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勇士隊員主力名單
http://ke..com/view/204134.htm?fromtitle=金州勇士&type=syn#2
球員列表編輯
2014-2015賽季金州勇士隊陣容[13]
號碼
球員
位置
身高
體重
年齡
生日
NBA球齡
1 奧格涅·庫茲米奇 中鋒 2.13米 118公斤 24歲 1990-5-16 2年
2 阿隆·卡夫特 後衛 1.88米 88公斤 23歲 1991-2-12 0年
4 布蘭頓·拉什 後衛/前鋒 1.98米 100公斤 29歲 1985-7-7 6年
5 馬利斯·斯貝茨 前鋒/中鋒 2.08米 116公斤 27歲 1987-8-4 6年
7 賈斯汀·霍樂迪 後衛 1.98米 84公斤 25歲 1989-4-5 0年
8 內馬尼加·內多維奇 後衛 1.91米 89公斤 23歲 1991-6-16 1年
9 安德烈·伊戈達拉 後衛/前鋒 1.98米 98公斤 30歲 1984-1-28 10年
10 大衛·李 前鋒/中鋒 2.06米 111公斤 31歲 1983-4-29 9年
11 克雷·湯普森 後衛 2.01米 98公斤 24歲 1990-2-8 3年
12 安德魯·博格特 中鋒 2.13米 118公斤 30歲 1984-11-28 9年
14 沙恩-利文斯頓 後衛 2.01米 83公斤 29歲 1985-9-11 10年
19 萊昂德羅·巴博薩 後衛 1.91米 88公斤 32歲 1982-11-28 11年
20 詹姆斯·邁克爾·麥卡杜 前鋒 2.06米 104公斤 21歲 1993-1-4 0年
21 米切爾·瓦特 前鋒 2.08米 102公斤 25歲 1989-12-14 0年
22 傑森·卡波諾 後衛/前鋒 2.03米 98公斤 33歲 1981-2-4 11年
23 德雷蒙德·格林 前鋒 2.01米 104公斤 24歲 1990-3-4 2年
30 斯蒂芬·庫里 後衛 1.91米 86公斤 26歲 1988-3-14 5年
31 費斯圖斯·艾澤里 中鋒 2.11米 120公斤 25歲 1989-10-21 2年
40 哈里森·巴恩斯 前鋒 2.03米 102公斤 22歲 1992-5-30 2年
Ⅱ 零六年nba季後賽勇士隊陣容
1 斯蒂芬-傑克遜 後衛/前鋒 2.03米 99公斤 29歲 1978-4-5 7年
2 邁克爾-皮特魯斯 後衛/前鋒 1.98米 98公斤 25歲 1982-2-7 4年
3 阿爾-哈靈頓 前鋒/中鋒 2.06米 111公斤 27歲 1980-2-17 9年
5 拜倫-戴維斯 控球後衛 1.91米 98公斤 28歲 1979-4-13 8年
6 特羅伊-哈德森 控球後衛 1.85米 81公斤 31歲 1976-3-13 10年
7 凱蘭納-阿祖布克 後衛/前鋒 1.96米 100公斤 24歲 1983-12-16 1年
8 蒙塔-埃利斯 後衛 1.91米 80公斤 22歲 1985-10-26 2年
12 斯蒂凡尼-拉斯米 前鋒 2.03米 100公斤 25歲 1982-12-17 0年
15 安德里斯-比德林斯 中鋒 2.11米 111公斤 21歲 1986-4-2 3年
18 馬可-比林內里 後衛 1.96米 87公斤 21歲 1986-3-25 0年
19 科斯塔-佩洛維奇 前鋒 2.18米 109公斤 22歲 1985-2-19 0年
22 馬特-巴尼斯 小前鋒 2.01米 107公斤 27歲 1980-3-9 4年
26 帕特里克-奧布萊恩特 中鋒 2.13米 113公斤 21歲 1986-6-20 1年
32 布蘭頓-賴特 前鋒 2.06米 93公斤 20歲 1987-10-5 0年
44 奧斯汀-克羅希爾 大前鋒 2.08米 107公斤 32歲 1975-5-1 10年
Ⅲ 勇士隊的庫里多大年齡
勇士隊的庫里(全名斯蒂芬-庫里)今年(2017年)29歲。
斯蒂芬·庫里:1988年3月14日出生,美國回職業籃球運答動員,司職控球後衛,效力於NBA金州勇士隊。斯蒂芬·庫里於2009年通過選秀進入NBA後一直效力於勇士隊,新秀賽季入選最佳新秀第一陣容;2014-15賽季隨勇士隊獲得NBA總冠軍;兩次當選常規賽MVP,兩次入選最佳陣容第一陣容,4次入選全明星賽西部首發陣容。斯蒂芬·庫里於2010年隨美國隊獲土耳其世錦賽冠軍,2014年隨美國隊獲西班牙籃球世界盃冠軍。
Ⅳ 勇士隊當年的「死亡五小」,都能入選名人堂嗎
雖然勇士隊沒能完成三連冠,但他們的偉大卻是公認的。勇士是NBA官方認可的王朝球隊,連續5年突圍狂野西部闖入總決賽,拿下了3次NBA總冠軍。死亡五小更是威名赫赫,僅首發陣容的深度而論,勇士隊的死亡五小足以競爭歷史最佳。他們被稱為宇宙勇、五星勇士、銀河戰艦,個個實力強大榮譽滿身,那勇士死亡五小是否100%進名人堂呢?
杜蘭特
KD是在勇士擊敗他之後空降的,在73勝勇士的基礎上,加了歷史級的超級巨星,勇士才變得不可阻擋。杜蘭特在勇士大獲成功,收獲2枚總冠軍戒指,還憑借華麗表現蟬聯了FMVP榮譽。此外他還有1次常規賽MVP、4次得分王、6次最佳陣容一陣、3次最佳陣容二陣的榮譽在手。作為NBA門面人物之一,杜蘭特入選名人堂的概率也是100%。
Ⅳ nba勇士隊的庫里今年多大歲數了
斯蒂芬·庫里(抄Stephen Curry),1988年3月14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阿克倫,今年28歲了。
斯蒂芬·庫里於2009年通過選秀進入NBA後一直效力於勇士隊,新秀賽季入選最佳新秀第一陣容;2014-15賽季當選常規賽MVP,入選最佳陣容第一陣容,並幫助勇士隊獲得NBA總冠軍;四次入選全明星賽西部首發陣容。
2015-16賽季全票繼續當選常規賽MVP。
Ⅵ 金州勇士隊的球隊歷史
1946年至1949年
1946-47賽季,來自肯塔基大學,身高6尺5的喬·福爾克斯以23.2分的場均得分摘取了的得分王頭銜,比聯盟的二號得分手鮑勃·費里克(Bob Feerick)多出了6.4分之多(當時的比賽得分都很低,作為冠軍勇士全隊的場均得分也只有68.6分)。
1947-48賽季勇士贏得東區冠軍,常規戰績27-21,但在總決賽中輸給了巴爾的摩子彈隊。福爾克斯以22.1的場均得分再次領銜聯盟,但得分王的頭銜(以總得分算)卻歸於芝加哥的馬克斯·扎斯洛夫斯基(1007分,場均21.0分)。費城的另一個突出人物是霍威·達拉末,場均得12.2分(全隊第二)和2.5助攻(聯盟第一)。
