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爾基的童年簡介600字
它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小說從「我」隨母親去投奔外祖父寫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間」混飯吃結束,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國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外祖父開了家染坊,但隨著家業的衰落,他變得吝嗇、貪婪、專橫、殘暴,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狠心地剝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謝依因為染壞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過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樹枝抽得失去知覺。他還暗地裡放高利貸,甚至慫恿幫工去偷東西。兩個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儈,整日為爭奪家產爭吵斗毆,瘋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這樣一個彌漫著殘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過早地體會到了人間的痛苦和丑惡。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可怕的環境里,也不乏溫暖與光明。這就是以外祖母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種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幹,熱愛生活,對誰都很忍讓,有著聖徒一般的寬大胸懷。她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獨的心,她還經常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給阿廖沙聽,她對阿廖沙的影響,正像高爾基後來寫的那樣:「在她沒有來之前,我彷彿是躲在黑暗中睡覺,但她一出現,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領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了我,使我充滿堅強的力量以應付困苦的生活。」另外,還有樂觀純朴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格里高里、獻身於科學的知識分子「好事情」,以及他先後遇到的許許多多的好人……他們都是阿廖沙的良師益友。正是這些平凡、善良的好人哺育了阿廖沙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反抗的精神,使他在黑暗污濁的環境中仍保持著生活的勇氣和信心,並逐漸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和充滿愛心的人。 高爾基(1868~1936)——全名:馬克西姆·高爾基(Gorkey,Maksim)
蘇聯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於下諾夫哥羅德市一個木工家庭,1936年6月18日卒於莫斯科。
代表作:《母親》
它描繪了無產階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塑造了共產黨員工人巴維爾和革命母親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被公認為是世界文學史上嶄新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品。
❷ 少林寺傳奇 對人物的解析
第二代少林方丈-慧可:年齡大約在40-50歲之間。慧可年輕的時候是個大將軍,武功造詣高,卻因為土匪的洗劫使得慧可家破人亡;在慧可萬念俱灰的時候,他看到了少林寺的出現,與此同時慧可疲倦而絕望的眼睛裡流露出了希望與震驚之色;就這樣慧可與少林寺的淵源由此開始。
方丈的大弟子—惠稠:年齡大約在25-30歲之間。有著憨厚朴實的性格,是眾弟子中
最早追隨慧可。此人悟性雖不高,但有著勤奮好學的態度,對方丈的話也是句句不忘的;同時對師弟們的照顧也是無微不至、細心而又耐心的督導他們的武功!平常而又不起眼的扁擔,在惠稠的手中成了制勝的法寶。
方丈的二弟子-惠光:年齡大約在25歲左右。喜歡抱打不平,仗義相助,由於無法忍受欺凌弱小的行為,而經常出其不意的提及各種意見,心裡藏不住任何事情。憑著機靈的頭腦,把虎拳打得活力四射、錚錚有聲、虎虎生風、標致威猛、揮灑自如,也因而受到小師弟羨慕的眼光!
方丈的三弟子-惠努:年齡大約在22歲左右。擁有強壯、矯健的身體,(是個典型粗狂的漢子)腦子靈活,平時愛把師兄弟拿來開玩笑,是個幽默又不缺乏正義之士。惠努的如意套是藏身於腰間,它彎曲軟如一條蛇,在空中猶如耍雜技一般的轉換著,凌空上下一抖,繩子如同戲曲演員收水袖一般。性格急,沉不住氣,可為人豪爽,富有同情心,但容易相信別人,讓人有乘虛而入的機會。
方丈的四弟子-惠忍:年齡大約在20-22歲之間。惠忍性格溫情,有勇有謀,關鍵的時候總能凸顯出他的冷靜與智慧。與此同時,惠忍也不忘幫助貧民,把自己平時省下來的食物分發出來,最痛恨的就是以強欺凌,殺人如草芥。與惠忍形影不離的是這支蕭,空閑的時間他總是喜歡一個人靜靜的吹著,配著優雅的環境總是有種畫中的仙境!遇到危險的時候,蕭也是惠忍最獨特的武器,常常使人眼前一亮。
方丈的五弟子-惠空:年齡大約在13-20歲之間。惠空是方丈在寺廟門口揀進來的,對他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天真、稚氣的臉孔常常浮現在惠空的臉上,心地善良,待人友善的他,經常受到師兄們的「欺負」;同時最疼愛他的也是師兄們!對於有危險的人,惠空總是願意出於援助之手,解救他們!
