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上最長壽的長皇後是誰
王政君
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2月3日),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縣)人,陽平版侯王禁次女,權母親李氏。漢元帝劉奭的皇後,漢成帝劉驁的生母。她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後之一。其身居後位(包含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時間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王莽篡漢時,王政君大怒,將傳國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璽崩壞了一角。她駕崩後,與漢元帝合葬於渭陵。
Ⅱ 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是誰
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漢元帝皇後王政君(前70—13年),享年84歲,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後; 歷史上在後位最長的皇後:宋高宗吳皇後:穩坐後位55年。吳太後一生,經歷高、孝、光、寧四朝,在後位(含太後)長達五十五年,公元1197年,吳太後病死,終年八十三歲。
Ⅲ 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是誰
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就是王政君。這個可真的就是非常厲害的一個人,一共活了84歲,而且在位的時間也特別的長,有很多皇帝都被他耗死了,甚至見證了一個王朝的更替,這個人真的是活得非常的長啊。
直到後來的時候,她的侄子出現了。這個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王莽,這個人非常的有野心,最後真的把漢朝取締了,雖然王政君非常的生氣,但是也沒有辦法。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然後慢慢的死去了,要不是侄子氣了她一下的話,或許還可能活很多年的時間。
Ⅳ 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是哪個朝代的
王政君(前70—13年),享年84歲,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縣)人,陽平假王禁的次女,漢元帝劉奭的皇後,性軟弱,無主見, 王政君出身於官宦之家,傳說她的母親李氏夢月入其懷,遂有身孕,生下了政君,她的父親做過廷尉史(法庭書記),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好幾個小老波,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的生母李氏失寵。與王禁分手,改嫁荀安為妻,王政君從小失去母愛,長大後的政君,婉順賢慧。及笄就被她的父親嫁出去,未過門而丈夫病死,後改嫁給東平王做姬妾,未進王府門而東平王死。許嫁之人暴病而亡,父親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說:「你的女兒及富貴之命,將來所嫁之人一定是顯貴之人。」王禁很高興,便教政君寫字讀書,弄琴鼓鼓瑟。 公元前53年(漢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歲那年,王政君應先入宮,適皇太子劉奭的愛妃司馬氏死,司馬良娣臨死前,對皇太子說:「妾本不該死,是那些妃嬪咒的。」司馬氏死後,劉奭十分悲傷,他想起司馬良娣的話,發誓不再接近嬪妃,漢宣帝怕太子憂傷過度,令皇後挑選五名宮女,供太子選妃,王政君位列於候選人中,她穿著一件綉著紅色花邊的艷服,剛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還陷於思今愛妃司馬氏的悲痛之中,無心選妃,皇後在旁邊催促,劉奭隨便指著靠近自己身邊的一位宮女,皇後看王政君長相還算說得過去,更何況皇太子點頭,於是就忙命人將王政君送到東宮。 