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樓層最好
現在的樓房是越蓋越高,我們在買房的時候也越來越難以抉擇,不僅要看周邊和戶型,還得選個好樓層,到底買哪個樓層好呢?
小C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各個樓層的優點和缺點,大家看完自然就知道該怎麼選擇了。
一樓
優點:
一樓無需上下樓,比較適合腿腳不便的老年人居住;
很多樓盤的一樓都會有一定的福利,比如說贈送花園、地下室半買半送等,價錢比較劃算;
當發生意外時,比如地震、倒塌、火災等事故,一樓當屬最安全的樓層了。
缺點:
現在的樓間距都不怎麼寬,所以一樓的採光大多也不好;
由於和地面直接接觸,地面又會向上返潮,所以家裡的東西很容易生霉;
如果遇到了不愛衛生,喜歡從樓上往下扔垃圾的鄰居,不僅非常危險,而且房屋周圍會常年臭氣熏天,蚊蟲無數。
二樓~三樓
優點:
二樓和三樓的樓層不算高,出入很方便,沒有電梯也不要緊;
自來水是直接通入水龍頭的,沒有經過樓頂的水箱,水裡雜質少、清澈新鮮;
如果發生意外,也是比較安全,容易逃離災難的樓層。
缺點:
有的樓間距很小的樓盤,二樓和三樓的採光也不怎麼好;
二樓和三樓因為優點比較突出,因此買的人比較多,價格也比較高,不大容易搶到房源。
四樓~六樓
優點:
四樓到六樓的光照通常都還不錯;
離地面較遠,不容易受潮;
樓層不算高,平時不坐電梯也可以上去,正好鍛煉身體;
缺點:
從這兩層樓開始,用水都是從樓頂的水箱循環下來的,所以水質不是太好;
四樓到六樓的受歡迎程度僅次於二、三樓,所以價格也比較貴,很難搶到房子。
七樓~八樓
優點:
對於高層住宅樓來說,七樓和八樓是"黃金樓層",安靜,不受汽車尾氣等影響,並且也不至於讓人達到恐高的程度;
如果七、八樓是頂樓,為了盡快賣出所有房子,很多開發商會推出買頂層送閣樓的優惠政策,性價比很高。
缺點:
如果停電了或者根本沒有電梯,那麼每天上下樓就會是一件難事,不適合那些身體不好的老人、小孩和腿腳殘疾的人居住。
七樓和八樓的氣壓比較低,容易讓人感覺上不來氣,所以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切勿購買。
如果是頂樓的話,冬天很冷、夏天很熱,保溫效果不是很好。
九樓~十五樓
優點:
九層到十五層的樓層已經非常高,最高的樹也達不到這個高度,因此光線不易被遮擋。
缺點:
如果在這幾層上下有排放廢棄物的管道,那麼這幾層所受的影響是最大的。
十五樓以上
優點:
樓層越高,視野當然越好;
住宅樓暖氣是往上升的,所以十五層以上會比底下的樓層更暖和。
缺點:
有些小區的高層住宅水壓會比較小,有時會出現停水的現象;
火災散發的有毒氣體都是由下向上擴散的,因此高樓層更加危險,也不易逃散;
高樓層的水都是經過二次加壓的,費用比低層的要高很多,而且水質不一定好;
一旦停電,上下樓就成了一種痛苦。
其實樓層高低各有優劣,只要這個樓層適合你,那就是最好的。
以上內容由好好住用戶董工聊裝修分享,希望可以幫到你~
㈡ 十五層樓層好不好
十五層樓很好!兩個理由。第一,買房子越高越貴,就證明越高,越有價值。這個價值主要是體現在觀景功能上。樓層越高景觀越好。第二,最大的優勢是能更多地躲避汽車尾汽和霧霾。
㈢ 住在高層好還是低層好
您好!城市住宅樓房,選擇高層好還是低層好,很難有統一答案。
多層樓版房(無電梯),高層權房間採光好、視野開闊,價格稍高(頂層除外),上下樓困難,適於青壯年人群居住;低層房間光線灰暗,但下樓或出行比較方便,適合老年人,想在一樓開個商鋪的人也會首選。
電梯樓房,上下樓不是個主要問題。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高層居室可以遠眺山水,飽覽四周大好風景,通風透氣,冬暖夏涼,但價格較貴,一般會逐層加價(頂層除外),還存在停電、急速撤離困難等大問題;低層居室,雖然採光不足,但價格偏低,萬一停電上下樓方便,有災情撤離迅速,相對安全。特殊情況也會例外,發生地震時,低層會比高層安全;洪澇災害時,低層不如高層保險。
㈣ 金馬花園長壽谷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海口金馬花園長壽谷
城市:海口
樓盤位置:金江鎮海榆西線公路54公里處南側(金內馬華園)
產權年限:容70年
建築類型:板樓,高層,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65037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40%,共0棟樓,停車位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㈤ 樓層居然影響壽命!快看你住的層能活多久
買房是一輩子的大事,
選擇樓層也讓不少人頭疼,
最近國際一項研究顯示,
樓層的選擇可能真的跟壽命有關!
