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長壽基因的初步解密
它擁有多種組合方式
俄羅斯科學院「矢量」病毒學和生物技術科學中心研究人員在3種基因(P53、CCR5和ФНО)的基礎上,發現了多種長壽基因組合,並發現它們之間的不同基因組合對人體健康有著不同的影響,有的基因組合可以延長人的壽命,有的則相反,會導致一些重大疾病的發生。有關專家認為,該科研成果對人壽命的研究有重要價值。
人類壽命的延長是一個復雜過程,依賴於個體的遺傳特點和其產生的環境。影響人類壽命的基因可以分為持久性基因、短暫性基因和中性基因三類。因此,長壽者體內一定含有持久性基因的組合。細胞循環的關鍵調節器P53、化學增活受體基因CCR5和腫瘤壞死因子ФНО都屬於持久性基因。研究人員在比較了研究西伯利亞地區長壽者(年齡在84歲-104歲)和少年之間的上述三種基因組合後發現,更多長壽者的基因是持久性基因的組合。比如,ФНО與某些不太活躍的P53的組合,就能夠保障細胞的自然死亡,預防疾病發作,這樣的基因組合經常能在長壽者中找到。但是,ФНО與CCR5基因組合,則會促進傳染病的擴散,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疾病,有一種與ФНО的基因組合還具有增強抗微生物和抗腫瘤的功能。但是,P53基因的某些組合則可導致腫瘤和青光眼疾病的產生。 有關專家指出,對長壽基因庫的研究可獲得基因與基因之間、基因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科學信息,更多地認識基因與長壽之間的關系。
在很多種類中,卡路里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CR)能改善個體健康、延長壽命。盡管已證明CR能夠調節很多下游分子和生理系統,但是CR延長壽命的機理還尚未清楚。果蠅屬基因Indy(I』m not dead yet的縮寫),在果蠅代謝中參與傳送以及儲存三羧酸循環的中間產物,科學家猜測。Indy活性的降低能夠延長壽命,其機理可能是通過類似於CR改變生理代謝而延長壽命。
科學家Pei-Yu Wang等對此進行了研究,結果為:
和先前假設一致,卡路里攝入量和Indy突變體壽命有很強的相關性(Fig 1A)。和對照組(野生型,+/+)相比,Indy206雜合子無論在正常熱量攝入情況下(食物含有10%的葡萄糖和酵母,1.0N)或者高卡路里(1.5N)情況下,壽命都顯著性延長(延長29%,P<0.001)。然而在低卡路里(0.5N)情況下,Indy雜合子的壽命最短。卡路里攝入影響Indy mRNA表達量(Fig 1B):野生型從1.5N減少至1.0N,1.0N至0.5N,Indy 的mRNA表達量分別減少了19%和9%; Indy突變體(206/206)果蠅從1.5N減少至1.0N,則減少20%。當Indy mRNA的表達量為正常值25%-75%時,果蠅的壽命最長(Fig 1C)。Indy 長壽的果蠅和CR長壽的果蠅有一些相同表型,比如胰島信號的減少:和+/+組(1.5N的野生型果蠅)相比,CR組(0.5N的野生型果蠅)和+/206組(1.5N的Indy雜合子)的三種類胰島肽Dilp2,Dilp3,Dilp5表達量都減少了約50-60%(Fig 2A);FoxO蛋白的核定位是評價果蠅胰島素信號狀態更直接的方法,當胰島素信號減弱,FoxO蛋白增加表達,+/+組含有很少的FoxO蛋白,CR組和+/206組都出現FoxO蛋白的表達量增加(Fig 2C)。
此外CR組和+/206組都不耐飢(Fig 3A),他們的體重增加的很少(Fig 3C),其甘油三酯和脂肪貯存也很少。在飢餓16h後,+/+組在16h後仍然含有大量油紅o染色(Fig 3D,E,H和I),然而CR組和+/206組其脂肪體細胞中幾乎沒有油紅o染色(Fig 3F,G,J和K)。
當哺乳動物限制熱量攝入後,會增加自發性的體力活動,這種現象在果蠅中也存在。有趣的是,+/206組(高卡路里攝入)也增加自發性的體力活動(Fig 4)。
因此:Indy和CR相互作用影響壽命,Indy的減少會出現類似CR延長壽命的狀態。