就這樣,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個偶然的機遇中成為了太子妃,太子劉奭並不喜歡王政君,誰知政君侍宿一夜而懷孕生子。此後太子劉奭再也沒臨幸於她。 宣帝聽說有了嫡孫,高興萬分,親自給他起名為驁,字太孫,而且時常抱劉驁,逗他玩。 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駕崩,劉驁三歲,皇太子劉奭在宣帝駕崩的當天,登上未央宮前殿的龍位,他就是漢元帝,劉驁是他的長子,前被立為皇太子。 按說,母以子貴,劉驁被立為皇太子,他的母親王政君應該頭頂鳳冠。但元帝猶豫不決,因為他不寵愛王政君。 他最寵愛的妃子是傅氏和馮氏。傅妃聰明伶俐,善解人意,所以在宮中的人緣極好,雖於元帝,但並不遭眾嬪妃的嫉妒。王政君生了劉驁不久,傅妃生了兒子劉康,馮妃生了兒子劉興。 元帝想把皇後的鳳冠戴在傅妃的頭上。但是,在他那個時代,劉驁既立為皇太子,皇後的桂冠按傳統的規制當屬於王妃。元帝整整跨躇了三天,他還原引來非議,最後還是無可奈何地立王妃為皇後。 他又創設了一個宮中的地位次於皇後的名號——「昭儀」。昭儀位視丞相,比諸侯王,他心愛的傅、馮二妃為昭儀,立劉康為定陶王,劉興為信都王。 王皇後徒有皇後尊號,被冷落一邊,好在王政君生性柔順,不是爭風吃醋的女人,漢元帝對皇後家的家庭,照例給予恩典,王氏家庭封王者,多至十人,為西漢末年外戚擅權埋下了禍根。 但是她的兒子、皇太子劉驁越來越讓元帝不滿。劉驁曾好讀經書,恭謹有冖。有一次,元帝召他,他聞詔忙前去。但劉驁不敢橫穿皇帝專用的馳道,而是繞了一個大彎。元帝見太子來遲,責怪太子,劉驁說明了原因,元帝很高興,但好景不長,劉驁對經書漸漸厭煩了,整日游手好閑喜歡喝酒、遊玩。元帝多次訓斥,但太子屢教不改,於是元帝打算廢黜劉驁,另立傅妃之子劉康。 公元前33年(漢元帝竟寧元年)。元帝病重,傅昭儀、劉康在側侍奉,皇後,太子被拒之門外,一天,元帝向其近臣透露他要廢黜,另立劉康為繼承人的心願。王皇後、太子聽後,惶恐不知所措。 這時,元帝寵臣侍中史丹闖進元帝寢宮,頓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聞天下,臣民歸心。今臣聽陛下有廢立之意。若是這樣,請陛下先賜我死吧!」元帝見狀,長嘆一聲,說:「沒有此事。皇後謹慎,先帝又疼愛太子,寡人豈敢違先帝之意?」 就這樣劉驁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字,王政君也保全了皇後的鳳冠。 公元前33年(漢元帝竟寧元年)五月,元帝死於未央宮,終年四十三歲。劉鰲繼位為漢成帝,尊王氏為皇太後,移居長樂宮。 耽於聲色的成帝任命舅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掌理朝政。成帝自己整日遊山玩水,斗雞走狗,朝政大權實際掌握在皇太後和她哥哥王鳳手中,堂堂天子也得看他們眼色行事。 成帝身體多病,即位多年無子。定陶王劉康來朝,成帝留他在京師伴駕,有以劉康為帝位繼承人之意。王鳳對此不滿,擔心劉康做了皇帝對王氏不利,遂借日蝕為名,奏諫成帝遣劉康回他的定陶國去。成帝無奈,只好與劉康相對涕泣而別。 成帝對於自己大權旁落,王鳳專權用事,日漸不滿,有罷免王風之意。恰好京師地方陞官京兆尹王章上書成帝,建議成帝貶王鳳,推薦中山王的舅舅馮野王取代王鳳,結果他倆的密謀讓王音知道了。 王音是皇太後王政君堂弟王弘的兒子,他官為侍中,在成帝左右侍奉,成帝與王章密謀時,他不露聲色,事後偷偷地通報王鳳,於是王鳳在家,上書辭官。成帝覺得這是罷免王鳳的大好時機,誰知,皇太後出來作梗,她哭哭啼啼地,不吃不喝,向成帝施加壓力,成帝只好把王章打入死牢,杖斃獄中,妻子流放邊陲。 當王氏外戚一個個顯貴無緣、趾高氣揚,驕奢淫逸的時候,年僅十三歲的王莽與母親相依為命,他被服簡陋,舉止恭謹,小心翼翼地侍奉執掌進行大權的姑伯。與那些王家貴公子相比,潔身自好、恭儉有禮的王莽格外引人矚目。 陽朔三年(前22)王鳳病重,王莽在側侍候,數月未解帶,王鳳十分感動,彌留之際,哦皇太後和成帝授給王莽一官半職。王莽更加小心謹慎的侍奉姑叔,皇太後對這個侄子頗有好感。 