1948-49賽季,福爾克斯依然縱橫聯盟,場均砍下26.0分,包括在對陣印第安納波利斯時單場拿下63分。然而,由於賽季前有4支國家籃球聯盟(NBL)的球隊跳槽到了BAA,一些新的天才球員也由此登陸了——包括喬治·邁肯,這位明尼阿波利斯湖人的能源之塔暴風般地殺進了BAA並以1698的總得分(場均28.3分)掠走了當年的得分王頭銜。勇士的埃德·薩多斯基,以15.3分的場均得分排在聯盟的第5位。盡管擁有兩名頂尖射手,費城勇士的常規戰績仍只有28勝32負,並在季後賽首輪中敗給了華盛頓國會隊。
1949年至1952年
1949-50賽季,勇士隊加入NBA的首個賽季。在BAA的競爭對手NBL解散之後,6支倖存下來的球隊加入了BAA,組成了有17支球隊的新聯盟NBA。一些BAA的球隊並不願和諸如希博伊根(Sheboygan),三城(Tri-Cities),安德森(Anderson)和滑鐵盧(Waterloo)等毫無名氣的球隊組成聯盟,結果就導致了這個賽季的賽程和季後賽體系的混亂。
在這個賽季,隨著隊中主力福爾克斯的場均得分降至14.2分,勇士隊的成績也跌到26勝42負,落後分區榜首錫拉丘茲27場之多。薩多斯基在賽季進行了17場比賽後被交換到巴爾的摩。韋恩·加德納挑起了人心渙散的勇士隊,場均貢獻13.5分。
1950-51賽季,勇士成績反彈以40勝26負的成績成為東區冠軍。隨著喬·福爾克斯找回火力(場均18.7分)和保羅·阿里金每場9.8籃板的穩定貢獻,以及安迪·菲利普聯盟最佳的場均6.3助攻,勇士隊最終在分區中領先於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但勇士隊殺進了季後賽後,被錫拉丘茲民族隊3-0擊敗。
1951-52賽季,勇士隊的戰績排在聯盟第四位,而錫拉丘茲民族隊排在第一。在季後賽中,勇士在首輪被錫拉丘茲民族隊擊敗。隊中保羅·阿里金為勇士隊每場獻上25.4分,超過喬治·麥肯成為聯盟的得分王。安迪·菲利普在賽季末被選進NBA最佳第二陣容。
1952年至1956年
1952-53賽季,勇士隊的常規賽成績跌到聯盟底部——12勝57負,落後第1名34個半勝場之多。但隊中依舊存在亮點之處:尼爾·約翰斯頓以場均22.3分的得分在聯盟中排名第1。福爾克斯和丹尼爾·芬恩也各自有場均11.9分。
1952-53賽季,是勇士隊三年淪落的第一年。在墊底聯盟之後,勇士隊在1953-54賽季並無多少起色,在東區排名第4,以29勝43負被拒於季後賽門外。尼爾·約翰斯頓仍以24.4分再奪聯盟得分王。而勇士隊的老闆們制定了兩條職業籃球的規則:24秒進攻限制和球隊犯規罰球。這些改變使得比賽犯規減少,節奏更快,從而也更富有激情。
1954-55賽季,勇士隊在常規賽中繼續在東區排名第4,落後NBA冠軍球隊錫拉丘茲民族隊10個勝場。勇士隊在根本上就是一支兩人球隊,尼爾·約翰斯頓(1631分,場均22.7分)和保羅·阿里津(1512分,場均21.0)分列聯盟得分榜第1、2名。
1955-56賽季,球隊的命運開始急劇轉變。埃迪·戈特裡布將教練一職讓與前球隊後衛喬治·塞內斯基。隨著聯盟的平均得分迅速飆至99分每場,勇士隊快速反彈,以12勝4負開局並最終在東區排名第一。在季後賽中勇士也所向披靡,奪下了球隊的第2個總冠軍 。勇士隊在1955-56賽季NBA決賽中以4-1擊敗韋恩堡活塞隊。隊中的保羅·阿里金(場均24.2分)和尼爾·約翰斯頓(場均22.1分)各自在得分榜上排名第2和第3。治(Jack George)代表勇士參加了1956年的全明星賽。
1956年至1961年
1956-57賽季,勇士隊將王冠拱手相讓與波士頓凱爾特人,那個賽季在波士頓凱爾特人隊有一個全面的天才球員名叫比爾·拉塞爾。1957-58賽季,勇士隊的戰績在東區排名第三並在半決賽中以3-0擊敗錫拉丘茲民族隊,但在分區決賽中,勇士隊4-1再次輸給了凱爾特人。
1958-59賽季,勇士隊無法保持1956-57賽季的戰績,以32勝40負結束賽季。但隊中保羅·阿里金仍以場均26.4分排在聯盟得分榜的第2位。新加盟的威爾特·張伯倫在這個賽季取得場均37.6分和27.0籃板,在賽季末被選為年度最佳新秀並榮獲MVP。
1959-60賽季,威爾特·張伯倫和保羅·阿里金,湯姆·戈拉以及蓋伊·羅傑斯一起,帶領勇士拿到49勝26負的成績,在東區位於凱爾特人之後名列第二。勇士在季後賽中擊敗錫拉丘茲,但在東區決賽中以4-2不敵凱爾特人。
1960-61賽季,威爾特·張伯倫再次成為聯盟的得分王(場均38.4分),另外還摘下了聯盟最高的27.2個籃板。盡管張伯倫極其輝煌,勇士隊以11場的弱勢不敵敵凱爾特人成為聯盟常規賽第二名。在季後賽中,勇士隊在東區半決賽中被錫拉丘茲民族隊橫掃出局。
1961年至1965年
1961-62賽季,威爾特·張伯倫創下NBA紀錄的場均50.4分並掠下25.7個籃板。在1962年1月,還創下了8天內有3場比賽得62分的紀錄。在賓夕法尼亞的赫爾謝對陣紐約時,張伯倫寫下了聯盟史上唯一一場的單人得分100紀錄,63投36中並在罰球線上32罰28中1961-62賽季,張伯倫還創造總得分(4029分)超過總上場時間(3882分鍾)的紀錄。在這個賽季,勇士隊依然無法扳倒凱爾特人,以落後11場結束賽季(連續3個賽季落後凱爾特人至少10個勝場)。勇士隊在東區半決賽中擊敗錫拉丘茲民族隊,但在東區決賽中3-4惜敗給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無緣總決賽。
1961-62賽季,勇士隊將自己的主場駐地遷往美國西部。1962-63賽季,勇士隊以Cow Palace作為主場,以鮑勃·費里克作為教練。隊中的張伯倫仍是內線怪物,場均有44.8分和24.3籃板進帳並連續四個賽季在這兩項主要技術統計上統率聯盟。然而,球隊竟然無法達到5成的勝率並被擋在了西部的季後賽門外。
1963-64賽季,球隊在亞歷克斯·漢納的執教下,和張伯倫、湯姆·梅歇里、韋恩·海塔沃、蓋伊·羅傑斯,艾爾·阿特爾斯、加里·菲利普斯和內特·瑟蒙德等人的帶領下,以48勝32負的成績排在西區第一。張伯倫以36.9分連續第五個賽季奪下聯盟得分王。在季後賽中,勇士在7場制勝的系列賽中力壓聖路易斯鷹取得西部冠軍,但在總決賽中再次不敵凱爾特人,無緣聯盟總冠軍。
1964-65賽季,勇士在3年之內的第二個低谷。1962-63賽季,球隊的勝率只有38.8%,1963-64賽季,勇士隊卻殺進了總決賽;1964-65賽季,勇士隊的戰績居然只有17勝63負,落後第1名32個勝場之多在聯盟中墊底。
