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到寧廈去,那些地方最好玩
一個是沙坡頭,一個是沙湖。有興趣的話,看看西夏王陵。
B. 馬可·波羅(Marci Polo)的資料!!!!!
越看越眼熟,跟我題目一樣?
我這里資料很多..而且都翻譯了的哦...就不帖出來了..
需要的話加我QQ116515.
C. 70歲生日賀詞
父親歲生日賀詞【內容】:
尊敬的各位親朋好友:
大家中午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全家,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衷心的感謝!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就是為了慶祝我父親鄧怡民先生的七十華誕。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更有「人生七十古來桸」的佳話。我們做兒女的,深知父母的養育之恩難以回報,今天謹借賓館之寶地,奉各位嘉賓之美意,略備薄酒以感謝各位對我們全家的支持與厚愛,對我父親的美好祝願。
我父親是一位普通而平凡的退休工人。雖然他因為八歲喪母而飽受生活的艱辛,但生活的坎坷並沒有影響他對生活的熱愛。在工作中,他是那麼克己奉公,勤奮向上;他心地善良,與人為善,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與同事相處十分融洽;他不靠天,也不靠地,自食其力,自立自強;他活到老,學到老,也做到老:他挑過大堤,做過鐵匠,做過出納,當過翻砂工,當過采購員,管過基建項目……真的是黨叫幹啥就幹啥。退休之後,他也一刻都不願停止工作,他和我母親開荒種地,把收獲的果實與大家分享……他生怕給社會和集體增添負擔,也不願意給子女添麻煩。
作為兒子,他是那麼忠厚老實,恪守孝道;作為兄長,他是那麼仁愛厚道,樂於奉獻;作為丈夫,他是那麼堅強寬厚,相濡以沫;作為父親,他對兒女總是諄諄教導,恩重如山;作為祖父,他對孫女們更是倍加疼愛,呵護有加……
這就是我們敬愛的父親,他用自己的言傳身教教育了我們怎樣做人!今天是他老人家七十大壽的好日子,也正值我們的父母五十年金婚之喜,讓我們一起舉杯,祝兩位老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衷心祝願父母大人身體安康,笑口常開,生活吉祥!
D. 70歲老人大腿兩側出現白斑,請問是不是白癜風
還是去醫院看一下吧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後沙峪)裕東路3號(京密路鐵匠營西側公交站向南100米)
E. 求關於五月的對聯
一、迴文聯,它是我國對聯修辭奇葩(pā)中的一朵。用這種形式寫成的對聯,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不僅它的意思不變,而且頗具趣味。茲舉數例如下河南省境內有一座山名叫雞公山,山中有兩處景觀:「斗雞山」和「龍隱岩」。有人就此作了一副獨具慧眼的迴文聯斗雞山上山雞斗龍隱岩中岩隱龍二、春聯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春節增加喜慶氣氛。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三、疊字聯疊字,又名「重言」,系指由兩個相同的字組成的詞語。人們在創作楹聯時,常常將疊字運用於聯語創作的方法,就是疊字法。在對聯創作中,疊字法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幾乎隨處可見。旅遊勝地多疊字聯。蘇州網師園「看松讀畫軒」的一副疊字對聯「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評論人:晚楓若塵評論日期:2009-9-250:38四、輓聯含義是哀悼死者、治喪祭祀時專用的對聯。