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程蝶衣60歲

程蝶衣60歲

發布時間:2021-02-10 01:19:51

『壹』 我們都是六十歲的人了,但是現在愛上了他,他說也愛我,我們該怎麼辦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愛情宣言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源於《詩經》「邶風」里的《擊鼓》篇,原句是「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意是指古代戰士之間的約定,現在多用後一句形容愛情的永恆,無論發生什麼事,從前牽著你的手,到老也不會松開,就像圖片上這兩位,眼裡的愛意便是最美的風景線。

多少人愛你青春暢快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者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朝聖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歲月流逝,容顏不在,這是每個女人都要面對的問題,然而心中有愛的人眼見之處都是美好的,有個愛你的人在身邊,足矣。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我需要你時,你恰好在我身邊,從青絲到白發,從未缺席。年輕時我們喜歡親吻喜歡擁抱,喜歡用這些去證明愛情,希望你到老了也可以這么浪漫,也可以這樣」肆無忌憚「地親吻,讓你的愛人永遠做個公主/王子吧!

前兩天看到一個綜藝片段,一個老奶奶說,以後等你老了,你就知道了,老伴兒是最重要的,只有TA能讓你平靜。以前我說想出去遛彎兒,我老伴兒每次都說,走,轉轉去,就領著我就走了,現在他離開我十一年了,我把他的照片掛在廚房、客廳、卧室,這樣我吃飯時可以看著他,看電視可以看著他,睡覺可以看著他,看著他,我就心安,年輕人,一定要好好對自己的愛人啊!

年輕人的戀愛是熱烈的、富有激情的,而老年人的愛情則是在歲月沉澱之後積累的長情與浪漫,我喜歡年輕人的愛情,但是更羨慕老年人的愛情,他們用一輩子來詮釋」我愛你「這三字。一輩子到底有多長呢?用程蝶衣的話就是,說好的是一輩子,少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是一輩子!這些老人的愛情,感動到你了嗎?

3

1

『貳』 《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原型是誰

是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版玉軒主人權,藝名蘭芳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

梅蘭芳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0歲登台。後又求教於秦稚芬和胡二庚學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獄鴛鴦》、《思凡》等11出戲。

於1949年前先後赴日本、美國、蘇聯演出,並榮獲美國波莫納學院和南加州大學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50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3年,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8月8日,梅蘭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歲。


(2)程蝶衣60歲擴展閱讀:

《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叄』 童年程蝶衣現在的照片

我也很喜歡這個來小孩子源。那雙眼睛,那清澈純潔無辜的眼神似乎淚水就快滴落到我心間,引用一位網友的話被驚艷到了。我也很想知道他現在的樣子,不過竭盡全力只能在另外一部叫《中國媽媽》的電影中,那個是1995年,就是他長大了2歲。樣子看上去就男孩子些了,但是還是小鮮肉的感覺。據此你可以想像他長得的樣子嗎?wqh。第一張圖因為要演打架所以化臟點的妝。

『肆』 《霸王別姬》那麼的火,那程蝶衣有歷史原型嗎

有人認為程蝶衣的原型是梅蘭芳,也有人認為是程硯秋,我認為他與後者的相似度高一點。

張國榮一生塑造了數不清的經典人物,而《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更是深深的印在了無數人的心裡,這樣的經典之作,讓人看幾遍都不會覺得煩。一個舞台形象的塑造,往往得益於現實中的反射,那麼此人的原型是誰呢?

