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紀曉嵐為什麼長壽

紀曉嵐為什麼長壽

發布時間:2021-01-23 11:58:13

㈠ 歷史上的紀曉嵐,真實結局怎麼樣

紀曉嵐可以說最後得到了善終,活了80多歲,他的一生跨越了雍正、乾隆、嘉慶三朝,可以說是非常長壽了。他是個文官,對於文學創作貢獻了幾乎一生的精力。

紀曉嵐與和珅是忘年交,互相扶持幫助,但是紀曉嵐不參與和珅的貪腐,這點是與電視劇相吻合的。紀曉嵐風趣幽默,但說他是個絕對的忠臣也不完全對,他也曾因犯錯被乾隆皇帝發配到烏魯木齊,後來因為朝廷要修訂書籍,劉墉在乾隆皇帝面前求情,才讓紀曉嵐重返朝廷的。

㈡ 真正歷史上的紀曉嵐是不是確實很愛抽煙

一、抽煙是紀曉嵐平生三大嗜好之一,且吸煙成癖,煙癮奇大,所用的旱煙袋是訂做的,容量很大,有人說一次能裝三四兩煙絲,這雖有誇張之嫌,但在京中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也屬罕見。因此就有了「紀大煙袋」的綽號。
二、簡介:
紀昀(1724.7.26-1805.3.14),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紀昀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詩及駢文,尤長於考證訓詁。任官50餘年,年輕時才華橫溢、血氣方剛,晚年的內心世界卻日益封閉。其《閱微草堂筆記》正是這一心境的產物。他的詩文,經後人搜集編為《紀文達公遺集》。
嘉慶十年(公元1805)二月,紀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三、來源:http://ah.people.com.cn/n2/2016/0311/c358327-27911430.html

㈢ 紀曉嵐活了多少歲

嘉慶十年(1805)二月十四日,一代鴻儒紀曉嵐去世,終年82歲。

㈣ 為什麼紀曉嵐那麼邪淫還那麼長壽

善書,學習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樹立積極、健康的新人生觀,修身立志。專
古人說:『三日不看善書古訓,屬便面目全非!』 那還是在世風淳樸的古代。今天的我們,恐怕半日不看善書古訓,就已千瘡百孔了。善書的種類,論壇置頂帖中都有,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去閱讀。特別推薦《了凡四訓》、《幸福人生講座》、《曾國藩日記與家書》。
常讀好文、善書,學習中國古代傳統文化,是為了清理內心的垃圾、培養浩然正氣,樹立正確、健康的人生觀,以積極的態度立志修身,重新塑造新生命。正氣內存,則邪不可干。

㈤ 紀曉嵐稱乾隆為老頭子原是什麼意思

萬壽無疆之謂老,頂天立地之謂頭,經綸滿腹之謂子,簡稱為『老頭子』。
這個詞出自《清朝版野史大觀》。權紀昀,字曉嵐。乾隆三十六年,乾隆帝修《四庫全書》,命紀昀為四庫全書館總纂官。盛夏的一天,紀昀因體胖,經不起炎熱酷暑,便索性盤起發辮,脫掉上衣,袒胸露背地坐在幾旁校閱書稿。正巧,這時乾隆帝踱步走進館來,紀昀欲穿衣已經來不及了,便鑽入案下,用幃幔裹住身體。
過了一會兒,紀昀以為乾隆帝已經走了,便探頭問館中人:「老頭子已經走了嗎?」話音剛落,發現乾隆帝就在他身旁坐著呢!這句話恰好被乾隆帝聽見了。此刻,乾隆怒問紀昀:「『老頭子』三字作何解釋?」大家嚇得為他捏了一把汗。誰知他卻從容地答道:「萬壽無疆之謂老,頂天立地之謂頭,經綸滿腹之謂子,簡稱為『老頭子』。」乾隆帝聽了他的解釋,轉怒為喜:「你的嘴真的會說,朕就原諒你了。」

