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北京麵塑傳承人60歲

北京麵塑傳承人60歲

發布時間:2021-02-11 16:37:55

A. 北京面人的來源

面人也稱來麵塑,是源一種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民間工藝品。它先是用麵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過防裂防霉處理,製成柔軟的各色面團。21目,捏面藝人根據所需,用這些面團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15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各種各樣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有婀娜多姿、衣裙飄逸的美女,有天真爛漫的兒童,有各種神話故事、戲劇中的角色和歷史人物。

這些活靈活現的面人放在精緻的玻璃框內,就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美術品。

面人體積小,便於捂帶,又經久不霉、不裂、不變形、不褪色,因此為旅遊者所喜愛,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外國旅遊者在參觀面人製作時,都為藝人嫻熟的技藝、千姿百態且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傾倒,稱北京面人為"中國的雕塑藝術"。

B. 北京麵塑的介紹

據史料記載,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可謂是歷史源遠流長,

C. 95後非遺傳人捏麵人還原春晚經典,如何評價他手中的作品

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遠比你想的要精彩,一起來看看非遺傳人捏麵人的絕活。

“面人兒”是黃河流域民間面花的一個分支,最早是用來祭祀的花供。及至清代,“面人兒”脫離民俗功用,逐漸成為一種集觀賞和把玩於一體的民間工藝品。


菏澤,古稱曹州。“曹州面人”已有上千年歷史。麵塑名家大多來自城西南的穆李村,此村被譽為“天下麵塑第一村”。

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D. 北京有哪些民風習俗

1、春餅

北京民俗食品,一種烙得很薄的面餅,又稱薄餅。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農歷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抬頭的日子,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因為要卷很多菜吃。

2、京劇

被稱為「國粹」的京劇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的前身為徽調,通稱皮簧戲。表演上歌舞並重,融化了武術技巧,多用虛擬性動作、節奏感強,創造了許多程式性的表演動作。演唱時講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樂性。在唱、念、做、打方面逐漸形成了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

3、麵塑

麵塑俗稱為面人、江米人。歷史上民間有逢年過節用麵粉捏「月糕」、「面魚」等習俗,由此產生麵塑藝術。北京麵塑藝術經過幾代民間藝人的傳承發展,吸收其它藝術之精華,廣采眾長並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麵塑藝術派別。「面人郎」是其中的一個流派。

(4)北京麵塑傳承人60歲擴展閱讀

北京民風習俗的特點:

北京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其數量之多、品類之廣泛、內容之獨特,均在全國首列。古都北京向來是移民集聚地,不僅生活著來自國內各地的幾十個民族的居民,而且還居住著世界各地的外交使節、商貿賓客和文化交流使者以及各國留學生和文化觀光客。

千百年來,古樸而獨特的民族風情使北京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燕趙故地的生活習俗,其手工藝、紡織、印染、服飾、飲食、喜慶習俗、婚喪習俗、商貿習俗以及梨園會館習俗等,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

E. 非物質文化遺產麵塑傳承人國家有什麼侍遇

除了一個頭銜以外沒有什麼特殊待遇

F. 中國四大民間藝術的面人湯

其中,北京通州「面人湯」麵塑形成於清末,創始人是湯子博先生(1882~1971)。「面人回湯」藝術以家族答式傳承為主,兼有師徒傳承。湯子博以深厚的國學和藝術功底,博採眾長,確立了「面人湯」麵塑流派的地位。第二代傳人湯夙國的作品很好地繼承發展了「面人湯」藝術,使之發揚光大,實現了麵塑從民間步入高雅藝術殿堂的跨越。但不幸的是,第三代傳人湯沛卻於48歲由於積勞成疾英年早逝。「面人湯」面臨後繼無人,麵塑藝術已成為民間鮮活的歷史記憶。 北京市文化局、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呼籲道:「面人湯麵塑正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嚴峻問題,亟待傳承、保護。」

G. 北京不知名的習俗有哪些

1、春餅

北京民俗食品,一種烙得很薄的面餅,又稱薄餅。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餅,名曰「咬春」。農歷二月初二,是中國古諺所說龍抬頭的日子,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餅,名曰「吃龍鱗」。春餅比吃烤鴨的薄餅要大,並且有韌性,因為要卷很多菜吃。

2、京劇

被稱為「國粹」的京劇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的前身為徽調,通稱皮簧戲。表演上歌舞並重,融化了武術技巧,多用虛擬性動作、節奏感強,創造了許多程式性的表演動作。演唱時講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樂性。在唱、念、做、打方面逐漸形成了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

3、麵塑

麵塑俗稱為面人、江米人。歷史上民間有逢年過節用麵粉捏「月糕」、「面魚」等習俗,由此產生麵塑藝術。北京麵塑藝術經過幾代民間藝人的傳承發展,吸收其它藝術之精華,廣采眾長並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麵塑藝術派別。「面人郎」是其中的一個流派。

(7)北京麵塑傳承人60歲擴展閱讀:

北京民風習俗的特點:

北京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資源,其數量之多、品類之廣泛、內容之獨特,均在全國首列。古都北京向來是移民集聚地,不僅生活著來自國內各地的幾十個民族的居民,而且還居住著世界各地的外交使節、商貿賓客和文化交流使者以及各國留學生和文化觀光客。

千百年來,古樸而獨特的民族風情使北京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燕趙故地的生活習俗,其手工藝、紡織、印染、服飾、飲食、喜慶習俗、婚喪習俗、商貿習俗以及梨園會館習俗等,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

展開剩餘73%

閱讀全文

與北京麵塑傳承人60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人自製養生茶有哪些 瀏覽:514
為什麼自己交養老統籌 瀏覽:762
行政法70歲 瀏覽:507
什麼是精神情志養生康復 瀏覽:119
宜昌85歲老人每月多少養老金 瀏覽:180
老年人讀書的學校有哪些 瀏覽:154
喝完酒體檢有什麼指標會升高 瀏覽:949
合肥老年人每月工資補助多少 瀏覽:959
五行養生油是什麼 瀏覽:568
烏魚配什麼菜最養生 瀏覽:503
70歲老太成富翁吳勝明 瀏覽:837
九月九重陽節舞蹈 瀏覽:89
現役軍人父母醫療優惠標準是多少 瀏覽:952
重陽節的重的筆順 瀏覽:923
廣州社保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瀏覽:638
老年人適合讀什麼評書 瀏覽:522
退休工資兩千 瀏覽:718
居家養老和養老院養老哪個好 瀏覽:236
深圳二檔養老金多少一個月 瀏覽:129
高品質養老有哪些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