它是對死人哀悼,也是對活人的慰勉,有其社會性,也有其時代的代表性。特點:寫輓聯應該是立意積極的,與時代精神合拍的,對人民起正面作用。在寫作中要求有針對性、真實性、不能把輓聯寫成通用聯,既適用於張三,也適用於李四;並要有藝術性,講求對仗,講求平仄,講求技巧,作到言簡意賅,一語千韻,使人過目難忘。書寫:輓聯可以寫在長幅白紙上,也可以寫在長幅白布(絹)上。字體:書寫輓聯的字體可以是正楷、行書、行草,也可以是隸書和篆書等,但以多數人能夠辨認為好。五、所謂「楹聯」,就是貼在楹柱上的聯句,因為上句和下句相對,比如:上句是「風吹天邊月」,下句就對「雨洗山上松」,所以又叫「門對對聯」、「對聯」。中國人過春節時喜歡把它貼在門的兩邊,渲染喜慶氣氛,如左邊貼「一元復始迎奧運」,右邊就貼「萬象更新望神州」,因此又叫「春聯」。楹聯是由兩個工整的對偶語句構成的獨立篇章。其基本特徵是字數相等,字調相對;詞性相近,句法相似;語義相關,語勢相當。楹聯作為一種雅俗共賞的文學體裁和文化現象,孕育在「駢語」和「律句」之中,形成在「駢文」和「律詩」之後,獨立在「駢文」和「律詩」之外;又與書法藝術相表裡,發達在「駢文」和「律詩」之上。楹聯是一個文學品牌,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最具有中國特色,不能翻譯,也不能改寫,更不能移植。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千餘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卻又必須具備以下特點: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對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之一,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對聯即「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六、頂針聯這種對聯是將前一個分句的句腳字,作為後一個分句的句頭字,使相鄰的兩個分句,首尾相連,亦稱「聯珠對」、「聯錦對」。經典之句如下一心守道道無窮,窮中有樂萬事隨緣緣有份,份外無求.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天心閣,閣內鴿,鴿飛閣不飛七、壽聯壽聯多為五字或七字,也有達數十字或數百字的。壽聯的內容。以切事、脫俗、工整而有韻味為上乘。所以撰擬壽聯,必須認清對象,立定主旨,選用恰與的詞句,注以流暢的氣勢。對人則恰如其分,對事對物則描譬生動,不務虛華,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義,引起共鳴。壽聯為求其以少數文字,包含很多的意思。所以多用文言文,並且多用成語、典故、專名。但用成語、典故、專名時,必須先了解其含義,如祝60歲壽用「花甲」,祝70歲壽用「古稀」。但如用「南極」二字以祝女壽,用「寶婆」二字以祝男壽,則就錯誤了。評論人:晚楓若塵評論日期:2009-9-251:15八、無情對,大多為信手拈來,偶然得之,但絕非「拉郎配」、「亂點鴛鴦」所能成功,對句也必須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方能妙趣橫生,卻又回味無窮。所謂的無情對又名羊角對,是晚清士大夫中興起的一種文字游戲。它的特徵是要求字面對仗愈工整愈好,兩邊對的內容越隔得遠越好。還規定即興屬對,不能拖時間;比如上聯:三星白蘭地。下聯:五月黃梅天。其中字字相對,而且上聯指天氣,下聯指酒名,互不相干,是無情對的典範。眾所周知,對聯一般要求上下聯內容要相關,配合要緊密。但有一種對聯,只講究上下聯字詞相對,至於內容則各講各的,絕不相干,使人產生奇譎難料,回味不盡的妙趣。這就是所謂的「無情對」。宋·龔明之《中吳紀聞》載,有一個姓葉的先生出聯:「雞冠花未放。」有人對:「狗尾草先生。」字詞相對,而意則各不相干。