王鳳死後,王根輔玫五年病,上書矩陣,推舉侄子王莽出任大司馬一職。 綏和二看(前7),成帝駕崩,定陶王劉康的兒子劉欣即皇帝位,是為哀帝。哀帝尊皇太後王政君為太皇太後。哀帝即位後,他的祖母傅昭儀、母親丁姬兩家成了新的權貴,與王氏外戚在權益分配上發生沖突,太皇太後命王莽辭職以緩和矛盾,王莽極不情願的上書辭官。 元壽二年(前1),哀帝駕崩,哀帝無子,太皇太後在哀帝駕崩的當天迫使哀帝把軍政大權交給王莽,王莽重登大司馬的寶座。他和太皇太後迎立中山王劉興年僅九歲的兒子劉衎為帝,是為平帝。 平帝年幼不能臨政。於是,太皇太後臨 朝稱制,行使皇帝的權力,她依賴王莽,委政於他。 其實王莽覬覦帝位已久。他結黨營私。排除異已;又沽名釣譽,廣施恩惠。經過幾年的經營,他把朝政大權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對太皇太後王莽是不敢惹的,年邁的太皇太後仍握有相當大的權力,為獨攬大權,王莽指使爪牙上書,說太後至尊,不宜操勞過度,一些小事就不必親躬了。太皇太後聞之十分高興,規定以後惟有封侯賜爵一事須秦聞於她,其他事一概由王莽裁決。 隨著歲月的流失,平帝逐漸長大了。王莽覺察平帝對他專權十分不滿。便先下手鴆殺了平帝,擁立了一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孺子」,自己做起「攝皇帝」來了,王太後萬萬沒想到自己一手栽培的侄兒王莽竟欲施篡奪她兒孫的天下!但悔之晚矣,此時朝中大權完全落入王莽手中,自己有名無實權,怩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王莽代漢自立了。 到公元8年,王莽將小皇帝劉嬰廢黜,在爪牙的歡呼聲中戴上皇冠,堂而皇之地坐上龍椅之後去謁見的太皇太後,說他秉承天命,代漢而立,建立新朝。昔日掌握實權的太皇太後如今也只有憤慨、怒罵的能力了。 翌年正月初一,在未央宮前殿隆重地舉行了新朝皇帝即位典禮。王莽登上龍座南面稱帝,接受百官井朝賀,奉太皇太後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後」的璽綬,去掉漢朝的稱號。 王莽代漢自立,覺得只有接管漢氏玉璽,才算是真正的取代了劉室天下。因此,他稱帝不久,便迫不及待地遣王舜去長樂宮向太皇太後索要「漢傳國璽)。 太皇太後大怒,指著王舜的鼻子罵道:「王舜,你家蒙受漢室皇恩,卻不思報答,反而乘漢室人孤勢薄,幫王莽篡位。像你們這樣的人,豬狗不如。我乃漢室老寡婦,活不了幾天了。我死了,就讓這塊玉璽葬,他王莽休想得到!」 王舜伏在地上,羞赧汗顏。很久,才抬頭對太皇太後說:「皇上意在必得,太後今天還給,明日還能還不給嗎?」 太皇太後擔心王莽得不到「漢傳國璽」會狗急跳牆,遂拿出玉璽,扔在王舜面前,罵道:「我老將死,你們兄弟定受滅族的報應!」 漢代在宮中先聲奪人的官員都著著黑貂。王莽更為貂。太皇太後思念漢朝,拒絕按新朝禮行事,而且命令侍從仍著著黑貂。王莽見了,也無可奈何。 太皇太後在悲憤中度過了她一生的最後時光。 王政君生於漢宣帝時,一生經歷七朝,歷盡滄桑,她一人雖沒有什麼政治野心,但愚庸無能,軟弱寡斷,終於斷喪了漢朝劉姓的江山。 公元13年(新朝始建國五年)二月,太皇太後憂憤而死。享年84歲,她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之一。太皇太後的遺體被運往渭陵,與元帝合葬。
Ⅳ 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你知道是誰嗎
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後:漢元帝皇後王政君(前70—13年),享年84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內皇後;容
歷史上在後位最長的皇後:宋高宗吳皇後:穩坐後位55年。吳太後一生,經歷高、孝、光、寧四朝,在後位(含太後)長達五十五年,公元1197年,吳太後病死,終年八十三歲。
供參考。
Ⅵ 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是誰呢