1965年至1971年
1965-66賽季,張伯倫被交換至費城76人隊,換回了康尼·迪爾金、保羅·紐曼、李·沙費爾以及一些現金。勇士隊的內特·瑟蒙德的場均籃板排在了聯盟的第3位(18.1個);蓋伊·羅傑斯則以7.2個助攻排在聯盟第2位。勇士隊在新秀里克·巴里的幫助下,以35勝45負的成績排在分區第4,落後分區榜首湖人10個勝場。巴里在聯盟得分榜上得名第4(25.7分),罰球命中率第2(86.2%),以及籃板第10(10.6個)。
1966-67賽季,勇士隊繼續攀升,以44勝37負的成績排在西部第1。里克·巴里成長為聯盟中的得分王(35.6分),霸佔了張伯倫連續坐了7個賽季的寶座。然而張伯倫卻帶領費城76人隊在1966-67賽季總決賽中擊敗勇士隊,而勇士隊再次與總冠軍擦身而過。但是里克·巴里除了得分王的頭銜之外,還獲得1967年全明星賽MVP,在那次全明星賽中得到了38分;以及入選NBA第一陣容。
1967-68賽季,里克·巴里離開勇士隊去ABA聯盟打球。勇士隊在球衣上印著「城市」(The City)字樣,並在前面印上金門大橋的圖案。雖然沒有巴里的得分,但魯迪·拉魯索(21.8分),內特·瑟蒙德(20.5分),傑夫·穆林斯(18.9分),以及弗雷德·海策爾(19.0分)組成了令對手頭疼的四人組,幫助勇士填補了失去巴里的空白。勇士獲得43勝39負的成績,排名西區第3。在西區的半決賽中,勇士隊以4-2淘汰聖路易斯鷹隊。但在決賽中被洛杉磯湖人隊直落4場橫掃出局。
1968-69賽季,勇士隊取得41勝41負的成績並進入了季後賽。內特·瑟蒙德以每場19.7個籃板排在聯盟第2,並進入了NBA防守第一陣容。在季後賽中,球隊在分區半決賽中以2-4再次輸給湖人隊。
1969-70賽季,球隊最終只取得30勝52負的成績,排在西區第6。傑夫·穆林斯以22.1分排在聯盟第12位。球隊頭號籃板手和防守家的內特·瑟蒙德缺席39場比賽,但場均能得到21.9分。
1970-71賽季,在NBA重新分區後,勇士隊被分至太平洋賽區,以41勝41負的成績排在分區第2名。勇士隊在新的西部半決賽中遭遇了密爾沃基雄鹿隊,結果被5場淘汰出局。該賽季,傑夫·穆林斯場均得到20.8分,內特·瑟蒙德每場也有20.0分入帳並再次進入NBA防守第一隊。
1971年至1975年
1971-72賽季,球隊陷入麻煩之中,其入座率和球隊收益很低,因此球隊離開港口城市舊金山來到了奧克蘭。為了吸引更多的球迷,球隊改名為金州勇士隊,甚至還在聖迭哥打了幾場球。1971-72賽季,拉塞爾和穆林斯(21.5分)以及瑟蒙德(21.4分)並列為勇士的三大得分手。得分三人組用足夠的分數把勇士隊帶到51勝31負,但這個成績依然落後湖人隊18場之多。在季後賽中,勇士隊在西部半決賽以4-1輸給密爾沃基雄鹿隊。
1972-73賽季,里克·巴里根據法院的裁決回到了勇士隊。回歸後給勇士帶來強大的先發陣容:巴里、穆林斯、瑟蒙德、拉塞爾以及場均得分11.8分的後衛,來自俄勒岡的吉姆·巴內特。在這個賽季,勇士隊取得47勝35負的戰績,排名太平洋區第二。在季後賽中,勇士隊擊敗連續第3年碰到雄鹿隊,但西部決賽中1-4不敵洛杉磯湖人隊。
1973-74賽季,球隊取得44-38的戰績無緣季後賽,但隊中的巴里入選了NBA第一陣容,他在得分上(25.1分)排名聯盟第5,罰球命中率(89.9%)排第2,搶斷(2.11)排第5,助攻(6.1)排第8。
1974-75賽季,勇士拆散重組,引入了全新的比賽風格。轉變的結果震驚整個聯盟,勇士隊以48-34的成績成為太平洋區的冠軍,在該賽季的總決賽中橫掃華盛頓子彈隊贏得了總冠軍 。隊中的巴里場均獻上30.6分(聯盟第2),同時還在罰球命中率上領銜聯盟(90.4%),6.2場均助攻也排到了聯盟第6的位置。威爾克斯也有場均14.2分和8.2籃板的貢獻,成為了該賽季的NBA最佳新秀。
1975年至1979年
1975-76賽季,勇士隊獲得聯盟常規賽的最佳戰績:59勝23負,並在西部半決賽中以4-2摧毀底特律活塞隊。但在西部決賽中輸給鳳凰城太陽隊。在這個賽季,球隊中巴里再次入選NBA第1陣容,成為聯盟最好的罰球手(92.3%),並在助攻方面以6.1個排名第5。威爾克斯場均17.8分,而令人激動的新秀古斯·威廉姆斯(Gus Williams)也有11.7分的進帳。
1976-77賽季,ABA被NBA吞並,給NBA聯盟帶來新的球隊和球星。而勇士隊卻在該賽季缺兵少將,無力爭奪冠軍。勇士隊在1976年的選秀中以第8順位選中中鋒羅伯特·帕里什。里克·巴里,菲爾·史密斯,賈馬爾·威爾克斯和古斯·威廉姆斯在進攻上提供火力,而帕里什和克利福德·雷而組成內線防守鐵牆。勇士以46勝36負的成績落後湖人和開拓者,排名太平洋區第3。季後賽,勇士在3場2勝的首輪輕取底特律活塞,但在半決賽中,和湖人戰滿7場後遺憾落敗出局。
1977-78賽季,勇士隊中開始分崩離析,賈馬爾·威爾克斯成為自由球員並加盟湖人隊,古斯·威廉姆斯以同樣的方式加入西雅圖。同時勇士隊簽下了獲得NBA防守二隊的老兵E·C·科爾曼,最終勇士隊以43勝39負的成績結束賽季,連續7個賽季勝率超過50%,但勇士隊在實力強勁的太平洋區中墊底,並以一個勝場之差失去季後賽資格。賽季結束後,里克·巴里以自由人的身份和休斯敦火箭隊簽約,成為兩年來第3個離開勇士的頭號得分手。
1978-79賽季,勇士隊再沒充足的火力來克服失利。菲爾·史密斯場均得到19.9分,羅伯特·帕里什繼續有進步,為勇士隊場均添上17.2分和12.1個籃板。羅伯特·帕里什在該賽季還創下破隊史紀錄的217個蓋帽。約翰·盧卡斯,一位從火箭交換得來的火爆控衛,以場均9.3助攻排在聯盟第2。三年級生盧卡斯、帕里什、新秀帕維斯·肖特和韋恩·庫珀使得勇士成為聯盟中最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24.3歲,球齡2.3年。年輕以及缺乏經驗,使得勇士隊的勝率跌破50.0%,38勝44負的成績再次在太平洋區墊底。
1978-79賽季,拉開了勇士隊接下來8年中7次勝率低於50%的序幕。勇士隊在1979-80賽季崩潰,最終只取得了24勝58負的成績,並列聯盟倒數第2。約翰·盧卡斯以場均7.5助攻排在聯盟第5,羅伯特·帕里什以10.9籃板排在第7。跟腱受傷的菲爾·史密斯缺席了31場比賽,甚至教練艾爾·阿特爾斯也在訓練中也同樣拉傷了跟腱並錯失了最後21場比賽。而且勇士隊在8場加時賽中竟然無一斬獲,創下NBA的最衰紀錄。