前句本為主謂句,表意為雞冠花尚未開放,而對句成了偏正結構句,「狗尾草」成了「先生」的定語,這就大大地嘲諷了葉先生。【要點】無情對必須有三個要點一、逐字相對;二、上下必須具備極強的歧義效果,以能讓人會心一笑或拍案叫絕為標准;三、大量採用借對法。第一要點如上所言,而象:上聯:欲解牢愁唯縱酒;下聯:興觀群怨不如詩。九、嵌名聯,顧名思義,就是嵌入人名的對聯。嵌名聯最早產生於西晉,叫做「共語」。《世說新語》載:有一次,陸雲與荀鳴鶴拜見文學家張華時,張華要求陸雲用「共語」自我介紹,於是便有了嵌名聯:「日下荀鳴鶴,雲間陸士龍。」嵌名聯語言精練,感情充沛,表意明確。隨著歷史的演進和藝術的發展,嵌名聯形成了許多字格,形式更加活躍。就七言聯而言,其字格就有鶴頂格、燕頷格、鹿頸格、蜂腰格、鶴膝格、雁翎格、鳳尾格等,使作者能更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法,創作出更富有特色的作品,賦予人名或商號名以天地之靈氣,聖賢之哲思,儒雅之風采,詩賦之情味,書法之韻律,並與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珠聯璧合,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創作嵌名聯,看上去容易,其實做起來並不輕松,而是難度很大。作者不但要熟練掌握、巧妙運用嵌名聯的各種手法,還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否則是很難嵌得工穩貼切,了無痕跡的。嵌名聯在婚聯及題贈聯中運用較多,嵌法也因情況而多種多樣。嵌字聯大體分為整嵌和分嵌,分嵌中還可分為若干種。1.整嵌:就是把名字整個嵌人聯語中,並保持名字的整體性。例如: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上聯為明代大文學家李夢陽出句,對句是一個與他同姓同名的窮儒生所對。李夢陽想出一個比較刁鑽的聯讓他對,意在戲弄。誰知那個窮懦生順利地對出對句,而且對得如此絕妙,使李夢陽敬佩不已。聯中嵌入四個人名,後邊又將名字運用轉類的手法。分嵌句尾的叫尾嵌,也叫藏尾。分別把名宇有規則地插入聯中的叫插嵌,。(2)橫嵌:一個名字在一聯內分別嵌完的叫橫嵌。如余心樂先生幼年時答塾師聯:余見心樂余心樂史載可法史可法(3)遞嵌:是將一個名稱在上聯橫嵌一部分,再在下聯橫嵌一部分。兩聯橫嵌合起來構成系統,以暗示題旨。如王湘綺贈袁世凱聯:民猶是也,國猶是也總而言之,統而言之(4)暗嵌:即可嵌之名在改頭換面的情況下出現,一般多用拆字的手法。如一考生諷學政、主考官吳省欽營私舞弊聯:少目焉能識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作者將「省鐵」二字拆開,以拆開之詞義組聯又意思貫通,直戳其痛。(5)迭嵌:就是在一聯中有規律地交叉嵌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名詞。如《痂留編》所載一聯:冬夜燈前,夏侯氏讀《春秋傳》東門樓上,南京人唱《北西廂》(6)反嵌:此種嵌字從聯尾開始,往聯首順序而排。請看下聯:季子敢言高,與吾意見輒相左藩臣徒誤國,問爾經濟有何曾上聯逆嵌為左季高,即左宗棠,下聯嵌曾國藩。十、茶聯是以茶為題材的對聯,是茶文化的一種文學藝術兼書法形式的載體。我國各地茶館、茶樓、茶園、茶亭的門庭或石柱上,往往有這樣的對聯、匾額。茶中店的對聯如: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結龍團。雀舌、龍團都是名茶。茶館的對聯如:茶香高山雲霧質,水甜幽泉霜雪魂。稱頌所用茶、水之俱佳。茶聯美化了環境,增強了文化氣息,可以促進品茗情趣。清代著名文人鄭板橋,一生寫了不少對聯,其中有不少茶聯佳作,如: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是為揚州青蓮齋所題。常見的茶額有:「陸羽遺風」、「茗家世珍」、「茶苑」、「香萃堂」等。十一、集句聯是一種特殊的創作手法。「集」在這里做「聚集」、「集合」解。