王政君(前70—13年)享年歲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縣)人陽平假王禁的次女漢元帝劉奭的皇後性脆弱無主意王政君出身於官宦之家傳說她的母親李氏夢月入其懷遂懷孕孕生下了政君她的父親做過廷尉史法庭書記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好幾個小老波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的生母李氏掉寵與王禁分別改嫁荀安為妻王政君從小掉去母愛長大年夜後的政君婉順賢慧及笄就被她的父親嫁出去未過門而丈夫病逝世後改嫁給東平王做姬妾未進王府門而東平王逝世許嫁之人暴病而亡父親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說:你的女兒及富貴之命將來所嫁之人必定是權貴之人王禁很高興便教政君寫字讀書弄琴鼓鼓瑟公元前53年漢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歲那年王政君應先入宮適皇太子劉奭的愛妃司馬氏逝世司馬良娣臨逝世前對皇太子說:妾本不該逝世是那些妃嬪咒的司馬氏逝世後劉奭十分悲哀他想起司馬良娣的話發誓不再接近嬪妃漢宣帝怕太子憂傷過度令皇後遴選五名宮女供太子選妃王政君位列於候選人中她穿戴一件綉著紅色花邊的盛裝剛好坐在最接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還陷於思今愛妃司馬氏的悲哀之中無心選妃皇後在旁邊催促劉奭隨便指著接近本身身邊的一位宮女皇後看王政君長相還算說得以前更何況皇太子點頭於是就忙命人將王政君送到東宮 查看原帖>>
Ⅶ 中國最長壽的皇後是誰
王政君(前70—13年),享年84歲,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縣)人,陽平假王禁的次女,漢元帝劉奭的皇後,性軟弱,無主見,
王政君出身於官宦之家,傳說她的母親李氏夢月入其懷,遂有身孕,生下了政君,她的父親做過廷尉史(法庭書記),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好幾個小老波,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的生母李氏失寵。與王禁分手,改嫁荀安為妻,王政君從小失去母愛,長大後的政君,婉順賢慧。及笄就被她的父親嫁出去,未過門而丈夫病死,後改嫁給東平王做姬妾,未進王府門而東平王死。許嫁之人暴病而亡,父親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說:「你的女兒及富貴之命,將來所嫁之人一定是顯貴之人。」王禁很高興,便教政君寫字讀書,弄琴鼓鼓瑟。
公元前53年(漢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歲那年,王政君應先入宮,適皇太子劉奭的愛妃司馬氏死,司馬良娣臨死前,對皇太子說:「妾本不該死,是那些妃嬪咒的。」司馬氏死後,劉奭十分悲傷,他想起司馬良娣的話,發誓不再接近嬪妃,漢宣帝怕太子憂傷過度,令皇後挑選五名宮女,供太子選妃,王政君位列於候選人中,她穿著一件綉著紅色花邊的艷服,剛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還陷於思今愛妃司馬氏的悲痛之中,無心選妃,皇後在旁邊催促,劉奭隨便指著靠近自己身邊的一位宮女,皇後看王政君長相還算說得過去,更何況皇太子點頭,於是就忙命人將王政君送到東宮。
就這樣,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個偶然的機遇中成為了太子妃,太子劉奭並不喜歡王政君,誰知政君侍宿一夜而懷孕生子。此後太子劉奭再也沒臨幸於她。
宣帝聽說有了嫡孫,高興萬分,親自給他起名為驁,字太孫,而且時常抱劉驁,逗他玩。
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駕崩,劉驁三歲,皇太子劉奭在宣帝駕崩的當天,登上未央宮前殿的龍位,他就是漢元帝,劉驁是他的長子,前被立為皇太子。
按說,母以子貴,劉驁被立為皇太子,他的母親王政君應該頭頂鳳冠。但元帝猶豫不決,因為他不寵愛王政君。
他最寵愛的妃子是傅氏和馮氏。傅妃聰明伶俐,善解人意,所以在宮中的人緣極好,雖於元帝,但並不遭眾嬪妃的嫉妒。王政君生了劉驁不久,傅妃生了兒子劉康,馮妃生了兒子劉興。