方丈的六弟子-沒兄弟:年齡大約在15-16歲之間。本是一個流浪漢,但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結識了少林五弟子!從此開始跟隨他們,並以兄弟相稱。當他看見漂亮的女孩時,總能有著出其不意的招法。他的身上流有一股正義之氣,事情卻往往不像他想得那樣,因此也經常帶來各種他所闖下的後果。致使方丈和弟子們總是不停的為他善後!
洛陽王的部下-孫霸:年齡大約在20-30歲之間。孫霸原是一方惡霸,後來被洛陽王高奇收復於自己門下,此人武功高強,對洛陽王更是願意出力,因此深得王爺的賞識。同時也和洛陽王干下許多罪行,囂張、跋扈、仗勢欺人、狂妄自大常常伴隨他左右。
洛陽王爺-高奇:年齡大約在35-40歲之間。是當今皇上的堂兄,也是朝廷的命官,王爺經常在府門口施粥,因此受到百姓的愛戴,而百姓也認為王爺本人是個勤政廉潔的官爺;故不知這都是王爺所安排的戲目,事實上正好相反,為人兇殘,與土匪相互勾結,從中謀取暴利!而後洛陽王還有一個更大的陰謀,再逐步的。
憨士兵:因受到惠忍的救治,而告知了孫霸的來歷和府內一些最新的消息。
方丈慧可的親生女兒—惜月:年齡19歲。惜月的相貌是美麗無比,心中藏有著一個巨大的秘密,使得她做事怪異,不接受任何人的幫助,也從不和人談心;即使貌美無比,也讓人覺得孤傲。在她的身上總會有著一把精緻的劈手,沒人知道,也無法了解她心中的痛處。
大弟子惠稠的親妹妹-小娥:年齡大約在19-23歲之間。外表溫柔嬌美、靈秀逼人、楚楚動人,她有著善良的心地,和她的大哥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外表。如不說,誰也想不到憨厚老實的惠稠竟然有著這么漂亮的妹妹!由於小娥幼年的時候,家中變故,惠稠不得將幼小的妹妹送入他人家中寄養。
汝陽前縣令的侄子-陳萬三(老妖子):年齡大約在30-40歲之間。是汝陽前縣令陳慶生的親侄子,是陳慶生已故兄長的獨生兒子,從小貪圖享受,不學正道;後來和人學了邪門歪道,為了使自己的武功更有成就,把原本清秀的一張臉弄得醜陋不堪!只因陳慶生沒有滿足他的私慾,從此記恨他 ,同時也給自己取了一個綽號:老妖子。
汝陽前縣令-陳慶生:年齡大約在45-55歲之間。本是汝陽縣令,為人正直。卻因得罪了自己的侄子,而被奸人所陷害,在牢中度過大半生活。巧合的是和惠努師兄弟他們同關在一個牢房,而由此對老妖子等人的過去,有了更深層的了解!