1980年至1982年
1980-81賽季,勇士隊的成績提高到39勝43負,但仍以一場之差錯失季後賽。但並非所有的改變都能使得事情更好。在一場使球隊在整個80年代都陷入困境之中的交易中,勇士把帕里什和1980年的首輪秀交給了波士頓,換回了他們的狀元簽和第13位簽。勇士用這個頭號簽選中了喬·巴里·卡羅爾。這位7尺的中鋒在接下來的6個賽季里場均得分從未低於17.0分(包括1982-83賽季的24.1分),然而帕里什卻在凱爾特人拿下了三連冠,和拉里伯德,凱文麥克海爾等一起組成NBA歷史上最好的鋒線之一。勇士隊還用菲爾·史密斯從聖迭哥得到了沃爾德·弗里以及一個未來選秀,又用韋恩·庫珀從猶他得到伯納德·金。金在1979-80賽季因傷缺席大多數比賽,該賽季他場均得到21.9分並獲得了首個NBA年度最佳復出獎。
1981-82賽季,和1980-81賽季有一個相似的結局。球隊提高6個勝場,45勝7負的成績排名太平洋區第4,但還是以一場之差未能進入季後賽。伯納德·金(23.2分)和弗里(22.9分)分別排在聯盟的第8和第9位,這也是勇士自1960-61賽季張伯倫和保羅·阿里津以來,首次有兩人得分排進聯盟前10。
1982年至1986年
1982-83賽季,伯納德·金拋下傷兵滿營的勇士隊,跳槽到紐約尼克斯隊。這個賽季,勇士隊的球員們因傷因病總共缺席了238場次,創下當時NBA的最高紀錄。該賽季總共有多達19名的球員披過勇士球衣。球隊磕磕撞撞地得到了30勝52負的成績,排名太平洋區第5,落後湖人隊28個勝場。貢獻最多的是喬·巴里·卡羅爾,這是他職業生涯的最好一年(24.1得分,聯盟第7)。帕維斯·肖特也有21.4分的進帳,連續4個賽季得分超過20。
1983-84賽季,約翰·巴赫接管了勇士隊擔任主教練,同時58歲的他也成為當時NBA歷史上最老的新教練。巴赫的到來結束了艾爾·阿特爾斯在勇士長達14年的統治。後者取得了557勝518負的總成績,並帶領球隊在1975年獲得NBA的總冠軍,這也是勇士遷到西部灣區之後唯一的一個總冠軍。
1983-84賽季,勇士隊取得了37勝45負的成績,在區內排名第5並落在季後賽之外。帕維斯·肖特,喬·巴里·卡羅爾和埃里克·弗洛伊德成為了球隊的頭幾號得分手。
1984-85賽季,隊中的喬·巴里·卡羅爾沒有和勇士隊簽下合同,而選擇去義大利打球。勇士隊在壓制對手命中率(53.6%)和得分(117.7分)方面均在聯盟墊底,並以22勝60負的成績和印第安納步行者隊並列聯盟最差戰績。卡羅爾走後,拉里·史密斯一人承擔了搶籃板的重任,以10.9的場均籃板排在聯盟第6。
1985-86賽季,勇士隊的成績有所提升,但仍以30勝52負的成績在太平洋區墊底。而喬·巴里·卡羅爾從歐洲趕回來,場均獻上21.2分;而1984-85賽季得來的特里·蒂格爾,場均也有14.2分的進帳。帕維斯·肖特再次以25.5分領先全隊,而潛力巨大的新秀克里斯·穆林出賽55場,每場也有14.0分的收入,並在罰球命中率上以.896排名聯盟第2。
1986年至1990年
1986-87賽季,在1986年5月23日,吉姆·菲茨傑拉德和丹·芬南一起從弗蘭克林·繆利手中買下勇士隊,隨即任命喬治·卡爾為主教練。在這個賽季,球隊取得42勝40負的成績並進入季後賽。在季後賽首輪,勇士落後猶他爵士隊兩場,隨後直下三場翻盤,成為自1956年以來首支在5場3勝的比賽中落後兩場翻盤的球隊,但在西區半決賽中不敵洛杉磯湖人隊。球隊有一些不錯的個人表現:喬·巴里·卡羅爾,平均每場21.2分;埃里克·弗洛伊德,以10.3助攻排名聯盟第2。拉里·史密斯繼續統治籃板,以11.5個排名第7。
1987-88賽季,球隊從密爾沃基雄鹿隊挖來唐·尼爾森當球隊經理。尼爾森上任後立即進行了該賽季的最大交易,把卡羅爾和弗洛伊德送到休斯敦火箭隊並換回了拉爾夫·桑普森和史蒂夫·哈里斯。但在這個賽季勇士隊遭到傷病的重大襲擊,球員缺席場次達到204場,球隊先後使用了21個球員。在1988年3月23日,主帥卡爾辭職,由助理教練埃德·格雷高里頂替剩下的賽季。球隊最終只有20勝62負的成績。
1988-89賽季,勇士隊取得43勝39負的成績,比1987-88賽季有了23場的進步。勇士隊在季後賽首輪中橫掃猶他爵士隊後,但在西部半決賽中5場負於鳳凰城太陽隊。
1989-90賽季,勇士隊中滿是跑轟手,球隊以116.3的場均得分領銜聯盟,並在罰球命中率上創下了球隊紀錄(80.9%),同時也創下NBA最少的的前場籃板紀錄(11.2)。雖然球隊僅有37勝45負的成績,但球隊的打球風格非常具有欣賞性,因此勇士隊也創下球隊有史以來最高的入座率,41個主場球票全部賣光。球隊的前5名得分手:穆林、里奇蒙德、蒂格爾、新秀蒂姆·哈達威以及薩魯納斯·馬休利奧尼斯全部都在6尺7或以下。穆林以25.1的得分領銜球隊,在聯盟中得分排名第7,命中率第11,罰球命中率第8。
1990年
1990-91賽季,哈達威、里奇蒙德、穆林組成了「跑轟TMC」(Run TMC)三人組,平均每場砍下了72.5分,並帶領勇士拿到了9年來最好的成績44勝38負。穆林得分排名聯盟第8(25.7分),里奇蒙德第10(23.9),哈達威第11(22.9),球隊的場均得分也是23年來的最高(116.6分)。勇士隊在季後賽首輪中3-1的總分讓中西區冠軍聖安東尼奧馬刺隊嘗到苦果。但在西部半決賽中以1-4不敵湖人隊。
1991-92賽季,勇士隊把TMC組合拆散,雖然這使得球隊的爆發力少一些,於是主帥尼爾森把里奇蒙德和萊斯·傑普森送到薩克拉門托國王隊並換回了新秀比利·歐文斯和一個1995年的次輪秀。盡管送走備受球迷喜愛的里奇蒙德,這次交換仍然帶來更好的結果。勇士隊在這個賽季的得分領銜聯盟(118.7分),55勝27負的戰績列在太平洋區第2。但在季後賽首輪中0-4不敵西雅圖超音速隊。而勇士隊的主帥尼爾森則當選該賽季的NBA最佳教練。
1992-93賽季,勇士隊被傷病所困擾,球隊總共有14名球員因傷病缺席了總共312場比賽。隊中四個主要的火槍手:穆林,哈達威,馬休利奧尼斯,以及歐文斯——同時上場打球的時間只有2分37秒。最終勇士隊只得到34勝48負的成績並無緣季後賽。
1993-94賽季,勇士隊失去蒂姆·哈達威和薩魯納斯·馬休利奧尼斯,而克里斯·穆林在這個賽季也缺席前20場比賽。但主帥唐·尼爾森還能把球隊帶到50勝,比1992-93賽季多16場。球隊中新加盟的克里斯·韋伯成為NBA歷史上首位得到1000分,500籃板,250助攻,150蓋帽和75搶斷的新秀。以場均17.5分,9.1籃板的表現成為當年的NBA最佳新秀。拉特里爾·斯普雷維爾的上場時間排名聯盟第1,場均21.0分。他首次在全明星賽中亮相並入選了NBA第1陣容。但該賽季勇士依然遭受傷病困擾,並在季後賽首輪中被菲尼克斯太陽隊橫掃。