它是從古今文人的詩詞、賦文、碑帖、經典中分別選取兩個有關聯的句子。按照對聯中的聲律、對仗、平仄等要求組成聯句。既保留原文的詞句,又要語言渾成,另出新意,給人一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藝術感染力。同時,集聯還可使人自然地聯想到所集的原作,無形中給人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藝術空間,這對陶冶情操,交流心靈,大有裨益。集句聯可集同一作者的不同詩文,也可以集不同作者的詩文,既可以集同代作者的詩文,也可以集異代作者的詩文。也有對集句范圍加以限制的。如必須是唐詩之間相對,賦文之間相對之類。不管集句的范圍如何,當以集成的作品工巧為重,切不可讓集句的規定束縛了手腳而影響作品的成色。集句聯的起源大約同摘句詩互為先後。何文煥在其《歷代詩話考》中說:「荊公(王安石)始為集句詩,多者至百韻,皆合前人之句,語意對偶往往親切過於本詩」。王安石可為集聯之集大成者,然而集聯並非自王安石始,據《蓼花洲閑錄》所載,早在宋朝初年就已有集句聯的出現。集句聯的范圍很廣,可以集詩、集詞、集駢文、集碑、集帖、集宗教經典,甚至連成語、白話、俗語,也可集。十二、行業聯,所謂行業,在這里特指商業和部分工業、手工業。有些行業,如飯店、客棧、鐵匠鋪,古已有之,行業聯出現也較早。手工業的發展,使得商業分工很細。到了清末,交通、水電等行業出觀,又使行業聯內容豐富多了。時至今日,經濟部門分支,新的「行業」層出不窮,行業聯也有了新的發展和變化。對聯作者不但經常要參加各種商業征聯,而且常應約為新的企業、店鋪題聯,創作好的行業聯顯得更重要、更實用了。總結以往行業聯創作的經驗,結合新行業聯創作的特點,要寫好行業聯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追溯歷史2.介紹產品十三、缺如,也稱隱語、隱缺、漏字,在楹聯中是一種特殊的表現手法。這種手法故意將尾字或聯句中的一字隱去,並以聯中展現之字向讀者暗示所缺之字,而該聯的意思又正是在空缺的字上,聯句仍能形成很規矩的對仗。細心的人從展現的字面上不難看出聯中所藏之意。用漏字法製作的楹聯,一般具有謎語的功能,或戲謔,或嘲諷,謎味雋永,猜趣無窮,很好地顯示了其巧對的藝術魅力。請看一戶窮人寫的春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橫批:南北從字面看,讀者便知作者在做文字游戲。上聯缺「一」字,下聯缺「十」字。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就要從所缺之字的諧音上去理解。「一」與「衣」諧音,「十」與「食」諧音,加上橫批所缺「東西」二字,作者的意圖就不言而喻了,原來全聯的意思就是「缺衣少食,沒有東西」。此聯立意奇巧,很形象地表達了窮人過年三難。它不但是一篇缺如聯,還是一副數字聯,若把它視為諧音聯也是可以的。請看一副嘲庸醫的對聯: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相傳有一個叫「吉生」的庸醫,水平低下,卻愛自吹,有人便在其門上貼了這副楹聯予以嘲諷。十四、對聯式繞口令繞口令,顧名思義,是一種繞口的小令。它有意識地將一些聲、韻、調極易混同的字交叉重疊組合在一起,讀起來很繞口,但又妙趣橫生。對聯式繞口令,有聯之巧,有令之趣。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樂;丫頭啃鴨頭,鴨頭咸,丫頭嫌。」用童桐、咸嫌四字的諧音,構成兩個場面:一個男孩採得桐子的喜悅,一個女孩吃鴨頭的不滿。還有大雁過雁塔雁塔留雁雁不落;小魚入魚網魚網捕魚魚難逃」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裝誰像誰裝誰誰就像誰」等等,也都各具其妙。十五、拆字聯拆字聯是對聯的一種別具一格的形式。拆字,也稱析字,離合,是將漢字的字形各部分拆離開,使之成為另幾個字(或形),並賦於各字(或形)以新的意義。拆字此間有座茅棚,人稱笠竺仙庵,鐫刻著一副門聯:品泉茶,三口白水;竺仙庵,二個山人。