汝陽現任縣令—左豪: 年齡大約和老妖子同歲。左豪過去一直是陳慶生的書童,對於陳慶生的事情是了如指掌,左豪和陳萬三一直保持不錯的交情。卻因利益的誘惑,二人相互勾結坑害陳慶生,進而取代了陳慶生的位置。上任以來,憑借著聰明伶俐的頭腦,對事情判斷有著果斷而又獨特的見解!有意掩人耳目,進而有著不錯的口碑。
村民-山子:年齡大約在20-25歲之間。勇於保護自己的村莊,維護自己的財產,內心同樣流著正義之血,致使與惠努他們成為朋友。為鏟除土匪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土匪探子—燈籠:年齡大約在20-25歲之間。為了打探消息給老妖子,取得少林弟子的信任,混入惠努他們之中。
衙門捕快—李捕頭:年齡大約在40歲左右。是左豪的部下。雖在官府當差,內心還存在著一絲正義的思想。
魔女—連心:年齡大約在16-20歲之間。連心有著美妙的身姿,嬌艷的容貌,年輕美麗,儼然從畫中走出來的女子。然而身世的凄慘使她練就了一身的武功,為的就是找仇人報仇!在這背後的代價竟然是容貌急速的蒼老和性格的轉變。途中竟被沒兄弟和惠忍他們所再三相救,結伴而走。
白眉俠&鷹老大及江湖人士4位—年齡35-40歲左右。一路上追隨連心,有著鏟除她的決心
鷹夫人&嬰兒、飯店伙計— 為了給自己的夫君報仇,把孩子託付給飯店的伙計,自己卻和連心打得不可開交,伙計為了保全著孩子拚命的逃跑,但最終。
少林寺的護劍長老4名:在白雲洞守護著越王劍。為了不使天下大亂,4位長老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始終守護在劍左右。他們的功力極高,若想取得此劍,必須打勝4位長老。但幾年來沒有人能通過比試的,他們還是無怨無悔的守護著此劍
山羊鬍子,雷公公,風信子,鐵蜈蚣,瘋子:他們和世人一樣想取的寶劍!因此尾隨著惠忍他們,看準時機,爭搶越王劍!
北周將軍—楊堅:年齡大約在30歲左右。大將軍楊堅為了護城,而再三的和北齊國將軍王剪再三開戰,因楊堅的心地善良,致使王剪使用計策來攻城。
北齊國將軍—王剪:年齡相仿。有著野心,一心想把北周國拿下,而與楊堅對峙。
越王人之後4名:途中被惠稠他們所救,了解到他們部落的故事。。。。。
石匠:一個愛慕小娥許久的人!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得以表自己的想法,不料被惠努看見,心中的痛馬上湧上。
傷僧:拖著受傷的腿,來到少林寺門口。被慧可救近寺內,殊不知他給少林帶來的又是一場浩劫。
皇上—高洋:是個任意妄為的皇上,為人凶惡。
千夫人—被土匪挾持的打更 州官—聽信左豪的話,把陳慶生罷職
妓院老鴇—為了錢財而指正惠努他們 民女—孫霸在外所搜集的美女
數人百姓,官兵,衙役 ,太監,宮女 ,假和尚們 送信的和尚—從鄴城帶信給慧可 老漢、堂倌—為喝酒鬧事的和尚行為不滿。 賭徒們—任意妄為的做事風格 黑衣人—事實上是店主,輕工上乘,在客棧設下陰謀的人。。。。
婦人:事情的受害人。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慧可他們。
少林寺第一代方丈—達摩:大漠原本不想收留慧可在寺中,但因慧可的誠心和上天的幫助。使得達摩同意慧可入寺修行,也許在達摩心中能感覺到慧可與少林的淵源。
慧可的大師兄—道恆:年齡大約在50-60歲之間。一心想當方丈的道恆,心狠手辣,犯下許多的錯誤,也曾利用不正當的手段。但最後未能成功,十多年後,當慧可和道恆再次重逢的時候,心中的滋味不言而喻了!隨之給慧可帶來的。
鄴城方丈:為了阻止慧可和高洋的戰斗,曾不顧自己,請求高洋饒恕他們。但最終。
常山王—高演:是高洋的哥哥。表面上對高洋畢恭畢敬的,但也經常到處惹事。他有著一身武功,卻從未露過,心裡有著自己的盤算。
婁太後:因身體不好,常在屋內休息調養。她是高演的母親,對於高演內心的想法是清晰如澈的!只求平安:路途中受傷,被惜月所救。從而結下一段緣
城隍廟—主持:在眾人正苦於怎樣救出慧可方丈時,提出了最有效的辦法。
公主—宇文賀:有著冰清玉潔的外表。在尋找人的時候,病倒被一位老丈和一位婆婆所救起,並把她安排在自家中休息。當善良的婆婆送飯給她的時候,她卻不告而別。有關她的身世、她的一切都無從得曉。但她和惠忍之間有著一種不尋常的關系。
宇文太子:出宮尋找公主,找到少林寺內打聽。由此展開了隱藏在惠忍心中的秘密。
蜀國公尉—尉遲迥:陰險狡詐之人。他的公子尉遲佑和他爹如出一轍。
❸ 抗擊非典英雄資料(少一些)