1994年至1998年
1994-95賽季,勇士隊以26勝56負結束賽季,場均讓對手得到111.1分在聯盟墊底,同時也以18.3分鍾就一次失誤排在聯盟榜首。1995年2月,唐·尼爾森因球隊成績不理想而辭職,由助理教練鮑勃·蘭尼爾頂替上任。但該賽季令人高興的是克里斯·加特林的命中率達到0.633,排名聯盟第1。在這個賽季,勇士隊的傷病依舊未能改善。總共有15名球員缺席325場比賽,這兩項數據都創下了NBA之最。
1995-96賽季,在年輕球員拉特雷爾·斯普雷維爾和新秀喬·史密斯的幫助下,勇士隊獲得了多10場的勝場。但球隊仍只有36勝46負的成績,第3次無法進入季後賽。
1996-97賽季,勇士隊因為奧克蘭球館全面翻新而把主場移到聖何塞,在這個臨時主場艱難地拿到30勝52負的成績。這個賽季是克里斯·穆林在勇士的最後一個賽季,這位前夢一隊的成員是勇士隊歷史出場最多的球員。賽季在聖何塞結束後,主教練里克·阿德爾曼被辭退,他在勇士隊的兩個賽季里總成績是66勝98負。代替里克·阿德爾曼的是PJ·卡萊西莫。
在1989年選秀會上,勇士隊選中蒂姆·哈達威,其與克里斯·穆林、米奇·里奇蒙德成為勇士隊新的基石,組成名震一時的TMC三巨頭,然而在競爭強度極高的聯盟中,勇士隊始終只能是季後賽的陪襯球隊。在1997-98賽季,勇士隊還搬進新的場館,球隊更換了新的教練、隊服和隊標。
2000至2015年
1999年至2006年,勇士隊的變動不斷,直到2006-07賽季,唐·尼爾森率領的金州勇士隊依靠跑轟戰術,在常規賽最後時刻爆發,搭上了季後賽的末班車。在季後賽首輪對陣常規賽全聯盟第一的達拉斯小牛隊時,勇士隊利用拜倫·戴維斯、艾爾·哈林頓和傑森·理查德森的勁爆體能球員的進攻火力,以2-4的總分把小牛隊淘汰出局。這一役讓小牛隊成為NBA史上勝率最高卻在季後賽第一輪出局的球隊,而勇士隊則成為NBA歷史上第三支第八種子球隊晉級第二輪比賽,亦是於2003年NBA首輪改為七場四勝制後首支以第八種子擊敗第一種子的球隊,創造了第三個「黑八奇跡」。
2010-11賽季開始前,唐·尼爾森向球隊提交了辭呈,辭去了球隊主教練的職位,然後基斯·斯馬特接替了唐·尼爾森的位置。
2012-13賽季,2013年3月19日,勇士隊在比賽中以93-72戰勝黃蜂隊,這是勇士隊史上首次做到在連續兩場客場比賽中都至少贏下對手20分 。2013年4月6日,勇士隊對陣太陽隊的比賽中以109-107取勝,標志著兩隊這個賽季前三次交手,勇士隊都取得勝利。自1976-77賽季以來,勇士隊從沒在常規賽中橫掃過太陽,通過這場比賽終於完成任務 。
2014-15賽季,在2014年12月17日勇士負灰熊的比賽中,勇士隊(21-3)長達16場的連勝結束。克雷·湯普森拿下了22分,斯蒂芬·庫里三分球10投僅1中,得19分、7個籃板和6次助攻 。
最終勇士隊在這個賽季以67勝15敗排名西部聯盟第一,拿下西部聯盟第一種子。在季後賽中,先後戰勝新奧爾良鵜鶘隊(4-0)、孟菲斯灰熊隊(4-2)、休斯敦火箭隊(4-1),獲得西部冠軍晉級NBA決賽 ,與東部冠軍克里夫蘭騎士爭奪NBA總冠軍。
2015-16賽季,勇士隊取得開季24連勝,創造歷史最佳開局。同時,跨賽季的28連勝位列聯盟歷史第二位 。此外,勇士隊還取得了常規賽跨賽季主場54連勝,刷新歷史記錄 。2016年4月4日,在對陣開拓者的比賽中,勇士單賽季三分命中數達到1000個,創NBA歷史紀錄 。常規賽收官戰中,勇士以125-104戰勝灰熊,常規賽戰績最終定格在73勝9負,打破了公牛在1995-96賽季創下的紀錄(72勝10負),成為NBA歷史單賽季常規賽戰績最好的球隊 。
Ⅶ 勇士隊下賽季的實力如何
此外勇士還擁有今年的高位選秀權,如果再加上他們1700萬美元的交易特例,用來增加一名出色的球員,勇士能走多遠?庫里、湯普森、維金斯和格林組成的核心陣容才華橫溢,足以確保勇士打進季後賽,再加上與他們用首輪簽和交易特例換回的球員,另外帕斯卡爾和克里斯保持進步,那麼勇士絕對有再次奪冠的實力。
Ⅷ 金州勇士隊的球員列表
2014-2015賽季金州勇士隊陣容 號碼球員位置身高體重年齡生日NBA球齡1奧格涅·庫茲米奇中鋒2.13米118公斤24歲1990-5-162年2阿隆·卡夫特後衛1.88米88公斤23歲1991-2-120年4布蘭頓·拉什後衛/前鋒1.98米100公斤29歲1985-7-76年5馬利斯·斯貝茨前鋒/中鋒2.08米116公斤27歲1987-8-46年7賈斯汀·霍樂迪後衛1.98米84公斤25歲1989-4-50年8內馬尼加·內多維奇後衛1.91米89公斤23歲1991-6-161年9安德烈·伊戈達拉後衛/前鋒1.98米98公斤30歲1984-1-2810年10大衛·李前鋒/中鋒2.06米111公斤31歲1983-4-299年11克雷·湯普森後衛2.01米98公斤24歲1990-2-83年12安德魯·博格特中鋒2.13米118公斤30歲1984-11-289年14沙恩-利文斯頓後衛2.01米83公斤29歲1985-9-1110年19萊昂德羅·巴博薩後衛1.91米88公斤32歲1982-11-2811年20詹姆斯·邁克爾·麥卡杜前鋒2.06米104公斤21歲1993-1-40年21米切爾·瓦特前鋒2.08米102公斤25歲1989-12-140年22傑森·卡波諾後衛/前鋒2.03米98公斤33歲1981-2-411年23德雷蒙德·格林前鋒2.01米104公斤24歲1990-3-42年30斯蒂芬·庫里後衛1.91米86公斤26歲1988-3-145年31費斯圖斯·艾澤里中鋒2.11米120公斤25歲1989-10-212年40哈里森·巴恩斯前鋒2.03米102公斤22歲1992-5-302年
Ⅸ 現役金州勇士隊所有成員的詳細資料
斯蒂芬-傑克遜:
[綜合評價]
此君經常有不太和諧的表現,但毫無疑問,球場上,他是一名優秀的主要配角,是角色球員中的典範,是球隊的關鍵球員。特定情況下,他是球隊里優秀的三號,甚至二號人物。
[進攻]
他的進攻動作不瀟灑不飄逸,給人以稚嫩的感覺。他進攻技術全面,手段多樣,比如三分球,突破,中距離跳投,背身靠打,轉身,空切上籃;但略顯粗糙,都沒有上佳的把握。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在進攻端的信心。他在進攻端的強大自信經常使他有持續性的進攻表演,主要體現在三分球和快攻。這也是斯蒂芬-傑克遜展示激情的時間。不過,同樣,在失誤和投籃不中上,也常常具有持續性。