元帝想把皇後的鳳冠戴在傅妃的頭上。但是,在他那個時代,劉驁既立為皇太子,皇後的桂冠按傳統的規制當屬於王妃。元帝整整跨躇了三天,他還原引來非議,最後還是無可奈何地立王妃為皇後。
他又創設了一個宮中的地位次於皇後的名號——「昭儀」。昭儀位視丞相,比諸侯王,他心愛的傅、馮二妃為昭儀,立劉康為定陶王,劉興為信都王。
王皇後徒有皇後尊號,被冷落一邊,好在王政君生性柔順,不是爭風吃醋的女人,漢元帝對皇後家的家庭,照例給予恩典,王氏家庭封王者,多至十人,為西漢末年外戚擅權埋下了禍根。
但是她的兒子、皇太子劉驁越來越讓元帝不滿。劉驁曾好讀經書,恭謹有冖。有一次,元帝召他,他聞詔忙前去。但劉驁不敢橫穿皇帝專用的馳道,而是繞了一個大彎。元帝見太子來遲,責怪太子,劉驁說明了原因,元帝很高興,但好景不長,劉驁對經書漸漸厭煩了,整日游手好閑喜歡喝酒、遊玩。元帝多次訓斥,但太子屢教不改,於是元帝打算廢黜劉驁,另立傅妃之子劉康。
公元前33年(漢元帝竟寧元年)。元帝病重,傅昭儀、劉康在側侍奉,皇後,太子被拒之門外,一天,元帝向其近臣透露他要廢黜,另立劉康為繼承人的心願。王皇後、太子聽後,惶恐不知所措。
這時,元帝寵臣侍中史丹闖進元帝寢宮,頓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聞天下,臣民歸心。今臣聽陛下有廢立之意。若是這樣,請陛下先賜我死吧!」元帝見狀,長嘆一聲,說:「沒有此事。皇後謹慎,先帝又疼愛太子,寡人豈敢違先帝之意?」
就這樣劉驁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字,王政君也保全了皇後的鳳冠。
公元前33年(漢元帝竟寧元年)五月,元帝死於未央宮,終年四十三歲。劉鰲繼位為漢成帝,尊王氏為皇太後,移居長樂宮。
耽於聲色的成帝任命舅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掌理朝政。成帝自己整日遊山玩水,斗雞走狗,朝政大權實際掌握在皇太後和她哥哥王鳳手中,堂堂天子也得看他們眼色行事。
成帝身體多病,即位多年無子。定陶王劉康來朝,成帝留他在京師伴駕,有以劉康為帝位繼承人之意。王鳳對此不滿,擔心劉康做了皇帝對王氏不利,遂借日蝕為名,奏諫成帝遣劉康回他的定陶國去。成帝無奈,只好與劉康相對涕泣而別。
成帝對於自己大權旁落,王鳳專權用事,日漸不滿,有罷免王風之意。恰好京師地方陞官京兆尹王章上書成帝,建議成帝貶王鳳,推薦中山王的舅舅馮野王取代王鳳,結果他倆的密謀讓王音知道了。
王音是皇太後王政君堂弟王弘的兒子,他官為侍中,在成帝左右侍奉,成帝與王章密謀時,他不露聲色,事後偷偷地通報王鳳,於是王鳳在家,上書辭官。成帝覺得這是罷免王鳳的大好時機,誰知,皇太後出來作梗,她哭哭啼啼地,不吃不喝,向成帝施加壓力,成帝只好把王章打入死牢,杖斃獄中,妻子流放邊陲。
當王氏外戚一個個顯貴無緣、趾高氣揚,驕奢淫逸的時候,年僅十三歲的王莽與母親相依為命,他被服簡陋,舉止恭謹,小心翼翼地侍奉執掌進行大權的姑伯。與那些王家貴公子相比,潔身自好、恭儉有禮的王莽格外引人矚目。
陽朔三年(前22)王鳳病重,王莽在側侍候,數月未解帶,王鳳十分感動,彌留之際,哦皇太後和成帝授給王莽一官半職。王莽更加小心謹慎的侍奉姑叔,皇太後對這個侄子頗有好感。
王鳳死後,王根輔玫五年病,上書矩陣,推舉侄子王莽出任大司馬一職。
綏和二看(前7),成帝駕崩,定陶王劉康的兒子劉欣即皇帝位,是為哀帝。哀帝尊皇太後王政君為太皇太後。哀帝即位後,他的祖母傅昭儀、母親丁姬兩家成了新的權貴,與王氏外戚在權益分配上發生沖突,太皇太後命王莽辭職以緩和矛盾,王莽極不情願的上書辭官。
元壽二年(前1),哀帝駕崩,哀帝無子,太皇太後在哀帝駕崩的當天迫使哀帝把軍政大權交給王莽,王莽重登大司馬的寶座。他和太皇太後迎立中山王劉興年僅九歲的兒子劉衎為帝,是為平帝。
平帝年幼不能臨政。於是,太皇太後臨
朝稱制,行使皇帝的權力,她依賴王莽,委政於他。
其實王莽覬覦帝位已久。他結黨營私。排除異已;又沽名釣譽,廣施恩惠。經過幾年的經營,他把朝政大權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對太皇太後王莽是不敢惹的,年邁的太皇太後仍握有相當大的權力,為獨攬大權,王莽指使爪牙上書,說太後至尊,不宜操勞過度,一些小事就不必親躬了。太皇太後聞之十分高興,規定以後惟有封侯賜爵一事須秦聞於她,其他事一概由王莽裁決。