相同的際遇,程蝶衣與袁四爺,程硯秋與羅癭公,他們倆都尋到了自己的知音。

相似的師父,程蝶衣的師傅,是一個嚴厲的,傳統的,對戲劇充滿理解的師傅,他倒在了戲台上,無疑給了程蝶衣很大的影響。程硯秋六歲投入榮蝶仙門下,榮蝶仙授藝時嚴厲、苛刻,與《霸王別姬》中程蝶衣的師父形象相似。

『伍』 程蝶衣是誰

程蝶衣是以畹華為原型的。轉一片文章給你看一下,並附上小傳。

轉一篇在 紅·張國榮 上看到的文章——

發布時間 2004/02/17 10:56:34 by 村上呆貓

敬他?愛他?
——看梅蘭芳先生傳記並憶哥哥

今天去新華書店,看見了一本買相極佳的梅蘭芳先生的傳記,於是二話不說就買了下來。作者是一個言不見經傳的中年學者,作為不同時代的人物來寫梅先生,難度可想而知。

最近一直很喜歡看傳記,先後閱讀了關於俄羅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和法國王後安托瓦內特生平的作品,不過這一次我會選擇梅蘭芳先生的傳記,其用意當然是很「昭然若揭」的。

現在我已經讀了三百多頁了,書的基調我也看得差不多了。很多話還是想說出來。

作者的搜羅功夫不可謂不大,他把梅先生的生平上過什麼學,拜過什麼師,和誰住一個胡同,排了什麼戲……描寫得十分詳盡。我從中還真是了解了不少知識。比如催促台上的演員動作快點叫「馬前」,反之呢——我終於知道《霸王別姬》裡面的「馬後」是什麼意思了:原來是讓台上的演員慢著點演,段老闆「還沒扮上呢」。再比如梅先生曾經「搭班」(就是帶藝加入一個班底),戲班子的名字叫「喜連成」,跟「程老闆」的「科班」名字只差一個字。再比如,梅先生1921年開始表演他的代表作〈霸王別姬〉,合作者是比他大了16歲的楊小樓。那時的梅先生37歲,和哥哥演出〈霸王別姬〉的年齡差不多。他們把這出曾經是需要兩天演完的大戲壓縮成了一天,不過仍然沒有今天看到的那麼精簡,虞姬死後還有霸王的一段打戲等等,可是到了後來,觀眾們看完虞姬自刎就離場,搞得楊小樓挺沒面子的說:「這哪裡是霸王別姬,簡直是姬別霸王。」1956年,梅先生到達日本演出,在劇場有人散發反華傳單。傳單從天而降,而他依舊歌舞……我真懷疑李碧華到底借鑒了人家多少情節!

據說當時的梅先生真是「大熱」啊,從北京熱到上海,從上海熱到日本,從日本熱到香港,眾多戲迷追星捧月,文人墨客交相贈詩送畫……很多人看著有「梅蘭芳」三個字的海報都願意站在原地發呆,還有痴心的青年天天晚上等在戲院門口,就為了看梅先生和其他角出來的匆匆身影。梅先生演他的新戲的時候,座位往往是「汪洋汪海」,有人願意買站票去看,有的時候甚至出現兩三人擠一個座位的情況。

一個字:紅。

梅先生還有些地方與哥哥很有些共同之處。兩個人都愛好不斷進取,不斷突破。梅先生親自設計自己的行頭,〈霸王別姬〉裡面的造型就是他不斷發展得來的(早先虞姬是不穿「魚鱗甲」的),〈天女散花〉裡面的水袖也是他的構思……哥哥對自己的舞台造型也是親力親為,還記得熱情之前他認真地對燈光師說:「……開始……藍,藍……」兩個人也都待人溫文爾雅,沒有明星的架子。不過我想,梅家的子孫會因為陳凱歌的電影《霸王別姬》而認為是影射他父親,應該不是因為這些戲外的因素,而是上面所說的細節的相似。畢竟,梅先生的虞姬當年紅極一時,「獨入純青之境」。提到這部戲,即使沒有上面所說的相象 ,人們也會作出聯想。

不過提到這些我為梅先生感到不平。他當年之所以紅到如此,有很大的因素是,他讓即使是京劇的門外漢「看到了漂亮的東西」。不可否認梅先生是不大可能有哥哥那麼帥絕人寰,不過看他的照片,他是一個清秀俊雅的男子。小的時候不算好看,還有一雙金魚眼和過寬過豐的下巴。不過隨著年級增加和閱歷修養的增長,他的輪廓比以前深了,精神氣韻也非常出眾。看過他的劇照,發現他演林黛玉,就有清高孤傲的楚楚風姿;演紅娘,就是天真爛漫的一團活潑。據作者說,他演的「翩若驚鴻,矯若游龍」的洛神,就真有「欲笑還顰,最斷人腸」的心動。

說得好!