李曉紅是河北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97級畢業生,畢業後分配到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工作,今年4月16日英勇犧牲在抗擊非典的戰場上,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李曉紅烈士犧牲不久,河北醫大黨委和團組織就作出了開展學習李曉紅事跡活動的決定,全校師生員工積極響應。作為河北省抗擊非典斗爭的主力軍,河北醫科大學為奪取全省抗擊非典斗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黨委被中組部授予「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金普樂教授被授予「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去冬今春,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就在這場與死神的搏鬥中,醫務工作者用生命維護著自己的職業尊嚴。年僅28歲的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李曉紅,是全軍和武警部隊在防治非典斗爭中犧牲的第一位醫務人員。中共中央組織部追授她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人事部、衛生部和總政治部追授她「白求恩獎章」;武警北京總隊黨委批准她為革命烈士,追記一等功;武警部隊黨委作出決定,在全部隊廣泛開展向李曉紅同志學習的活動。
李曉紅,女,1974年7月生於承德,1997年12月入伍,2001年7月入黨,生前系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在救治非典患者中,連續奮戰6天。被病毒感染後,她還表示,如有新的治療方法,可先在她身上試驗,願以她的生命換取更多人的生命。2003年4月16日凌晨3點30分光榮殉職,時年28歲。2003年5月1日被中組部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武警北京總隊追記一等功,並被批准為革命烈士。
義無反顧投身防非前沿
1992年高考,崇尚救死扶傷的曉紅報考了河北醫科大學。5年後初冬,走出大學校園的她選擇了部隊,成為武警北京總隊醫院一名軍醫。「這世界上有兩個職業最危險,一個是醫生,一個是軍人。」父親說的這兩樣曉紅都選了,而正是這兩樣危險的職業註定了她的風雨人生。
由於曉紅已有一段時間身體不適,醫院批准她從3月24日開始休假,可是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卻讓曉紅毅然放棄休假。那時的她清醒地意識到,白衣戰士將要在一個特殊戰場上沖鋒陷陣了。3月25日,曉紅所在醫院內二科收治了一名發燒病人,雖然她不是主管醫生,但病人的症狀如一片陰雲掠過她的心頭:非典?!在26日的會診中,曉紅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和見解,原來搜集整理的非典資料成了她診斷和治療的有力依據。27日中午,這名患者被確診患有非典。曉紅的未雨綢繆,為醫院盡快確診非典病例、盡早防治和避免更大面積傳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本來可能措手不及的戰斗,由此便有了科學防範。
非典讓內二科頓時戰雲密布,也給整個醫院帶來了焦慮和不安。然而,最了解非典危害、也有理由安靜地走開的曉紅卻堅定地走上陣地,站到了自己的崗位上。3月29日,星期六,內二科里有人開始發燒,在家休息的曉紅照常到醫院為戰友看病。戰友們都勸阻她,大夫也希望她就此留在家中休假。曉紅說:「我和非典患者已經有了接觸史,而且對非典也有了一些認識,我留下來最合適。再說,科里病倒的人越來越多,我怎麼能走呢?我是這里的醫生啊!面對疫情,我怎麼能當逃兵呢?」曉紅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有理有據的治療方案。就這樣,本來可以躲過災難的她,沖上了與疫魔短兵相接的前沿。
生死抉擇把生機留給戰友
