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活人墓60歲

活人墓60歲

發布時間:2021-02-12 03:12:53

A. 古代人為什麼60歲要活葬呀

六十發甲子與鍪子墳在膠東,以前一直有種傳說:古代某時候在膠東有種習俗,說是年過六十歲的老人會被子女送到墳墓里。墳墓留一個小口,留給子女為老人送飯用。一般子女會給老人送飯三十五天,孝順的也至多送一百天,然後就不再給老人送飯,老人也就餓死。這種傳說歷來傳說甚盛,但是研究檔案歷史的專家們查盡了各種資料,卻始終找不到有關內容,因此對這一傳說一直保持懷疑態度。 中國人向來有尊老的傳統。兒女對老人,尊之敬之尚來不及,怎麼會出現這種荒唐的習俗?對國君要忠,對長輩要孝,這一直是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念頭,怎麼會出現這種荒廖透頂的作法呢? 但是,相信六十發甲子的人一直認為有個證據,就是在膠東地區存在的鍪子墳。

前兩天陪上級電視台記者采訪了這段事。據說這種墳在煙台市牟平區姜格庄一帶原有不少,牟平區志辦公室主任王本世曾見過,牟平文史資料上也有圖片。聽說在姜格庄鎮西念與姜格庄村之間的山地上曾有不少這樣的墳,在洪水頭村也發現過。但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墳,一直沒有定論。

鍪子墳地下是棺槨,地上是圓形建築,圓形,上尖,極似古代武士頭盔。有人曾懷疑這是否是古代把年過六旬的老人安置的地方,因為這種傳說一直很盛。但煙台市博物館及牟平區縣志辦的權威人士都表示懷疑,因為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證明曾有過這種習俗。有專家認為,這種建築可能是古代人們為祭禮用的建築,因為古時墓區一般林木茂盛,人們祭禮時燃燒紙張,很易起火,因此人們建些建築,在裡面燒紙,這樣可以確保安全。我們曾問專家這種墳墓形狀極似古代武士頭盔,是不是受當時駐軍影響?因為元時蒙古軍隊在姜格庄一帶有駐大批駐軍,這些蒙古兵馬的奇異裝束可能會給漢人以影響。加上蒙古人居住時喜歡用圓形的蒙古包,與鍪子墳的形狀是相似的,說不定他們的墳墓也與此相似。對此專家認為尚待考證。我曾問專家,這種墳墓地下是長方形,地上是圓形,是否來自周易的天圓地方的影響?專家也說無法作出結論。究竟這裡面有什麼玄機,還有待專家考證了。補充回答: 這在古代叫活葬。
冀中一帶,常見古墳,磚拱,其內常有一可睡之床。鄉老皆謂之「活墳」之證。
膠東半島亦有此傳說,說是元代的葬制。
相傳說是不知在何朝何代,朝廷作了個規定,老人凡年屆花甲,不死也要離家住進墳墓,其子女如有孝心,可允許送飯食百日,以後任隨老人餓死墓中。由於60年為一個甲子,就有了「六十歲花(發)甲子」的說法,而老人呆的活人墓就被稱作「丘子墳」。
據新華網5月10日報道,煙台牟平區、開發區和蓬萊等地陸續發現了暴露在外的「丘子墳」。
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煙台本地的老人們或許還會記得:說是不知在何朝何代,朝廷作了個規定,老人凡年屆花甲,不死也要離家住進墳墓,其子女如有孝心,可允許送飯食百日,以後任隨老人餓死墓中。由於60年為一個甲子,就有了「六十歲花甲子」的說法,而老人呆的活人墓就被稱作「丘子墳」。
「丘子墳」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煙台牟平區、開發區和蓬萊等地都發現了這樣暴露在外的「丘子墳」。見過此墓的人們不禁心生奇怪:是什麼人的墓如此簡陋?看屍骨的形狀,難道他們入葬前是活著的么?流傳至今的傳說是真有其事嗎?中華民族自古視孝悌為優良傳統,怎會容忍這樣一個滅絕人倫的做法發生?
伴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丘子墳」背後的秘密,也被一層一層撥裂開。
神秘「丘子墳」
在膠東地區的路旁溝壑、斷崖土坎處,經常可以看到一種暴露在外的墳墓。它們多用磚石壘砌而成,墓壁由底漸漸向上收小,做成一個圓圓的穹隆頂,樣子有點像舊時代盛油的簍子,故人們稱之為「油簍墳」。這種墳多數形體很小,不過一米見方,人在裡面連身體也躺不開,像個農家院里的雞窩,因此又有人把這種墳墓稱為「雞窩墳」。
原煙台市博物館副館長林仙庭告訴記者,這種墓的底部多有一個磚鋪的小床,床上往往有一堆人骨,一兩個人頭,旁邊一個飯碗,一隻水瓶。這成堆而放的人骨不像是死人通常躺卧的樣子,倒像是或蹲或坐的姿勢。人們想,這也許是古人丘屍(在正式入葬前停放屍體)的地方,於是膠東很多地方也把這種墳墓叫做「丘子墳」、「模子墳」。
上世紀90年代以前,考古工作者曾零星發掘過多處被稱為「丘子墳」的這種墓葬。近年以來,又數次較為集中地對這類墓群進行了規模較大的發掘。2002年,開發區崗嵛村北工地開工時發現一批小墓。考古人員趕赴現場發現墓區范圍很大,約有一萬多平方米,暴露出的墓葬大多是磚室墓,方底圓頂。附近的工人、農民都說:這不是老輩子的丘子墳嗎?考古人員覺得這個墓地正是揭開謎底的一個好機會,於是先後3次對這處墓群進行了考古發掘,共清理磚室墓及少量石室墓等60餘座。
2003年,在修建煙台———蓬萊公路工程中,市博物館、蓬萊文物局對與崗嵛幕群同樣性質的蓬萊南吳家墓群進行了發掘。2005年,萊山王桿墩村北、陳家村西都發現這種墓葬。
「這批墓葬的特點很突出,大部分是用較薄的灰磚砌成,淺淺的埋在地下,樣子全是仿照地面房屋。」林老介紹說,因在地下要耐得土壓和朽爛,故不能像房屋一樣用木質的梁架斗拱等,只好做成穹隆頂。它的平面形狀多為正方形,也有六邊形,八邊形等。墓地北半部有一個不高的磚床。直起的牆壁上留有窗戶,東壁上往往有一個三角燈台,高級一點的墓里東西兩壁多有屏風。「當然,這所有的陳設均非真實,而是用磚雕刻而成,僅起象徵的作用———給死者預備的陰間住宅嘛!」林老打趣地說。