㈥ 紀曉嵐在清代縱欲無度,為什麼還是活到82歲

第一,抽煙?紀曉嵐的煙癮非常的大,還有一個稱號叫做「紀大煙袋」。在乾隆皇帝知道這一情況之後,就「賜斗一枚,准其在館吸食。」而且他的煙袋還是私人訂制的,裡面存放煙草的容量非常大,在有一次紀曉嵐把自己的旱煙袋弄丟了,自己非常的著急。家裡下人就說到,您不用著急,那個東西被人撿到也沒發用,明天舊貨市場看看就能找到了。在第二天的時候,紀曉嵐去了舊貨市場,果然發現在那,還沒有人買。



第四,長壽的秘密。紀曉嵐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飽讀經書的大學士,想要自己成就一番作為,但是可惜只是皇帝的手下。有一次紀曉嵐為自己一個犯罪的朋友求情,沒想到被乾隆大罵說到,看你有點文才讓你編書,還要談論國家大事。在乾隆三十三年的時候,被貶到了新疆。度過了兩年清淡的生活。

㈦ 乾隆爺 紀曉嵐 劉墉 和珅 四人年齡差別有多大

乾隆帝(1711年生),紀曉嵐(1724年生),劉墉(1720年生),和珅(年生)。

乾隆帝年齡最大,比劉墉大九歲,比紀曉嵐大13歲,比和珅大39歲,劉墉年齡第二大,比紀曉嵐大4歲,比和珅大30歲;紀曉嵐比和珅大26歲。

1、乾隆帝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2、劉墉

劉墉(1720年—1805年1月24日),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於山東諸城。清朝政治家、書法家。大學士劉統勛長子。

3、紀曉嵐

本名紀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

4、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清朝中期權臣、商人。

(7)紀曉嵐為什麼長壽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1、乾隆

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

乾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

乾隆時期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國的版圖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帝在位期間,實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漢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開博學鴻詞科,修《四庫全書》;同時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開始形成於乾隆年間。

但是後期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嚴格抵制英國、俄國的侵略性行為,但閉關鎖國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國正處於近代的前夜。

2、劉墉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寧府知府、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等職,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潔聞名於世。劉墉的書法造詣深厚,是清代著名的帖學大家,被世人稱為「濃墨宰相」。

3、紀曉嵐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以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

一生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於詩歌及駢文,長於考證訓詁,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晚年內心世界日益封閉,《閱微草堂筆記》正是當時心境的產物。

4、和珅

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干,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

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紀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和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弘歷

㈧ 紀曉嵐和乾隆對對聯的典故中清代141歲的老者是誰怎麼能活得這么久

乾隆五十年(1785),四海昇平,天下富足。適逢清朝慶典,乾隆帝為表示其皇恩浩盪,在版乾清宮舉行了千叟宴權。宴會場面之大,實為空前。被邀請的老人約有三千名,這些人中有皇親國戚,有前朝老臣,也有的是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飽學鴻儒,當眾吟詩聯句,即席用柏梁體選百聯句被史官記錄入史。乾隆皇帝還親自為90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當時推為上座的是一位最長壽的老人,據說已有141歲。當時乾隆和紀曉嵐還為這位老人做了一個對子,「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根據上聯的意思,兩個甲子年120歲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歲。下聯是古稀雙慶,兩個七十,再加一,正好141歲。堪稱絕對。

千叟宴,宴請的是精選的全國老人。全國之大,無奇不有,所以,141歲的老者應該是真的。(千叟宴,史官會記錄入史,這不同於一般野史故事,所以141歲的老者應該是真的。)至於老者,能活141歲,太概其比較注意平衡吧。

㈨ 紀曉嵐每天食肉數十斤,為什麼還能活80多歲

紀曉嵐算是清朝文學領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朋友肯定對紀曉嵐印象頗深,這也導致很多人誤認為紀曉嵐是一個手握大權的社稷之臣,一直與和珅鬥智斗勇,實際上紀曉嵐只是乾隆皇帝的御用文人,他在治國理政方面的才能遠不及和珅,因此與和珅並沒有什麼利益沖突!