你家住幾層?
快看看你是否住在「長壽層」吧~
分析專家
四川大學房地產系教授 馮宗榮
成都市環保專家 李明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內科醫生 王霞
中國傳統:金3銀4
中國人選樓層,幾十年前的傳統觀念上一般遵循「金3銀4」,這個多是從實用性上考慮的。
第一,是因為它是中間層,頂層曬,一層臟,二層採光不如三層,三層是最好的。蚊子飛不到、爬樓也容易。第二,供水上,一般在給水方面1~6層是市政給水。 6層以上是經過變頻泵加壓後的二次給水,水壓都比較好的情況下,1、2層容易遭水災或者堵廁所返臟水,3、4層則好一些,5、6層水壓不足。
不過,如今大城市高樓房也適用這個觀點嗎?先來看看國外的長壽樓層。
俄羅斯人:8層是黃金樓層
俄羅斯《科學與生活》雜志曾刊文說,低層雖離地面近,同外部聯系方便,卻存在濕度大、空氣循環不暢等問題。而8層則是他們眼中的黃金樓層,因為這個樓層安靜,不受噪音影響。
瑞士:8層以上更長壽
一項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研究刊載在《歐洲流行病學雜志》,覆蓋瑞士150萬人,研究者們發現:相比住在低樓層的人,住8樓以上的人早亡風險低22%,其中,死於肺部疾病的幾率低40%,死於嚴重心臟病的幾率低35%。研究者認為,原因是高層住宅比低層住宅的空氣污染少,噪音也相對更小。
美國、日本:接地氣更長壽
在美國,受「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向鄉村、小城鎮迴流)影響,獨立式的低層住宅佔主導地位。
即便在人口高度密集的日本,二三層的民居也很普遍。日本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層的住宅樓占其所有住宅樓比重的54.85%。
他們認為,長期住在高樓層,遠離地面,會導致心理壓抑。讓人變得不愛出門,不利鄰里交流,逐漸使人變得「宅」和孤僻。而且,高層住宅空氣相對稀薄,對患有心血管病、支氣管疾病的人來說,容易加重病情。
在中國,樓房「長壽層」到底是幾層?
城區:4~5層
城郊:11層以上
雖然說並非住在4~5層的人個個活過百歲,但是4~5層從理論上氣溫、採光較好,空氣污染、噪音污染都比較小,客觀環境好一些,因此可以稱為「長壽層」,為什麼這么說呢?
