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冠心病猝死人數占冠心病總死亡人數的百分比
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怎樣?
心血管病作為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已波及全球,是許多富裕國家的主要災難。盡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心肌梗塞作為冠心病的主要臨床類型還很少見,但到1940年,冠心病已成為美國和某些工業化國家的主要死因。由於冠心病的某些類型的診斷尚有一定困難,故通常以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來代錶冠心病的發病和死亡,其中以死亡率更為常用。據世界衛生組織1990年公布的11個國家資料來看,30~69歲冠心病死亡率以北愛爾蘭最高,芬蘭次之,日本最低。在美國盡管冠心病的死亡率較30年前下降了40%,但仍居美國死因之首。1988年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公布的美國1987年死亡人數及死因順位的資料表明,心臟病占總死因的35%,其中冠心病死亡佔24.1%,居前10位死因之首。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仍屬冠心病低發國家,但八十年代以來,我國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據1984年報告,冠心病死亡粗率:城市為36.9/10萬,農村為15.6/10萬。北京市心肺血管中心1985~1989年Monica方案監測結果表明,在由WHO組織的48個監測中心中,中國35~64歲的冠心病標化死亡率僅高於日本,排列倒數第二。男性冠心病死亡率為49/10萬,女性為 27/10萬,與死亡率較高的芬蘭(男性493/10萬,女性63/10萬),相差甚遠。1986~1990年我國對10組人群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發病及其危險因素的前瞻性研究結果表明,在監測38 19659人年內,急性心肌梗塞男性共發生409例,女性為200例,年發病率分別為10~26/10萬,8~13/10萬;死亡率分別為4~11/10萬和2~5/10萬。冠心病死亡人數占總死因的4.47%( 男)和3 72(女)。96年有資料表明,心腦血管病死亡人數已佔總死亡人數約1/3,其中腦血管病佔45%,冠心病佔15%。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特點是腦卒中高發,冠心病較低發。
你知道冠心病的流行趨勢嗎?
40年前,美國冠心病的死亡率一度曾上升很快,自60年代開始,冠心病的死亡率則有大幅度的下降,直到現在。目前美國男女冠心病的死亡率每年平均下降幅度為3%,在其它一些工業化國家如澳大利亞、紐西蘭、芬蘭等也有類似的情況。對於冠心病死亡率下降的原因,一些學者認為,主要歸於生活方式的改善,降低了發病危險因素的結果。我國冠心病發病和死亡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較低,但流行病學的統計資料表明,有逐年增高的趨勢。據衛生部公布的生命統計資料,1957年城市居民心腦血管病死亡占總死亡的12.07%,到1989年上升到1 6.16%,死因順位由第5、6位上升至第2、3位,北京居民冠心病死亡率1973年為21.7/10萬,1986年增至62.0/10萬;上海居民1974年為15.7/10萬,1984年上升到37.4/10萬;1989 年全國衛生統計資料表明,在循環系統疾病死亡中,心肌梗塞為18.68/10萬,其他類型冠心病為24.73/10萬,與北京1973年冠心病死亡率21.7/10萬相比,有明顯升高。96年有資料表明,我國心腦血管病的死亡人數已佔總死亡人數的1/3。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為什麼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呢?多數學者認為,這與我國近二十年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結構不合理,人群體力活動減少,體重上升,血清膽固醇升高,血壓升高,男性吸煙率高(達6 0%),生活節奏加快,社會心理壓力加重等因素有關。所有這些易患因素預示,我國心血管病特別是冠心病在本世紀末和下世紀初將會持續升高,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們說:"除非大力加強社區人群防治,否則,人類將無法控制心血管病這個世界瘟疫的蔓延。"因此,在我國開展大規模人群心血管病防治已刻不容緩。
⑵ 我外婆,80歲老人冠心病,心衰 全身發腫如何在家裡緩減
你好,80高齡的老人有這種情況,可以適當對症中醫調理,可以處方:西洋參片5克,三七版10克,黃芪10克,玉竹權10克,白術15克,茯苓30克,一付葯熬水服用一天,一天服用三次,對冠心病,心衰 全身發腫可以緩解。
你最後補充的問題,這些方法有一定的療效的。
⑶ 中國現有多少80歲老人
截至2008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5989萬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2%。其中:65歲以上版老年人口已達10956萬人,占權全國總人口的8.3%;80歲以上高齡老人已達到1805萬,並以年均100萬以上的速度增長.