隨著歲月的流失,平帝逐漸長大了。王莽覺察平帝對他專權十分不滿。便先下手鴆殺了平帝,擁立了一個年僅兩歲的劉嬰為「孺子」,自己做起「攝皇帝」來了,王太後萬萬沒想到自己一手栽培的侄兒王莽竟欲施篡奪她兒孫的天下!但悔之晚矣,此時朝中大權完全落入王莽手中,自己有名無實權,怩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王莽代漢自立了。
到公元8年,王莽將小皇帝劉嬰廢黜,在爪牙的歡呼聲中戴上皇冠,堂而皇之地坐上龍椅之後去謁見的太皇太後,說他秉承天命,代漢而立,建立新朝。昔日掌握實權的太皇太後如今也只有憤慨、怒罵的能力了。
翌年正月初一,在未央宮前殿隆重地舉行了新朝皇帝即位典禮。王莽登上龍座南面稱帝,接受百官井朝賀,奉太皇太後上「新室文母太皇太後」的璽綬,去掉漢朝的稱號。
王莽代漢自立,覺得只有接管漢氏玉璽,才算是真正的取代了劉室天下。因此,他稱帝不久,便迫不及待地遣王舜去長樂宮向太皇太後索要「漢傳國璽)。
太皇太後大怒,指著王舜的鼻子罵道:「王舜,你家蒙受漢室皇恩,卻不思報答,反而乘漢室人孤勢薄,幫王莽篡位。像你們這樣的人,豬狗不如。我乃漢室老寡婦,活不了幾天了。我死了,就讓這塊玉璽葬,他王莽休想得到!」
王舜伏在地上,羞赧汗顏。很久,才抬頭對太皇太後說:「皇上意在必得,太後今天還給,明日還能還不給嗎?」
太皇太後擔心王莽得不到「漢傳國璽」會狗急跳牆,遂拿出玉璽,扔在王舜面前,罵道:「我老將死,你們兄弟定受滅族的報應!」
漢代在宮中先聲奪人的官員都著著黑貂。王莽更為貂。太皇太後思念漢朝,拒絕按新朝禮行事,而且命令侍從仍著著黑貂。王莽見了,也無可奈何。
太皇太後在悲憤中度過了她一生的最後時光。
王政君生於漢宣帝時,一生經歷七朝,歷盡滄桑,她一人雖沒有什麼政治野心,但愚庸無能,軟弱寡斷,終於斷喪了漢朝劉姓的江山。
公元13年(新朝始建國五年)二月,太皇太後憂憤而死。享年84歲,她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之一。太皇太後的遺體被運往渭陵,與元帝合葬。
Ⅷ 歷史上哪位皇後最長壽
來歷史上漢元帝劉源奭的皇後王政君最長壽。
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2月3日),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縣東)人,陽平侯王禁次女,母親李氏,漢元帝劉奭皇後,漢成帝劉驁生母。
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後。其身居後位(包含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時間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僅次於清朝的孝惠章皇後(63年)。 王莽篡漢時,王政君曾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還崩碎了一角,不久憂憤而亡,與漢元帝劉奭合葬渭陵。
Ⅸ 「中國長壽王後」孔英去世了嗎
「中國長來壽王後金手仗」源美稱的獲得者孔英生於1871年11月18日,現年128歲,乳名迎禧。老人曾生育過3男3女,孔英一家23口人,四世同堂。
老人長期生活在山青水秀的村中,四周嶺翠林綠,流水潺潺,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當我們見到她時,她正挑著一擔崗松掃把要到街上去賣。
她雖然滿頭銀發,但卻臉色紅潤,精神矍鑠,身板硬朗,手腳靈活,步履穩健,談吐自然,眼力尚好,還能穿針引線。她的長壽並沒有什麼特別秘訣。
老人從小喜愛勞動。年輕時因家境貧窮,雜糧充飢,幫人打工,上山砍柴、采竹筍、撿糞,現在雖年事已高,卻時常瞞著家人到一兩公里遠的屋後山上摘崗松枝(每月約15天左右的時間上山),紮成掃把,挑去縣城賣,每次挑擔30公斤左右,從不乘車,長期堅持步行。
老人從不擇食,飯、粥、雜糧都吃,青菜、肉類都喜歡, 尤其喜食豬肉和糯米釀造的甜酒,胃口甚好。現在她日食三餐,每餐能吃3兩飯,口味偏向清淡。她從不抽煙,也不喝酒、喝茶,但喜歡喝飯湯。
老人生活有規律,晚上八九點鍾睡覺,早上六七點鍾起床,晚上還看一會兒電
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他這樣的生活規律,只有如此才能長壽!