3月30日,曉紅開始發燒。但人們怎麼也沒想到,她的生命時鍾從此開始了短短18天的倒計時。高燒一夜的曉紅用了整整一瓶酒精來退燒。31日清晨6點,她把最後一點冰涼的酒精抹在額頭上,讓同在一個單位的愛人相信她已經退燒。兩個人像往常一樣走出家門去上班,然而這一走,曉紅就再也沒有回來。
酒精瞞不了病情,曉紅很快高燒到39度,科里情況也非常嚴重,已經有10多個人開始發燒。這天下午,曉紅第一次以患者的身份住進了自己戰斗的地方。4月1日中午,上級經過多方協調,爭取到4個轉往解放軍309醫院的指標。這是全軍最權威的治療傳染疾病醫院,轉到那裡治療,就意味著生的希望。院領導在確定轉院人員時最先考慮了曉紅,然而當愛人把消息告訴曉紅時,她卻堅定地說:「我年輕,抵抗力強,應該先轉年紀大、病情重的同志!」
4月4日下午,醫院領導宣布第二批5個轉院名額的第一個名字又是曉紅,而她的執意推讓,再一次把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4月5日,已隨集體轉移到京郊某隔離點的曉紅,再次推讓了彌足珍貴的1個轉院指標。全院上下的意見是一致的,這個指標一定要給曉紅。而她卻說:「郭主任將近60歲了,病情比我重,他不走,我堅決不走!」4月6日中午,專家組會診認為,曉紅病情危急,必須立即轉院治療。下午,第四批3個轉院指標一到,醫院領導研究決定,這次不再和曉紅本人商量,要強行把她轉院。當她看到郭主任被擔架抬上車時,這才允許戰友們把她抬上擔架……
從容鎮定驅散恐懼陰霾
在非典疫魔橫行肆虐的日子裡,一些人恐懼、悲觀,甚至絕望,然而曉紅沒有畏懼,沒有退縮,她用微笑編織成一道戰地彩虹,驅散了戰友心中的陰霾,她的從容鎮定、無私無畏的人格魅力,成為了戰友之間互相傳遞的精神力量。
得病後的曉紅從未把自己當患者,她反復強調自己是名醫生。3月31日上午,發著高燒渾身無力的她強撐著整理出自己分管的8名病人的詳細病情和治療方案,細致入微地交代給同科醫生,然後才給自己掛上了吊瓶。醫生少病人多,曉紅採取嚴格的防護措施後,舉著吊瓶加入了醫護人員的行列。無論大夥怎麼勸阻,她只有一個回答:「我是醫生,我沒事!」4月2日,醫院決定把五官科也劃作隔離病區,分流內科部分病人。由於五官科沒有專業內科醫生,很多人不願轉移。曉紅站出來鎮定地說:「我是內科醫生,我會照顧大家,咱們走吧!」是她舉起吊瓶,第一個走向五官科……
疫情在蔓延,病情在加重。4月4日深夜,為了切斷傳染源,上級決定北京武警總隊醫院所有非典感染者全部轉移到京郊某隔離點治療。命令下達後,病區里引起了不小的波動和恐慌。沒有人下樓,沒有人登車……就在這時候,曉紅站出來堅定地說:「組織上這樣決定,是從抗擊非典大局考慮的,有醫護人員和我們一起走,怕什麼?!相信院里領導和戰友們絕不會撇下我們不管!」幾句真心話,觸動眾人心。看著大夥全部下了樓,曉紅才拖著病體走下來。見大夥還是不肯登車,她甩開愛人的攙扶,登上了大轎車。看到曉紅的舉動,人群一下子安靜下來,人們跟在她的身後陸續登車。
車外萬家燈火,車內一片凄涼。同車病友後來回憶說,在那個黑暗之夜,曉紅就像一個提燈女神,讓喧囂的世界、恐慌的人心都安靜下來。與曉紅風雨同舟的戰友們說,那是令人終生難忘的日子,曉紅就像一面不倒的旗,在驚恐與絕望中,給人以力量和勇氣。
篤信科學申請葯物實驗
從「紙上談兵」到與非典的「零距離接觸」,從挑戰病魔到直面死亡,曉紅越來越相信科學終究勝利,科學的力量就是生命的希望。然而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她心裡也十分清楚,一個真正的白衣戰士,應該有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生命的勇氣,來換取更多的生命,換取這場抗擊非典斗爭的勝利。
住進302醫院後,曉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愛人,記下這里的用葯劑量和治療方案,記下她用葯後的反應,傳回隔離點,為那裡的治療工作提供幫助。從這一天起到曉紅犧牲,她的愛人7次為後方提供治療方案的修改意見和建議———這是曉紅用生命書寫的珍貴處方。
曉紅轉院的第4天,呼吸已經極度困難,醫生為她上了呼吸機。愛人心涼了,同為醫生,他明白,這是病重的信號,這是生命的警告。同是醫生的曉紅又何嘗不知道,自己同非典病魔的拼殺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此時的曉紅已經不能說話,她在紙上寫道:「有什麼新葯需做試驗,有什麼新的治療方法可以先在我身上試一試,我願當個試驗品,為早日治好非典做點貢獻。」愛人含著眼淚把紙條交給了醫生,醫生含著眼淚緊緊地攥住了他的手。這尺書片語就是曉紅的生命承諾。