紀曉嵐每天從肉食中汲取了大量的能量,然後又發泄出去,他的身體器官能夠維持這種能量循環,因此才能獲得遠超常人的能力,這種人能夠活到80多歲並不意外!

㈩ 乾隆紀曉嵐祝壽故事

乾隆與對聯

相傳,清朝乾隆皇帝游覽西湖時,在靈隱寺見到一位長壽老人,這位老人時年一百四十一歲。乾隆即興制了這么一副對聯贈給老人: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這是一副內含數字運算的對聯,上下聯不僅詞句對仗,而且運算的方式相同,結果相等。上聯中「花甲」,指六十歲;重開者,乘二,則是一百二十歲;外加三七二十一,合起來,豈不正是一百四十一歲。下聯中「古稀」,指七十歲;雙慶者,兩倍,再加一個春秋,則加上一歲,也正好是一百四十一歲。

相傳,乾隆皇帝擅長對對聯,且常藉此戲人。一次,他喬裝改扮,與張玉書在酒樓上飲酒。席間,他乘著酒興指著一姓倪的歌姬出了上聯:「妙人兒倪氏少女」,要張玉書接對。這上聯是「妙」「倪」二字的拆字聯,張玉書一時苦思莫對。歌姬在一旁隨口答道:「大言者諸葛一人」,將「大「諸」二字拆開。乾隆大為贊賞,命張玉書賜酒三杯。不巧,酒已喝完,傾壺只滴出幾點。歌姬見此,笑著對乾隆說:「『水涼酒一點兩點三點』,下聯請先生賜教」。上聯既暗含前三個字的偏旁,又冠以數字,窘得乾隆面紅耳赤。幸好此時樓下走過一個賣花人,張玉書靈機一動,代言道:「『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才算為他解了圍。據說,打那以後,乾隆皇帝再不輕易用對聯戲人了。 http://tieba..com/f?kz=68385002

有沒有人活到過140歲?

公元1785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年。當時四海安定,天下富足。

乾隆帝為表示皇恩浩盪,在紫禁城乾清宮舉行了千叟盛宴。宴會場面之大空前絕後,被邀請的70歲以上老人達三千多名。乾隆帝親自為90歲以上的壽星一一斟酒。

席間,一位老人說自己141歲了。乾隆帝以此出了一句上聯: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六十花甲,兩個花甲就是120歲,再加三七二十一,正好141歲。

一旁的紀曉嵐想了想,對了一句下聯:

古稀雙慶,內多一個春秋。

七十古稀,兩個古稀是140歲,再加一個春秋,也是141歲。堪稱絕對。

這位老人是不是真像他自己所說的141歲,史料沒有考證;不過那一年距大清朝入關剛好141年,由此看來,說自己141歲,怕是應景的成分更多一些,博乾隆一笑罷了。乾隆恐怕也心知肚明,正好借這么一位「歷史的見證人」,來替自己歌功頌德。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4752bd0100awtw.html

閱讀全文

與紀曉嵐為什麼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花市場剛買來長壽花移植後怎麼養 瀏覽:342
養老院星級劃分 瀏覽:922
養老保險記錄怎麼查找 瀏覽:463
百歲老人如何補血 瀏覽:966
養老院用文明禮貌用語 瀏覽:774
初次異地辦養老保險需要什麼 瀏覽:444
海底撈給父母寄錢叫什麼名字 瀏覽:673
關愛孝敬老人的黑板報 瀏覽:502
如何贊美老人寫的詩詞 瀏覽:543
沒退休的如果拘留了還有養老金嗎 瀏覽:981
河南60歲老人換駕駛證 瀏覽:953
農村60歲老人戶口遷移 瀏覽:920
唐山市養老保險 瀏覽:617
最易老年痴呆的血型 瀏覽:293
一般打工體檢費120元去哪個科 瀏覽:486
45歲開始交養老保險多少錢一年 瀏覽:798
南寧老年痴呆康復中心 瀏覽:592
老年人一直沒有精神怎麼回事 瀏覽:16
如何緩解老年痴呆症 瀏覽:228
50歲女人吃哪些補品 瀏覽:305