Ⅹ 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妃子前十位
定妃,萬琉哈氏,滿洲正黃旗人,郎中拖爾弼之女,生於順治十八年正月,比康熙帝小七歲。
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五十七年十二月冊為定嬪。雍正帝即位,奉皇太後懿旨:「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為謹慎,久列嬪位,今晉封為妃。」
雍正帝尊為皇考定妃。雍正年間定妃就迎養於履親王胤祹府第,乾隆朝每逢歲時節日必迎入宮,賦詩獻壽,亦稱為宮中盛事。
定妃九十大壽時,乾隆帝親至府第祝賀。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薨,終年九十七歲。定妃所生皇十二子胤祹,於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封貝子,經常隨康熙帝出巡。五十七年辦理正白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六十一年授鑲黃旗滿洲都統,十二月進封履郡王。雍正二年,胤祹受宗人府彈劾,因治事不能敬謹而被奪爵,又因事降為鎮國公;八年五月復履郡王。
乾隆即位後,封胤祹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薨,終年七十九歲,稱得上母子皆高壽,下場都不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皇後王政君王政君(前70─13年),魏郡元城(今河北正定縣)人,出身於官宦之家。
公元前53年(漢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歲那年應詔入宮,邁出了皇後之位的第一步。
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駕崩(熬死的第一個皇帝),
劉驁(王政君與漢宣帝的兒子)三歲,
皇太子劉奭在宣帝駕崩的當天,登上未央宮前殿的龍位,他就是漢元帝,劉驁是他的長子,前被立為皇太子。
但是王政君還沒有立即成為皇後,因為劉奭不喜愛王政君。
元帝想把皇後的鳳冠戴在傅妃的頭上。
但是,在他那個時代,劉驁既立為皇太子,皇後的桂冠按傳統的規制當屬於王妃。
元帝整整跨躇了三天,他還原引來非議,最後還是無可奈何地立王妃為皇後。
公元前33年(漢元帝竟寧元年)。元帝病重,
元帝寵臣侍中史丹闖進元帝寢宮,頓首涕泣而言;「皇太子名聞天下,臣民歸心。今臣聽陛下有廢立之意。若是這樣,請陛下先賜我死吧!」元帝見狀,長嘆一聲,說:「沒有此事。皇後謹慎,先帝又疼愛太子,寡人豈敢違先帝之意?」
劉驁保全了皇太子的名字,王政君也保全了皇後的鳳冠。
公元前33年(漢元帝竟寧元年)五月,元帝死於未央宮,終年四十三歲。劉鰲繼位為漢成帝,尊王氏為皇太後,移居長樂宮。
綏和二看(前7),成帝駕崩,定陶王劉康的兒子劉欣即皇帝位,是為哀帝。哀帝尊皇太後王政君為太皇太後。
王政君生於漢宣帝時,一生經歷七朝,歷盡滄桑,她一人雖沒有什麼政治野心,但愚庸無能,軟弱寡斷,終於斷送了漢朝劉姓的江山。公元13年(新朝始建國五年)二月,太皇太後憂憤而死。享年84歲,她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之一。太皇太後的遺體被運往渭陵,與元帝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