估計今年年底全國80歲以上老人會超過2000萬。
⑷ 中國65以上的冠心病佔65以上老人的比例
您好,中國65以上的冠心病佔65以上老人的比例,這個准確數值暫時沒有。理論上冠心病的平均患病率是6.49%,對於明確診斷的冠心病,要盡早治療。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⑸ 冬天快到了,80歲以上是心臟病患者應該注意些什麼
根據北京,上海的統計以及臨床經驗表明,冠心病好發於秋冬之交和冬季,專心絞痛,心肌梗塞的發病屬率都比其他季節高。冠狀動脈在寒冷的刺激下,易痙攣收縮,若冠狀動脈原有嚴重狹窄,則並發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就增大,所以,冠心病患者在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免受傷風感冒,最好不出遠門,即使外出也應盡量避免迎寒風行走,隨身攜帶些急救葯品,必要時可事先眼用硝酸酯類葯品,防止冠脈痙攣。
冠心病患者過冬時應注意:
(1)避免呼吸道感染。
(2)出門時注意保暖。
(3)冬季傳統節日期間應注意節制飲食,食勿過飽,避免過度興奮。
(4)冬天洗澡,除了保暖外,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過度悶熱,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有人伴護。
⑹ 80歲老人,冠心病怎麼治療
你好,80歲老人,冠心病:三支病變,如果沒有重要臟器不全,建議做心臟搭橋手術。年齡大會增加手術風險,但不是手術禁忌。建議去大型心血管外科中心手術。
希望以上答復對你有所幫助,祝老人早日康復。
⑺ 2015年80歲以上的老人人口多少
你這個問題,
沒有說明白區域
是一個省
是全國
還是指全世界呢
⑻ 我國八十歲以上人口是多少
1.據調查,目前中國來60歲以上源的老年人口為1.4億,其中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口為1300萬。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老年人口將達到2.48 億,80 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 萬人,占老年人口的12 37%;到2051 年將達4.37 億,佔到當時總人口的31%。
⑼ 評估一個人冠心病危險因素(各佔比例,最好是就算公式)
摘要】 目的 通過對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的探討,加強冠心病的預防及護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控制冠心病的進展。 方法 查閱我院附屬醫院內科1996~2000年收治的263例冠心病的病歷資料,作一回顧性分析。 結果 致冠心病的主要的危險因素與遺傳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密切的關系。 結論 冠心病患者有嚴重的並發症及猝死的危險性,防治的護理重點是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做好基礎護理工作,防止並發症的發生,減少冠心病猝死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冠心病危險因素 預防 護理對策 基礎護理
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冠心病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病,冠心病的防治是臨床醫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它與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構成多數國家的三大致死疾病,我國冠心病的患病率大約為6.4%,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1〕 。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擇標准按有典型的臨床症狀,結合年齡、冠心病易患因素、心電圖及其負荷試驗確定。本組患者263例,男166例,女97例;從事腦力勞動179例,體力勞動84例;年齡31~70歲,其中31~40歲22例,41~50歲136例,51~60歲76例,61~70歲29例。本組患者以年齡40歲以上為多,男性多於女性,腦力勞動者較多。
1.2 方法 查閱我院附屬醫院內科1996~2000年收治的263例冠心病患者的病歷資料,作一回顧性分析。
2 結果
通過對263例冠心病患者病歷資料分析,冠心病與年齡的關系見表1,冠心病與危險因素的關系見表2,各型冠心病患者情況見表3。分析冠心病病例263例,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人群,全部病例都有致病的危險因素,臨床分型以心絞痛型冠心病居多,因冠心病導致心臟驟停而死亡的占患病總數的8.7%。
表1 冠心病與年齡的關系(略)
表2 冠心病與危險因素的關系(略)
表3 各型冠心病的患者數(略)
3 討論