這是一副拆字聯。上聯將「品」拆成三個「口」,「泉」拆為「白水」;下聯把「竺」拆成二個「個」,「仙」拆成「山人」二字。上下聯拆字自然工整,更表達了悠然閑適的心境。十六、神聯,該詞彙,含義劃分兩層:春節時對聯、文學現象。對聯種類神聯——中國農歷春節期間之春聯習俗,屬於春聯之一種。每年臘月二十三以後,千家萬戶彤彤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民間講究有神必貼,量多而全。神靈前的對聯特別講究,敬祈福運。神聯——是人民對「年」關之際,吉祥隆昌之意。神聯——雙聯格式天地神聯: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聯: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財神神聯:天上財源主,人間福祿神井神神聯:井能通四海,家可達三江糧倉畜圈: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十七、聯邊聯對聯和詩歌當中,有一種比較奇特的形式,就是它們的每一個句子都是用相同偏旁或部首的漢字寫成的。用這種形式寫成的對聯叫做「聯邊聯」;用這種形式寫成的詩叫做「聯邊詩」。過去,在船上曾有船家貼著這樣一副對聯:江河湖海清波浪通達逍遙遠近游上聯全用水字旁的字寫成,下聯全用走之底的字寫成。全聯所用的字,部首選得很好,上聯用「氵」部;下聯用「辶」部,先有水,然後才走,緊緊扣住了船的特點來寫,對象鮮明。上聯寫出了船兒所處的環境,下聯寫出了船兒活動的范圍和船家的心情。十八、玻璃對所謂玻璃對,是指對聯上的字貼在玻璃上兩面都能認的一些字組成的對聯。其特點:就字型而言,上、下或左、右字型結構基本對稱一致,造成字本身的一種形態美。這樣的字用篆書寫在玻璃上,無論正看、反看字體均相同,如「大」、「文」、「因」、「天」之類。有一玻璃聯這樣寫道:山中日出;水裡風來。清代梁章鉅《楹聯續語》中說:吳山尊學士,始出意制玻璃聯子。一片光明,雅可賞玩。玻璃聯因用篆字書於玻璃上,選字必須要求對稱統一,以達正反如一。這副對聯,簡練精短,用詞嚴謹,而且符合玻璃對的基本要求,是一副極妙的絕對。請看下聯:文同畫竹兩三個;丁固生松十八公。此聯載於清人李伯元的《南亭四話》,聯語中的文同為宋代大畫家.以善畫竹和山水著稱。「兩三個」是指竹葉,恰似「個」字。丁固為三國時吳國人,初仕尚書,因夢松樹生於腹上,便對人說:「松字拆開乃十八公也,再過十八年我當為公。」後果官至司徒(漢時稱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此聯不僅反正皆宜,且用典自然,可稱形式與內容完美統一。就今天的字體多樣,製作玻璃對更易,這就需要對字詞瞭若指掌,信手拈來。市場經濟的今天,用玻璃對裝飾商店櫥窗玻璃門,用幼圓體刻成,就能很好解決左右不對稱的問題,又符合玻璃櫥窗裝飾廣告的美感,里外左右讀,皆能醒目易懂句子不變。在迴文回頭聯對的基礎上,增加到玻璃對,就更加妙趣橫生了。這是【泰美商場】寫的玻璃對春聯泰來春天春來泰,美景金日金景美!包含了,迴文回頭,藏頭藏尾,玻璃對。如此,可以根據具體意境要求,寫出很多,這就是我們漢字的魅力。十九、門心聯對聯的一種,門心聯直接貼在門上,一般門心聯呈四方形(也叫斗聯)用字較少我們常見的「福」就是門心聯。二十、橫批1.即橫披。清李漁《閑情偶寄·居室·屏軸》:「十年之前,凡作圍屏及書畫卷軸者,止有中條、斗方及橫批三式。」馬三立張慶森《開粥廠》:「福字兒,佛字兒,橫批兒,斗方兒。」參見「橫披」。2.指同對聯相配的橫幅。周立波《懶蛋牌子》:「門楣上貼著新的紅紙的橫批,上書『天作之合』,兩邊的對聯是:『莊稼傳家久,翻身繼世長。』」橫批,是指掛貼於一副對聯上頭的橫幅(橫披、橫額),一般僅用於少數有此必要的楹聯。所謂「橫」,指的是橫寫的書寫方式;「批」,含有揭示、評論之意,指的是對整副對聯的主題內容起補充、概括、提高的作用。長聯欣賞昆明名士孫髯翁登大觀樓有感而作,全聯如下: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