他的投籃需要一定空間,幾乎沒有強行投籃的慾望。
他的罰球水平在近年一直維持在75%以上,在勇士隊經常由他來執行技術犯規的罰球。
總之,斯蒂芬-傑克遜的進攻上幾乎沒有盲點,是謂無招勝有招。
[防守]
出色的個人防守球員和團隊防守球員。目前是勇士隊防守的主要大閘。斯蒂芬-傑克遜能頂上防大個,也能拉開防小個。
·對大個子的防守
斯蒂芬-傑克遜經常拉開適當的距離,伺機斷掉傳進內線的球。大個子拿球背打時,他習慣壓低重心,用腳步和身體使對手難以移動,並伺機掏球。比如2007年季後賽中對諾維斯基的防守就充分利用了靈活的腳步移動。
·對小個子的防守
斯蒂芬-傑克遜移動迅速,能很好判斷突破線路。他防守中的謹慎態度和快速反應能力,使他很少吃假動作的虧,任你左晃右動我自巋然不動。
斯蒂芬-傑克遜的籃板能力並不突出,但搶斷大巧不工,讓人防不勝防。
[位置]
初出道時作為得分後衛出場。後陸續出任過3,4號位,偶爾客串1號位。他在位置上的模糊性,使他在勇士這樣的另類球隊中如魚得水。是謂「比他快的沒他高,比他高的沒他快」。
2號位:主要在網隊以及馬刺隊扮演。當年馬刺看中的是他的三分球,以及出色的運動能力帶來的防守和快攻。傑克遜在崇尚防守的波波維奇手下能夠完成防守任務。他作為定點射手能夠命中一些三分球。實際上他的三分球命中率並沒有太高,但是往往關鍵時候比較有保證。快攻中,他膽大心細,善於利用自己的身體把握最好的出手時機。
3號位:主要在老鷹隊,步行者隊,勇士隊扮演。斯蒂芬-傑克遜的突破主要靠身體而非速度。他在變向運球突破時重心較高,幅度較小,顯得生硬,不能把人徹底過掉,但能在很小的空間中靠身體強行上籃。斯蒂芬-傑克遜在中距離面筐持球機會不多。
4號位:主要在勇士隊扮演。2007年季後賽上斯蒂芬-傑克遜承擔了更多的內線責任。他在內線有一定的進攻能力,主要為背扛直入籃下或者轉身投籃。最為難得的是,他在內線兇狠卻不魯莽,有很好的策應組織意識。
1號位:主要在勇士隊客串。當拜倫-戴維斯不能上場,而蒙塔-埃利斯發揮欠佳的時候,球隊就需要斯蒂芬-傑克遜站出來說話了。即使意識上佳,但他的控球技術決定了他在外線不會有太出色的組織水平。應當說,打1號位只是老尼爾森的一時之需。
總之,站在三分線上持球的斯蒂芬-傑克遜往往最有威脅。他可以選擇三分出手,也可以選擇假動作突破。斯蒂芬-傑克遜的三分球有揚肩膀的動作,所以他在三分線外的肩部假動作非常逼真有效。另外,他在突破中仍具有良好的視野,能夠迅速分球。尤其是分給迅速切入的球員時,非常干凈利索。
[簡要經歷]
斯蒂芬-傑克遜早在2003年就力助馬刺拿下總冠軍,看起來一帆風順,風光無限。其實他有非常曲折的籃球經歷。
1997年,斯蒂芬-傑克遜雖被太陽隊第二輪選中,卻沒有保障,很快被NBA拋棄。之後,他在CBA打了一段時間,然後輾轉於澳大利亞,委內瑞拉,多米尼加等國的聯賽中討生活,經過多年的歷練,才得以重返NBA。
2000-2001賽季,網隊給了他機會。並把他排進先發陣容。但是沒過多久,他又被拋棄。
2001年,在車中被警察搜查到槍支。斯蒂芬-傑克遜辯解道「我都不知道怎麼開槍」,一時傳為笑談。
2001-2002賽季,在馬刺的第一年,他沒有進入連季後賽大名單,但通過不懈的努力,他在次年成為馬刺隊先發得分後衛。
2003年,總決賽,他場均拿下10.3分,戰勝老東家籃網隊,為自己贏下一枚總冠軍戒指。
2003-2004賽季,斯蒂芬-傑克遜加入鷹隊,成為鷹隊第一得分手,場均拿到18.1分,但鷹隊戰績極差。
2004-2007年,效力於步行者。
2004年11月19日,臭名昭著的「奧本山宮殿事件」,斯蒂芬-傑克遜被禁賽30場。
2006年10月,斯蒂芬-傑克遜凌晨駕車在一家夜總會外遭小車撞擊,嘴唇等處受傷,隨後鳴槍,後被起訴。
2007年1月,在一宗八人大交易中,被交換至勇士隊。
2007年5月4日,青年節,激情青年斯蒂芬-傑克遜三分球8投7中,創造勇士隊單場三分球紀錄;拿下33分,創造職業生涯季後賽得分紀錄;以4-2的大比分淘汰常規賽頭名小牛隊,上演NBA歷史上第3出「黑八傳奇」。
安德里斯-比德林斯:
[綜合評價]
勇士陣中常常有一名瘦長白人殺進殺出,他就是比德林斯。另類球隊中的另類中鋒。異軍突起的新生代外籍球員代表。
當年克里斯-安德森,可以贏得「鳥人」名號,那麼比德林斯就配的上「白人中的戰斗機」。
[進攻]
比德林斯瘦而不弱,身體結實有力,靈巧迅捷。因此他的進攻手段不同於一般中鋒。
背筐在左右兩側都有一定的單打能力。其中在右側基本選擇往中路移動,在左側把握更大,多嘗試右轉身,左手打板。他的右轉身很有壓迫感,又因為習慣使用左手,因此極具威脅。中路接球傾向於左手進攻。
他在內線手感出色,在縫隙中出手速度快,善於把握最好的出手時機,而且籃下打板球的火候掌握的不錯。
在籃下拿球時,強壯的體格讓他可以輕松的利用身體強起,但是也會合理的作出假動作。總之,糟糕的罰球讓他具有了不錯的躲避犯規的本領。
他投籃的姿勢很不正規,類似拋射,出手速度比較快。
比德林斯的一大特點是,他有出色的擋拆意識和技術,是勇士隊擋拆戰術的最大受益者。勇士隊後衛往往能吸引多人包夾,拜倫-戴維斯,蒙塔-埃利斯或斯蒂芬-傑克遜多與比德林斯在右側三分線附近擋拆,比德林斯動作迅速,配合十分嫻熟。因此,比德林斯的得分以扣籃為主。
比德林斯中遠距離持球時經常被人無視,這時他會上演帶球直沖籃下的好戲。
比德林斯有內線球員中一流的反跑擺脫能力,可以輕松在籃下覓得空位良機。
鉤手不是他的常規得分手段,但也有一定把握。
比德林斯有效率。職業生涯的三個賽季中命中率分別為57.7%,63.8%,和59.9%。但是他的罰球非常差勁,每年的罰球命中率都低於其投籃命中率,三年來分別為47.5%,30.6%,和職業生涯新高的52.1%。
比德林斯目前在內線多靠爆發力和良好的手感,今後還需要更進一步練習一下內線腳步的移動。另外,他的進攻范圍只集中在籃下。假如能有一定的中距離跳投能力,那將不可限量。
[防守]
比德林斯防守中勤勤懇懇,是勇士隊內線防守核心。
他身體素質出色,有極佳的彈跳和彈速,在封蓋上的時機上把握很好,是一名天生的蓋帽手。他在內線絲毫不懼怕身體對抗,補防意識極佳,是勇士內線的最後一道屏障。在防守低位單打時,多依靠對對手位置的提前判斷,體重比較吃虧。
比德林斯出色的籃板球是得益於其身高和彈跳以及拼搶意識,而搶籃板時的卡位並不出色。
[位置]