由表1可知,冠心病以年齡>40歲的人群為多見,佔全部病例的91.6%,<40歲的人群僅佔8.4%。由表2可知,全部病例均可查到危險因素。其中血脂異常佔55.9%,高血壓佔72.6%,吸煙佔58.6%,糖尿病佔21.3%,肥胖佔46.8%,缺少活動佔62.4%,有家族史的佔36.5%,其他原因的(如進食過多的動物脂肪、膽固醇、糖和鈉鹽,性情急躁、競爭性過強、工作專心而不注意休息、強制自己為成就而奮斗的A型性格者等)佔9.1%。由表3可知,冠心病的臨床分型中,隱匿型冠心病26例,心絞痛型冠心病121例,心肌梗死型冠心病47例,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46例,猝死型冠心病3例。
4 護理對策
4.1 血脂異常、肥胖 血清膽固醇水平與冠心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有肯定的關系,總膽固醇水平>6.4mmol/L,冠心病危險性顯著增加 〔1〕 。肥胖並非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肥胖者中冠心病發病增加的危險主要由於其伴有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和糖尿病。在護理中應指導患者調整生活方式,攝入低熱量、低脂、低膽固醇、低鹽、高纖維飲食,增加奶製品、綠色蔬菜、魚和水果的攝入;克服急躁、焦慮情緒,學會自我心理調節,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避免飽餐,控制體重。
4.2 高血壓 血壓增高與冠心病關系密切。高血壓患者較血壓正常者冠心病發病率高3~4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60%~70%有高血壓 〔2〕 。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引起原發性高血壓的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及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以引起患者足夠的重視。堅持長期的飲食、運動、葯物治療,將血壓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以降低冠心病的發生率。
4.3 吸煙 吸煙可造成動脈壁氧含量不足,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吸煙與不吸煙者比較,冠心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與吸煙的支數成正比,吸煙者戒煙後發病危險可減少。向患者及家屬宣傳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提倡不吸煙並戒煙,注意避免被動吸煙。
4.4 糖尿病 糖尿病多伴有高血脂、凝血因子Ⅶ增高及血小板活力增高,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明顯增加。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患病率、心肌梗死發病率和死亡率比無糖尿病者高得多,且出現更早。在護理中應幫助糖尿病患者及家屬了解有關糖尿病的知識,關心和幫助患者,對患者給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顧,指導患者提高自我監測和自我護理的能力。指導患者掌握定期監測血糖、尿糖的重要性及測定技術,了解糖尿病控制的良好標准,掌握口服降糖葯的應用方法和不良反應、注射胰島素的方法及低血糖的判斷和處理,了解飲食治療在控制病情、防治並發症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飲食治療的具體要求和措施。
4.5 缺少活動 缺少體力活動者冠心病發病率較高。而經常體力鍛煉者血脂常較低,較少發生動脈粥樣硬化,運動可增加患者的健康感覺和鬆弛緊張的情緒,增高HDL-C,並可降低靜息時的血壓,二者均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險性。指導患者適當地進行運動,根據年齡及病情選擇慢跑、快步走、太極拳、氣功等運動。
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是多方面的,認為主要和上述危險因素有關,冠心病病情的嚴重程度及預後與患者能否避免上述危險因素有密切的關系。故目前對冠心病的防治護理重點是做好基礎護理及保健指導,避免致使病情加重的危險因素,減少冠心病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董慰慈.內科護理學.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103.
2 尤黎明.內科護理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59
⑽ 80歲的老人得了冠心病怎麼辦
休息,主要是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
保持心情舒暢,一旦發生冠心病,應立即就地休息,待稍緩解後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