4月15日,是曉紅轉院以來精神最好的一天,然而這一天的夕陽,也是她看到的最後的夕陽。好像是有了什麼預感,她在滿天落霞中寫下這樣的話:「非典給我們的教訓太深刻了,管理、防護、治療等方面都應該好好總結……」這是一位白衣天使在生命垂危的時刻,對醫院和社會疾病防治機制的沉痛反思,她希望這用生命作代價換取的教訓能喚醒更多的人。
笑對病魔作別至愛親朋
曉紅的病情,扯碎了親人和戰友們的心。從發病到犧牲的18天,不知多少人在為她傷心落淚。然而曉紅始終沒有流過一滴淚。
因為人類對非典的了解甚少,恐懼曾一度震懾人心。然而戰友們都記得,曉紅每天都是微笑著走近病人,望聞問切,無微不至,她用微笑化解著病人心中的冰霜。戰友們更記得,當疫魔突然襲擊,包括曉紅在內的多名醫生護士一下子變成了病號,病毒在傳染,恐懼和絕望也在傳染,曉紅忍著高燒依然微笑:「哪有醫生被病嚇倒的?要相信科學,廣東能治好,北京也能治好!」她用微笑傳遞著信心和希望。
怕父母擔心,怕親人掛念,曉紅一直堅持不讓愛人向家裡透露消息。父母都記得,直到轉院的那天,他們像往常一樣每周一次通電話,曉紅連喘帶咳地說不出一句完整話。兩位老人才知道女兒已經病重,哭聲從話筒傳出,淚水順著電話線流淌,曉紅卻用盡全力讓父母聽到她一如往常的笑聲,雖然笑聲喑啞,斷斷續續。父母更記得,轉院後的曉紅已經很難說話,每次通電話,曉紅就用手指輕輕敲擊聽筒來回答:一下,她是讓爸媽放心;兩下,她是讓爸媽多保重;三下,她的意思是說:爸媽,別哭了,女兒真的沒事……電話這端的敲擊聲敲碎了老人的心,電話那端的淚水卻讓曉紅更加堅強,她要活下去,她要用微笑撫慰親人的心。
看著飽受磨難的曉紅,愛人心如刀絞,而她依然面含微笑。上呼吸機那天,愛人再也忍不住了,他跑到衛生間失聲痛哭,給親友打了10多個電話,卻哭得沒有說成一句話。曉紅看到他從衛生間里出來眼睛紅紅的,便微笑著在紙上寫道:「用上呼吸機,輕松多了!我沒事,有我最愛的人陪著我,我很幸福,我肯定會好起來的。」後來的幾天里,曉紅時常沉浸在幸福憧憬和美好回憶中,她斷斷續續地寫著:「我們還有那麼多事要做,還有那麼多理想和願望沒實現,我不會離開你的。等我好了,我們一起考研,一起去旅遊,我們把父母接到北京一起看2008年的奧運會,我們一起白頭到老。」這就是曉紅用微笑寫下的留言……
4月16日凌晨,曉紅在愛人的淚水中,寫下最後的留言:「我不後悔。嫁給了一個我最愛的人我不後悔,跟你來到北京當兵我不後悔,選擇了一個我喜歡的職業我不後悔。我治好了那麼多病人,你應該替我感到驕傲和自豪。」3時30分,28歲的曉紅永遠閉上了眼睛,安靜的面龐沒有一滴淚水,彷彿仍然含著微笑。
4月16日的朝陽在曉紅走後升起來,照著她空空的病房。曉紅走了,她再也看不到鮮紅的旭日,再也回不到她熱愛的工作崗位,回不到她眷戀的家。
6月3日,曉紅生前工作的武警北京總隊醫院矗立起一座她的塑像。
6月20日,小湯山醫院最後一批非典患者康復出院。
6月23日,從全軍和武警部隊抽調小湯山醫院的千餘名醫務人員開始撤離北京。
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對北京實行「雙解除」,即解除旅行警告和從非典疫區名單中除名。
風雨終將過去,生活還要繼續,明天更加美好。
李曉紅,一座白衣戰士的永恆雕像,將永遠屹立於天地之間,人們心中……
李曉紅是我們河北人,但更是軍人和戰士,在與「非典」短兵相接的日子裡,她用28歲的生命留給這個世界一個令人心碎的微笑。
———河北醫科大學 王曉
作為一名護士,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她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詮釋了「白衣天使」的最高榮譽。她善良勇敢的心曾和社會一起律動,她身上體現了全體醫務人員捨生忘死的精神。
李曉紅,她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中國大醫之「精誠」。
———廊坊市 崔占元
❹ 義大利60歲流浪漢公園睡覺遭縱火情形如何
10月30日據歐援引義大利報道,當地時間28日,在義大利都靈的一座社區公園內內,一名無家可歸的流容浪漢在坐椅上睡覺時,被人縱火燒傷,傷勢十分嚴重。
據悉,被燒傷的流浪漢仍在醫院治療,身上和臉部燒傷度達到了三級,咽喉出現水腫靠插管維持生命。目前,警方已將該燒傷事件定性為預謀殺人案,正在全力緝捕疑犯。
❺ 童年中高爾基活下來的信念是什麼
1.高爾基的《童年》主要寫的什麼?