B. 民間傳說中的瓦罐墳習俗,為何被稱為活人墓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有很多的習俗流傳至今。在流傳的過程中有的習俗在慢慢的消失,事到如今我們也無法看到。但是從很多的民間習俗中可以窺探到消失掉的習,例如民間傳說中的瓦罐墳習俗,該習俗指的就是將父母活埋。

不過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我們的民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有了百善孝為先的行為,同時歷朝歷代的皇帝也總是標榜以孝治天下。由此可見,孝道已經深入人心,因此後來這種讓人難以接受的喪葬習俗便慢慢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C. 活人做喜墓起什麼作用

老傳統!預備後事,終生放心!還有預備棺材的。
喜墓~活人墓在古代也版叫活墳、生祠,清代趙翼 《陔權餘叢考·生祠》:「《莊子》 庚桑子所居,人皆屍祝之。蓋已開其端。《史記》 欒布為燕相, 燕齊之間皆為立社,號曰欒公社; 石慶為齊相, 齊人為立石相祠,此生祠之始也。」 傳說古時候,人活到60歲就得活埋掉,有人不忍心活埋自己的父母,就建造了花甲墓。這種墓為圓頂,墓壁為圓形或八角、六角型,頂部留有一個方口,是用來往下吊飯罐的,每日由此將飯送入,什麼時候地下的人不能接飯時,即是歸天之日,就將頂口封死。

D. 瓦罐墳老人為什麼不跑

在古代,人們對於孝的追求更是到了一種極端的地步,甚至有不少愚孝的興起。但是在古代也伴隨著這樣一個與孝道相違背的傳說,它就叫做瓦罐墳。

它存在於中國野史中,與古代提倡之孝背道而馳,或許它正是對當年黑暗歷程的一種記錄,那麼到底什麼是瓦罐墳呢?

一、殘忍的瓦罐墳風俗,一場漫長又殘忍的葬禮

瓦罐墳顧名思義,瓦罐是用來形容墳墓的形狀的,但是這個墳墓埋葬的卻不是死人,反而是一座活人墓。

據野史記載,關於瓦罐墳的風俗,最早便出現在秦朝時期,它存在的意義便是將家裡已經年滿60歲,但是還沒有去世的老人送進這個墳墓中。

在密閉的空間里,也會見證老人的逝去。唐朝的韓鍔曾經寫過《歲華紀麗》,在裡面他曾說過瓦罐墳的習俗。

興起在雲南地下,挖出墓穴,四周砌青磚,頂部用磚發券,留一出入口,形似瓦罐,故得此名。

這本書更加印證了瓦罐墳存在的真實性,它是孝道的一個黑暗區域,同時也並不被中國眾多正史所承認。

被送進瓦罐墳的老人便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住進這里之後,每一餐兒子都會來送飯,但是每送一頓飯也都會在門口砌上一塊磚頭。

在這裡面的老人非常明白,每吃一頓飯每加一塊磚都會讓自己離死亡也就更近一步,在日益狹小的空間中出口會被完全封死,到那一刻也是老人死亡的來臨。

在《民間雜談》中也記錄過這種事,相傳在雲南這種風俗已經不僅僅成為了一種選擇行為,而是一種必然行為。

有些孝順的兒子也是不得已受到風俗的逼迫,必須將自己家中年老的父母送到瓦罐中,在這里的老人每一天都吃著送自己上路的飯菜。

也不知道他們一天天迎來自己的死亡,最後在絕望中結束自己的生命,會是什麼樣的感想呢?

