闆對她們刮目相看,演什麼戲,定什麼新劇目,均與她們共同商定。這一時期,陸錦花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少壯」編演了家庭倫理悲喜劇《天倫之樂》、海上實事《女伶受辱記》、社會實事大悲劇《人難做》、家庭大悲劇《青春誤》、社會醒世劇《人之初》等。是年《黑暗天堂》、《禮拜六》、《義》等劇由大中華、百代、百歌等唱片公司灌制發行了唱片,陸派唱腔脫穎而出。
陸錦花當初從藝,特別鍾愛馬樟花的小生藝術。在她學藝的第一年,為了看戲、「偷戲」,跟著師傅跑遍演越劇的各家戲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曾與袁雪芬、傅全香合作的女小生馬樟花。她那圓潤流暢的唱腔,瀟灑優美的台風特別吸引陸錦花。因此陸錦花就留心多看她的戲,結合自己的嗓音條件,反復學習,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954年,她進入上海越劇院後,隨著環境的變化,悉心專攻儒生、窮生戲。她力求同類不同型,一戲一個樣。她不以花俏悅人,而以洗練取勝。分別成功地塑造了眾多藝術形象。如先後與傅全香、呂瑞英合演的《珍珠塔》是一出傳統骨子戲,唯獨她所塑造的方卿,廣擷博採,奇峰突起;《情探》中的王魁是概念定型的反面角色,唯獨她賦予王魁特有的血肉靈魂,又別出一番風光,作者田漢觀後興奮地說:「你是我筆下的王魁」;《綵樓記》(與金采風合演)中的呂蒙正,亦被同行贊美,觀眾叫「絕」。再如她所塑造的《劈山救母》中的劉彥昌、《盤夫索夫》中的曾榮、《孟麗君》中的元成帝、《送花樓會》中的文必正等藝術形象,亦成功非凡,從行家到觀眾都有口皆碑。
1958年,《情探》拍成電影。「陸派」藝術更為大家熟悉和喜愛。「陸派」唱腔藝術,是從「閃電小生」馬樟花的唱腔中衍變、發展、創造出來的,深受廣大民眾喜愛。她的演唱擅用中音區,飄逸自如,舒展流暢,顯得異常鬆弛自然;其吐詞清晰,咬字准、送音遠,講究「字正腔園」;運腔轉調,清麗優美;運氣潤腔,剛柔調和。唱腔著眼於塑造人物,「在平穩中傳情」,「在平淡中出奇」,做到字字送聽,聲聲入耳。其中大量精彩唱段至今在海內外傳唱不絕。
1983年,她客居美國。