可是,作者的筆下為什麼沒有表現出來呢?

也許大家會問,作者如果沒說,我怎麼知道梅先生有這樣的效果?

問題是,他說了,我就能感覺到了?我是看過哥哥的表演,結合作者乾巴巴的文字敘述,我猜想的。

這不能不說是梅先生的身後知己的悲哀。而我,我為他不平。

作者的來頭不是不大的,梅家的後人為他的書作序。可是,得到後人認可的傳記往往不優秀,因為,作者的失敗之處就在於,他把梅先生當作自己的長輩一樣尊敬。而為「尊者」諱,是寫不出真實的感覺和摯愛的魅力的。

太過尊敬,就不能愛他。

愛是需要有一點狎昵的成份在的。就算你視他為天人,內心裡也希望變成他的……什麼?內褲?這么極端的例子就不要舉了吧?變成他的枕頭啊,鞋墊啊,都可以呀。 或者說,再不濟,也要像《天是紅河岸》裡面的那個忠實的衛隊長,愛他的王後愛得死去活來,心裡最大願望就是親她的……腳背。

我想,梅先生為什麼那麼受歡迎?為什麼那麼萬眾寵愛?當然首先是他的美,他的才藝,引起了觀眾的熱情;而非是隔著時光的長河看過去,任由這個不解風情的作者把他描述成一個孜孜不倦的京劇改革家,而非一個京劇偶像(這是他最初的也是最本源的身份)。但是就連這樣的作者,他都不能迴避引用當時的報章評價梅先生所用的「姣麗」、「嫵媚」等含糊的詞語。它們說明了當時觀眾所瘋魔的關鍵。

當時的一位文壇宿將,曾為梅先生題梅花詩一首:「輝映天人玉照堂,嫩寒春曉試新裝。皤皤國老多情甚,嚼墨猶矜肺腑香。」作者說這是這位文學家對梅先生的敬仰。我是看不出來。且不說當時戲子的地位能不能讓這位學者如此「尊敬」他,就端看這首詩,也都是一片「愛憐」才是。在當時這位文人心目中,梅先生顯然不是「大師」,而是「尤物」。

這一點,恰恰是作者在傳記中最迴避的。鑼鼓點一響,綉簾一挑,他的筆馬上干澀起來。我只有憑借劇照來觀摩——其中有梅先生的示範的「造手」數張,那手真是美不勝收,宛如獨立的生命體。可憐他滿口對梅先生的稱頌,卻對他的美質傳達得這樣少。而梅家子孫認為是影射本家大師的電影《霸王別姬》,卻因為哥哥的傳神表演,讓年輕一代對京劇產生了好感,兼及對梅先生的懷想。

吸引門外漢的,應該是美麗。讓藝術升華的,最終是美麗。如果引來詬病,那麼大抵是「怪你過分美麗」吧。

倒是作者轉引了梅先生在美國的演出後,一位美國老太太對他的說話,很讓人覺得溫馨而且熟悉。老太太是剛看了關於薛仁貴和柳迎春故事的《汾河灣》,對扮演柳迎春的梅先生說:「你生得這樣好看,薛仁貴一定很愛你。現在你對他冷淡,他以後也還是會來求你回心轉意。那時候你可不要一下子就答應了——要好好難為難為他!」