比德林斯不是一名典型的中鋒。甚至比阿瑪爾-斯塔德邁爾更為另類。
雖然有2.11米的個頭,但他的切入,奔跑等能力不遜於前鋒。在勇士隊這樣一個全民跑跑的球隊中,也許只有比德林斯能夠勝任中鋒的位置。當然,你完全可以忘記他是一名中鋒。
[其他]
比德林斯的罰球姿勢是一道獨特的景觀。他的罰球動作略顯脫節,最後從肩膀推出去,命中率慘不忍睹。其中職業生涯的第2年更是詭異,罰球命中率竟然不到投籃命中率的一半。
[簡要經歷]
比德林斯在NBA的頭兩年不受重用。老尼爾森入主勇士之後,將勇士隊的十年老臣福伊爾打入冷宮,將籃板高手內外皆有籃子的默菲交易到步行者,在內線極力扶植比德林斯上位。比德林斯沒有辜負教練的知遇之恩,打出了職業生涯最漂亮的一個賽季,在短短的29分鍾上場時間里,就以59.9%的命中率拿下9.5分和9.3個籃板。最終在2006-07賽季的「進步最快獎」中名列第5。毫無疑問,比德林斯是科學家老尼爾森的又一個經典「發明」。
比德林斯最讓人激動的地方在於,他只有21歲,假以時日,他若能再豐富一下自己的進攻手段,適當增加體重,提高罰球命中率,必定能幫助勇士隊提升一個檔次,而他自己的前途也同樣不可限量。
[06-07賽季代表作]
該賽季常規賽,比德林斯得到23次兩雙。季後賽3次兩雙。其主要經典比賽如下:
2006年11月23日,負掘金,30分鍾時間內送出7記封蓋,為職業生涯最高。
2006年11月25日,擊潰掘金,上場31分鍾,17投14中,罰球4罰3中,得到職業生涯最高的31分,另外還有10個籃板和3次助攻。
2006年11月28日,對陣馬刺,與鄧肯對位互爆,上場42分鍾,15投8中,拿到18分15個籃板和6次封蓋,力助勇士擊敗馬刺。
2006年12月13日,對陣國王,7投全中,6罰全中,得到20分,14籃板,3次封蓋,勇士力克國王。
2006年12月30日,勇士勝凱爾特人,比德林斯12投9中,得到20分,17籃板,4次封蓋。
2007年1月7日,勇士戰勝超音速,比德林斯15分,16籃板,其中前場籃板為職業生涯最高的8個。
次日,負於太陽的比賽中,又搶下8個前場籃板,總共17籃板。
2007年2月4日,負於山貓,比德林斯拿到15分,和職業生涯最高的18個籃板,其中8個前場籃板。
2007年2月22日,勝灰熊,拿下21分,14籃板。
2007年3月18日,勝超音速,拿到平職業生涯最高的18籃板。
2007年3月24日,勝奇才,拿下24分,12籃板,並有5次助攻。
2007年4月2日,再勝灰熊,拿下13分,18籃板。
2007年5月4日,季後賽第一輪第6場,淘汰小牛,上場24分鍾,得12分,12籃板,和3次封蓋。
[八卦]
18歲時被NBA選中,合同第一年薪水為185萬美元,成為拉脫維亞最年輕的百萬富翁。
比德林斯的愛車是保時捷,被他稱為「在美國最好的朋友」。但在一年後,他在美國最好的朋友撞壞,比德林斯輕微受傷,還耽誤了兩場比賽。
比德林斯承諾將代表拉脫維亞參加2007年夏天的歐錦賽。
拜倫-戴維斯:
[進攻] 擁有扎實且出眾的運球能力、犀利的突破、優秀的彈跳及開闊的視野(當然還有遠高於通常PG的噸位)。經常完成不可思議的突破、急停跳投和傳球。三分有準頭,但空位機會的把握能力並不出眾。總得來說在PG中屬於個人進攻極為出色的。
[防守] 一對一防守不錯,但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己的速度和噸位。搶斷極其出色,尤其擅長從對方手中盜球,曾是03-04賽季搶斷王。防守風格有些類似於今年的Larry Hughes。
[身體素質] 可以說是完美無缺,但頻繁的傷病毀了一切。也許是除了AI外聯盟里傷病最多的優秀PG。
[場上態度] 雖然有時候愛和管理層和教練鬧矛盾,但很有激情和活力,無論在進攻、防守甚至組織進攻上都能體現出來。但充滿激情的打法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不少失誤。有時過於想表現和掌控進攻節奏,所以被有些人認為自私,而其實他長年保持著很高的助攻數。
[潛力] 技術已定型的他應該說沒有太大潛力,改進一下空位三分和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球迷對他唯一(唯二?)的期望。
[秘技] 快攻中超誇張地背後運球後突破。
[榮譽] 2003-2004賽季入選NBA第三陣容和全明星,並獲得全明技巧挑戰賽冠軍,同年成為常規賽搶斷王。2000-2001賽季,平均每場助攻7.3,列NBA第11位;搶斷2.07,列NBA第5位。榮獲「本周最佳球員」稱號(2001年11月26日),1999-00賽季,助攻總數598次。
孟塔-伊利斯:
所在球隊:勇士
出生城市:Jackson
出生日期:1985-10-26
位 置:後衛
身 高:191
體 重:80
球衣號碼:8
馬特-巴恩斯 :
簡單介紹
從UCLA畢業後, 於2002年第二輪46位被灰熊隊選中。然後他在夏天隨即被裁掉了,以後他以板凳末端球員的什麼在洛杉磯快船,薩克拉門托國王,紐約尼克斯和費城76人等隊效力,平均4.1分
巴恩斯在06年夏天參加了勇士隊的訓練營,並以勤奮的努力得到了一份底薪合同,在賽季初期他扮演了小麥克鄧利維的替補的角色,直到06年11月25日客場對陣掘金的時候他在比賽中10投8中得到21分 從而確立了球隊主力替補的角色,在之後的季後賽」黑八奇跡」中也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在老尼爾森的慧眼之下,這個埋藏在沙堆中的金子綻放出了璀璨的光芒
2006年12月26日主場對陣費城76日隊的時候,巴恩斯三分球8投7中,打破了隊史記錄(但在07年3月29日對陣太陽的時候理查德森投中8個三分更新了他的記錄)
在加盟勇士之前巴恩斯職業生涯一共投進了10個,但在06-07賽季這一個賽季巴恩斯就投中了125個三分球(包括季後賽的19個)
在0607賽季結束後巴恩斯表示,如果不是參加了勇士的訓練營並且在老尼爾森的調教下大放光彩,他也許已經是一名美式足球的運動員了
2007年8月6日,巴恩斯與勇士隊達成了一份價值350萬的一年期合同,再次成為了勇士隊的一員
[綜合評價]
一個去年夏天還在努力找工作的球員在一個賽季中蛻變成了一個得分近10,籃板近5的球隊主力替補,巴恩斯成為了被瘋狂科學家老尼爾森手下點石成金的最新典型,在成功開發了進攻手段後他成為了一個全能的球員,是球場上的」萬金油」,哪裡需要哪裡搬,他,就是沙礫中被發掘出來的金子的典型.