答: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徵,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2.高爾基的《童年》寫作背景是什麼?
答:《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紀90年代,高爾基就有撰寫傳記體作品的念頭。高爾基在這本書中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徵,特別是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生動的圖畫。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樣沉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光輝、最富有詩意的形象之一。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煉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3.【地位影響】 ?
答:《童年》是一本獨特的自傳。它並不像大多數自傳那樣,以一個主人公為形象創造出一幅肖像來。它更多地像一幅長卷斑斕的油畫,復原了一個時代,一個家庭里的一段生活。這段生活中,出現了許許多多的主人公。無論是美,還是丑的,都同時站在讀者面前,沖擊著讀者的心靈,我們不得不一次次按捺住激動,繼續看下去。這種巨大的神奇的感染力,是為許多批評家所稱道的藝術效果,有的西方評論者甚至認為《童年》是高爾基最傑出的作品。《童年》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深刻的思想內容和獨樹一幟的藝術特色在俄蘇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並具有不可比擬的藝術價值。
4.【人物評析】 ?
阿遼莎是全書的中心人物,他從小心地善良,特別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顆善惡分明、是非分明、能愛能恨的靈魂。他勤於學習,刻苦耐勞,嚴峻的生活使他鍛煉成長為一個意志剛強、有理想有作為的新人。他性格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對知識的渴望,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生活的困苦並沒有使他退卻,他堅信黑暗終將過去,未來將會一片光明。阿遼莎這個形象是俄羅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長道路是俄國千百萬勞動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
❻ 誰能介紹一下著名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的作者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羅·德·薩拉薩蒂(Pablo de Sarasate,1844~1908)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獨奏曲中不朽的名篇。
薩拉薩蒂1844年生於西班牙潘普洛納的一個貧苦家庭。5歲時師從父親學琴,8歲首次公演,被視為神童。1854年到馬德里師從賽斯學藝,並有機會為西班牙皇室演奏,超越小孩的成熟演技,使他獲賜一把名貴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並獲資助到巴黎音樂學院學習。1856年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師從法國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迪·阿拉爾。僅9個月就把音樂學院的小提琴課程全部學完並獲得了一等獎。1857年,視聽課獲一等獎。1859年,又獲得了和聲的一等獎,這
在巴黎音樂學院有史以來還從未有過的事。17歲開始旅行演奏生涯,足跡遍布五大洲,聲震世界樂壇,所到之處都受到了盛況空前的熱烈歡迎。長達40多年輝煌的演出活動使他成為了國際知名的演奏家,年逾60歲高齡仍技藝不衰。