B. 什麼樣的人容易長壽
這樣的人長壽,如下:
1)心率偏慢的人更容易長壽 一個人的心率在60—100次回/分鍾之間,人一生的總心跳在答25億到30億之間,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靜息時的心率在60次,那麼這個人的壽命可以達到93歲。
2)肺活量 我們都知道身體中的每個器官都需要氧,只有有充足的氧,才能夠保證各項功能正常運行,所以說如果一個人的肺活量比較大,那麼這個人更容易長壽。
3)手的握力比較大的人,最新的國外研究顯示,一個人的握力與健康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一個人握力不足,那麼很容易患上心臟病或者中風,而且一個人的握力如果損失的越大風險也越大。
4)52歲以後絕經的女性壽命更長,一般來說女人在50歲的時候卵巢就會萎縮,從而就會出現絕經,但是如果在52歲以後出現絕經期的,各個器官的功能老化就會出現推遲,延長壽命。
5)同時一個人的壽命長短還與家族遺傳、生活環境、心態、平時的習慣等因素有關系,戒掉壞的習慣,增加運動,預防各種慢性疾病都可以延長壽命。
C. 研究長壽基因有哪些價 值 呢
長壽家族的人一般都有長壽基因,它可以保證這個家族的後代活得更長久些版。有的科學家權曾用抑制基因的方法來提高實驗動物的壽命,但此類研究目前還只有一些片斷的結論,究竟基因在人類自然壽命中起多大作用、是否可以改變等問題還遠沒有解決。
D. 什麼控制人壽命 基因里藏著長壽秘密
擊。 新陳代謝速度復影響制壽命 睡潛麟麟 舔;粼粼靄瀑纂蒸 忿 辦法來達到延長壽命的自的。 吃得少容易長壽 禱瞿統撒撰就鑫 蓄靄篡醚琴臀魏篡露髻 豁斌霖鼻蹂耀鬢 么貫每嘛吃黝癱一可以 癌撼羚:@葉明科學家認為,理論上人類壽命有120歲,烏龜有150歲,狗有20歲。這種物種之間的壽命差異是由基因決定的。科學家已經在若干個物種里找到了跟壽命有關的基因,其中既有延長壽命的「長壽」基因,也有縮短壽命的基因。生物體內有一種新陳代謝的副產物,叫活性氧,也叫自由基,與機體老化、癌症等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細胞氧化會造成細胞損傷或老化,而「長壽」基因的產物能防止細胞氧化,從而使人長壽。還有些基因的產物能修復受
E. 生物學: 是不是有的基因可以使人長壽
美國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傳出了讓科學界震驚不小的消息:在人體中,有一種能夠影響血液中膽固醇分子大小的基因,可以幫助人們將壽命提高到百歲以上,同時還可以防止諸多讓人們頭疼不已的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
美國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以長壽著稱的阿士肯納基猶太人家族進行了研究。他們選擇了這組東歐猶太後裔是因為他們曾因數百年與外界隔絕而使得其家族的基因構成十分相似,進而為得出比較精確的研究結果奠定了基礎。科學家對213名平均年齡在98歲以上的老人(其中有一半已年過百歲)進行了研究。科學家還同時對其216名後代進行了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在這些百歲老人身上出現了一種基因變異,能夠改變調節血脂及其顆粒大小的一種酶,並使得血脂的顆粒變大。這種基因變異在這些百歲老人身上發生的頻率要高出一般人群的三倍。研究人員同時還發現,他們的後代所能產生的同樣變異頻率則為一般人群的兩倍。研究人員認為,阿士肯納基家族身上發生的這種基因變異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一種對人有益的膽固醇)的含量。同時在這些古稀老人的身上發現了比對照組要大得多的大分子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或所謂的「壞」膽固醇。這說明,小分子低密度脂蛋白會對人的心臟構成威脅。研究人員認為,大分子能夠阻止「壞」膽固醇進入動脈血管壁,從而減少了脂肪堆積在那裡成為堵塞的危險。