[進攻]
在上賽季之前,由於出場時間等方面的緣故,巴恩斯的進攻天賦一直被擱置著,在老尼爾森的調教下,巴恩斯在進攻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雖然單打的技術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最多做個假動作來個背身舔籃,但由於上賽季勇士能單打的球員不管是能力上還是信心上都非常的多,所以也用不上巴恩斯來做,但他作為一個炮轟型球隊的前鋒還是十分的合格,要身板有身板,要速度有速度,而且臂展也十分了得,上賽季往往就可以看到進攻的終結是由巴恩斯那永遠不變的側身單手扣籃而結束,
另外一個在上賽季大大開發的就是他的三分球,在職業生涯的前三個賽季中,巴恩斯一共試投了50次,命中率僅僅是可憐的10%,但是在勇士的炮轟體系下,他在06-07賽季投中了125個三分球,命中率達37.3%,尤其是兩個45」和底角的三分是他的主要攻擊地域.
[防守]
防守是巴恩斯在當初各隊混口飯吃的主要手段,也是老尼爾森之所以給他一份合同的主要原因,
由於他的身高和臂展,防守的面積很大,而且靈活的腳步可以防守,弱側的協防意識也很出色,而面對大個子的時候精壯的身體和靈活的腳步令這個善於打小球的球隊在內線防守方面獲得了有益的補充
同時這里也得題一下巴恩斯的籃板能力,作為一個搖擺人,他在職業生涯的4個賽季的6個支球隊中,三次將籃板提升到場均4個,而且是在場均只有15-20分鍾的情況下,在06-07賽季中他場均籃板達到4.6個,40分鍾效率更是達到7.7個,作為一個炮轟的球隊,他的籃板能力是球隊中十分需要的
[位置]
作為一個炮轟球的搖擺人,巴恩斯的位置也是比較模糊,可以從2號位打到4號位
SG:巴恩斯作為SG的時候並不算多,一般都是在J-rich下場之後,他來換防對方的SG上的得分手,施展他的防守功力
SF:在06-07賽季主要打的位置,在這個位置上的他是相對最有威力的,防守,快攻,三分,他在這個位置上如魚得水,在賽季後半段,他作為了球隊的主要替補,當小個陣容中的武勝去頂防對方的大前鋒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在這里成為球隊中的重要一環.
PF:在賽季尾聲的小個陣容中,巴恩斯同樣也扮演了替補的大前鋒的角色,在防守中可以防住一些輕型的大前鋒,在進攻中由於三分球犀利,也可以將對方帶出油漆區,為球隊的進攻出一份力 。
克里斯-韋伯 :
[綜合評價]一個充滿天賦,才華橫溢,十年一遇的籃球天才。技術,速度,爆發力,球場視野的完美結合,新世代全能前鋒的代表。與其它全能球員如LBJ和KG等的分別是C-Webb的靈氣。那種打球時散發著的獨特的靈氣,就像PENNY一樣,有著一種神奇特別的吸引力。過人的身體數質,渾然天成的籃球天賦,使他如一條猛龍在禁區橫行無阻,如果沒有傷病,他絕對會成為NBA史上數一數二的大前鋒。
[進攻]
單打方面,一切內線外線的進攻方式Webber都了如指掌。他不但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式進攻,而且每一種的進攻他都玩得很好。假動作,中投,切入,快攻,背身,上籃,拋射,變向甚至是三分他都沒有問題,低位轉身小勾手更被譽為是當時全聯盟最具威力的進攻武器之一。轉身對Webber來說己經是爐火純青了。沒受傷前三分線內都是其殺傷范圍,手上技術細膩,能靠著bt的身體數質以暴制暴,也能靠腳步和球技以巧打強,而且穩定性很高。沒受傷前Webber的低位破壞力是無人能及的。我看過的真正能用技術背對背往裡面硬吃的前鋒只有三個:Tim Duncan,Paul Pierce以及Chris Webber。健康的時期,C-Webb還在華盛頓時,那華麗的低位單位技巧,配合充滿爆發力的假動作,基本無視所有防守者。
另外,除了單打方面,Webber的傳球更是充滿靈氣,出眾的視野,背傳,擊地,直塞等傳球技巧都是一級後衛的水平,總能找到有空檔的隊友。我看過一個鏡頭,他把球從防守球員腰上轉了一圈,然後傳球,防守球員被耍到不知所措。有這樣視野和傳球技巧的前鋒nba歷史上少之又少(大鳥也是一個),國王時期和Jason Williams的一起帶頭打出了水銀滯地,無孔不入的華麗進攻。
總的來說,未受傷前的Chris Webber是防守者的惡夢,技術全面且華麗,低位可以單吃,包夾可以傳出好球,高位可以跳投可以三分可以切入,一球在手,天下我有。
可惜的是Chris Webber在球員的黃金時期碰上了最難纏的傷病——膝傷。現在他的膝軟骨應該和雞蛋布丁差不多軟,失去了速度彈跳和爆發力, 在76人中變成了只會中投的前鋒。我們見到Webber和 Iverson 的擋切配合打來輕松,但他自己卻不往內切,讓自己的出手幾乎都在外線以中投結束。問題是他的中投命中率不穩定,但作為一個大前鋒卻有六成的進攻機會都是跳投,相對在籃下的影響力就會減小。
[防守]即使是全盛時期,Webber的防守也只是聯盟的中上水平,不能說太好。主要是靠其體能、敏捷的腳步、一雙長臂以及爆炸的彈跳力來限制對手,在大前鋒來說防守不能算是很好,沒有特別擅長的防守技巧,蓋帽能力中上。但Webber的籃板球卻一點也不含糊,曾是99賽季的籃板王,場均有超過13個籃板,而且連續多個賽季都有20+10+的頂級內線數據。即使是受傷了,沒有了彈跳力,場均籃板也是有10個以上。但現在年紀大了,腳步慢了,體能也差了,防守能力也就大大的下降了。但還是能靠經驗封鎖對手,雖然效果一般。本賽季的蓋帽場均0.83個,已經沒有能力防守住其它的明星內線。
[位置]大前鋒,也是最全面的進攻大前鋒的代表。我們很少看見鄧肯在比賽後會很激動,但他在球隊贏了國王而他在比賽中表現得比Webber好以後,他激動得向天吼叫。(從未看到TD會這樣)
[八卦]
1.Ed Martin是密大校友會的台柱,十年來曾經給過許多球員為數不少的「零用金」。其中Chris Webber就多達28萬美金,此事後來又鬧上法庭。
2.一次遠行他老爸收了後援會長代付的旅館費用,而CW先是否認,後又涉及作偽證,差點面臨十年牢獄之災。註:可能好像沒什麼事,但美國人的看法不一樣,尤其是學生運動,他們認為NCAA球員如果私下接受利益,球賽很可能因此難逃賭博集團的操縱。
3.多年前Chris Webber受傷,也曾把過錯怪罪在F牌球鞋身上,最後解約走人。從此之後C-Webb似乎就成為球鞋浪人。
4.1993年的NCAA總決賽的時候,密大對北卡的第四節比賽還剩11秒時,密大以兩分落後,球被送到了C-Webb的手上,全場的觀眾屏息凝視,期待著韋伯的最後一次進攻。北卡理所當然地上來包夾,將韋伯逼到端線邊上。眼看著就要被擠出端線了,韋伯抱著球對裁判做了一個暫停的手勢。裁判的哨聲響了,判密大技術犯規,因為韋伯在全隊已經沒有暫停的情況下申請暫停。北卡隨後兩罰兩中,並控制了球權。密大以71-77再次與總冠軍失之交臂。賽後,韋伯正式宣布他將參加1993年的選秀。
5.1997年和1998年是Webber的最麻煩的兩年。7月,韋伯在機場被發現隨身攜帶的大麻;年底,有一位女士狀告韋伯和霍華德在一次私人舞會上對她進行性騷擾(後此控告被撤消);1998年的1月,韋伯又被發現在私車里藏匿大麻,並酒後駕車。
6.在華盛頓時期被交易也曾拒絕到國王報到。
其他人對沒多大名氣了,就這么多吧,看我寫這么多,多給些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