我笑了……想起來有好朋友說,他希望飛去阿根廷,找到抱著毯子哭泣的何寶榮,對他說:「你這樣好看,黎耀輝……」

梅蘭芳,
名瀾,又名鶴鳴,字畹華、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江蘇泰州人,1894年生於北京,他出生於京劇世家,8歲就開始學戲,10歲登台在北京廣和樓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連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舉行京劇演員評選活動,張貼菊榜,梅蘭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綵樓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戲,初來上海就風靡了整個江南,當時里巷間有句俗話:「討老婆要像梅蘭芳,生兒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戲、新式舞台、燈光、化妝、服裝設計等改良成分,返京後創演時裝新戲《孽海波瀾》,第二年再次來滬,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蓮》、《貴妃醉酒》等拿手好戲,一連唱了34天。
回京後,梅蘭芳繼續排演新戲《嫦娥奔月》、《春香鬧學》、《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來滬,連唱45天,1918年後,移居上海,這是他戲劇藝術爐火純青的頂峰時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綜合了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方式,創造了醇厚流麗的唱腔,形成獨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蘭芳大量排演新劇目,在京劇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上均進行了獨樹一幟的藝術創新,被稱為梅派大師。

1919年4月,梅蘭芳應日本東京帝國劇場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記》等戲。一個月後回國。1921年編演新戲《霸王別姬》。1922年主持承華社。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中國首屆旦角名伶評選,梅蘭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圓潤、扮相秀美,與程硯秋、尚小雲等被舉為京劇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蘭芳率團赴美,在紐約、芝家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市獻演京劇,獲得巨大的成功,報紙評論稱,中國戲不是寫實的真,而是藝術的真,是一種有規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間,他被美國波莫納大學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梅蘭芳遷居上海,先暫住滄洲飯店,後遷馬斯南路121號。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劇,宣揚愛國主義。1935年他曾率團赴蘇聯及歐洲演出並考察國外戲劇。在京劇藝術家中,出訪最多和在國內接待外國藝術家最多的當屬梅蘭芳,他把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和藝術家謙遜、朴實的優良品質介紹給了各國人民,因此人們稱他為本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國京劇藝術的文化使節。

抗戰爆發後,日偽想借梅蘭芳收買人心、點綴太平,幾次要他出場均遭拒絕。梅蘭芳考慮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於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紅玉》等劇,激勵人們的抗戰鬥志。1941年香港淪陷後,他安排兩個孩子到大後方讀書,自己於1942年返滬。為了拒絕為日偽演劇,他蓄須明志,深居簡出,表現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抗戰勝利後,梅蘭芳在上海復出,常演崑曲,1948年拍攝了彩色片《生死恨》,是中國拍攝成的第一部彩色戲曲片。上海解放後,於1949年6月應邀至北平參加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1950年回北京定居,任文化部京劇研究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2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並先後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他拍攝了《梅蘭芳的舞台藝術》,收入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宇宙鋒》、《斷橋》等及他生活片斷和在工廠、舞台演出的《春香鬧學》等戲的片斷。1956年他率中國京劇代表團到日本演出。1959年5月他在北京演出《穆桂英掛帥》,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節目。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著有《梅蘭芳文集》、《梅蘭芳演出劇本選》、《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陸』 程蝶衣的原型是梅蘭芳嗎還是另有其人和程硯秋有關嗎

沒有確定的原型。

程蝶衣,別名小豆子、虞姬,《霸王別姬》中主角之一,由張國榮扮演。1993年,《霸王別姬》出征戛納電影節,並且最終獲得戛納金棕櫚大獎,這部作品也因為金棕櫚的威名而在全世界各國公映。

故事描述程蝶衣自小被做妓女的母親賣到京戲班學唱青衣,開始由於自身缺陷,無奈他生有六指,遭到班主拒絕,程母走投無路只能將其斷一手指,才得班主認可,後來對自己的身份是男是女產生了混淆之感。師兄段小樓跟他感情甚佳,兩人因合演《霸王別姬》而成為名角。

不料小樓娶妓女菊仙為妻在先,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兄弟倆反目在後,使程蝶衣對畢生的藝術追求感到失落,終於在再次跟小樓排演本戲時自刎於台上。