這一研究佐證了科學界的一種假設,即人的基因傾向多為遺傳所獲,因此是否能夠長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能夠從上一輩獲得正確的基因。這些古稀老人不但活得很長壽,而且在其身上幾乎也看不到一般老年人會出現的那些常見疾病。
F. 關於長壽基因有哪些研究
人類的壽命與基因有關
G. 父母中,誰的壽命對後代有影響長壽基因有哪些
1.眼睛形狀:父母的眼睛形狀對孩子的影響顯而易見.對於孩子來講,眼形、眼睛的大小是遺傳自父母的,而且大眼睛相對小眼睛而言是顯性遺傳.只要父母雙方有一個人是大眼睛,生大眼睛孩子的可能就會大一些. 雙眼皮:一般來講,單眼皮與雙眼皮的人結婚,孩子極有可能是雙眼皮.所以,一些孩子出生時是單眼皮,成年後又會「補」上像父親那樣的雙眼皮.據統計,在嬰幼兒中雙眼皮的比例不過才20%,中學生是40%,大學生大約佔到50%.但如果父母都是單眼皮,一般孩子也會是單眼皮. 眼球顏色:在眼球顏色方面,黑色等深顏色相對於淺顏色而言是顯性遺傳.也就是說,如果你羨慕藍眼球,選擇了一個藍眼球人做了愛人,但因為你是黑眼球,所生的孩子不會是藍眼球. 睫毛:長睫毛也是顯性遺傳的.父母雙方只要有一個人擁有動人的長睫毛,孩子遺傳長睫毛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2.鼻子一般來講,鼻子大、高而鼻孔寬的人呈顯性遺傳.父母雙方中有一人是挺直的鼻樑,遺傳給孩子的可能性就很大.另外,鼻子的遺傳基因會一直持續到成年,也就是說,小時候矮鼻子的人,長到成年時期還有變成高鼻子的可能. 3.壽命壽命是有遺傳基礎的.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家族中的成員個個長壽,但也有短命的家族存在.壽命的長短有家族聚集的傾向性.如果你的家族中有長壽的先例,那麼你的孩子長壽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最有說服力的是對同卵雙生子的調查.資料統計,60-75歲死去的雙胞胎,男性雙胞胎死亡的時間平均相差4年,女性雙胞胎僅差2年.不過,壽命也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如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工作環境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左右著人的壽命. 4.身高研究表明,人的身高有70%取決於遺傳,後天因素的影響只佔到30%.一般來講,如果父母身材較高,孩子身材高的機會為3,矮的機會為1,身材偏矮則反之;如果父母中一人較高,一人較低,就取決於其他因素. 5.胖瘦人的體形有一定的遺傳性.比如,我們中的一些人,吃同樣的食物,有著同樣的運動量,但有些人體形正常,有些人卻偏胖或偏瘦.研究認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代謝率,通常代謝率較低的人就容易長胖,這是由於體形遺傳因素而決定的.如果父母體形屬於容易長胖的那種類型,孩子就容易偏胖.因此,這樣的孩子在出生後,喂養上要注意營養平衡,不要吃得過多.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孩子發胖的機會是30%.如果父母雙方都肥胖,孩子發胖的機會是50%-60%.另外,也有些說法,認為母親在孩子體形方面起到的作用較大,也就是說孩子不論性別如何,都比較像母親. 6.膚色膚色在遺傳時往往不偏不倚,讓人別無選擇.它總是遵循著「相乘後再平均」的自然法則,給孩子打著父母「綜合色」的烙印.比如,父母皮膚較黑,絕對不會有白嫩肌膚的孩子;如果父母中一個人較黑,一個人較白,那麼在胚胎時「平均」後,便給孩子形成一個不黑不白的中性膚色.因此,黃種人生的孩子,一定是黃種人的膚色.一個非洲的留學生找了個膚色偏黑的中國女子,生出的孩子果然皮膚也很黑. 7.耳朵耳朵的形狀是遺傳的,而且大耳朵是顯性遺傳,小耳朵是隱性遺傳.