※以20層的層高、城區樓房為例
1~3層
陰冷潮濕傷健康,有架空層相對好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低層住房的室內溫度相比高層住房有1~3度的溫差。霉雨季節,相對高層房屋1~3樓的室內溫度顯得陰寒。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內科醫生王霞介紹:大多低層的房屋採光不佳,而陰冷潮濕是關節炎的溫床,還容易發霉導致一些皮膚癬病、引發心血管病。
8~11層
環境學上的揚灰層,噪音收集層
四川大學房地產系教授馮宗榮認為,「住得越高越長壽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前提是需要設定特定的環境。」
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這個「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層之間。眼下很多小區密集區高層住宅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污染物高密度區域」。
所以在城區內,8層以上,如果不加防護,應該不屬於「長壽層」之列。當然在遠離城區、且周圍的樹木茂盛的條件下,住得相對高一些也看得更遠~
6~20層
根據環境不同,噪音比較大
關於噪音污染,成都市環保專家李明說,拿一棟20層的樓盤來打個比方,如果樓盤的四周各個方向都是公路,住在15~20層的話,甚至連幾公里外馬路上發出的噪音都會被接收到。
另外,如果樓盤四周的噪音源只有前方一條公路的話,那麼中間樓層住在6~15層的住戶就沒那麼幸運了,噪音會比較容易直接進入住房,高層相對離噪音遠,6層以下則比較安靜,因為公路兩邊的樹木或者隔音屏會幫低層住戶擋掉一部分噪音。
結論
根據上面幾位專家的說法:雖然說住宅高度僅是影響健康的因素之一,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但相對而言4~5層可能更加適合中國城區的住房情況。
因為4~5層採光較好,遠離寒氣;空氣濕度較低,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好處;如果每天爬樓梯回家還可以鍛煉心肺功能,也不至於太累。所以,4~5層可以稱作是「長壽層」啦~
文章供大家一樂,
住在4~5層的朋友雖得天獨厚,
但同樣要注重保健養生;
沒有住在4~5層的朋友也沒關系,
健康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不論住在哪裡,
都應該養成良好的保健習慣,
這才是長壽的真正秘訣!
底層究竟能不能買?這個問題曾讓不少購房者為之苦惱,但其實問題的正確答案是能買!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的底層都是能買的,只是在個別情況下能買,在你做出選擇之前,我們還是來一起了解一下底層的優缺點和購買需要注意的事項吧。
底層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
1、 價格便宜
底層的房子比其他樓層的房子相對要便宜一些,而且有時還會贈送花園,這樣一來,空間利用率就會大大提高。
2、 方便生活
住在底層,開門轉個彎就可以出門,生活如此方便,豈不快哉?而且,住在底層,與自然環境更親近,對身體健康也有益。
3、 容易逃生
底層距離地面較近,發生意外時更容易逃生,安全系數大。
缺點
1、採光、通風不好
若是房子周圍有很多遮擋物,底層的採光和通風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2、 容易被盜
一樓很容易被小偷光顧,畢竟就算翻窗戶逃跑都不擔心會摔到腿。
3、 噪音污染嚴重
房屋若是臨街,來往的人聲、車聲會讓底層的住戶煩不勝煩。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2-14,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㈥ 長壽基層社區的特點是什麼
不好意思,我是江津區的,不在長壽住,所以不知道長壽怎麼樣,不好意思啊!
㈦ 長壽金科世界高層住宅34層買多少層好
其實每復個樓層都有利弊,制沒有絕對的好與壞,購房者還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做出最有利自己的選擇,簡單的說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自己適合哪一層:
1、看家庭成員組成
年輕人(單身或夫妻)可以選擇性價比高、通風採光條件優、私密性好的高層,需要注意高層空氣稍微稀薄對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有一定影響;有小孩和老人的家庭需要從便利性角度,選擇低層較為適合;普通的三口之家可以選擇中間樓層,可以有效避免過高或過低帶來的種種問題。
2、看經濟條件
一般而言,一棟樓的頂層和底層價格稍低,如果家庭條件稍差,為了避免過大的經濟壓力,可以選擇這兩個樓層。
3、看周邊環境
周邊環境對不同樓層的影響也大不相同,一般來說,越往低層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越大,如果小區內的環境復雜並且前樓較高那麼可以果斷選擇10層以上,但選擇高層也需要觀察周邊情況,例如高層景觀是否賞心悅目,周邊有無大型類似高壓線的公共設施等。
㈧ 家中老人太「長壽」,對兒女晚輩是壞還是好
相信很多人對長壽都是有一定的追求的,只是程度不一樣。大家一般都認為長壽就是一件好事,也一直都認為家裡有個長壽的老人,對子女來說就是好事情,會給後代帶來福氣。
㈨ 住房樓層會影響壽命已有科學分析快看看
對中國人來說,買房是一輩子的大事,選擇樓層也讓不少人頭疼,最近國際一項研究顯示,這個樓層的選擇可能真不是迷信,而真的跟壽命有關系哦,你家住幾層?
中國傳統金3銀4
中國人選樓層,幾十年前的傳統觀念上一般遵循「金三銀四」,這個多是從實用性上考慮的:
第一是因為它是中間層,頂層曬,一層臟,二層採光不如三層,三層是最好的。蚊子飛不到、爬樓也容易。
第二,供水上,一般在給水方面是1~6層是市政給水。 6層以上是經過變頻泵加壓後的二次給水,水壓都比較好的情況下,1、2層容易遭水災或者堵廁所返臟水,3、4層則好一些,5、6層水壓不足。
在中國,樓房長壽層到底是多少層?