薩拉薩蒂不僅是完美的演奏家,還是完美的作曲家,同時還特別擅長演奏自己的炫技性作品。他創作的小提琴作品有50餘首,都很精緻優雅。他一生中創作最著名的作品是《流浪者之歌》、《西班牙舞曲》4集、根據比才歌劇改編的《卡門主題幻想曲》、《引子與塔蘭泰拉舞曲》等。奧爾對此給予了最肯定和真實的評價:「他那些獨具一格、才氣橫溢而又真正適合公開演奏的樂曲,如此鮮明地表現出他祖國那種熱情似火般的浪漫情調的《西班牙民歌》,無疑是小提琴曲目寶庫中價值連城的珍寶。」這些作品既表現了高難度的技巧,又具有西班牙民族的浪漫情調,曾經風靡一時,至今也是小提琴演奏家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奏的曲目。
❼ 心痛!英國一名60歲流浪老人遭街頭暴力,流浪漢應該受到法律保護嗎
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犯人也有被保護的權利,何況是在街頭的流浪老人呢,也沒有招惹誰,應該是要受到保護的。所以我覺得不管是做什麼,不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即使是流浪者,他也應該受到保護的,這是他活在這個世界上,作為人類應該有的一種權利。我們不應該因為他的一些當下行為或者一些身份,而選擇放棄他的人權,我們也沒有權利這樣做。
若是可以的話,希望能夠給予這些流浪老人一個很好的幫助,至少在晚年的時候讓他們有吃有喝,有地方睡覺。
❽ 柴裕財這個流浪漢做了哪幾件事
柴裕財,今年50歲,原籍浙江省江山市保安鄉,在家是長子,有3個弟妹。為了幫助父母維持貧困的家庭,少年時,他便外出謀生,給人放過鴨子,撿過垃圾,做過基建,擺過地攤。
1989年9月的一天,柴裕財挑著一擔貨路過江西瑞金市,突然發現不遠處的橋面上,有一老婦人縱身跳入河中。他忙卸下擔子,下河救人。幸好水不深,老人除了灌幾口水外,並無大礙。但柴裕財還是將她帶到附近的診所檢查。當柴裕財轉身要走的時候,老人一把抓住他,哭道:「你何苦救我這個要死的人,如今我死不了,你救我就救到底吧。」
老人名叫范玉英,時年60歲,因丈夫、兒子相繼病逝,孤苦無依的她便想到了卻殘生。聽完老人的哭訴,柴裕財決定收留老人。從此,他認范玉英為母親,帶著她四處謀生。1990年,柴裕財輾轉來到明溪。
4年後的一個冬日,柴裕財在前往清流收購廢品的路上,發現了一名剛出生就被拋棄的女嬰,女嬰小臉蛋凍得發紫,哭泣不止。柴裕財忙將女嬰抱起,往家裡奔。隨後,他給女嬰取名柴建英,認作養女。
就這樣,在明溪雪峰鎮城西社區陳家巷8號租房裡,3名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組成了一個特殊的家庭。
范玉英老人體弱多病,但柴裕財從未嫌棄過她,仍然竭力贍養。2005年,老人雙目失明,不久又因不慎摔倒造成腿部骨折,從此無法正常行走。2007年2月,老人連發高燒,為此,柴裕財賣掉了借錢買來載客的摩托車,以換取醫葯費。
小建英在柴裕財與范建英撫養下,也一天天長大。柴裕財為了讓母親輕松,經常搶著照顧小建英。夜晚,忙乎了一天的他總是盡可能帶著建英睡;孩子餓了,就起來喂米糊;孩子尿了,立即換尿布;孩子病了,整夜的守著......
眨眼間,建英8歲了,一天,她看到同齡人背著書包上學,已知道身世的她哭著對柴裕財說:「我好可憐,父母不要我,現在連書都不能念...... 」
柴裕財聽了,如萬箭穿心。他決定無論多苦,也要讓建英上學。於是,他東挪西湊,終於讓建英如願以償地背上書包。
孩子讀書,母親多病。柴裕財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開始玩命地幹活:挑松油、載客、送液化氣、修自行車......
看著父親如此辛苦,懂事的小建英從上學後,再也不提自己的身世。對外,她總是說:「我有爸爸和奶奶,我愛他們......」
2007年,柴裕財在入選明溪縣首屆「十佳」 道德模範,2008年,在中央文明辦組織的「我推薦 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中,他榮登8月「孝老愛親」好人榜。2009年2月他又入選「2008感動福建十大人物」,榮獲福建省首屆孝老愛親道德模範提名獎。
2008年8月,柴裕財入選「中國好人榜」孝老愛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