② 陸錦花的重大演出活動

2008年7月26日,參加蘭心大戲院《明日之星——評彈流派演唱會》演出;
2008年8月30日,參加藝海劇院《紀念徐麗仙80誕辰專場演出》演出;
2008年10月18日,參加蘇州開明大戲院《徐麗仙誕辰80周年紀念專場》演出,唐家璇、楊潔篪等出席觀看。
2009年2月15日,「2009評彈之春」系列活動之一《清韻漂流》專場由蔣雲仙、黃海華、陸錦花等專業演員和票友同台演出。
2010年1月11日至14日,由竇福龍編劇的新版評彈系列中篇《四大美人》在台北新舞台演出。分別為《西施篇》、《昭君篇》、《貂蟬篇》、《楊妃篇》,每天一篇。江浙滬眾多著名演員和陸錦花等青年演員參演。
2010年1月21日:2010評彈之春在上海逸夫舞台揭幕公演「京音吳唱」評彈新作品專場,由朱毓禹根據京劇經典劇目改編,高博文、陸錦花表演彈詞《鎖麟囊》。
2010年4月9日:上海評彈國際票房、月泉文化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黃海華評彈專場演唱會」在滬舉行。陸錦花、吳靜慧、王承、陸嘉樂、方晏磊等助演。
2010年4月18日:「懷陳說新——紀念《陳雲同志關於評彈的談話和通信》在滬發行25周年評彈演唱會」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行,由吳宗錫策劃,上海市現代研究中心主辦。高博文、陸錦花等參演,表演《戰地之花·進排》。
2010年6月,「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05周年評彈晚會」在上海大劇院中劇場舉行。除了經典書目外,由上海市交響樂團伴奏、上海歌劇院合唱團伴唱的《蝶戀花》、《新木蘭辭》、《詠梅》,分別由顏麗花、陸錦花、周慧演唱。
2010年6月30日:蘇州團優秀青年演員傳承匯報演出系列,吳偉東專場在光裕書廳上演。王承、歸蘭、陳琰、陸錦花、毛瑾瑾等助演。
2010年10月29日:「江蘇省曲藝優秀青年人才作品展演」在蘇州光裕書廳上演,陸錦花表演開篇《黛玉焚稿》。
2010年10月30日:「正華雅集——黃海華評彈專場演唱會」在浙江省音樂廳舉行,陸錦花、吳靜慧、張建珍、吳靜、徐惠新、周紅、高博文等助演。
2011年5月,在上海評彈團鄉音書苑舉行《2011上海文廣演藝之星「錦綉江南花芬芳」陸錦花評彈專場》,身為80後的陸錦花和當下年輕人一樣喜愛追逐新鮮的潮流事物,但她在骨子裡,卻深愛著評彈藝術。這台眾星捧月的專場演出向老聽客們展示了她深厚的評彈功底,年輕一代的評彈新星給評彈注入了新活力、新希望。
2011年6月11日,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老鳳祥之夜——颶變」評彈專場在上海逸夫舞台舉行。演出了7個原創作品,其中,高博文、陸錦花表演開篇《覺民遺書》。
2011年10月21日,由蘇州市曲協等單位主辦的《清風麗音天籟仙音——麗調六十年演唱會》在上海鄉音書苑舉行。蔡小華、張麗華、姜嘯博、王惠鳳、毛新琳、程健、吳偉東、汪正華、王瑾、陸建華、徐紅、盛小雲、袁小良、張碧華、秦建國、陸錦花等參加。
2011年11月13日晚,上海評彈團建團六十周年慶典系列專場《海上吳音六十春》在逸夫舞台演出,老中青三代演員亮相,演繹了評彈各流派唱腔藝術。11月13日晚的演出內容分為《團慶序曲》《評話集錦》《經典回眸》《流派紛呈》4個樂章。首先登台的是上海評彈團的第六代演員周慧、朱琳、陸錦花、解燕、吳嘯芸、黃穎怡、胡文瑾、張艷、黎瑩等。隨後,評彈團眾多老中青演員齊聚舞台,這在評彈舞台演出中十分罕見。壓軸節目是全體評彈藝人合唱《詠梅》,精彩的演出讓全場爆發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2012年1月,《錦上添花——文廣演藝之星陸錦花評彈專場》在蘭心大劇院從成功舉辦。 這場名為「錦上添花」的評彈專場由上海文廣演藝集團、上海評彈團主辦,以多角度、高水平展現了陸錦花這顆評彈新星的璀璨光彩,吸引了滬上眾多的評彈觀眾紛至沓來,天空雖下著點點細雨,但觀眾熱情絲毫不減,仍出現了一票難求的空前勝景。
2012年11月30日,「古韻新聲」評彈流派交響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廳上演。此次演唱會幾乎把所有評彈流派唱腔的經典之作都做了一些新的配器嘗試,如蔣調的《庵堂認母》、張調的《望蘆葦》、祁俞調的《秋思》以及薛調、楊調、嚴調、琴調、陳調等代表作。演唱者也幾乎雲集了上海所有的流派傳承人,秦建國、徐惠新、郭玉麟、高博文、毛新林、周紅、蔣文都將登台演唱。陸錦花和章默然合作表演了蔣俞調《梁祝·秋思》。
2013年5月30日,上海評彈團青年演員陸錦花和上海愛樂樂團鋼琴手李小倩,兩人攜手走進上海音樂廳的「音樂午茶」,奉上了一台鋼琴與評彈的對話。
2013年,上海評彈團主辦的「鄉音860金秋評彈演出季」開啟,主推新生代麗調傳人陸錦花《錦上添花》系列演出,時間安排為:9月28日、10月26日、11月23日、12月28日。上海評彈團優秀青年演員陸錦花曾榮獲「江浙滬評彈金榜十佳」,文廣演藝之星,是上海市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陸錦花敏悟聰慧,既傳承經典,又思索創新,不斷將自己的藝術實踐和學習心得溶於表演作品中。在本次演出季中,她將給觀眾呈現對傳統經典和現代評彈的理解。在她的系列專場中,我們將欣賞到她演唱的麗調開篇《新木蘭詞》《紅葉題詩》《飲馬烏江河》《黛玉葬花》;也能看到她小試牛刀,演繹流派創始人蔣月泉、張鑒庭、徐麗仙等大師合作過的經典作品《王佐斷臂·策反》《羅漢錢》選回、《鎖麟囊·春秋亭》《杜十娘·歸舟》等。
2014年12月30日,上海民族樂團新年品牌音樂會「歡樂祥和中國年」精彩亮相上海大劇院,其中,蘇州評彈演員陸錦花為觀眾帶來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彈詞《石庫門·外婆情》。
2015年5月,參與「新樂府」戲曲跨界演出。 還是那身粉色的旗袍,還是那把彈慣了的琵琶,還是那曲婉轉幽怨的《情探》,舞台上的上海評彈團演員陸錦花一如往常。只不過,她的舞台從上海的評彈劇場移到了北京的糖果——一個以演出流行樂而聞名的音樂廳。台下近千名觀眾和網路上兩萬多名觀看直播的網友,多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台上,她還多了兩位新夥伴——大提琴演奏家宋昭和音樂製作人、擔綱鋼琴演奏的吳夢奇。

閱讀全文

與陸錦花80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邯鄲市老年大學網站 瀏覽:114
老年人步行道 瀏覽:368
養生館都做哪些項目 瀏覽:657
單位退休人員死亡要報社保嗎 瀏覽:330
公務員體檢為什麼不查膽紅素 瀏覽:344
南京大學老年大學2020年春季招生 瀏覽:473
敬老院設立醫務室相關文件 瀏覽:944
在敬老院職工大會的講話 瀏覽:534
小學生孝敬獎申報表 瀏覽:270
淄博重陽節活動周村 瀏覽:755
60歲男人1天2次同房 瀏覽:756
正常老年人的肝功能正常值多少 瀏覽:813
2017年河南退休教師漲工資 瀏覽:463
老人家喜歡吃冰東西 瀏覽:189
養老院哪裡 瀏覽:640
北方應如何養生 瀏覽:299
三線城市老兩口退休金6500 瀏覽:476
個人養老金網上怎麼交的 瀏覽:71
是年底退休的社保局不給辦理需1月份辦 瀏覽:636
建信養老金管理公司入股哪些公司 瀏覽: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