父母雙方只要一個人是大耳朵,那麼孩子就極有可能也是一對大耳朵. 8.下顎絕對是顯性遺傳,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孩子十有八九會長成相似的下巴,這種特徵表現得非常明顯. 9.聲音孩子的聲音通常都會非常接近父母,其相似程度會比長相、形體更甚.如果父親笑聲爽朗,母親又是個大嗓門,很難想像孩子會細聲細氣.通常,兒子的聲音與父親很接近,女兒的聲音則很像母親. 聲音的高低、音量、音質等各方面,不僅與喉頭有關,還要由鼻的大小、張口的大小、舌的長短、顏面的骨骼等各因素綜合決定.而且,這些方面無不遺傳父母的基因,所以聲音遺傳是不奇怪的.但是,這種由父母生理解剖結構所影響的音質如果不美,大多數可以通過後天的發音訓練而改變.因此,某些聲音條件並不優越的人,通過後天的發音訓練會發生聲音改變.這樣,就可以使某些聲音條件並不優越的人,通過科學刻苦的練習圓一個擁有甜美圓潤嗓音的夢. 10.智力雖然智力不完全由遺傳因素所決定,但與遺傳有一定關系.人的智力取決於遺傳、環境兩方面的因素.一般認為,遺傳發揮著很大的作用,環境則決定了另外40%.有人長期研究過一群智商在140分以上的孩子,從中發現這些孩子長大後一直保持優秀的才智,他們的孩子的智商平均為128分,遠遠超過一般孩子的水平.而那些精神缺陷者,他們的孩子當中有59%的人有精神缺陷或智力遲鈍. 在智力遺傳中,不僅包括智商,還包括情商.所謂的情商,是指人的個性、脾氣、處事能力、交際能力等方面.比如,有些孩子在處事能力、交際能力方面像爸爸,而另外一些方面,如個性、脾氣與母親很相像. 另外,孩子的智力與環境也有很大的關系,智力的實際表現還要受後天的極大影響,因此我們提倡早教.從胎兒開始,腦細胞發育的第一高峰出現在10-18周,第二高峰出現在孩子出生後的3-6個月.如果期望孩子智力發育好,就要在第一高峰期即孕期注意攝取營養,在第二高峰期注意進行母乳喂養,這樣就會使孩子的智力很好地發育. 11.父母天賦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在某些方面的天賦都有可能遺傳給孩子,使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潛力很高.因此,父母的某種天賦在周圍環境影響下,如果適當地進行開發,就可以使孩子在這方面有更好的發展. 自古以來,出現了許多高智能結構的家族,如音樂家巴赫、莫扎特和韋伯家族中,幾代人中都有諸多的音樂家出現.還有,我國南北朝時著名的科學家祖沖之的兒子祖桓之、孫子祖皓都是機械發明家,也都是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這種智力的家族聚集性現象,恰恰說明了先天和後天因素對才藝天賦的作用
H. 長壽基因的介紹
科學來家在歐洲人身上自發現攸關日本人長壽的一個基因,研究顯示,世界上擁有該基因的民族,也能活得很長壽。德國的這項研究,比較了388位逾百歲德國老人與731位年紀較小者的基因組成,結果發現百歲老人組頻繁出現名為FOXO3A的基因變異。該研究檢視3741名逾95歲日本老翁的基因,獲得同樣結論。研究人內柏說:「因為日本人與歐洲人的基因相當不同。如今我們可以推定,這個基因在全球各地都與活得更長壽有關。」
I. 什麼體質的人最長壽
沒有人不留戀人生,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生活幸福美滿,事業有成,而這一切的根基都是健康,所以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恆的主題。
健康長壽向來是人類的共同追求。「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孔子的這句話闡述了長壽的一大關鍵要素——樂觀。放下得失心,一切聽任自然,日日笑口常開,這就是人類可以共用的長壽法門。
J. 長壽真的有基因嗎
確實有這方面的因素,但後天的環境、飲食等也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