這個風俗確實殘忍,同時也讓我們覺得非常的悲慘,其實反觀生產力低下的古代,這樣的習俗似乎也是有據可依的。

在古代人靠天吃飯,如果一旦發生天荒那麼就會在全國產生飢荒,餓死的人數不勝數

E. 什麼時間買墓地最好 活人買墓地合適嗎

這個的話有一種情況就是倆個老人去世了一個,買好墓地,活著的老人可以先不刻名字,刻上的不描金也可以。

F. 原五華縣河東鎮沙渴小學老師暴力霸佔山頭,違建豪華墳墓,活人墓

既然如此惡劣,而且這么充分,可以找媒體曝光現在這個社會最怕媒體

G. 60歲老兵為戰友掃墓,無意間看到自己的陵墓,這是怎麼一回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老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越邊境也曾發生過一場戰爭,這讓昔日有過戰斗經歷的人,依然記憶猶新。當然這其間,也發生過很多有興趣故事,其中晏禮根的遭遇卻格外奇特。

結語

每一位英雄的背後,都有著不一樣的血淚故事。對於已經逝去的人,值得我們永遠的記住與懷念,而對於那些仍健在的英雄們,我們要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仰。

H. 外地人在北京市可以買活人墓地嗎夫妻倆60歲剛出頭,買了兩年了。

你想多了
現在早就限制買這些
不過房子是可以買的

I. 人到60歲被活埋到底出現在哪個朝代人到60歲被活埋的真相是什麼

人活到60歲被活埋具體到哪個朝代是無據正可查,因為中國文化歷史幾千載,注重禮、孝,即便哪個朝代有這60歲活埋先例也不敢記載,這可是要背負千古罵名的,每個人從出生,由長輩養育而大,在至老後均無法免於一死,生老病死,乃是自然法則,不可怠慢養育之人,乃是孝悌之禮,豈敢有記載。

這裡面要說傳得最神的,當屬鄂西北,鄂西北是鄂與豫陝渝的毗鄰地區,斜倚於大巴山的余脈,該山脈上遍地都是寄死窯,由於地形偏深山老林,這個習俗從古至今都流傳著,據說明朝時期,六十花甲子,不死也要被活埋。

而這些老人一經背負上去,就永久沉眠於此,也幸得這些風俗沒有被傳承到當今,當今人人溫飽,即便老了還有養老院,可謂幸福滿滿。

J. 女子被忽悠買"活人墓"是怎麼回事

近日,合肥市民駱女士和鄭女士對參加某公司組織的免費「黃山一日游」後備感後悔。

本來說好是去看映山紅,結果映山紅沒看到,兩人各被忽悠6萬多元買了「活人墓」做投資。後來得知觸犯了「禁令」,兩人要求退款卻遭到對方拒絕。





黃山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科曾姓負責人表示,所謂「備用墓位」不過是涉事公司營銷時玩的概念,不會受到相關法律保護。
閱讀全文

與活人墓60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花市場剛買來長壽花移植後怎麼養 瀏覽:342
養老院星級劃分 瀏覽:922
養老保險記錄怎麼查找 瀏覽:463
百歲老人如何補血 瀏覽:966
養老院用文明禮貌用語 瀏覽:774
初次異地辦養老保險需要什麼 瀏覽:444
海底撈給父母寄錢叫什麼名字 瀏覽:673
關愛孝敬老人的黑板報 瀏覽:502
如何贊美老人寫的詩詞 瀏覽:543
沒退休的如果拘留了還有養老金嗎 瀏覽:981
河南60歲老人換駕駛證 瀏覽:953
農村60歲老人戶口遷移 瀏覽:920
唐山市養老保險 瀏覽:617
最易老年痴呆的血型 瀏覽:293
一般打工體檢費120元去哪個科 瀏覽:486
45歲開始交養老保險多少錢一年 瀏覽:798
南寧老年痴呆康復中心 瀏覽:592
老年人一直沒有精神怎麼回事 瀏覽:16
如何緩解老年痴呆症 瀏覽:228
50歲女人吃哪些補品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