(6)程蝶衣60歲擴展閱讀:

扮演者:

張國榮以出色的演技把程蝶衣這個「不瘋魔不成活」的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張國榮也憑此片獲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提名(張國榮僅以一票之差落選)。張國榮一生演過許多經典的電影,但要說到他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電影,那恐怕還是首推《霸王別姬》了。

張國榮形神兼備的演出是這部電影獲得成功的關鍵之所在。1993年,《霸王別姬》出征戛納電影節,並且最終獲得戛納金棕櫚大獎,這部作品也因為金棕櫚的威名而在全世界各國公映,是一部享有世界級榮譽的電影。

『柒』 唐鶴德為張國榮慶63歲冥壽,張國榮有哪些精品遺作

如果要我來推薦,我首先推薦的便是《縱橫四海》。《縱橫四海》是吳宇森指導,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領銜主演的一部經典電影。電影圍繞偷畫這個主題展開了一個三人行的故事。其次則是《英雄本色1》和《英雄本色2》,同樣還是周潤發與張國榮參演,再加上邵氏五虎之一的狄龍,三個人演技的碰撞不可謂不精彩。

張國榮一生雖短暫但無疑留下眾多的精美作品,例如樂壇上的風繼續吹、當年情等,再比如影壇上的《胭脂扣》、《倩女幽魂》等等一系列經典作品,他是一位值得人們去懷念的巨星。

『捌』 張國榮扮演的程蝶衣為什麼最後會自殺

程蝶衣對自己一生的藝術追求以及對師兄的所作所為十分失望,最終自刎版。

師兄段小樓跟權他感情甚佳,兩人因合演《霸王別姬》而成為名角。不料小樓娶妓女菊仙為妻在先,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兄弟倆反目在後,使程蝶衣對畢生的藝術追求感到失落,終於在再次跟小樓排演本戲時自刎於台上。

(8)程蝶衣60歲擴展閱讀

蝶衣從最開始進京劇班,就與小樓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感人的畫面:小石頭幫蝶衣踢掉一塊磚而遭到處罰。在雪天里,跪在地上頭頂水盆和搓衣板。小石頭帶一身雪進屋,蝶衣把自己的襖子脫下來給他裹上,兩個孩子互相在被子里取暖,這或許是蝶衣和小石頭最溫暖的回憶。

張國榮以出色的演技把程蝶衣這個「不瘋魔不成活」的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張國榮也憑此片獲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提名(張國榮僅以一票之差落選)。張國榮一生演過許多經典的電影,但要說到他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電影,那恐怕還是首推《霸王別姬》了。張國榮形神兼備的演出是這部電影獲得成功的關鍵之所在。

閱讀全文

與程蝶衣60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多少歲算是長壽老年人 瀏覽:991
村級九九重陽節申請資金報告 瀏覽:44
溧水老年大學手風琴 瀏覽:229
養生會所所謂男性保養是做什麼 瀏覽:464
70歲老人子宮脫出 瀏覽:770
父母過戶房產給子女需多少錢 瀏覽:861
入職體檢心率高應進一步檢查什麼 瀏覽:291
重慶長壽宴哪裡好吃 瀏覽:558
關中老人都有什麼書 瀏覽:258
銀川市養老金在什麼地方交 瀏覽:969
2017年還增加退休金嗎 瀏覽:458
機器人如何運用與關愛老人 瀏覽:545
養生粥禮盒多少錢 瀏覽:332
70歲老大爺跳鬼步舞 瀏覽:585
老年人弱勢群體怎麼養老 瀏覽:976
老年人早上就打盹是什麼原因 瀏覽:970
中級養生是做什麼 瀏覽:249
幼兒園關於孝順父母的兒童故事100字 瀏覽:179
體檢胸片查什麼 瀏覽:981
老人吃飯忘錢怎麼做 瀏覽: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