城區:4~5層
城郊:11層以上
雖然說不是住在4~5層的人個個活過百歲,但是4~5層從理論上氣溫、採光、空氣污染、噪音污染都比較小客觀環境好一些,因此可以稱為「長壽層」,為什麼這么說呢?
*以20層的層高、城區樓房為例
8~11層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也是噪音收集層
四川大學房地產系教授馮宗榮認為,「住得越高越長壽的說法有一定道理,前提是需要設定特定的環境。」
8~11層是環境學上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塵埃、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個停留的過程,其實由於「峽谷效應」的影響:在街道風的作用下,含有灰塵的氣流不是平穩移動,而是在高樓之間的某個區間上下「徘徊」。
近地面的污染物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這個「高度」,大概在30米左右。也就是8~11層之間。眼下很多小區密集區高層住宅的中間位置有一個「污染物高密度區域」。
所以在城區內,8層以上,如果不加防護,應該不屬於長壽層之列。當然在遠離城區、且周圍的樹木茂盛的條件下,住得相對高一些也看得更遠~
6~20層根據環境不同,噪音比較大
關於噪音污染,成都市環保專家李明說,拿一棟20層的樓盤來打個比方,如果樓盤的四周各個方向都是公路,住在15~20層的話,甚至連幾公里外馬路上發出的噪音都會被接收到。
另外,如果樓盤四周的噪音源只有前方一條公路的話,那麼中間樓層住在6~15層的住戶就沒那麼幸運了,噪音會比較容易直接進入住房,高層相對離噪音遠,6層以下則比較安靜,因為公路兩邊的樹木或者隔音屏會幫低層住戶擋掉一部分噪音。
1到3樓陰冷潮濕傷健康,有架空層相對好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低層住房的室內溫度相比高層住房有1到3度的溫差。雨季,相對高層房屋1到3樓的室內溫度顯得陰寒。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內科醫生王霞介紹:大多低層的房屋彩光不佳陰冷潮濕是關節炎的溫床,還容易起霉導致一些皮膚癬病、引發心血管病。
結論
根據上面幾位專家的說法:雖然說住宅高度僅是影響健康的因素之一,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但相對而言4~5層可能更加適合中國城區的住房情況:
彩光較好遠離寒氣;
空氣濕度較低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好處;
如果每天爬樓梯回家還可以鍛煉心肺功能,也不至於太累。
綜上所述:4~5層可以稱作是長壽層啦~
貼士:樓層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
位置優先,考慮自己的需求以及周邊的基礎設施配套;
層高達標,一般來說3米是最好的層高;
光照充足,這個無需解釋;
滿足需求,家裡有老人的方便上下樓也不要住太高了。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11-15,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查看更全面,更及時,更准確的新房信息
㈩ 樓層高低真的會影響壽命已被科學家證實,那究竟住在哪一層好
我不知道你的年紀,多大歲數,年輕人一般都喜歡住高點,空氣好,專景觀好,最主要的是屬即使停電了,步行上樓也有勁。你去看下現房或者圖紙,17層上面隔熱做的怎麼樣,如果有隔熱層建議買17樓,夏天可以端著碗去樓頂聚餐,燒烤,或者拿個席子晚上在樓頂露宿,觀星,看煙火。如果你想省錢,或者有意跟父母合住,建議你買一樓。我買的就是一樓,我想我父母年紀大了,腿腳不好,這樣更方便些,窗戶下面還可以種菜、養好。我還聽說,一樓離地心最近,按照地球引力學說,一樓生活應該最健康。而且離地越近,越有靈氣,住久了會長壽的,不可不信啊!呵呵~其他樓層,就沒有可比性了,不倫不類的,我的意思是要不一樓,要不頂樓,兩個極端,我喜歡極端,你呢??對了,我算過一筆時間帳,每次等電梯,上樓大約消耗3分鍾,下樓消耗3分鍾,一天至少要上下三趟吧?一天在電梯里就是18分鍾,一年呢?6570分鍾,就是109小時,就是四天半時間,浪費生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